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工人在八三四一部队支左人员热情帮助下
坚持在斗争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广大革命工人以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实际行动欢庆党的“九大”隆重开幕
本报讯 在热烈庆祝党的“九大”隆重开幕的大喜日子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的革命工人,在解放军八三四一部队驻厂支左人员的热情帮助下,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迅速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在学习高潮中,他们继续大抓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使全厂革命工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和毛泽东思想的觉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九大”隆重开幕的喜讯传出后,全厂一片欢腾,普遍举行了颂扬会、讲用会,大赞大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大赞大颂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改造一切的无比威力。一九一八年,我们心中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冒着隆冬冰雪,亲临二七工厂。毛主席深入工人群众,办夜校,搞工运,传授革命真理,播下革命火种,给工人阶级指明了斗争大方向。广大革命工人从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受到极大鼓舞。他们回顾了二十年前京汉路被叫做“饥寒路”、长辛店被叫做“伤心店”的悲惨往事,回顾了近五十年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畅谈了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斗争历史,深深感到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许多工人还联系毛主席关于“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等最新指示,无比激动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最关心、最信任工人阶级,最重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毛主席是我们工人阶级最杰出的领袖,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工人阶级的命根子。”大家越谈对毛主席越亲,对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威力感受越深,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愿望越迫切。随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感情的极大增强,进一步提高了革命工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使全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现在,全厂从连队(车间)到班组,从家属区到工人单身宿舍,到处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出现了生产任务越重、越自觉抓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生动景象。他们把学习毛泽东思想真正摆到了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连一些七八十岁的退休老工人也不甘落后,自动组织起来学习。他们自豪地说:“我们人老心不老,骨硬思想红。”
广大革命工人遵照林副主席关于“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指示,在解放军八三四一部队驻厂支左人员的帮助下,采用“火线学习班”、“战场讲用会”的形式,及时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货车解体连队五班,有不少同志分到其他班帮助工作。他们在抓革命、促生产,以优异成绩庆祝“九大”的时候,感到人手少,打不开锣鼓。针对这个问题,五班在“火线”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的伟大教导,大家说: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才是我们工人阶级的风格。全班同志发扬一个顶俩的革命干劲,克服了人少事多的矛盾。
全厂工人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贯穿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全过程。他们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随时学习,随时对照,随时解决。他们把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当作向毛主席表达忠心,向“九大”最好的献礼。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中,广大革命工人紧密结合本厂斗、批、改中的实际问题,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同干扰落实毛主席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的错误思想斗,同个人头脑中的“私”字斗,坚持在斗争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不断学出新水平,用出新水平。机车连队最近在检修两台机车中,狠批大叛徒刘少奇鼓吹的“专家治厂”、“利润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他们结合革命大批判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树立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广大革命工人还在总结斗、批、改经验中,自觉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加工连队一班和二班的革命工人,总结革命和生产的经验时,三次学习“老三篇”,学出了新水平,用出了新水平。最近以来机车系统各个连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大破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走政治建厂的道路,使生产计划逐月刷新,创造了历史上生产最高水平。


