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最有力的领导
焦裕禄同志是怎样领导兰考人民进行改天换地斗争的?本报今天发表的四篇文章,提供了新的生动具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充分说明,焦裕禄同志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不愧为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焦裕禄同志正是这样做的。
兰考县人民世世代代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积累了多种多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散在广大群众当中。领导干部的任务是努力向群众学习,深入广大群众中去发现、集中和提高群众的经验。焦裕禄同志深入兰考广大农村,把散在广大群众中的抗灾经验集中起来,提炼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为全县人民树立了四面旗帜。这四面旗帜,是土生土长的,是来自群众的,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兰考县委抓紧这些活样板,广为宣传,坚持下去,变成广大群众所自觉学习的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抗灾斗争的胜利发展。
在任何群众运动中,都要实行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领导者不但要善于集中群众的要求和经验,提出一般号召,并且要善于为实现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深入基层,进行个别指导,以突破一点,取得经验。一般号召是不是正确?是不是需要补充和修改?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焦裕禄同志树立的四面旗帜,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焦裕禄同志制订的改变兰考面貌的规划,是在集中起来的群众丰富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要把这个规划变成全县人民的行动,就要领导亲自动手,进行个别指导,也就是进行我们所说的面对面的领导、活的领导,从而取得推广的经验,再加以集中、提炼,用来指导全面。这种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领导,就是最有力的领导。
能不能真正实行个别指导,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深入群众。焦裕禄同志经常生活在群众中间,生活在最困难的群众中间,经常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和群众呼吸相通,患难与共,十分熟悉群众的要求和经验,十分熟悉自然灾害的情况和规律。在这样深厚的群众工作基础上,就比较容易形成正确的一般号召,也比较容易正确贯彻一般号召。兰考县的自然面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焦裕禄同志这种深入群众、个别指导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面镜子。有些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往往一般号召多,个别指导少;在干部中活动多,在群众中活动少;到群众中“去”的多,从群众中“来”的少。这是不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的。用整风精神学习焦裕禄同志,就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象他那样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办事。


第2版()
专栏:

  他告诉我们首先要抓思想政治工作
  兰考县堌阳公社秦寨大队党支部书记 赵新贞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一年多,就来过我们大队五回。他每来一回,都使我们的眼睛看得更远,都给我们增添很大的力量。
一九六三年,俺大队的麦子又受了碱害和水灾,一亩地才收三十来斤,还得吃国家的救济粮。我们党支部的同志一想到这,心里比刀割还痛。咋着才能把秦寨的灾队帽子摘掉?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找出啥好办法。这时候,我们想起了领导上经常说的话:遇到办不了的事,要找贫下中农商量。果真,开了个贫下中农社员座谈会,办法出来了。老贫农社员秦玉东说:“咱这地下面都是好淤土,挖几尺深把淤土翻上来,就能多收粮食。”当时,社员的生活还很困难,深翻地又是重活,有些人就提出一大堆困难。贫下中农社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大家说:咱们不能干一天就干半天,翻一亩是一亩。贫下中农们一马当先,掀起了深翻土地的热潮。
一天,我们正在村东边翻地,焦裕禄同志来了。他卷着裤腿,穿着一件成了紫花颜色的汗衫,热得脸上直流汗。他连歇也没有歇,就和社员们亲亲热热地谈起来。当他听到我们打算把全部盐碱地都要翻个过儿时,忙关心地问道:“工程这样大,全部深翻能行吗?”我把贫下中农们的决心对他一说,他高兴地说:“好!你们这也是愚公移山的决心,蚕吃桑叶的办法,县委要大力支持你们。还有什么困难没有?”我对他说工具不够。他说:“这好办,让供销社把铁锨、劈铲给你们送来。”临走,他还交代要把社员们生活安排好,注意劳逸结合。
过了不久,焦裕禄同志二次来到了秦寨大队。这一回,他给的东西更宝贵了,他亲切地拍着我的臂膀说:“咋样老赵,有决心改变这个队的面貌没有?”我满有劲地回答说:“有决心,三年后看吧!”焦裕禄同志笑了笑说:“好,那你准备抓那几手呢?”
