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所厂办中学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厂办中学的调查报告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工人群众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号召,一九五八年建立了一所由工人阶级直接管理的厂办中学。十年以来,这所学校办了三届,先后在校学习的学生共有五百多名。每届学制为三年。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工人、贫下中农出身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以毛主席著作为主要教材,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参加工厂的政治运动、生产劳动和民兵训练,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第一届和第二届毕业生,基本上是分配在工厂当工人,大多数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第三届毕业生正准备按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厂矿、面向基层的原则进行分配。
这所厂办学校开创以来,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焦点是领导权的问题。工人阶级要自己管理学校,厂内走资派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教学大权;工人阶级要政治挂帅,走资派要分数挂帅;工人阶级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走资派要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工人群众对学生说,你们好好学政治、学劳动、学文化,将来把毛主席的宝书印得又多又好,做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好后代;走资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学生说,你们好好读书,印刷业没有工程师,将来你们就是工程师。
一九五八年,开办第一届,工人们推荐了四个觉悟高、有经验的老工人到学校当教师,其中三个当了班主任,另外还有十个工人当兼职教师。他们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办学。
一九六○年办了第二届,厂内走资派推行大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重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排斥工人教师,并且计划在厂外修大洋楼,向“正规”的学校看齐,遭到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对,未能得逞。到一九六一年,他们干脆把这个学校砍掉了。
一九六五年又办了第三届。厂内走资派是为了抓一批劳动力,工人阶级则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走资派把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塞进学校当教务主任,工人群众推荐了一个工人当指导员,三个工人当专职教师,二十二个工人当兼职教师和实习教师,工人教师占了绝对的优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工人阶级和革命学生起来造了走资派的反,狠狠地批判了厂内走资派和校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行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厂革委会成立以后,遵照毛主席“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的最新指示,把学校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工人阶级的手中。
工厂的工人对他们自己办的这所学校非常关心。他们认真挑选和推荐那些觉悟高、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是有二、三十年工龄的老师傅。为了配合学校加强教学,各个车间还设立了由工人组成的教学小组。
除了这些专职的、兼职的工人老师以外,全厂的工人也都是学生的老师,他们从政治上关心同学的成长。厂外的老工人(有的是学生家长)也被请到学校来讲阶级斗争课,当学生的老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百人学校千人教,工人群众都来办学校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彻底改变了旧学校那种关门办学,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劳动,脱离群众的现象。工人群众反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由我们工人阶级来带,接班人是带出来的。学校办到工厂,工人群众参加办学,肯定能带出好后代来。
工人群众遵照毛主席“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一切教学活动的首位。他们发的第一个课本是《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第一堂课是讲本厂阶级斗争史,第一次教学活动是参加劳动,第一位的课程是阶级斗争这门主课,考核学生成绩的第一条标准是政治思想。
工人群众教育下一代,首要的一条就是灌输毛泽东思想。他们特别注意通过回忆对比来启发学生的阶级感情,提高学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并且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工人群众在办学的过程中,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除了集中学生上一段时间的课外,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下车间,和工人一道参加工厂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厂里的工人群众一马当先,学校的学生紧紧跟上,一起高举“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旗,向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发动猛烈进攻,夺了厂内一小撮走资派的权,成立了三结合的厂革命委员会。厂革委会成立以后,有的学生在胜利面前,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对厂里的文化大革命不象开始那样关心了。而这个厂的工人群众,却截然不同,他们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乘胜前进,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清理阶级队伍,挖出了一小撮混在广大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工人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深深教育了这些学生,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工人阶级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最忠,跟毛主席最紧,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最高。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永远同他们滚在一起,就能心红、眼亮、方向明。”
工人教师还把同学带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生产队里,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听贫下中农讲阶级斗争史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热爱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
