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革命大批判是教育革命的强大推动力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指示发表一年的时候,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公社冯贝堡大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总结了一年来管理学校,领导教育革命的经验。他们体会最深的一条,就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在教育革命的各个阶段,都用革命大批判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推动教育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开展群众性革命大批判 提高掌握文权的自觉性
去年八月以前,冯贝堡大队的贫下中农,组织学校师生走出校门,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学校课堂、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到处摆开了革命大批判的战场,男女老少都卷入了革命大批判的洪流。广大贫下中农采取批判会、控诉会、大字报、漫画、幻灯、文艺演出等各种各样形式,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指出旧学校大搞“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对贫下中农关门,为地主、富农服务,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控诉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罪行。老贫农陈国增沉痛地说:“咱们起早贪黑在这边干,可孩子却在学校里变。这样下去我们自己的孩子就可能把我们红色江山葬送了。”
广泛的革命大批判,使贫下中农认识到,为什么解放十几年了,贫下中农子女上学的少,念大学的更少?为什么贫下中农的孩子进了学校就变坏?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的学校,教育大权不在我们手里。广泛的革命大批判,使贫下中农懂得了毛主席指出的“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意义。他们说:“只抓生产,不搞教育革命,就是只要肚子饱,不怕脑袋掉。”广泛的革命大批判,更使贫下中农认识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农村教育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贫下中农要夺回文权。一句话,广泛的革命大批判,使冯贝堡大队的贫下中农下定决心,要把教育阵地占领下来。
当毛主席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一发表,冯贝堡大队的贫下中农立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开进学校,登上了上层建筑斗、批、改的政治舞台。从此,冯贝堡大队的教育革命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深入进行路线斗争教育 坚决把教育阵地改造过来
随着贫下中农代表开进学校,教育阵地的阶级斗争更加激烈、尖锐。一小撮阶级敌人兴风作浪,说:“大老粗管学校,进门就打炮(指大批判),迟早得乱套。”煽动教师对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进行消极抵制。有些教师等着挨整,给贫下中农代表出难题,贫下中农代表忙得团团转,教师一边闲着看,教育革命停滞不前。
冯贝堡大队贫下中农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对教育阵地上两条路线并没有真正分清,错误地把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当成是整教师。所以,他们害怕教育革命,不敢参加教育革命。大队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根据毛主席的教导:“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决定重新翻开学校二十年来两条路线斗争史的“账本”,把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同颂扬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和广大群众的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促进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
大队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把老贫农、老党员、老干部、学生家长和历届毕业生代表请进学校,和广大革命师生一起办起了以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为中心内容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同时,组织革命师生到贫下中农中做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把建校以来的斗争历史,一段一段地摆了出来,以典型事例当靶子,分析批判,上线上纲。他们摆出红线,就颂扬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丰功伟绩;摆出黑线,就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革命师生一致反映:“这样搞教育革命,看得见,摸得着,破的彻底,立的牢固。”一个教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样摆,越摆越明,越分越清,真是摆出了方向,摆出了干劲。”绝大部分教师克服了前怕狼,后怕虎,一步三回头的思想,和贫下中农代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育革命又迅速向前发展了。
批深批透黑“三论” 促进教育革命深入发展
革命大批判深入一步,教育革命就发展一步。革命大批判停顿一下,教育革命就无法前进。当冯贝堡大队开始抓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决心夺取教育革命更大胜利的时候,由于忽略了革命大批判,教育革命受到了严重干扰。一小撮阶级敌人公开污蔑说:“现在的学校,能教出个什么子午卯酉来,上学纯粹白搭工。”一个学生受了阶级敌人的煽动,三次把新发的书退给教师,说什么也不念书了。有的家长几次到学校来撵学生,不让孩子上学。“读书无用论”的反动思潮一时间钻到了各个角落,学生的出席率一天比一天下降。同时,“教书倒霉论”的思想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不安心。
冯贝堡大队的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指出:“读书无用论”和“教书倒霉论”的实质,就是刘少奇“读书做官论”的翻版,是阶级敌人向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反扑的新花样。资产阶级眼看着“做官”的梦想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便又出来叫嚷“读书无用”、“教书倒霉”了。这是阶级敌人放的烟幕弹,妄想煽动教师不干,学生不念,破坏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重新夺回他们在教育阵地上已经失去的权力。大队革委会主任坚定地说:“要进一步开展教育革命,就必须把革命大批判的武器拿起来。”于是,从学校到生产队,到每个家庭,从教师到学生,到每个家长,一个狠批“读书做官论”“读书无用论”“教书倒霉论”的热潮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冯贝堡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的教导,办起了有大小队干部、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懂得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真理,首先提高了领导和骨干的思想认识。接着,又对广大群众和革命师生普遍地进行了今昔对比,忆苦思权的教育。贫下中农用生动的事实和切身体会说明,念书有用没用,要看念的什么书:念刘少奇的黑《修养》,不仅没用,反而有害;念毛主席的书,念无产阶级的书,不仅有用,而且非念不可。老贫农杨玉宏说:“枪杆子笔杆子,掌权少不了这两杆子。‘读书无用论’就是想叫咱们不要权,我们可不能短见呀!”
