1970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各族革命群众进一步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青海省春耕工作进度快质量好
新华社西宁二日电 青海省农村各族革命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掀起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春耕生产高潮,决心夺取今年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目前,位于黄河、湟水两岸气候较暖的民和、乐都、湟中、互助、循化、化隆、贵德、尖扎等县,已经全面开始播种春小麦和青稞。各族革命群众在春播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指示,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进一步树立了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因此,今年春播普遍抓得及时,比往年进度快,质量好。
去冬以来,青海省农村各级革委会总结和交流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备耕生产的领导。省、市以及各县抽调大批干部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各级革委会成员的带领下,深入备耕生产第一线,宣传贯彻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战略方针,并帮助大队、生产队的领导班子针对农村中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发动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狠批资本主义倾向,大大推动了备耕生产的发展。通过革命大批判,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更加自觉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修补农具,自筹资金兴修小型水利工程,自力更生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各地社队打破以往的旧习惯,变冬闲为冬忙,提早打土保墒,修造梯田,治河造田,整修渠道,造肥送肥,使备耕生产比往年进度快,质量高。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决心在去年耕地利用率较高的基础上,今年再扩种十一万亩农作物,誓夺七十年代的第一个丰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第3版()
专栏:

广平县革委会坚决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方针
从长远利益出发抓好植树造林
两年多来新植树木超过原来总数三倍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报讯 河北省广平县革委会坚决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从长远利益出发,带领全县广大革命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植树造林。两年多来,全县植树造林总数超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县所有树木总数的三倍多,有力地推动了农、副业生产的大发展。
广平县地处漳河故道,土地瘠薄,沙地和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以上。解放前,在群众中流传着一首民谣:“春天见苗难,夏季水连天,秋天黄沙飞,冬天去要饭,柴米两手空,只有白流汗。”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集体化道路,改变穷困面貌,向风沙盐碱地要粮。他们曾经展开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收到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当地的走资派在林业生产上拚命贩卖“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黑货,把大片树木砍光分净,大肆进行破坏。
广平县革委会成立后,认为:植树造林是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县革委会指定一名常委专门负责,组成专业植树护林领导班子;全县各公社、大队都建立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林业专业队;县革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针对群众中的活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广大群众为革命而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开始,部分群众对植树造林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农业与林业之间的关系弄不清。他们认为:“植树既费工又费时,收益慢,不如搞其它副业。”针对这种思想,县革委会广泛发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备战、备荒、为人民”一系列指示;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林业生产上贩卖的修正主义黑货,克服“植树收益慢”的狭隘思想;大摆缺树无林的危害,提高对发展林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为革命植树造林的自觉性,一个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很快在全县开展起来。
县革委会在带领全县人民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自己采种、自己育苗、自己造林。县革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进行育苗试验。他们采取撒籽与插条相结合的方法,经过精心管理,育出成栽树苗八万多棵,随后在全县大力提倡、推广。
为了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各级革委会都非常重视“管”的问题。他们通过思想教育,发动群众人人来管,并普遍采取了划分段落,明确分工,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定期开展评比等措施,使树木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在,这个县的风沙地带已经保持了土壤,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力促进了农副业的生产。一些过去受风沙威胁严重的公社和大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去年第一次开始向国家交售余粮。
目前,各级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伟大教导,认真总结两年来的植树经验,正在掀起一个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热潮。


第3版()
专栏:

