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农民自觉掌握农业科学的时代开始了
——福建省闽侯县南通公社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
中共南通公社委员会
编者按:闽侯县南通公社是全国农村群众科学实验活动的典型单位。他们的经验启示人们:你想要真正开展科学实验么?那你就必须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推进科学实验;如果就科学实验抓科学实验,那是永远搞不好的。
在农村人民公社搞科学实验,是为了不断发展集体生产,巩固集体经济。正象南通公社的材料所说明的,反对巩固集体经济的分子破坏科学实验,有着种种“老眼光”的人们怀疑科学实验,某些科技人员轻视农民群众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作用。南通公社党委抓紧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纲,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把贫下中农为了革命而进行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全公社的科学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排除种种困难,取得巨大胜利。南通公社的这个经验,很有普遍的意义。
广大农民自觉地掌握农业科学,是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南通公社党委,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农民群众,这样,前人所不能想的事情敢想了,前人所不能作的事情敢作了,通过科学实验这个革命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就改变了南通公社的客观世界。
闽侯县南通公社地处大樟溪下游,紧靠闽江支流乌龙江边。全社有耕地二万三千五百多亩,平均每人不到八分地。解放前,这里灾害频繁,“十年九歉收”,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进行了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了防洪堤,增强了抗灾能力,生产技术也作了一些改进,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一九五六年,粮食亩产平均达到七百多斤,比解放前将近翻了一番。但是,严重的内涝问题还没有解决,种子、肥料、植保、耕作制度、密植等项重要物质条件和技术问题,都没有过关。连续三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一九六一年六月,发生了特大水灾,粮食产量又退到解放初期的水平。 变不变?靠谁变?
必须改变南通公社的贫穷落后面貌,这是广大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的迫切要求。但是,出路在那里?公社党委经过分析认为,当时生产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公社内部存在着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党委则没有抓紧进行阶级斗争。于是从党内到党外,通过总结经验、回忆对比和大鸣大放大辩论,进行了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初步统一了全党对于必须抓紧阶级斗争的认识,顶住了歪风邪气,稳定了集体经济。
方向问题解决了,怎样才能把生产更快更好地搞上去呢?全国各地都在变,本县也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南通能不能变呢?一九六二年公社领导干部带着这个问题,三到变得既快又好的城门公社连坂大队参观取经。回来后,首先在党委会上,以“连坂在变,全国在变,南通要不要变,能不能变,怎样变,依靠谁来变”为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比先进,找差距”,多数同志认为和连坂比,有三个不如:一是革命化思想不如,人家敢于革命,我们畏缩不前;二是革命化作风不如,人家党支部书记黄宝洛从一九五一年就开始种试验田,深入生产实际,掌握第一性资料,我们是说得多,做得少,墨守催收催种的老一套领导方法;三是推广新技术不如,人家是矮秆、密植、连作,我们是高秆、稀植、间作。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党委会成员认识并不一致。有人想起过去阶级敌人对干部种试验田所进行的攻击,心里就有些胆怯,认为党委抓思想就行了,生产农民自己会搞。他们怕字当头,单纯求“稳”,借口“实事求是”,不敢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委会重新学习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关于实事求是的指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总结了一九五八年以来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批判了那种片面求“稳”的不敢革命的思想。一致认识到,对农业生产不求甚解,按“老习惯、老办法种田”,不是“稳”,更不是实事求是;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去研究和探索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积极领导生产,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那种因循守旧的“稳”,是缺乏革命精神的表现。
能不能变呢?大家又拿连坂作镜子,进行了讨论。原来连坂的土质不如毗邻的潘墩,因此粮食产量也不如潘墩,解放前有“土连坂,金潘墩”之称。可是,解放以后由于连坂实现了革命种田和科学种田,没过几年产量就超过了潘墩大队,成为全县的先进单位。大家认为连坂的道路就是南通的道路,象连坂那样“一穷二白”的底子能够变,南通也能够变。
在统一了思想认识后,就要解决一个依靠谁来变的问题,就要解决相信不相信农民能办科学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土改、合作化,都是干部亲自动手,依靠贫农下中农,充分发动群众搞起来的。科学实验是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斗争,没有广大群众的参加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社技术力量缺乏,只有三个中专程度的农技站干部,需要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依靠贫农下中农,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