我自己以为已经打算得很周到了,就回答说:“抓治碱治水!”想不到他又问道:“还搞什么?”我说:“抓肥料。”他又问:“还搞什么?”我说:“抓治虫。”他又问:“还搞什么?”我回答不出来了。焦裕禄同志微微皱了皱眉头,语重心长地说:“同志,光抓这些不行啊!首先得抓阶级斗争,抓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没有革命思想,咋着也搞不好生产。抓思想,就要多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停了停,他又说:“好好干吧,秦寨这个地方大有可为。眼下困难多,不要怕它。在困难面前,决心要比困难更大。什么东西都怕决心,要会在困难中找出路。”以后,焦裕禄同志又帮助我们规划了排水渠道。
焦裕禄同志的话,象一把火,烧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照得我们心里亮堂堂的。从此,我们改变了不注意抓政治、不注意抓思想的倾向,每做一件事,都要想法做好思想工作。一是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社员,大学毛主席著作,有了啥问题,都向毛主席著作请教了。二是在广大社员中大讲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同时,还发动社员诉盐碱地的苦。政治真是一切工作的灵魂。我们照着焦裕禄同志的指示一抓,干部的思想大变了,大家说:“咱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看着社员们受苦,不能领着社员拉国家建设的腿。咱要象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盐碱地夺粮。”焦裕禄同志对社员们的关心,更是使大家感激。他们说:“党对咱这样关心,咱还怕啥,今后跟着党出劲干啦!”“愚公能够搬大山,咱公社的力量比愚公大多了,大家拧成一股劲干,盐碱窝就能变成粮食窝。”各个队都展开了深翻土地、根治盐碱地的竞赛。大家夏天顶着火一样热的日头,冬天冒着刺骨的寒风和严霜,一直坚持翻地治碱。地里积了水,把它排出来;地冻得梆梆响,用劲把它砸开。我们的决心越来越大。前年秋天连下七十天雨,有些深翻过的地里又有了碱。这也没有把我们吓倒。我们一检查原因,是开初翻地没有经验,把土搞乱了。大家说:先把地里刮去一层皮,不行了,再深翻。困难就怕硬骨头。到去年年底,我们深翻的土地面积,比一九六二年扩大了几十倍;还修成台田一百四十亩。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三倍多;社员有了吃的,还向国家交售粮食八万五千斤。
我们大队的全体社员,时时都在怀念着焦裕禄同志。这些天,在田里,在饲养室里,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每天吃过晚饭后,大家都在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每学习一回,就添一分力量。第二生产队的贫农社员贾俊山激动地说:“老焦带着重病雪里来雨里去,心里老想着咱贫下中农,他为咱兰考操碎了心,拼上了命,咱说啥也得把盐碱治住。”一天晚上,第一生产队的不少社员自动地聚集在贺进枝家里,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他们听着眼里扑哒扑哒地落泪,突然,五十多岁的贫农社员胡德运忍不住了,他说:“爷们!焦书记对咱贫下中农多关心呀!咱可不能忘本,要挺起腰杆子干哪!”共青团员贺中立忍着泪接着说:“德运大爷,我们决不会忘本,我们要永远跟着党,和天斗争,和地斗争,不彻底改变面貌,誓不罢休!”
