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山花烂漫向阳红
——记旅大市十五名女青年落户山村
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凯歌声中,在祖国的辽东半岛,在东北地区,广泛传颂着十五个女青年落户山村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是从两年前的春天开始的……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正当山花烂漫的红五月。辽宁省金县湾里公社林场大队锣鼓喧天,贫下中农社员手捧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迎来了十五个姑娘。她们就是旅大市中山区桂林街道的下乡知识青年。
这些姑娘下乡落户,并非一帆风顺。她们是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下冲杀出来的。
那时,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揭开序幕。她们这些中小学毕业的知识青年,怀着对毛主席、对毛泽东思想的赤胆忠心,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壮志豪情,决心上山下乡,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可是街道上某些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却对她们说:“你们到农村去,只要认真地种三、五年地,学会了农活,取得了农民资格,就能很快入党、入团。再加上你们有文化,将来一定能当干部。要不了多久还能回城市。”当时,许多人感到这话不对劲,但没有认识到它的反动实质。这些话也迎合了个别人的落后心理。
是到比较富裕的果树队去,还是到林场大队的穷山沟去?在“选点”问题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有的人说:“反正我们下乡也不能长期落户,只要好好干几年,早晚还要回城市,这几年干脆就在果树队呆着算了。那里收入多,条件也好。”
有些人不同意,她们说:“农村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农村。林场大队虽然是个穷山沟,可是,环境越艰苦越能锻炼人,改造人。我们应该到穷队去!”
两种意见,到底哪个对?她们坐在一起,翻开了毛主席的著作。毛主席教导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毛主席的话打开了她们心灵的大门。她们一致表示:工作就是斗争,我们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上山下乡,决不是要去“镀镀金”,混个什么官做,而是为革命种一辈子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就这样,十五个姑娘带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的宝书,来到了偏僻的山村,在林场大队第四生产队落了户。姑娘们下地一看,果然是坡岭起伏,土质瘠薄,石头绊脚,是个道地的穷山沟。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她们。她们豪迈地说:“毛主席教导我们,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我们要在红太阳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誓做山沟里的主人,决不做山沟里的客人。”
和贫下中农紧密结合在一块
在这十九户的山村,现在又增添了第二十户人家。贫下中农兴奋地说:“孩子们是毛主席给送来的,咱们可得好好培养这些年轻人,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
一天拂晓,天下着蒙蒙细雨。贫农三大娘听说有个姑娘得了病,起早顶着雨来给病人熬药。姑娘们十分感激。三大娘却说:“这是毛主席告诉我这样做的。白求恩是个外国人,豁出性命来给咱中国伤员治疗。我是个中国人,身上淋点雨怕什么。”三大娘话不多,但是给姑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毛泽东思想课。十五个姑娘中,担任队上义务卫生员的寇巧云,对这一点体会最深。她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她下决心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隆冬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凌晨三点多钟,社员林希家慌慌张张地来找寇巧云给他孩子看病。小寇看见窗外风雪连天,心里有些踌躇。这时,忽然在她脑海里出现了白求恩在枪林弹雨中为伤员治疗和三大娘顶雨熬药的情景,她即刻翻身起床,背着药箱就出去了。
一进林希家的屋,就看到全家人正围着在炕上疼得打滚的三岁孩子。小寇一诊断,知道是蛔虫症,就立即给孩子打了一针。直到孩子慢慢地入睡了,她才松了一口气。孩子的爷爷感动地说:“你们青年人来到咱村,真‘用急’了……”小寇说:“这是毛主席告诉我这样做的。”
贫下中农最听毛主席的话,他们对毛主席的著作学了就用。姑娘们说:学习贫下中农,首先要学这一条。有这样一件事:杨淑桂学习扶犁趟地,她以为地有垄,犁有铧,照沟“出溜”就行了。哪想到,牛不听使唤,犁杖不走正道。小杨急得要哭,想扔鞭子不干了。教她扶犁的老队长对她说:“弯弯垄不打弯弯粮,一回生,两回熟,干吧!”老队长见小杨没表态,知道没解决思想问题。稍想了一下就问她:“你昨天和我学的那段语录是什么啦?”小杨看了队长一眼,心想人家急得怪难受的,你还问语录,就不在意地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背得象连珠炮似的。队长看她这个样子,笑了起来。小杨愣了:“不对吗?”队长说:“对。这是毛主席的话呀,光会背不行,得照办。”这句话可把小杨的脸说红了。她看看牛,瞅瞅地,喊了声“驾”!扬鞭起犁,又耕起来了。
姑娘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一次,杨淑桂被分配到地里抓粪。这下可把小杨难住了。她心里直打鼓:在城里见到大粪车都得捂着鼻子赶快跑,现在叫我抓大粪,这有多脏啊!这时,有个社员看小杨缩手缩脚的样子,故意问她:“小杨,嫌不嫌脏?”小杨心想,粪就是脏,嘴上却说:“不嫌脏。”社员说:“不嫌脏就好。”说完伸手抓起一把粪,笑着说:“好粪哪,庄稼是枝花,要靠粪当家。”一句话引起小杨的深思:贫下中农为什么不嫌粪脏呢?毛主席说过:“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小杨想起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心里豁然开朗了:不是粪脏,是我的资产阶级思想脏呀!