一九六二年以前,我社有个老农顾问委员会。开始,我们对这个组织的作用估计不足,只是让他们“参谋参谋”、“顾问顾问”。一九六二年春,我社的“老农顾问”张祥灶(现桥街大队农民育种家),第一个参加了闽侯县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的农学组会议,向本县农民育种家王茂玉同志要回二十斤矮脚南特号良种,试种二点二亩,亩产达六百零四斤,比同等条件种植的高秆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点四。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通过县农学组和公社老农顾问委员会(后改为农学组)活动的实践,使我们逐步尝到了总结农民经验的甜头,逐步体会到农民的生产实践,是无限丰富的科学技术源泉。例如,我们从老农“种田要管好秧地”的经验中,体会到了“稀播种、育壮秧”的重要性;从桥街大队连续七年不烂秧的经验总结中,体会到了实践出科学的真理。从此,我们逐步改变了对老农的看法,把他们作为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骨干力量。老农对科学种田的认识也有了改变:过去老农对科学有神秘感,和技术干部有隔膜,认为“你是洋的,我是土的”,现在老农和技术干部一样是农学组成员,大家共聚一堂,交流经验,相互讨论,畅所欲言,真正地做到了干部、老农、技术人员三结合;过去老农只是谈老经验,现在老农,通过搞科学实验,有所创造了,开会时也能谈新的东西了。这些都使我们对农民能否办科学的认识逐步明确起来。
一九六三年,毛主席提出了开展三大革命运动。我们集中全社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就在这一年,全社推广了一千三百亩的矮脚南特,螟害率也大大降低,早稻总产量取得了比一九六二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八的大丰收。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二十多天的大总结,深刻地教育了干部和群众。我们发现凡是生产变化显著的地方,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革命种田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抓的;十三个老农顾问委员会成员所在的生产队,增产突出。这次大丰收进一步使我们认识到领导生产必须要有革命的精神,同时要有科学的办法;农业技术改革,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必须大搞革命的群众运动;在农民群众中,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必须很好地发掘和总结出来。
一九六四年,我们把科学实验列入了党委议事日程,并且以落后变先进的本社桥街大队、本县农民专家黄宝洛和王茂玉、本社农民专家张祥灶和林云长的先进事迹,来阐明科学实验就是探索农业增产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种田;科学来自生产实践,农民群众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科学的主人;开展科学实验,关系到党、国家和社员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反帝、反修和世界人民的革命事业,鼓励大家向农业科学进军。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把农民作为农村群众科学实验运动的主体,把贫农下中农作为群众搞科学实验运动的主力军,并且根据干部、老农、知识青年三结合的原则,把广大群众进一步组织起来,投入到科学实验革命运动中去。
农民在科学实验中的巨大作用,逐步显示出来了。一九六五年,全社以科学实验小组为核心,建立了水稻等作物样板田四千二百多亩,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一千七百多亩。仅种子一项,全社几年来就引种试种了不同粮油作物品种一百七十一个。同时办起了技术夜校,老农周依六、潘玉煊和各个大队的科学实验中心组组长,当了技术夜校的老师,给知识青年和南通中学的师生上技术课。公社还组织十八个对矮脚南特有种植经验的农民成立“农民讲师团”,到十二个生产大队去传经。这种以农民教育农民的方法,讲者实际,听者亲切,接受得快。农民群众还以说唱、短剧等文艺形式,把科学实验的实践,搬上舞台,反映了农民办科学的时代精神。这样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宣扬了先进人物、先进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文化革命,促进了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巩固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从这几年的工作中,我们逐步体会到:认识来自实践,科学属于人民。少数人垄断科学的时代开始过去,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学的时代已经开始到来。在公社农学组的一次会议上,大家集体创作了一首诗,来歌颂农民在科学上的翻身,诗曰:科学实验开红花,举目尽是土专家,不是博士留学生,我们都是种田家。 南通大变化
南通变了。
一九六二年以来,南通公社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到一九六五年,全社集体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四和一九六一年分别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六和百分之一百一十五;亩产平均达到一千一百一十二斤,比一九六四和一九六一年分别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一和百分之一百四十八,比公社化前年产量最高的一九五六年,也增长百分之五十左右。在粮食生产不断增长的同时,除柑桔外,其他多种经营也都有了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日益巩固。一九六五年集体分配给社员的口粮,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十七;每个社员平均年收入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三。一九六五年全社支援国家粮食七百三十多万斤,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左右;公共积累达到四十七万元;储备粮三十六万斤。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目前,南通公社已初步解决了推广矮秆良种、连作密植、改良磺酸田、防治水稻病虫害和柑桔烂根病、人工孵化家鱼、培植草菇等二十多项生产技术关键。这些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当前当地的生产需要出发,为当前当地的生产服务的。
