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福建省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 陈德顺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我们当了十多年干部,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个问题,还是近年来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后,才经常放在脑子里思考的。最近我们重读毛主席《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联想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更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关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的教导,有着多么深刻的伟大意义。
劳动人民最有智慧
十多年来,我们音西大队的社员听毛主席的话,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搬走了几十座小山丘,填平了数百处废池、废沟,改造了千多亩低产田,修了上百处水利工程,将原来是旱涝不断、生产落后的地方,建设成为一个地势平坦,旱涝保收,水旱轮作,一年三熟,项项高产的大寨式先进单位。
我们的每一处建设都是群众智慧的体现,每一个胜利都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走群众路线的结果。
合作化头一年,我们为了彻底挖掉穷根,要在荒坡修一个水利工程,那些富裕中农极力反对,他们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水往高处流,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不如去搞点小买卖。当时,我们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咋办?我们到群众中去,同贫下中农商量,同他们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贫农吴乌妹说:“有党,有毛主席,有合作社,什么事情干不成?”许多贫下中农向我们出谋献策:一不靠贷款,二不靠补助,就靠每人一双手,一副肩膀。真是“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没有资金,我们上山搞副业,增加现金收入;没有技术,派人到外地参观学习;没有水泥,自己烧壳灰;没有石头,下溪底去捞,到几十里外的山上去挑。原来计划要五万七千元钱,三年时间,才能修成;结果只花几千元,干六个月,就建成了这一处水利工程。水真的往高处流了,富裕中农也服气了。
音西大队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我们常常对着溪前、下盛两个自然村那一大片鹅卵石滩想:“要是那里能变成耕地,那音西每年又可以扩种百来亩庄稼了。”当我们到那里同群众一起劳动时,发现我们所想的已开始在那里变成现实。郭天顺生产队老早就有围溪造田的经验,他们在溪滩开了一亩多地,庄稼长得很好。我们在那里召开了一个现场会,全大队立即掀起围溪造田的热潮,只用一个冬春,就开出一百多亩耕地。
事实一再教育我们:劳动群众,特别是广大贫下中农,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是急先锋,是闯将,是主力军。他们最勇敢,最勤劳,最有智慧。离开了他们,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我们音西大队的变化,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靠群众的智慧,靠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今天的音西,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伸进了过去的瘦地荒坡;宽阔的田间大道,代替了过去的羊肠小径;电动抽水机、碾米机、磨麦机和榨油机,代替了过去笨重的水车、木砻和石碾。茂密的甘蔗、果林,在过去的溪滩、坡地出现了。过去,我们贫下中农住的是低矮的茅舍,今天自己动手盖起了新的住宅、医院、学校、厂房和仓库……。音西大队的巨变说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干部要同群众相结合
我们过去总感到自己是干部,懂政策,有经验,办法多。可是,一碰到关键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拿不出主意,有时匆忙拿出主意,又常常碰钉子。为什么呢?主要是主观代替客观,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以后,我们克服了这个毛病,收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夏季,二千多亩早稻几乎是同时黄熟,要马上抢收;三百多亩晚稻秧也必须按时栽插;各种农活都挤在一起。我们很着急,连忙召开了全大队生产队长、贫协主任、妇女干部会议,提出了几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想:基层干部虽多,比起群众来,毕竟还是少数。只有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领导思想才能符合实际。事情要群众来办,我们干部同意了的意见,群众不一定同意,让群众去干自己不同意的事,怎么能干好呢。于是,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群众一讨论,提出了更积极的解决办法。他们自己动手制造了一百多辆运谷板车,安装了二十部电动脱谷机,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结果不但没有耽误季节,反而提前完成了夏收夏种任务。
毛主席在《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中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共产党员要这样做,一切干部、专家也都应该如此。
在我们音西大队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林鸿达,是大学生,又是学农的,刚来时群众称他“洋专家”。有一次他到龙田公社参观学习种甘薯的经验回来,我们问他,龙田公社采用畦大、株疏、平插的方法种植甘薯,在音西能不能推广,他一口肯定说能。我们就决定先推广三百亩。但是,由于没有考虑人家龙田是沙质地,我们音西是粘质地,盲目推行人家的经验,结果,甘薯长的很小,社员意见很大。
