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迅速发展林业的榜样
河南省鄢陵县发展林业的调查报告
河南东部的鄢陵县,地处平原,历来林木稀少。几年以前,这里还到处是光秃秃的村庄,赤裸裸的大地,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曾是有名的“老灾县”。
如今,鄢陵县大地换新装,早已摘掉“老灾县”的帽子。从一九六二年冬季开始,这个县经过年复一年地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林业飞跃发展,一到夏天,到处是树茂林密,郁郁葱葱。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不久前,林业部和商业部在这里联合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这个县大搞植树造林的经验。
打破“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的“老规矩”
“山区栽树,平原种粮”,曾被人们看成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老规矩”。鄢陵人民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打破了这个“老规矩”。
解放初期,鄢陵全县根本没有成片的森林;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四旁”树,稀稀朗朗,总共也不过三十多万株。那个时候,大小用材都靠外地供应,群众烧柴更是困难。由于林木稀少,既怕旱,又怕涝,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从一九六二年冬季开始,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和“绿化祖国”等伟大指示的指引下,鄢陵的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决心大搞植树造林,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斗争。经过连年艰苦奋斗,全县林业出现了飞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空前大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进一步带动了林业生产的大发展。现在,鄢陵全县“四旁”植树已猛增到二千七百多万株;成片的森林,包括果木林、用材林、防风林、经济林等,增加到六万多亩。有些地方的社员群众高兴地形容当地的情景说:“白天见不到村庄,夜晚见不到灯光,走路晒不到太阳,片片林海花果香。”
由于林业的发展,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沙,改良了土壤,调节了气候,同时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肥料和饲料。最近几年,全县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九年,全县粮食的平均亩产量,比前三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棉花增长两倍多。这几年,不仅不再要国家供应粮食,而且每年都向国家交售大量余粮。骡、马、牛、驴等大牲畜和猪、羊的饲养量,也有很大的发展。
林业的发展,还为国家提供了建筑用材和生产用材,增加了烧柴,节约了烧煤。鄢陵一九六○年的煤炭供应量是六万多吨,去年和今年已减少到两万吨左右。他们争取尽快在全县实现烧柴基本自给。在用材方面,目前提供的数量还不是很大,但蓄积量的增长却十分可观。当地群众满怀信心地说,今后他们将以更多的木材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植树造林必须大搞群众运动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鄢陵的林业正是大搞群众运动才发展起来的。
这个县在开始时,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林业发展缓慢,群众形容有的地区“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后来,当地干部和群众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总结了经验教训,从一九六二年冬季起,全县每年冬春两季,都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组织群众植树造林,而且运动的规模逐年扩大。今年春季全县投入植树造林的人数,达到了成年人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规模空前。
几年来,这个县不断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林业建设的指示,并且利用广播、黑板报、文艺演唱等形式,广泛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的大讨论,使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等重要指示,深入人心,连老人、小孩都能背诵。大大提高了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对植树造林意义的认识,使群众性造林运动深入持久地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运动的威力,这个县采用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总结出“打三战、破三关”的经验,加强了对植树造林群众运动的领导。他们这个经验的具体内容是:在树苗上,实行年年育苗,队队育苗,常年不懈,打常备战,破树苗关;在植树上,实行长期准备,短期突击,打歼灭战,破植树关;在管理上,实行栽上就管,管护结合,打持久战,破管理关。采用这种环环扣紧、一抓到底的做法,对按质、按量地完成造林任务和培训技术队伍,都收到了很好效果。一九六二年,鄢陵县育苗面积只六百亩,今年已发展到八千五百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做到了树苗自给。全县从群众中培养的林业技术员,已达五千多人,每个生产队都有二到三人。“四旁”树是最不好管理的,但在鄢陵,“四旁”树却普遍长得枝壮叶茂。
抓住典型,推动全面
在鄢陵县的领导干部中,常常讲这样两句话:“面上提问题,点上创经验;点上开红花,面上结硕果。”
从一九六三年起,鄢陵的领导干部在发展林业中就注意通过典型来推动一般。他们抓的第一个典型,是彭店公社的查家大队。这个大队是个沙区,过去由于林木稀少,无力抗御风沙,生产水平很低,人民生活很差。“查家村,穷沙窝,风起黄沙刮满坡,终年缺吃又少喝。”这就是当年查家村贫困生活的写照。从一九五六年起,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年复一年地植树造林。没有树苗自己育,没有树种自己采,没有技术到外地学,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经过连年奋战,到一九五九年,先后造成防风林三千多亩,植“四旁”树十九万多株,基本上控制了风沙,农、林、牧得到了全面发展。烧柴已经自给,队里除新建部分房屋外,并向其他地方提供了五千多立方米木材。经过继续努力,全队集体经济力量越来越强大,特别是最近几年,连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穷沙窝”变成了“富沙窝”。