由于冯贝堡大队批判黑“三论”的运动深入到各个角落,教育了广大群众,一些家长亲自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学校,学生出席率迅速上升。教师通过革命大批判,也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明确了教书为教人,教人为掌权的意义,克服了那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由于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的思想有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文化课上得一天比一天好。他们深有感触地说:“革命大批判万万松不得,我们一松手,文权就得丢。”
目前,冯贝堡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为了推动教育革命继续深入发展,又开始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革命大批判仍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着,毛主席教育革命思想的光辉旗帜在这里高高地飘扬。
辽宁省革命委员会
铁岭专区革命委员会
法库县革命委员会
联合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指示发表一年来,农村教育革命获得巨大成就。本版特辟“光辉的指示,深刻的变化”专栏,通过一人一事,反映一年来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变化,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伟大胜利。今天发表的是浙江省临安县吉口公社北坞大队“五·七”学校的两篇小故事。希望各地提供这类短小精悍的材料。
 ——编者
一定要把学校管好
“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一年前,红色电波传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一最新指示,整个北坞山沟沸腾起来了!
这时,坐在广播喇叭底下的老贫农王长春特别激动,他心潮翻滚,思绪万千:
解放前,我们贫下中农的子女有几个能跨进学校的门槛?!
解放后,大叛徒刘少奇又搞反革命修正主义的一套,多少贫下中农子女被排挤在校外?就拿本大队来说,中途被迫停学的贫下中农子女就有八十七人。
就是进学校的有些贫下中农子女,在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下,也变成了“修苗苗”。
这一切都是因为权不在我们贫下中农手里啊!
现在,毛主席的话,真说到了我们贫下中农的心坎里!
