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的凯歌
  ——记济南部队后勤部八九医院为青年女工张世英接活断臂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山东掖县毡鞋厂工人,遵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学习首都钢铁公司工人的革命精神,在全厂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热潮,决心创造优异成绩,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许,一件意外的事情突然发生了:青年女工张世英因为操作不小心,左臂被机轮上的传动带卷了进去。
“快,赶快送医院抢救!”在车间跟班劳动的厂革委会负责人一面把小张抬上担架,一面叫人将断臂包好一块带上。
抢送伤员的卡车在公路上疾驰。尽管司机破例加快车速,然而由于路程较远,张世英被送到驻军八九医院时已是下午一点半钟了。
人民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抢救就是战斗。部队医护人员把抢救阶级姊妹看作是自己的神圣职责。外科副主任王成琪、主治军医王友珠等同志听说有植臂任务,跑步奔向手术室;值了夜班回宿舍休息的同志们,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从床上跳下来,主动请求参战。
外科军医们迅速地检查了张世英的伤情。她的左上臂上端完全断离,掉下来的手臂上又有四处被机轮绞断,形成开放性粉碎骨折。
象这样严重而复杂的断臂是接还是不接呢?在医护人员的头脑里引起强烈的思想斗争。不接,可以保住伤员的生命,医院也少担风险;接,院里从来没有处治过这样严重的伤情,缺设备,没经验,弄不好胳膊保不住,还会给伤员带来生命危险。
指挥抢救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刚同志看出了有的同志犹豫不决的心情,马上意识到:断臂接与不接,决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这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打好思想仗比技术仗更重要。
张世英同志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忘我劳动致伤的,我们革命医护人员不能眼看着阶级姊妹没了手臂。刘刚同志激动地说:资产阶级医学“权威”,为了保他们的名、权、利,常常把一些本来能够治好的病伤,硬说成是“不治之症”;我们是毛主席的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担子再重也要挑,困难再大也敢闯!说着,他又打开金光闪闪的革命宝书,带领大家齐声朗读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对!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断臂再植的胜利。医护人员从内心里发出了钢铁誓言。
手术室里,一场为女工张世英断臂再植的战斗打响了。
肢体断离的时间越长,接活的可能性越小。按照资产阶级医学“权威”的说法,断肢在六个小时内不接便没有复活的希望了。张世英被送到驻军八九医院时,断臂就已经离体五个多钟头,要完成这样一项复杂的再植手术,没有十来个小时是不行的。时间,一分一秒,对参加抢救的医务战士来说是多么宝贵啊!
大胆,细心,果断,迅速,一定要把阶级姊妹的断臂接活。院党委对抢救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
整个断臂骨碎肉裂,扭断后又落到机器底下,创面沾上了许多脏物,为了防止感染,医护人员就一遍又一遍地用消毒药物冲洗;有些血管和神经的断头深缩在断臂里,他们就割开挫伤的肌肉,仔细地找出断头;断肢上坏死的皮肉,留在上面要加重感染,清除不当又会损伤肢体,军医王成琪同志就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把它割掉。
断臂接合准备工作基本做完。这时,被扭了个对圈、挫伤特别严重的肘关节怎么也调整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心收缩得越来越紧了。怎么办?“先接断臂,然后再剖肘调骨。”军医王友珠提出了一个既能争取时间,又能保证手术质量的方法。他的建议立刻得到领导和其他同志的赞同,接合手术马上开始。
神经和血管接完了,人们正准备缝合断面,忽然发现有根火柴杆粗的静脉血管还没接上。血管越细越难缝合。但是,多接通一根血管,就能给断臂复活增加一分希望,于是,细小的钢针又带动着蚕丝般的缝合线,在血管的断头处飞动起来。
做完最后一道手术,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此刻,医护人员的心情反而更加紧张。手术效果到底怎样?一双双焦急的目光,紧盯着接上的断臂。
心脏的压力,推动着张世英体内的鲜血沿着接好的道道血管,缓缓地流进了离体达十三个小时的断肢,不一会,苍白的手臂渐渐变红,僵死的肌肉由硬变软,手术成功了!至此,人们紧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一张张疲惫的脸上泛起了胜利的笑容。
“我们要有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正如事前估计的那样,断臂接上六个小时后,张世英就出现了休克现象。以后又连续出现肾功能严重衰竭、肺水肿等多种足以致命的并发病症。但是,由于八九医院医护人员遵循毛主席关于“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的伟大教导,事先有了充分准备,出现险情时就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和严格的科学精神进行抢救治疗,终于使多次濒于死亡的张世英转危为安,度过了一道道难关。
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现在,手臂被轧断的张世英已经能下床走动和自行料理一些生活的事了。
最近,在解放军八九医院外科办公室里举行的文娱晚会上,张世英在热烈的掌声中,满面含笑地站起来唱了自己最心爱的革命歌曲。清脆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工人阶级对人民解放军的深情厚谊,唱出了劳动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
勤向东 勤向阳


第4版()
专栏:

  争分夺秒救亲人
