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动员组织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到农村去的?
甘肃省会宁县革命委员会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是对会宁三十一万革命人民的最大关怀,最大教育,最大支持,最大鞭策。
从一九六八年七月中旬到十二月底,我们会宁县城关镇先后有居民二百零二户、一千零六十人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全县六六、六七、六八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已全部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些成绩,完全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
在动员城镇居民、知识青年下乡的具体工作中,我们狠抓了以下三件事:
让毛泽东思想在群众头脑里扎根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知识青年、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革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做好这项工作靠什么呢?我们深深体会到,让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群众头脑里扎根,是做好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乡工作的根本的根本,灵魂的灵魂。
工作一开始,我们就遵照毛主席关于“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的伟大教导,大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特别是根据居民的生活特点,普遍地举办了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里,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和其他有关教导,大家狠斗私心杂念;并且进行忆苦思甜,用新旧社会的对比,激发了大家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他们认识到:下乡安家落户,是听毛主席的话,忠于毛主席的具体表现。在毛泽东思想的灿烂阳光下,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报名下乡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早已下乡而以后倒流回来的居民,自动返回了农业生产第一线。有的干部家属,几年来都不愿离开城市,这次也全家高高兴兴地搬到农村安家落户。还有一个居民,从一九六三年起,丈夫就动员她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她不但不听,反而和丈夫长期闹别扭。这次,她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后,走了几十里路去找丈夫商量,表示坚决要到农村去。居民王秀兰老大娘,在街道学习班里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和“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的伟大教导后,第一个报名去农村,回家又办起了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同儿媳妇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并且进行回忆对比,说服了儿媳妇一同下乡。第一居民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张玉花报名后,婆婆思想不通,她就和女儿一起在家庭学习班给婆婆讲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启发婆婆回忆旧社会牛马不如的生活,先后做了四次工作,终于把老人说通了,全家很快到农村安家落户。
狠抓两条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教育
动员组织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是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深入进行两条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教育,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来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一贯对抗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拚命贩卖反革命修正主义的黑货,妄图使城乡长期分裂,破坏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的下乡工作。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进行了深入批判。大会批,小会批,家庭也批。通过革命大批判,城镇居民们认识到,过去长期脱离劳动,住在城市里吃闲饭,给国家增加了负担,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到农村安家落户是一个参加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广大革命干部也认识到,过去在动员组织工作中,那种“金钱挂帅”、强迫命令的方法是不相信群众的表现,必须彻底抛弃,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道路。
群众、干部的认识提高了,政治嗅觉也灵敏了,对于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就能够及时给予有力的还击。
通过革命大批判,我县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欢迎到农村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具体表现,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土高公社野狐泉生产队贫农杨维江的母亲说:“毛主席把下一代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贫下中农的最大信任,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知识青年、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要同旧的习惯势力和旧思想决裂,这不是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干部带头,发动群众,上下配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群众中出现的活思想,只要一露头,就抓住不放,反复做工作,直到解决为止。
遵照毛主席关于“开展谈心活动,这个方法很好”的伟大教导,我们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解决了大量的思想问题。居民余存良,思想动摇,报了名又反悔,定下了又推翻,一共反复了六次。我们的干部就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了解他的活思想,一个一个加以解决。他思想通了,坚决到农村去安家落户。下乡后,他还回城里宣传到农村安家落户的好处。还有一个居民,私心较重,在安家地点问题上,挑拣了十二次;在出发时间问题上,变动了五次。我们的干部,在从报名到出发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找他谈心,用毛泽东思想解开了对方一个又一个思想疙瘩,使他愉快地走上了农业生产第一线。
除了干部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外,我们还动员已经下乡的居民回来介绍情况、谈心得体会,发动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互相做思想政治工作,发动农村干部、贫下中农进城登门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已经下乡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城镇居民,我们也不放松做思想政治工作,以便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
最近,我们派出两个慰问团,到十三个公社去慰问已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了解他们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同当地干部和贫下中农一起加以解决。帮助他们在农村扎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一辈子。
目前,我们深入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伟大教导,进一步做好动员组织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农村去安家落户的工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继续前进!(附图片)
吉林省辽源市革命委员会的干部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新指示,纷纷举办家庭学习班。这是辽源市革委会委员、军队代表柳文起在家庭学习班上勉励即将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女儿柳芬兰,坚决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志华 德林摄


第2版()
专栏: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主席这一光辉指示,极大地鼓舞了辽宁本溪县碱厂堡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他们深入地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认识到,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这是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事,是防修、反修,保证国家永不变色的万年大计。他们说:毛主席把教育知识青年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贫下中农的最大信任。我们一定要为毛主席争气,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好知识青年!