林鸿达碰了这个钉子以后,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通过学习,他懂得了知识分子要做好工作,必须很好地向群众学习,同群众相结合。以后一直在群众中,在泥巴里滚,同老农、干部相结合。十多年来,他同群众一起,创造了一整套水旱轮种、套种的稳产高产经验,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欢迎。最近林鸿达同我们一起学习讨论《组织起来》这篇著作时高兴地说:“我现在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科学,怎样搞科学。如果离开了群众,离开了实践,那就没有科学。”
用“老三篇”来改造自己
到群众中去,当群众的小学生,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遇到困难,碰了钉子,还能注意这样做。但是一当有了成绩,受到领导上赞扬时,又往往会忘记了群众,只看到自己,总觉得自己的意见正确。十多年来,音西大队连续取得增产增收,年年受到领导上表扬,因此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
去年,大队扩建了榨油厂,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工程提早完成,还节省了四千元钱。我们想,这一下群众该满意了。可是到那里一看,空气不好,光线不足,白天工作还要点灯,群众提出了批评,我们立即改进,并下定决心:今后凡事和群众商量。
最近,我们大学“老三篇”,开门整风,破“私”立“公”,向群众亮思想,进行自我批评。我们认识到,不斗倒“我”字,不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会只看到自己,看不到群众。我们一定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永远当群众的小学生,在群众斗争的大风雨里锻炼自己。永远与群众在一起,同呼吸,共甘苦,争取更大胜利。
(据新华社福州二十九日电)


第3版()
专栏:

组织起来,穷西沟变成了富西沟
著名劳模李顺达所在的西沟大队社员重温《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
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中,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最近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座谈会,座谈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等人带头下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的经历,重温了毛主席在《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中的教导。全大队社员还隆重地举行了一次集会,纪念毛主席的这篇光辉著作发表二十三周年。
西沟大队是平顺县西沟金星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原是太行山深山中的一个穷山村。二十三年前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组织起来》发表后,现在的大队长、当时的贫农李顺达等人在党的领导下首先响应,组织了几户贫下中农成立了互助组。这是太行山区最早组织起来的互助组之一。二十三年来,西沟人民一直遵循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组织起来”的道路,一步紧跟一步地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又发展到人民公社,经历了无数的斗争,由穷变富,使西沟人的精神面貌和生产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纪念集会上,李顺达详述了二十三年来的斗争和西沟的变化,参加大会的社员无不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他们一致表示,要永远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奋勇前进!
参加座谈会的除李顺达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申纪兰等干部以外,还有最早同李顺达一起参加互助组的贫下中农社员。大家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信仰的心情,重温《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并且畅谈了著作发表以来,西沟人精神面貌和生产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李顺达说:“过去的西沟是:光山秃岭没林坡,干石河滩没闹头,旱涝风雹年年有,庄稼十年九不收。现在的西沟是:山上绿油油,牛羊满山沟,五缺(当地过去山上无树,石多土少,干旱缺水,人也很穷,被称为金木水火土五缺)变五有,穷西沟变成了富西沟。”李顺达扳着手指头说:“现在西沟大队的山坡有五千多亩宜牧山坡地长满了牧草,在这里放牧着二百多头大牲口和一千多只羊。在面积一万亩的高山区,远山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柏,近山低山和乱石河滩里修起了五百多亩苹果园,有一万株苹果树,另外还有十万株核桃树。现在,大大小小的山沟里,已修建了五百多座谷坊、十五个蓄水池和两个水库。村庄通了公路,拖拉机也开进来了。原来石头很多的坡耕地都修成了土层很厚的水平梯田,山沟里还淤起了三百五十多亩好地。过去亩产粮食不过八、九十斤的耕地,一九五六年就突破了四百斤大关。从一九五四年以来,西沟卖给国家的粮食达一百三十多万斤,现在大队还存有三十万斤储备粮。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大大提高了。自从组织起来以后,全大队还盖了六百一十五间新房,修起了三十八孔窑洞,另外还办了卫生所、完全小学和一所农业中学。社员家家有电灯,有的有收音机,大队有钢磨、铡草机、脱粒机等机械。所有这些都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西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呢?李顺达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西沟的一切变化,全靠的是毛泽东思想。