斗争生活的实践,使姑娘们深深感到:贫下中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毛泽东思想把我们和贫下中农紧密结合在一块。
杀回农村,就地闹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在这个山峦起伏的村落,诞生了第一个革命群众组织——“捍卫毛泽东思想红色娘子军”。十五个革命小将和贫下中农一起,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发起进攻。
党内走资派垂死挣扎,刮起了一股反革命经济主义妖风,煽动下乡青年离开生产岗位,涌向城市。这股妖风也吹到林场大队。
去年一月,大连的一个所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造反组织”,深入农村扩充势力。姑娘们怀着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红心,参加了这个组织。不久,她们接到“总部”通知,要到大连去开会。她们高举革命造反大旗,背着毛主席语录板,徒步百里,到了大连。到那一看,“总部”设在大连第一流的大饭店里。顿时引起她们一连串的疑问:“总部”为什么这样阔气?下乡青年为什么离开农村呆在这里“闹革命”?越看越不象样子,越想越不对头。会议开始了,这时有人在会上大喊什么: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要“回城市闹革命”。她们一听这话,心里全明白了,她们打开《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说:“……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毛泽东思想指挥她们战斗。她们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杀回农村去,就地闹革命!”就这样,她们毅然决然地中途退出会场,宣布退出这个组织。
第二天,她们便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争取教育受蒙蔽的青年大杀回马枪。这天,街道办事处里,满满地挤了一屋子人。有些受蒙蔽的青年围着街道干部要求往城市迁户口。只听得有人说:“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时,十五个姑娘一齐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决不是什么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中国赫鲁晓夫要我们干三、五年就回来,做官当老爷,这才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又有的说:“我们要冲出农村,打回老家去。”姑娘们说:“我们的老家不在城市,我们的老家在农村!”姑娘们铿锵有力的回答,给了党内一小撮走资派一记响亮的耳光。她们的行动受到了广大革命群众的热烈支持,许多受蒙蔽的青年纷纷杀回农村,就地闹革命。
姑娘们象凯旋的战士一样回到了林场大队。贫下中农听说姑娘们回来了,都争着跑到村头去迎接。老贫农翘起大拇指对姑娘们说:“你们真是过得硬!”
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太阳从东山上升起,朝霞染红了大地。这一天,是姑娘们进山落户整整一年的日子。
用什么来纪念这个日子呢?毛主席教导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林彪副主席说:“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班长刘黎娟和战友们商量,决定请贫下中农一起开个忆苦思甜会,狠批中国赫鲁晓夫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控诉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
贫下中农最了解她们的心思。苦大仇深的林大娘,一早就替她们做好了“忆苦饭”。又苦又涩的糠菜饼子一端到桌子上,林大娘就泪水满面地对青年们说:“孩子,这糠菜饼子在旧社会还算好的呢。咱们千万不能忘记过去的苦啊!中国赫鲁晓夫这个大坏蛋,胡说什么‘剥削有功’,要拉咱们走回头路,吃二遍苦,咱们能答应吗?”“不能!”屋子里一片喊声。“打倒中国赫鲁晓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声,震撼山谷。
接着,林大娘泣不成声地讲述了她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很小的时候,她就出外讨饭了。一次,她走到一户大地主的门口,可恨的地主不仅不给一粒米,还放出恶狗咬人。林大娘一边说,一边卷起裤脚,让姑娘们看腿上的伤疤。从二队赶来参加忆苦会的贫农徐大婶,也哭诉了她过去的痛苦经历:九岁时,家里穷得丁当响,父亲忍痛把她卖出去做了童养媳。不久,她的大妹妹也卖给了人家,她的小妹妹因为有病无钱治,活活地给折磨死了……
声声血泪,揪住了姑娘们的心。她们含着满眼的泪水,吃着糠菜饼子,喝着苦菜汤。这哪里是菜,明明是旧社会穷人的苦水。副班长邓玉荣和其他几个姑娘也都回忆了自己的苦难家史。她们怀着满腔怒火,痛斥中国赫鲁晓夫复辟资本主义的种种谬论。她们说:“中国赫鲁晓夫要我们走资本主义的黑路,这是痴心妄想!”她们纷纷表示:永远走毛主席指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道路,接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班,永保社会主义的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
姑娘们在革命的大批判中,不断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去年深秋,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社员们正在喜摘丰收的花生,突然,一个坏分子的家属喊道:“摘花生应各放一堆,摘多摘少秤杆子公平。按数计工,能调动积极性!”个别社员也随声附和,但大多数贫下中农不同意这种做法。打谷场上立即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姑娘们敏锐地感到,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这天晚上,姑娘们带着毛主席的红宝书,象往常一样,挨门逐户到社员家里辅导学习毛主席著作。她们和社员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教导,狠揭猛批中国赫鲁晓夫散布的“业务挂帅”、“物质刺激”的谬论,以及“三自一包”的修正主义流毒。不揭不知道,一揭吓一跳。姑娘们和贫下中农一致认为,实行“小包工”,这正是中国赫鲁晓夫的黑货,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夜深了,天忽然飘起雪花来。姑娘们和贫下中农飞快地跑到打谷场上。他们看到蘑菇堆似的一簇簇花生,东一摊西一摊,心想,这哪是花生,简直是一个个“私”字堆。他们操起木锨,全给撮到集体的大堆里。第二天,姑娘们高举着一面鲜艳的红旗,上面写着“要斗私,批修”五个闪闪发光的字,来到打谷场上。她们看到谁自觉地为革命摘花生,摘的多,摘的快,摘的净,就把红旗插在谁的跟前,让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毛泽东思想在头脑中扎根
