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坚决把毛主席的书当作最高指示
庄家富同志谈报刊重发他《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一文的感想
《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登载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一文和编者按后,首都各报都转载了,《体育报》《新体育》也联合写了编者按。《中国青年报》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发了专文。我们特地访问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现在担任乒乓球教练的庄家富同志。
《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做得很正确
我们一见面,这位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共产党员,便非常激动地对我们说:“《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把我六年前写的文章登出来,并加了按语,对自己鼓励很大。这件事做得很正确。让广大群众来鉴别一下某些资产阶级‘权威’为什么要骂我们写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文章?他们骂的是什么?居心何在?这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我不能不指出,他们所以指责我的文章为‘简单化’、‘庸俗化’的典型,那不是指责我个人,而是指桑骂槐、借题发挥,攻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仇视读毛主席的书、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广大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他们打着‘权威’的招牌,挥舞‘简单化’、‘庸俗化’的大棒,妄想把毛泽东思想封锁起来,不许我们学和用,以便于他们反对毛泽东思想,篡改毛泽东思想。他们这样做,是适应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派的需要的。他们与邓拓等黑帮实质上是一丘之貉。
“从最近报刊上揭发邓拓之流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来看,凡是牛鬼蛇神都最怕毛泽东思想,最恨毛泽东思想,千方百计地诽谤、攻击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改造主客观世界最强大的思想武器,一旦被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所掌握,我们的阶级立场就会无比坚定,眼光就会变得无比敏锐,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飞跃前进,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变得无比巩固和强大,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就会走向彻底胜利。而他们那帮跳梁小丑就会无处藏身、彻底完蛋了。几年来敌人如此疯狂、狠毒地向我们进攻,说明政治思想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非常尖锐、复杂而又激烈的。敌人既然胆敢向我们挑战,那我们就按毛主席的教导,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坚决、彻底、干净地把他们连根铲除!”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是怎样产生的
接着,我们谈起了一九六○年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庄家富同志谦逊地说:“那篇文章限于自己的水平,还没有把我们队和我对毛主席的热爱、对毛主席著作学习的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学得很不够,不过,我们学一点,就用一点。那篇文章就是记录我们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去指导参加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访欧比赛的一点收获,是我们乒乓球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一点客观反映。”事实上,在用毛泽东思想哺育的中国乒乓球队集体的带动下,庄家富同志很早就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用来改造自己的思想,指导训练和比赛,收到很好的效果。原来他是直握球拍擅长进攻的运动员。为了帮助同志们适应欧洲式横拍打法,使我国乒乓球运动迅速攀上世界高峰,他毅然放弃直拍攻球打法,改成横拍守球打法,甘愿作一块“铺路石”。他决心要走自己的路,在很短时间内,打破欧洲横拍的传统,变守球为攻球,创造了独特的横拍风格。一九五九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同志力胜群雄,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身兼教练的庄家富同志也和容国团等四名队员一起进入男子单打前八名,成为我国首批列入世界优秀选手的成员之一。庄家富同志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呢?他说:“那几年我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后,认识到打球也是为了革命,作为一个革命青年,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期望。”当年十一月,他又带领庄则栋、李富荣等十六七岁的小将“出征”北欧,连战皆捷,赢得了“威震海外”和“小老虎”的赞誉。庄家富同志回顾这些成绩取得的原因时,深有感触地说:“那完全是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头脑的结果,是把毛主席指示的精神和乒乓球比赛具体结合的结果。”
“那时候,外国人对我们的直拍打法是瞧不起的,无论说话写文章,都认为我们的直拍打法落后,没有发展前途。可我们根本不睬他们那一套,我们按毛主席的教导,破除迷信,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坚决走自己的路,树立自己的风格。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克服了重重难关,结果容国团为祖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庄则栋、李富荣等在关键时刻敢打敢拼,智勇双全,反败为胜,赢了许多世界强手。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各行各业都可以用,用到那里那里灵。由于受到毛泽东思想深刻的教育和激励,我回国后就写了那篇文章。从那时起,我就感到读毛主席的书,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一切,应该成为一个革命者本能的行动。”听了这番话,我们不禁要问某些“权威”,你们用“庸俗化”、“简单化”给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学毛主席著作大泼冷水,来反对广大群众直接掌握毛泽东思想,否定毛泽东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是在为资产阶级复辟鸣锣开道吗?