河南巩县米河公社两河口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揭西县各级革委会领导成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切实掌握情况抓好春耕生产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水稻高产区潮汕地区揭西县各级革委会领导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在组织春耕生产中,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掌握情况,不断解决春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了春耕生产。
为了推动春耕生产的发展,揭西县革委会常委除留下一人值班外,全部深入到春耕生产第一线,亲自抓春耕生产。他们到基层后,纷纷帮助生产队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决心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的革命热情。东园公社三犁大队自去年入冬以来,集中力量兴修水利,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时,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自满情绪,春耕生产抓得不够紧。县革委会的成员到这个大队以后,就和干部、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学习省里树立的大寨式典型罗定县的先进事迹,开展“想一想毛主席是怎样教导的,看一看先进单位是怎样做的,查一查自己做得怎样”的活动,寻找差距,制定措施,克服了骄傲自满情绪。
在春耕生产中,揭西县各级革委会组织了一支由干部、老农和科技人员组成的春耕生产检查组,深入各生产队、田头,对劳力安排、种植面积、推广良种和技术措施等,逐项进行检查,逐项落实,推动春耕生产。河婆公社下滩大队有些生产队春耕播种技术措施不够落实,公社革委会领导成员便和大队干部一起深入各生产队逐项进行检查,使这个大队成了河婆公社春耕进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大队。


第3版()
专栏:

狠抓革命,猛促生产
贵州山区备耕形势大好
新华社贵阳二日电 贵州山区农村广大干部和各族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到处呈现着备耕生产的大好形势。
当前,贵州山区春寒料峭,但各族社员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以高昂的革命气概,冒着寒风飞雪,投入紧张的备耕活动。在西部乌蒙山麓,苗、彝、回、汉等族社员,正在给酸性重的瘦地撒石灰,改良土壤。许多地区的社员群众学习大寨精神,改坡土为水平梯土,改旱地为水田。各地新修的农田水利工程相继完工。这些水利工程,从贵州山区的特点出发,基本上都是小型的,以蓄水为主的,又是社队自办的,充分体现了山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在工程结束的地区,社员们正在检修水轮泵,修整水沟渠道,作好防旱抗旱适时播种的准备。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遵义等地,社员们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突击积肥、运肥。只待季节一到,就抓紧播种。一些季节早的地区,早玉米、春洋芋、春荞麦的播种已经开始。在备耕春播的同时,各地加强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已普遍锄草追肥一次到两次。
去冬以来,全省各级革委会派出了由近六万名解放军指战员、革命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农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把毛主席的声音传遍贵州山区千村万寨。各地农村在解放军支左部队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举办了数以万计的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老三篇”为座右铭,斗私批修,进一步树立起为革命种田的思想。清镇县青云大队第一生产队今年计划把十五亩旱地改成水田。一月初,天寒地冻,个别社员主张过一两个月再动工。这个生产队的干部、党员和社员群众学习了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里传达的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人人精神振奋,决心战胜困难,夺取今年的农业丰收。大家顶风冒雪,投入改天换地的战斗,很快就完成了改旱地为水田的任务。毕节县生机公社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在学习毛主席关于
“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后,许多人不顾个人安危,下岩洞,探阴河,终于找到三股可灌田五千亩的地下水源。
各地在开展备耕活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组织干部和社员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工分挂帅”、“阶级斗争熄灭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狠批资本主义倾向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通过革命大批判,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备耕生产新高潮的向前发展。


第3版()
专栏:

“除草醚”在宣化制药厂制造成功
把这种药施用在水稻、小麦、萝卜和白菜等田地里,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农作物
新华社石家庄一日电 河北宣化制药厂的工人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利用废旧材料制造成功一套年产一百吨“除草醚”的设备,并且已正式投入生产,生产出了合格的“除草醚”。
“除草醚”是一种消灭田间杂草很有效的农药,把这种药施用在种植水稻、小麦、萝卜和白菜等的田地里,能够杀死杂草,而不伤害农作物。
宣化制药厂的革命群众在参加农业劳动时,亲自体验到除草要花费大量的劳力。他们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决心自己动手盖厂房,造设备,生产“除草醚”。
在制造设备的过程中,他们坚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克服了许多困难。没有钢材,他们从废料堆里拣,从废水塔和地下废水管上拆,搜集了八吨多废旧钢材,代替了优质钢材。不懂技术,他们走出去学,请人进来教。制造反应罐,没有锻压设备,他们便采用土办法和土设备代替。设备造好后,他们又战胜新的困难,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除草醚”。


第3版()
专栏:

秃山披绿 粮食增产
——辽宁省锦县板石沟公社三家子大队四年造林五千多亩
在辽宁省西部山区,有一个一千多人的大队——锦县板石沟公社三家子大队。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狠抓阶级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四年造林五千多亩,平均每人五亩林。
肃清余毒
三家子大队有大小三十五个山头,四十八条沟岔,能种树的荒山八千多亩。这里的贫下中农早就想植树造林,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但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年年造林不成林。特别是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煽动一小撮阶级敌人大刮“毁林开荒”的妖风。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三家子贫下中农狠批了刘少奇破坏山区建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掀起了一个植树造林的热潮。文化大革命以前,就在现在的大队革委会门前,有一座高山,栽了几次树,才活了六棵。文化大革命中,贫下中农扛着红旗,举着毛主席画像,手捧红宝书,又登上了这座山。大家列队到那六棵树前,上挂下联,开展一场革命大批判会,肃清“包工定额”“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的余毒。开完会,就动手栽树,大家挖一锹土,刨一个坑,担一桶水,培一棵树垵,都倾注了满腔的政治热情。这次栽的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活了。从此,这座山就叫“批修林”。
自力更生
过去,缺树种、树苗常常是伸手向上要。在植树造林热潮中,三家子贫下中农拍着胸脯说:“咱们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自己育苗,自己栽树,走自力更生的路!”一个队队育苗、户户育苗、人人育苗的群众性活动很快就掀起来了。
赵大娘听说要育树苗,在自己菜园子里耙平了垄,施足了肥,撒下了树种,精心为集体培育树苗。自一九六六年以来,三家子大队除了坚持专业队常年育苗之外,贫下中农在山边沟沿、房前屋后,就育了十六万多株树苗。
为了在不影响大田生产、不违农时的原则下,尽快地完成大面积植树造林任务,他们就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凡是能四季种树的地方,就四季都种;能种三季的种三季;能种两季的种两季,坚持春、夏、秋三季都造林。一个一个山头、一个一个沟岔地打歼灭战。
春季雨水少,为了保证树苗成活,贫下中农一直坚持挑水栽树。夏天雨水多,容易成活,三家子贫下中农就专找大雨天上山栽树。公社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几个孩子的妈妈阎桂香,嫌披在身上的一块挡雨的塑料布碍手碍脚,索性甩在一边,淋着雨干。一锹一锹下去,树坑挖完了,坑里的水也快积满了。看到这种动人场面的人,都赞叹说:“三家子贫下中农真有股子革命加拚命的精神!”三家子贫下中农就是用这种精神,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九年底,一鼓作气在二十一个山头、八条沟造林五千多亩,平均每人五亩林。
干部带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过去,个别干部认为植树造林是“常费力、慢见效”的事儿,对植树造林不积极。针对这个活思想,大队革委会组织干部们一起学习《愚公移山》,学习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事迹,跟“老愚公”比“每天挖山不止”的毅力,跟陈永贵同志比彻底革命的精神。大家说:“为了改变三家子的落后面貌,我们要象陈永贵同志那样,带领贫下中农过长日子,下大功夫,打硬仗!”
在植树造林战斗中,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们那里艰苦就在那里干,那里危险就向那里冲。有一回,在架子山上栽树,满坡满岭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忽然,山顶上有人不小心蹬落了一块大石头。那石头顺着陡坡滚了下来,眼看就要砸伤在山腰里埋头植树的阶级兄弟。在这十分紧急的时刻,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耿桂金迎头向飞滚的石头冲了过去,用自己身体压住了飞石。她自己光荣地负了伤,但却保护了阶级兄弟的安全。
干部们在战斗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贫下中农的斗志,推动了植树造林的群众性活动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林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前,这里是:秃山、薄地、干河套,有山无柴烧,吃粮靠返销。山上植树造林以后,保持了水土。现在是:山俊、地肥、水不断,秃山披绿,粮食增产。一九六九年秋季,三家子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夺得了这里有史以来第一个粮食大丰收,一下子甩掉二十年来吃返销粮的落后帽子,还向国家交售了余粮。
锦州市革委会报道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