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辽宁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北镇县中安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 王贵忠
我原来是北镇县中安公社汤屯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二月,被广大贫下中农选为公社革委会主任。我想:我是一天书没念过的大老粗,当革委会主任行吗?过去在大队工作是一小块,一千多口人;现在在公社工作是一大片,十八个大队,两万多口人,又是重点产粮社,搞不好,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心里嘀嘀咕咕,老是不踏实。
公社成立革委会那天,有一万多人参加庆祝大会。老贫农、五保户杨百堂自己不能走动,还非要参加庆祝大会看一看革委会不可。我们就让他坐在椅子上,抬到会场。广大贫下中农这样关心和支持新生的红色政权,两万多人把权交给了我们,我们不好好干,能对得起贫下中农吗?能对得起毛主席吗?为了把革命进行到底,我决心克服畏难情绪,挑起这副重担子,为贫下中农掌好权、用好权。
要革命化,不要机关化
公社革委会成立后,设立政工、生产、总务三个组,把三十四名干部编进了各组。干了一段,出现了“三多三少”:工作人员多,管事的少;坐在上边的多,下乡的少;反映问题的多,具体解决的少。有些工作互相扯皮,不能及时解决。贫下中农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就在这个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最新指示:“革命委员会要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打破重叠的行政机构,精兵简政,组织起一个革命化的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我们马上召开常委会,认真进行了学习,大家都决心在政权建设上走毛主席指引的“精兵简政”的道路。经过斗私批修,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撤销了原来的三个组,工作人员由原来的三十四人减少到十人。
人员减了,可是还有十二个办公室,群众来了找不到人。怎么办?我们又讨论了“要机关化,还是要革命化”的问题。大家一致同意从大院搬到小院去,实行“三室合一”办公,既是办公室,又是会议室,还是寝室。
机构精简了,人员少了,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群众为我们服务,还是我们为群众服务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新生的革命委员会,一定要“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过去,公社领导工作是上来靠报告,下去靠汇报。不管大事小事,都把大、小队干部叫到公社开会。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应当坚决改变。我们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会议要搬到下边去开,事要到下边去办。公社革委会成立八个多月,我们只在上面开过两次大会,其余的会都在下面开。干部下去,要做到“四带五同”:带毛主席著作,带行李,带粪筐,带农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斗私批修。我们这种作法,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
要当好指挥员,首先要当好战斗员
刚开始,我们恨不得一下子把工作都抓起来,可是总忙不出个头绪来。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毛主席的指示,象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使我们认识到,千抓万抓,不抓阶级斗争,就是瞎抓。我们决定到阶级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去蹲点,把根扎到贫下中农中去。有的人说:“你是主任,得掌握全面,公社工作这么多,你走了怎么办?”我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过去旧公社党委是领导跑面,一般干部蹲点,现在我们要把它颠倒过来。”
杨台是有名的“老大难”地方,阶级斗争很复杂。一进村就遇到了不少难题。当时我想,谁都知道我到杨台蹲点,要是搞不好,可怎么交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一切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和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的教导,促使我斗掉了“私”字,给我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我就和杨台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大张旗鼓地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共同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狠抓阶级教育,开展革命大批判,向阶级敌人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把暗藏的阶级敌人挖了出来。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这场台风刮得好,吹垮了阶级敌人,出现了一个新杨台。”我们总结了杨台大队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公社革委会召开了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全公社很快地掀起了革命大批判,稳、准、狠地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新高潮。
通过实践,我们尝到了甜头,于是决定把蹲点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只有亲自蹲点,当好群众的学生,才能指导全面。只有当好战斗员,才能当好指挥员。
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
我到公社以后,同志们给我准备了一个办公室,糊了新顶棚,摆了一张好办公桌,门上还挂个白牌,上面写着“主任室”三个红字。开始,我对这件事也没大注意。有一天,一位老贫农到公社办事,问主任在那屋,有个干部回答说:“你看牌子嘛!”这句话我听到了,很不好受。反来复去地想,这个牌子不就是干部和贫下中农的隔离线吗?过去我当大队党支部书记,进党委书记那屋也觉得害怕。这回我刚到公社,也挂上牌子,这不是恢复老一套,走回头路吗?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我越想越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第二天,在常委会上,我提出三条:第一条,不要叫官衔,管我叫王贵忠;第二条,我的办公室门前不要挂牌子;第三条,公社伙食标准要低一点,不要脱离群众。为革命掌权,我要永远和群众一样,做到“三不变”,这就是和大家一样记工分不变,和大家一样吃队里粮不变,和大家一样参加劳动不变。
刚到公社,我觉得跑这么一大片,骑车子驮行李下队,也算革命化了。后来我想,过去县里的走资派出门就不离汽车,现在我出门不离自行车,这样下去不一样脱离群众吗?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这不是小问题,是关系政权变不变颜色的大问题。从那以后,我下队里再也不骑自行车了。重新背起粪箕子,深入下去,和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劳动。现在,我已经拣了一千多斤粪。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过去的干部和我们说句话就觉得不错了,现在的干部下来又是拣粪,又是谈心,真是毛主席领导的好啊!这样的干部掌权,我们信得过!”
今年抗旱的时候,解放军团政委、县革委会主任背着行李,走了三十五里地,没到公社,就直接到大队和群众一起抗旱。他给我们带来了老八路的好作风,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也给我们树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榜样。我决心学习解放军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有一次,我们到陈台大队去开讲用会,撂下行李,我就去访问贫下中农。有一个五保户,老两口都双目失明,我给他们挑了满缸水,老太太听说我是公社革委会主任,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忙,还给我们挑水。我们要感谢毛主席啊!”
斗争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保证我们永葆革命的青春,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