南通公社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是由于突出政治,突出毛泽东思想。他们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毛泽东思想为统帅,促进了科学实验革命运动的发展;同时,通过科学实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又反过来推动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巩固了集体经济;对于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培养革命接班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了。在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不但存在着先进和落后的斗争,而且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富裕中农,骂我们搞科学实验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更严重的是进行直接的破坏。我们发动群众,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才使生产和科学实验得到顺利的发展。群众说:“共产党真英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科学实验大显神通,农业生产大好收成。”
第二,干部变了。领导作风深入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官僚主义减少了。过去,我们制订生产计划,心中无数,领导生产常常靠行政办法,催收催种。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蹲点参加劳动和科学实验,逐步摸索到一些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领导生产心中比较有数,说话比较灵了。目前,不少干部出现了三变(思想、作风、干群关系)、三积极(工作、劳动、科学实验)、三多(知识、办法、劳动)的新气象。
第三,农民群众变了。在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是文盲的农民中,也出现了“科学迷”。瓜山大队老贫农张玉英,用自己的钱和布票购制种子袋,浸种时半夜起床护理。银安大队勤耕生产队三个年近花甲的老农,也搞起“倒种春”不同品种和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泽洋大队生产队长周依六,在水稻抽穗扬花季节,带领儿子跑遍全社寻找变异穗。“吃饭穿衣几十年,没有科学也种田”的老观念,已为“做到老、学到老”,“信鬼神,一事无成,讲科学,年年好收成”所代替。
第四,知识青年变了。全社共有高小以上的知识青年一千五百多人。他们初回乡时大部分轻视劳动,轻视农民,不安心在农村。阶级敌人也利用青年思想上的弱点,和我们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战。我们抓住这些问题,组织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组织贫下中农给他们讲“三史”,帮助他们提高了觉悟,自动地揭露阶级敌人的阴谋活动,展开斗争。我们还根据青年的特点,通过组织俱乐部、办夜校和科学实验室,指导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展文娱活动,教育他们向老农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注意多让他们担任观察记载、测报、考种、土壤速测化验和科普文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现在多数青年比较安心,开始养成了劳动习惯,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看到了农村有广阔的天地,为红在农村、专在农村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银安大队一百多个知识青年,现在有一百零九个知识青年当了各种基层组织的骨干,有五十二个知识青年被评为五好社员。大学生潘善治,刚回来时不安心,要他参加劳动,说是“有病”,见人时用斗笠遮着脸,现在能挑一百多斤,学会了一般农活,并且积极带头组织土壤速测,被誉为“田医生”。
第五,各个部门变了。供销社党支部突出政治,大抓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科学实验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积极参加土壤化验,帮助科学实验小组建立土壤档案,根据不同土壤供应不同化肥,辅导科学施肥;他们大力组织供应电石渣、萍母(繁殖红萍用)、甘薯苗等,满足各队生产和科学实验的需要;他们在“愚公移山”精神的激励下,土法上马,经过十三次试验,培植成功了二万多瓶草菇菌种,使一九六五年全社草菇生产由一个大队发展到十五个大队,增加集体收入二万多元,并以菌种支援外地发展草菇生产。人们夸奖说,这个供销社既象研究所,又象技术服务站,把生意也做活了。
农技站和群众性科学实验密切结合,技术推广工作有了根。他们积极辅导科学实验小组,总结推广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成果,提高各小组成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工作比过去大大活跃起来了。社办农业中学,也通过参加科学实验,促进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改进了教学,服务了生产。其他如食品公司、搬运站、手工业社、医院、中小学、税务所、银行、粮站等,也都积极配合和参加了科学实验运动。
全党都投入了三大革命运动,三大革命运动发挥了无比的威力。这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毛主席所指示的,三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的伟大意义。 几点体会
几年来,在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中,我们边做边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一齐抓。党委首先要吃透三大革命运动的精神。三大革命运动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是纲,开展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政治,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群众,树立为革命种田,用革命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种田的思想。把科学实验切实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在对各部门、各单位部署各项中心工作的同时,对科学实验也提出了任务和要求。在推广先进经验和宣传科学技术时,自始至终要突出政治。
