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山区水稻高产的一个榜样
——广东兴宁山区创业记
编者按 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它的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二。力争水稻持续增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大约四分之三的水稻产区,水稻的产量仍然不稳不高或稳而不高。使这类地区的水稻生产赶上来,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稻生产的面貌。这是否可能呢?兴宁县的事实,说明这是完全可能的。至于那些基本上已经达到稳产高产的地区,水稻生产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只要象大寨人那样发扬不断革命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低产地区就可以高产,高产地区就可以更高产。这里发表的几个不同地区争取水稻高产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经验。
兴宁县人民怀着豪情壮志改造山河的革命事迹,传遍了广东省。
六十万兴宁人,为革命吃大苦,耐大劳,挑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沿着自力更生的道路,走了整十年。
这十年,兴宁人在穷山恶水的家乡,搬山筑水库,凿石修渠道,兴建了一万多座大小水利工程,使这个“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十日无雨闹旱灾”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耕地有了水利设备,其中百分之八十已建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基本实现了全县水利化。
这十年,兴宁人在光山秃岭上筑谷坊六万座,造林五十多万亩,使二百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这十年,兴宁人以不断革命的精神,进行农业技术改革,改变低产面貌。粮食产量从三四百斤的低水平逐年提高,去年三十五万亩水稻平均亩产量超过千斤,成为我国的一个山区水稻亩产千斤县。
自力更生创业
兴宁县处在广东东北部群山之中。由于过去反动统治者的掠夺,耕地易旱又易涝,产量很低。
解放了,兴宁县广大贫农下中农打倒了地主富农阶级,摆脱了第一重灾难——阶级压迫。接着,他们立下决心,征服穷山恶水,摆脱第二重灾难——自然灾害。
要发展生产,得改变生产条件,进行技术改革。首先是要治水治山。兴宁县委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和系统调查,在一九五六年秋天制定出了全面建设兴宁山区的规划。
要驯服水旱灾害,就必须根治宁江这项工程。要在三十一条支流修筑水库,然后盘山越岭,凿石穿山,修筑渠道,引水灌溉宁江两岸的农田,化水害为水利。
在兴宁,这是没有先例的巨大工程。它振奋着全县人民。一九五六年秋收冬种一结束,十几万民工就扛起锄头铁锨上了水利工地。
兴建合水水库,是根治宁江的关键工程,而且要抢在来年洪水季节到来之前筑好。这是一场攻坚的硬仗。
八千多名社员,在各级党委书记带领下,来到了工地。这时是十冬腊月,寒风刺骨,地冻土坚,但人们精神奋发,干得满身热汗。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年突击队员,在工程最艰难的时候,最艰难的地方,挺身而出,挑起了最重的担子。
根治宁江的水利工程展开以后,新的困难摆到了面前。
修水利,需要大批水泥和钢材,从那里来呢?县委会为这事,一次又一次地开会,详细研究了各种意见,最后作出结论:自己想办法,我们不能为国家出更大的力,可也不能增加国家的负担!
修建合水水库,根据设计,需要水泥一千七百吨,钢筋四十吨,还没计算钢板闸门的用料。一算工程费,二百五十九万元。那里来的这样多资金器材啊!