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乒乓球队不断前进
中国乒乓球队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统帅打球,从而迅速成长为一支思想红、球艺精、作风好的运动队。在这样一个革命化的熔炉里,庄家富同志对毛主席的书越来越热爱,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与日俱增,无产阶级的革命觉悟不断提高,一九六○年后,他在几届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就是例证。拿一九六一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来说吧,当时党和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统一认识,提高战斗力,克服部分人的保守思想和个人得失的考虑,乒乓球队的领导带头大学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中心思想:“敢于胜利,善于斗争”,作为迎接这届比赛的指导思想。组织大家反复学习、反复认识了三个主要问题: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不断反右倾,鼓干劲,树立胜利信心;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反复找问题,想办法,做好充分准备。既要高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彼此互助互让;又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人力争上游。既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每球必争的干劲和毅力;又要高瞻远瞩,胸襟开阔,有不因一球一分之得失而紧张失常的器量与修养。庄家富同志积极运用毛主席的这些辩证观点把自己武装起来,牢牢记住毛主席“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教导,投入了紧张的赛前准备。当时日本队创造了一种新技术“弧圈球”,我国乒乓球队为了研究对策,领导派他研究弧圈球技术资料,他毫不犹疑地放弃了宝贵的赛前集训时间,积极地完成了任务,成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比赛开始后,他丝毫未因缺少赛前训练而气馁,而是“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力争打出最好的成绩。他说得好:“我个人虽然没有直接取得冠军,为国争光,但为我队夺得世界冠军尽了自己一点力量,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任务,我和大家一样感到莫大的快慰和鼓舞。”这种以革命利益为重,积极贡献自己青春的行动,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威力,显示了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我们年青一代崇高的精神境界。什么人才会责骂、诬蔑这样的革命青年和他们写的文章呢?只有那些资产阶级的“权威”,只有那些牛鬼蛇神。
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坚持学毛主席著作
通过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庄家富同志的革命精神不断发扬。一九六四年,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锻炼自己、改造自己,他主动报名下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和贫下中农建立了亲密的阶级感情,使自己在革命化的大道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在乒乓球队技术革新的科学实验中,他也积极地献计献策,刻苦钻研,对改进训练工作和提高技术水平起了不少促进作用。
庄家富同志回顾一九六五年的工作情况时说:“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在革命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既要做国内的革命促进派,也要做国际的革命促进派;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也要为世界人民服务。本着毛主席的教导,一九六四年底,我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到印度尼西亚担任乒乓球教练工作。去年九月三十日事件后,我仍在那里。当时,印尼右派军人疯狂地掀起了反共反华浪潮,白色恐怖笼罩印尼全国。面对这场严酷的阶级斗争,我和其他五个同志一起,每天学习毛主席著作中有关阶级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纪念白求恩,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党员在民族战争中的模范作用等篇章,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决心无论遇到印尼反动派什么样的挑衅和迫害,都要为祖国的荣誉和尊严而战,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儿女的革命气节不可丢,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什么也不怕!”
用毛泽东思想培育更年青的一代
从印尼回国后,庄家富同志担任了培养乒乓球运动接班人的工作,他感到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他说:“现在全国工农兵和革命干部都在大学毛主席著作,突出政治,把毛主席的书当作一切工作的最高指示。在这种形势下,不仅自己要学好,更重要的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把接班人带好。为此,我们就积极运用毛泽东思想来解决思想上和训练比赛上的一切问题。比如一些队员在练习反手攻球的新技术时遇到了困难,对两边攻的打法有些动摇,我就用毛主席‘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那段语录去勉励他们,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了打两边攻的困难。队员们说:‘这比单纯从技术上讲反手攻球怎么打,效果大多了。’今年初,我们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活的思想问题,和同志们一起研究编了‘二十个怎么办?’用毛主席的有关语录回答这些问题。比如,在比赛中遇到强手紧张害怕时怎么办?我们就要求队员学习毛主席‘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这段语录,这样便提高了他们的勇气和斗志,效果很好。现在,毛主席的思想就象阳光和雨露一样滋润着这些幼苗,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生气勃勃地学习、生活、锻炼,他们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是我们伟大时代特征的生动反映。”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简要事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出,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和庄家富同志行动的指南,并已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显然,真理是骂不倒的,资产阶级的“权威”们越骂,越说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伟大,广大的工农兵群众就越要拥护。所以庄家富同志最后说得好:“毛主席著作我还学习得很不够,用得更不够,但毛主席的书是革命的书,今后,我要更加崇敬、热爱毛主席,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任何资产阶级‘权威’,任何敌人企图反对我们掌握毛泽东思想,是枉费心机的。”