条条江河归大海,朵朵葵花向太阳。姑娘们一颗颗红心啊,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她们把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勇敢捍卫毛泽东思想,当作毕生的战斗任务。她们不仅担任了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现金出纳员、耕读小学教员、义务卫生员、义务理发员、读报员,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都是生产队和社员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辅导员。她们立志要把自己的山村建设成为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一天,姑娘们发现队里的饲养员林希贵老大爷,气哼哼地挟着行李卷回家了。这是为什么呢?姑娘们心里纳起闷来。林大爷一向热爱集体,大公无私,怎么突然回家不干了呢?晚上,副班长邓玉荣和几个战友,手捧红宝书“老三篇”到林大爷家去谈心。林大爷气不打一处来,象皮球爆破似的“砰”的一句:“这个气我受不了!”姑娘们问明白了,原来林大爷建议队上安排民兵看场,没有引起队干部的重视,林大爷气火了。这时,小邓指着林大爷胸前说:“大爷,你那语录牌上面写的是什么?”林大爷回答说:“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啊?”“完全、彻底呗!”林大爷心里顿时开了窍,气消了一半。姑娘们紧接着跟了一句,天真地说:“你提了个意见,人家没有马上答复,你就生气了,你没想想挟着行李回家不干了,引不引人生气啊?”林大爷不由得笑了起来,向着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大声说:“我得向你们学习啊!”姑娘们回答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七十多岁了,为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还日日夜夜地操劳,咱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为了捍卫毛主席,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要高高兴兴地战斗下去。”林大爷二话没说,当即挟起行李又回到了饲养处。
象这样的故事有许多许多。贫下中农都称赞说:这些姑娘到乡下来,给咱们带来了毛泽东思想。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姑娘们就是靠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走过了两年战斗的历程。她们深有体会地说:“只有毛泽东思想在头脑中扎根落户,人才能在农村中扎根落户。”最近,她们作为下乡知识青年民兵班,被选为沈阳部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
流水欢歌,群山起舞。红太阳照亮了山村的大地,照红了姑娘们的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人,正迎着灿烂的朝阳,乘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浩荡东风,在火热的阶级斗争中迅速成长。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旅大市十五个女青年到湾里公社林场大队落户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和贫下中农一起,鼓足干劲搞生产,誓夺农业生产大丰收。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赞农
旅大市十五名女青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到金县湾里公社林场大队落户。在阶级敌人刮起一股反革命经济主义妖风的时候,有的上山下乡的青年说:“我们要冲出农村,打回老家去。”可是,她们却响亮地回答:“我们的老家不在城市,我们的老家在农村!”
这话说得何等好呵!她们虽然生在城市,可是要长在农村,红在农村,把农村当作自己的老家,一心一意作劳动人民的儿女。她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她们最听毛主席的话,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誓做山沟里的主人,决不做山沟里的客人”!
中国赫鲁晓夫一贯抵制、破坏毛主席提出的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路线。他胡说什么,只要种三、五年地,学会了农活,又有文化,再加上群众关系好,就可以“当干部”、“回城市”。在中国赫鲁晓夫的眼里,上山下乡,不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做官;不是要长期落户,而是要重返城市;不是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把农村当作暂时的“客店”。这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要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农村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中国赫鲁晓夫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则是要知识青年把上山下乡当作成名成家、出人头地的一种手段,妄想把青年引向和平演变的邪路。在这场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中国赫鲁晓夫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所散布的种种谬论,已受到严肃的批判!广大知识青年从亲身的实践中更加体会到上山下乡,对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意义。
毛主席号召我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毕业的知识青年们,应该遵循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走上山下乡的革命道路,象旅大市十五名女青年那样,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破私立公,促进思想革命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