群众说:“我们穷人有穷主意”。一个用石砌代替钢筋混凝土的办法提出来了。县委会积极支持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鼓励大家进行技术革命。一个自力更生的工程设计诞生了。敢于吃苦耐劳的兴宁人,把几百斤重一块的大石头,由深山运到了工地,砌成了水库的泄洪建筑物。这不仅为工程节约了几十万元的投资,更可贵的是,给全县人民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旗。
不过,水泥总还是少不了的。县委会就决定自己办个水泥厂。说干就干。不久,兴宁水泥厂建成了,生产的水泥一批一批运到了水利建设工地。
一年又一年,兴宁人为革命,为建设山区,埋头苦干。十年时间,兴宁人搬动了四千四百八十万立方米土石。全部水利工程投资三千二百四十一万元,其中专署和省的投资只占百分之十二点七,其余都是县、公社、大队节省下来的钱。
治水也要治山
治水不治山,水土流失不能控制,山塘水库会逐渐被淤塞。因此,兴宁人从水利工地上下来,又上了山头。
公社化前后几年,县委领导干部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大坪公社鸽池大队蹲点,领导群众治崩山。人们花了大量的劳动,在山上植树造林。可是,树苗刚长出来,一场暴雨,山洪带着泥沙把树苗埋没了。第二年,总结了教训,人们爬上崩山,修筑了大量鱼鳞坑和土谷坊。可是,一场暴雨,一百多座谷坊又垮了大半。有些人灰了心,泄了气。可是县委却从失败中总结了教训,看到了胜利。
县委的干部们深入群众,开“诸葛亮会”,认真分析了治山失败的原因,寻找新办法。同时教育社员:要身在深山,胸怀全国,人人出力把自己的家乡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员们一听,劲头上来了。这一回,他们在山顶开天沟拦洪水,在山腰削崩坡,在山下筑谷坊堵崩岗,建沙库蓄泥沙,全面植树造林,进行综合治理。终于把崩岗制服了。如今,兴宁县已经在二百三十平方公里的崩山秃岭控制了水土流失,占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攀登新的高峰
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变,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社员生活逐步改善。有些人开始心满意足起来。县委会却在考虑着一个新的问题:山区的产量,能不能超过平原?低产的兴宁,能不能赶上高产的潮汕?
一九六一年,县委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大家认为,水利条件好,社员劲头大,形势好得很。要争取高产,就要走农业技术革命的道路,学习高产地区的先进经验,学习科学的种田方法。
县委书记领着一批干部、青年、老农到了潮汕平原。走了好几天,看到的片片都是高产田。用科学方法种的田,没一丘低产,矮墩墩的稻子,结着又大又长的稻穗。
潮汕人的革命精神和栽培技术,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许多老农明白了:为自己种田,年年望保产;为革命种田,要高产再高产。这要从头学起啊!
他们从潮汕平原请来老农当顾问,从外地引来高产良种,种起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田。
一九六四年,大种高产田的农业技术改革结了果。这一年,早稻全面推广矮秆高产良种,晚稻也大面积采用良种,社员们大学潮汕经验,推广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使全县三十五万亩水稻田平均亩产八百九十斤。
去年,全县人民以不断革命的精神,进一步总结了一九六四年的高产经验,认真地改造了十一万亩低产田,出现了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大好形势。
干部带头苦干
兴宁粮食高产的胜利是怎样取得的呢?
兴宁的干部说:这是觉悟了的群众听党的话,坚持自力更生,不断革命的结果。
兴宁的群众说:这是全县忠于革命事业的各级干部和共产党员为我们带了头,树立了榜样。
干部的评价是公正的。群众的评价也是公正的。
兴宁县的干部继承了党的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处处吃苦在前,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群众,教育群众。
十年来,他们尽量节省非生产性建设的开支。县里不少机关没房子办公,干部缺房子住,建一些本来也需要。县财政部门把建房子的钱筹出来了,等着县委批准动工。县委又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批,把这事交给各机关干部去讨论。一讨论,想建房子的机关不再要求了。他们说:搞生产建设还怕钱不够,我们的房子,以后再说吧!于是,他们自己动手,把几个破烂的庙堂修了修,做了干部的宿舍。一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机关的办公室和干部宿舍设在祠堂、古庙里。
兴宁县干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成为全县群众的榜样和最有说服力量的动员,鼓舞全县人民,勇往直前。
×××
兴宁人只用了短暂的十年,就使贫困的山区发生了显著变化。可是,各公社大队的产量却不平衡,高产的大队,亩产量到了一千七百斤;低产的大队,亩产量却只有七百斤左右。同一个大队里,在耕作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产量也不平衡。县委在东风、金星、鸽池等大队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后,把产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找到了,原来是低产田的地下水位高,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因此,普遍降低地下水位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已经酝酿成熟,准备行动了。
