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的好“班长”
河南兰考县委副书记 张钦礼
毛主席的好学生,我们的好“班长”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两年来,兰考人民,兰考的干部,一直在怀念着焦裕禄同志。一提起他来,很多人就觉得有一股力量,督促着自己按照毛主席指出的方向奋勇前进。
在兰考人民最困难的时候,焦裕禄同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给人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他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县委这“一班人”,使我们有了领导群众、依靠群众战胜“三害”的信心和勇气。而在除治“三害”的斗争中,又是他善于走群众路线,善于“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因此,他在斗争中也是最英勇最果敢的人。
在我的案头挂着他那张临终前在医院给我的照片。这张照片他曾经带在身上。照片的下部,有一片花斑,是他在工作中,在病床上,因肝痛而流出的冷汗所浸染的。在照片左边,我挂上了他的出席党的河南省二届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证,在右边挂上了他的党的县代表大会的主席团证。每当我工作遇到困难或者顺利的时候,我便在夜里坐在案前,面对着焦裕禄同志,想着党的教导,想着我该怎样去工作。困难时他给了我力量,顺利时他让我警惕。这时,焦裕禄同志的形象,就在我的眼前活动起来……
一个乐观而豪爽的人
我是在县委会上第一次看见他的。这个朴素的陌生人,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把他当作是上级派来搞救灾工作的干部。但是,他对每个人的发言都很有兴趣,专注地倾听着,而且要问清一些重要的细节。他那种如饥如渴急切地要了解情况的样子,强烈地吸引了我。毛主席说,一切事情最怕认真。这个人听人家讲话是那样的认真,我很想弄清这个认真的人是谁。
我一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时,便径直地去找他,他不在屋,第二天又去找,他已经下乡走了。
他回到县委来是七八天以后。在县委会上,他津津有味地讲着兰考是个大有可为的地方。那种乐观、豪爽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种说法,我过去是很少听到的。他说:“群众愿意在盐碱地上种香春柳。香春柳春天开一次花,夏天开一次花,秋天又开一次花,一年过三个春天,开三次花,所以叫‘三春柳’。兰考人把‘三’字念成了‘香’字,是很有意思的。”焦裕禄同志的这些话,简直使我听呆了。那白茫茫的盐碱地,竟是个三季春花一片郁香的地方。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兰考人,过去却没有注意这个常见的东西。而他,是个山东人,几天内向群众调查就摸到了香春柳的底细。说起兰考的泡桐来,焦裕禄同志的兴致更高了。他说:“兰考泡桐,闻名中外,卖到国外去,换取外汇,能支援国家建设。”接着他又很惋惜地说:“对泡桐爱护不够。老桐树根部生的幼芽,可以培植成大树,现在没有保护好,有的被羊啃掉了,实在可惜。”散会后,他约我一同去木材公司,调查桐板的收购和出口情况。当他知道每立方米桐板价值一百多元时,高兴极了。
当时,我们都被严重的救灾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而他,却是这样的乐观,对全县的前途这样充满信心。这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焦裕禄同志正是由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很自然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兰考。他一来,就用毛主席的观点端正我们的看法;他一来,就举起毛泽东思想这面伟大的红旗,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改进我们县委的全盘工作。
先做调查研究不开无准备的会
一天,我同他站在城北一条大堤上。见北方半空,一片黄色的风沙滚滚而来。他问道:“这风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从朱庵村后的黄河故道里。”他说:“风有风路,人有人路。不知道这风沙落向哪里?”这时,我才注意到风沙确实是有路的,这个风头前进了不远,就一路西南,一路东南,浩荡而去。从此焦裕禄同志提出了查风口查水路的建议。
他和县委的同志们,经常住在生产队里,调查研究,领导群众和灾害斗争。当他或别的委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县委开会解决时,他就打电话详细的告诉我们。他对情况谈的是那样的细致,甚至能说出一大串贫农社员的名字和他们的具体意见。最后,他总是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他说完了,就问道:“你那里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假若是的,你有什么补充?”他若在县委机关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亲自打电话给在乡下的每一位县委委员,征求意见。这时,你简单地表示同意是不行的,他要求你拿出下边的具体情况,来说明他提的问题是不是合乎实际。这种情况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县委的同志们对问题取得一致认识的过程,是对县委一次会议进行准备的过程。等到一切都酝酿得差不多了,他便约定一个日子,大家一同回到县委开会。会上,大家发言热烈,各抒己见。只用不长的时间,就形成了决议。最后,他总是说:“各奔前程吧。”我们带着集中起来的意见,又分头去执行了。