(原载五月二十二日《体育报》)


第1版()
专栏:

藐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
上海《解放日报》五月二十日社论
孟德和等同志制造国产无缝氧气瓶的先进事迹,是一曲大长无产阶级志气、大灭资产阶级威风的凯歌。它使资产阶级技术“权威”黯然失色,使革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创造才能大放光彩。
孟德和和他们厂里的同志都说:“国产氧气瓶的诞生,是在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斗出来的。”这句话说得对,说得好。大家知道,自然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阶级性,我们要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先进的技术;但是,用什么思想、走什么道路来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为谁服务,却是有阶级性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和路线:一种是资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它是为少数剥削阶级服务、为发展资本主义服务的,它和广大职工是对立的,它只能依靠、收买少数技术专家来开展技术工作,并且把技术作为私有财产垄断起来,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广大群众却被排斥在实验室之外,根本不会也不可能参加科学技术研究。另一种是无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它是为人民利益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因而能够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能够最充分地吸收广大劳动群众的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打破少数人搞技术的圈子,能够依靠广大群众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无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比资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要优越得多,路子也要宽广得多。按照无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办事,就会热气腾腾,生龙活虎,多快好省;按照资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办事,就必然冷冷清清,死死板板,少慢差费。这两条技术发展路线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反映。我们要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就一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技术路线,反对资产阶级的技术路线。孟德和等同志制造氧气瓶成功,正是贯彻执行无产阶级技术路线的胜利,是打破“洋框框”的胜利,是在技术工作中大搞群众运动的胜利。
怎样才能坚持无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呢?国产氧气瓶的试制成功,提供了很好的答案,这就是:发扬敢说敢想敢闯敢创的革命精神,敢于藐视一切资产阶级的技术“权威”。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特点,是以“权威”自居,死抱住洋框框不放,看不起群众,更看不起群众的实践经验,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你要搞尖端产品么?他说,外国还没有搞过哩!你要创造新工艺、新技术么?他说,外国文献上没有见过!你要土法上马么?他说,没有洋设备,根本搞不成!有些同志迷信“权威”,经不起他们的洋拐棍挥舞几下,就给吓住了,不敢作为了。孟德和等同志却不然。他们在试制氧气瓶的过程中,以高屋建瓴的气势,敢于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有的人断言“中国要造氧气瓶至少再过二十年”,孟德和他们却根据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急需,说干就干,短短几年功夫,就制成了氧气瓶;有的人说“焊接的氧气瓶要锻造,这在世界文献里还没有看到过”,孟德和他们却不管那一套,坚持进行试验,终于从实践中掌握了锻造的规律,解决了这道难题;有人在鉴定氧气瓶的时候,多方加以非难,硬说瓶子“不顶用”,孟德和他们却凭试验作出结论,证明氧气瓶在使用中好得很,打破了“专家”的种种框框的束缚。就这样,孟德和等同志破除了对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迷信,依靠群众,依靠实践,造出了名副其实的“争气瓶”。由此可见,如果不解放思想,不破除迷信,不敢于藐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要想跳出老框框,进一步发展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
孟德和等同志敢于同资产阶级“权威”斗,他们的力量和信心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毛泽东思想来的。制造氧气瓶的过程,正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过程。国产氧气瓶的试制成功,又一次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要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就必须按照毛泽东思想办事,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不断开展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坚持无产阶级的技术发展路线,把一切坚持资产阶级技术发展路线的“权威”、“洋框框”统统打倒!


