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是怎样做到十几年不出废品的
上海大隆机器厂车工 郁永康
编者按:毛主席教导我们: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活的灵魂。只有具体地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目前,广大工农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善于从本身工作的特点出发,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掌握事物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今天本报发表的老工人郁永康的文章和几篇论述高炉上的辩证法的文章,就是很好的例子。郁永康同志首先正确解决了人和产品的关系,懂得了为谁干活,为什么干活,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同为革命的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又正确地分析了加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特殊矛盾,并加以正确的解决,这就使他能够做到十几年不出废品。他们的体会和经验,值得一读。
我是大隆机器厂的车床工人,和摇手柄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从一九五四年我们厂公私合营以来,我做生活没有出过废品,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有同志问我,你为什么十几年不出废品?过去我也说不清楚。最近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回头看看自己的工作,心里有些明白了。下面就谈谈我十几年不出废品的体会。
正确处理人和产品的关系
我十五岁进大隆厂,到现在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来,我和产品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和产品的关系和过去不同了,我对产品的态度也不同了。
解放前,我因为家里穷,才跑到大隆厂做童工。我生产产品,不过是为了混饭吃。产品是好是坏,我们工人做不了主。厂里有些铸件,砂眼大得连小孩的拳头也伸得进去,老板还是说好用。在老板看来,没有什么“质量”和“废品”,赚钱才是他的“标准”。
解放初,我想:现在解放了,生活做好点不会吃亏,将来评级可以高一点,工钱可以大一点。我把产品做得好坏,看成是自己的“本钱”问题,老师傅的“面子”问题。因此,生产上只求“稳”,困难不敢闯,重担不敢挑,虽然没有出什么废品,但质量不能算过得硬。
一九五四年,我们厂实行公私合营。这以后,厂里的生产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产纺织机件到制造冶金设备和化学肥料设备等。这些产品的精密度要求都比较高,有些本来要靠国外进口,现在要靠自己来做,有的还要出口支援别的国家。因此,我们能不能把它做好,这就不是个人的面子问题,而是中国工人的雄心问题,为革命人民争气的问题。每想到这里,浑身都是劲,困难敢去闯,担子重也要挑。象做高压水泵上的曲轴,它的平行度和椭圆度要求都很高,起初横做竖做做不好。想想在操作上,我算是当心的了,可能出毛病的地方,我全找过了,做出来还是个二等品,真有点灰心。后来,我想,产品升级这是赶超外国的问题。高压水泵,美帝国主义手上有,修正主义手上也有,它们能拿出第一流的,我们为什么只能拿出第二流的?心里实在不服气。于是采取三结合的办法来找原因,发现机床本身的刚性不够,花盘有些变型。经过有关方面的帮助,改装了机床上的车头、花盘和尾架,加强了刚性,产品质量升了级,产量也提高了一半。这件事情说明:要搞好生产、做好产品,首先要看到工人是产品的主人,要叫产品来表达出我们工人的革命雄心。
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产品要用工具来加工。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机床设备的精密度,工具量具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条件好和条件差,都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要相互转化的。再好的机床,还是有误差;两台机床的误差固然不同,就是同一部机床在同一个时期,由于加工的产品不同(产品的长短不同、轻重不同、几何形状不同),机床的误差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盲目依赖机床的“精密性”,而思想不过硬,就是用再精密的机床来加工产品,也要出毛病。