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检查对照,一边行动。眼下,一个改天换地的新高潮已经掀了起来。焦裕禄同志第三次来时,帮助我们规划了三条河道。过去我们只挖了三米宽、一米来深,根本没有达到焦裕禄同志提议的标准,要是雨大了,照样还要淹坏庄稼。现在大家检查起来,都很痛心,纷纷提出来要把渠道加到七米宽、三米深。全大队只有七百多个劳动力,每天参加挖河的人竟有一千多个。一些老人和十来岁的孩子,都争着参加。他们说:“焦书记临死还想着咱秦寨大队,咱咋能不为改变秦寨的面貌多出点力。”大家在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鼓舞下,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平常需要半个月完成的任务。
但是,焦裕禄同志对我们的指示还没有完全实现。今后,我们要象焦裕禄同志那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突出政治,实现思想革命化;遵照焦裕禄同志生前的指示,和天斗争,和地斗争,用最大的决心,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把秦寨变得越来越好,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革命多多贡献力量。
(新华社郑州二十二日电)


第2版()
专栏:

  焦裕禄同志活在俺心底
  兰考县城关公社韩村生产队贫协组长 杨青山
俺队里的全体社员,特别是贫农下中农社员,都说焦裕禄同志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活在俺们心底,鼓励着俺们生活、战斗。
俺队在陇海铁路两侧,村北边不多远就是黄河大堤,内涝、风沙、盐碱俱全。一九六二年秋季,俺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人只分了十二两红高粱穗。在这严重灾害面前,有些人束手无策,消极悲观。就在这节骨眼上,焦裕禄同志来到了俺队。他找俺们贫农下中农座谈,宣传党的生产自救方针,教导俺们要听毛主席的话,自力更生。他说:“有党的领导,有人民公社,有抗灾经验丰富的贫农下中农,再大的困难也能想出办法克服。”他还启发我们,小鸡还有两只爪可以挠食吃,人有两只手,只要劳动,就不会没啥吃。听了焦裕禄同志的话,俺们心里暖烘烘的,从困难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思想问题一解决,办法也很快讨论出来了。俺队有大片沙碱荒地,长着很多茅草,俺们决心割草卖草,养活自己,不向国家要救济粮救济款。俺们对国家没啥支援,心里就过意不去了,咋能再去拉国家后腿哩!这件事经全体社员讨论时,绝大多数人拥护,只有少数人信心不高,说是一斤草只卖三二分钱,不顶大事。当时,俺们贫农下中农就带头去割草卖草,仅五六天时间,就挣了一千四百多元,原来信心不高的人也有信心了,积极参加割草卖草。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斗,共卖草二十七万斤,养活了自己,养活了牲畜,还购买了七辆架子车,添置了十多件农具。大家纷纷说:“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
俺队有困难,焦裕禄同志鼓励俺们想办法;俺们刚作出一点成绩,焦裕禄同志又到处宣扬俺韩村人自力更生、团结救灾的革命精神,到处提倡“韩村的精神”,并请俺到兰考县农业劳动模范大会上讲话。俺想起在旧社会遭灾后逃荒要饭的惨痛情景,更加热爱党和毛主席。要说当时生产自救有点成绩,应该归功于党和毛主席教导出来的焦裕禄同志;要说韩村的革命精神,不如说是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在俺队开了花,结了果。
自这以后,焦裕禄同志经常不断来俺队,其中有三次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六三年春天,焦裕禄同志又来到俺队,帮助俺们总结了前段抗灾的成绩,反复说明依靠自己完全可以解放自己的道理。他告诉俺们,生产自救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咱们干革命不仅要救自己,还要救大家,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咱们必须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根除这里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彻底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他还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发动大家讨论制订了除“三害”的初步规划。