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本报发表吉林省梨树县革命委员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供讨论)以后,引起全国各地强烈的反应。广大贫下中农、解放军指战员、革命师生和省、地、县、社革委会的有关同志,热烈参加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本报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来稿来信。
许多同志指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的发表,对各地教育革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为今后农村教育革命讨论指出了方向。教育革命中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根据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一个一个地加以讨论和解决。希望大家继续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典型材料,通过互相交流经验,深入细致地、踏踏实实地、合理地解决教育革命中的新问题,夺取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更大胜利。
必须实现贫下中农对学校的政治领导
吉林省梨树县革命委员会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为农村教育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描绘了一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贫下中农直接管理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蓝图。《大纲》(草案)发表后,我们公社的部分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教师立即进行了学习、讨论,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教导,把学校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我们感到,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中、小学,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实现对学校的政治领导,狠抓革命的大批判,抓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革命化,保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方针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的贯彻执行。
毛主席教导我们:“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我们公社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后,首先引导教师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让他们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和贫下中农、红小兵一起斗私批修,认真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初期,有个教师错误地认为工资制改为工分制以后不如参加生产劳动收入多,而且还是再教育的对象,因此曾一度不想当教师。贫下中农发觉后,多次找他谈心,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并且通过忆苦思甜,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在贫下中农的教育、帮助下,这个教师克服了原来的错误想法,积极参加编写乡土教材的工作,决心进一步搞好学校的斗、批、改,为农村教育革命立新功。
贫下中农实现对学校的政治领导,还必须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前一段时间,我们公社明星大队有的学生不愿意读书。他们说:“多读几年书,将来反而要成为
‘再教育对象’,还是不读的好。”有的学生的家长只算经济账,认为孩子读了书还是要劳动,不如早些参加劳动,可多挣些工分。大队革委会主管教育的成员就和教师一起到学生家里去访问,帮助他们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深入批判大叛徒刘少奇“读书做官论”、“工分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并向他们宣传贫下中农掌握文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的政治觉悟,学生到课率大大提高。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学生组织纪律松弛,贫下中农就和革命教师一起,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并请大队的复员军人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我们公社的教育革命和有些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在“九大”文献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梨树县革委会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扎扎实实地、认认真真地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革命搞好。
上海县纪王公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


第3版()
专栏:

教学工作必须彻底改革
《人民日报》发表的吉林省梨树县革委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好得很!它符合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教育思想。我们认真学习和反复讨论了《大纲》中的《教学工作》部分,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教导,我们在教育革命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塞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旧教学课程,必须彻底破除,否则,无产阶级崭新的教学课程就不能牢固地设立起来。毛主席教导我们:“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我们在贫下中农的领导和帮助下,对旧教学工作进行了初步改革,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学工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采取少而精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六门课:政治课,语文课,算术课,革命文艺课,军训课,劳动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革命师生在农村轰轰烈烈的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边教、边学、边用、边提高。我们请贫下中农担任兼职教师,讲当地的阶级斗争史,农业生产知识,组织师生参加生产队的对敌斗争会,从事校内、外(主要是校外)生产劳动。这样,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把阶级斗争教育和生产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读这样的书,培养这样的学生,就是有用!”
毛主席在“五·七”指示中教导我们:学生必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我们认为,在毛泽东思想统帅下,应当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学习。无产阶级的文化科学是从事三大革命运动的工具,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工具。只有积极教育学生掌握无产阶级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间安排上,小学社会主义文化课应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当然,要重视社会主义文化课,绝不是说可以忽视政治课,不能用学文化去冲击政治。我们建议,《大纲》要强调上社会主义文化课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要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指导下,编写用毛泽东思想统帅的、同阶级教育、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教材。这样,在学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实际上也学了政治。
关于对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和进行适当的成绩考核,我们认为是很必要的。但是,首先要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用革命大批判开路,狠揭猛批大叛徒刘少奇的“智育第一”、“分数挂帅”的反动本质,树立“为革命教书”、“为革命学习”的新思想。为了使考试不复旧,可实行考题公开、看书讨论、实地练习等方法。考试结果,可以不记分数,用优秀、较好、及格来进行讲评,目的是检验学生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福建省顺昌县洋
垱小学教师


第3版()
专栏:

《教育大纲》发表得非常及时
吉林省梨树县革委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的发表,有利于及时解决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以后所遇到的一系列政策性问题,有利于克服目前在办学和教学中存在的右的和极“左”的错误倾向,对贫下中农掌好教育大权,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结合本地情况,对《大纲》(草案)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并提出几点补充意见。
一、关于领导问题:我们的实践证明,公社革委会应当成立一个管教育革命的领导机构。因为一个公社有几十个大队,它要召集各大队研究教育革命问题,及时检查和督促下面的工作,很需要有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可以单设,也可属公社政工组领导。可由革命干部、贫下中农、革命师生代表三结合组成。这个组织的人员不要都脱产,只要一至二人主持日常工作就可以。
二、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应增加向师生进行“公”字教育的内容,这是关系到学校走什么路、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遵照毛主席关于“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的伟大教导,要继续肃清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余毒,不断提高革命师生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因此还应增加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内容。至于“教育学生不忘贫下中农本色”的问题,我们认为不必单独提出来。因为对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教育、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以及教育学生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三、关于学校布局和学制:《大纲》(草案)第十三条,我们认为还应增加:县、社可以办“五·七”学校,培养通讯员、广播员、赤脚医生、会计、教师、农业技术员等。第十四条,小学入学年龄,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决定。有的地方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已受到教育,就可以六周岁入学,否则七周岁上学为宜。
四、关于教师问题:《大纲》(草案)第十八条,应加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十九条,可增加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和讲师团的成员,要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教学水平。第二十一条,我们认为,一至七年级的教师的工资可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八、九年级(即高中教师)可实行工资制。因为一至七年级由大队办(或几个大队联办),为数较多,便于记工分,参加分配。八、九年级一般由社办,虽为数较少,但涉及全公社各大队,不便于记工分和参加分配。
五、关于教学工作:《大纲》(草案)第二十四条,小学设五门课,第一门可改为“语文课”。因为各门课都要用毛泽东思想来统帅,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离不了政治内容,不需要定为政治语文课。中学的“农业基础课”,可改为“工农业基础课”。因为农村也需要学习一些工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农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第二十五条,农忙假应因地制宜,可放两个月左右。根据我们这里的情况,暑假可以不放,天热上课有困难的话,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解决。寒假要放,以适应农村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可让学生在寒假期间搞些宣传活动。另外,这个时间也可筹备春季招生工作。
山东省嘉祥县马集公社马集
大队教师 侯振民、王庆余