一天傍晚,塔吉克族牧民把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送到解放军某部九连。九连党支部当即决定,派汽车送医院抢救。
八月的帕米尔高原,冰雪溶化,山洪咆哮,长期干枯的水沟变成了水流湍急的小河。汽车过河时,陷进了泥水里。时间就是生命。塔吉克族牧民的安危牵挂着每个指战员的心,九连同志闻讯后,立即飞快地奔向小河,推车救人。
天越来越黑,风越刮越大。同志们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和对牧民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不怕水流湍急,不畏寒冷刺骨,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奋力推车。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车子纹丝不动,阶级兄弟的生命在垂危中。这时,一个宏亮的声音在同志们的耳旁响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给同志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说:水大,没有我们抢救阶级兄弟的决心大;天冷,想起毛主席“拥政爱民”的伟大教导我们就觉得心里热。他们人人动脑子,个个想办法,齐心合力,终于战胜了困难,把汽车推过河去。汽车迅速地把患者送到医院,在医生的抢救下,使这位阶级兄弟转危为安。
这位牧民病愈出院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九连,向同志们一再表示:要更好地落实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把千里边防建设成埋葬帝、修、反的钢铁长城。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革命师生的心意
解放军某部五连常年驻在高山上。这里,一到冬天,水源枯竭,战士们吃水全靠一担一担地到山下去挑。
一天下午,五连的干部战士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和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同志们,革命师生送水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五连的干部战士抢上前去迎接革命小将。只见他们挑着、抬着水桶,一个个喜笑盈盈,汗流满面。同志们见到这种情景,一边高呼“向革命师生学习!”一边蜂拥而上,接过他们肩上的担子。
原来,乍浦中学的革命师生,这天上午来到五连驻地的山下,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和元旦社论,他们看到住在山上的解放军,就纷纷地说:“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日夜坚守在战斗岗位上,最近天气久旱无雨,吃水一定十分困难。我们给解放军送水上山!”
在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带领下,革命师生高举着毛主席画像和“拥军爱民”的语录牌,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怀着对亲人解放军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挑的挑,抬的抬,浩浩荡荡地向五连驻地前进。
在送水队伍里有一个学生,只有十五岁,胸前长了个疖子,伤口还未痊愈,他坚持参加送水。别人三番五次动员他留下,他却回答说:“解放军打仗死都不怕,难道我就被这点困难吓倒了吗?”说着,他挑起一担水就走。在行进中,由于他年岁小,加上疖子伤口的疼痛,气喘吁吁,两额的汗水直往下淌。同学们上前替换他,他坚决不肯,并且放开喉咙高声朗读毛主席的教导:“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鼓舞同学们勇猛地前进。
在一片“感谢工人阶级和革命师生的关怀!”“向革命师生学习”的口号声中,师生们离开了五连。在离开五连很长一段路程之后,师生们还远远地看到亲人解放军挥动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招手示意。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穷山恶水换新天
  ——记广西田东县三陇大队贫下中农社员改天换地的事迹
在广西西部的高山峻岭里,有一个“农业学大寨”的样板——作登公社三陇大队。这个大队从一九六四年开始治山治水,连续奋战六年,年年取得大丰收。把一个缺水、缺粮的穷山寨,变成有水,有余粮,有公共积累的新三陇。
三陇到处是石山,山不长林,地不存水,长年干旱。一到旱天、冬天,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就得到三十多里外去挑水。这里没有一分水田。全大队的土地有一半分布在年年受涝的四十五个?场里,另一半分散在岩石间。
在旧社会,三陇人受尽了地主剥削压迫,治山治水的事谁个敢想?解放后,三陇人听毛主席的话,组织起来,用集体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可是,又受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毒害,害得他们年年靠国家统销粮、贷款和救济过日子。
一九六四年,传来了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三陇人一拍巴掌说:“得!这回有毛主席的话指路,治山治水的事,准能办成。”他们扛起锄头、钢钎上了工地,动手打井、挖塘、修水池,决心把天水存起来,把地水挖出来,把山水集起来!
工程需要大量的河沙。三陇没有河,哪有沙?三陇人敢想敢干,要叫石头变成沙。
他们上山找来了一种比较容易碎裂的石头,硬是用铁锤一锤一锤地打成沙粉,这就是“石头沙”。锤子不够用,就干脆用大石头打小石头,用硬石头打脆石头,先打成玉米粒那样大小,再放到大石磨去磨碎成沙。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劳动,共打了七眼大水井,挖了七个大水塘,修了七十二个水池。三陇人世世代代人畜饮水不离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所谓“滴水贵如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七十四岁的壮族老贫农黄英轮高兴得逢人便说:“你们看,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给送来的幸福水啊!”