根据这些情况,我每用一部机床,不管它是精密的还是“老爷”的,总要先摸熟它的脾气,弄清它的误差;就是用熟了的机床,每次调换产品,也要先试一试,看看机床误差的程度怎么样。分厘卡是精密量具,但它也还有不精确的地方。因此一把分厘卡拿上手,我要先弄清它的误差,就是经常用的分厘卡,用过一阵也要看它有没有移动。由于“条件好”,做生活容易疏忽出毛病,我就这样要求自己:精密机床要当“老爷”机床来对待;老产品要当新产品来做,“好做”的活要当“难做”的活来做;交班同志说“没有问题”,我要当“有问题”去检查。我觉得:宁可注意“一万”,不可发生“万一”,条件越好越要从不利的方面去想,才能有备无患,把好条件真正利用起来。
“条件差”当然也会出废品。但是不要因为条件差,就双手一摊。不利之中也有有利的地方。因为难做,思想重视,这是精神上的有利条件;因为不精确之中还有一定的“精确性”,这又是物质条件。有一次,我加工三百吨压钻机上的一只螺帽眼子。这只眼子有九百一十毫米长,加工误差不能超过四丝,但是用来加工的机床,本身却有凹度、凸度,误差倒有六丝。看起来机床的精密度不够,但只要想办法把这六丝误差避免掉,“老爷”机床还是可以做出好活来。于是我在刀架上装了一只丝表,用它来掌握产品的精度,切削的时候,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不让误差逃过去,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也就只只合格了。
在有利条件下找不利因素,在不利条件下找有利因素,我觉得这才符合于辩证法的革命精神,才能“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使总路线精神在产品上开花
要做好产品,时间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说,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慢工”为什么“慢”,有的是干劲不足,不该慢的它慢了;有的是没有找到规律,做得不上路。如果干劲足,做法对头,“快工”就完全可以做出“细活”。有一次,我们加工大冷机零件的时候,根据图纸规定,只有两道工序。加工时间每只二百三十分钟,过去有些同志做过,实际上办不到,不但老是脱期,有时还要出废品。遇到这种“尴尬活”,确实很伤脑筋。起初有的同志提出,不增加一道工序,质量不会有保证。后来又想:增加工序,就要多花时间,要是不增加工序,而又保证质量,那就多快好省了。于是我们具体分析了产品的特点,找到了一个用一道工序就能做好的办法,经过领导同意去做,质量不但合格,产量还提高了一倍多。从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解决多快和好省的矛盾,首先要坚持总路线的精神,遇事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同时,也要从产品的实际出发,吃透产品的特点,采取全面措施,求得真正的多快好省,使总路线的精神在产品上开花。
吃透产品的特点,就是“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固然加工的方法不同;同样的产品在同样的机床上加工,也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中,又要比较它们的利弊得失,从这中间找出一种质量最可靠的、效率又最高的方法来。象一九六五年三月间,我做泥浆泵上的导板。这是个老产品,从一九五八年做到现在,生产定额大体上是从两个人工做一副逐步缩短到一个人工做一副。而这次由于装配方面要用,车间要我一个人工做两副。接到任务以后,我想,心急也没有用,还是从分析产品特点,来解决产品的加工问题。这个产品的特点是由两个半圆体并在一起加工,中间有空档,刀子在切削的时候,快了容易敲坏,这是不利因素,所以有人认为这种生活做不快。但是两个东西拼在一起加工,倒是断续切削,刀子上的热量容易发散,这又决定了车速能够加快,走刀量可以加大,这又是有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于产品各起多大作用,这时我还不清楚。于是我选了一把刀子作试验。为了避免刀子敲坏,我先把刀子的角度改变了一下;然后把车速逐步加快,从二十转加到六十转;又把走刀量逐步加大,从三十四丝加到六十丝,刀子没有敲坏,质量也很好,一个班做了三副,提前完成了生产计划。
要争集体的荣誉
在竞赛的高潮当中,也容易出废品。这时候,你做几只,我做几只,你追我赶,容易只求产量。在竞赛中能不能坚持质量第一,这里有一个能不能以国家得失为重,以个人得失为轻的问题。有一次和我搭班的青年工人创造了生产上的新成绩,比我做得快了。那天我人还没有走进车间,有的同志就对我讲:“今朝要看永康的了!”我听了就问自己:是不服气,还是承认落后,虚心学习呢?我想:建设大计,质量第一,我不能把个人的荣誉放在国家利益的上面。产量今天不管能不能赶上,质量第一的原则要坚持不放。我又想,人家快一定有道理,有长处,我慢是个短处,但我也有我的长处,把人家的长处学过来,再加上我的长处,两个长处加起来总比任何一方的长处强。当天,我向搭班的同志学习,既超过了搭班同志的产量,质量也很好。