当时,他发现有些人对实现规划存在着怕苦、怕累、怕困难的思想,就分别在社员会和青年会上,讲《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他说:“白求恩是外国人,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了性命,咱们为改变家乡面貌,难道还不肯流汗出力!”还说:“愚公能移掉两座大山,咱们就不能除掉三害!”他要求俺们尤其是青年人要经常学习毛主席著作,改造思想,改造自然。听了他的话,大家深受感动,表示决心要以革命先烈的壮志,以愚公的精神,排除万难,战胜“三害”。就在这年春天,俺们从半里路远拉来淤土,给三亩大的一个沙堆贴上了“膏药”;又拉沙土,把村南十五亩淤土碱地盖上二三寸,把淤碱土改变为两和土;又在一百四十亩洼碱地上,挖了九条排水沟,还挖了一条一里半长的排水渠道;在沙荒地里,栽植了五十亩防风固沙林。
这年秋季,俺队又遭到了一次大的涝灾。焦裕禄同志听说了,拄着棍,趟着水,来到了俺队。俺们纷纷迎上去向他汇报受淹情况。俺们说虽然眼下又遭涝灾,有困难,但是有党的领导,有前一段斗争的经验,再大的困难也不害怕了。他笑了笑说:“你们这种精神很好,失败了,不要怕,失败是成功的开始。”他还说:“光是不怕还不够,必须找出被淹原因和解决办法。”俺们带他去地里察看了一番。他看到低洼平地的豆子淹毁,唯有那九条排水沟地边高顶上的豆子没有淹毁,很是高兴。临走时,他一再指示俺们贫农下中农,要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战胜灾荒。俺们按照焦裕禄同志的指示,开展了多种副业生产活动,收入达五千多元。没有向国家要粮要钱,自己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并归还国家一千多元贷款,购买了四头牲畜。俺队又一次得到焦裕禄同志的鼓励。
一九六三年冬季一天上午,焦裕禄同志再次到俺队来了。这次来的目的,是带领俺们六个贫农在村西南洼碱地搞一块二亩台田的样板。他亲自规划,亲自扛起铁锨和俺们一起挖土。俺们知道他有病,怕累坏他的身子,几次劝他休息。他说:“不要紧,咱们眼下吃苦受累,挖断穷根,子孙万代才有好日子过!”挖了一晌,到吃中午饭时,他说是有要紧事回县,拔腿就走了。俺们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吃罢饭,刚下地,料想不到他又赶来挖台田,直到天黑把这块台田挖好才走。俺们想留他吃顿晚饭,他说:“台田丰收了,我再来吃吧!”谁知道他这次回去后,病情一天天重了起来,再也不能见到他了。
焦裕禄同志是为俺们贫农下中农根除“三害”劳累死的。在他病故后一年多里,俺们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开挖台田,修河挖沟,植树造林,去年获得了较好收成,由历史上缺粮变成自给有余,生产队还储备了二千三百多斤粮食。
最近报纸上发表了焦裕禄同志的革命事迹,俺全体社员在一起读了好几遍,并且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来对照检查了前一段生产。大家一致表示,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更大的革命干劲,来实现焦书记生前对韩村的希望,彻底根除“三害”。现在,俺韩村已经掀起了一个新的生产高潮。
(新华社郑州二十二日电)


第2版()
专栏:

  他教育俺们坚持走毛主席指出的道路
  兰考县红庙公社双杨树大队党支部书记 王发祥
双杨树大队,一九六一年以后,连续遭受了几年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一九六三年农作物基本绝收,全大队农业生产下降到历史上最低水平。加上牲口少,农具缺,困难重重。这年秋天,到了种麦季节,因为牲口少,地犁不过来,犁起来又没有种子,眼看生产要受损失。就在这个关头,党支部带着这个困难问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在毛主席著作里找到了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力量,依靠贫农下中农,战胜困难,由穷变富的康庄大道。道路明确了,信心也高了。