查家大队经验的推广,对鼓舞群众下决心发展林业,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之后,这个县又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有选择地总结了几个新的典型加以推广。其中有从抓领导班子革命化入手,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在盐碱地上植树造林成功,促进林业高速度发展的只乐公社只乐大队;有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利用河旁、路旁、村里、村外、田边、地角等各种空闲地,三年基本实现绿化的城关公社老庄大队;有狠抓阶级斗争,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树立为革命造林的思想,迅速改变林业落后面貌的马坊公社老梁大队;还有实行“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把植树造林同整修道路结合起来,把整修道路同建设方田结合起来,为迅速实现大地园林化创造有利条件的城关公社王岗大队。这些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和开展比、学、赶、帮竞赛等形式,先后在全县推广,推动了造林运动蓬勃发展。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胜利前进
鄢陵七年来林业发展的历史,是一场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这个县林业建设的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
在我国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时期,一心梦想复辟资本主义的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同伙,极力鼓吹“三自一包”、“山林下放到户”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向社会主义猖狂进攻。一小撮阶级敌人煽动一些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人,打着“开荒”的旗号,侵占集体耕地,砍伐集体树木,破坏集体经济。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遵循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同阶级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自动组织起来护林。一九六二年春,在只乐公社只乐大队,当毁林开荒的黑风刮起时,大队的革命干部坚决起来反对,他们说:“这是倒退,是破坏社会主义,俺们要坚决顶住!”他们引导贫下中农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刘少奇及其同伙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顽固地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一小撮阶级敌人趁机破坏,妄图煽动群众砍伐林木。但是,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革命群众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
在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帮助下,广大贫下中农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推动林业不断发展。柏梁公社姚家大队过去虽然每年都培育大批树苗,因为卖给了外地,本队植树很少。经过开展革命大批判,广大贫下中农狠批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肃清其影响,教育一些人克服了资本主义倾向,今年春天一季就植树十万多株,比过去二十年植的树还多。看到这种情景,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栽上树根,扎下富根,有毛泽东思想引路,俺队就能彻底翻身。”
新华社通讯员、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河南省鄢陵县双洎河两岸茂密的树林就象一道绿色的围墙。
  许革兵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县办工厂应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江苏省武进县农业机械厂的调查报告
武进县农业机械厂,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坚持走自我武装的道路,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武进县农业机械厂,是在一九五六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建立的。建厂初期,只有十八个工人,五台旧机床。发展到一九五八年,已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机修造厂。
一九六二年,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借“调整”为名,把厂里工人大批抽走,很多机床调出。从此,这个厂的农机大修任务有百分之二十要靠外地帮助,配件生产只能完成百分之三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阶级掌握了工厂的领导权,狠批了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端正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接着,工厂设备落后的问题就尖锐地提了出来。
设备问题如何解决?广大工人根据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的教导,认识到:要争取大工业支援,但是决不能把农机工业的发展统统压在大工业身上,更不能坐等上级分配,而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自我武装的道路。
这条路怎么走
