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自觉进行思想改造 大学大做好人好事
首批归国难侨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第二批回国的印尼受害华侨受到妥善接待和良好医疗
新华社广州三十日电 首批乘光华轮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的难侨,今年十月间在国营阳春林场得到妥善安置后,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参加林场建设,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大学大做好人好事。
难侨们安居下来后,便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除了集体学习外,都随身携带《毛主席语录》,随时进行学习。丈夫被印尼反动派杀害、有十个孩子的蔡文秀,在自学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其他文化比自己低的妇女学习。许多归侨青年还办了“学习园地”,介绍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和经验,传播好人好事。安置在红星生产队的出身十分贫苦的归侨欧继强,处处注意破私立公,劳动中他专拣重活做,上班最早,收工最迟;他看到水井深、井口大,老人和小孩打水不方便,就主动拿出自己的铁滑轮,用木架安装在水井上,以方便大家打水。
许多新归侨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向白求恩、雷锋、刘英俊、焦裕禄等同志学习,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大做好事。有些青年人争着义务为生产队积肥,往公共厕所里挑水,帮助缺乏劳动力的老人干活。五十多岁的归侨谢耀铭在厕所的水池里拾到一个金戒指,马上寻找失主,把金戒指还给本人。
据新华社湛江三十日电 在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第二批归国的印尼难侨在湛江得到了妥善的接待和良好的医疗。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以及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批回国的印尼受害华侨回到祖国后,曾派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专程到湛江市看望难侨。第二批回国印尼难侨刚刚到达湛江,廖承志又打来电报,向他们转达毛主席、林副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慰问。我们的伟大领袖对归国难侨的关怀,给了归国难侨和海外广大华侨无限的温暖和巨大的鼓舞,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接侨工作人员,成为他们全心全意、好上加好地做好接待难侨工作的巨大动力。接侨工作人员一致表示,一定要好好体会毛主席的心意,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使受害侨胞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治疗,让他们迅速恢复健康,不辜负毛主席的重托和期望。
第二批回国的印尼受害华侨由于受到印尼反动派更加残酷迫害,许多难侨受伤和患病。需要马上送进医院治疗的伤病员,比上一批增加了一倍以上。医务人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决心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不分日夜地为难侨病人治疗。在印尼监狱中遭受反动派严刑拷打过的四十一名难侨青少年,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两天,医务人员为他们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透视检查,还指定神经科以及内、外科医生,为被拷打而致脑震荡的青少年会诊和治疗。一批患了感冒的难侨儿童,因为在印尼的难侨“收容所”里得不到治疗,病情发展成为肺炎、麻疹和百日咳。他们回到湛江后,经过医务人员认真诊治和细心护理,现在都逐渐恢复健康。
这批归国难侨的财产,几乎被印尼反动派掠夺一空。接侨工作人员挨户访问,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零用钱、被服、日用品等生活困难问题。
毛主席非常关怀归国侨胞的消息在报纸上发表后,从全国各地到湛江串连的许多革命师生和红卫兵,积极热情地参加了接侨工作。
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生等以及许多革命师生和红卫兵,纷纷到难侨住地和医院,慰问亲人被印尼反动派杀害的难侨家属和重病难侨,并向爱国侨胞特别是四十一名难侨青少年表示敬意。(附图片)
四十一名华侨青少年,被印尼棉兰陆军当局无理监禁四十天。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健康受到严重摧残。这是湛江市医务人员正为他们检查身体。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2版()
专栏:红卫兵长征日记

我们围绕着住在哪里的问题发生过一场争论,事实证明:
贫下中农家里最温暖
十月三十一日晚,我们来到河南汲县沙村大队的接待站。这个接待站比较偏僻,离沙村大队还有十多里路。
天已经黑了。同学们个个走得又累又饿,就暂时歇了下来。这时候,同学们中间发生了争论:有的人主张住在接待站里;有的人坚决反对,主张继续前进,住到沙村大队贫下中农家中去。
主张住在接待站的理由是:天已经黑了,人也相当累了,接待站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好……。
主张继续前进的同学反驳说:“我们徒步串连,就是为了艰苦锻炼,为了走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决不能哪里舒服就住在哪里。”还有的同学说:“村子里有广大的贫下中农,正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
争论的结果,大家一致同意继续前进,到沙村大队去宿营。
这时,天更黑了。同学们顶住寒冷和饥饿,一气又走了十多里,来到了沙村大队。
走进沙村,我们立即受到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大队干部和社员来看望我们,同学们就和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十六岁的女同学王万灵,忍受着脚痛,兴致勃勃地教社员们唱毛主席语录歌。社员们非常感动,把同学们一个个拉到家里去吃饭。晚饭后,我们又在街头为全村社员演唱了自己排练的文艺节目。
会后,大家以激动的心情,总结了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同学们说:贫下中农的家里最温暖,我们宁愿多走一点路,也要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
郑州地质学校“毛泽东思想红卫长征队”


