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杜家山上的新社员
——记北京知识青年蔡立坚到农村落户
去年冬天,杜家山来了个新社员。她站在贫下中农面前,响亮地说:“我到这里安家落户来了!向贫下中农学习来了!”全村人喜得合不上嘴,心里乐开了花。他们说:“毛主席给咱们送来红卫兵啦!”姑娘欢欢喜喜地住到了贫下中农的土炕上,高高兴兴地拿起锄头跟贫下中农一块下地,很快就同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
这个红卫兵名叫蔡立坚,是北京市长辛店铁路中学高中毕业生。
杜家山位于山西省榆次、太谷、和顺三县的交界,周围是连绵几百里的高山峻岭,远离县城七、八十里,只有五户人家,十六口人,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小山庄。是什么力量使蔡立坚从祖国的首都,到这个艰苦的地方落户,立志当一辈子农民呢?
“我要当一辈子农民!”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红卫兵小将进行革命大串连,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全国各地。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一日,蔡立坚和她的战友们组成的长征队,从首都北京出发,向革命圣地延安进军。
长征队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大寨。大寨人的英雄事迹,使小蔡非常激动。她想,山区的贫下中农都象英雄的大寨人那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一定能把所有的山区变成大寨。建设山区的强烈愿望象一团火,在小蔡的心头燃烧起来。
当长征队翻山越岭来到杜家山的时候,小山庄顿时沸腾起来了。村上的男女老少接过他们的行李,一面张罗着给他们烧水做饭,一面和他们攀谈起来。
杜家山是抗日根据地。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贫下中农,一直在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建设山区。他们说,这里可耕地很多,好好建设,可以成为花果山、米粮川。在交谈中间,贫下中农们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红卫兵革命小将,不禁流露出热烈的愿望:要是有一批知识青年来这里落户,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多好啊!
小蔡听着这些情况,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她想到万恶的中国赫鲁晓夫对抗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破坏农业,破坏山区建设,妄图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罪行。她越想越恨中国的赫鲁晓夫,越想越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她想到了毛主席的谆谆教导:“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这时,她的心豁然开朗了。“对,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工农结合起来!”第二天上路时,贫下中农们拉着他们的手送到村边。一个同学对送行的老大爷讲:“我们毕业后来这里安家落户,你们要不要呢?”老大爷欢喜地说:“怎么不要?要,要呀!”
一路上,小蔡反反复复考虑着在杜家山安家落户的问题,是继续往前走,还是留下来和贫下中农并肩战斗?她向同行的战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和工农相结合?
正在这时,《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一九六七年元旦社论传达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要大力提倡革命师生、革命知识分子,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多么及时的指示啊!蔡立坚和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了这篇社论,感到句句说到她的心坎里。她进一步认识到,愿意不愿意和工农相结合,这是忠于不忠于毛主席,忠于不忠于党的事业的大问题。蔡立坚立下了誓言:“我要在杜家山落户,当一辈子农民!”她毅然向同伴们提出:“我要返回杜家山!”
蔡立坚心热似火,志坚如钢。她向长征的战友们告别。战友们也纷纷表示:“我们今后一定象你一样,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蔡立坚迈开大步,向着已经离开二百八十多里的杜家山走去。我们的小蔡走得多么坚定,多么豪迈啊!
“孩子走毛主席指引的路,父母要坚决支持!”
不久,毛主席和党中央发出了复课闹革命的号召,蔡立坚所在的中学来信,要她迅速回校参加学校的斗批改。她要暂时离开这里了。为了表示在这里战斗一辈子、劳动一辈子的决心,她把长征带的行装全部留在一个大伯家里,只身回到了北京。
蔡立坚一回到学校,就同战友们一起投入了革命大批判的洪流,夜以继日地写大字报,开批判会。小将们狠狠批判了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一小撮走资派鼓吹的读书做官、成名成家和吃小亏占大便宜等反动谬论。小蔡更加坚定了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决心。
蔡立坚把到杜家山当社员的决定告诉了妈妈。可是,妈妈却一时想不通。小蔡一家十口人,姐姐出嫁了,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还很年幼。妈妈由于在旧社会劳累过度,身体很不好,很希望小蔡能留在自己身边,在附近找个工作,这样可以照顾一下家庭。
小蔡的父亲、铁路工人蔡义祥,是北京铁路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他听到女儿要到山西农村安家落户,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支持。他鼓励女儿说:“孩子,你去吧!你听毛主席的话,做得对!”
