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汗和工人流在一起 心和群众想在一起
赣南造纸厂革委会成员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促进思想革命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江西省赣南造纸厂革委会,在驻厂解放军的帮助下,遵循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伟大教导,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一年多来,革委会成员汗和工人流在一起,心和群众想在一起,保持了工人阶级的本色,促进了思想革命化,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领导全厂斗批改和抓革命、促生产的主动权。
坚持“三不脱离”,为革命掌好权用好权
赣南造纸厂革委会十三个委员中,有九个是革命群众的代表,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工人。革委会刚成立时,工作千头万绪,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批条子、听汇报、坐办公室的时间多了,和群众的接触大大减少。
怎样才能“使前辈人不脱离群众,使青年人得到锻炼”,特别是使革委会中的群众代表做到既是普通劳动者,又能发挥领导作用呢?在驻厂解放军的帮助下,革委会举办了学习班,就革委会怎样才能为工人阶级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作了研究讨论。他们学习了毛主席有关阶级斗争和政权问题的光辉论述,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入党做官论”等修正主义的黑货。大家认识到:为了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为工人阶级掌好权,保证社会主义江山不变颜色,就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切实做到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革委会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革委会成员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坚持“三不脱离”,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赣南造纸厂革委会成员在深入班组和工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批判资产阶级的实践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厂的二车间过去是“老大难”单位,人多心不齐,彼此好闹些无原则纠纷,革命和生产都受到影响。革委会成员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就在这个车间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帮助他们学习毛主席有关团结问题的教导,大摆不团结的危害,大讲团结起来的意义,还对那些闹不团结的同志一个一个地进行帮助,终于使他们提高了觉悟,各自做了自我批评,解除了心里的疙瘩,增强了团结。原来的一对对“冤家”,都由“一对顶”变成“一对红”,使二车间呈现出一派抓革命、促生产的新景象。
革委会副主任、工人代表曾广汇,一次从外地开会回来,他刚放下背包就跑到车间了解革命和生产的情况。当他发现本厂生产的印制《毛主席语录》用纸的质量不合标准时,就立即跟班劳动,寻找原因。并组织有经验的老工人座谈,一个一个车间,一道一道工序地和工人一起进行调查研究。他一班接一班跟着干,一连坚持四十八小时不休息,终于发现关键是配料和操作方法有问题。接着,他就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一方面使大家认识到这项生产任务的重大政治意义,树立起为革命多生产好纸的思想,一方面又和大家一起批判了“专家治厂”、“技术第一”等修正主义黑货,订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使这种纸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件事使曾广汇深深体会到:虽然自己不懂造纸技术,解决生产问题也有很多困难,但是千难万难,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不难。
厂革委会的成员在同广大工人群众同斗争,同劳动,同甘共苦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才能和工人心连心,才能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去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紧紧和群众团结在一起。有一个老工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一度站错了队,为此背上了思想包袱,自己生了病、家里有困难,他也不给人谈。革委会委员、青年工人代表深入到这个车间劳动以后,发现他整天没精打采,就和他谈心,并到他家里去访问,了解到他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后,就让他住院治疗。在旧历除夕晚上,革委会主任和委员还连夜到他家帮助解决困难。这个老工人感动地说:“革委会真是代表我们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处处为我们着想,事事为我们打算,我们一定要爱护它,拥护它。”其他工人群众也满意地说:“以前干部看不见,如今干部面对面,有话就能对你讲,有事解决也方便。”
坚持“三不脱离”,在革命化道路上不断前进
赣南造纸厂革委会的新干部,牢记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的教导,在和广大工人群众一道抓革命、促生产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有一个革委会的成员曾经认为,自己由普通工人当上了革委会委员,再到车间劳动是降低了自己的职位,是由“官”“过渡”回来成为老百姓了,心情不舒畅。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车间的老工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和他一起忆苦思甜,帮助他认识到当了革委会委员后,只有能上能下,当好群众的小学生,才能为工人阶级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象过去的走资派一样,脱离劳动、脱离群众、把群众当阿斗。在老工人的帮助下,这个新干部沉痛地检查了自己当上委员后,怕人家说不体面而脱掉了粗布工作服,换上料子衣的错误思想。他说:“我脱掉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丢掉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传统;换上的不是什么漂亮东西,而是肮脏的资产阶级思想。从今以后,要在劳动中好好改造自己,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不为资产阶级思想所俘虏,不失工人阶级的本色,永远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赣南造纸厂革委会成员,在坚持劳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戒骄戒躁的教导,不断虚心征求广大工人的意见,进一步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寻找联系群众的差距。他们决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永远不脱离劳动,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不脱离实际,和广大革命群众一起,将革命进行到底。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革委会工作体会

