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6-02-09

1966-02-09新闻联播 文字版

青青甘蔗林

第6版()<br/>专栏:<br/><br/> 青青甘蔗林<br/> 唐耀祖<br/> 编者按 毛主席号召我们为世界人民服务,本着这种思想,我国在马里工作的专家和马里人民一起,试种甘蔗。在工作中,他们既战胜了种植技术上的困难,也战胜了某些殖民主义者人为的困难。结果只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在过去被认为“不能种植甘蔗”的地方,开垦出一片一片的甘蔗林来。<br/> 需要多久呆多久<br/> 我们接受祖国人民的委托,前来帮助马里共和国发展甘蔗生产。<br/> 茶和糖,是马里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西方国家每年用高昂的价格对马里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马里独立后,政府为了摆脱这种掠夺,曾要求西方国家派技术专家来马里试种甘蔗。西方国家派了一个“专家”,在马里办了个“甘蔗试验场”。办了好几年,稀稀落落长出几棵甘蔗,最后也枯死了,于是这位“专家”就著书立说,说马里不适宜种甘蔗。<br/> 我们刚到巴马科的时候,一位号称西非“农业权威”的欧洲专家对我们说:<br/> “在马里种甘蔗,困难重重,没有二十年的时间是不行的。”接着,眉毛一扬,问我:“你准备在马里呆多久?”<br/> 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显而易见,这位专家想用“二十年”这个漫长的时间来吓唬我这个老头子。<br/> 我当即说:“马里人民需要我们呆多久,我们就呆多久。”<br/> 我们在马里广阔的土地上进行踏勘以后,遇到了一个难题。种甘蔗不象其它庄稼那样靠种籽来繁殖,是把新鲜的甘蔗切成一节节埋在土里。这大量的种苗如果从二万公里外的祖国运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从马里的邻国进口,不仅要耗费外汇,在运输和保管上都有一定困难。正当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刻,在尼日尔河流中部的一个果木场里,我们看到一块甘蔗地,长着二百三十多棵甘蔗。这是三年前果木场场长托一位商人从象牙海岸带回的甘蔗种苗繁殖起来的。马里朋友由于缺乏种植的经验,甘蔗长得不好。我面对着这一小块甘蔗田,十分激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马里人民建设自己祖国的巨大热情,同时我们试种甘蔗所需要的种苗,也得到了解决。我们精心地培育着这一小块甘蔗田。<br/> 从“先生”到“同志”<br/> 当那二百多棵甘蔗由瘦弱变得茁壮的时候,我们开始试种了。<br/> 按照我们在广东种植甘蔗的经验,种苗下土后八九天就可以露芽,可是十天过去了,地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们的心情紧张起来。十二天后,我们和马里工人把甘蔗种苗一根根挖出来检查,发现一百棵当中只有两棵正在发芽,其余全部都被淹死了。这是哪儿来的水呢?经过仔细的调查,原来离甘蔗地不远有一道水沟,这道水沟尽管平时是干涸的,但每逢放水时,水就渗透到甘蔗地里去了。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们就重新进行试种,并在甘蔗地的四周挖了一道排水沟。<br/> 十天以后,种苗百分之百的出土了,这时候我们那种兴奋的心情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我们正准备制定大规模的种植计划,不料又遭到一次意外的打击,甘蔗地里发现了白蚂蚁,有一半的种苗都被白蚂蚁啃坏了。这时,我们手头没有合适的农药,更严重的问题是:甘蔗的播种期快要过去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br/> 这时候,使馆党委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从党委负责同志亲切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党在关怀我们,祖国的人民在关怀我们,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我想起了毛主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示,便和翻译冒着摄氏四十多度的炎热,深入到农民家里访问。一位老农告诉我们,他们采用灌水的办法消灭白蚁很有效。