工人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把车间作为培养学生劳动观点的课堂。学生进校以后,首先参加半个月的劳动,然后再进行其他教学活动。学习期间,始终不脱离生产劳动。开始是跟班实习,后来就顶班生产。文化大革命中,厂里印制毛主席著作的任务大,时间紧,学校就把同学分到车间,集中劳动了两个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仅是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政治。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只能在和工人群众的共同劳动中才能学到。有的学生开始参加劳动时怕脏、怕苦、怕累,一到车间,看到工人们都是一身油泥,工人师傅在机台上站八个小时手把手地教自己,也就不怕脏,不怕累了。
在教学上,工人教师坚持了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他们给学生上生产知识课,是做什么就教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他们以车间为主要课堂,课堂上讲的,在车间里能用得上,生产中碰到了问题,再拿到课堂上来研究。他们打破了那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实物教学,现场教学。教师上课都带着机器零件和实物上讲堂,每个车间都固定了教学机台由学生操作,在课堂上讲不清,听不懂的问题,就带着学生下车间,边做、边学、边讲。学生反映,知识分子在课堂上讲课,这个公式,那个公式,七扯八拉一大套,讲了半天听不懂。工人师傅上课不拐弯抹角,不磨时间,不弄玄虚,不摆架子,怎么做的就怎么教,懂得快,记得牢。学生进校三个月,就能在车间顶班操作,比有的大学毕业生读了十几年书还强得多。
工人群众办学校,走的是勤俭办学的道路。一九五八年学校初办的时候,没有教室,没有宿舍,没有桌凳,临时找了几间房子,白天当课堂上课,晚上打地铺睡觉。直到一九六五年第三届,还是没有固定的教室、宿舍,那里有空房就往那里搬,先后搬了四次家。学校里的设备更是简单,报夹子自己做,扫帚自己扎,自己能干的就不请人,能节省的就节省。学校经费开支,完全由工人阶级掌握,每花一笔钱,都要经过工人教师讨论,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工人群众的这种办学方针,曾遭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讥笑,说是这个学校不象个样子、不正规、不完整、不好看。工人阶级和革命的学生同这些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这种学校最正规、最完整、最好看,响应了毛主席“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的号召,走的是“抗大”的道路。
工人群众对于自己的学校评价很高。他们认为,和旧学校比较起来,是两个天下:一个是工人阶级领导,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一个直接参加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一个是关门办学。两种学校反映了两条路线的斗争,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工人同志说:“旧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副学生架子,脚不沾泥,手不沾油,和我们格格不入;工人自己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课堂是学生,在车间是工人,文能提笔,武能开动机器,和我们的感情深。工厂办学就是好!”
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全厂工人群众和革命学生,他们以公报为指针,认真总结前一段工厂办学的经验,决心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光辉指示,把厂办学校办得好上加好,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湖北省革委会 武汉市革委会调查组(新华社发)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创办的抗大式学校
桂村农业中学创办五年的调查报告
河南省许昌县桂村农业中学,是由桂东、桂西、水道杨、于寨、贺张、姜庄、郅庄等七个大队的贫下中农,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创办起来的。五年多来,教师由二人增加到六人,学生由一班七十八人发展到三班一百七十三人。学生上学不交学费,教师口粮和学校的经费实现了全部自给。学校面向贫下中农,学生队来队去,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送来学习,回去为贫下中农服务。这些学生政治觉悟高,热爱劳动,回去后绝大部分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和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农村机械技术员。贫下中农称赞这所学校说:农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好;为贫下中农服务好;不为官、不为钱,一心为公好;又读书、又劳动、勤俭办学好;对敌人恨,对贫下中农亲,阶级感情好;能文能武,能说能干,有真本事。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九六三年,桂村贫下中农怀着对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深仇大恨,决心自己创办学校。他们遵照毛主席“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的教导,由七个大队的贫下中农代表组成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推选复员军人、模范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担任校长。从经过劳动锻炼的回乡知识青年中挑选了两名教员。按照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方针。他们说:
“我们办学校是为了培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劳动,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接班人。”
学校办起来了。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方针,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道路。开始,由于条件比较差,一些学生和家长产生了畏难松劲情绪,校长杨水才同志就领导全体师生反复学习“老三篇”,和大家一起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进行阶级教育。不少老贫农说:咱贫下中农没有文化受了多少欺侮,现在有了咱们自己的学校,一定要为咱贫下中农争气,把学校办好。
毛主席的教导,贫下中农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师生,他们学习“抗大”精神,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没有教室,没有设备,他们就在树林里上课,学生坐在砖头上听讲,趴在膝盖上写字。一九六五年秋,革命师生以“抗大”为榜样,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建校,脱坯两万多块,修补房子二十一间,开垦园地二十余亩。学校不仅有课堂,而且有了自己的农林试验园地。
贫下中农管委会根据毛主席的教导,发动师生大搞勤工俭学,除经营校内的园地以外,还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树种、接穗,割草、拾粪。
一九六六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表了具有伟大意义的“五·七”指示。毛主席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革命师生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开展革命大批判,他们对刘少奇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批判。革命师生还带上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罪行一百五十例的图片,走遍全公社二十八个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批判。革命大批判大大激发了革命师生的阶级感情,越批,对大叛徒刘少奇和他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越恨;越批,对伟大领袖毛主席越亲。