千年的苦旱翻了身,万年的水涝要绝根。三陇人革了苦旱的命,接着就革涝灾的命。要在?场里挖成排水沟,凿穿落水洞,叫洪水钻到地里去,彻底根除涝灾。要凿穿落水洞就得先找到落水洞的位置,看洪水是从哪里消去的。
党支部书记、民兵教导员黄作勤组织了一些人深入群众调查访问,专门趁大雨天去看?场受淹的地形,摸清洪水消失的流向。黄作勤根据老农提供的线索,带领四个民兵又来到?洪的西山脚下。听说是当年大水淹过这里,玉米秆都往这儿漂,可能是个消水的地方。他们发现山根的一堆乱石里冒出一丝丝水柱,搬开石头一看,下面是个箩筐大的洞口,这是不是消水的洞呢?想下去探一探,但谁能保险它不是无底洞或者南蛇洞。然而,天大的危险也挡不住三陇人改天换地的决心。他们高声朗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个个脱掉棉衣,光着膀子,就往洞里钻。越钻越深,洞也越来越窄,呼吸越来越困难,电筒光也变得只剩下个红点点,他们还是继续前进。最后摸到一个崖壁跟前,再也钻不进了。丢颗石头下去,好久才听到声音,深着呢!洞里通路还多,消水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这才往回爬。出洞口一看,一个个都变成了泥巴人。
消水洞找着了,一场劈地排洪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男女老少一齐赶到?洪参加战斗。负责挖沟的民兵排长黄明志,鼻子负伤出了血,他抓把草药一塞鼻子又干起来,一天挖土七方多。副队长李林座为了加快爆破速度,丢开小钢钎,拿一条三十斤重的大钢钎打炮眼,一人一天打进四米多,打得满掌都是血泡也不下火线。在这些人的英勇事迹鼓舞下,大家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参加战斗。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原计划要四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落水洞经过加深加宽,洞口完全和?底拉平,一条平均两米深、两米宽、一千五百多米长的排洪沟直通落水洞。滔滔的洪水流入地下。一百零四亩涝地终于变成良田!一九六七年,三陇虽然遇到历史上少见的大水大旱,还是获得了大丰收。
胜利面前不停步,继续革命永向前。三陇人在解决了旱和涝问题以后,又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决心要多产粮食支援世界革命。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革石山的命,向石山争地,要石头缝里长出粮食。
三陇的坡地,不但是零零星星散布在石山的陡坡上,而且都是些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瘦地,要革它的命,用什么办法呢?
三陇贫下中农一合计,有办法!他们说:“水土不下山,粮食吃不完;争粮先争土,争土先砌墙。”他们决定,用人工炸开山石,砌成石墙,集中泥土,搞成梯地,用来保持水土,扩种增收。于是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
一九六七年春节刚过,陆启恩等四个老贫农组成“老愚公砌墙队”,高举红旗,揣着宝书,扛起铁锤、木棒就上了山。他们顶风冒雪,一锤一棒,一锄一镐地干,饿了,喝点冷玉米糊,累了,坐下来重新翻开“老三篇”。他们处处以老愚公为榜样,每天挖山不止。连战一个多月,就在石山陡坡上砌起七十段石墙,围了七十块小梯田。秋天,就是这点地,收获了八百斤玉米。
石头缝里长出了粮食!“老愚公砌墙队”的胜利消息吸引着全大队一千二百多名壮族和瑶族儿女。五十四岁的壮族社员黄廷臣患了严重的肝硬化,还念念不忘革命工作。他说:“我的病治不好不要紧,三陇穷山恶水这个病非得治好不行。”他偷偷跑上山,和青年人一起撬石砌墙。肝痛得厉害时,就用锄头把顶一顶再干。年青人发现他有病,要背他回家。他说:“背什么,焦裕禄重病还上‘前线’,我轻病怎么能下‘火线’。”别人拿他没法,他连续上工四个多月,从来没有缺过勤,误过点,砌好一部分保土墙后,又亲手在新土地上种上玉米。正当玉米长苞苞的时候,他竟病重去世了。
黄廷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励着三陇人民去战胜困难。第四生产队集中了十八个劳动力,连干两天,才砌得一段十一米长的石墙,种上二十九棵玉米。三陇人就是这样,克服种种困难,不要国家一分钱、一粒粮,就靠自己一副铁肩膀,两只搬山手,长年累月地奋战不息,换来了连年的大丰收。几年来,他们向国家交售了大批余粮。现在,队队有储备粮,社员的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三陇人激情满怀地唱着:
爬上高坡望一望,
壮山瑶寨赛春光;
改天换地靠那样?
永不落的红太阳照?场!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