<br/> 我们采纳了马里农民的建议,在种植以前先在地里灌上一遍水,又在甘蔗地周围挖了一道水沟。<br/> 非洲猛烈的阳光对甘蔗的生长十分有利,不仅甘蔗生长得快,成熟期短,而且长得又粗又壮,比我们在广东看到的一般甘蔗都要大。<br/> 这里,我得说几句我们和马里工人共同劳动的情景。我记得第一次从住所走向田间,马里工人看到我脱了鞋,和他们一样光着脚踩进泥土里的时候,脸上露出一种惊讶的神色。他们并没有给我们准备劳动工具,经过我再三要求,他们才给我们找了两把短锄。开始,马里工人还按照过去称呼殖民主义者“专家”一样,称我们“先生”,不久以后,马里的工人不再称我们“先生”了,他们亲切地叫我“唐同志”。<br/> 马里人民谈话的中心<br/> 当马里的国土上开垦出一片一片青翠的甘蔗林的时候,在我国茶叶专家林桂镗帮助下,马里人民种茶早已获得成功。甘蔗林和茶园,茶叶和糖,成了马里人民谈话的中心。帝国主义者所散布的“马里不能种茶”“马里不能种甘蔗”的理论在事实面前粉碎了,茶叶和糖,成为马里在非洲的骄傲。<br/> 来到甘蔗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凯塔总统和政府官员来了,非洲其他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也来了。甚至连过去向马里出售白糖的“欧洲六国共同市场”的代表团也来参观。当他们很快地在甘蔗林里转了一圈以后,正打算溜走,马里的一位生产处长追上去问他们:<br/> “先生们,请留下意见。”<br/> “你们的甘蔗长得很好。”代表团中的一个冷冷地说,“不过大规模发展还得慎重考虑。”<br/> 代表团走了以后,这位生产处长对我快活地说:“别管他们,我们干我们的。他们是别有用心的,买卖眼看就要吹啦!”<br/> 有一天,一个西方国家“专家”看了我们的甘蔗林以后,跑来找我,他忽然对我表示一种特别的亲热,说道:<br/> “你们和我们都是为马里人民服务的,我建议我们合作,嗯……合作?”<br/> “我们和你们之间没有什么好合作的。”我严肃地回答。<br/> 几天以后,我正在住所整理一些技术资料,看园子的工人西塞哭着跑来找我:<br/> “唐同志,昨天不知道谁的羊走进了甘蔗地,吃掉了一百几十棵甘蔗。”<br/> “什么时候吃的?”<br/> “天黑了以后。”<br/> 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甘蔗林二公里以内是没有村庄的,一般的群众也不会在天黑以后去甘蔗林附近放羊。我请西塞好好调查一下这件事情。<br/> 不久,西塞又跑来告诉我,放羊的人找到了,他已经承认了错误,他说并不是他要到甘蔗林附近去放羊,是一个外国人叫他去的。<br/> 听到西塞的叙述,我感到十分愤慨,我对西塞说:“马里发展甘蔗,有些人是不高兴的,我们要提高警惕!”<br/> 这时候,我看到这位老工人的眼睛里,射出一道愤怒的火光,他一言不发,从家里拿了一条草席,佩着一把长刀,往甘蔗林走去,我问他要干什么,他严肃地对我说:<br/> “以后每天晚上我都住在甘蔗林里!”<br/> 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崇敬的感情,黑人被奴役被贩卖的时代过去了,他们是非洲土地上的主人!<br/> 友谊之树开花结果<br/> 在马里生活的两年半时间里,祖国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们,给我们有力的支援。<br/> 有一回,我国的一个经济代表团到马里访问,我只是一般地谈起这里的甘蔗品种不够理想,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不料,代表团的同志回国以后,从北京的农业部到广东省农业厅,一直到下面的农场、公社,许多人都在为马里人民挑选甘蔗优良种苗忙碌着。<br/> 一九六三年六月,正是马里播种甘蔗的季节,祖国派了专人为马里人民运送甘蔗种苗来了。一根根不同品种的甘蔗种苗都用塑料薄膜密封着,和我在国内时见到的一样新鲜。我忙把这个消息告诉马里朋友,他们感动得抓住我的手说:<br/> “中国,中国对我们的支援是真诚的。”<br/> 当我启程回祖国的时候,和我相处了两年多的一位生产处长交给我五棵芒果树苗。<br/> “让友谊之树在伟大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他热情洋溢地握着我的手说。<br/> 现在,这几棵芒果树已经在我们广东的土地上生根开花了,每当我看到芒果树碧绿的嫩叶,我仿佛又置身在马里青青的甘蔗林里,正在和马里人民一起劳动,一起斗争。<br/> (尤宜记录整理)<br/> (附图片)<br/> 在中国专家和马里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马里的甘蔗获得了丰收。

