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人老心红的采煤队
在北京矿务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有一个闻名全矿区的“三忠于”采煤队。这个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六十一名老矿工组成的。
解放后,毛主席给了煤矿工人当家做主的权利,老矿工们翻了身,见了太阳,个个扬眉吐气。他们决心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矿工。可是,十几年来,矿内一小撮走资派疯狂地推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搞资本主义复辟。他们怕这些无限热爱毛主席的老矿工阻碍他们复辟资本主义,千方百计地把全矿老矿工都集中到“康复”车间,要他们“好好休息”,实际上是把老矿工们和矿区隔离开来,加以种种限制。矿上的事不让老工人知道,政治学习和各种政治运动不让老矿工们参加。就这样,老矿工们离开了沸腾的矿井,离开了火热的阶级斗争的战场。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老矿工们从广播里听到了毛主席的伟大声音:“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主席的话象一盏光芒万丈的明灯,照亮了老矿工的心。顿时,“康复”车间打破了以往的平静,沸腾起来了。老矿工们冲出“康复”车间,杀回矿区去,杀回阶级斗争的战场上去,抓革命,促生产。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的一片红心,他们取名为“三忠于”采煤队,立志做一辈子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红色矿工。
自从“三忠于”采煤队成立后,老矿工们一直坚持天天读毛主席的书,雷打不动。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学习《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老愚公那种“挖山不止”的彻底革命精神紧紧地扣着每个人的心弦。这些老矿工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矿革委会批准他们下井和其它阶级兄弟并肩战斗。矿革委会经过研究,同意了老工人的要求,还给了他们八千吨的任务。但是他们嫌少,自己又增加了七千吨的任务。在战斗中,老工人们从内心里发出了一个战斗誓言:“对毛主席忠不忠,看行动!”
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煤多岩少变成了煤少岩多,给完成任务带来了困难。这时有的人怕完不成任务,提出修改计划,但是大多数同志不同意。他们说:“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大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个计划不能修改。修改计划就是向困难投降,就是对毛主席的不忠。”面对这种困难,他们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肃清过去矿里走资派推行的“物质刺激”、“生产好就是政治好”的流毒,大大激发了战斗意志。他们表示:地质千变万变,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永远不能变!就是天塌下来,也要顶得住。在劳动中,他们更加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举一动都用毛泽东思想来统帅。有一次,运木料的老工人李砚全扛着一百多斤的木料来回奔走,同志们要他休息一会,他说:“解放军在战场上为革命可以流血牺牲,我累点算得了什么。现在井内正急需木料,为了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他边走边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和大家一起出色地完成了运输木料的任务。这些老矿工们,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了多采煤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奋斗,终于在地质变坏的条件下,提前完成了采煤任务,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自己的思想革命化。
“三忠于”采煤队的老矿工们这种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高贵品质,深深感动了全矿广大革命职工和家属,他们热情地赞扬说:“老矿工志气刚,毛泽东思想来武装,革命青春永不老,颗颗忠心放光芒!”
 柯辉 晓江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啊!请您老人家放心
“为毛主席站一辈子岗,放一辈子哨,守一辈子岛,当一辈子‘忠’字兵!”这是驻守在远离祖国大陆的某岛上的某部羊毛洞连指战员的钢铁誓言。他们披星戴月,餐风饮露,迎狂风,顶恶浪,以岛为家,以苦为荣,以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颗颗红心,把海岛建成了保卫毛主席的攻不破打不烂的海上钢铁堡垒。
一次,为了加强战备,他们奉命进驻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解放前,沿海渔民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孤岛鬼门关,上下十万难。
风大浪又高,荒岛无人烟。
家有薄稀饭,莫上浪岗山。
但是,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战士上去了,并且住下来了!没有房子住,就搭帐篷。帐篷被狂风卷走了,就睡山洞。秋旱季节,淡水全靠船运送,大风一来,运水船不能航行。他们每人每天只有两杯半淡水,做饭、洗脸、洗衣全靠它。船来不了,蔬菜也吃不上,他们就挖野菜吃。同志们自豪地说:
野菜虽然苦,味道实在鲜。
保卫毛主席,总觉心里甜!
全连指战员就是这样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站在海岛望北京,世界革命记在心,为保卫毛主席,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日夜守卫在东海最前哨。
战士周坤隆,去年接连收到家中五、六封来信,说母亲病危,催他回去。怎么办?他想:“回家要紧,可是加强战备,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保卫毛主席更要紧!家庭的事再大,也没有跟毛主席干革命的事大;母亲的病再重,也没有保卫毛主席的责任重。”他毅然放弃了向领导请假的念头。不久,家中又来了一封信,说母亲已经病故。周坤隆十分悲痛。但当他想到毛主席关于“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伟大教导,想到自己是在为保卫毛主席而战斗,心里就豁然亮堂了。他一声不响,照常巡逻放哨,警惕地守卫在海防前哨。
几个月过去了,班长在他写信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你不向领导讲呢?”他凝视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无限深情地说:“目前国内外阶级斗争十分激烈,阶级敌人时刻都在伺机破坏和捣乱。我们前沿小岛是祖国的眼睛,是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前哨阵地。守卫好咱脚下这小岛,就是保卫毛主席,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最大的事。母亲的去世我怎能不悲痛?但她的死只是个人的事。毛主席叫我们守海岛,我们要让他老人家放心啊!”
连队的阵地前就是公海,随时都会有敌情出现。为了让毛主席放心,保证随时出动,务歼一切入侵之敌,每天晚上,战士们都把武器装备放在床头,抱在身边。越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就越警惕地踏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在山上、海边巡逻,从不放过一个可疑点。每逢祖国人民欢度节日的时候,他们都百倍警惕地守卫在阵地上。
今年国庆节前夕,喜讯传来,连长谢昌堆要代表全连去北京见毛主席,全连立刻沸腾起来。颗颗红心在激烈地跳动,张张笑脸迎着红太阳。同志们含着幸福的泪花激动地说:“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海防战士日夜想念您,您老人家和我们心连心。”连长就要动身了,全连同志送到沙滩,千叮咛,万嘱咐:“连长,到北京见了毛主席,一定要为我们多喊几声毛主席万岁!衷心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告诉毛主席,请他老人家放心吧,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防,如果敌人胆敢来犯,我们就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消灭光!”
朝 阳


