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下去走一走看一看之后
解放军三○○九部队副团长 和小廷
编者按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以后干部要分别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要坚持群众路线,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和小廷同志这篇文章,用自己的具体深切的感受,说明了贯彻执行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对于提高干部思想、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的重大作用。
我们认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这样“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从实践中,加深对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的领会,加速自己领导作风的转变,真正密切同群众的联系。
秋收前后,我背着挂包,带着毛主席著作,到支农前线了解工作。下去以后,和我们的战士、公社的社员,吃在一个锅里,睡在一个炕上,同学习,同劳动。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转了十一个公社,步行了五百多里。好多年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没有接触这么多的群众了,思想上感触很多。毛主席最近教导我们:“以后干部要分别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要坚持群众路线,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从农村回来,联系实际学习毛主席这一最新指示,感到格外亲切。
从脚泡上发觉的问题
头一天,我到的是邻近的一个公社。从营房到这里,才四十多里地,并不算远。没想到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双腿就开始痠痛,有点不听使唤。到宣传队驻地,刚坐下来,想找连队干部谈谈工作,忽然发觉脚底板上也有点发痛。脱掉鞋袜一看,脚掌上打了一个大水泡。
看着脚上的水泡,我心里很觉不安。革命胜利前,部队成天行军打仗,每天走百八十里,简直是家常便饭。我当通信员的时候,脚上结起厚厚的茧皮,穿草鞋走一二百里,脚上也没有打过泡。有时候,没有草鞋穿,就光着脚丫子行军,脚底下扎上了荆刺,往地上搓巴搓巴就掉了。首长和同志们都叫我是“铁脚板”。当了基层干部以后,也是风里雨里和战士们一起行军打仗,没有感到脚上有什么问题。今天,头一次注意我的脚,发觉这双脚变了,它变得娇气了。
晚上,借房东的煤油灯挑完脚泡以后,我翻开毛主席著作学到深夜。我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我这“铁脚板”为啥起了泡?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我们的代表大会应该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从毛主席的教导里,我找到了脚变娇气的原因。革命胜利了,部队住进了城市,随着革命的发展,自己的职位高了。本来应该用革命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革命的变化,增强自己的革命责任感,更密切地联系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是,我却把人民给我的看成是高于群众的个人特权。结果,“官”越当越高,架子越摆越大,接触群众就越来越少了。脚变首先是思想在变。我决心到群众中去再把当年的那层老茧皮磨出来。
这个公社的情况了解完了,第四天又出发到另一个公社。赶巧,天下大雨,机关的同志要给我派车,要给我送马,我都拒绝了。我想:只有不断和群众一起,经过一番又一番的风雨,滚上一身又一身的泥巴,才能更好地保持一个老战士的本色。
架子打掉了,火气就没有了
近几年来,我养成了一副爱发火的坏脾气。一看到不顺心的事,就发火,就训人,同志们提出过多次批评也没改掉。这回到五连宣传队,找到了我这爱发火的根子,才把这火气煞了煞。
