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第2版()
专栏: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横扫个人主义思想
——沁县县委在革命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沁县在一九五八年各项工作很活跃。但是,一九六○年以后,这个县的工作,走开了下坡路。一九六四年,农业总产量还比不上一九四九年。
一九六五年,沁县是个罕见的大旱年。除此以外,还遭过一次冻灾、三次雹灾。然而,谁都没有料到,在这个多灾的年头里,沁县却比风调雨顺的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来了个各业俱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七点二,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百分之一点四;畜牧业、林业、副业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从此,沁县的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
必须坚持总路线的方向
为什么一九六五年天旱灾多,却来了个大转弯呢?这得从总结历史经验谈起。
一九六五年二月里,在晋东南地委召开的全区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上,大家在各县对比之中,发现沁县落后了。在全省比,沁县是倒数第六,全区比,沁县垫了榜底。这一消息传开后,各县的同志议论纷纷,总的结论是:沁县的工作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沁县同志,压力更大,有的开会不发言,有的说话脸红。地委和专区领导察觉后,及时召开了沁县县、社领导干部座谈会,给予了思想上的鼓励和工作上的指示。
沁县县委根据地委指示,趁热打铁地进行了县委的思想革命化。口号是:革命先革自己命,革命首先靠自觉。
县委革命化开始,首先讨论沁县是不是落后了?这个问题刚提出,有的同志还不敢正视。有人说:“沁县的工作是骑上毛驴上太原,比上汽车咱就慢,比上步行强得多。”大部分同志,虽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也抓不住落后的根本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闹了二年灾荒,工作拉下空啦;这几年强调劳逸结合,工作受了影响;前几年步子迈的大,现在赶不上,等等。主持会议的同志,看到大家不上纲,把太谷的情况作了介绍:太谷县的人口、土地、产量,和沁县不差上下,可是人家在一九六四年,已成为全省第一个亩产四百斤县,仅出售的余粮,就相当于沁县的总产量。太谷的事实一摆,震动很大。太谷为啥能上去?沁县为啥落了后?有的发问,有的回答,沁县落后的根本问题,很快就明朗化了。前几年,沁县和太谷是一榜进士,可是在总结前几年的经验时,就走成两条路。太谷是吃一堑长一智,坚持了总路线,肯定了正确的,纠正了错误的,县委领导方向更明了,社员干劲更大了,所以,水利发展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沁县呢?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不是首先肯定成绩,而是先挑工作中的毛病,这样是非界限没划清,正确的没有肯定,错误的没有认识,前进的方向模糊了。比如:搞水利多占了点劳力,就一口否定搞水利影响农业生产;推广密植没有做到合理减了产,就认为密植在沁县不适用;农田建设因为没有技术指导搞乱了土层,硬说是深翻土地就不能增产;明明是工作没经验出了点毛病,却认为是发展方向有问题。在当时,县委领导,有点转向,正确的没有支持,错误的没有批判。这样,不仅没总结好历史经验,而且发展到放弃领导。比如:社员把林区种成小块地,县委不管;水库有水不浇田,县委不问;集体羊群下放到户,县委不理……。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讨论,县委们进一步提高了觉悟,统一了认识。大家一致认识到:前几年的工作,不是工作中的方法问题,而是没有坚持总路线的方向问题。