下面就是碱厂堡大队贫下中农用毛泽东思想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几个故事。
阶级斗争忘不得
一天晚上,住在贫农贾万荣大娘家里的知识青年张吉成,和来串门的贾大娘的一个亲戚闲谈了一会。过后,小张忽然发现大娘板着脸孔象是在生气。这是怎么回事?小张有点摸不着头脑。
晚上,队里知识青年学习班学习结束以后,已经十点多钟了。小张在回家的路上,一面走一面想:自从九月间来到碱厂堡落户,住在贾大娘家里,大娘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刚来那天晚上,大娘就组织全家开了一个欢迎会。大娘背了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毛主席语录,然后说:“从今往后,咱家连小张一共六口人了,咱们可要更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更要一心为公,事事走在前头啊!”大娘还主动和自己结成了“一对红”。这么多天来,大娘对自己比对她的亲生儿子还关心。今天,是什么事使大娘生气呢?
小张想着想着到了家。刚一进门,就看见大娘还坐在炕上想什么。小张问大娘:“怎么还没睡?”大娘说:“有一件事没办完,睡不着啊!”接着又说:“小张,咱往后对人处事可千万要注意呀!”小张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说愣了。这时,大娘顺手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拿过来递给小张说:“你念一念这第一卷上的第一句话,毛主席是怎么说的。”小张很流利地背了起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接着,大娘就讲开了:“小张,咱学了毛主席的书,光会背下来还不行,还必须会用啊!今天吃过晚饭后和你闲谈的那个人是什么人,你知道不?”小张说:“不是咱家的亲戚吗?”“是亲戚不假,可他是个坏人,咱们就不能和他亲。他在伪满时当过伪警察,挎把洋刀,干过许多坏事。解放后他还不老实,经常散布反动言论,谩骂文化大革命,谩骂解放军,被广大贫下中农批斗了好几次。他今天上这儿来和你唠喀,准又是黄鼠狼给小鸡拜年,没安好心!”小张红着脸说:“我要是早知道他是坏人,就……”“小张,阶级斗争这四个字,咱们要时时印在脑子里,啥时候都要拿它去辨别一切。坏人脑门儿上也没贴个帖儿。他们表面装人,暗中是鬼。眼下,毛主席发出指示,要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可是这些坏家伙却暗中煽动说,‘碱厂堡这穷山沟,兔子都不拉屎。有那么高文化的人,在这儿落户,有啥出息。’脑子里阶级斗争这根弦要是拉不紧,说不定就会上当!”小张听了大娘的话,很受感动。他站起来说:“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把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
灯下,这一对新老社员,又共同背诵了毛主席的教导:“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2版()
专栏:

这里就是我的家
一天收工后,碱厂堡大队的贫农刘大娘,发现下乡知识青年冯威今天和往常不一样。往日收工回来,又是说又是唱,今天回来却闷闷不乐。大娘一了解,原来是小冯想家了。大娘找解放军宣传队同志商量怎么办,解放军同志说:讲讲你的亲身经历,就会对小冯有很大教育。
晚饭后,大娘把小冯叫到跟前,亲切地说:“小冯呀,咱娘儿俩学习学习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接受再教育的最新指示。”小冯把最新指示念完后,刘大娘说:“过去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学生离俺们贫下中农越来越远。眼下,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咱堡子落户,可要好好听毛主席的话,下决心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块啊!”听了大娘的话,小冯亮出了自己想家的活思想。
一提起家来,刘大娘想起了旧社会辛酸的生活。那时候,大娘跟着母亲要饭,东村走,西屯串,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她常问妈妈,咱家在哪里呀?妈妈回答说,咱哪有家呀!大娘想到这,两眼含着泪对冯威说:“小冯啊!什么是家呢?在旧社会,我们穷人的家,就是一根扁担、两只筐,四处流浪,十冬腊月天当被,刀子口上过日子。解放了,毛主席给我们安了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你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来安家落户,你可要坚决沿着这条革命路走下去呀!”