毛主席说:“开会要事先通知,……并且早作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就不要急于开会。”又说:“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焦裕禄同志正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领导县委会议的。他提倡的“准备”,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作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互通情报”。因为我们的“班长”带头这样做,督促大家这样做,因此,县委会议开起来既短又解决问题。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县委开会,焦裕禄同志总是选一个能看到每一个同志,能听见每一句话的地方坐下来,在面前摊出四五个笔记本子,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发言。他一会儿在这个本子上记下好的经验,一会儿在那个本子上记下提出的问题,就是听有关情况的汇报,他也是分门别类记录的。这种记录方法,很适合他亲自写报告,写总结的习惯,他从来不叫办公室的同志为他起草报告。
县委会的意见并不都是一致的。常有一个同志在讨论中提出了不正确的意见,他在做结论时,总是给这个同志许多启示,给他留下考虑的余地,留下实践的余地。
有一次常委会讨论拆除旧有的太行堤,因为这个堤在汛期阻碍排水。规划是我起草的。我说:“要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这项计划。”焦裕禄同志问道:“能不能三个月完成?”我肯定说:“不能。”我是作过详细的人力、工效的计算的。焦裕禄说:“你再想想。”我不相信三个月能完成,说:“咱俩的意见不一致。”听了这句很重的话,他笑了。说:“你想一想,水是怎么流的?水不是漫地流,是顺着泊洼流的。咱们再去看看,在低洼处顺着流势扒一些口子,少做些工,也许两三个月就能完成它。”听了他的话,第二天我就跑到太行堤上去看。一看,我恍然大悟,事实正是那样,大堤无需全部拆除,只要在阻水口扒三个各有百十步宽的口子,就行了。作规划时,我曾经到这里看过四五次。唯有这次看,才看到了真正的问题。结果,只用一周时间,就做完了这项工作,汛期排涝十分顺利。
毛主席说:“对正确的意见,必须听,并且照它做。”“对下面来的错误意见也要听,根本不听是不对的;不过听了而不照它做,并且要给以批评。”焦裕禄同志正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
同志间的谅解和友谊
焦裕禄同志主张对干部实行“面对面的领导,苦口婆心的教育”。他把这看作是对待阶级兄弟的感情问题。为此,他即使受了暂时不了解他的同志们的批评,也甘之如饴。县委常委老潘同志就是对他的这种作法曾经有过不同意见的。有一次,在县委会议上,老潘对他的这种作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说话的声音很大,脸都气红了。而焦裕禄同志却微笑着,连一点儿声色都没有。他真是个没有私心杂念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他是什么话都能听下去的。
毛主席说,书记和委员之间的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忘“我”的人,老潘那个意见尽管不正确,但是他理解老潘自以为对,才为革命利益提出的。因此,他按毛主席的指示办,谅解老潘,以团结、友谊为重,而不以个人是否“委屈”来处理问题,来处理同志间的关系。
他坚信群众的力量
和智慧无穷无尽
有时,在我们眼里是一件平凡的事物,叫焦裕禄同志一鉴定,立即成了金光闪闪的宝物。有一个时期,我们想用比植树固沙见效更快的办法,来制服沙害。但是,那里有呢?焦裕禄同志说:“群众那里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听了这话,当时却想,受沙害的地区,群众也是束手无策。
有一次,我从张庄的贫农魏铎彬的口中,听说他用淤泥土在一个早上把他母亲的坟封住了,几年内,这个坟再没有被风沙吹动。我把这件事对焦裕禄同志说了,他说:“一个人,一个坟,一个早晨,就能成功。我们运用人民公社的力量,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几万人,干一年,二年,三年,凡是近处有淤泥可取的沙丘,都用淤泥封住,栽上树,种上草,岂不是把骇人听闻的沙丘,变成了锦绣!”
他这一片话,我听了很激动。我们立即进一步作了调查和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大力推广。全县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为害农作物的一千多个沙丘,全部封住了。
象这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事例,在焦裕禄同志身上还有很多。我常常想,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在毛主席的著作里我找到了答案。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焦裕禄同志正是因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才在人民群众中发现了“珍宝”。
焦裕禄同志,学习你,做你的后来人
焦裕禄对我说过的许多话,我都时刻铭记在心。每想起他对我说的这样的话,就特别激动。他说:“战争年代,你在这块土地上打仗;建设时期,你在这块土地上搞建设。多高兴呀!”这句话,在我心里有千百斤重的分量。每记起他这段话,战争年代前县委书记范黄同志在兰考牺牲的情景,九个同志在一个月内先后牺牲的情景,都出现在我的面前。如今,在这一群人的后面,又多了一个高大英勇的无产阶级战士——为兰考人民献出了生命的焦裕禄同志。在这些先烈面前,在焦裕禄同志面前,我只有象他们那样的斗争、工作,才觉得稍稍心安一点。焦裕禄同志,我一定学习你,做你的后来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为建设新兰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新华社郑州十八日电)(附图片)
兰考县广大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深入群众,关心人民疾苦,团结群众,建设新兰考。这是中共兰考县委副书记、焦裕禄同志生前的亲密战友张钦礼(前左)到南彰公社检查水利工程进展情况,和社员们亲切谈话。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摄


第2版()
专栏:

芜湖专区、昆山县干部以实际行动学习焦裕禄
顶风踏雪探望群众问寒问暖
昆山县六十五岁老渔民殷臣之含着眼泪说:“在旧社会,我抱着孩子冒着风雪去讨饭;今天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还来到我船上,这样关心我们,这要感谢毛主席!”