第2版()
专栏:

“公字沟”新风
在山东五莲县的深山峡谷之中,有一个十三户人家的小山村,名叫李崮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小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变万变,最大的变化是人在变,光辉的毛泽东思想照射到山村的各个角落,照亮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来这里参观的人给这个小山村又起了个名,叫做“公字沟”。确实,这里人人自觉斗私批修,为公成风。下边记述的是发生在“公字沟”的两个小故事:
“上坡”与“下坡”
在生产队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汇报会上,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社员,正在汇报近几天干的事,那些忠于毛主席,那些还不够忠。这个社员就是段有富。
段有富原来私心比较重。社员们形容他“出工是懒汉,下工是好汉。”生产队干部刘太臻拿了“老三篇”给他,让他先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句学好。有富照办了。当队里的青年为集体干好事时,人们经常发现队伍里多了一个人——这就是段有富。
可是“私”字这个怪物是顽固的,“公”字把它压下去,有时它又翻上来。一次青年们晚上修路,有富参加了。他老盼着碰上个干部,好表扬表扬。正巧刘太臻来了,真的表扬了他。他心里美滋滋的。
有一天队里搞“大寨田”,有富起了个大早上了山,干到天明刨了一大片。他看到远处来了个黑影,以为是干部,谁知是房保荣。她二话没说,搭上就刨。有富打心里烦气:我刨了这一大片,你来接上就刨,别人来看,也分不清是你刨的还是我刨的,你叫俺出力出在黑影里?可巧这次干部也没表扬他。
这件事后,有富象皮球漏了气,干活去的也晚了。大家批评他“私”字没有连根拔,这边铲了去,那边又冒芽。
有富想受表扬,反而受了批评,别扭得要命。家庭学习班就帮助他。全家人七言八语:你为公做好事是想受表扬,这还是为私。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可你怎么做的;毛主席批评有种人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生怕人家不知道,你不就是这种人!毛主席的教导,打中了有富的要害。从此以后,他深深认识到,“斗私”一定要时时斗,天天斗,活到老斗到老。打这起,只要头脑里“私”字一露头,他就“揪”出来斗。
他为公是建立在对毛主席的无限忠上。他说:“千公万公,无限忠于毛主席才是最大的公。”他家分工给队里喂着一头猪。队里分给的饲料他不收,把自己家里的二十多斤花生饼,全部喂了这头猪。以后打油又打出了六斤花生饼,老伴想卖了买火油。有富说:“不是毛主席领导,就没有咱们一家。咱得一心为集体,饼是喂猪的,不能卖!”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段有富为公的事迹数不尽摆不完。让他谈学习体会时,他说:经常学习毛主席著作,我觉得有这点变化:过去为公象上坡,很费劲;现在为公象下坡,很顺畅!
“上坡”与“下坡”一字之差,反映了这个老贫农精神境界的变化。


第2版()
专栏:

堵塞“防空洞”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冲洗,毛泽东思想在李崮寨的每个家庭里深深扎了根。父子、婆媳、夫妻、兄弟姊妹之间,已经成了同志式的革命关系。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私”字一露头,全家人就群起而攻之。
老贫农陈景春在山脚下割苏子(中药材),打算自己卖。女儿陈立新马上提出批评:“割了得交集体,归自己就是为私”。
景春割完回家刚要吃饭,立新和她娘就一齐说:“你今天的‘私’字咱还没斗呢!”于是,吃饭桌变成了斗私批修的战场。立新和娘,你一言,我一语,齐向景春的“私”字开火。景春当即背诵了毛主席的教导:“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他虚心地检查了自己的“私”字。
陈景春和老伴段有兰只有立新一个女儿,从小对她很喜爱。立新也深知父母在旧社会受的苦楚,对老人生活也很照顾。可是一遇到公与私的斗争,谁对谁也毫不留情。他们说:“在家庭中让‘私’字有‘防空洞’,这是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最大不忠。”
最近他们在家庭学习班里讨论怎样把队里的猪喂好,立新开口就给娘指出:“你喂自己的猪时,做熟了稀饭都是先留出两勺子拌猪食,现在剩了饭却不喂队里的猪,这是什么思想?”就为这事,家庭学习班里一连讨论了几次,一直到破了“私”字为止。
女儿对爹娘是这样,爹娘批评女儿的缺点错误同样是寸步不让。在革命大批判中,立新由于在人多的场合有点害羞,发言不积极。最近,在家庭学习班上,景春批评立新说:
“在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时刻,你不积极,这不是个小问题。”有兰也对立新严肃地进行了批评。在父母亲的帮助下,立新作了触及灵魂的检查。  大众日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三英”姑娘找军马
毛泽东思想育新苗,朵朵葵花朝阳笑。在祖国西北贺兰山下的某军马场里,一提起“三英”姑娘,人们都会讲起她们在暴风雪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寻找军马的故事。
“三英”姑娘是马场三个牧工的孩子,最大的只有十七岁。她们的名字是:拥树英、季兰英、何兰英。她们经常在场里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助牧工同志放马。
一天清晨,草原上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雪。牧工们想到草滩上还有一部分军马,个个象割掉了心头肉一样。就在职工和家属们争着要进滩去找军马的时候,“三英”姑娘心头好象燃起了一团火。她们想到牧工叔叔常说的:“一匹军马就是一门炮!”跃马扬鞭就冲出了大门。牧工们见“三英”姑娘去找军马,急得连声喊:“你们可不能去呀!这么大的雪,又有雾,掉进山沟里怎么办?!”“三英”姑娘坚定地回答:“我们人小也要听毛主席的话,困难我们不怕,救马要紧!”
“三英”姑娘来到草滩,只见白茫茫的一片雪海。到哪里去找呢?她们想起了过去红军叔叔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顿时增添了力量。她们迎着刺骨的风雪来回奔跑,呼唤马儿。突然,在一个雪坡下发现了一匹马。她们飞奔过去拉住马,高兴得又跳又唱。“快马加鞭未下鞍”,“三英”姑娘继续战斗,她们不怕寒冷,不怕疲劳,转过一个山坡又一个山坡,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战斗,终于把七匹失散了的军马全找到了。
紧张的战斗送走了白天,迎来了黑夜。“三英”姑娘赶着七匹军马,带着胜利的喜悦,往回走着。夜,渐渐深了,刺骨的寒风猛烈地向她们袭来。在草滩奔跑了一天,被汗水和雪水浸透了的棉衣,冻得象一块铁皮一样裹在身上。两只裤腿冻得梆硬,不能打弯。脚上的鞋袜和马镫冻在一起,马一跑,衣服上的冰疙瘩哗哗直响,就象给骏马挂上了一串铃铛。这时,拥树英想到两个伙伴,骑着马跑了一天,没吃没喝,关切地问道:“你们又冷又饿吧?”两个伙伴齐声回答:“饿点怕什么,雷锋叔叔不是说毛主席著作就是粮食吗!我们心中都有颗红太阳,天再冷也不怕。”于是,漫无边际的旷野响起了她们嘹亮的歌声:“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夜已经很深了。马队的领导、职工和家属们都为“三英”姑娘捏着一把汗,正准备分几路去找,忽然,有人喊了一声:“三英”姑娘回来啦!顿时,大人小孩都一齐涌了出来。“三英”姑娘被大家热情地接到屋里。在一片赞扬声中,“三英”姑娘谦逊地说:“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教我们这样做的。我们比起牧工叔叔来还差得远哩!我们一定要好好听毛主席的话,做他老人家的好孩子,做牧马工人的好后代。”
贺兰山


第2版()
专栏:

北京摩托车制造厂革命职工和驻厂解放军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稳、准、狠地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