第1版()
专栏:

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封锁”斗,同资产阶级“权威”框框斗
我们的氧气瓶是斗出来的
上海耐酸搪瓷厂工人工程师 孟德和
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和厂里的同志们花了六年多时间,不断摸索,不断改革,终于造出了质量符合要求的氧气瓶,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里填补了一项空白。国产氧气瓶的诞生,是发扬中国工人阶级革命志气,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结果,也是突出政治,藐视资产阶级“权威”,打破洋框框的结果。厂里同志们都说,我们的氧气瓶是在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斗出来的,应当叫它“争气瓶”。
决心同帝国主义较量较量
我原来是上海十八白铁社的白铁工人,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到地方国营上海耐酸搪瓷厂工作。
那个时候,耐酸搪瓷厂刚刚从生产日用五金搪瓷产品转业生产工业搪瓷反应锅。起初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大量的是手工操作,重体力劳动,产量很低。后来在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同志们大胆革新,改进工具,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新的矛盾:氧气供应不上了。厂里每天需要五六十瓶氧气,但是炼气厂只供应我们四五瓶,经常有一百多个工人停工待“气”。为什么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氧气呢?一了解,原来不是氧气没有,而是生产出来以后没有瓶装。
氧气瓶过去一直靠国外进口,美帝国主义把它列为对我国禁运的物资。还有一些国家,晓得我们不会造,就乘机大敲竹杠,要我们用十吨钢材换一只氧气瓶。我们听了,气坏了,决心同帝国主义较量较量,自己动手来造。
当时,大伙都不懂制造氧气瓶的技术,只能土法上马,来个“依葫芦画瓢”。我们用十六磅、二十四磅的大榔头,把钢板敲成个圆筒,用电焊焊起来。单层的不耐压,就搞双层的;双层的还怕不保险,又加上七道箍。经过三个多月,失败了五十多次,第一批氧气瓶搞出来了。这种氧气瓶,象只大型的热水瓶,重量有一百二十八公斤,比一般的氧气瓶重一倍多。有些人看了,说它太不象样子,有个工程师甚至批评我们浪费国家财产,叫我们不要再搞了。我们想,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产生,总要经过一个从低到高、从差到好的过程。我们的氧气瓶现在虽然“不象样”,将来总归会象样的。既然造出来了,就一定能够把它造好。我们决定坚持干下去,让事实来作结论。
从此,花了六年多的时间,进行了五次重大的改革,使氧气瓶的结构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工人的志气“封锁”不了
第一次改革是一九五九年我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后开始的。在群英会上,一位负责同志说:“我们中国工人阶级是有志气的。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这是我们的责任。”这几句话,说到了我的心里,也好象一副担子落到了我的肩上。我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氧气瓶搞上去。回到厂里,在党组织的支持下,我就和同志们一起动手改革氧气瓶。但是,当时有少数人有不同的看法,向我们吹冷风,说什么“敲敲洋铁畚箕的白铁匠也想搞氧气瓶,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个在外国留过学的氧气工业“权威”人士说:“中国要造质量好的氧气瓶,至少再过二十年。”听到这些话,我们并不泄气。我想,搞氧气瓶是为了国家需要嘛,又不是为了那一个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人的责任。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几句冷言冷语,休想动摇我们的决心。大家经过努力,搞成了一台土包扎机,把两层钢板扎紧,减少空隙,增加了钢板的强度;又去掉了氧气瓶里的七道保险箍,使瓶子减轻了十多公斤。这么一改,氧气瓶比原来提高了一步。
但是,七道箍去掉后,瓶子还是双层的,材料花得多,搬运又不便。我们就打算搞第二次改革。
正在这个时候,领导上要我参加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我抱着很大的希望,想乘这个机会到国外学一点制造氧气瓶的知识。我们到了苏联基辅,我们提出要参观氧气瓶工厂,他们推说:“这里的参观计划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到列宁格勒去参观吧。”到了列宁格勒,没有想到他们拉下了面皮讲:“氧气瓶厂是保密的,不能参观。”这时,我真气炸了。他们的氧气瓶厂敞开了大门给英国人美国人参观,却对我们“保密”!回到旅馆,我就把随身带去的《毛泽东选集》翻开来读。毛主席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毛主席的话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我想:外国人有一双手,我们也有一双手,外国人有一个脑袋,我们也有一个脑袋,外国人能搞出来,我们为啥不能搞呢?何况我们是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难道一只氧气瓶也搞不好吗?让帝国主义禁运吧,让修正主义封锁吧,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争一口气搞出氧气瓶,给他们瞧瞧!
