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英雄连爱民新篇
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为人民战胜烈火的英雄连”,为人民战胜烈火之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跨入了三支两军第一线。两年来,他们以八三四一部队为榜样,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尊重和支持新生的革命委员会,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又为人民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蒲河矿井,工人中传颂着英雄一连的班长赵连贵“百次家访”的故事。
去年五月,一连干部战士一到煤矿支左,就热情地组织广大革命工人认真学习党的“九大”的精神,把毛主席在“九大”期间发出的“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伟大号召宣传到每个井口,每个工人家庭,使这个矿井很快出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新局面。
班长赵连贵和几名战士到采煤队后,发现采煤工人王福友不太爱学习,常和别人闹不团结。他们几次想找他谈心,可是下班后,王福友很快就回家了。
赵连贵决定到王福友家去访问。第一次家访后,王福友的变化并不明显。赵连贵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过细地做工作”的教导,决心帮助他同别人搞好团结。从此,不管刮风下雨,黑夜白天,赵连贵有空就到王福友家去走访,还帮助他担水劈柴,做家务事。一次,赵连贵和王福友下井回收坑木。赵连贵对王福友说:“这活让我干,你作指导吧!”王福友说:“这活危险,不能让你干。”“毛主席要我们来支左,我们应该学习你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说着赵连贵就干起来。突然,护顶煤塌下一大堆,险些把赵连贵砸在里面,赵连贵面不改色心不跳,继续干。这些事王福友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对赵连贵的感情也逐渐加深了。
走路千里不嫌累,谈心百次不厌烦。第二天早上升井后,赵连贵又跟到王福友家里,这次和以前不同了,谈得很热乎。俩人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教导,一起忆了家史。这次,他们从早上八点一直谈到下午两点才分手。就这样,赵连贵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家访,一遍又一遍地谈心,一字一句地共同学习毛主席著作,帮助王福友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加强了和群众的团结。同志们赞扬说:赵连贵为了帮助群众掌握毛泽东思想,可真下苦功夫呵!
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班长李玉臣和九名同志在一个车站等车返回驻地。汽笛长鸣,一辆满载沙石的大车横过铁道,牲口被即将进站的列车惊慌了,辕马使劲一挣,大车轱辘掉进枕木,死死卡在铁路横道口上。列车在雾中快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玉臣高声喊道:“同志们,快!”十名同志挺身而出,一齐上前奋力拉马推车,但大车一动也不动。一颗颗红心,怀着一个共同信念:“干革命不惜筋骨碎,为人民献身最光荣!”大家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团结战斗,毫不动摇。终于在列车离他们只有五、六米远的时候,把大车推出轨道。列车擦身而过,一场重大事故避免了。
两年多来,一连同志们就是这样“时时刻刻把人民的一切装在自己的心里,一旦需要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
当民兵在爆破训练中不慎将雷管拉着,就要爆炸的时候,是一连同志冲上前去,夺过吱吱冒烟的雷管,扔向远方,保护了民兵的生命安全;
当矿井里意外着火的时候,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烟熏火燎的险区,切断火源,奋力抢救,保护了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当工人因工负伤,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是他们争先恐后,把自己的鲜血献给亲人,救活了阶级兄弟。
英雄一连的同志就是这样对人民忠心耿耿,全心全意,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战士们说:人民子弟兵,就是要永远把劲使在为人民服务上。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哈萨克族“沙妈妈”
在新疆巩乃斯草原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传颂着哈萨克族老妈妈阿拉玛汗无限热爱子弟兵的故事,人们都称她是“草原沙妈妈”。
去年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来到草原铁木里克执行任务。他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拥政爱民”的伟大教导,积极向当地贫下中牧宣传毛泽东思想,热情帮助贫下中牧担水、扫地、劈柴、治病。七十八岁的哈萨克族老妈妈阿拉玛汗,听到解放军来到草原的喜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旧社会水深火热中苦熬五十多年的阿拉玛汗,一生下来就饱尝着旧社会的苦难。在她十一岁那年,由于闹灾荒,拿了牧主喂牲畜的一公斤包谷饲料,狠毒的牧主拿起木棒就朝她劈头盖脑地打来,从此,脸上留下了仇恨的伤疤。不久,她父亲惨死在牧主的皮鞭下,她母亲也饿死在牧场上。后来老妈妈的大儿子和大姑娘相继得重病,无钱治疗病死了。二女儿在两岁时,活活地饿死……。春雷一声震天响,草原升起红太阳,毛主席派来了亲人解放军,拯救了她一家,千百万贫下中牧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老妈妈想:部队的年青战士,大部分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尝过旧社会的苦,要使他们好好地紧握手中枪,保卫好今天的幸福日子,就要让子弟兵时刻不忘过去苦。想到这里,她决心用自己的苦难家史给亲人上一堂阶级教育课。
阿拉玛汗老妈妈让孙子扶着,来到三连驻地。三连忆苦会在一阵阵“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口号声中开始了。老妈妈字字血、声声泪地向三连指战员们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她指着身上的伤疤和鞭痕,愤怒地说:“条条鞭痕,块块伤疤,记下了我们贫下中牧多少深仇大恨啊!亲人们,你们一定要牢记旧社会的血泪仇,紧握手中枪,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好岗,放好哨,打好仗,保卫好祖国的神圣边疆!”老妈妈的一本血泪账,激起了全连战士的怒火满腔,他们一齐围着老妈妈,发出了钢铁般的誓言:“放心吧,老妈妈,我们一定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保卫好边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军爱民 民拥军
在雁北高原上,有一个名叫“萝?庄”的小村子。
解放军一到萝?庄,就和贫下中农一起办起了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学习班,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讲用会。他们把毛主席像恭恭正正地贴到每家的炕头上,把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写成标语贴到庄里的院墙上。寒风刺骨的三月,副连长带着全连战士肩扛铁锹、钉镐,帮助挖粪送肥,保证了春耕用肥。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萝?庄地势较高,全村吃水浇地都很困难。解放军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决定打一眼大口井,帮助贫下中农解决灌溉问题。生产大队抽调了三十多个青年小伙子,和解放军一起投入打井的战斗。
挖到七米深的时候,出现了沙层,地下冒上来的水不断使沙层塌方。这时,军民立刻召开了“诸葛亮会”,想办法治服塌方。四月的深夜,雁北天气还很冷。战士们站在冷水中连续战斗,贫下中农一再要替换他们,他们坚定地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我们一定要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军民团结战斗下,终于打成了深十五米,直径六米的大口井,保证了高原上四百多亩地的用水。
军爱民,民拥军,贫下中农热爱子弟兵。白大爷看见战士们住屋的窗户纸破了,立即托人到三十里外的城里买来白纸糊上。苟大叔发现有的战士开会学习坐在地上,就用自己准备做家具的木板,做了三个木凳送给战士们。白大娘除了经常给战士们洗补衣服,还特地给七个新入伍的战士每人缝了一个针线包。她意味深长地说:“莫看针线包小,行军作战带上它,缝缝补补用处大!这可是人民军队的老传统啊!”战士们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激动地说:“我们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做贫下中农的子弟兵!”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针针线线补身上,贫下中农温暖入心坎。吉林辽源市的军属王大娘看到战士的衣服剐破了,便立即给缝补好。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福建前线部队元旦停止炮击两天
新华社福建前线三十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司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一九七一年元旦即将来临,为了让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上的祖国同胞和国民党军官兵同全国人民一道欢度节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一九七一年一月一日停止炮击两天,以示关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