二、各级干部亲自蹲点搞样板,培养典型,推动全面。我们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就分别在桥街、瓜山和八一大队,建立了水稻、绿肥、柑桔等三个样板。由于在蹲点中取得了第一性资料,我们说话就有了力量,推广先进技术也就顺利了。目前,我社粮食、果树、绿肥、畜牧、水产、林业等都有样板,八个公社党委委员都分别蹲点搞样板,培养典型,推动全面。粮食样板桥街大队,原来在全社“倒数第一”,现在成为先进队,连续几年获得高产红旗,并被誉为全社的“技术参谋部”。各个生产大队的干部,也分别在三十二个生产队搞样板,抓点促面。
三、从实际出发,围攻关键。“党委出题目,小组做文章”,看准了就狠狠抓,抓到底,集中力量围歼。我社种、保、密、改等几项技术关键问题,都是这样解决的。从试验成功到推广往往有一个过程,有许多试验成功的东西,群众还不能完全认识它、掌握它。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事实说话,组织群众来进一步试验,请群众亲自尝尝“梨子”的味道。我们就是这样把试验、示范和推广密切结合起来,从一点到多点,从多点到全面,从样板示范到大面积推广。我们的体会是,干劲要大,步子要稳,打歼灭战要建立在放手发动群众和“一切经过试验”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养骨干。骨干是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通过群众运动的方法培养的。目前,我社树起了二十八名科学实验标兵。在这些标兵中,有“老农头”周依六,“青年头”潘善治,“妇女头”陈幼珠等。以他们为核心,带动全社三百四十多个科学实验中心组成员;再通过后者,带动一千二百多个科学实验小组成员。
五、开展比学赶帮超,不断革命。要使科学实验持久深入地展开,必须与生产上的比学赶帮超运动拧成一股绳,不断革命,不断前进。二十八个科学实验标兵树起后,我们号召全社广大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还在各级干部和科学实验小组中,开展了“三查三比”竞赛,即查领导,比组织;查制度,比活动;查计划,比成果。并把科学实验作为评比五好干部的内容之一,季度有小评,年终有总评。一九六五年上半年评比,五十名大队干部中,科学实验搞得较好的有三十六名。
六、勤俭办科学。贯彻勤俭办科学的原则,是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验的项目,要讲究实惠,不图表面,达到产量高,成本低,花工少,收入多;实验的条件,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不贪大求洋,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目前,我社十六个大队科学实验中心组一般都设置了小型的简易实验室,作为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的“技术后方”。实验室里陈列的简易仪器设备,也主要是发扬了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依靠农民群众的双手创造的。
七、组织一个群众性的科学实验网,作为领导科学实验运动的有力助手和突击力量。科学实验是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必须由党委统一领导。但还要有一个办事机构,抓日常的具体事务,否则,凡事都由党委来抓,就抓不那么具体。
几年来,我们在统一抓三大革命、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仅仅是开始。在生产方面,我们只是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目前的产量水平还不高,耕作还不够细致。在科学实验方面,发展也不够平衡。群众生产经验的总结还不够。群众性科学技术队伍的培训也抓得不够有力。
为了进一步搞好科学实验运动,争取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全面的好收成,首先要突出政治,把毛主席的书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指示,把毛主席著作学得更好,把政治空气搞得更浓,并认真地向兄弟单位学习,把我们的科学实验搞得更好。


第4版()
专栏:

农业科学技术人员怎样才能在祖国建设中发挥作用?
从改造世界观入手自觉学习辩证法
江苏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摆出许多事实说明:科学技术工作者只学作物栽培法,不学唯物辩证法,工作就要走弯路,吃苦头
新华社南京电 最近召开的江苏省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要能够在社会主义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作用,除了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扫清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外,还必须用唯物辩证法武装自己的头脑,清除形而上学观点。
出席这次会议的三百多名代表摆出许多事实说明,过去只学作物栽培法,不学唯物辩证法,往往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想方法研究农业科学技术。有的把一时一地的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经验来推广;有的死搬硬套外地经验,不注重研究当地的条件和总结当地的经验,有的孤立地研究一项作物,或一项作物的栽培技术中一个环节上的经验,不注意各种作物、各个技术环节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等等。这样,把活经验看死了,把复杂的事物看得简单化了,把综合的技术割裂开来了,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
许多代表感慨地谈到,事物本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学辩证法,就总是孤立地看问题、搞研究,只管本项目的因素,不管与此相关的其它因素,看不到内在联系,看不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研究总结起来的科学技术就不科学。
研究问题的主观片面,是科学技术工作的大敌。许多代表谈到,不树立全面的辩证观点,看问题往往是一好就百好,一差就一文不值,因此常常会不看条件地把一时一地的经验教训乱套乱用。盐城县江窑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叶永芳说,他过去只知道低温是造成早稻烂秧的主要原因,因此一遇寒流袭来,就灌深水保温,但秧还是烂。后来,他总结了当地一位老农几十年不烂秧的经验,才认识到灌了深水,长期不排,虽然保住了一定的温度,却又造成秧苗缺氧窒息。这样,对烂秧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就采用湿润育秧法,解决了低温烂秧和缺氧窒息的矛盾。代表们体会到,片面地看问题,只能是盲目地到处乱碰,碰上就高产,碰不上就不高产。只有用了辩证法,才能全面地看问题,适应客观规律。
