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革命战士最听毛主席的话,千难万难踩脚下。有毛泽东思想掌舵,我们就能突破重重困难,架设起——
黄河飞线
通信兵某部十二连
一九六五年,我们连奉命架设某地黄河飞线。这项任务,要求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上面,在两座陡峭的高山之间,架设起跨距长达一千米的两道飞线。在这样险峻的地方,架设这么长跨距的飞线,工程是很艰巨的。我们参加施工的同志,大部分又是入伍时间不长,不熟悉架设技术的年轻战士。要完成这个任务,困难确实很大。然而,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色通信兵,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一到工地,我们就大抓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开展“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活动,把尽快地架好黄河飞线,当作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具体表现。同志们豪迈地说:革命战士意志坚,黄河天险只等闲。为毛主席架飞线,牺牲流血也心甘!
在黄河上架设飞线,最困难的,是把电线拉过河去。我们缺乏经验,就发动群众想办法,人人献计献策,提出了几十个建议。经过多次试验,突破重重技术难关,终于找到了一种引线牵引吊滑放线法,并且决定用木船把引线放过河去。
可是,这一段黄河处在两山之间,落差大,水流急,礁石多。当地群众流传这样的歌谣:“船到××口,如从地狱走;舍得一条命,才敢把船行!”那几天,偏偏赶上上游暴雨,河水猛涨,狂风呼啸,浊浪翻滚。怎么办?是等待黄河落水后放线过河,还是立即放线过河?为了早日完成毛主席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大家主张立即放线过河。同志们争着要去完成这个危险的任务。他们说:为毛主席架线,那里最艰险,我们就到那里去!住在黄河岸边的贫下中农,也大力支援,给我们当参谋,出主意,亲自为我们划船掌舵。
第一次抢渡开始了,排长赵和成带着五名战士,四名船工,跳上木船,迎着急浪,驶向河心。木船上牵着一条铁线,在激流中飘摇前进。好不容易驶到河心,由于线车放线太快,铁线落到水里,被礁石绊住。急流冲线,拉得木船剧烈地颠簸,我们只好剪断铁线,驶回岸来。
为了避免引线落水,我们把线车改装在船上,又一次抢渡。船驶到河心,引线突然卡在线车上,线车转不动了。在急流中,木船被引线拉得极度倾斜,巨浪打进船舱,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我们只好又剪断了引线,木船被冲下老远,才靠上岸来。
这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排长赵和成负了伤,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他领着大家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教导。同志们说:“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回去?”大家纷纷要求继续渡河引线。三班长郭发平把毛主席像挂在船头,怀着对伟大导师毛主席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激动地对同志们说:“有伟大舵手毛主席给我们领航,天大的困难也能闯过去!”同志们背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吸取上两次的经验教训,经过一场英勇搏斗,终于胜利地把引线放过黄河。这时,“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成一片,压过了黄河波涛的呼啸声。
两道飞线很快地悬架在黄河两岸绝峭的高山之间。同志们在总结这次架设黄河飞线的战斗时,满怀革命豪情地歌唱:人说黄河风险大,我们说风险没有啥;革命战士最听毛主席的话,千难万难踩脚下。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的战士战斗在冰山雪岭中
通信兵某部维护站
去年元旦前夕,大坂山上发生严重雪崩。在林场峡谷中,几个山头的积雪铺天盖地塌压下来,不少电线杆被拦腰砸断,近半数电线杆被埋入积雪。
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决战的关键时刻,发生通信线路中断,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通信战士怎能不心急如火!我们维护站的几个同志站在伟大导师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为了保证您老人家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挥,就是天崩地裂,也一定要把线路修通!”我们手举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高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迎着狂风大雪,雄赳赳气昂昂地分头出发了。
东线的孙冬生、周云柱同志,在零下四十度低温的情况下,攀登海拔四千米的冰大坂。雪滑坡陡,有时一脚没踩稳,就连人带工具一齐滚入没顶的积雪中;电线杆冻上一层冰雪,滑得象根冰棍,爬上一棵七米高的电线杆,就得出一身大汗;在风雪呼啸的高空中接线,有时冰冻的电线就会沾掉手上一层皮。但是,勇敢的通信兵,牢记毛主席关于“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的教导,以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持续战斗了三天三夜,终于爬上了冰大坂,修复了大坂的线路。
西线的张世荣、毛中友同志负责抢修峡谷的线路。他们一直在齐腰深的雪里爬滚,每前进一步,就是一场搏斗。一到中午,雪崩连续不断,随时都有被埋入雪中的危险。当时,他们想到的是保证毛主席的指挥尽快畅通。毛主席关于“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教导,使他们把个人的安危完全置之度外。他们在风雪中爬着,滚着,一寸一寸地前进。
第二天,由于疲劳和寒冷,毛中友患了重感冒,头昏腿软,行走很困难。张世荣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毛主席的教导鼓舞着他们。他们互相搀扶着,艰难地向前爬滚。汗水湿透了衣服,稍一停息,就会冻成冰,他们就不停息地前进。饿了,就啃一口冻饼,渴了,就吞一把积雪。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抢修了二十二处断线,终于到达了维护线路的分界杆。
本站维护的线路抢修通了,西面友邻站的电话还是要不通。由于长时间在雪地工作,同志们的眼睛被雪光刺得发疼,加上饥饿和寒冷,大家都很疲劳。这时,我们又想起了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维护的线段虽然有界限,但是保证毛主席指挥通畅的责任却是共同的。整个线路还没修通,我们怎么能够在艰苦和疲劳面前退却呢!想到这些,同志们又迈开坚定的步伐,跨过界杆,又奋战了一天多,帮助友邻站把线路抢修通,使整个干线恢复了正常通信联络。
“冰大坂的太阳分外红,冰大坂的银线通北京。冰大坂的战士全靠毛泽东思想来哺育,冰大坂的战士永远忠于伟大统帅毛泽东!”我们胜利的歌声震荡着茫茫的冰山雪岭,颗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紧紧地靠在一起。