县委为什么不敢革命
为什么不敢高举总路线红旗革命到底呢?有的同志检查说:前几年咱干的工作,因为没有认真加以总结,是非界限不清,弄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因此就产生了“争上游受累,居下游不对,当中游保险”的思想。
革命精神不振,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认真分析以后,都集中在“不敢”二字上:革命的事业不敢想,革命的工作不敢做,革命的道路不敢闯。总之,上下左右被“不敢”二字束缚了革命思想。那么,一个革命者为啥又不敢革命了呢?找来找去,找出个“怕”字。比如:说得多了,怕人说“瞎吹”;干劲大了,怕人提“冒失”;管得宽了,怕人说“逞能”;得罪了领导,怕影响提拔;批评了同志,怕伤了感情;不随上大家,怕落下骂名。怕这怕那,就是不怕把革命工作搞不好。这又是什么问题呢?讨论来讨论去,都归到了“我”字上。工作好了,“我”的功劳;出了问题,“我”没责任;有了荣誉,“我”占前头;有了困难,“我”就躲走。比如:沁县的工作早就落后了,不少委员还心安理得说:这几年工作比上过去“稳”啦,“细”啦,“实”啦,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吗?大家讨论到这里,最后根据事实得出结论说:不是沁县工作“稳”啦,而是为了“我”字不敢革命啦。由于思想上不敢革命,工作上不去革命,所以带来了连锁反应。正如大家检查说:思想不正作风歪,好的走了坏的来。比如,有的是气候不好不出门;有的是下乡不住夜,不去小山庄;……革命思想如此低落,还能领导好一个县的工作吗?
有了革命精神之后
一九六五年三月,县委副书记杨树培同志代表县委,在全县三级扩干会上认真作了检讨,同时,表扬了一贯积极工作的七十三名县社队干部。与会同志说:这次会议不寻常,书记作检讨,委员自我批评,表彰革命派,提出新任务。大家看到县委认真检讨,决心改正,为改变沁县面貌下了狠心。于是,有不少公社和大队干部也在大会上发了言。有的批评县委领导,有的作自我检查,有的是表示决心,把个动员生产会变成了个思想革命会。就这样,县委检查,大家帮助,县委承担责任,大家统一认识,县委感动大家,大家促进县委,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布置了各项生产任务。
沁县县委,经过思想革命化,工作上变成战斗化,县扩干会后的第二天,十四名县委委员,带领了六十九名科局长和三百一十九名县社干部,带着毛主席著作和劳动工具,深入生产第一线。他们都是通过劳动实践,取得主动权后,再来指挥生产。春季,他们和社员一块下籽点种;夏季,他们又和社员锄草、间苗;特别在抗旱保苗中,很多领导同志,跟社员一块担水浇苗。大忙时期,他们来了个机关大革命,把县委会议搬到乡下开,县级机关变成“空城计”。县委领导作风的转变,大大鼓舞和促进了县社队三级干部作风的改变,真是领导干劲高一尺,下边干劲高一丈。蹲点的干部,由过去的一百五十名增加到四百多名,并且做到了思想挂帅,劳动过硬。一九六五年,他们蹲点的时间超过过去二年的总和。在县社领导干部的带动下,队干部都是带头干,做重活,一九六五年的实做工数,比一九六四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灯角大队社员董二会,一九六四年少入工,不投肥,一九六五年,来了个大转变,除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外,还把一百四十担好肥料全部投到队里,队干部劝他留几担上自留地,他再三拒绝说:“苗书记帮助咱拾粪,李县长担水浇苗,领导干部还为咱出力,咱不能再打小算盘……。”为了保证庄稼全苗,县委带领干部社员,十天移苗一千万株;为了变旱地为水田,县委委员全部出动,带领群众开干支渠共长达一千华里;为了战胜干旱夺丰收,书记、县长肩挑扁担,带领社员担水一千万担……。这一切生动的事迹,能说只是工作作风的改变吗?不是,这是革命精神结出的革命硕果。
山西沁县县委会(连治水 李金锟整理)