到会代表还感到,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作物在不断变化,天时、地利条件也在不断改变,人的思想必须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才行。如果把事物、措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那末处理问题就必然失败;只有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天看地看庄稼,才能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次会议上摆出的大量生动的情况,使到会代表一致认为,辩证法是法宝,科学种田少不了。苏州专区的代表说:“学了辩证法,工作有办法;离开辩证法,到处碰壁脚;不学辩证法,专家也要变蠢才。”
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大会听取了几十位代表的发言,他们初步尝试用唯物辩证法对栽培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新观点,明确了一些作物的增产途径与主攻方向。南通县农业局技术员马鉴秋用唯物辩证观点,对争取棉花丰产的技术经验,从战略、战术和战役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他的发言在大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搞技术的人和搞自然科学的人必须突出政治,必须学习哲学”。唯物辩证法并不神秘,人人可学,人人可用,但是要自觉地掌握它、运用它,就必须从改造世界观入手。满脑子的个人名利思想,在科学研究中就必然会患得患失,重视那些容易成名的单项试验,忽视综合栽培试验,只相信自己的意见,听不进去群众的有益建议。一位代表说:“科学工作者要有斗我、斗天、斗地的精神,只有先斗倒我,才能敢于斗天、斗地,才能斗倒天、斗倒地。”


第4版()
专栏:

《评“三家村”》一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华社十七日讯 姚文元同志的《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一文,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从十七日起由新华书店发行。


第4版()
专栏:

一九六六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闭幕
许多外国朋友指出,这次交易会表明了中国自力更生从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日益发展
新华社广州十七日电 一九六六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十五日在这里闭幕。
这次交易会是一九五七年春季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以来,前来参加的外国客商人数最多、客商的地区最广和新客户最多的一次。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客人比往届交易会有显著增加。缅甸、柬埔寨、锡兰、苏丹、刚果(布)、坦桑尼亚派出了政府贸易代表团、政府官员或国营公司的代表参加这次交易会。麦什哈特阿曼、亚丁、塞拉勒窝内等亚非地区的商人,第一次前来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使全国各地为这次交易会提供了充分的出口物资。许多老客户普遍赞扬这次交易会提供出口的商品品种比过去更多,质量更好。许多外国朋友指出,这次交易会表明了中国自力更生从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正日益发展。应邀参加交易会的刚果(布)商业部办公室专员邦加·埃芒维尔和国家贸易局代表沃高·维阿托尔谈到,交易会上丰富多彩的商品说明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各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一个重大胜利。沃高·维阿托尔说:“从交易会看出,中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西方说中国孤立是一个错误的宣传。中国是刚果(布)人民的忠实朋友。”几个第一次来中国参加交易会的也门商人在谈到他们的观感时,热情赞扬中国和也门之间日益发展的友谊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也门商人祖贝里说,跟中国进行的贸易“是世界上最真诚的贸易。”另一个也门商人穆哈桑说:“也门人民热爱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永远不会被孤立。”叙利亚商人汉吉说,这次交易会比他一九五九年第一次参加交易会时有了很大变化,参加交易会的客人比那时增加很多,这说明中国已经同世界各地建立了十分广泛的贸易联系。一个曾经参加过十多次交易会的加拿大商人在谈到这次交易会的盛况时说:“中国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这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设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功。”
在这次交易会上,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畜产品、手工艺品等,仍然是受到热烈欢迎的商品;五金矿产、轻工、纺织、化工、机械、仪器等商品的成交额,较去年同期有很大增长。第一次提供出口的电动万能缝纫机、新型闹钟、人造合成纤维纺织物等,引起了客商们的极大兴趣,并达成了大量交易。
在交易会期间,到会客商还参观了工厂、学校和农村人民公社,游览了名胜风景,欣赏了中国的歌舞、戏剧、杂技、电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诚恳热情、乐于助人、路不拾遗的社会风尚,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十五日下午,交易会在羊城宾馆举行盛大的闭幕酒会。参加酒会的外国商人、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以及交易会各交易团的代表达二千六百多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代主任委员、广州市市长曾生在酒会上致词,祝贺这次交易会的成功。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杨浩庐出席了酒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