后浪要比前浪高

第6版()<br/>专栏:<br/><br/> 后浪要比前浪高<br/> 马鞍山钢铁公司 山峰<br/> 不怕艰苦不怕难,<br/> 攻破重关是好汉;<br/> 看谁作风过得硬,<br/> 炼钢炉旁比比看。<br/> 车刀要快凭好钢,<br/> 勤学苦练技术强,<br/> 学好本领为革命,<br/> 主席著作是方向。<br/> 红花万朵春烂漫,<br/> 你追我赶热浪翻;<br/> “双革”“五好”争先进,<br/> 不达上游心不甘。<br/> 互助协作好风尚,<br/> 遇到困难大家帮,<br/> 万颗红心为集体,<br/> 有了荣誉互相让。<br/> 后浪要比前浪高,<br/> 明天要比今天好,<br/> 为登高峰树雄心,<br/> 世界水平咱敢超。

我们要做新闯将

第6版()<br/>专栏:<br/><br/> 我们要做新闯将<br/> 上海卫海铁工厂 唐文秀<br/> 我们不比厂房高,<br/> 我们不比设备新和老;<br/> 要比哪个有志气,<br/> 要比谁的风格好。<br/> 困难是教师,<br/> 困难是学校,<br/> 不出学费一分钱,<br/> 革命本领要学到。<br/> 我们不做懒散人,<br/> 老牛破车慢慢行;<br/> 我们要做新闯将,<br/> 冲破框框向前进。<br/> 一棵树木不成林,<br/> 一朵鲜花难成春;<br/> 一厂红来不算红,<br/> 厂厂红来才光荣。<br/> “循序前进莫急躁”,<br/> 咱们听了付一笑。<br/> 拿出英雄气概来,<br/> 世界水平也敢超。

“五心”

第6版()<br/>专栏:<br/><br/> “五心”<br/> 上海国棉十七厂 宣耀栋<br/> 比先进,要有信心;<br/> 学先进,先要虚心;<br/> 赶先进,要下决心;<br/> 帮后进,就得诚心;<br/> 超先进,要树雄心。<br/> 有了这“五心”,<br/> 生产大跃进。

不知姓名的人

第6版()<br/>专栏:<br/><br/> 不知姓名的人<br/> 王树元<br/> 车过嘉峪关,继续往西飞驰,城镇越来越少了,乡村越来越少了,人也越来越少了……<br/> 我望着车窗外的戈壁滩,想到有多少人常年累月的顶烈日、冒寒风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开探着石油、改造着土地、挖掘着井渠、种植着果林……。<br/> 突然,戈壁滩上起了大风。戈壁滩一霎时变得黄烟漫漫、沙尘蒙蒙……。车停了,见外边是一座只有两间红砖房的小站。虽然风势很大,可是这戈壁滩上的两间砖房,仍然吸引我走下车来。这是个极普通的小站,它象其他小站一样,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所不同的是,在这小站上找不到用碎石砌成的花坛,也找不到供旅客洗漱的水池。举目四望,再也找不到另一所房子了。因此,这个小站,在旅客的眼里更显得亲切。小房子里非常整洁,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毛主席象,还有一张天安门的照片,小站的主人——一位年约五十左右的老职工和二、三个青年正在紧张地扳着电钮、接着电话。据说,他们食用的粮食、蔬菜,甚至饮用的水都得靠火车运来。他们日日夜夜就在这戈壁滩上的红砖房里,干着接电话、扳道岔这种平凡的劳动。在他们每日的生活中仅有的高潮就是火车进站的时刻,因为那时他们可以见到南来北往的旅客们……。<br/> 我趁那位操东北口音的老职工有些空闲的时候,走过去与他搭讪:“老同志,你们这儿在哪个季节才刮这么大的风?”<br/> “我们这儿一年就刮‘一天’的大风。”他眯了眯笑眼,向我答道:“从大年三十儿,刮到大年三十儿!”<br/> 他这风趣的答话,引起了旅客们的一片笑声。这使我对这位乐观、爽朗的老人更有兴趣了,接着又问他:“您是东北人吧?”<br/> “嗯,对了。”<br/> “您调到这里几年了?”<br/> “六年多了。”<br/> “你们的工作几年调动一次?”<br/> “这要看革命需要了,需要在这儿干一辈子,就干一辈子!”他又眯着笑眼,大声地向我回答着。仿佛是代表这边地小站的成员向旅客们表决心,又象是在责怪我这个年青人怎么脑子里会有个“调”字?他这句朴素的答话,不,应该说是他这高大的思想,使我更加激动起来了。我仿佛还有许多事要向他请教,可是,这时,汽笛响了,列车员把我催上了车。车开了,戈壁滩上的小站远了、远了、看不见了……。<br/> 回到车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泛起那位老人的乐观而又可亲的面孔。他们常年累月的在这边远小站上,心甘情愿的过着艰苦的生活,作着平凡而又单调的劳动。我很后悔,没有记下那个小站的站名,也没有问下那位老同志的姓名,不然,我可以和他通通信,更多的向他学习一些东西。<br/> 在昆仑山下、黄河两岸、云贵高原、南海之滨……到处都有着千千万万这样不知姓名的人。他们正按照一幅伟大的蓝图,精心描绘着祖国的万里江山。正是千千万万不知姓名的人,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作用,才使得社会主义的列车飞驰前进啊!

