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五·七”战地

走出校门 到阶级斗争中去锻炼
为了让下放干部到群众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加速实现思想革命化,去年七月初,我们抽调了二百五十名干部,走出战校,到当地农村参加斗、批、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次派出去的同志,大部分是“三门”干部和长期“三脱离”的干部。他们在县、社革命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和当地干部、贫下中农一起,进行了以整党建党为重点的斗、批、改,参加了秋收等集体生产劳动,在火热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经受了锻炼,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思想上都有很大收获。
不少同志刚进村时,碰到许多困难。他们痛感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干部路线,把自己引向了“三脱离”的邪路,以致当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搞公安工作的不懂得阶级斗争,读了书不会联系实际。他们便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是学习用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才逐步打开了局面。有一些同志到一个“老大难”的大队去,开始一个月忙于搞生产,不抓阶级斗争,工作打不开局面。后来,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导,认真调查了这个大队阶级斗争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大队的领导权二十年来一直被一个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所把持,把这个大队搞得乌烟瘴气。我们的同志和当地革命干部、贫下中农一起,把这个坏家伙挖出来,揭开了阶级斗争盖子,革命和生产很快出现了新气象。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下放干部也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从实践中,大家更深刻地领会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
农村斗、批、改是一场复杂的阶级斗争,对于下放干部是个严峻的考验。不少同志积极投入这场斗争,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但是,也有少数同志怕冒风险,怕犯错误,在斗争面前畏首畏尾。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其他同志的帮助,这些同志也提高了觉悟。大家深刻体会到,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风大浪,是公与私斗争的“二百米地段”,是破私立公,锤炼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的极好机会。
在整党建党中,他们和生产队的党员一起,共同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党路线,共同批判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入党做官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以贫下中农优秀党员为榜样,狠斗资产阶级“官”字,大破资产阶级
“私”字,进一步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自觉性。绝大部分同志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在秋收最紧张的日子里,大家和贫下中农一起抢割抢运,抢送公粮,锻炼了革命意志,改造了思想。
阶级斗争的现实,使大家增强了阶级斗争观念,提高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自觉性。有个背着“老革命”包袱的同志,在战校时认为“当官无望”,一度产生了“解甲归田”的思想。这次参加农村的斗、批、改,亲眼看到激烈的阶级斗争在继续,社会主义革命还远远没有完成,同时了解到有的老党员,多少年来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上艰苦奋斗,头脑里从来没有官、名、利、禄等资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他触动很大。他检查了自己的错误思想,决心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批同志就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为了使更多的同志有机会出去锻炼,我们征得县革命委员会同意,又增派了两批干部,参加当地农村的斗、批、改。
公安部“五·七”战校


第3版()
专栏:

“使不倒的老黄牛”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以后,原县农业局干部杨振汉同志来到我们大队插队落户。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老杨一直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群众之中,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批判资产阶级,对于改变我们大队的落后面貌作出了贡献。
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入党做官论”,让干部长期呆在城市,坐在机关,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他们偶尔来我们农村一次半次,也是“水上葫芦”,下不去。坐在大队办公室里多,深入实际少;接触大队干部多,联系群众少;名义上到地里参加劳动,实际上在那里指手划脚。
插队干部,可不是那样。老杨刚到我们大队的时候,贫下中农争着给他腾房子,让床铺。老杨说什么也不肯,硬是在饲养室里住下了。有人说:“这里太脏。”他说:“不怕地方脏,就怕思想脏。”在劳动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和我们一起劈岗改地,植树造林,挖渠筑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雪天一身冰,没有一点官架子。老杨为操心集体的事,晚上没有睡过几个囫囵觉,头天晚上开会时间再长,第二天早晨还是照样下地。群众称他为“使不倒的老黄牛”。
去年八月二十日,我们这里下了一场大雨,滚坡水从三道沟向我们村子直泻下来,瞬时积水三尺多深,村内村外成了一片汪洋。当时,老杨因为劳动扭了腰,痛得直不起,睡不下,但他还是不顾疼痛,冒着瓢泼大雨和群众一起同洪水搏斗,抢救集体财产,背扶年老体弱的社员。贫农马保祥家的房子快要倒塌了,老杨不顾个人安危,飞快地跑上去,用肩膀支着墙,一直坚持到社员把屋里的东西挪完。贫下中农说:“老杨和我们身贴身,心连心,真是我们一家人。”
老杨不仅帮助我们制订了“农业学大寨”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推动了村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有一段时间,革委会个别成员有“当干部吃亏”的思想,老杨就和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开展忆苦思甜、忆苦思权活动,狠批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入党做官论”,使大家提高了阶级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积极挑起革命和生产两副重担。
去年“三夏”大忙时,阶级敌人煽动部分副业人员要高工分、高奖金。老杨和革委会成员一眼就看穿了阶级敌人的鬼花招,带领广大群众,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刘少奇的“金钱挂帅”、“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黑货,并揪斗了阶级敌人,击退了资本主义势力的猖狂进攻,提高了广大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
从老杨身上,我们深深体会到:干部插队落户,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的百年大计。我们热烈欢迎广大干部到农村来插队落户。
河南省镇平县马洼大队
李长贵 马云堂


