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五·七”指示放光芒 亦农亦工就是好
——安阳县阜城东街大队自力更生办工厂的调查报告
河南省安阳县水冶公社阜城东街大队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伟大教导,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办起了机修、榨油、粮食加工、翻砂、造纸等小工厂,以农为主,以工为副,忙时务农,闲时做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七”指示引航向 披荆斩棘永向前
阜城东街大队地处丘陵地带,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全大队一千五百多口人,仅有土地一千零四十亩,并且有二百四十多亩是丘陵岗坡,粮食产量低。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六三年,每年吃国家统销粮四十余万斤,直到一九六五年还吃国家七万斤统销粮,领救济款一千余元。许多群众形容这个大队是“东地平原西地坡,每人土地六分多,人多地少产量低,离开支援不能活。”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改变这种局面。
一九六二年,党支部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组织广大群众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毛主席教导:“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这里的贫下中农一方面积极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另一方面,广开生产门路,组织发展烧窑、烧砂锅、手工造纸、修制农具等集体副业生产,向生产的广度进军。这时,一小撮阶级敌人跳出来叫嚷什么“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自己”,公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一些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富裕农民,也随声附和。广大贫下中农同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理直气壮地说:“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自己,那是资本主义邪道,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教导,才是咱贫下中农所要走的正道。这条路我们走定了,谁想发展资本主义万万办不到!”他们毫不动摇,于一九六五年,在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设备,发展成了小工厂。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发表了,广大贫下中农无不欢欣鼓舞,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学习。毛主席的指示,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他们走亦农亦工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他们说:“亦农亦工,这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路,我们要永远走下去。”
自力更生走新路 勤俭节约办工厂
工厂怎么办,是自力更生,还是伸手向上?这是办厂初期面临的问题。有的人说:“办工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要资金,二要技术,咱们家底薄,困难大,还是请国家帮助帮助。”经过讨论,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认为,不能走依靠国家的老路。他们说:“千难万难,有毛泽东思想就不难,我们要凭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走新路!”
他们在办厂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厂的方针。没有资金,贫下中农自己筹集,没有原料自己找,没有厂房就利用一座古庙,搭个席棚也能翻砂。工厂发展了,厂房不够,老贫农王志东和军属来光柱主动把自家盖的七间新房给集体使用。在购置生产设备时,他们批判了贪大求洋的思想,采取了以旧代新、以土代洋、以铁代钢、以木代铁、自装自配的办法,作到了少花钱多办事。以发展机械造纸为例,买一台新造纸机就得十五万元,买一个新锅炉也得三四万元。拿不出这么多资金怎么办?经过贫下中农一商量,他们说,没有新的买旧的。结果只用七百元买了一个工厂已报废的锅炉,又以二千元买了一台人家已经报废六年的造纸机。一座年产五百吨纸的机械造纸厂创办起来了,总共只用了两万多元的投资。
办工业需要技术。贫下中农不懂技术,他们就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战争学习战争”的教导,在干中学,在干中钻,请外边有技术的人到厂里来教,把贫下中农派到外面去学。为了掌握翻砂技术,贫农社员张林被派到外地去学艺,不到半年,他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现在不仅能够铸造犁铧、耧铧等小件农具和炊事用具,还能铸造机器零件,就是大工厂用的三百多公斤重的大型机件也能铸造出来。机修厂的同志经过自己钻研,目前从拖拉机到水泵、电动机等都可以自行修配,做到了大修不出队,小修在田间。
几年来,阜城东街贫下中农,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凭着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用土法上马的方法,冲破了资金、设备、技术等一道道难关,使队办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地发展了起来,闯出了农民办工厂的新路。
坚持为农业服务 加速实现机械化
队办工厂发展起来以后,坚持什么方向,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生产一把镢头没啥利,给工厂加工一个螺丝就能收入三四角钱,不如放弃农业生产,集中力量办工业,赚钱买粮吃;还有的人认为,工厂来钱快,收入高,主张工和农分家,工厂单独核算,实行工资制,向正规化发展。贫下中农看出这是队办工业中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绝不是小问题,于是便组织群众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在讨论中结合实际狠批了大叛徒刘少奇制造工农差别的反革命罪行,批判了“工分挂帅”、“利润挂帅”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明确了队办工厂的方向。广大贫下中农说:“咱们农民就是以农为本,不能丢开农业搞副业。搞工业是为了促进农业,毛主席叫咱走亦工亦农的道路,缩小三大差别,我们可不能走大叛徒刘少奇的道路,扩大三大差别,使工农两分家。”工厂的社员说:“为农业服务,这是咱办工厂的大方向,只要对农业有利,暂时赔钱也要干。违背大方向赚钱再多,也不能去干。”经过讨论,大家确定了三条原则:第一,工业、农业统一核算,从事工业、农业生产的社员一样评工、统一分配,社员、干部轮流参加工厂劳动和农业生产,既是农民又是工人。第二,队办工厂必须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前提下,安排自己的生产计划。第三,队办工业的收入,优先用于农业生产投资。这样,使队办工业坚持了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农业有求,工业必应,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啥时需要,就啥时干,有力地为农业生产服了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一九六六年秋,队里三百亩棉花普遍生了虫,当时只有两架喷雾器,一时又买不到。队办工厂就连夜突击,很短时间就仿制了三十架喷雾器,及时除治了虫害,保证了棉花丰收。
