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
天津市赴内蒙古卫生工作队深受群众欢迎
新华社天津二十五日电 天津市卫生系统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教导,在去年七月抽调了两千多名医务人员组成“六·二六”卫生工作队,分赴内蒙古自治区的七个盟、六十七个旗为贫下中农、贫下中牧民服务。一年来,这支卫生工作队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牧)的再教育下,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都表示决心要在内蒙古草原安家落户,为贫下中农(牧)服务一辈子。
一年来,卫生工作队在内蒙古草原巡回医疗的过程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贫下中农(牧)服务,并为当地贫下中农(牧)培养了一批“赤脚医生”,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牧)的欢迎。队员们回顾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自己思想的变化,深有体会地说:这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的胜利!
卫生工作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和“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坚持用毛泽东思想建队,狠抓队员的思想革命化。他们认真组织队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和召开讲用会,开展斗私批修,请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作忆苦思甜报告和控诉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广大队员从中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激发了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治病的无产阶级感情,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的自觉性,坚定了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决心。他们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千里草原上顶狂风,翻沙丘,长途跋涉,坚持巡回医疗,给广大贫下中农(牧)送医送药上门。有的队员夜间出诊迷了路,就夜宿戈壁滩,风沙迷漫,寒风刺骨,但从不叫苦。他们说:困难再大,也没有我们坚决贯彻毛主席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的决心大。有些队员出诊时从马上、骆驼上摔下来,昏迷过去,苏醒后背诵着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继续坚持工作,不少队员在使用一种新药时,为了保证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还有的队员在给病人针灸时,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经常忍痛在自己身上先做扎针练习。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卫生工作队广大队员,深入批判大叛徒刘少奇推行的“技术第一”、
“业务挂帅”、“专家路线”等修正主义黑货,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大破洋教条、旧框框,大胆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他们为了更快更好地给贫下中农(牧)治病,建立起了革命化的手术室,没有手术床就用桌子、木板搭,没有器械台就用木纸盒代替,没有高压消毒器就用笼屉代替,没有电灯就用手电筒照明。就在蒙古包、土房里和土炕上,他们不仅做了一般手术,而且做了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肠梗阻”和“剖腹产”、“胃切除”等手术,还成功地进行了断指再植,为病人切除了腹内三十多斤重的大肿瘤。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战争学习战争”的教导,在医疗实践中大练多面手,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许多护士学会了做割除阑尾等手术,能进行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一些化验人员、药剂人员也能单独出诊。有的行政干部也掌握了针灸疗法,学会了治病。
天津卫生工作队的广大队员在巡回医疗的过程中,还为当地贫下中农(牧)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这些“赤脚医生”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之后,一般都能独立进行一些常见病的治疗,受到当地贫下中农(牧)的热烈欢迎。他们说:天津卫生工作队为咱们干了一件大事,把咱们贫下中农、贫下中牧民的后生培养出来了!


第4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西宁市医药公司大力加强农村医药工作
青海省西宁市医药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一年半来,以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教导为指针,努力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经取得初步成就。
建立农村医药供应点
医药公司同供销部门密切配合,在农村大建医药供应点。西宁市辖区农村的三十三个供销社门市部,全部建立了医药专柜;在偏僻的山村,还建立了九个医药代销点。公司还约请了许多农村保健员代销药品。这些供应点,都经销几十种到百多种治疗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成药,形成了一个农村医药供应网。有的供应点,已经成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药房。
为进一步健全这个供应网,公司又在市郊四乡选择了适当地点,设立比较完备的医药商店,经营批发、零售和帮助农村健全医疗机构等业务。东乡的商店已经开始营业。
建立农村供应点,首先要培养热情替贫下中农服务的、具有医药知识的营业员。开始时,有的经销人员有顾虑,一怕工作量增加太麻烦,二怕卖错药发生医疗事故。公司的农村服务组人员每到一处,就同经销人员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有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指示,使他们认识到加强农村医药供应的伟大意义。设立专柜以后,又同他们一起站柜台卖药,帮助他们熟悉业务,为贫下中农“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这些供应点建立后,大部分经销人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为贫下中农服务。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医药供应点成了我们的小医院,毛主席对贫下中农实在关心!”