第3版()
专栏:

说说我们贫下中农的看法
《人民日报》发表吉林省梨树县革命委员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之后,我们九连山下马塘大队的贫下中农及时举办了学习班,认真地进行了讨论。这个《大纲》(草案)体现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时也反映了我们这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实际情况,回答了我们在探索教育革命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使这个《大纲》(草案)更加充实和完善,从我们大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大纲》(草案)总纲中,应把“抗大”精神体现出来,因为“抗大”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亲自创办的一所革命化的学校。特别是“抗大”的政治建校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应当让它代代相传,这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纲》(草案)第一条,我们认为,公社革委会没有必要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因为上面的内容已明确了公社一级对学校的领导,加之中学又设立了三结合的领导机构,如再设立教育革命委员会,机构就重叠了,不利于实行一元化领导,也不符合毛主席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精神。
三、《大纲》(草案)第五条,我们认为,要把“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和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写进去。同时,不仅应加上教育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不忘贫下中农的本色,而且还应加上:教育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听毛主席的话,团结“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教育他们坚决站在贫下中农一边,从思想上同反动家庭划清界限。第六条,要加上开展“四好”、“五好”活动和中小学实行连、排建制。第九条,应加上健全红卫兵组织,因为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把这个组织健全起来,有利于启发后一代发扬革命造反精神。
四、《大纲》(草案)第十一条,应加上“小学,在地区分散的偏僻山村,也可由生产队办”。这样,既有利于“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又能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
五、《大纲》(草案)第二十四条,中学的农业基础课,应加上爱国卫生。第二十七条,应加上建立校外辅导小组,即定期深入学生家庭辅导,实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
广东省和平县马塘大队全体贫下中农


第3版()
专栏:

要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入学
《人民日报》发表吉林省梨树县革委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供讨论)和重要编者按后,我们立即组织贫下中农认真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大纲》(草案)集中地反映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意愿,体现了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个可喜收获。大家遵循毛主席关于“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的伟大教导,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就农村中、小学如何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建立巡回教学站,解决山区贫下中农子女和弟妹较多的儿童入学问题。我们光山县地处浅山区,不少生产队,队小村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即使生产队办学,也不能全部解决贫下中农子女入学问题;还有些适龄儿童,因为弟妹较多,需要照管,不能入学。如果农村中、小学能够抽出适量的教师,按时、定点深入山区和社员家庭进行巡回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行半日制教学。农村有一部分贫下中农社员,由于劳力少,子女多,家务活重,影响子女上学,如果实行半日制教学,就能使这一部分儿童抽出半天时间入校学习。
三、开设夜班教学。有些生产队耕地面积大,整劳力较少,常年需要十二、三岁的半劳力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部分少年白天没有学习时间,如果开设夜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河南省光山县革委会、
人武部通讯组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补充、修改意见
我们北京草场地中学的驻校解放军、贫下中农代表和革命师生,热烈讨论了吉林省梨树县革命委员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根据我校教育革命的实践,提出几点补充、修改意见:
一、关于领导问题:①公社、大队革委会可以下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不必单独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但公社、大队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必须要由专人负责文教工作,以利于教育革命的深入开展。②在这一章里,应该把学校里的领导体制补充进去。我们认为,贫下中农代表应在校革委会中占优势,保证学校大权牢固地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学习解放军,实行政治建校,按年级组成连队,设正副指导员和连长,指导员和连长分别由贫下中农和教师担任,组成连委会。连以下设排、班,每排应有一名教师做辅导员。
二、关于学制:可以根据各公社具体情况分别实行九年一贯制,或五、四中小学分段办学。根据目前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学制按五、五分段制比较适合(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过几年后,再视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变化情况,改为九年一贯制或五、四分段制。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中学最后两年可办成带有专业性的高中(专业科目可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来定)。学生毕业回生产队,除具有一般的基础知识外,还具备一门专长,可以解决生产队缺乏专门技术人材的实际问题。在有条件的公社,还可办中学带“帽”的大学班。
三、关于教学工作:①对于课程安排,我们基本同意第二种意见(即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农业常识课、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语文课、革命文艺课和军事体育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除包括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外,还应包括形势教育、阶级教育。②关于考核: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查教师教学的情况,应增加事先通知的闭卷考核,及师生共同民主评卷,同时应建立课堂提问检查制度。③学生在中学阶段,在思想政治及文化科学知识上,应该具体达到什么水平,《大纲》中应有明确规定。
北京草场地中学革委会
驻草场地中学解放军宣传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