他越想越激动,实在坐不住了,连夜赶到学校。紧接着,贫农许大伯赶来了,贫农王大伯也赶来了……对毛主席无限热爱的阶级感情,要求迅速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强烈愿望,把他们的心连在一起了。
几个星期之后,一所贫下中农自己管理的新型学校——北坞大队“五·七”学校胜利诞生了。王长春被推选为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的委员。
“五·七”学校这个新生事物一出现,立即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热情支持,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学生人数由原来的九十多人一下子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这样一来,首先碰到的是课桌、椅子不够用了。“怎么办?”学校教师十分为难。王长春对教师说:“课桌板凳不要你们教师担心。”第二天一早,教师发现:学校里突然增加了许多桌椅。原来是王长春动员了许多贫下中农把自己家里的桌椅连夜搬到学校。
为了解决路远学生的吃饭问题,王长春又利用早晚休息时间,在学校旁边砌起了灶头,给学生蒸饭。
“五·七”学校成立的那几天,王长春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怎么管理好学校呢?“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他向教师借来一本《毛主席论教育革命》,花了好几个晚上叫他儿子念给他听,念一句,学一句,直到学懂,记住为止,常常学到深夜十二点。此后,他就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次,他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发现有些学生吵吵闹闹,他心情很不安,想起毛主席教导:“阶级斗争是青年的一门主课。”他走上讲台,对学生们讲:
“……旧社会,我两岁死了爹,七岁死了娘。象你们这样年纪,我还到处流浪讨饭,学校的大门半步都没跨过,到现在,还是个睁眼瞎……
“不识字没法念毛主席的书。开会时,大家念《毛主席语录》,我看着毛主席的书急得直流眼泪。”
这时,课堂上肃静无声,每个学生睁大眼睛盯着长春大伯。他停了停又接着讲:
“现在,你们真幸福,有这么好的学校学习,你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
讲到这里,刚才几个吵闹的学生慢慢低下了头。
以前,有些学生放了学,不是回家搞自留地,就是糟踏集体财产:挖番茹,掰包米,拣山核……
王长春想,毛主席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他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锄桑园,削油菜,拾山核……,每次劳动,他都给学生讲这种作物在新旧社会生产情况的对比,这项生产跟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社员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等。
现在,学生中热爱集体、一心为公的思想大大增长。放学后,你可以看见:有的学生为生产队放牛;有的学生给生产队割草、积肥;有的学生在集体田里劳动……
这些小“苗苗”正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


第3版()
专栏:

一张课程表的故事
北坞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以后,遵照“少而精”的原则,打破了过去课程设置繁琐,“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旧框框。每天上课不受时间限制,以学懂会用为标准。同学们说:这样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
可是,刚从外单位调回本地任教的王老师感到这种教学方法很不习惯。于是,他费了一个下午时间,总结了自己二十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排出了一张课程表。在这张课程表里,每天既有政治课,又有语文课,又有算术课,还有农业课。王老师感到非常满意。心想,按这张课程表上课,教学“质量”一定提高很快。
不料,按照这张课程表上完第一天的课程以后,只见红小兵直晃脑袋,有的红小兵干脆直截了当地提出:“王老师啊,按你的课程表上课,把我们的头都搞晕啦!”说得王老师十分尴尬。
几天后,课程表的事情被红小兵反映到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管委会的同志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课程表,它反映出在贫下中农夺取文权以后,是继续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航道前进呢?还是仍旧回到修正主义老路上去的大问题;同时,在这张课程表里,也暴露了我们贫下中农对旧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毛主席说:“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认识,确定召开一次管委会扩大会议,专门对这张课程表展开一场讨论。
夜深了,王老师翻来复去地睡不着,头脑里好象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原来,晚上召开的扩大会议,贫下中农和红小兵都给王老师提出了尖锐而诚恳的批评,革委会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一张课程表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坏事,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特别是在旧学校生活惯了的知识分子,受修正主义教育思想影响较深,它会变换着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随时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旧思想。”一席话,说到王老师心里去了。二十年来,王老师一直在旧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在旧学校入党,在旧学校当校长。长期以来,接受的是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思想,向学生灌输的是封、资、修黑货,每天都是“先生上面讲,学生下面听,上完八节课,任务算完成。”可是,走进“五·七”学校,一切都变了,在这里,旧的条条框框、规章制度都破除了,王老师怎么能习惯呢?王老师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论教育革命》的光辉著作,使他初步认识到,为什么来到“五·七”学校教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呢?为什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运动中,自己会排这样一张课程表呢?很明显,这“不习惯”后面,说明了自己在修正主义老路上走的太“习惯”了;这张课程表,反映了自己头脑里刘少奇的“智育第一”、“分数挂帅”的余毒没有肃清。头脑里的两条路线斗争是多么激烈呀!王老师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一张课程表的故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几个月来,王老师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认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斗私批修,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在革命化的道路上迈着可喜的步伐。他深深感到:北坞大队“五·七”学校,不但是一所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而且也是锻炼、改造旧知识分子的大熔炉。他决心在这里战斗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辈子。
现在,如果再叫王老师按那张课程表上课,王老师反而感到不习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