药物分配优先照顾农村
不论批发或零售,各种疗效高、价钱低的药品,都优先满足农村需要。公司每次进货都把农村需要的药品另库保管,农村要求购买时,随来随有。送药到农村时,也免除了一切烦琐手续,就地开票,就地收款,就地交货。一九六八年,农村药品供应总额比一九六七年猛增了三倍多。
公司革命同志还耐心细致地给贫下中农当参谋,帮助制订用药计划。有一次,有个山区大队派了一位新培训的保健员来买药。公司批发部了解了这个大队的具体情况,觉得他们的购药计划不切实际,便指定专人同他们共同研究,根据大队实际需要和节约原则,修改货单,还介绍用药知识。照原来药单买药需要两千多元,经过修改,只花了三百多元,常用药品基本上配全了。
帮助农村培训保健人员
公司还派出一批农村服务人员,帮助农村培训保健人员。培训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支持和帮助公社做培训工作。即由公司派出农村服务人员当义务教员,协同贫下中农选定培养对象,供应课本和实习药械,等等。用这种方法已经为几个公社培训了十一名保健员。
另一种是,公司农村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以带徒弟方法,个别辅导。服务人员同农村保健员一起看病、售药,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保健制度。农村保健员称赞服务人员说:“同他们一起工作,没有基础的,打下基础了;有基础的,更加提高了。”北乡二十里铺公社有三个保健员,就是这样成长的。
还有一种,就是让农村的培养对象到门市部来,同营业员一起站柜台售药,一起应顾客要求处理伤病,熟悉各种药物和简易医疗。东大街门市部就用这种办法,帮助沈家寨公社南酉山大队建立了医疗室,培训了保健员。设立服务台,为工农兵服务公司所辖的各个单位,都建立了工农兵服务台,设立了服务小组。服务项目有小病小伤处理、各种注射以及急救、包扎、代煎汤药、加工成药等等。开办服务台时,公司革委会集中部分同志办了一期医护人员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着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树立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还学习了一般医护技术。建立服务台后,各个商店和门市部又卖药,又能医治和处理一些伤病。群众反应极好。
医药公司城区各门市部在做好城市工作的同时,还按照统一规划,分别同农村大队固定挂钩。服务人员经常带上药品,到分工地区售药看病,做调查研究,摸索为农村服务的经验。各商店和门市部普遍调整和延长了营业时间。有的实行了“每天二十四小时营业,一年三百六十日开门”的制度。有的开设了“早晚门市”。出售药品根据顾客需要,可以拆整售零,丸剂买一丸也可,片剂买一片也可以。
加强药材生产和收购工作
西宁四乡有几十种有价值的野生药材,有的产量大,质量高。公司革委会为挖掘农村药材资源,满足农村用药需要,把指导农村药材生产和收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散发了大量有关药材识别、生产和收购的小册子以及宣传画。公司的药材加工厂经常派出专人在农村巡回指导药材生产,发现药源就告诉当地社队,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采挖,并指导他们种植。收购工作也紧紧跟上,各医药供应点对于农民采挖的药材,不论量多量少,都随来随收购。
现在,西宁四乡采挖和种植药材都比以前大为增加。有多种药材资源,做到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除满足本地的需要,还有力地支援了外地。这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和药物来源,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首都工人、解放军驻北京第三聋哑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医疗组,全心全意地为广大贫下中农子女精心治疗,使他们很快恢复了听力和说话能力。这是治愈的聋哑同学在放声高唱毛主席语录歌曲。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医疗队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深入韶山地区拜贫下中农为师,大力收集民间草药,广泛推广施用,不断提高医病疗效。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