在比学赶帮超的活动中,能争的一定要争,暂时不能争的也不要硬争,而要创造条件去争。比如,有时候生产任务比较急,领导调我去做,有的同志开玩笑说:“现在要看永康的了!”开头两天,我就不争。因为产品刚拿上手,机床又不熟悉,我宁可做得比别人慢些,也不要冒冒失失去争。我觉得,冒冒失失,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因此要在争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就能使产品达到多快好省。
决心做两个“学生”
我十几年来不出废品的根本原因是党的教育和群众的帮助。
十几年来,党培养教育我,使我懂得了人活着为什么?做工又为啥?我读毛主席的书,还是这两年的事情。我发现,党平时教育我的一些根本的革命道理,毛主席的书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的。我要更好地懂得革命道理,就要好好地读毛主席的书,直接地听毛主席的教导。开始,我读的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反对自由主义》,我进一步懂得了,做一个革命的工人,要有一颗赤胆忠心,要有一股搬山的干劲,要有一套精益求精的本领,要有一个自我批评的精神。这些教导,都指导了我改造思想,搞好生产。一九六五年,我又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几篇哲学著作。我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强大的武器。我也下定决心,要把毛泽东思想红旗高高举起,终生不放。要练好过硬本领,一丝不苟。
我十几年不出废品,还多亏同志们的帮助。我们车间的老工人很多,有些我做起来没有把握的产品,都是他们帮助解决的。他们成功的经验对我有帮助,出废品的教训对我也有启发。有人说:“要学就要学先进,为什么要学废品?”我觉得:成功的事情,有时一下子还看不出经验;失败了的事情,反而可以找到活生生的教训。教训接受了,也就变成了经验。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时间还很短,我工作做的还不够好。但是,我有信心学好、做好。我的决心和办法是: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做群众的小学生。 (上海市总工会宣传部整理)


第2版()
专栏:高炉上的辩证法

我们摸到了“矮胖”高炉的脾气
石钢一高炉值班室小组
尊重实践,变生搬为独创
我们炼铁厂的一号高炉,和一般高炉不一样,它是个矮胖子。一百多年来,炼铁的高炉都是又高又大的瘦高个儿,这种炉型,多年来人们一直比较满意。但是在高炉生产飞跃前进的道路上,矛盾暴露出来了。炉子高,炉膛里面透气就不那么痛快,不断加快矿石的熔炼就遇到了困难,铁的产量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于是,人们在炉型上闹了一场革命,把高炉的高度改矮了,身腰加粗了,把“瘦高个儿”改成了“矮胖子”。矮胖高炉投产以后,用什么样操作制度才能适合新炉子的脾气,开头谁也摸不透。当时主要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装料制度才能保持高产、顺行和消耗低。从二高炉来的工长们,根据掌握瘦高炉子的经验,认为每次装料的料批要小一些,才能保持炉子顺行。从三高炉来的工长们,根据大高炉的经验主张料批要大一些,认为这样,可以省焦炭,产量高。有的同志还收集了外国的和我们国家几个大型高炉的技术资料来证明,认为胖炉子炉喉大,可以大口吃料。我们照三高炉同志们的意见做了,一到生产上就行不通。于是又反复地将别的炉子的技术资料和自己的炉子相比。这样一比,发现许多问题。我们是中型高炉,人家是大型高炉;外国的胖炉是用次料搞试验,我们是工业生产,吃的是精料。这才真正认识到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大家明确认识了要掌握好矮胖高炉,必须从自己炉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中逐渐摸索经验;就是别的炉子成功的经验,也要经过自己的实践变成自己的经验,才能掌握好矮胖高炉。