二十三年来,我们大家紧紧跟着毛主席,走了毛主席指引的‘组织起来’的光明大道。是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的头脑,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是毛泽东思想教导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副大队长申纪兰、党支部书记张俊虎等人。他们在发言中叙述了西沟在互助组、合作化、公社化三个时期所经历的阶级斗争,在改造不利自然条件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这些斗争所以取得胜利,西沟组织起来以后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就是由于他们高举了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由于他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他们在发言中还谈到李顺达在北京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常常问起西沟,勉励西沟。他们一谈起毛主席对西沟的关怀和鼓励时无不感到幸福,感到兴奋。他们说,咱们西沟是组织起来翻身的,咱们要永远跟毛主席走,永远听毛主席的话。谁想在我国搞资本主义复辟,一千个、一万个办不到。他们还表示:一定要正确地、完全地、彻底地执行毛主席的路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同时坚决响应林彪副主席的号召,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把“老三篇”当作座右铭来学,真正做到“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尽快地把西沟大队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据新华社太原二十九日电)


第3版()
专栏:

天天“洗脸” 天天“扫地”
年丰大队党支部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群众不断前进
江西省解放后最早组织起来的集体生产单位——萍乡市芦溪公社年丰大队的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经常开展自我批评,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改正缺点错误,使工作和生产不断前进。十多年来,这个大队在毛主席“组织起来”的方针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过去人穷地穷的年丰,现在是:天晴不怕旱,落雨不怕洪,低产变高产,连年保丰收,户户电灯亮,处处机器响,穷村变富村,田园换新装。社员们歌唱道:“毛主席,指方向,组织起来有力量,人换思想地换装,幸福生活万年长。”
年丰大队党支部书记易瑞生,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他从一九五一年担任互助组长起,一直是这个集体生产单位的带头人。易瑞生牢牢记住毛主席在《组织起来》这篇文章中的这一教导:“各位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你们是人民的领袖,你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我希望你们也不要自满。”他不断地检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不断地向骄傲自满思想开火。
一九六五年,这个大队大灾之年获得丰收,有些人自满起来,放松了第二年生产的准备工作。易瑞生抓住这件事,与支部的同志一道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组织起来》一文。毛主席说:
“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易瑞生越学心里越不平静,他激动地说:“毛主席明确地教导我们,有成绩不要自满,可是我们得到了丰收,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让它发展下去,我们的工作就会倒退。”他严肃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其他支委也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这个基础上,大队干部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比先进,找差距,修订生产计划,增加生产措施,积极为一九六六年生产做好准备。结果,今年的生产规模,劳动效果,都超过了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早稻获得了空前大丰收,总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多种经营也有了发展。
为了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年丰大队党支部还采取和制定了许多措施、制度。例如,坚持突出政治,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事事依靠群众,事事相信群众;注意用毛主席一分为二的观点检查和总结工作,时刻找差距等等。
最近,年丰大队的干部社员召开座谈会,纪念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组织起来》发表二十三周年。大家回忆了解放前后和组织起来前后的巨大变化,一致认为:“组织起来,威力无穷,集体生产,由穷变富。”座谈会上,党支部书记易瑞生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毛主席在《组织起来》这篇光辉著作中说的一段话,鼓励大家:“但是我们不应该自满,我们还要继续作自我批评,还要继续求进步。我们的生产也要继续求进步。”
(据新华社南昌二十九日电)(附图片)
河北省遵化县建明公社西铺大队广大社员,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发扬“穷棒子”精神,大搞水利建设,使大批坏地变成了良田。现在西铺大队的水浇地由十年前的二十多亩发展到八百多亩,占全大队的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是西铺大队社员在修渠引水。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