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高阳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革命群众代表坚持参加劳动永保艰苦朴素作风
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只有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才能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
本报讯 进入革委会的革命群众代表,怎样继续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做到“三不脱离”?河南杞县高阳公社革委会成员体会到,必须经常进行严肃的思想斗争,不断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才能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真正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
高阳公社革委会的二十七名委员中,有十六名革命群众代表,他们都是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革命闯将。这些同志被选进革委会之后,大多数能够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进了革委会之后,便高高在上,接近群众少了,思想感情逐渐起了变化。有一个革命群众代表,被选为革委会副主任以后,立刻搬进了公社,住上了单间房,整天蹲机关,很少下去。一次,他回到自己原来所在的生产队,社员见了他便说:“脱产”干部回来了!说他的脸比过去白了,手比过去软了。群众的这些反映,引起公社革委会领导人的重视,认识到带好这一班人,使他们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
针对这种情况,公社革委会举办了由新老干部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和“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伟大教导。一些老干部主动找革命群众代表谈心,从旧社会的苦谈到新社会的甜,从防修防变谈到自己过去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他们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通过学习、谈心,这些革命群众代表认识到,能不能坚持“三不脱离”,不是生活作风的小问题,而是防修防变的大问题。认识提高以后,他们怀揣宝书,身背行装,走出机关,回到群众中去。
这些革命群众代表下去之后,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斗私批修,一起参加劳动,他们的心紧紧地和群众连在一起,想贫下中农所想,急贫下中农所急,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赞扬。那个被社员称为“脱产”干部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回到自己所在的陈庄大队后,经常用毛主席关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的教导鞭策自己,他坚持和社员学习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并处处以身作则,抢重活、脏活干。同时经常深入群众,问寒问暖,帮助社员解决困难。住在里池大队的公社革委会常委袁景云,顶风冒雨,查看水情风势。当他发现有几百亩麦田积水,十多户社员住房被水包围时,就立即带领干部和社员群众,积极挖沟排水,进行抢救,保证了小麦和社员财产免遭损失。这一桩桩、一件件,贫下中农看到眼里,喜在心上。他们说:“这些年青人真是毛主席教导的好干部,这样的革命接班人,我们信得过。”
下到基层的革命群众代表,以自己的思想革命化带动了基层干部的思想革命化。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青年农民代表许守德,兼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参加劳动,并带头干重活、累活。这个大队的十几个委员,过去只有少数人经常和群众一起学习、劳动,多数委员强调工作忙,很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现在,在许守德同志的带动下,都能经常参加劳动,并和群众一起学习“老三篇”,斗私批修。公社革委会常委徐守成,作风艰苦朴素,穿的衣服补了又补。有人对他说:“你当上了公社革委会常委,这件衣服也该换身新的了。”徐守成回答说:“别看它破,穿着它,可以防止变修,可以挡‘风雨’,脱掉它,就会脱离群众,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
这些群众代表,在总结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经验,畅谈体会的时候,深情满怀地说:“扎根群众立场稳,参加劳动防变修,胸怀朝阳心向党,‘三不脱离’权不丢。”


第3版()
专栏:

革委会要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
昆明机床厂革委会成员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思想革命化,推动了斗、批、改
本报讯 昆明机床厂革委会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发扬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深入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人群众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搞斗、批、改,在斗争第一线加速自己的思想革命化,及时解决革命和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领导成员要深入下去,首先就要深入到那些阶级斗争最复杂、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去。
机床厂二联车间的磨床小组,是一个后进单位。由于车间领导浮在上边的多,工作作风粗枝大叶的多,不能踏踏实实地一个一个小组,一件一件工作,一个一个人去摸清情况,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因而这个组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革命和生产都落在其它组的后面。
厂革委会的两个成员下到这个小组后,一个人一个人地做工作,深入了解情况,很快就摸清了这个小组的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两个班长身上。这两个班长都是老工人,在群众中都有一定威信,但是,大叛徒刘少奇推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使他们成了“冤家对头”。班长不团结,也影响了小组。针对这种情况,革委会成员从抓根本着手,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伟大教导,发动群众控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分裂工人队伍,以及阶级敌人利用资产阶级派性破坏团结的种种罪行。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大家有了共同的语言,两个班长在军队代表的耐心帮助下,主动串门谈心,很快结成了“一对红”。两个班长的疙瘩解开了,立即带动全组结成了十一对“一帮一”、“一对红”,促进了全组的团结,革命和生产都有了很大变化。磨床组的转变带动了全车间,大大推动了各组之间比团结、比革命、比进步的活动。