回国后,我就把在国外碰钉子的情况告诉了厂里的同志,大家都憋了一肚皮气,说:“他们能够封锁产品、封锁技术资料,但是他们决不能封锁我们中国工人阶级的志气。”
从反复实践中摸索规律
第二次改革开始了。我们花了几个月,用土办法造了一台“轧圆机”,同时又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板,增加了瓶身的耐压强度,把双层瓶改成单层,重量又减轻了二十多公斤。
单层氧气瓶试制成功后,还不够理想:要在瓶底装上一个“脚圈”,才能使瓶身直立起来。我又和大家商量搞第三次改革,打算把半球形的瓶底改为凹形底,去掉“脚圈”。当时碰到了一个难题:瓶底要凹成什么样的形状,平一点还是尖一点,瓶底的厚度和瓶壁的厚度要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才能经受同样大小的压力?求出这个计算公式,需要有力学与高等数学的知识,据说国外也没有完整的资料,就是有,他们也不会告诉我们。我们想,没有计算公式,我们就不能够搞吗?毛主席教导我们: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计算公式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实践,那来什么公式?我们就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采取“笨”办法一只一只试验,失败一次,改进一次。摸索了两个多月,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形状和厚度比例,搞成了凹形底,去掉了“脚圈”。
经过三次改革,氧气瓶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一步,不过,瓶口和瓶底还是焊接上去的,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费工费料。针对这个缺点,我们提出了第四次改革的课题:采用机械收口的办法来代替焊接。
我们到处参观访问,跑书店翻资料,寻找收口方法。有一次,我到食堂劳动,看到炊事员在捏包子,他的动作引起了我的联想:机械收口不是同捏包子一样的道理吗?但是面粉可以用手捏,烧红的瓶坯用什么东西去捏呢?后来,参观了一家机锻厂,看到他们用汽锤来锻打烧红的钢锭,就象捏面团一样。可是,问题又来了,我们的氧气瓶有焊缝,焊接的东西是否可以锻造呢?我们就去请教有关部门。有的专家冷冷地对我说:“做氧气瓶不象做啤酒瓶那么便当。焊接的氧气瓶要锻造,这在世界文献里还没有看到过。”到底怎么办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实践论》。毛主席说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示。我想,书本上的东西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书本上没有的,我们就不能创造吗?如果样样事情都要等书本上有了再去做,那么在没有书本以前,人就不要过日子了吗?我们就拿了氧气瓶的坯子到一家熟悉的机器厂去试验。试了六天,搞出三只“收口”瓶,检验的结果是一只好,两只坏。当时有人说:“搞了六天两只坏,一只好,可见好是偶然的,坏是必然的。”我想,毛主席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吗?既然有一只好的,为什么不能做到只只好?任何事情开头总是难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摸索出它的规律。我们经过分析,发现好的一只温度烧得高,操作时速度也比较快,收好口以后还是红的;其他两只温度比较低,锻打到后来冷得发黑了。我们还查出了其他几个原因。这样一来,大家的信心就足了,肯定机械收口的办法是行得通的。我们就自己造了一台收口机,继续试验下去。经过上百次的失败,单是模具就改了五十多次,终于摸清了温度高低、速度快慢、锻打轻重的规律,做到了只只好。
到这时候,氧气瓶已经改革了四次,重量从一百二十八公斤降低到七十八公斤,生产工序比原来减少了二十四道,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八倍,单位成本也比原来降低了百分之六十二。当时,国家迫切需要氧气瓶,上级领导部门就组织了一个鉴定委员会,请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对我们的氧气瓶进行全面的鉴定,以便早日列入国家生产计划。
敢于藐视资产阶级“权威”
可是,就在鉴定的过程中,各种洋框框、洋教条一起跑了出来。我们同轻视群众、轻视实践的资产阶级“权威”开展了一场尖锐的斗争。
一个是关于氧气瓶的瓶底问题。在鉴定会上,有个教授问:“氧气瓶上的这只凹形‘底’,你们有没有数据?”
我们说:“数据我们一时还拿不出,不过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质量没有问题。”
教授仍然不同意,说:“没有数据,凭什么来鉴定瓶底的耐压强度呢?”
我们说:“作为一份完整的技术资料,应当要有数据,但是现在国家急需氧气瓶,为什么不能先根据实际使用效果作出鉴定,然后再去探求数据呢?”
但是,不管我们怎么说,那位教授一定要我们拿出数据,不然就不肯在鉴定书上签字。
我心想:我们办事情是要有科学态度,但是,什么叫科学态度呢?难道不是从实际出发,一切通过试验吗?难道闭眼不看事实、死抱住公式不放就叫科学态度吗?