接着党支部又提出“有了困难是依靠国家救济还是依靠集体”问题,发动大家讨论,不少贫农下中农都说:咱们对国家没啥贡献,就够难过了,决不能再拉国家的后腿。没牲口咱有的是人,可以组织人力拉犁拉耧种麦。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全大队自筹资金加上物资折款共有一千八百多元。第三生产队贫农社员程景伦说:“虽然我只有二十块钱,也要借给队里先解决队里的困难,这是我对集体的一片心意。”第三队有四户贫农将储备的七百斤麦子,投到队里解决缺种困难。因为依靠集体,依靠贫农下中农,困难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全队买了七头牲口,又自筹了一千五百多斤种子,畜力加人力,很快完成了种麦任务,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焦裕禄同志说,俺们按着毛主席指出的道路走,走得对,到处宣传“双杨树的道路”。
自从“双杨树道路”出名以后,焦裕禄同志曾几次来到俺们大队,教育我们要坚持将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是沿着这条社会主义大路前进的。
一九六四年春,我们在开展副业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两条道路的斗争,有的人想搞单干。为占领副业阵地,我们党支部发动大家讨论。广大贫农下中农说:“搞农业我们靠集体经济战胜了困难,搞副业也必须依靠集体,才能达到共同富裕。”通过讨论,使队里的副业生产纳入了集体轨道。但是搞副业,队里一时又没资金,怎么办?找贫农下中农出主意,想办法。贫农社员吴少扬说:“我自愿投到队里六十元。”在贫农下中农的带动下,很快掀起了投资搞副业的高潮。仅双杨树村五个生产队就投资一千一百四十元。集体副业很快搞起来了。五个月的时间,副业收入四千多元,归还了社员们的投资,又买了两辆胶轮马车,还给社员买来粮食两千斤。
一九六五年麦收后,一连五十天没有下雨,在抗旱抢种晚秋作物的活动中,各队都出现了缺红薯苗的问题,全大队缺苗二百多亩。面对着这个问题,我们仍然采取了依靠集体,依靠贫农下中农想法解决。贫农下中农纷纷表示宁愿自留地的红薯不栽,也要保证集体的红薯先种上。贫农社员吴春扬说:“大河没水小河干,我自留地的红薯不栽了。”说罢就回家动员老少把自己的一万九千棵红薯苗全部投到队里。在党、团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的带动下,全大队社员共投红薯苗七万九千多棵,从而解决了缺苗问题,适时完成了红薯的栽种任务,秋季获得了好收成。同时,社员自留地的红薯也都用队里的和个人的二茬秧子栽上了。
几年来,我们沿着这条道路,战胜了灾害,发展了生产。
正当我们贯彻县委四级干部会议精神,组织农业生产高潮时,我们又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很大的激励。虽然现在我们已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了,我们还要大干一场,搞好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新华社郑州二十二日电)


第2版()
专栏:

  看准了,就抓住“死不丢”
  兰考县张君墓公社赵垛楼大队党支部书记 赵培德
赵垛楼,原来是个低洼易涝,遇雨成灾,风起沙飞,人穷畜少的老灾区。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三年,连续受灾,七季基本绝收,群众吃粮靠统销,花钱穿衣靠救济。在这种情况下,俺们虽然按照县委的布置,做了一些除涝工程,但是,由于思想上存在着灾大压头的畏难情绪,除涝工程做得很不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内涝灾害的威胁,加上风沙严重,更使俺们束手无策了。一九六三年,正当俺队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刻,焦裕禄同志曾多次冒雨来俺队住下,并且奋不顾身地同全队群众一起投入紧张的排涝斗争。开始,群众并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当大家知道他是焦书记时,他已经变成了泥人,跟抗灾斗争中的贫农下中农并没有两样。他的行动,大大地鼓舞了全队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抗灾干劲。