第4版()
专栏: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记江西省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吹得祖国大地山花烂漫。
江南闻名的煤炭中心——江西省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在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帮助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波澜壮阔,新人、新事、新风尚比比皆是。
新时代的“老愚公”
在高坑煤矿,在那弯弯曲曲的公路旁,你到处可以看到一些年过花甲的老工人,头戴柳条矿帽,高唱毛主席语录歌,精神抖擞地推着煤车,迎着灿烂的阳光,奔驰在运煤的轨道上。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新时代“老愚公”的退休老工人。这些老工人有的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可是你听那“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革命多挖一锹煤,向毛主席表达忠心”的口号声,他们显得多么年青!
雷陆仔和施忠高都是在旧社会尝尽了辛酸,受尽了资本家折磨的老工人,是毛主席使他们这些“炭古佬”得到了解放。他们满含幸福的热泪,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决心永远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到底!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本单位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他们受到刘贼“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影响,退休以后很少关心矿上的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政治上宣判了刘少奇的死刑。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雷陆仔、施忠高重新走上街头看大字报,渐渐地使他们明白,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罪恶用心,就是想让我们再走回头路,重过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怎么能行呢?雷陆仔、施忠高怒不可遏,带上老花眼镜,参加了革命大批判,写出了一张张愤怒控诉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的大字报。不久,矿上办起了退休工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里,他们开展忆苦思甜活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教导,集体在毛主席像前立下誓言: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永远忠于您!坚决把刘少奇拉下马,批得他臭如狗屎,让社会主义江山万代红。从此,他们有的自动参加了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有的自动参加了义务劳动。
热火朝天的斗、批、改群众运动的阵阵凯歌,每天都在振奋着这些退休老工人的心灵。去年八、九月间,雷陆仔又在想,难道我们就这样吃着闲饭度过晚年吗?我们要继续革命,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串联了一些退休老工人,商量怎样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贡献力量,向毛主席表达忠心。退休老工人一致建议:开掘一口“愚公井”。他们的行动,得到了矿革命委员会的支持。
施工开始了,一百八十多名退休老工人全部参加了施工,有的连续干八个多小时,革命委员会发现这个情况,就来劝他们劳动不得超过四个小时,以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他们不答应,坚持每天要干八小时。七十多岁的罗金祥,坚持天天上班,别人劝他休息两天,他说:“过去挖煤为了活命,现在挖煤为了革命,为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多挖一锹煤,就是为革命多献一分力量。”
人老心红,困难再大,也没有他们忠于毛主席的决心大,石头再硬,也硬不过他们忠于毛主席的红心,他们誓做社会主义时代的“老愚公”。看,一百八十多位老工人,当工作遇到困难时,就一遍又一遍地高唱:“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语录歌。缺少风钻、电钻,他们就用手锤打眼;手锤慢,他们就三把大锤轮流打。缺少绞车,缺少铁轨,他们就用挑子向外挑。休息时,他们围坐在毛主席像前,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多挖煤、挖好煤!”这是他们的战斗口号。他们把每挖一吨煤都看做是射向帝、修、反的一颗重型炮弹,都看做是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沉重打击。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一座座“愚公井”终于挖成了,为国家挖掘了四千多吨好煤。
块块煤上凝聚着老工人的汗水,粒粒煤上凝结着老工人对毛主席的无限忠心。退休老工人一心为公、彻底革命的精神,获得了群众的好评,称赞他们是新时代的“老愚公”。
红色家属义务医疗队
活跃在高坑矿的一支深受矿工们赞誉的“红色家属义务医疗队”。医疗队是今年一月份成立的,大多数是矿山工人的家属。她们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从家庭小圈子里解放出来的一支生力军。
在这支家属义务医疗队里,有一个名叫苏兰英,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一九六二年以前,她曾在某工厂医院里当过护士,由于受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认为妇女就是看看孩子,照顾照顾爱人,她申请退职了,呆在家里搞些家务,成天埋在个人的小圈子里忙来忙去,两耳不闻家外事。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苏兰英的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的孩子给她提意见,说她中了刘少奇的毒,她吃了一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逐步地触及了她的灵魂,她开始参加会议,参加辩论,参加矿上举办的家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上,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她认识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就是拉着我们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如果不是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我们又要遭二茬罪。于是,她手捧红彤彤的宝书,在家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上,斗私批修,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走革命化的道路。她积极报名参加家属义务医疗队。
家属义务医疗队热情地为工人服务。她们边实践,边学习,仅两个月的时间,有些从来不会看病的妇女就学会了打针、换药、接生,会看一般常见病。家属医疗队看病,病人不挂号,不排队。她们服务态度好,经常下居民区去巡诊医疗,有求必应,有叫必去。过去有些工人跑三、四里地到医院去看病,现在一般病不出家门就能治。家属医疗队不仅看病,而且走到那里就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宣传到那里,为医疗卫生战线树立了新的榜样,新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新苗
在高坑煤矿,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常活跃在矿区和家属区。他们打着赤脚,背着毛主席语录,宣传毛泽东思想。老矿工称赞他们说:“别看他们人小,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却不小。这是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一代新苗啊!”
十四岁的张茶英,在文化大革命中带头组织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宣传队。每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发表,他们就立即编节目进行宣传。他们的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支小队伍也逐渐得到发展,由原来的十几个人扩大到二十三人。象这样的宣传队,在矿区已发展到三、四十支。他们把矿区划成几片,每片由一个宣传队负责。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发表,他们就立即连夜组织起来到各家宣传。
红小兵们不仅能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而且他们的行动也照毛主席的教导办。刚满十四岁的肖进开,有一次到矿上买煤,矿上的老工人给他多称了一斤煤,回家后他想,我每天宣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斗私,批修”,多要国家一斤煤可是私心啊!他便在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上狠斗了“私”字。第二次去买煤时,肖进开便告诉老工人,把上次多称的一斤煤给他扣下。老工人对他的行动,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六○一一部队报道组