面对两种思想的斗争,蔡立坚该怎么办呢?她拿起红彤彤的革命宝书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亲切教导,字字句句注入了她的心田。小蔡再次下了决心:说服妈妈,坚决走毛主席指出的革命道路。
小蔡在家里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她和妈妈、姐姐及弟妹一起学习“老三篇”,大讲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小蔡说:“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外国人,还到咱们中国干革命,我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难道不能到艰苦的地方去吗?”小蔡的爸爸也做了老伴的思想工作,老两口想昔日之苦,比今日之甜,越谈越感到社会主义好,越谈越感到毛主席亲。在旧社会受尽折磨的蔡妈妈感慨地说:“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们这一家人啊!孩子是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出来的。孩子走毛主席指引的路,我们作父母的要坚决支持!”这样,妈妈想通了,支持了女儿上山下乡的革命行动。
今年三月,蔡立坚的要求先后被学校、丰台区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批准了。当她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和弟妹的时候,全家人都高兴极了,激动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贫下中农的好闺女”
蔡立坚终于胜利地回到了杜家山,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和贫下中农并肩劳动,满脸晒得黝黑,手心磨起了茧,把整个身心都放到了山区建设上面。为了改变杜家山的面貌,她恨不得生出四只手,再多长两个挑重担的肩膀。她时时刻刻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社员称赞她是“贫下中农的好闺女”。最近,她被社员选为生产队的副队长。
在杜家山,小蔡把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她把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挨家挨户送给贫下中农。她在偏僻的山村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每天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老三篇”,每天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偏僻的小山庄响遍了《东方红》、《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嘹亮歌声!
杜家山的贫下中农和新社员们,牢记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处处以大寨人为榜样。他们立下了这样的宏愿:下定决心,艰苦奋斗,誓把杜家山变成大寨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第一次订出了杜家山的发展规划,决心在今年使亩产突破百斤关。为了早日实现建设山区的规划,小蔡到处奔忙,找来了果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杜家山种上了第一批果树。
几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蔡立坚每当回忆起自己走过来的道路,越发感到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阳光,是雨露。早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小蔡就从父亲那里接受了阶级教育,懂得了毛主席是劳动人民的大救星。她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泽东思想。她在初中时就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后来,她成为学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每次下乡劳动,她都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处处以贫下中农为榜样,培养自己的阶级感情和劳动观点。她走到那里,就向那里的贫下中农宣传毛泽东思想,虚心学习贫下中农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无限热爱毛主席的赤胆忠心。她爱上了农村,爱上了贫下中农,立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贫下中农。在初中毕业时,她就提出了“上山下乡”的革命要求,但被党内一小撮走资派扼杀了。
现在,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小蔡的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几个月的实践,使她深刻地认识到,到农村落户,只是革命征途的第一步。今后,自己要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进一步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起,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蔡立坚到山西省榆次县黄采公社杜家山安家落户的事迹,迅速传遍了长辛店,传遍了晋中地区。长辛店铁路中学的许多同学,在她的带动下,纷纷报名要求上山下乡,有四位同学被批准和蔡立坚一起到杜家山落户。榆次一中一批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也纷纷来到了杜家山,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斗。
(红晋中)