据新华社合肥十八日电 最近,安徽省沿江的芜湖专区下了一场大雪。学习了焦裕禄同志光辉事迹的许多干部,包括许多县委书记、县长,都象焦裕禄同志那样,顶风踏雪,到生产队去,和群众一道研究生产,关心群众生活。中共郎溪县委书记庞锡田在雪后一方面让办公室干部打电话通知各公社,注意安排生产。一方面带领一批干部到生产队和水利工地去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还带领干部到正在施工的水库溢洪道上去扫雪,并且组织民工修好了十二条运土道路,为雪后早开工创造条件。这个县前往城南公社李家村大队检查工作的干部,发现下杨湾生产队五保户黄旺生家房子积雪较厚,就马上和社员一道,帮助他家扫除了屋上的积雪。
中共当涂县委书记张涛到了塘南公社和大陇公社首先到一些贫农下中农社员家里去探望。他发现有的社员家里缺柴烧,就一边和社队干部研究解决办法,一边找贫下中农商量如何从根本上增加烧柴来源的问题。晚上,他还和生产队的干部、社员一起,修缮了一些漏风的牛屋。同时要县委办公室通知各地做好耕牛防寒保暖工作。
宣城县有二百多名县、区、社干部在下雪的时候踏雪下乡,到群众中间去问寒问暖。朱桥公社党委书记李梅英在周村大队朱桥生产队,发现一个劳力弱的社员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眼下户主生病在家。李梅英马上就同队干部研究,帮助解决。双桥公社党委书记李有安,十一日一整天,顶风踏雪跑了七八个生产队,检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还逐个地检查了牛屋。
据新华社南京十八日电最近江南农村下了一场春雪,昆山县有好几千名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冒风雪到贫下中农的茅屋里和大河小浜的渔船上,看望群众,问寒问暖。
在巴城公社蹲点的干部,二月十一日那天,有许多人象焦裕禄那样,顶着寒风大雪,到大队和生产队去检查工作。有的走进牛棚,检查耕牛防寒保暖情况,有的检查绿萍(绿肥作物)保管情况,有的跑到贫农下中农家里去了解他们生活上有无难处。蹲点的负责干部李一钧在下雪时来到杨木大队,和大队干部布置了雪后生产,并立即到各生产队去检查生产。蹲点干部周凤其冒雪跑到二十多里以外的地方去看了四个牛棚。他看到一个牛棚没有门,漏风洞很多,当即和社员们一道弄了一扇门,堵塞了风洞。他还到老贫农社员袁仲标和困难户翟金龙的家里去探望,往返途中,全身的衣服都被雪水浸湿了。
巴城公社干部徐金龙到了永丰大队第六生产队,看到贫农社员薛寿福的两间茅草屋上雪压得厚厚的,有倒坍的危险。他马上和生产队长陆小弟上屋扫掉积雪,并用毛竹把房子撑好。薛寿福感动地说:“干部想的比我们自己还周到。”
在城南公社蹲点工作的干部,下雪时想起焦裕禄说的话:“在大雪封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去。”大家马上就分头冒雪到渔民船上去访问。六十五岁的渔民殷臣之含着眼泪说:“在旧社会,我抱着孩子冒着风雪去讨饭;今天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还来到我船上,这样关心我们,这要感谢毛主席!”


第2版()
专栏:

国家体委举行授奖大会
奖励部分优秀运动员和先进集体
据新华社十八日讯 国家体委最近在北京举行部分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授奖大会,奖励一批“四好”运动队和“五好”运动员,并向一九六五年度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部分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立功奖状。
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李梦华等出席了授奖大会。荣高棠代表国家体委向先进集体和个人发奖。
获得一九六五年度“四好”集体称号的,有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我国乒乓球队,北京体育学院男子排球队、举重一组、男子短跑组、男子跳高组、女子铅球组、游泳男子二组和游泳女子一组等十个单位。
我国乒乓球队男队和女队教练组分别获得集体立功奖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周兰荪、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李莉、余长春,举重运动员萧明祥、刘殿武、陈满林,田径运动员陈家全、倪志钦等十六人荣获特等功奖。
九破世界纪录的著名举重运动员陈镜开获得了荣誉奖章。
这些获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共同特点是:注意突出政治,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训练和比赛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创造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这次授奖大会是在二月五日举行的。李梦华在讲话中勉励“四好”运动队和“五好”运动员,戒骄戒躁,继续突出政治,努力起带头作用,更好地树立起先进旗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