第3版()
专栏:一事一议

“不在摘不摘眼镜”
在北京市房山县下放劳动的一位老干部,刚进村的时候,就下决心打掉自己的官架子。
起初,他只力图使自己象个庄稼人的样子。干活的时候,把眼镜也摘掉了。可是,他是近视加散光,摘了眼镜,草苗不分,耪地时留下不少草,耪掉了一些苗。
一位老贫农对他说:“同志,下放劳动,不在摘不摘眼镜,要看你和咱贫下中农是不是一条心!”一句话,把这位下放干部说得脸上火辣辣的。从此,他注意了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
这位老贫农的话,说得很中肯。干部下放劳动,是要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这就得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不能光在表面上学庄稼人样子。这就得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不能光把穿戴言谈来一番改造。事实上,也只有打掉了做官当老爷的思想,才能真正打掉官气;只有克服了轻视工农等错误思想,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看思想,还是看样子?这是衡量“重新学习”成绩的两个根本不同的标准。有的下放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脸晒黑了,手上起了老茧,就觉得锻炼得差不多了,就以为下放劳动该“毕业”了。这些急于“毕业”的同志,往往是急于去“做官”,他们样子尽管变了,思想却还是旧的。听了这位老贫农的话,他们也应当受到启发。


第3版()
专栏:思想短评

大有用武之地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使不倒的老黄牛”》这篇文章,就生动地证明:毛主席这一教导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可是,当前也有少数下放干部认为在农村“无用武之地”。这种错误思想,妨碍着一些同志长期扎根农村干革命。他们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就盼着回机关或者重新分配工作。
其实,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不论是改造主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对于下放干部来说,农村是重新学习的好课堂,贫下中农是自己接受再教育的好老师。只要有继续革命的自觉性,在农村会更有利于改造世界观,有利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使自己的立足点较快地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
农村是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是落实毛主席关于
“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重要阵地。下放干部在农村,可以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可以同贫下中农一起,向阶级敌人进行战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总之,可以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贡献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终身。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需要各种人材,每一个革命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怎么会感觉“无用武之地”呢?
如果有人想的是当官,追求的是名利,他才会同贫下中农格格不入,他才会感觉在农村没有“奔头”。其实,这样的同志,不仅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就是在城市,也是无地“用武”。因为他的所谓“用武”,是跟革命利益背道而驰的。我们希望这些同志,加强思想改造,提高思想觉悟,和广大“五·七”战士一起,在农村极其广阔的革命新天地里并肩前进!


第3版()
专栏:

扎根农村干革命
前年十月,我响应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号召,来到奉新县罗坊公社插队落户。
起初,缺乏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人下来了,心还留恋城市。总觉得下放劳动,是“三门”干部的事,象我这样出身贫农,当过基层干部,拿过锄头,滚过泥巴的人,似乎不太必要。这次插队落户,不过是锻炼锻炼,“熬”个一年半载,还是要“上调”的。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在劳动和思想改造方面,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一次,我和贫下中农一道上山植树。我想:“等树大成林,我还不晓得调到哪里去了呢?”思想一抛锚,手下就松劲。挖一锄,插一棵,踩一脚,马马虎虎就栽上了。过了几天,气候转冷,我和贫下中农上山一看,坏啦!我栽的树苗都翻出了地面。贫下中农对我说:
“这是入土不深,根没扎牢,一冻就飘出来了。”一句话说得我脸上火辣辣的。我扎根农村长期干革命的思想不牢,栽的树也不好,经不住霜打冰冻。这使我深深地感到:我那种“熬”个一年半载的思想,是中了刘少奇“劳动镀金论”的流毒,把下放农村当成“中转站”,看作是“过渡时期”,那就不可能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更谈不上彻底改造世界观。那就是“混”革命,而不是干革命。
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有些人可以长期住下去,比如两年、三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就在那里生活,叫做‘安家落户’。”毛主席叫我们安家落户,我就应该扎根农村干革命。我不断地批判“劳动镀金论”,斗掉了“干一阵子”的思想,树立了“干一辈子”的决心。于是,动员我爱人带着孩子迁到奉新来。我们决心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江西下放干部 江定洲


第3版()
专栏:

从“镀金”到“炼心”
前年九月,我带着“劳动镀金”的思想,来到干校。在劳动中,不能“亮相”的活就少干,能“亮相”的活就猛干。
去年夏天,我们班在盖牛棚。柱脚立好了,大伙儿一股劲地把大梁拉到柱顶上,大梁在上面摇摇晃晃,需要有人爬上去用木方子把大梁固定好。我一看,这活能露一手,是个“亮相”的好机会。于是,把手斧往腰后一别就上去了,叭叭几斧就把大梁固定好了。技术指导称赞说:“大学生行,好样的。”我心想,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
我们干校经常开讲用会,许多同志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斗私批修,对我教育很大。我想,我和同志们一起下放劳动,思想收获为什么不如他们大呢?毛主席教导说:“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毛主席的教导,使我认识到,我所以比别人收获少,主要是劳动态度不端正,总想找“亮相”的机会显示自己,实质是喝了刘少奇“劳动镀金论”的迷魂酒还不知醉。
后来,在修建校舍时,我再也不找“亮相”的活了,而是选择劳动强度大的活干,推起了独轮车。开始,车子不听使唤,但我坚持边干边学,掌握了技术,锻炼了思想。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劳动镀金”的思想要不得。我决心老老实实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肃清“刘毒”,锤炼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丰区
“五·七”干校 王望


第3版()
专栏:“五·七”战地

真的锻炼得差不多了吗?
目前,成千上万的下放干部,抱着彻底改造世界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正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积极从事三大革命斗争。但是,少数下放干部却在私下盘算:下放劳动已经一年多了,该回机关或者该重新分配工作了吧?
这说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
“劳动镀金论”还在兴妖作怪,需要我们继续口诛笔伐。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出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一项根本措施。“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是要“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
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出于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目的,一贯疯狂反对和破坏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指示。“劳动镀金论”,就是他施放的一支毒箭,妄图腐蚀干部的灵魂,使干部把参加劳动看作升官的阶梯,逐步变成他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
受“劳动镀金论”毒害的同志,不理解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的伟大意义。他们还没有真正把下放劳动看作是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而是看作“镀金”的机会、当官的手段。
抱有这种思想的同志,在下放锻炼中就不会狠触自己的灵魂,不会认真去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就是在生产劳动中,他们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阶级斗争中,他们也往往会畏首畏尾,或者摇摆不坚定。
在这些同志的思想深处还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官”字,因此在劳动中塌不下心来,在农村中扎不下根来。当他们劳动了一段时间,自以为“锻炼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回机关、分配工作”之类的念头就会冒出来。
真的锻炼得差不多了吗?
毛主席教导我们:“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这些同志应当想一想,自己究竟重新学习得怎样?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路线领会了没有?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干部路线的毒害清除了没有?灵魂深处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王国,彻底改造了没有?显然,仅是只想做官、不想为民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些同志头脑中剥削阶级“官贵民贱”的反动观念和刘少奇“入党做官论”的余毒,还远远没有肃清;他们决不是锻炼得差不多了,而是差得还相当多。
这些同志要树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自觉地进行“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彻底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不完成这个世界观的转变,不论是当“官”,还是为民,同劳动人民都是格格不入的,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
我们应当深刻批判刘少奇的“劳动镀金论”,彻底肃清它的余毒,为实现自身思想革命化而坚持劳动,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坚持劳动。我们要在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把自己锤炼成一名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廖广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