厂革委会的另一个成员,是有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他担任了领导职务后,始终不忘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教导,从不脱离生产劳动。他在铸造车间小件工段参加劳动时,发现不少“怪”现象。在这里,革委会布置的工作,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工段里互不团结,生产上不去。他先后找了四十多个人谈心,进行调查研究,终于查出了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反革命分子在进行挑拨破坏。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从这以后,这个小件工段加强了革命团结,生产不断上升,跃入了先进单位行列。
在厂革委会领导成员的带动下,许多车间干部也分别深入到班组去抓典型,和工人一起劳动、谈心、处理工作。许多问题不是拿到办公室,而是在班组里就解决了。通过实践,革委会领导成员深有体会地说,只有深入到斗争第一线去,才能带动广大革命群众更好地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厂革委会的成员要做到不脱离群众,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经常主动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才能使新生的革委会成为朝气蓬勃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
厂革委会有一个成员,原是一个群众组织的头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有过一些贡献。参加革委会后,居功自傲,脱离了群众。慢慢地和他说知心话的人少了,做事没人帮了,他说话也没人听了。经过反复学习“九大”文献,特别是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他认识到要紧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就必须不断革自己头脑中“私”字的命。于是他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许多工人群众也主动帮助他用毛主席的教导检查自己,要求他一时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绝不要当官做老爷。工人群众这些中肯、尖锐、诚恳的批评,对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鞭策。从此以后,他经常主动地到机床上、宿舍里和参加班组会议,征求群众的意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主动去找对他意见最大的人谈心,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和学习,受到群众的欢迎。
厂革委会领导成员深入到群众中去,不仅能够促使党的各项政策迅速落实,加强基层革委会的建设,而且也是领导干部实现自身思想革命化的有效办法。
厂革委会还有一个成员,是全市一个革命造反派的头头,夺权以后,产生了骄气。当厂革委会决定他到铸造车间蹲点并兼任领导职务时,他认为这是不重用他。并错误地认为铸造车间“人落后,政治、生产都差劲,是最难办的地方”,因此思想上有“怨气”。但他下去后,较长时间和工人群众生活、劳动在一起,工人阶级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不怕累、不怕苦的好思想、好作风,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的工人在最苦最累的地方连续干了十六年的夜班,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在高温炉前,他站两个小时就受不住,但工人成年累月地在那里劳动,都从不提自己有什么“功”。有些工人不识字,但学习毛主席著作能够学一点用一点。相形之下,他感到自己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出过一点力,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正如毛主席教导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狠斗了阻碍自己继续革命的“私”字,积极主动地挑起抓革命、促生产的重担。
机床厂的革委会领导成员体会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斗争的第一线,这是一条加强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领导成员只有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永远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才能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带领全厂广大革命群众,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继续革命,永远革命。
昆明机床厂革委会报道组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身不离劳动 心不离群众 为革命挑好重担
昆山县陆巷大队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本报讯 江苏省昆山县花桥公社陆巷大队革委会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开始,有的同志说:“我们大队范围大,人手少,工作忙,搞好工作是大事情,少参加几次劳动不要紧。”针对这种活思想,他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大叛徒刘少奇的“入党做官论”。大家还对照大寨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经验,检查了自己对劳动的认识,自觉地狠斗了头脑中的“私”字,从而端正了对参加劳动的态度。
认识提高后,新老干部都自觉地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新干部张德龙同志当了副主任后,总是革命冲在前,劳动抢在先,春节期间主动放弃休息,接替饲养员的工作。其他委员在劳动中,也处处以身作则,坚持早出工,晚收工,抢做重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群众前进。贫下中农称赞说:“我们大队的新老干部,劳动不怕苦,工作劲头足,一心为革命,我们信得过。”
这个大队的新老干部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做到了“三个坚持”:
一、合理安排劳动与工作的时间,坚持白天参加生产,晚上开会学习。除必要的会议,大队做到白天一般不开会,学习、处理日常工作都放在晚上。生产队组长会议,一般放在雨天。突击性的会议搬到田头现场去开。大队坚持开短会,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会前会后,从大队干部到生产队干部都坚持参加劳动,做到见缝插针,分秒必争。革委会主任邱耀明同志说:“我们干部只有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才能为革命挑好重担子,牢牢掌好印把子。”
二、坚持把政治工作做到田头,发现问题,就地解决。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大队革委会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以革命统帅生产。他们在劳动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及时了解群众的情绪、意见、要求,掌握群众运动的脉搏和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深入细致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前些时候,一队领导小组内部产生了不团结的现象,大队领导成员就到那里去,一边劳动,一边和干部、社员谈心,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把问题放在桌面上,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很快消除了隔阂,增强了革命团结。
三、克服“一般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大队革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片负责相结合的办法,委员定点到队,以点为主;白天既参加劳动,又抓工作,以劳动为主;晚上开会、学习,互通情报,分析研究,订出措施,然后由大家把革委会的决议带回队里去贯彻执行,做到“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大队整党开始后,领导成员在三队边劳动,边调查,及时总结了这个生产队的先进经验,并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促进了全大队整党运动的开展。


第3版()
专栏:

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不变
——记东光县机械厂工人郭万奎当上厂革委会副主任以后
河北省东光县机械厂铸工车间大炉组工人郭万奎同志,担任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以后,牢记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伟大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工人们说:“老郭当‘官’不象官,当了副主任手里的大勺没有丢,身上的汗水没少流,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那股子干劲更旺盛了。”
这勺把坚决不能放下
郭万奎同志刚当上革委会副主任,车间里就不再给他安排顶班的工作。他马上到车间去问:为什么不给我安排顶班的工作了?有的同志说:“你现在是厂里领导了,事情多,常开会,不能要求你和工人一样的顶班干活。”这些话,引起了郭万奎同志的深思。他想,自己由一个普通工人当上了厂革委会副主任,地位变了,但劳动人民的本色绝不能变。组里不给自己安排顶班工作,自己就应该更自觉地参加劳动。如果不自觉,那就必然要脱离劳动,脱离群众,就没有资格当工人群众的代表了。
郭万奎同志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十三岁就被迫给地主扛活,受尽了牛马累,吃尽了黄连苦。是毛主席、共产党救了他全家,使他当上了工人;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去年他又作为工人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每当他回顾自己所走的道路,想起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总是感到格外亲切。他经常对别人说:“我不能忘记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不能忘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不能忘记工人群众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工作再忙,手里的大勺不能放。”
郭万奎同志坚持在铸工车间大炉组劳动。什么活重,什么活脏,他就抢着干什么活。筛铁砂,是一项又脏又重的活,郭万奎同志经常抢着干。有时别人都下班了,他仍然坚持筛完再下班。
郭万奎还抓紧一切机会参加劳动。有时外出开会,临走前或回来后,那怕还有半个小时,他也要到车间去参加劳动。有一次,厂里一个工人得了重病,他护送病人到北京治疗。在医院里,他一直在病人床前守了七天七夜;回到厂里,他不顾疲劳,放下行李就下车间劳动去了。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郭万奎同志从进入革委会那一天起,就用毛主席关于“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的伟大教导鞭策自己。他没有专门办公室,劳动到那里,就在那里学习,就在那里办公。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郭万奎同志生活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说:当上干部以后,搞特殊,讲吃讲穿,就是为资产阶级思想打开了缺口,就不可能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郭万奎同志一身工作服穿了二、三年,烧得到处是洞,补钉摞补钉,有的地方补了三、四层,他还是一直穿着它干活。
由于郭万奎同志整天生活在群众中间,工人们的意见和要求他能够及时听到,工人们的思想、情绪他能够及时了解,因此,他解决问题快,工作做得活。不久前,有个工人因为遵守劳动纪律不够好,受到厂革委会一个成员的批评。由于这个成员了解问题不全面,批评的某些事实有出入,引起这个工人的不满,影响了团结。郭万奎同志知道后,立即找这个工人谈心,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帮助他正确对待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他又找那个革委会成员说明了事情经过。那个革委会成员向这个工人检查了自己的缺点,这个工人也检查了自己遵守劳动纪律不够的错误,双方各自做了自我批评,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增强了革命团结。
郭万奎同志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得到群众的信任。他牢记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决心更好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永远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