往高炉里装料,每次究竟应该装多少,才是最经济合理?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争论很热烈,但是,每个人只欣赏自己的意见,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只重视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尊重别人的实践经验;甚至经历了同样的实践,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我们这才认识到:每个人的经验、意见和结论,虽然都是从实践里总结出来的,但是并不一定都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必须通过“再实践”才能证明这些经验是否正确。于是,我们把每个人提出的高炉操作方案,按先后次序进行试验。要求每班工长不仅在试验自己方案的时候认真对待,而且在试验别人的方案时更要一丝不苟,细心操作,认真总结。经过这样一个个方案的试验,结果证明:料批过大,会造成炉子不顺,料批太小也不经济,还有大小料批一起用也不行。最后,试验出来了一个新方案,叫做拿大料批“当饭吃”、小料批“当药吃”,炉子顺就使用较大的料批,炉子不顺,就用小料批调剂。这样做,既保证了炉子的稳定顺行,又做到了经济合理。炉子的情况一直很好,产量逐步上升、焦炭消耗逐渐下降。
勇于实践,变坏事为好事
低硅铁是一种比较难炼的新品种,过去我们从来也没有炼过。但是,我国第一套大型氧气顶吹转炉投入生产以后,它要求高炉能生产低硅铁。这种铁对转炉好处很多,可以缩短炼钢时间,降低铁水消耗,延长转炉寿命。
我们过去一直不敢炼低硅铁。因为生铁含硅低,炉子要冷,冶炼过程不好掌握,炉况稍一波动就要出事故。因此,一谈到炼低硅铁就“脑门疼”。
转炉的要求摆在那里,我们是做我国炼钢事业发展上的绊脚石,还是当开路先锋?当然要做开路先锋。但是,真正去做还缺乏足够的信心,还缺少克服困难的办法,最大的障碍还是怕出现炉冷事故。因此必须想办法制服炉冷,才能炼出低硅铁来。我们又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指示。想到过去几次炉冷是坏事,怎样才能使坏事变成好事呢?必须先看看坏事是怎么坏的。大家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几次炉冷的原因,越分析大家信心越足,越分析办法越多。后来我们根据硅还原的特点,制定了控制炉子温度的十五条操作措施,低硅铁冶炼关,终于被我们攻下了。我们不仅炼出了满足转炉用的普通低硅铁,而且也炼出了可以冶炼某些高级合金钢用的超低硅铁。
从冶炼低硅铁的实践里,我们体会到:尊重实践,不仅要尊重成功的经验,而且更要尊重失败的教训。有成功的经验,
又有失败的教训,这样的认识才更完整、更深刻。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待事故,对待坏事,有两种态度,两种方法。我们过去对待高炉上出的事故,往往只从技术上分析,没
有从思想上分析;只从危害后果上分析,没从如何接受教训分
析。结果越分析越怕,越怕越缩手缩脚,越不敢干。这样被坏
事吓破了胆,同样的事故一犯再犯。“怕”字当头,坏事永远也
变不成好事,“敢”字当头,坏事才能变成好事。
善于实践,变必然为自由
矮胖高炉,能多吹风、多出铁,但它的弱点是炉身短,炉
子里的热量利用不充分,焦炭的消耗高一些。在焦炭不足的情
况下,这对多出铁又增加了新的矛盾。因此,我们决定在一高
炉进行向炉内喷吹煤粉的试验。这种方法,有些国家也搞过,但
遇到了重重困难,有的炉子结了瘤。我们怎么办?决心担风险,
不“吃现成饭”,走外国没有成功的路子。
我们值班室的任务就是怎样使高炉把煤粉吃到肚子里,而
且吃得越多越好,而不会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要摸索出一套
掌握喷煤操作的规律,闯出一条使用部分无烟煤代替焦炭炼铁
的新路来。我们在向高炉喷煤粉的战斗中,迅速地突破了一道
又一道的难关,使煤粉的喷吹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进一步
增加往高炉里喷吹煤粉的数量,我们还广泛发动群众,实行内
外三结合,发扬技术民主,在操作上充分利用矮胖高炉的优越
性,多往高炉里吹风,增加了煤粉在高炉里燃烧的空间和时
间,使每天喷入高炉的煤粉量又有了增加,我们高炉的生产水
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高炉喷煤粉的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路是人走出来的、条
件是人创造的,只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人才有克服困难的
决心和毅力。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攀登顶峰的路是崎岖坎
坷的,必须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才能到达顶峰,变必
然为自由。


第2版()
专栏:

炉体维护两事
鞍钢第二炼钢厂青年团结炉总炉长 马万祥
维护和快炼
炉体维护和快炼是对立的统一。炉子是炼钢的基础,炼钢是维护炉子的目的。总炉长要想维护好炉体,就要勤补炉,勤处理,这样就要花费时间,和快炼有矛盾;炉长和工长为了快炼、多炼,常常忽视炉体维护。