第4版()
专栏:

活跃在微山湖上的渔民宣传队
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无产阶级感情,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受到广大渔民热烈欢迎
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微山县昭阳公社大捐渔业大队成立了一支渔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无产阶级感情,活跃在微山湖上,用文艺武器,向广大渔民宣传毛泽东思想,受到广大渔民的热烈欢迎。
这个宣传队自去年成立以来先后编演了一百多个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演出了一百多场,有二十多万人次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最近,他们在微山县全县工农毛泽东思想文艺会演大会上,以强烈的阶级感情,朴素生动的表现手法,演出了歌剧《收租院》,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个大队的渔民,过去很少看到文艺演出,即使偶然看到演出,大都是封、资、修的一套黑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渔民深刻认识到,文权掌不住,政权保不牢。他们在大队革委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一支以贫苦渔民的子女为主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老渔民很关心这个宣传队。宣传队排练节目,他们去观看,去当“导演”。谁演得不象,老渔民就和他一起忆苦思甜,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宣传队员有了思想问题,老渔民就和他谈心,促进思想革命化。现在这支宣传队已成为阶级觉悟高、政治思想好、全心全意为贫苦渔民服务的一个战斗集体。
宣传队演出的节目都能紧跟形势,密切配合当前的中心工作。在对敌斗争时,他们排演了对口剧《一个破碗》,教育渔民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在发行毛主席著作的大喜日子里,他们排演了梆子戏《喜得红宝书》;在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时,他们连夜编了快板《赞公报》。
一天,他们应邀到王楼渔业大队演出。大家冒着严寒,脚踏冰凌跑了五六里路。当时,天还下雪,渔村没有宽敞的房子,渔民和干部看到这种情况,要他们在屋里演出一些小节目,不要演歌剧《收租院》。但宣传队的全体队员说:宣传毛泽东思想不能讲条件好坏,为阶级兄弟服务不能问天气晴阴。他们冒着北风和雪花,按原来计划演出《收租院》。扮演贫下中农的人,穿的大多是贫苦渔民在旧社会穿了一二十年当作“传家宝”保留到今天的破烂单衣。宣传队的同志穿着这些衣服演出,心是暖的,不怕寒冷。渔民看到他们穿的单衣,怕他们冷,劝他们停一停,到屋里暖和一下再演。宣传队的同志说:只要阶级兄弟爱看,我们什么也不怕。就这样,他们把歌剧《收租院》全部演完,使广大社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
他们不仅大演革命戏,大唱革命歌,还在渔村办起了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无限忠于毛主席”展览室,毛泽东思想在渔村得到了大普及、大传播。
这支渔民宣传队还把传达毛主席最新指示当作最重要的任务。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发表,他们除用广播喇叭或挨门挨户传播毛主席最新指示外,还连夜赶排文艺节目到各村演出,更深入地宣传最新指示。
广大渔民赞扬说:我们的宣传队演的是毛泽东思想,唱的是我们贫苦渔民热爱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感情。这样的宣传队,我们欢迎,我们支持。


第4版()
专栏:

北京化工三厂无产阶级革命派,在八三四一部队支左人员帮助下,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革命的方法实行开门整党,大大提高了党员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党群关系空前密切,全厂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广大革命群众热烈赞颂毛主席最新指示是指路明灯,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就无往而不胜!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