第2版()
专栏:

“我们都要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四十一名华侨青少年会见麦贤得相互热情鼓舞
新华社湛江二十九日电 昨天胜利回国的四十一名英雄的印尼难侨青少年,今天会见了毛主席的好战士、著名战斗英雄麦贤得。
四十一名难侨青少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就从祖国电台的广播里听过麦贤得的英雄事迹。他们在印尼反动派的监狱中受到敌人严刑拷打的时候,常常以麦贤得的革命硬骨头精神互相鼓舞,坚持斗争。他们今天在这里见到正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麦贤得同志时,都热情地高呼:“学习麦贤得同志的革命硬骨头精神!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麦贤得向四十一名难侨青少年说:“向你们致敬!向你们学习!你们斗争得很坚决,很勇敢,斗垮了印尼反动派,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麦贤得还说:“我们都要好好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四十一名难侨青少年的代表余亚周,把他们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印尼带回祖国的一幅毛主席像,送给了麦贤得。麦贤得兴奋地和难侨青少年们站在一起,大家放声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东方红》。


第2版()
专栏:

在城市也要步行串连
——一个长征队的倡议
我们山西太谷卫生学校“革命长征队”的五十九名战士,怀着对毛主席无比热爱的心情,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大风大浪里经受锻炼的教导,徒步来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中心——北京。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了一次考验。
来到北京,环境不同了。平坦的柏油路,川流不息的汽车、电车,不同的环境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是挤着坐车呢,还是坚持徒步串连呢?为了像老红军那样,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们一致决定在北京进行串连也不坐车,坚持步行到底。
十多天来,我们全体长征队员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到北京大学串连,路途较远,也是徒步来回。十一月十四日,四个女同学去参观泥塑群像《收租院》,参观完已是下午七点多了。当时,许多人都在排队等车,她们还是坚持徒步回到接待站。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徒步串连,虽然要多费一些时间,也比较累,但是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群众,熟悉社会,更好地感受首都的革命气氛,更好地锻炼我们的革命意志。
我们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向全体来京的革命师生提出倡议:继承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在城市里也要徒步进行革命大串连。我们希望各地革命师生积极响应这一倡议。
山西太谷卫生学校“革命长征队”


第2版()
专栏:

由上海南市区十所中学的红卫兵小将组成的“跟随毛主席长征代表团”,在田间向公社社员宣传毛泽东思想。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澳葡当局残暴迫害中国居民造成严重流血事件
澳门同胞严重抗议葡萄牙当局法西斯暴行
据新华社香港二十九日电 澳门葡萄牙当局最近残暴迫害澳门氹仔地区的中国居民,造成四十多名澳门同胞惨遭武装警察毒打受伤的严重流血事件。
澳门氹仔地区的中国居民,为了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自筹经费租得房子想修作校舍。本月十五日,澳葡当局对居民修理校舍横加阻挠,并且采取了极其残暴的手段,一方面诱骗居民派代表前往谈判而将代表非法拘捕;另方面由“警察厅第一副厅长”颜端尼指挥大批武装警察对手无寸铁的居民进行两次大规模毒打,当场殴伤工人、农民、教师、护士、老人、妇女、儿童等四十多人。其中有十人伤势严重,有的昏迷倒地。同时,还逮捕了十四名受伤者和两名在场采访的《澳门日报》记者,还将被非法诱捕的居民代表“判罪”。
澳葡当局这一法西斯血腥暴行,激起了澳门同胞极大的愤慨。葡萄牙帝国主义对澳门同胞的迫害是一贯的,这一次更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血腥大迫害。澳门同胞派出代表向澳葡当局提出了严重抗议,并且提出五项要求:严惩凶手,不得侵犯居民正当权益,赔偿一切损失,撤销对被诱捕的代表的无理判决,保证今后不再有无理殴打居民的类似事件发生。《澳门日报》也对澳葡警方提出严重抗议。澳葡当局在罪证确凿面前,仍然采取蛮不讲理态度。澳门同胞对澳葡当局这种蛮横态度极为愤怒。
连日来,澳门各阶层,各工会、社团、学校,以及教育、妇女、学生、新闻、工商等各界,纷纷举行声讨会。在各个声讨会上,澳门同胞同仇敌忾,控诉葡萄牙帝国主义对澳门同胞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澳葡当局这次蓄意迫害中国人的血腥暴行提出严重抗议,坚决要求澳葡当局立即执行澳门同胞提出的五项严正要求。特别是要求澳葡当局严办这次血腥暴行的祸首“警察厅第一副厅长”颜端尼,并公开向澳门同胞道歉赔罪。
澳门同胞严正指出,澳门葡萄牙当局这次迫害中国人的血腥暴行,性质是极为严重的。澳葡当局对这次血腥暴行及其所引起的后果负有完全的责任。我们正在密切注视这一事态的发展和澳葡当局的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