第4版()
专栏:

心里有颗红太阳,线路畅通有保障
通信兵某部班长 张凡骋
去年国庆前夕,某河口上的飞线发生了混线故障,严重地影响了通信联络。
当时,我因为冒雨修路着了凉,肚痛腹泻好几天,浑身一点劲都没有。但是,想到现在正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决战的时刻,又是国庆前夕,线路如果不能及时修通,就会妨碍伟大统帅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挥,就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我顾不得体弱有病,马上和另一个同志奔到现场,投入了紧张的抢修战斗。
这里水面较宽,飞线交叉混得很紧,在岸上摇打了一阵,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我们决定下水用绳子把绞线拉开。绳子没能借到,只好用钢筋来代替。
我用手拉着搭在电线上的钢筋,跳进三米多深的大河。没游多远,一股强烈的电流袭来,打得我两臂直跳,我的手一松,钢筋被弹回岸边。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主席的教导,给了我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我第二次跳下水,湍急的河水,强烈的电流,一齐向我袭来,每向前划进一步,就是一场搏斗。快游到河中心的时候,我的腿抽筋了,身体支持不住,一连呛了几口水。正在这时,又一股更强烈的电流袭来,打得我全身疼痛,钢筋又一次从我手里弹回岸上。
我心里有点犹豫:水深流急,电流很强,线又混得这么紧,能拉得开吗?自己身体又不好,水冷电打,加上抽筋,即使电不死,也有被淹死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响在我的耳边:“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了保证毛主席的指挥,就是刀山火海也要冲过去。电流再强,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威力强;河水再凉,我的心中有永远不落的红太阳。不管钢线混得多么紧,我也要把它拉开,保证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通信顺畅。红色通信兵无限忠于毛主席要分秒必争,不能耽误一秒钟。想到这里,我紧紧抓住钢筋,高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从上游跳下水,乘着湍急的流势,奋力向对岸冲去。经过一场紧张的搏斗,终于拉开了混得很紧的钢线,胜利地完成了抢修任务。
上岸后,冷风一吹,嘴唇冻得发紫,说不出话来,但我的心却象火一样热。我迎着朝阳,看着通畅的线路,想到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教导,正迅速地传达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内心感到说不出的愉快和幸福!