我过去只看到炉体维护和快炼的对立,看不到这里有统一。认为炉子是炼钢的基础,没有炉子就没有钢。总炉长只搞炉体维护,只管炉底、炉帮、炉顶。快炼从不过问,这是工长的事。每次出完钢发现炉底稍微洼一点,就赶紧炼炉,炼的越厚越好,把熔池炼的很高,象个碟子似的,炼钢时钢水一沸腾就从五个炉门、两个炉头跑渣跑钢,严重地影响生产,还常出事故。
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使我认识到,炉体维护和快炼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炉体维护和快炼都是为了多炼钢,炼好钢,支援国家建设。这两者不能分割,单纯为了快炼和单纯为了维护炉体都是片面性。如果单搞快炼,虽然看来是多炼了几炉钢,但是缩短了炉子寿命,搞垮了炉子,为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单纯搞炉体维护,不搞快炼,虽然炉子维护得很好,寿命延长了,可是,炼钢的有效时间很少,同样为国家造成损失,也达不到增产的目的。所以两者必须同时并举,既搞维护,又搞快炼,维护之中搞快炼,快炼之中搞维护,两者不能偏废。认识提高了,作法也就改变了。凡是能够多炼的,尽量做到多炼,减少维护时间,增加炼钢时间;需要维护的时候,也要交错进行,事先做好准备,竭力缩短维护时间,延长炼钢时间。这样大大增加了炼钢时间,推动了快炼。
炉子前期和后期
炉子和人一样,有青年时期,老年时期,也就是前期和后期。在青年时期火力方刚,精力充沛,很容易做到快炼。而在老年时期,年迈体衰,腿脚不灵,由千里马变成老牛炉。
一般说来,前期炼钢快些,后期慢些,但对快和慢也要用辩证观点来看。在一定条件下,快可变慢,慢也可以变快,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教训的。刚修完的炉子,炼起钢来一顺百顺,的确很快。正因为是新的,人们就产生麻痹思想,对炉子维护就放松了。结果快了不久,前后墙烧坏,往炉内进空气和煤气的水套、炉头长高,象人在咽喉上长了瘤,煤气空气进不去,结果炉子未老先衰,就慢起来,变成了老牛炉。
如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炉子前期既搞快炼,又搞维护,让人等炉子,不让炉子等人,人走在炉子前面,就可以使炉子葆其美妙的青春,做到老而不衰。去年春天,我们炉子进入了后期,有点慢了,有人说:“现在这炉子老了,腿脚不灵巧了,跑不动了。”要是过去也就不再努力了,只等修炉。这次,我们分析了炉子变慢的原因,采取了对策,使炉子又返老还童了,变得年轻起来,连连出现质量高、品种好的快速炼钢。
(原载《辽宁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大修中的小故事
武钢二号高炉大修工程指挥部政治处
撞和漏的故事
高炉炉内温度很高。为了减轻高温对炉体的破坏,人们在炉壁和炉砖之间安装了一层冷却壁。冷却壁中铸有供循环水流通的管道,管道两端露于冷却壁外。冷水从外界压入,在冷却壁内循环,起着冷却炉体的作用。二队芦永池架工小组就是负责安装这种冷却壁的小组之一。
安装前,这个小组学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把“一着”和“全盘”的观点用于冷却壁施工,提高了对安装的自觉性。
他们由冷却壁的作用,联想到保护管道、防止管道漏水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防漏是整个安装战役中的“决定意义的一着”,必须确保全胜。否则,“冷却壁如果漏了(一个败仗),安装得再好(连战皆捷),也起不到冷却的作用(全功尽弃)”。
怎样防止不漏呢?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对架工来说,不撞就能保证不漏。要防漏,必先防撞;要防撞,又要准备挨撞,作万一被撞的防备。为此,他们把安装的整个过程分解成装车、运输、向炉内拖吊和向炉体安装等四个环节,并逐个环节研究怎样防撞,不幸撞了,又该怎样减轻撞的后果。
装车的时候易撞坏管头,他们就在管头周围遮上木头;运输的时候易压坏管壁,他们就把管子一个个地平装起来;向炉内拖吊的时候易撞坏冷却壁的后侧面,他们就令后侧面保持一定斜度,减弱碰撞时的冲击量,万一碰撞了一下,也不致漏……。总之,他们既估计了不撞的可能,也估计了挨撞的可能;既作了防撞的预防,也作了挨撞的准备。提高了安装自觉性,也就掌握了安装主动权。结果“连战皆捷”,一个没漏,顺利地完成了安装任务。
这件事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性,而且还受着外界其他有关事物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事物的发展趋向就不仅只有一种可能,而有多种可能。有了这种认识上的自觉性,就能多设想几种前景,多作几手准备,从而使自己掌握主动权,处于有备无患、应付自如的境地,取得预期的成功。合格证合不合格?