看看争论不下,大家就决定抽样进行爆破试验,让实践来作出结论。
试验的时候,一连爆破了十一只氧气瓶,质量完全符合要求。事实胜于雄辩,那位教授也就在鉴定书上签了字。事后他又派了一批大学生到我们厂里来搞毕业设计,专门计算这只凹形“底”的公式。他们做了应力测定,搞了厚厚一大叠数据,求出了这个公式。结果证明:我们这只凹形“底”的强度,超过了保险系数。
鉴定会上争论得十分激烈的另一个问题,是氧气瓶的“收口”行不行。有个工程师,是高压容器的专家,他硬说我们的氧气瓶“收口”(就是象捏面团一样捏拢来的地方)有裂纹,不符合高压容器的质量要求,还找出了不少书本上的“根据”。从鉴定会开始以来,不论谈什么问题,这个人总是摇头,从来没有点过头,至于怎么样才行,他又不表示正面意见。现在他又来对“收口”问题摇头了。他一摇头,有的人也随声附和。我们就指出,这不是裂纹,是工艺加工形成的皱折。大家对“裂纹”“皱折”两个名词争了半天,最后算是承认了“皱折”。但是,那个工程师还是固执地认为,即使是“皱折”也不行,有皱折就有细缝,有细缝就不安全。我们说,这不影响安全,美国的氧气瓶也有皱折。他仍旧摇头,不相信我们的话。
怎么办?还是让实践来下结论。我们把自己的氧气瓶同美国的氧气瓶进行金相分析,作了对比。结果发现:美国氧气瓶上的皱折,比我们瓶子的皱折还深。这个对比,对于迷信洋框框的人很不利。不是吗?美国氧气瓶皱折深,他倒深信不疑,看成宝贝;我们瓶子的皱折比美国的浅,他们反而摇头。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连皱折也是美国的好吗?真笑话!我们把金相分析和对比的结果在鉴定会上摊开来,摆事实,讲道理。那个工程师看到他崇拜的美国氧气瓶也有皱折,才无言可答,最后在鉴定书上签了字。
经过这次鉴定,我们的氧气瓶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生产,供应全国各地,填补了我国工业的一项缺门,粉碎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禁运、封锁和刁难,也冲破了洋框框的束缚。我们全厂同志自豪地称它为“争气瓶”。
坚决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氧气瓶虽然正式生产了,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一九六三年六月,我到北京开订货会议。各地代表川流不息地到我们住的旅馆来,要求多给一点。他们问:“为什么不多生产一点?”我再三向他们解释,我们现在生产的氧气瓶,是硬碰硬要电焊工焊起来的,培养一个电焊工不是几个月的问题。他们就提出意见:“那么为什么不生产无缝的氧气瓶呢?无缝瓶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
听了各地代表的意见和要求,我非常难过:国家这样需要氧气瓶,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制造无缝氧气瓶,我老早就想过了。他们一提出,更加强了我的决心。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我就设想制造无缝氧气瓶的方案。这几年来,我不论在那个地方参观、学习、开会,凡是看到对制造无缝氧气瓶有一点启发的东西,都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回厂后,我把笔记本翻出来,反复思考,并向领导上作了汇报。在厂领导的支持下,我和其他几个同志搞出了一个初步计划,并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试制。
氧气瓶虽然改了四次,但改来改去还是有焊缝的。焊接生产,是三十年代的落后工艺,是氧气瓶发展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这一次要把有缝改为无缝,必须从工艺上来一个彻底革命,困难确实很大。
当时,我们设想过好几个方案。照搬外国的资料吧,不但投资大,见效慢,而且质量也并不怎么好。我们要闯出一条中国式的制造无缝氧气瓶的道路,速度要快,钞票要省,办法是“土”的,东西要好。
我们就根据厂里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来设计制造无缝氧气瓶。能用旧的,就用旧的,能代用的,就想办法代用。我们横算竖算,从一百多万减少到四十多万,最后减少到二十几万,上级也批准了。算是这样算了,但困难还是不少,还是有风险的。当时我也有点担心:钞票不够怎么办?设备搞出来不好用怎么办?这时,领导上号召我们学习大庆的革命精神。大家说:大庆的同志用革命精神掼掉“用洋油”的落后帽子,我们也要用革命精神掼掉“焊缝瓶”的落后帽子。只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困难总归可以克服的。
“人民战争”的无穷力量
为了打好“设备”仗,厂部成立了工程会战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政治指导员。战斗开始了,大家都很兴奋。我和同志们不分日夜地干,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画了一百多张图纸,同时作好了施工准备工作。但这时候又出现了劳动力不够的矛盾。本来我们算下来要四十八个人搞四五个月才能完工,但是当时厂里只能抽出十六个人。任务重、人手少,怎么办呢?我们就学习了毛主席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思想。大家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对我们完全适用。如果我们集中力量拿下了一台设备,就可以鼓舞士气,就可以向设备要劳动力,要产量。但是,十六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又学习了《愚公移山》,大家讲:“愚公能感动上帝,我们周围也有‘上帝’,这‘上帝’就是群众。”大家就回到原来的小组去宣传,去感动“上帝”。大伙一听要搞无缝氧气瓶设备,个个来劲,纷纷利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帮我们一块干。领导上也很重视,动员了全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职工作为“地方部队”,配合我们主力部队作战。“人民战争”的力量是无穷的。炉子上面的架子,原来计划要二十一天,徐明达等同志只用了四天功夫就完成了。全厂同志的支持,鼓舞了我们十六个人,大家的劲头更加高了,信心更加足了。