仅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八年底,队办工厂就为农业修制各种小件农具一万八千余件。他们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经过反复试验,自修自制了三十台电动机,三十多张耘锄,八百多件其他农业机具,还制造了打场机、电动?、氨水耧、密植耧等,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大大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亦农亦工就是好 队办工业作用大
几年来,阜城东街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坚持走亦农亦工的道路,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他们说:“亦农亦工就是好,队办工厂好处说不完。”
第一,缩小了城乡、工农的差别,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使农村变成了一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学政治、学军事、学工、学农,四百个青壮年社员既是农民,又是工人,拿起锄头能种田,拿起锤子能做工,拿起枪杆子能打仗,拿起笔杆子能写文章批判资产阶级,成了亦农亦工,能文能武的一代社会主义的新式农民。
第二,加速了农业的机械化,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具体地贯彻执行了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八年的三年内,他们为农业提供了十万余元的生产资金,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电动机、电磨、电碾、铡草机、脱粒机以及牲口、肥料等农业生产机具和生产资料,使耕地、浇水、打场实现了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一九六八年粮食单产由一九六二年的六百五十七斤,提高到九百四十九斤,棉花由三十七斤提高到九十六斤。三年中,不仅没要国家一粒粮食,并向国家交售了五万斤粮食,七万三千斤皮棉,还集体储备了一部分储备粮。彻底改变了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贫困局面,为自力更生实现农业机械化闯开了一条道路。
第三,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三年来,除满足本队需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外,还帮助十几个兄弟大队修制了不少农业机具,为国家二十七个厂、矿、企业及时铸造了二十多万件机件,产品成本低,所生产的纸张,全部供给国家企业用纸和包装用纸。
第四,为广大社员群众创造了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三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增加,为社员举办了多种福利事业,兴办了澡堂、缝纫、理发和合作医疗,还新盖了一些公房。广大贫下中农眼看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兴旺景象和幸福生活,人人打心眼里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感激地说:“全是托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我们贫下中农才有今天。”
阜城东街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满怀激情,总结了几年来亦农亦工的经验,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毛主席的各项指示,是照耀我们前进的灯塔,我们要永远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方向奋勇前进!”
安阳地革委、军分区
安阳县革委、人武部
水冶公社革命委员会通讯组


第3版()
专栏:

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前进
中共济南部队炮兵某部委员会
我们部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的伟大号召,一九六六年九月,开赴某地办农场。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奋斗,把一片荒凉的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特别是人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革命、生产双丰收。
为实现将来的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毛主席教导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
部队初到农场,看到茫茫碱滩一片,有些同志表现出畏难情绪。有个别战士认为:“当生产兵不光采,没出息,没前途。”也有个别干部认为,部队搞生产是“不务正业”。当时我们也担心:条件差,经验少,能不能搞出个名堂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党委的同志反复学习“五·七”指示。毛主席在“五·七”指示中说:“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我们想,在这个大学校里,首先要用毛泽东思想培育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要大力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大家懂得,眼前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共产主义大目标的。这样才能心胸开阔,放眼未来,才不致被眼前的一点困难吓倒,才能把“苦”字换成“乐”字,把“怕”字换成“敢”字。于是,我们发动干部、战士,带着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革命理想,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反复学习“五·七”指示。经过学习,干部、战士们说:“过去头脑里有个‘私’字,只看到眼皮子底下那个‘苦’字,现在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看,感到流一滴汗,挖一锹土,都是在消灭三大差别,都是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
焕发无产阶级革命朝气
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水稻生产,季节性很强。为了不违农时,从修渠、平地、插秧到秋收,都需要以战斗姿态,连续突击。持续劳动,体力消耗大,有些战士又产生了怕苦怕累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重温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教导,认识到: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用毛泽东思想培育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必须在劳动中活学活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老三篇”,在改造盐碱滩的同时改造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斗志昂扬,压倒一切困难,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