焦裕禄同志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三番五次地深入调查访问,他对赵垛楼的每一块土地的地形、地质,洪水的来路去向,飞沙风口的所在,沙丘的分布状况,都了如指掌。一九六三年八月十八日,焦裕禄同志冒雨来到俺们大队,他的衣服全淋湿了。当时俺正忙着开会,他温和地说:“不忙,你继续开会,我到别的屋去,会后咱再谈。”说罢就走了。会快结束了,俺去请他在会议上讲讲话。一出门,就看见他在队部南边一片积水的洼地里站着,雨还继续在下。俺走到他跟前说:“焦书记,请你给大家讲讲吧!”他说:“我不准备在这个会上讲啥,你的工作如果布置完了,就赶快让他们分头去干,回头你跟我去转转……。”他说着就走到积水的地边去了。俺赶快把参加会议人员的工作安排好,打发他们走后,又回到他跟前。这时,他从洼地的积水里拉住一棵豆秧说:“老赵,多好的豆子!打腰深,淹死了多可惜。”焦裕禄同志接着把手朝南一指说:“从那里到这里挖一条南北沟,这片洼地的积水就可以排光,就可能救活这一片好豆子。”俺们又向南走了一段,焦裕禄同志问我:“老赵,你说说,你这大队为啥连年受灾,主要灾根是啥?”俺说:“主要灾根就是内涝和风沙。”“对!对!你说的对!”焦裕禄同志连声说:“老赵,既然看准了,就应该狠抓,要抓住死不丢,要发动贫下中农,多想办法,订个规划,把灾根除掉。”俺们看着走着,全大队六个村,转完了五个村。他仔细地观察着地形,细心地研究着水的流势。每到一处,他都因地制宜地提出切实的建议。到回回营西地,他说:“这里可以挖条南北沟。”到转香庙村北地,他说:“这里可以挖条东西沟。”到赵垛楼村东地,他说:“那里应该挖两条南北沟。”在焦裕禄同志的具体指导下,俺们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发动群众,开展了抗洪斗争。
经过十多天的苦战,俺们将积水排走了,全大队五千九百亩被水淹的庄稼,有五千五百亩得救了。焦裕禄同志赞扬俺们说:“赵垛楼社员的干劲真大,值得全县学习。”后来,他就在俺队召开了现场会议,提出了全县学习“赵垛楼干劲”的号召。焦裕禄同志的表扬,更加鼓舞了俺大队贫下中农社员战胜涝灾的积极性。俺们党支部就抓住除涝“死不丢”,连续开展了除涝斗争。
一年多来,俺们遵照焦裕禄同志的教导,依靠群众,总结群众除涝斗争中的实践经验,由挖河排水到三沟——河沟、路沟、地墒沟结合,找出了一套彻底根治涝灾的办法,前后共开挖了大小沟、河四百七十五条,在一些涝洼地,修建三百三十亩条田,基本上解除了涝灾的威胁。
风沙,是俺大队的第二个大灾害。俺们依靠群众曾和风沙展开过顽强的斗争,但由于方向不明,决心不大,一直没有免除风沙危害。一九六三年冬天的一个上午,焦裕禄同志来到赵垛楼,他来到没有休息,就领着俺们大队几个干部,在封冻的田野上奔走。俺们走过一块接一块的麦田,踏过一块连一块的大秋地,来到了三义寨村头的一个沙岗上。焦裕禄同志指着村前的一块麦地,满意地说:“老赵!今年你们的麦苗长得不错呀,以后要加强管理,争取麦季丰收啊!”“看麦苗是不错”,俺高兴而又担心地说,“去年麦苗也不错,后来几场大风,就全部刮毁了。”他听了我的话,就紧接着问:“防风,你想到办法没有?”俺说:“这大沙丘,风起沙飞,还没法解决。”俺一提起大沙丘,焦书记就说:“淤泥把沙丘封闭起来怎么样,你们可以试试。”他说着盯了俺一眼,看俺犹豫不决,就进一步鼓劲说:“我回去和张钦礼同志商量一下,让他来帮助你们搞试验,如果成功了就狠抓,抓紧,不把沙丘全部封完,就抓住死不丢。”
在焦裕禄同志的启发鼓舞下,翻淤压沙试验成功了。于是,俺们就按照焦裕禄同志的意见,抓住治沙“死不丢”,经过一个冬春的苦干实干,全大队二十六个大沙丘,全部用淤泥封闭了,随后俺们还在这些沙地上,栽上了大量的树木,种下了大批的腊条。
焦裕禄同志逝世了,可是俺们牢记着他的话:“问题看准了就狠抓,要抓住死不丢”。作为焦裕禄同志生前亲自指导过,并一手培育起来的赵垛楼大队,俺们决心按照他生前对俺们的要求,一定彻底改变赵垛楼的面貌。
(新华社郑州二十二日电)(附图片)
  “韩村的精神”越来越旺
  贫下中农社员纷纷表示决心,把自力更生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魏德忠摄(《河南日报》供稿)
  “秦寨的决心”越来越大
  社员们正以翻江倒海之势,深翻土地,压碱治碱。
魏德忠摄
(《河南日报》供稿)
  “赵垛楼的干劲”越来越高
  大队党支部书记(右)和社员一起研究泡桐苗移栽计划。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摄
  “双杨树的道路”越走越宽
  大队党支部重新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指示,表示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刘俊生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