怎样才能实现自我武装?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一、要搞机器设备的自我武装,首先要搞好人的思想武装。一九六六年下半年,这个厂打算造一台中型的内外圆磨床。这件事一提出,有的人认为,这种精密磨床只有上海的大厂才能造,小厂恐怕啃不动。广大工人群众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等伟大教导,狠批了叛徒刘少奇的“爬行主义”和“群众落后论”,坚定了自我武装的信心。他们说: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有自己勤劳的双手,什么“土”的“洋”的,我们都能造。图纸赶制几套,准备一次不成下次再干。思想提高了,原来认为不容易克服的困难,一个个被征服了。磨床的砂轮架装在四个滚珠框上,安装的误差要求很小。他们没有专用仪表,就群策群力,自制土工具,反复校正,达到一级精度。在制造主轴瓦时,没有机器,就用手工刮,六片主轴瓦刮了七天,硬是刮得符合标准。他们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排除重重困难,造成了第一台精密磨床。经过检验,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对于在自我武装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困难,他们一是不怕,二是认真对待,依靠自己的力量,逐个加以克服。今年,他们造中型滚齿机,精密度要求很高,有九百多个零件。除了十七个零件请大厂协作加工外,其余都是自己制造的。其中有两只齿轮箱,每只有三十几个孔,孔与孔之间的误差很小。他们也用自制的土镗床镗孔,克服了加工过程中的许多困难,达到了一级精度的要求。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决了一系列看来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造出了一台台机床。
三、因地制宜,大胆革新。在制造机床的过程中,他们根据修造农机的需要,对一些机床的结构作了必要的和可能的改革。滚齿机上的凸销套,本来是用钢材制造的整体零件,没有特制的专用工具,就无法加工。他们把钢件改为铜件,由整件分为两个零件。中型内外圆磨床,按照说明书,是不能磨曲轴的,他们打破了图纸的框框,大胆进行了近三十项改革,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扩大了效用。这个厂自己制造的六台精密机床,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密度高、适合农机修造的优点。
四、合理安排,见缝插针。厂革命委员会根据农机修理有季节性的规律,对自我武装采取了长期准备,短期突击的方法。在冬春两季农机大修季节,组织少数人作好图纸、木模、翻砂、备料等准备,然后,抓住农机零修的间隙,发动群众,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样,既保证了农机修造任务的完成,又加快了自我武装的速度。
带来的新变化
由于搞了自我武装,农机的修造能力越来越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援越来越大,为农业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三年来,这个厂完成了拖拉机、柴油机、农用水泵等大修任务达一千六百多台,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由于搞了自我武装,有力地支援了基层农机修配网点。几年来,这个厂为基层提供了备件车床十五台。同时,还为区社修配网点浇铸和加工了一批机床零部件。在县农机厂的支援下,经过全县修配网点的努力,一半以上的区点,已经基本上做到中修不出区。
在制造能力上,也有了显著变化。一九六八年下半年,这个厂试制成功了新195型柴油机,与兄弟厂合作又造出了“红旗十二型”手扶拖拉机。这种拖拉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用途广等优点。去年以来,已经造出柴油机一百五十六台,装配了拖拉机七十五台,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这个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深入人心,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扎下了根子。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
镇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武进县革命委员会
联合调查组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新工艺 新技术

农村广播电讯联用的载波广播机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北京市密云县邮电局和县广播站的革命工人,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奋战,试制成功农村广播电讯联用的载波广播机,解决了长期来农村广播时不能打电话、打电话时没法听广播的困难。
载波广播机由发讯机、接受机、滤波器等主要部件组成,分别安装在广播站和邮电局。广播的时候,只要把这台机器打开,就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进行广播和打电话,互不干扰,声音清晰。今年年初,密云县邮电局接受了试制载波广播机的任务,广大革命工人无比兴奋,他们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有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试制小组,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在试制过程中,工人群众不懂载波原理,就在实践中学。在组装机件的紧张日子里,大家一连两个多月不休息,最后终于在兄弟单位和贫下中农支援下,把载波广播机试制成功。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新工艺 新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焊机
北京市崇文区电子设备厂革命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发扬“穷棒子”革命精神,在三个多月内,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千二百安培超粗丝四毫米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焊机,使我国的超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工艺技术又提高了一步。
采用这种电焊机焊接,效率高,飞溅小,成本低,操作人员容易掌握。
崇文区电子设备厂是个小厂,没有专家,没有技术资料,设备也很简陋。工人们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发扬勤俭办厂、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穷干,巧干,终于试制成功了这台电焊机。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新工艺 新技术

具有先进水平的履带式液压推土机
天津建筑机械厂的革命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组成“三结合”小组,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和制造成功了具有先进水平的移山—160型履带式液压推土机,为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这种推土机具有扭矩大、油耗低、底盘坚固、操作轻便、视线良好、一机多用等许多特点,适用于大型工程中进行大土石方量的作业。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