本报记者 汪振华 唐炜 凌霄
(附图片)
兴宁县自建的一座大型水库——合水水库
新华社记者 汪振华摄


第5版()
专栏:

狠狠抓住增产关键
江苏无锡县争取水稻高产的经验
江苏著名水稻高产县无锡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社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发扬不断革命精神,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落实在水稻增产关键上面,在连续三年稳产高产的基础上,一九六五年又获得增产。全县八十二万亩一季水稻,平均亩产量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比上一年度增产百分之六。麦子也获得丰收。全年麦、稻两熟,平均亩产量超过了千斤。
无锡县一九六五年水稻持续增产的事实充分说明:要使生产不断前进,首先要人的思想不断革命;要使人们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又必须经常结合各个时期的思想实际和生产实际,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一九六四年是无锡县水稻持续稳产高产的第三个年头。这年冬天,各地在议论一九六五年要不要、能不能继续前进的问题时,一部分社队干部和群众流露出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和自给自足的情绪。一些高产单位认为“宝塔结顶,潜力挖尽,无产可增”,“只能保,不能跳”。一些低产单位自以为“条件不好,单产不高,总产不少,贡献不小”,而心安理得,满足现状。还有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不想再出力出汗争高产。
县委从各个样板点上发现了这些思想苗头,及时领导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了毛主席《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打开了大家的心窍,树立了高产更高产的雄心壮志。
以后,在水稻生产的各个关键阶段和推行各项新的增产措施时,各级干部和许多社员针对当时生产、工作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分别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东亭公社的一些大队干部反映:学了毛主席著作,提高了思想觉悟,跳出了三个圈子:一是跳出了家庭圈子,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跳出事务圈子,注意做调查研究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跳出本队的圈子,关心全局利益。各级干部在思想革命化和作风革命化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全县各级干部去年蹲点办样板的人比起上一年更多了,工作作风更踏实了。
接着,无锡县委又领导全县干部、群众开展了一个总结评比、互相学习的活动。通过总结一九六四年的成就,评选一些先进单位,作为全县学习的标兵。这些先进单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思想红、决心大、干劲足、措施硬。各级干部和社员群众对照标兵,排差距,找原因,挖潜力。一比一找,既看到了增产的成绩,也看到了生产上的缺点。然后,许多社队干部到上海市的嘉定县、南汇县和所在的苏州专区各县的先进单位去参观学习。
经过总结评比和参观学习,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清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进一步卸下了思想“包袱”,鼓起了革命干劲。接着,县委提出“乘胜前进,不断革命,跳出苏州超嘉定”的战斗口号,提出了一九六五年的奋斗目标。全县就掀起了赶超嘉定的生产竞赛热潮。
县委认为,要继续增产,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只有切实解决这些新的矛盾,才能继续前进。县委领导上把这些想法和看法拿到群众中去大讨论。经群众一议论,继续增产的新矛盾找出来了,解决这些新矛盾的办法也提上来了。
在水稻从种到收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锡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狠狠地抓住每一项增产关键,苦干、实干、巧干,积每个阶段的“小胜”为全局的“大胜”。在品种方面,大力推广高产良种“农垦五十八”;在肥料方面,广种绿肥作物,捞水草,割青草,捞鱼粪,拾杂肥,挖草塘泥,养猪羊兔;在水利建设方面,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增添机电排灌设备,普遍平田整地,建立排灌两用渠道,彻底解决了三十万亩稻田的漫灌串灌问题,使全部水稻田实现了薄水勤灌,有利于增产,戽水费却比一九六四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四;在生产技术方面,全县培训了八千多名农民技术员,社社建立了技术推广站,大队、生产队都配备了农民技术员,还建立了二千三百多个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小组,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更有成效地推广了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不断革命精神加上这些扎扎实实的措施,把无锡县一九六五年的水稻生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高产再高产是能够实现的