前些时候,我们考虑到农村阶级斗争复杂,宣传队的人员太分散了,容易出问题。于是,和办公室的同志研究,规定了一套制度。其中一条是:支农人员要三人一组集体活动,不准单独接触群众,不准单独发表有倾向性意见,不准单独处理问题等。这天,听五连干部汇报情况,才了解到他们根本没有执行这条规定,而是采取两个人包一个大队的办法。这两个人又是一个在小队蹲点,一个在全大队跑面,基本上是单独活动。我一听,火气就直往上冒。他们讲了这样做有许多好处,我都没有听进去。本来又想“训”他们一顿,据说是请示过支农办公室的,只好把火窝了起来。第二天,我到附近一个大队去亲自调查,想看看这个做法到底怎么样。走去一看,真是出乎意料。负责这个大队的是一个刚入伍的新战士和一个老战士。新战士在小队蹲点,他在那里搞了个小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个人抓活思想,上辅导课,掌握讨论,解答问题,给队里干部和群众组织的头头,解决了不少问题,搞得很象回事。新战士搞出经验后,老战士就在面上推广,两人互相研究,密切配合,依靠群众,把这个大队的支农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非常活跃。干部群众都赞不绝口,一致反映:解放军为咱大队的工作出了大力。我又到另一个连的宣传队,看看完全按办公室的规定搞有些什么问题。果然,和五连的情况相反。由于三个人在一起,工作很被动,常常是抓点顾不了面,跑面抓不了点。特别是执行几个“不准”以后,大家都怕说错话,办错事,宣传搞得死死板板。战士们对这个规定意见很大,有的同志说:“把我们的手脚捆起来,到大风大浪里去游泳,不淹死才怪哩!”两个宣传队一对比,我受到很大启发。深深地领会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开头那股想训人的火,再也发不起来了。
从这次火起到火灭的过程,我找到了爱发火的原因,原来,火气是从官气来的,有了官气就往往要生火气。这股“官火”,就象野营的篝火一样,用柴禾支个架子,火就直往上窜,架子越高,火气越大;撤掉架子,让柴禾都躺在大地上,火就灭了。革命的烈火,我们要让它在心里熊熊燃烧;这官架子上着起来的“官火”,一定要扑灭。因为它的危害太大,它会烧掉我们的无产阶级感情,会烧坏我们的民主作风,会烧毁群众中生长起来的新生事物,会烧断我们和群众之间亲密团结的纽带。扑灭这官火的唯一办法,是打掉官架子,老老实实做群众的小学生,架子打掉了,火气也就没有了。
走到下面看和坐在上面看大不一样
这天,我从五连去八连的一个宣传队,还没进村,就看到了八连战士孙波文。我问他住在那里,他顺手指了指,便把我们领到屯子外面一幢孤零零的破房子里。孙波文是团里的老警卫员,去年下到八连当战士。见他住在这个破房子里,他给我的老印象又出来了。心想:这个战士在团里的时候就调皮,生活懒懒散散,工作不太认真,下连队了,这老毛病还没改!我问他:“天冷了,不找间好房子住,还在这里乘啥凉?”他说:“这房子原来是队里一些下乡知识青年住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们受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挑动,跑回城里去了,我搬到这里来住,好做他们的工作。现在,有几个青年已经从城里回来了,炕上这四床被子就是他们的。为了宣传好毛泽东思想,吃点苦算啥!”孙波文几句话,讲得我心里热呼呼的。第二天,我到群众中进一步了解孙波文的工作情况。社员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解放军来宣传毛泽东思想,真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解决大问题啦!”接着大家给小孙摆开好了。
这么好的一个战士,我过去为什么把他看偏了?回来后,我翻来复去地想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在毛主席的著作里找到了答案。毛主席说:“群众中蕴藏了这样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什么在许多领导机关,在几个月以前,居然没有感觉到,或者感觉的那样少呢?领导者们所想的同广大群众所想的,为什么那样不一致呢?以此为教训,那末,今后对于有相似情况的事件和问题,应当怎样处理才好呢?回答只有一句话,就是不要脱离群众,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毛主席的话,讲到我的要害上了。我们一旦脱离了群众,就必然看不见群众的积极性。回想孙波文在团里当警卫员的时候,我对他了解多少呢?他经常在我房子里进进出出,我并没有推心置腹地和他谈过一次心,警卫班就在我的房后几十米,我就没有到班里深入了解过他的情况。由于摆着官架子看战士,看到的都是不符合我这“官”气的缺点,比如,什么时候忘了打水啦,什么时候没有扫地啦,什么时候跟同志们搞恶作剧啦,等等。久而久之,我眼里的孙波文,就成了到处都是毛病的战士了。这次走到群众之中,亲眼看一看这个战士在做些什么,亲耳听一听群众对他的反应,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别人的脚代替不了自己的脚
这天,我到八连宣传队队部,准备摸一摸宣传队自身建设的情况。到了八连宣传队的办公地点,正好遇见副连长张宝泉从生产队回来。我就坐下来请他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张宝泉介绍说:八连抓自身建设有一条经验,就是通过帮助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来推动本身的学习。接着,他汇报了战士们怎样帮助社员办“小课堂”,怎样帮助社员搞革命大批判,怎样辅导社员学习“老三篇”的经验。听完汇报后,我感到八连的这条经验很不错,想回去好好推广一下,再没想到对这个问题作深一步的了解。