在制造设备的过程中,我们攻下许多技术上的难关。
液压设备中要用一只四米长的汽缸。为了节省费用,我们打算用三节报废的旧汽缸焊接起来代用。这只汽缸质量要求很高,加工后两头的误差不能超过三十丝。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我们请了厂外有关技术人员来会诊,会上,有的同志对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小组同志,和大家一起商量。陈春阳同志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烧电焊之前先把缸体加热到摄氏二百五十度,然后两个人对称焊接。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操作起来十分艰苦,在烧内径的时候,电焊工人要钻到汽缸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共青团员须元培抢挑重担,第一个钻进去,其他同志通力协作,结果花了十三个钟头,把这只汽缸焊接好了。在汽缸车加工以后,要钻进汽缸里去揩清油腻,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青年工人沈光文又抢着去干。
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这只汽缸的加工任务,经过检验,质量很好,误差只有二十三丝,超过了设计要求。
我们就是这样,靠人的觉悟,靠人的干劲,花了四个多月时间攻下了设备关。完工后,投资比原来预算的二十多万元还省了将近九万元。我们把多下来的钱搞了一些必要的备件,最后还多了几千元上缴给国家。
经过这场战斗,不但造出了设备,更大的收获是锻炼了人。我们这十六个人,设备搞好后就分散到原来的小组,大家继续保持“会战”时的劲头,积极工作。不久前,十六个人当中有十一个评上了“五好”,三个评为“标兵”。最近,有两个人还被提拔为技术员。
一九六四年国庆节前夕,我们用自己制造的设备生产出第一只无缝氧气瓶,接着进行试验性生产,继续改进设备和工艺。现在氧气瓶的加工生产工序,比原来单层焊接又减少了五十九道,重量降低到五十九公斤,成本又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七点四二,质量也很好。
一切都是靠毛泽东思想
我们深深体会到:氧气瓶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总路线的胜利,党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们勇气、智慧和力量。我还记得很清楚:在一九五九年的全国群英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奖给了我们每人一套精装的《毛泽东选集》、一支钢笔和一本日记簿。当我拿到毛主席的书的时候,心里有多激动呵!回想起解放前,我放过牛,卖过大饼油条;解放后当了工人,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党和人民就给了我很大的荣誉,今后我应该怎么样做好工作呢?当时,我把《毛泽东选集》紧紧抱在自己怀里,立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工作,用这支钢笔,在这本簿子上写下自己的成绩向党汇报。几年来,我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实践论》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十几篇文章,我反复学习了一二十遍。当工作碰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从毛主席著作当中找方向、找办法。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后,我觉得人也变得聪明了,胆子也变得大了。
去年,我们又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不断总结经验的指示,进一步激励了斗志。大家表示:革命要彻底,争气一定要争到底。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对氧气瓶进行第六次改革,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有些同志讲我们专门“翻花样”,一桩事情刚刚做好又来一桩。我是这样想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不断革命、彻底革命,搞革命就不能日子混得过去就算了。只要国家需要,我们一定要搞。从不会制造氧气瓶到能够制造氧气瓶,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几年来,我从一个普通的白铁工成为一个工程师,又入了党,当上了市的人民代表。但是,我自己觉得做得很不够。过去做出的一些成绩,都是党的教育培养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离开了党,离开了群众,我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今后我一定坚决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根据总路线的要求,继续发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搞好自己的工作,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载五月二十日上海《解放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