——福建长乐县发动群众总结经验挖掘水稻增产潜力
中共福建省长乐县委把不断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使全县一九六五年的粮食作物连续三季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两成多。中共福建省委最近号召全省各地向长乐学习,为争取今年更大丰收而斗争。
长乐县在闽江口南岸,背山面海,属于半平原半丘陵地带。全县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福建省的主要产粮县之一。
这个县共有耕地二十七万多亩,其中有十九万多亩是水田,其余的是旱地。解放后,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来,全县人民以兴修水利和改造低产田为主要内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二十万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一九六四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大大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粮食产量相当高了,要不要再发展粮食生产,能不能实现高产再高产?一九六四年秋后,中共长乐县委讨论一九六五年的生产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对粮食还非常需要,必须进一步增加生产,主张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麦面积,变两熟为三熟,一种意见却认为,亩产量很高,已经差不多了,冬种何必太多,加之部分稻田没有种麦习惯,“种麦损稻”不上算,“三三见九,不如二五得十”。原来,长乐县的旱地只种甘薯,冬小麦和大麦都种在水田里,收了麦子,再种早、晚两季稻。一九六四年全县春收麦类作物已经发展到五万多亩。三熟田面积的扩大,是这个县一九六四年单产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九六四年的冬种面积要不要增加?能不能增加?讨论时意见不一。因此,县委便带着这个问题,分头深入下去,同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商量。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因为看到许多生产队由于增种小麦获得了增产,都主张要多种小麦,表示只要能增产一季粮食,就是苦一点、累一点,也一定要干。
冬种面积要扩大,如何能做到种麦不损稻呢?县委又进一步调查研究,发动群众,总结了一些地方稻麦双丰收的经验。城关公社泮野大队,去年春小麦平均亩产二百八十斤,早稻平均亩产八百四十七斤。两季都丰收,关键在于抓紧季节,上足肥料,管得好。只要这样做,种麦并不会损稻。但是这只是一个大队的经验,要做到全县稻麦三丰收,是不是没有问题、没有困难呢?因此,县委又召开会议,请贫农下中农社员出主意。这些社员提出了扩种绿肥、增积肥料和如何积肥、施肥等许多好办法,解决了县委许多原先觉得无法解决的困难。许多贫下中农不仅在会上提出了许多建议,而且回去后还带头出工,带头交肥,带头推广新技术,带头打硬仗。由于依靠了群众,全县不仅按质按量完成了八万七千多亩大小麦的冬种计划,绿肥作物播种面积也比上年扩大了百分之八十。同时,又大挖河泥、大积海肥、多采野生绿肥,为水稻准备的肥料,比上年显著增加。
肥料有了,早稻产量是不是就能上去?一部分干部、社员却没有信心,他们说,增百容易添十难。过去早稻产量已经很高,再上去就难啦!这时,县委就组织干部、党员、贫下中农学习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愚公移山》等几篇文章,提高了大家的认识,克服了畏难情绪。同时,二十多个县委委员分头到生产队去调查研究,总结一九六四年早稻增产特别显著的几个队的经验,用活的事实来教育干部、群众。依靠贫下中农,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宣传“种田为革命”的意义;组织县、社、队三级干部共二百多人,到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等先进单位去学习;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总结、学习活动,推广种好矮秆良种和连作稻的经验。广大群众革命精神大为发扬,又在总结、学习中找到了办法,立即掀起了生产高潮。
在早稻生产过程中,县委采取了领导干部、技术员和农民群众三结合的办法,按片设点,层层搞样板,在各个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的样板田都先走一步,做出样子,带动全面。在早稻生长期间,县委先后召开了六次“三结合”现场会,交流有关技术措施,推动各公社生产队用先进的办法种、管早稻,结果全县十七万亩早稻,平均亩产量比上年增长了一百多斤。
当春收的大、小麦等获得增产,早稻丰收已成定局的时候,有些干部和群众又产生了自满情绪,再加上这几年水稻产量一直是“早高晚低”,一些人认为晚稻是“命中注定”的低产作物,因此,争取晚稻增产的干劲下降了。县委抓住这种思想,强调生产要继续上去,人的因素第一;要彻底革命,不要革一半;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不要做大自然的奴隶;要创社会主义之业,不能守业;要知难而进,不能知难而退。并且广泛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总结这几年的晚稻增产经验。在这项活动中,县委发现有些公社生产队把矮秆良种早稻当晚稻种,实行“倒种春”,晚稻连续几年获得高产。于是县委决定推广“倒种春”。接着,县委又通过多方调查,广泛同群众商量,确定以珍珠矮作为“倒种春”的主要良种。在这个基础上,县委又放手发动群众,由群众自己决定采用“珍珠矮”实行“倒种春”的面积,原则是思想通的愿种的多种;还有顾虑的,就少种一点,进行试验。这样,全县“倒种春”的晚稻面积共达六万三千多亩。由于“倒种春”的“珍珠矮”产量高,就提高了全县晚稻平均单产水平,使全县晚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一成多。