第6版()
专栏:

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
沈阳冶炼厂铜冶炼车间革委会副主任 曲士林
去年三月,革命群众选我当了车间革委会副主任。我凭着一股子热劲,天天早上班晚下班,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的。可是时间一久,群众有了意见,说我是“浮在水上的油花”。这个反映对我震动很大。当时我想:既然我在上面忙群众有意见,我就下到第一线去参加劳动。我和革委会领导同志一商量,大家同意我下去。于是,我穿上工作服,到转炉工段参加劳动,一股劲儿地干了一个多月。
这时,群众又反映说:“在劳动中,我们看你象一个工人,可是,你是车间革委会副主任,下来不能只充当一个劳动力。”大家还说:“你原来浮在上面,被一些事务性工作缠住了身。我们看到车间革命大批判火力没有以前那样足,对敌斗争不够有力,心里着急。你下来了,却只是一个劲儿的埋头劳动。在阶级斗争这么尖锐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多么希望革委会的成员和我们并肩战斗啊!”群众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使我发觉自己走了两个极端。毛主席指示我们:“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我再回想群众对我的批评,就深刻认识到,群众要我下来,是要我和他们一起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群众要求革委会的成员,不仅成为阶级斗争的战斗员,而且当好阶级斗争的指挥员。
从这以后,我一方面参加劳动,一方面和群众一起商量搞革命大批判。革命的大批判,提高了工人群众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有力地促进了生产。


第6版()
专栏:

在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
工程兵某部十连党支部
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深刻地指出:“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不去学会同这些人作这些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十多年来的历史,正是这样。刘少奇及其一伙党内的走资派,利用他们篡夺去的一部分领导权,搜罗了一批叛徒、特务,在思想领域中向无产阶级进行疯狂的进攻,为资本主义复辟作舆论准备。争夺青年一代,就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的一个突出方面。我们从不少初入伍的知识青年战士身上,看到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的严重恶果。他们总以为自己比工农兵要“高”一头,其实是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彻底的革命精神。到部队以后,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哺育下,经过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的锻炼,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成长为战天斗地的好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七班长刘炳文的成长,就是一个例子。
一九六四年,刘炳文刚入伍时,他想,凭着自己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到部队不当个会计,也得当个技术员。可是,到了风雪高原,领导上发给他一把铁锹。在备料施工中,老战士装一车沙,不抬头,不伸腰,他却望着铁锹发楞,后悔自己进错了门。说:“十二年书白念啦!”他还编了一首顺口溜:“上是山连山,下是黄草滩,数十里地无人烟,凄凉不可观。”
党支部从刘炳文身上,看到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青年的毒害,决定帮助他转变过来。支部决定由一个同志辅导他学习“老三篇”;同他讲艰苦奋斗就是光荣,就是胜利,就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道理;启发他回忆他父亲和伯父在保卫延安战斗中所经历过的艰苦历程。通过反复教育,刘炳文渐渐认识到,要修筑反帝反修的钢铁长城,必须首先用毛泽东思想在头脑里筑起反修防修的钢铁长城;要开辟通向共产主义的大路,必须首先用毛泽东思想在头脑里开辟“公”字的大路。认识提高了,他就自觉地在实践斗争中改造自己。施工中,他风里来,雪里闯,抢着抡大锤,抱风钻,专找苦活累活干。颗颗汗珠,冲刷了他头脑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层层手茧,加强了他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抵抗力。他的思想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他自编的顺口溜变成了:“铁锹十字镐,革命传家宝,老战友用它架金桥,我们要用它把美帝苏修埋葬掉。”
头脑里有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就能够奋不顾身地为人民利益战斗。在一次救火的战斗中,他带领一个班冲进火焰封门的房子里。有人喊:“房子快塌了!”他毫不畏惧地说:“就是天塌了,也要把群众救出来。”他几次冲进火海,把群众一个一个背出来,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
刘炳文同志思想感情的深刻变化,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转变,不是坐在高楼大厦里能够完成的,而是要在三大革命斗争中来完成的。一个知识青年,只有不怕艰苦,勇于自我革命,在艰苦环境里摔打锻炼,才能真正把自己炼成纯钢,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第6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作风永不丢
工程兵某部十连党支部
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伟大导师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我们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十九年来的事实,完全证明了毛主席的预见十分英明,十分正确。有些人就是经不起“糖弹”的攻击,被资产阶级思想俘虏了,成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对象。这是值得人们永远记取的教训。
在和平环境里,在胜利面前,怎样才能抗住“糖弹”的攻击呢?我们认为,提高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永远艰苦奋斗,是对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思想最好的防腐剂。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可以使人抗拒腐蚀,永葆青春,永远革命。我们连的荣誉室里,有一双补了二十八个补钉、底有几个铜钱厚的破布袜子。这双袜子,老排长王章义整整穿了五年。一天,王章义蹲在小河沟洗衣服,一个新战士看到他这双袜子,开玩笑地说:“排长啊,你这双袜子快成鞋子啦,让它进‘博物馆’去吧!”听了这话,王章义心里象针扎一样不好受。晚上,他把排里几个新战士找来,一起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起谈心。他指着脚上这双洗得干干净净的袜子,语重心长地说:它跟我一起翻雪山,越戈壁,不仅帮我御严寒,还帮我抗毒素。过去我看到老同志穿着这种“千层底”的袜子,也纳闷过,买双线袜,花不了几个钱,何必这样“自找苦吃”呢?后来,在老同志帮助下,我才认识到,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本色,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需要。要紧跟毛主席,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就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警惕不要在“糖弹”面前打败仗,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
王章义同志就是这样自觉地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风雪高原的艰苦生活,使他的防腐能力越来越强,成为连里艰苦奋斗的标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当他调离连队去当副指导员时,同志们要求他把这双袜子留给了连队。
去年十一月,我连由山沟进入城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在新任务、新环境、新形势面前,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一天,一个战士把一双补了又补的布袜子扔到垃圾箱里去了。原来,他觉得穿这样的袜子,不合城市的味道。党支部帮助他带着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的教导,使他认识到,一双袜子是小事,但却反映了大问题,说明自己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进攻面前,打了一次败仗。第二天,在连里召开的讲用会上,这个战士含着泪水,捧着拣回来的那双破布袜子,诉说了自己苦难的家史。他沉痛地说:“我忘本了!我扔掉的不是一双破袜子,而是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劳动人民的本色,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
两双袜子的故事,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仅是战天斗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反修防修的需要。爱艰苦,就是爱革命;丢掉艰苦,就会丢掉革命。自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无产阶级思想阵地就守得牢牢的;艰苦奋斗作风松一松,资产阶级思想就乘虚而入。两双袜子,一留一扔,就是艰苦奋斗作风的差距,就是防腐能力的差距。这一留一扔之间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就是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


第6版()
专栏:

“站在雪山望北京,一轮红日心头升。”艰苦奋战在风雪高原的工程兵某部十连指战员,抓紧施工中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