高炉大修中有项质量要求很高的焊接任务,这就是焊补炉皮。为了确保焊补质量,大修前专门举办了训练班,考试合格的发给合格证。焊补炉皮的时候凭合格证上炉,没有合格证,再大的工匠也不允许上炉操作。这样作算得是够认真、够严格了。可是,焊补质量却很差。一队抽查过五个焊补孔,质量不合格的就有两个。合格证不能保证质量的合格,原因在哪里呢?
曾在训练班学习过、并持有合格证的二队二段代理指导员陈春祥同志说:“因为训练班不是按照实战需要进行训练的……在训练班的时候,焊接用的试样的焊接处的间隙都小于四毫米,焊口铣了再锉,锉了还用砂纸打,净得照见人影。可是在高炉,炉皮焊接处的间隙却常常大到六七个毫米,而且只能用砂轮打磨,非常粗糙,这是一。在训练班的时候,人们可以随意摆布试样,一律采用俯焊,操作起来很方便;可是在高炉,人们却被高炉炉壁所限制,被迫进行仰焊、卧焊等,操作非常别扭,这是二。在训练班时,电门就在身旁,可随时调整电流大小,保持焊缝均匀;可在高炉,调整电流要从炉上跑到炉下,常常欲调不能,这是三。”他又说:“所有这些的差别问题,在这个合格证里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这说明了:训练脱离了实战需要,训练本身就是不合格的。证明在这种训练中训练合格的合格证,当然也就不合格。可是却有这样的人,他们一看到“本本”上的合格字样就不再追查“本本”所代表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仿佛有了合格证,一切都有了合格的保证。结果受了骗,越认真地凭合格证办事,就越难合格。由此可见,带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好心不一定就能办出好事来。
环梁吊车为什么不转了?
高炉炉底要砌两层耐高温的炭砖。这种砖很大,每块长三米二,重八百多公斤,砌装时需要一种特殊的机械,这种机械名叫环梁吊车。吊车由中心轴、环轨和悬臂组成。中心轴象圆心,环轨象圆周,悬臂象半径。悬臂的一端可以沿环轨移动,另端可以绕中心轴作三百六十度的旋转。悬臂上附有可以平行移动的电葫芦。这样,吊车在悬臂所达的圆面内的任何一点上都能进行吊装作业。砌炉之前,吊车在炉外专门进行了预安装和预试车,整整两个下午运行都很正常。可是,在炉内正式安装后试车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第一天还能勉强转动,第二天干脆一转也不转了。原因在哪里呢?
技术员陈伯钧同志说,事后看来,引起不转的因素很多,有结构的因素,有安装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思想因素。机械的不转主要是因为人的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静止不变造成的。
他说,炉外到炉内,虽然只差一个字,可是安装条件和设备条件却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安装环境变了。炉外是露天作业,安装条件好,纠正偏差容易,而炉内作业,安装条件差,纠正偏差却相当困难。可我们的安装技术却停留在炉外安装的水平,所以就出了环轨不平、中心轴不垂直等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环臂的转动。二是设备条件也起了变化。如中心轴的轴套(上面联接着悬臂),在炉外是点焊,变形很小,到了炉内后改为满焊,轴套变形很大,出现了十道的椭圆度,加上轴和套的间隙设计本来过小,没有缓和的余地,结果轴就被套抱死了。悬臂也就不转了。
总之,吊车在炉外能转,是因为具备了转的条件。到炉内,客观条件起了变化,我们的认识却没有跟上这种变化,安装水平也没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所以环梁吊车也就随之卡住了,不转了。后来以变应变,改大了套和轴的间隙,找平了环轨,调整了中心轴,吊车就重新转动起来。不过,却整整耽误了两天工期。
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环梁吊车安装条件变了,人们的认识没能随之急速变化,环梁吊车就不转;认识变了,环梁吊车就转了。这不是很好地反映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反映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