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破字当头 立在其中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改方案是怎样产生的?
编者按: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这是革命的辩证法。上海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改方案,就是按照这样的革命的辩证法产生的。
“五·七”公社的经验告诉我们:
一,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首先要破字当头,对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和旧的教育制度进行彻底的、深刻的大批判。不破不立,只有大破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和旧的教育制度,才能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划清教育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界限,才能大立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才能提出新的无产阶级的教育革命方案。否则,就如“五·七”公社经验指出的:“即使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也跳不出旧的教育制度的框框。”
二,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因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方案来”。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要依靠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即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热情支持他们的实践,扶植他们的创造,才能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大破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大立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取得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彻底胜利。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改方案在《人民日报》发表以后,在教育战线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强烈的反响。这个方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同济大学的红卫兵小将和革命师生员工。
革命大批判的丰硕果实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改方案,就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熊熊烈火中诞生的。它是革命大批判的丰硕果实。
在一年多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学校的革命师生已经清楚地看到,旧同济大学在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控制下,执行了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他们为了复辟资本主义,在校内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全面推行“教授治校”,把许多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安插在领导岗位上,以传授知识为名,大肆贩卖修正主义黑货,毒害青年,腐蚀青年,以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建筑系的学生入学后上第一次专业介绍课,反动的学术“权威”就说:“你们将来是建筑师,好象乐队里的总指挥,而不是什么泥水匠……。”在做设计时,他们胡说什么“做设计就是要怪,怪得把人吓一跳才好”。许多教材,不仅繁琐、重复、庞杂,脱离我国国情,更严重的是大量地向学生灌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毒素,什么洋房、公寓、别墅,什么亭台楼阁和流线型的俱乐部等等。总之,他们妄图用这些东西,把青年学生引导到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激烈斗争中,同济大学广大的革命师生员工,彻底揭露了旧教育制度的种种罪行,深切地体会到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一教导的伟大意义,强烈地感到教育非彻底革命不可。
七月初,在革命大批判的高潮中,同济大学掀起了复课闹革命、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新高潮。广大革命师生员工在大批判中坚持破字当头,对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表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以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批判。许多系、科、班级都举行了控诉会、揭发批判会,有些班级的同学还深入到工厂、工地去,同工人一道开展批判。通过这样的批判,广大革命师生进一步认识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的教育制度的罪恶及其本质要害,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就在革命的大批判过程中,各种各样教育改革的方案、设想都提出来了。
这时,一些革命师生,着重讨论研究了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在一九五八年的教育革命风暴中,同济大学的革命师生曾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冲击。当时,为了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实行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们曾冲破旧教育制度的束缚,举办过一个教学、设计相结合的“同济大学设计院”。但是,当时由于学校的大权不在无产阶级革命派手中,这个新生事物被扼杀了。在这次革命大批判中,同济大学的革命师生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吸取了一九五八年有益的经验,又进一步做了大胆的设想。“五·七”公社教改方案的雏形——“三位一体(学校、生产单位、设计单位)”的教改方案,就是这样在教育革命的熊熊烈火中诞生了。
同济大学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红卫兵和革命的师生员工,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进行教育革命,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对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彻底批判。不破不立。不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不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划清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界限,就不可能进行教育革命,就提不出新的教育革命的方案;即使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也跳不出旧的教育制度的框框。
群众智慧的结晶
毛主席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改方案,是由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披荆斩棘,坚韧不拔,冲破重重阻力“杀”出来的。这完全是广大革命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位一体”的方案提出来以后,立即引起了全校革命师生的注意,同时也得到了校革委会的支持。但是这个建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行得通呢?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根据毛主席的这个教导,他们下决心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中去,首先老老实实向工农兵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在八九月间,派出一百多人的调查队,从城市到农村,以就近为主,跑遍了上海市的七个建筑公司,遍及上百个单位。他们到生产现场,到设计部门,找了工人、技术人员和总工程师,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抱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同工人们一道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一道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的教育制度。在调查中,对于教育改革有热情支持的,也有泼冷水的。他们用阶级观点进行分析,坚决相信工人,依靠工人。这样从正面反面,吸取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原来的方案就更加充实、丰富了。
通过调查研究,有了感性认识,也有了调查材料,他们在校革委会领导下,把初步的方案放到群众中去,放手发动群众,根据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以“五·七”指示为最高纲领,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充分展开讨论。提出和支持“三位一体”教改方案的革命师生,还专门成立了“三位一体串连会”,进行深入研究,把自己的设想、意见,写成大字报在全校公布,同时刻印成材料,发给各个系科、专业,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围绕“三位一体”这个方案,全校广大革命师生员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教室里,在宿舍里,在校园里,革命师生经常三五成群,相互探讨学校、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三结合统一体的具体内容。遇到疑难问题和双方争论不下的时候,就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有关教育革命的指示,或者再到工地、工厂继续进行调查研究。