晚上,军务股赵副股长给我讲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他说:“八连的经验好是好,就是有个问题,群众发动起来后,战士们忙得够呛,有的把自己学习的时间都挤掉了。没有一点自学的时间,战士革命化也是要受影响的。”我问他:“这个情况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他说:“听完汇报后,到附近生产队转了一趟,听战士们讲的。”听了这个情况,使我很受震动。看来,这双脚是一点也懒不得的。作调查,了解情况,就象采矿一样,只有掘到应有的深度,才能发现矿藏,掘得越深,得到的东西就越多。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怎么解决呢?第二天,我也学习赵副股长,跑了几个生产队,亲自找战士谈心,跟社员交谈,又做了一番深入的了解,情况就更丰富,问题也更清楚了。八连宣传队出现这个问题,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从主观上看,有的战士存在着“自然提高”的思想,认为一天到晚帮助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不离身,毛主席的指示不离口,自己还学习不好吗!从客观上看,群众的学习搞起来后,事务事多了,战士们一时没有摆开。经过我们的帮助,八连的同志提高了认识,并注意发动和依靠群众,既搞好了群众的学习,自学的时间也有了保证,经验就更加完善和充实了。
毛主席说:“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从八连经验的调查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别人的脚是代替不了自己的脚的。了解情况,固然可以依靠别人的脚作间接的调查,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脚作直接的调查。过去,坐在家里听汇报,看材料,不注意走下去,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有时走下去了,也走不到底。这也是一种“官气”的表现。现在认识到,要真心诚意地做人民的勤务员,首先要勤在脚上,假脚于人,是当不好这个勤务员的。
不能停留在赞扬声中
我到通讯连的时候,已在大部分支农宣传点转了一圈了。连里的同志听到我转了这么多点,走了这么多路,对我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护。一到这里,战士们都抢着帮助拿东西,腾房子,问寒问暖,非常亲切。晚上我参加宣传队的讲评会,战士们在发言中对我七嘴八舌地表扬开了:“团首长工作那么忙,还辛辛苦苦到支农第一线上来,和我们战士打成一片,我们一定要向团首长学习!”对战士们这些赞扬话,开始听起来很顺耳,觉得一年之中,自己能下来这样走上一趟,了解情况就多了,和群众的关系就好了。可是开完会仔细琢磨自己的想法,越想越不是滋味。受到了表扬,深入群众就做到家了吗?我回想战争年代,在连里营里当干部的时候,成天和战士们一起,行军脚跟脚,打仗肩并肩,蹲在一个战壕里,吃在一个锅里,从来不分你是兵我是官,首长们下来也是这样做普通一兵,跟战士们滚得火热,来也好,去也好,大家都习以为常,哪里还赞扬什么呢?可是现在,自己下一次连队,却成了不得了的事了。想到这些,觉得这个赞扬必须正确对待。我想,对战士们的表扬要一分为二。从同志们来说,看到领导干部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下到群众中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斗争在一起了,他们感到高兴,加以赞扬,表达他们对领导同志的关怀和热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一个领导来说,你到下面走一走,看一看,群众就加以赞扬,说明你下去的还是太少了,在他们的眼里,你还是一个比较特殊化的“首长”,官架子还没有打掉。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脚步停留在群众的赞扬声中。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生活于群众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战士们看到我们不是什么“首长”,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这种赞扬声就会逐渐少起来,假如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战士们还是要把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当成稀罕事来赞扬的。
为什么会在群众的赞扬声中停步,最根本的是我们深入群众的思想扎根不深,是做普通一兵,还是当官做老爷;是深入到群众之中,还是高踞于群众之上,想停步说明我的思想还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徘徊。但是,脚是停不住的,不往群众当中走,就往官僚化的道路上走;不往“公”字路上走,就往“私”字路上走。当我们思想上想停步的时候,应该特别警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