第4版()
专栏:

三一二七部队驻辽宁新金县双塔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支农中重视做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图为宣传队的同志在劳动间隙和下乡知识青年一起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情形。 战号摄


第4版()
专栏: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
向阳红
红卫兵小将蔡立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教导,不怕艰苦,到山区落户,立志当一辈子农民。这种高度自觉的革命行动是十分可贵的。这种“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革命精神值得大大发扬。从蔡立坚的行动中,可以看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炼,广大知识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光辉著作中,就深刻地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工矿去,到基层去,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防修、反修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知识青年当农民,当工人,是一场社会大革命。自古以来,地主、资产阶级、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一小撮走资派,都是宣扬“劳心者治人”,读书做官,成名成家等剥削阶级的思想。今天,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和红卫兵小将,要把这个几千年的旧思想彻底清除。知识青年当农民,当工人,大有作为!
怎样培养年青的一代,历来存在着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因此,知识青年愿意不愿意、实行不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是忠不忠于毛主席、忠不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不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试金石。
大、中学校的毕业生,应该坚定地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彻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私批修,勇敢地和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旧思想作最彻底的决裂。许许多多知识青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广大知识青年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应该从他们的模范事迹中受到教育和鼓舞。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五亿农民迫切需要、热烈欢迎大批知识青年到那里去,和他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农村需要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应该高兴地到农村去,和广大贫下中农结合在一块,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


第4版()
专栏:

向毕业生进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
北京和平门中学军训团
这次毕业生分配工作,是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的。红卫兵小将和广大革命青年,经受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和考验,阶级斗争观念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显著提高。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和平门中学的毕业同学,热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部分已奔赴边疆,一部分正在整装待发。他们豪迈地表示:“心中唯有红太阳,一切献给毛主席。中华儿女志在四方,一手拿锄,一手拿枪,永远扎根在边疆!”
但是,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是尖锐地存在着两条路线斗争的。长期以来,中国赫鲁晓夫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大肆贩卖“吃小亏,占大便宜”,个人奋斗,成名成家,当官做老爷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货色,腐蚀青年的革命意志。同时,几千年来旧的习惯势力和剥削阶级思想,仍然有较深的影响。因此,一部分毕业生和家长有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和怕苦怕累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我们和平门中学也反映了出来。一部分毕业生在填志愿表时,不能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而是强调个人或者家庭困难。有的愿去厂矿,不愿上山下乡;有的愿去郊区农村,不愿到边疆去;有的要求留在大城市。这种情况说明,毕业生分配工作,首先是严肃的政治思想工作。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狠抓革命大批判,深入开展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才能保证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情况,我们遵照毛主席“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的教导,办起毕业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学习班首先组织毕业生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和“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教导,为知识青年指明了革命的方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防修反修、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略措施。然后,从阶级教育入手,提高毕业生的阶级觉悟。解放军同志用自己血泪斑斑的家史,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统治,批判了中国赫鲁晓夫妄想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有的同学回忆了自己的苦难家史,表示要永远不忘本,永远忠于毛主席,做劳动人民的忠实儿女。有的同学批判了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决心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通过忆苦教育,革命师生的阶级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又召开了家长会,以两条路线斗争为纲,进一步帮助家长和同学解决思想问题。有的家长为了教育子女正确对待毕业分配,办起了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新旧社会对比,帮助儿女斗私批修,坚定了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信心,勇敢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许多家长还用自己在新旧社会中不同的亲身经历,批判了认为上山下乡受苦受累没有前途的错误思想。解放前,有的家长十二三岁就给地主、资本家当牛做马,那有机会上学;有的即使能上学,但那时毕业即是失业。家长们说,今天毛主席和党给青年指明了革命道路,安排好了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中去锻炼的良好机会,这是对青年最大的关怀和爱护。我们革命的家长应该坚决支持孩子们走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道。
由于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紧紧抓住阶级教育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毕业生们狠批了中国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黑货,大破了资产阶级的“私”字,大立了无产阶级的“公”字。毕业生纷纷把原来填的志愿表要回去,重新填上了自己的志愿。有的写上:“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一生,我决心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革命到底就是我的理想,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毛主席一声令下,我坚决奔向前。”有的写上了革命英雄的豪言壮语:“人类解放我解放,我愿一生为人民,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原来在志愿表上填了很多困难的,现在写上:“困难再大,没有我们手中的四卷红书威力大。”有的写上了毛主席的指示,来表示自己的决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有的家长写上“毫无困难,坚决支持。”现在,我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出现了大好形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