随着群众的进一步发动,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有的从这个角度,有的从那个角度;有的是一整套的建议,有的是一个部分意见;还有的成立了新的串连会、公社,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为了集中全校各种不同的意见,学校又接连召开了几次全校性的串连会。全校关心这件事的同志,都踊跃地赶来参加。会上,发言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经过群众的充分讨论,汇集了各种方案,听取了各种不同的意见,相互比较,取长补短,才逐步形成现在这样的“五·七”公社教改方案。
同济大学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红卫兵和革命的师生员工认为,进行无产阶级的教育革命,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建设无产阶级的崭新的教育制度,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方案来。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打“人民战争”,只有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要依靠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即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才能夺取教育革命的彻底胜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幼苗
林副统帅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思想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变成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教育改革方案的产生,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广大革命师生员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结果。“五·七”公社教育改革方案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出来的一棵幼苗。
在教育革命中,同济大学的广大革命师生员工掀起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每天清晨背诵“老三篇”,每天上午学习毛主席著作两小时,已经成为全校固定不变的制度。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有关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指示,决心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把同济大学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五·七”公社教育改革方案产生的过程,就是用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和各种思想作斗争的过程。当这个方案初步设想一提出,就遇到两种鲜明的态度。广大革命师生拍手叫好,积极支持。而那些资产阶级的老爷们,却煽阴风,点鬼火,百般抵制。他们有的讽刺革命师生是“蹩脚专业想吃天鹅肉”,大骂革命师生是“空想共产主义”;有的说这样做是“走中国赫鲁晓夫的半工半读的老路”,“大方向错了”,等等。更恶毒的是,有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然把“五·七”公社诬蔑为“武七”(即武训)公社,攻击“五·七”公社办革命化的大学校是“武训办义学”,“走改良主义的道路”,企图把这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扼杀在摇篮里。革命的师生们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导,认识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既然是教育战线上的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阻力。这样他们的斗志更坚定了。
有时,有的同志在困难面前,畏难了。个别的同志在诽谤面前,动摇了。这时他们就反复学习毛主席“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教导,反复学习《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光辉著作,进一步讨论“五·七”指示的光辉思想,自觉展开“斗私,批修”,从中汲取力量。“五·七”公社“五七七三”战斗队的同学们,还请了老工人到学校上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课,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感情,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摇摆性,树立了坚决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他们豪迈地提出:“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是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教育革命的伟大事业,我们不干,谁干!天塌地陷也要顶,刀山火海也要闯!为革命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毛泽东思想能挂帅,天大的疙瘩能解开!”
革命的师生员工深有体会地说:“五·七”公社教改方案,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起来的一棵幼苗,没有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出现“五·七”公社教改方案。我们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一定要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斗私,批修,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誓做毛主席所号召的“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实践——认识——实践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同济大学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红卫兵和革命的师生员工认识到,他们的“五·七”公社教育改革方案,只是初步的设想,还很不完善,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十月下旬,他们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支持下,抽调了一百多名革命师生员工和华东工业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到上海市建筑工程二公司二零五工程队进行试验。他们准备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教育改革方案,使之更加完善。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教育航道前进
北京邮电学院革命委员会
我们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给我们指出了创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革命航道,是新的战斗号召。我们一定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发扬敢于实践、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做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闯将。
今年七月份,我们全院革命师生遵循毛主席发出的“复课闹革命”的伟大号召,雷厉风行,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了教育革命的战斗。十几年来,我院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只靠少数“专家”、“权威”闭门造车,搞出一个脱离政治,脱离工农兵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中国的赫鲁晓夫和我院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就是这样搞的。另一条是放手发动群众,相信和依靠广大革命师生,和工农兵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邮电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邮电事业的教育制度。
那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权威”、“专家”,极力向同学们灌输“邮电主要是为城市服务,农村不需要”,“面向农村是对的,大学生到农村有什么用?”这实质是培养什么样的邮电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邮电事业为谁服务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决心面向基层,深入工农兵,派出一批教育革命调查组,深入农村、工厂、邮电部门,进行试点和调查,向工人和贫下中农请教,把立足点移向工农兵,和工农兵一起搞教育革命,埋葬修正主义教育制度。
我们的调查探索试点小分队,活跃在工厂和农村人民公社,向革命的工人、贫下中农虚心请教。他们沿途调查访问,并且为话务员、广播员组织短期训练班,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贫下中农非常欢迎,叫他们“北京来的红电工”。
通过调查试点,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使教育为工农兵服务,必须彻底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我们坚决依靠全院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大破大立,发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建立一个崭新的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无产阶级教育制度,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航道,勇往直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