大娘的话句句打动了小冯的心。小冯又想起了前几天听到的刘大娘安家的事情。刘大娘的两个儿子住在城市里,来信让大娘去那儿安家。那儿的生活条件比农村是好,可是大娘说:“碱厂堡这儿虽穷,我却舍不得离开。我要和这里的乡亲们一起改变碱厂堡的落后面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冯心里想,同是一个关于家的问题,我想的是个人的家,而大娘想的却是集体的家,是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贫下中农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小冯又感动又惭愧,一把拉住大娘的手激动地说:“大娘,我一定要在碱厂堡安一辈子家,永远在这里扎根。”
从这以后,冯威可真变了,早上起得特别早,晚上收工回来得最晚。她和贫下中农的心贴得更紧。一次,刘大娘家里打碎了一块玻璃,小冯趁去县城演出的机会,带回来了一块。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问她:“你往那儿拿玻璃?”她说:“我往家里拿呀!”那位同学惊讶地说:“你家不是在县里吗?”冯威笑着回答说:“我的家在碱厂堡,贫下中农的家就是我的家。”说完,她大步流星地朝着通往碱厂堡的大道走去。


第2版()
专栏:

步步走的革命路
碱厂堡大队第四生产队,座落在群山环抱的山沟里,耕地都分布在周围的山沟里和山梁上。
高中毕业生宋惠芬到四队落户以后,每天都和社员们一起爬山越岭,参加劳动。一天,她和社员一起去高高的老青山顶劳动。老青山山坡陡峭,小路崎岖。小宋年龄小个子矮,爬到半山坡就摔了十几个跟斗,腿也象不是自己的了。她用手擦了擦汗,抬头望望青山顶,心想:难怪人说“碱厂堡是穷山窝,秃山峻岭土地薄,走路步步踩石头,干活天天爬山坡。”可真是不假呀!她想到这里,嘴里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这山太高了,爬到什么时候是头呢?”
这句话被妇女队长马淑清听到了。劳动休息时,马淑清把小宋拉到一边,打开《毛主席语录》学了起来:“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然后,马淑清又用自己回乡参加生产,和贫下中农相结合的体会启发小宋说:“我当初没树立在山沟里干一辈子的思想,光盼望什么时候能爬出头来,好离开这里。后来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认识到我们这是在接革命的班,干革命前辈没有干完的事业。这里虽然艰苦,但是,一想到我们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里就感到无比幸福,越艰苦劲头越大。”马淑清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山下说:“你看,贫下中农成年累月爬山越岭、艰苦奋战,把穷山沟改变了面貌。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宋往坡下一看,一个白胡子老人正赶着一群羊爬上山来。马淑清告诉小宋,那是一位八十岁的老贫农,学了《愚公移山》以后,争着上山参加劳动。别人劝他不要上山了,他却说:“愚公能移山,我就不能上山?山再高也踩在脚底下。只要我能动弹,就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出把力气!”
毛主席的教导,老贫农的动人事迹和马淑清的亲身体会,深深教育了小宋。她想:不是山太高,而是自己的思想太低。她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走一辈子和工农结合的路。
从此,小宋自觉地以贫下中农为榜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斗自己的怕苦思想,劳动中总是和生产队里的“钢姑娘”们赛着干,哪里艰苦往哪里去。社员们都说:这丫头和咱“钢姑娘”一个样!
现在,谁要是再提起“走路步步踩石头,干活天天爬山坡”,小宋便爽朗地说:咱们步步走的是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天天攀登的是改造思想、锤炼红心的高峰。这条路,我要永远走,走到底!这个高峰,我要永远攀,攀到顶!
(柳思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