第4版()
专栏:

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
已经深夜两点多了,全连的战士都睡熟了,刘连长还在考虑着下一步节约施工的计划。忽然,哨兵小陈跑来报告:“生产队起火了。”刘连长马上想到伟大导师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和指导员立即下定了救火的决心。他们一面集合部队,一面向领导报告。
出发前,连长带领大家背诵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伟大统帅毛主席的命令,鼓舞了全连同志的斗志。人人精神振奋,个个斗志昂扬,直扑山下,奔向火场。
这时,烈火正在燃烧,村上的水已经用尽,社员们焦急地盼望着消防队的来临。远远地看到一队人向着村子奔跑过来,老乡们喜出望外,一个社员高声喊起来:“消防队来了!”但是,来的不是消防队,是毛主席派来的亲人解放军。
部队进村后,在连干部的指挥下,全连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共产党员、五好战士许茂森迎着熊熊烈火,用火杈猛打猛扑燃烧着的麦秸垛。火杈烧着了,他怕留下的火星蔓延到新的麦秸垛,就索性扔掉火杈,用双手扑打。火势越来越猛,手烧伤了,衣服燃着了,加上浓烟熏烤,许茂森一阵阵头晕。但是,在毛主席“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指引下,他一直不下火线,坚持与大火搏斗了八十多分钟。发了一天高烧的五好战士武宪英,被烈火烤得晕倒在地上,当他听到同志们高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声音,立即增添了无穷力量,爬起来,又投入了战斗。担任输水的一排战士,在黑夜里,在三里多长的羊肠小道上,挑着水桶来回奔跑,有的同志摔伤了,也不下来休息。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水赶快送上去,保证用水不间断。
就这样,全连战士在光辉的毛泽东思想的指挥下,“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一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村庄保住了,粮食得救了。清晨,大伙整理好了现场,迎着东方升起的朝阳,高唱着《东方红》,告别了乡亲,离开了村庄。这个连续七年被评为四好的英雄连队,在嘹亮的歌声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战斗。


第4版()
专栏:

党叫干啥就干啥
张本林是一个十二年服役年年红的五好战士。他怀着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颗红心,走到那里就战斗在那里,党叫干啥就干啥。他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一贯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同志们称赞他是一个“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一九六○年春,连的领导把同张本林一起入伍的一个战士提为班长后,张本林主动地帮助班长把班的工作做好。后来,这个新班长又提升为副排长,张本林当了班长。这时,有的人看到张本林就议论开了:“某同志和你一起入伍,他现在当了干部,你怎么还当普通一兵?”但是,张本林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的是毛主席的教导,“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他看到副排长工作不大胆,就主动地找他谈心,诚挚地说:“副排长,我们是老战友了,咱们都是为党工作,你大胆地干吧,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共同商量解决。”一席贴心话,说得副排长心头热呼呼的,他紧紧握住张本林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张本林在各方面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满腔热情地协助副排长搞好排里工作。有一次,连队布置排里一项紧急修车任务,一时找不到副排长。张本林知道后,二话没讲,主动找班里同志商量,立即抽出了几个人,带了工具箱到坦克连,投入了紧张的修车任务。副排长把张本林做的这些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受感动。现在,这个副排长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了,但是一提起张本林同志,他总是满怀深情地说:“张本林同志象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他拧在那里就在那里发挥作用,真是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好同志!”


第4版()
专栏:

一丝不苟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
一辆小修坦克还没修好,坦克连在等着开车。修理工陈兴海和同志们紧张地工作了一整天,才修复了这辆车,保证了夜间驾驶训练。
熄灯了。驾驶场上传来阵阵马达声,训练已经开始了。陈兴海躺在床上,习惯地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和两个“极端”检查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当他想到安装变速箱前支架的情况时,忽然发生了疑问:自己拧紧了紧密螺栓后,没有打保险片,就去干别的活了,是不是别的同志把保险片打上了呢?想来想去,怎么也记不起来了。如果保险片没打,坦克在起伏不平的驾驶场上剧烈地颠簸,万一螺栓松动了,可要出问题呀!这不仅影响训练,还会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想到这里,他不安起来了。仿佛毛主席的教导又在耳边清晰地响起……,对工作要“极端的负责任”,为人民服务要“完全”“彻底”。顿时,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惭愧起来,为什么自己没有仔细检查好,就让坦克出车呢?保险片虽然不大,但是没有一丝不苟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可是个大问题。他再也躺不住了。毛主席的指示,就是最高的命令。他披上衣服就向驾驶场上跑去。在驾驶场上,他焦急地找到了自己修理的坦克后,向驾驶员说明了来意,打开装甲板一检查,果然保险片没打。陈兴海打好保险片,又检查了车辆的各个部件,才放下心来。他向驾驶员检讨说:“我没有忠实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影响了你们的训练。今后一定好好读毛主席的书,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场的驾驶员和学员无不被陈兴海这种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所感动。


第4版()
专栏:

装甲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石福田同志和同车战友一起,畅谈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心得体会。
装甲兵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报道组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