第2版()
专栏:

这中间有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
最近,参加县里的三级干部会,启发颇多,特别是读了县委革命化一些文章之后,使我从思想上明确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一个革命者,一个共产党员,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勤于总结经验,从总结经验中学习,从总结经验中提高,才能跳出一般化的圈子,促进工作大踏步前进。
回忆过去一段工作,“懒”于总结经验,正好是自己长期踏步不前的“致命伤”。
几年来,在县委领导下,我们湄潭县在各方面的成绩是不小的,农业生产连续四年丰收。如果以一九六一年的粮食总产为一百,则一九六二年为一二七;一九六三年为一三七;一九六四年为一六五;一九六五年为一八九,这比历史上产粮水平最高年份增长百分之八点四八。其它经济作物也有很大增长。水轮泵两年以前在我县还是个新东西,现在有百部以上,为全省之冠。
以上这些简单的百分比,其中包括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包括多少领导者的经验,又包括多少干部和群众的血汗结晶呢!这里面,有多少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有多少弯路可以免走呢?然而,我们没有去看这些,只是把数字汇总,全盘端给县委。为什么?因为很少深入下去,没有总结活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因而,使得许多先进的事物不能抬头,使许多模范人物默默无闻。就这样,丧失了许多促进工作大步前进的时机,使整个工作陷于一般化。
现在,党号召我们向四川学习,具体到我们湄潭县,就是要同温江县比较。我认为,党号召我们和这个“天府之国”的头等县相竞雌雄,是对我们湄潭县莫大的信任和鼓舞。据了解,温江县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将粮食亩产从四、五百斤一跃而为九百三十九斤;而我们县呢,至今不到四百斤,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县委和全体同志们,在周密地分析了各方面的条件之后,决心鼓足干劲,急起直追,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这个前驱之县。
理想见诸行动。我个人认为,要达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目标,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认真咀嚼,认真消化,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很好地学习温江县不断总结群众经验,不断树立先进,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找出差距,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通过总结经验,把“样板”树立起来,把“尖子”拿出来。一个“尖子”出来了,另一个“尖子”超上去,带动大家都成为“尖子”。这样,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就会蒸蒸日上,生产建设就会突飞猛进,远大的理想就会变成真正的现实。
今后,我们一定要长革命的志气,彻底摆脱一般化的事务圈子。改造思想,改进工作作风。打破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跳出五尺见方的办公室,彻底丢掉“懒”字,到群众中去。蹲点解剖麻雀,不断总结经验,使工作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贵州湄潭县人民委员会
黄振霞


第2版()
专栏:短评

通向“自由王国”之路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理。事物总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工作中的正确和错误也是如此。那种认为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可以只有正确,没有错误,实质上是否认了对立统一这个客观规律,因而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没有经验,就难免要犯错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要有一个过程。”他还说:“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错误怎样才能成为正确的先导?就是要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如果我们不对历史经验作出正确的总结,就难于分清什么是成功的东西,什么是错误的东西,因而也就不可能认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历史经验,能动地、正确地指导当前的工作和运动了。太谷县和沁县的情况,一经分析比较,就看得很分明。太谷县之所以能够持续跃进,主要原因是这个县的领导干部认真地总结了前几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肯定成绩,修正错误,分清是非,明确方向,干部和群众的革命干劲越来越高涨;沁县的工作之所以长时期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倒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领导干部不分正确和错误,轻率地把正确和错误的东西一起抛掉。一九六五年,当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正确地总结了历史经验,那里的工作就活跃起来,各项生产因此大幅度上升。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能不能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关系到一个县的工作能不能向前迈步的重大问题。
沁县的同志们前几年为什么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经验,为什么在工作中出了一点偏差和毛病,就精神不振甚至迷失了方向呢?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没有很好地认识,那就是如何看待革命事业的历史经验:是以革命事业心去对待,还是单纯地作为某些领导干部个人的得失去对待?是前者,就能够冷静地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把革命事业不断地向前推进;是后者,必然忧心忡忡,正象沁县同志所检查的:上下左右都被“不敢”两字所束缚,怕这怕那,而“怕”字归结到底是个“我”字。这个“我”字,就是个人的得失。个人主义的东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上的拦路虎,不除它,寸步难行;除掉它,就大步前进。一九六五年沁县的大变化,不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吗?
毛泽东同志历来教导我们要重视总结经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就是不断地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来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我们的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的崭新的事业,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只要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多次反复,就可以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逐步地由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这是通往“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第2版()
专栏:

是革命者就要总结经验
有不少基层干部对总结经验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
一、认为农业生产年复一年,春夏秋冬,总是种、管、收三部曲,用不着总结经验。
二、本单位工作平平淡淡,没有啥可以总结。如果真的有了经验,上级还不会派人来帮助总结吗?何必自己多费心机。
三、总结是知识分子的事,咱写写算算一窍不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上述几种看法显然不对。我们认为,总结经验人人有责。任何人有错误自己不知道,当然也就无法纠正;有成绩自己不清楚,当然谈不上发扬光大。不断总结经验,是每一个革命者义不容辞的革命责任。无所作为的论点是错误的,至于为什么不作总结,恐怕有个懒惰思想在作怪。
浙江镇海 刘巽优


第2版()
专栏:

继承和发扬“二七”硬骨头革命精神
在建设和保卫祖国斗争中作出贡献
北京郑州武汉等地职工纪念“二七”四十三周年
据新华社七日讯 北京、郑州、武汉、广州等地职工这几天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二七”大罢工四十三周年。人们在纪念集会上纷纷表示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继承和发扬“二七”革命前辈不怕死的硬骨头革命精神,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而奋斗。
长辛店机车车辆厂职工今晚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二七”老工人杭宝华和这个工厂的厂长王峰在会上介绍了“二七”斗争的光荣历史,他们希望全厂职工继承和发扬“二七”的反帝斗争精神。青年工人、民兵代表张江在讲话中代表年轻一代工人保证一定要学好毛主席著作,接好毛泽东思想的班,接好“二七”老工人的班,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和世界人民的反帝革命事业作出贡献。这个工厂的职工从一月中旬起就采取集会、访问“二七”老工人、参观“二七”展览馆、出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了纪念活动。日前工厂还举行了“二七”老工人座谈会,老人们在会上畅谈了国内外的大好形势,并且感谢党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表示要为培养革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北京铁路分局所属的一些单位也广泛举行了纪念活动。
郑州市各界职工代表和参加过“二七”罢工斗争的老工人共一千六百多人,今天上午在当年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成立所在地、现在的“二七纪念堂”举行了纪念大会。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州市市长王均智在会上讲述了“二七”罢工斗争的意义,他号召全市职工继承和发扬“二七”斗争的革命精神,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指示。他还号召全市职工要努力学习大庆,办大庆式企业,做大庆式工人,并且全面深入地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增产节约运动,为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第一年的任务而奋斗。六十多名“二七”老工人和郑州市的青年职工代表还在一起举行了座谈会,他们在发言中都表示要发扬“二七”的革命精神。郑州市的许多单位这几天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武汉各界八百多人今天上午举行了纪念集会。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崔秉亮在讲话中代表武汉各界人民向坚贞不屈地参加“二七”斗争的老工人和烈士家属表示慰问。他在谈到继承和发扬“二七”斗争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时候指出,只有用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真正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象革命烈士那样自觉地做到不图名,不图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才能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任务。会后,参加纪念会的武汉市各方面负责人和“二七”老工人、烈士家属一起到施洋烈士墓献了花圈。
广州市一千多老工人和先进生产者昨晚举行了纪念集会。广州市总工会的负责人和当年曾经声援“二七”斗争的广州铁路局老工人以及青年工人的代表都在会上讲话。
福建省、福州市和闽侯县各界人民两千多人今天前往“二七”烈士林祥谦的陵园扫墓。他们向烈士墓献了花圈,并在烈士陵园四周种植了柏树。各界代表还慰问了烈士夫人陈桂贞。春节以来,福建省各地已有一万多名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到烈士陵园扫墓。


第2版()
专栏:

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结束
据新华社吉林六日电 一九六六年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全部结束。在今天举行的最后一个组——青年男子组的比赛中,齐齐哈尔市的著名选手罗致焕以一八九点二六五分的总分获得全能冠军。四日结束的青年女子组的比赛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县的著名选手崔顺子获得全能冠军,总分是二○七点三三三分。
这次锦标赛六个组的全能冠军分别被齐齐哈尔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县、吉林省通化市、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牡丹江市的选手赢得。
在这次比赛中,各地少年选手的成绩,显示了这项运动的后备力量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各地许多代表队在比赛期间都注意突出政治。牡丹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哈尔滨市代表队都获得锦标赛的集体“风格奖”。参加锦标赛的运动员有五分之一获得了个人“风格奖”。


第2版()
专栏:

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
上海酒精厂党支部书记 赵天祥
从我厂一年来解决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煤炭的矛盾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企业考虑任何问题必须从全局出发,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否则,自以为是节约,实际上是浪费。
我们厂生产的药用酒精,甲醇的含量一直保持在接近千分之二点五的水平,符合药典的要求。
一年前,有几家化工厂找上门来了,希望我们把甲醇的含量再降低一些,否则,他们就不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对用户的要求,我们厂里干部看法很不一致。多数人同意,少数人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酒精里的甲醇,本来就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再要降低,煤炭用量肯定要增加,不合算。我们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添一个蒸馏塔,把原来可以作为成品出厂的酒精,再精炼一道。
新蒸馏塔建成后,第一天试验的结果,甲醇含量降低到千分之二左右,但每吨酒精的用煤量多了三十多公斤。这时候,许多同志很紧张。为什么紧张?因为当时听到一个消息,说河南有家酒精厂,每吨酒精的用煤量已经接近我们的水平了。说穿了,就是怕我们这个节煤先进单位的称号保不住了。我们几个领导干部研究了一下,觉得甲醇一时又不能降得很低,煤耗反而上升,不是个办法,决定不试验了。
去年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好好访问用户,同用户的要求相比,找自己产品质量的差距,根据用户的要求,努力提高质量。
我们组织了一批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厂长带领下,访问了几个试剂厂、制药厂。大家亲眼看到有些工厂为了提高药品质量,拿我们的酒精进行复制加工,用了许多煤炭,费了好大的劲,甲醇的含量才降低一点点。有些产品因为甲醇的含量高,甚至不能出厂。这时候,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我们为了省一点煤炭,不积极降低甲醇的含量,可是用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却要花费更多的煤炭。许多干部都深切地体会到:我们过去只看到自己一个厂的节约,看不到全局;这种不顾全局、只顾局部的节约,对整个国家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又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拿毛主席的话一对照,一讨论,干部们的思想提高了。大家都觉得过去我们只算了经济账,没有算政治账,只算了局部的小账,没有算全局的大账,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这种只关心自己的荣誉,不关心用户的要求,实质上是一种锦标主义思想。
思想端正后,我们又检查了试验失败的原因,把问题一个个摊开来,一个个研究解决的办法。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到现场,一起商量,一起劳动,结果没有增加什么蒸馏塔,只是在老设备上作了些改进,甲醇的含量就从过去的千分之二点五,降低到一点五,情况好的时候,只有千分之一多些,并把煤耗也拉下来了,一点都没有多用煤。
这件事,还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大账,我们要算,但不等于我们就可以不去关心企业的“小账”。因为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局部利益也是全局利益中的一部分。能在服从全局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再降低煤炭,这同样是为大局着想,为国家着想。只要我们真正把职工群众发动起来,集中大家的智慧,在技术上作改进,是可以把提高质量和降低煤耗这两方面的要求统一起来,收到更大的效益的。
我们努力这样做了。一九六五年,是厂里产品质量有显著改进的一年,也是煤炭消耗大大降低的一年。


第2版()
专栏:

在实践中提高
上海酒精厂技师 李嘉福
这几年,我们厂里为了更好地节约煤炭、电力等物资,曾经在生产技术上作了一些改进,摸索出了一条象我们这样的老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改造的道路。在这个革新技术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要走我们自己发展技术的道路,只有听毛主席的话,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前进。
最典型的事例,便是连续蒸煮这项新工艺的采用。我国过去生产酒精,都是利用一些蒸煮锅,一锅一锅地进行生产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特别费煤。后来,我们想把整个蒸煮过程连起来,节约人力和煤炭。没有资料,我和许多同志,在领导的支持下,自己动手搞。这时候,有些人说:“李嘉福怎么干得了这样的事!”我听了,心想,事情总是人做的,不懂,怕啥,实践嘛!毛主席不是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拿我自己来说,过去是个店员,怎样生产酒精,也是后来在实践中学会的。现在要搞连续蒸煮,它是个啥东西,不亲自实践一下,当然也不行。
研究新技术,当然不象吃梨子那么简单。一上手,就接连碰到许多钉子。第一步,整个流程连是连起来了,可是煤炭和人力还是一点不能省。于是,有人说:“不行!”厂里的领导干部却不这样看。他们说:“能够连起来,就跨出了一大步。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有了第一步才能走第二步。第一步和原来的位置比,是个进步,和下一步比,是个新起点。”后来,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克服了输送、压力、流量、质量等一系列的难题,一共试验了四十三次,终于获得了成功。把原来的二十七个操作动作变成了一个动作,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煤炭也节约很多。
我们认为,对技术革命过程中的失败,也要一分为二的看。每一次失败,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只能说它同我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比,是有距离的,不能算成功。但每一次试验同上一次试验相比,虽然失败,但因为通过实践,实质上是在进步,是在发生量变,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如在做第三十多次试验时,虽然失败了,但同第十几次、第二十几次的试验比,就已大不相同。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化了。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量变,才能得到第四十三次最后成功的这个质变。如果失败了几次,就不敢继续实践了,那永远是不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