劳动能打掉官气
河南汲县红山公社革委会主任 吴金印
自从去年我当了公社革委会主任以后,地位变了,同群众的关系也变了。过去和我碰肩擦膀、常来常往、接触频繁的同志们,现在慢慢疏远了,都不叫我的名字,开始称呼起官衔来。特别是几个老同志,过去都是我的上级,见到我也叫“吴主任”,真使我坐立不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仅仅是“称呼”问题吗?不是。而是自己当了“官”,掌了权,产生了优越感。觉得说话有人听,动嘴有人干,这个向我请示,那个找我报告,有了权威,说话气壮了,不知不觉染上了“做官当老爷”的恶习。有时,还偏信汇报,不调查、不分析,简单下结论,乱批评人,致使有些同志逐渐和我产生了思想隔阂,有啥意见也不给我当面提;老同志的知心话,也不跟我交谈了。回想起这些,我大吃一惊,这是多么危险的倾向啊!这样发展下去,准会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希望,将会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于是,我给自己下了几道命令:地位变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永保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不能变。
有一次我从县里开会回来,公社通讯员小孟知道了,跑到我屋里说:“吴主任回来啦。”我听到又称呼我的官衔,很不自在,说:“小孟,以后叫我的名字,不要叫‘主任’了。”为了不要别人叫我的官衔,我还大会“声明”,小会制止,但是效果不好。不但没有达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反而使一些人对我越来越远。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到毛主席著作里找答案。毛主席教导说:“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我自从当上公社革委会主任以后,没有恰当处理工作和劳动的关系,抓了工作,丢了劳动,心和群众离得远了。为了改变脱离群众的状况,我妥善地安排了工作,腾出时间,坚持和群众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为了切实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作“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来对待,我购置了钩担、箩头、铁锨、镢头、镰刀、锄头等七八种劳动工具,什么季节,什么农业活动,就带什么劳动工具,走到那里就和社员劳动在那里,不论下乡调查研究,还是开会回来,都自觉地找机会抢时间和社员一起劳动。有一次散了会,我担着箩头到塔岗大队调查研究,没有进大队办公室就和社员一起担茅粪,群众看我真心实意和他们一起干,休息时都围拢过来,吴金印长,吴金印短地向我反映他们队里抓革命促生产以及落实政策的问题。听了群众喊“吴金印”三个字,我心里热呼呼的。过去我制止群众称呼我的官衔还制止不住,现在和群众劳动在一起,群众自然地又喊起了我的名字,这是群众对干部亲密无间、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啊!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我深深体会到:在劳动过程中斗私批修,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培养和贫下中农的深厚的阶级感情,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做好工作,才能够彻底打掉身上的官气,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
今后,我决心遵循毛主席关于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教导,长期地、自觉地、无条件地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斗争中去,坚决做一个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永保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色。


第3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为革命拉粪车,当马倌
在南宁市铁路一带厕所旁边,经常看到一个不怕脏,不怕臭,生气勃勃的拉粪车的年青人。他是铁路中学到那洪公社留村大队第三生产队插队的知识青年徐嘉贵。
徐嘉贵拉着粪车第一次走进自己熟悉的市区时,老是不敢抬头。当他听到熟悉自己的小孩喊着“中学生拉粪车”时,心里更不是滋味。他拉一步,想一阵,感到自己拉的不是粪,而是越来越重的包袱。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起下乡前反复学习的毛主席的指示:“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想起了贫下中农用手撒粪到田间的行动,认识到自己是中了大叛徒刘少奇“读书做官论”的毒。怕脏,爱面子,这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不怕脏,不怕累,这是贫下中农的高贵品德。接受再教育,就要从这件事做起。从此,他再也不低头了,而且偏到熟人多的地方去掏粪。他每次来到厕所边,就脱了上衣长裤,下到深粪池去,为革命一勺一勺地掏。一次,他来到铁路机关厕所掏粪,听说一个工人把钥匙掉在粪坑里了。徐嘉贵二话没说,跳进粪池,用手把钥匙摸上来,还给了那个工人。如今,他拉起粪车,格外兴奋。
过了不久,队上调徐嘉贵养马,这是他第一次和马打交道。起初,他有些顾虑,怕养不好,影响队上生产。可是,当他想到张思德的光辉形象,就立即下定决心:“革命需要我养马,我一定要把马养好。”为了养好马,他遵照毛主席关于“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的教导,去走访原来养马的人,打听马的性格,又找附近马队的同志询问养马的经验。在半年多拉粪车、养马的岗位上,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道上,徐嘉贵迈出了一大步。


第3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五粒米的故事
一天,辽宁省本溪县山城子公社碱厂堡大队老贫农吴永山抖落麻袋,掉下了五颗米粒,他弯下腰细心地拣了起来。这件事被下乡知识青年小聂看见了,顺口说:“看吴大爷,可真够仔细的!几个米粒还值得您弯弯腰?”