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贫下中农在管理学校过程中,狠狠批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制度脱离政治、脱离实践、脱离劳动的坏学风,逐步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好学风。桂村农中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规定:农中学生根据队里需要,可以随时回去。队里需要什么人材,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材。几年来根据生产队需要,这个学校提前毕业二十人。桂东一队根据阶级斗争的需要,就让学生万振东回队担任民兵排长。水道杨大队育苗圃,就让学生岳西平回队当了技术员。学校还根据农村需要,开办了两期林业技术短训班,为全公社二百一十八个生产队培养了四百多名林业技术人员。
旧教材不仅理论与实际脱离,而且充满着封、资、修的黑货,学用不能结合,贫下中农最有意见。他们对自己办的学校提出了:“要踢开旧教材,闯出新路来。”这所学校开设了毛主席著作、阶级教育、数学(包括会计知识、应用数学、珠算)、农林技术、军体等五门课程。实践证明,这套课程符合农村三大革命的需要。
旧学校把课堂教学称为“神圣的讲坛”,作为“授业”的基本方式,这是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法宝”之一。贫下中农掌握教育大权,占领学校阵地,彻底废除了旧的教学方法。劳动人民登上了讲台,打破了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他们经常邀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介绍经验,由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忆苦思甜,由有丰富经验的会计和老贫农讲会计课和农业技术课。他们还采用了校内外结合的办法,在本生产队培育了试验苗圃和试验田,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给集体增添了财富。还有许多在校学生,兼任毛主席著作学习辅导员、生产队的会计、记工员等,他们来学校刻苦学习,回队里积极工作,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旧的考试制度“论分数,一大堆,论实际,全不会。”这所学校,完全废除了旧的考试制度,他们不搞什么单元、期终等考试,不搞突然袭击。他们的考试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平时表现。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是看日常行动,看斗私批修,讲用会上比事迹。数学课比应用(如参加生产队预分、决分,参加水利工程计算等),结合实际评成绩。农林技术课,以高产、成活率(品种试验的产量,育苗、嫁接的成活率)定成绩。这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使学生学到了过硬的本事。
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调查组


第3版()
专栏:

北京香厂路小学发挥街道革命居民的作用
认真开展校外教育
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哺育,有力地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据新华社讯 进驻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的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领导全校革命师生改革校内教育的同时,十分注意学生的校外教育。他们吸收街道革命居民代表参加学校管理,并和街道革命居民委员会一道组织学生的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校外随时随地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哺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革命化。
香厂路小学是二部制学校,学生除了在校上课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活动在街道上。过去,由于党内一小撮走资派推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鼓吹“智育第一”,大搞“分数挂帅”,因而教师不择手段地压学生追分数,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不关心,更不管学生的校外活动;学生家长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责任;而街道对学校工作又无权过问,结果,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存在着学校、家庭、街道“三不管”的现象,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脱节,一些少年儿童在街道上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香厂路小学革命师生和革命的学生家长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狠批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通过大揭、大批,革命师生和学校所在地区的革命群众认识到,校外教育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遵照毛主席“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的教导,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做了许多工作。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这个学校以后,进一步加强了校外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充分发挥街道中产业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退休老工人、复员军人、革命干部、革命职工家属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不脱产的校外教师队伍。最近,北京喷漆厂接管了香厂路小学,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这个学校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有贫下中农、解放军、街道革命居民和学校革命师生代表参加的领导班子。同时,在校外把学生按居住地区编成连、排、班,在学生集中居住的几个街道,成立了有革命居民代表参加的校外连委会,具体领导学生的校外活动,把学生的校外教育又提高了一步。
香厂路小学在开展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在校外,红小兵和同学一起普遍组织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街道革命居民委员会统一安排这些小组的活动场所,并请老工人、革命职工家属等当辅导员。参加校外学习小组的同学,坚持学习前向毛主席请示,学习后向毛主席汇报,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经常开斗私批修讲用会。学习小组还请工人作忆苦思甜报告,接受阶级教育,并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
(二)街道是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香厂路小学同街道革命居民委员会一起,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对敌斗争,让学生了解街道阶级斗争的情况,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居住在香厂路的红小兵,积极参加街道的对敌批斗会,自动组织起来,帮助街道革命群众监督坏人,受到了革命群众的赞扬。
(三)学校和街道把红小兵组成宣传队,组织他们经常去工厂、农村、街头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红小兵又把居住地区附近的三岁半到六岁的一千三百多名学龄前儿童组成一百五十四个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天活动两小时,由红小兵领着学习毛主席语录,唱毛主席语录歌,跳革命舞蹈。红小兵下乡劳动,有时把幼儿班的大孩子也带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