目前,长乐县委正在总结一九六五年的经验,进一步发动群众,为争取今年获得更大丰收而努力。 (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依靠群众 治水种稻
——湖北浠水县自力更生修水利实现自流灌溉
浠水县位于湖北省东部丘陵地带,以种植水稻为主。这里历来易遭干旱,每年夏至一过,正是禾苗大量需要水的时候,“旱魃”就来了,轻则一月到五十天,重则大旱百日以上。解放以后的十六年里,这个县有八年干旱一个月到五十天,有六年旱七十天到一百多天。解放前,这里的水利设施仅有四万八千多处塘堰,灌溉保收的水田只占水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左右。解放以后陆续修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但易旱的状况仍未改变。
一九五八年,国家投资,在这个县修建了大型的白莲河水库。当时,由于没有在干部、群众中进行自力更生的教育,没有注意充分发动群众,渠道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没有跟上,未能很好地发挥大型水库的作用。一部分人还产生了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有的工程可以用“土”办法干的,也要用“洋”办法;有的可以靠社员用劳动积累解决的,也要国家花钱。从一九六三年起,国家对浠水县的水利投资减少。这时在干部中,有的人着急,有的人泄气。中共浠水县委经过反复讨论,又总结了前几年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水利建设虽然要钱,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全县六十万已经组织起来的人民公社社员。把群众发动起来,依靠群众治水,钱少也能办大事。
怎样依靠群众治水?中共浠水县委认为,首先要相信群众是迫切要求修好水利的,相信群众是有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的。县委把国家水利投资的
“底”交给群众,组织广大社员、干部就“修水利是国家的事,还是群众的事?”“钱少了,还治不治水?”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抓政治思想工作,情况就起了变化。群众在讨论中说,修水利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国家已经帮助修起了水库,难道开渠道还要靠国家?特别是广泛开展学大寨的活动以后,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志气更高,修水利的劲头更足。社员们说:大寨人靠自己治好了穷山,我们就不能靠自己修好水利?为了进一步调动群众治水积极性,县委又抓紧对已挖通的渠道进行配套,使它尽快发挥效益。当社员们看到水库里的水穿过大山,跨过河沟,流到了田里,情绪更高,干劲更大了。
群众发动起来了,资金、材料不足,社员们就事事盘算,处处节约。他们提出“能不花钱的,坚决不花钱;‘土’办法能代替的,不朝‘洋’的想;自己能解决的,不向国家要”。白莲河水库东干渠全长一百零七公里,技术人员曾建议只挖通上段的四十六公里,下段因为要经过不少山岭河沟,工程太艰巨,不挖干渠,改由电力提水灌溉。可是社员们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搞机电灌溉,机器、电线、电杆,得全靠国家供应;挖渠道,主要靠自己双肩和两手,虽然工程难一些,但一年挖不通,挖两年,两年挖不通,挖三年,总可以挖通。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且可以节省电力。从长远看,还是开渠搞自流灌溉比较经济。浠水县委支持了群众的意见。现在东干渠大部分已经修成,再经过这一个冬春,就可以全部挖通。由于群众在施工中注意节约,投资比采用电力提水灌溉更省。全县的渠道上,有五百一十五个隧洞。这些隧洞如果都用钢筋混凝土砌,需要很多钱和大批钢筋、水泥、模板。关口区的社员用青砖砌,试验成功,造价只有钢筋混凝土的十分之一。全县推广这个办法,支渠以下的隧洞四百七十多个,都是用自己烧的青砖砌的。
到现在,浠水县除了大型的白莲河水库以外,还修建了四十多座中型、小型水库,开挖了近两千条渠道,总长两千五百多公里,建设起一个库连渠、渠连塘的自流灌溉网,全县灌溉保收的水田占水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二。有了水,全县水稻连作面积由一九五七年的十一万多亩扩大到四十五万亩,并有近十万亩实行小麦、双季稻连作,做到一年三熟。一九六五年全县粮食产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一九六五年冬季,浠水县又展开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活动。社员们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继续挖通白莲河东干渠的下段,并对已挖通的大小渠道进行全面配套和整修加固。在渠道伸展不到的水利“死角”,他们还增修了塘堰,兴建一批电力扬水站。同时,开始了园田化、田间渠网化的建设。
(据新华社讯)
(附图片)
浠水县汪冈公社前进大队第一生产队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秧田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