在各级干部的带动下,同志们带着劳动中的活思想,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斗争中学,在斗争中用,把劳动的现场变成了斗私批修的大课堂。在突击插秧的紧张阶段,指导员谭广业在劳动中胃病复发,仍然坚持同战士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泥里水里照样干。指战员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战天斗地,破私立公,就有了灵魂,有了方向,有了力量。
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毛主席教导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部队一到农场,有个别干部就反映:“部队搞生产,会不会影响提高战斗力?”这实质是受了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影响。问题反映在部分干部、战士身上,原因还在我们党委身上。于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五·七”指示和“古田会议决议”,大家一致认识到:部队既打仗,又搞生产,是毛主席一贯的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军队的思想,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五·七”指示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把我军建设成非常无产阶级化、非常战斗化的人民军队的指路明灯。执行“五·七”指示,就是执行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接着,我们发动广大指战员,带着什么是最大的战斗力,部队搞生产能不能提高战斗力的问题,反复学习“五·七”指示、“古田会议决议”,回忆我军的发展史,大颂毛主席建军路线的无比英明正确,狠批大叛徒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妄图篡军反党的滔天罪行。前党委副书记齐印生同志,是八路军三五九旅的老战士,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部队讲述了毛主席亲自发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业绩。广大指战员认识到,毛主席亲自缔造的人民军队,一定要沿着“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练成拿起枪来能打仗,拿起笔来能批判资产阶级,拿起锄头会生产的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这样的军队才是无敌于天下的。经过学习和回忆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指战员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觉悟。
毛主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在平时,尤其是农闲季节,我们就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军事训练。实弹射击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家深有体会地说:“人听毛主席的话,炮就听人的话;那种认为部队搞生产会影响提高战斗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部队执行“五·七”指示的实践生动地证明,战斗力比以前大大加强了。广大指战员决心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永远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奋勇前进!


第3版()
专栏:

双江县级机关建立生产基地
保证在职干部经常参加劳动
本报讯 云南省双江县县级机关的在职干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机关附近建立农副业生产基地,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力地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
从一九六七年建立生产基地以来,他们陆续开垦荒地八十多亩,养猪九十九头、羊四十只,挖掘鱼塘十一个,养鱼九千七百尾。去年,仅县革委会等七个机关单位,就收获稻谷一万六千多斤、包谷一万二千多斤,蔬菜、肉类和食油已能部分自给,个别单位已做到全部自给。这个县的广大干部深深地体会到:除了轮流参加“五·七”干校学习、劳动,下乡调查研究时与贫下中农进行“三同”以外,在机关附近建立农副业生产基地,是促使在职干部经常地参加劳动、实现思想革命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极力反对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妄图使干部“和平演变”,实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迷梦。旧县委内一小撮走资派也公然叫嚷什么:机关搞生产,“机关不算机关,干部不象干部”,妄图破坏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把原来的县委、县人委机关变成为脱离群众的“衙门”。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干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揭狠批走资派破坏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制度的罪行。此外,他们还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经过斗私批修,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认识到干部参加劳动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他们说:我们不蹲“官衙门”,要把机关变成革命群众的服务所,我们不当“官老爷”,要做既能为工农兵办事,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民勤务员。
两年来,双江县县级机关在自己单位附近建立农副业生产基地,极大地方便了在职干部随时参加体力劳动,保证他们既当“官”又为民,促进了思想革命化。现在,干部们根据工作松紧的情况,可以到生产基地参加较长时间的劳动,也可以利用每天一、两个小时或者上下班前后的时间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有的领导干部早上肩挑一副粪箕来机关,下班时又挑一副粪箕回家,每天往返来回沿街为集体拾粪。他们说:“两肩粪箕街上挑,干部架子被打掉。”上下级干部同使一把锄头,同抬一筐粪,关系更加密切了。
在职干部建立农副业生产基地以后,改变了机关工作作风。贫下中农反映说:“过去干部下乡,穿着鞋靴站在田埂上指手划脚,我们看了头痛。机关办生产基地后,干部下乡光脚板,卷起裤子就下田,扶着犁架就耕地,拿起镰刀就割稻,这样的干部就是好。”现在,机关改变了只靠发报表、听电话的作风,打破了自由散漫、老气横秋的沉闷局面,树立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新风尚。
此外,干部们还在自己的劳动基地上开展科学实验,推广优良品种,通过典型试验来领导农业生产,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