鄂伦春人之歌(外一首)

第6版()<br/>专栏:<br/><br/> 鄂伦春人之歌(外一首)<br/> 陈国屏<br/> 大兴安岭呵九十九道弯,<br/> 九十九道弯里鄂家没出过山!<br/> 大兴安岭呵九十九条路,<br/> 九十九条路鄂家没出老林一步!<br/> 毛主席您给鄂家指出一条幸福路,<br/> 鄂家一步就跨进了社会主义门户!<br/> 大兴安岭呵九十九道岭,<br/> 九十九个“仙人柱”变了新村!<br/> 大兴安岭呵九十九座山,<br/> 九十九个新村里歌声儿喧!<br/> 口弦飘,九十九种欢乐把心灌满,<br/> 彩裙舞,九十九个村庄庆丰收年!<br/> 九十九道岗,岗岗鲜花放,<br/> 九十九种树,树树翠鸟唱,<br/> 九十九面坡上拖拉机在跑,<br/> 九十九条江里电机船在响,<br/> 松果香,比不上鄂家的日子香呵,<br/> 太阳暖,比不上毛主席和共产党!<br/> 嫩江流送<br/> 嫩江奔腾从云里飞流直下,<br/> 洪波滚雪,银涛喷烟。<br/> 流送工赶木排天外奔来,<br/> 洪涛里飞舞着嗦嗦衣衫。<br/> 浪峰里听一声口哨冲出,<br/> 近礁崖更见她长篙一点,<br/> 乘巨浪好似要离江飞去,<br/> 急转弯又绕过万丈碧潭。<br/> 鄂家女上岸来面色不改,<br/> 看校徽她毕业林业学院,<br/> 闻猎雁她换衣上马,<br/> 民兵告诉我是队长阿姗。<br/> 浓雾里听几声铜哨嘟嘟,<br/> 枪响时抬头看雁坠云间,<br/> 呵,我眼前明明是一个民族,<br/> 在驾驭巨浪,<br/> 在警卫高山!

你追我赶永向前

第6版()<br/>专栏:<br/><br/> 你追我赶永向前<br/> 苏州阀门厂 黄景文<br/> 掀起生产新高潮,<br/> 比学赶帮更要超。<br/> 你追我赶永向前,<br/> 意气风发斗志高。<br/> 掀起生产新高潮,<br/> 革命劲头似火烧,<br/> 铁臂挥动撼山河,<br/> 哪怕困难来挡道!<br/> 掀起生产新高潮,<br/> 增产节约最重要,<br/> 一滴油来一把纱,<br/> 不可轻易浪费掉。<br/> 掀起生产新高潮,<br/> 大庆精神要记牢,<br/> 自力更生创奇迹,<br/> 一浪胜过一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