吴大爷一听,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心想,这些青年,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哪里知道老一辈子人在旧社会受的苦、遭的罪啊!吴大爷摇摇头,看看手中的五颗米粒,把小聂叫到自己的跟前,沉痛地说:“孩子,可不要小看这五颗米粒,在旧社会我给地主扛了二十多年的大活,哪年哪月吃过一顿饱饭?一到秋天,地主家大囤满小囤流,穷人讨饭都找不到大门口。有一次我给地主扛袋子撒了点粮食粒,狠心的地主就把我毒打了一顿,疼得我几天下不来地……。”
吴大爷讲到这里,瞅瞅小聂,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毛主席领导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可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富日子一定要当穷日子过。甭说五颗米粒,就是一颗也是咱贫下中农辛勤劳动得来的啊。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要节约闹革命’、‘备战、备荒、为人民’,我们怎能随随便便的浪费呢?勤劳节俭是咱贫下中农的光荣传统啊!”
小聂听了吴大爷的话,非常感动。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做贫下中农放心的接班人。从此,小聂经常对照毛主席的教导,回忆老贫农的教育,在学习班里进行斗私批修,注意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3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牛头妹”,是南宁郊区那洪公社罗村大队第三生产队贫下中农送给落户的学生刘佑珍的一个亲热的称号。这个称号的得来,对刘佑珍来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
那是去年最后的一天,刘佑珍抱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革命豪情,来到了那洪公社罗村大队落户。但当她被分配到边远的小山村牛头坡第三生产队时,她的心情沉重起来了。她躺在床上想:要我在这牛头坡干一辈子可不行,得快想个办法。第二天一早,她就找了个借口溜回母校,老师、同学们迎接她的不是同情,而是严肃的询问;回到家里,当工人的爸爸打开红色革命宝书,和她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毛主席的教导给了刘佑珍深刻的教育。她想起了进村那天晚上,老贫农黄大爷讲过的旧社会牛头坡苦难的村史;想起了黄大爷端着野菜汤给自己喝时语重心长的话:“孩子,喝下牛头坡这碗野菜汤,记下牛头坡阶级的苦和仇,看看今天牛头坡的变化,永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刘佑珍不禁大吃一惊:在这紧要关头自己跑回来,这不是脱离革命吗?自己这样的表现,能作毛主席的红卫兵和工人阶级的好后代吗?她深深感到,自己的动摇,是受了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她含着眼泪向毛主席表决心,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一辈子思想,干一辈子革命。
刘佑珍返回牛头坡,立即投入了备耕的紧张战斗。一次,她打着赤脚和贫下中农下水塘去挑塘泥,脚被塘里的碎石瓦砾垫得很痛,想到岸边休息一下,可是当她一抬头,看到年近六十岁的老贫农黄大爷挑得又多又起劲。老贫农一心为公、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使刘佑珍感到自己太渺小了,她忘了脚痛,一直坚持干完。
接着,刘佑珍又和贫下中农一起来到水利工地。贫下中农看见她个子小,就分配她筛沙、挑水。可是,当她发现坝首砌石工因面石不足停工待料时,她就遵照毛主席关于“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教导,主动跑到片石场去抬面石。在雷师傅的帮助下,她选的面石块大,又选得快,砌石师傅都亲切地喊她“牛头妹”。刘佑珍听到大家这样亲热地叫她,高兴地说:这是贫下中农批准我入了牛头坡的户口,我要当一辈子“牛头妹”。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在广东省澄海县鱼浦公社大场大队落户的城镇知识青年,正虚心请老贫农林岳高介绍选种的先进经验。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