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是群众自己的事情,是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依靠群众,就是依靠群众的自觉、自愿和自动,这就是说,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郝诚同志以湘潭县推广双季稻的实践说明了这个道理。要真正作到这一点,没有“为群众”的满腔热情是不可能的。 编者
毛主席说:“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我们推广双季稻的实践,对主席的这个教导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湘潭县委推广双季稻,在思想上是有过斗争的。五、六年前,因为不注意群众觉悟程度,代替群众下决心,推广时过了头,部分地区失败了。近两年,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来,纠正了以上倾向,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开展讨论,有重点培养一批样板队,创造了双季稻高额丰产典型,绝大多数生产队经过试种,尝到了甜头。于是,群众对推广双季稻的要求迫切了,决心下定了。去年的双季稻由前年二十一万亩扩大到五十万亩。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不考虑群众现有的觉悟程度,代替群众下决心,喜欢“一刀切”,“一律化”,表面上看来似乎干脆利落,直截了当,事实上是命令主义,结果只能是失败。
推广双季稻的实践证明: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决心只能由群众下。推广双季稻是件好事,根据我县情况,在客观上也需要这种改革,我们看准了这件事,狠下决心,领导群众来办,这是非常必要的,完全正确的。可是当群众对双季稻能否增产,心存犹豫,甚至认为它不如单季稻,还不打算推行的时候,如果我们干部硬要代替群众下决心,采取分指标、压任务的办法,规定完成的百分比,就只能出现两种情况:要嘛是任务压下去了,按百分比完成了,群众没有积极性去培育管理,结果只能徒有“百分比”的面,不能起到增产的作用;要嘛是群众顶住了,不照你的办,其结果使群众心情不舒畅,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挫伤,“欲速则不达”。当群众对双季稻还存在着错觉,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耐心地进行启发,并培养出样板,使群众看到双季稻的优越,自觉要求推广,主动下决心,这时,因势利导,组织群众去干,群众就越发加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双季稻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这样做不是慢而是快了。
对于客观上确实需要办,而又是看准了的事,干部要不要下决心去办呢?不仅要下决心,而且要狠下决心。领导者的决心,是非常必要的,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关键。不过,领导下了决心,不等于群众下了决心,更不能代替。因为我们所了解的东西,不一定群众都了解了;我们感到非办不可的事,群众不一定认为马上就要办;在群众中,也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比如,对农业技术上一些新的改革,新的措施,群众不能一下子都认为好,出现犹豫是正常的。在对新的改革、新的事物认识上,领导与群众的矛盾是存在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在出现这个情况时,我们不能把领导的决心强加于群众,一道命令叫群众接受,这是掩盖矛盾,并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尖锐。群众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某一先进事物的接受,必须通过实践,通过教育,才能认识,只有当群众认识了的时候,才能产生决心,命令群众下决心是违反认识规律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当自己经过实践,看准了某一关键,下了决心时,必须根据认识规律,积极地做工作,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分析群众为什么下不了决心,矛盾在那里,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解决疑虑,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群众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群众的认识,使群众自己下决心。特别重要的是深入下去,作出样板,取得领导群众前进的经验。当群众有了决心,有了要求时,看准火候,领导群众大办,这样,就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能真正领导群众,团结群众前进,立于不败之地。
湖南湘潭县委书记 郝诚


第2版()
专栏:

是一个不断革命化的过程
——关于“为谁服务”问题的讨论综述
去年十一月八日,本报发表了吕健同志的来信,他认为:在县委领导干部中,“为谁服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前应当着重解决“怎样服务”的方法问题。此后,编辑部收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大批信件,对“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方面。除已选编一部分发表外,把其他来信综述发表如下。 编者
要在自己头脑里展开阶级斗争
不少来信认为,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今天,“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始终存在的;要真正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不断革命化的过程。山东青岛邓万贵同志说: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十分激烈的。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我们党内来,反映到我们县委会里,反映到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之中,其中当然也包括县委的领导干部,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生活。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只有时刻意识到在我们周围有阶级斗争,警惕到我们自己的头脑也会受到剥削阶级思想的干扰,才能主动地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战胜剥削阶级的思想,从而保证我们坚定不移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广西阳朔县傅瑞平同志说:毛主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为什么说没有真正解决呢?这是因为:国内外还存在着阶级敌人,它们还有相当强大的影响;新的社会制度总是从旧的社会制度中孕育出来的,旧的思想意识、旧的习惯势力、旧的传统和旧的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人,也影响着我们自己。如果说,经受革命斗争考验的同志,他们为人民曾经能“入火海、上刀山”,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不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是形而上学观点,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不然,怎样理解一些往日革命坚决的同志,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之下倒下去了呢?清醒地认识阶级斗争的存在,特别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也会有阶级斗争,就可以有一股经常警惕、鞭策自己的力量,使我们在“为人民服务”这条大道上毫不动摇。
江苏昆山县李保成、秦文淦同志说:许多革命先烈做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们的一生是一个不断革命化的过程,是干到老,服务到死的过程。来信认为,真正是完全、彻底为人民的人,总会是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为人民服务得很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还有许多没有成为“自由”。因为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一定的时候有一定的标准,在整个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则是无止境的。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过去为人民服务得很好,今天就未必也能服务得很好。在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为人民服务得很好的同志,在今天的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是还有很多“必然”没有变为“自由”吗?这就充分说明“为谁服务”的问题并没有彻底、完全得到解决。由此证明,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过去的“功劳”和“苦劳”。安徽巢县刘星球同志说:“刀山火海”的战斗历程,“功劳”和“苦劳”,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里是没有分量的;我们应当象廖初江同志所说的“干一辈子革命,要学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为谁服务”是第一位的问题
有些来信指出:“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是分不开的,相互联系的,但是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关系必须弄清楚。第一位应当是解决“为谁服务”的世界观问题。河南商丘县吕本玉同志说:我们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参加革命斗争实践,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确立起来了,那么,就可以用这个根本观点作为观察任何具体事物的总的基础,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说,“为谁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怎样服务”的问题也就相应地比较好解决了。这正如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援越抗美,至于如何援越抗美的问题,就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了。当然,我们不是“二次革命论”者,不是说先把“为谁服务”的问题解决透了,再来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而是说,在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的同时,也必须相应地考虑怎样服务得好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最迫切、最关键的首先是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而不能把“怎样服务”的问题,作为实现革命化的关键,或所谓“症结”。如果是那样,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必然是有害的。
福建福州市江靖同志说: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方法,包含在世界观、即“为谁服务”这个问题之内。他认为,最近报刊登载王杰同志的日记,可以鲜明地说明这个问题。王杰同志正因为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所以他当班长就当得很好,他的工作方法就使自己为人民服务得十分出色。
有些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有些县委同志,也能按照党所指出的一些工作方法去办事,但是,为什么他们总办不好,或者说,往往在有些事情上事与愿违,服务效果并不好呢?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林玉贞同志说:“以点带面”是一项很好的领导方法。有些同志也热心到基层蹲点,搞了一些样板,但是许多样板“不过硬”,经验推不开。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同志并没有真正深入蹲点,只是坐在机关里“遥控”,下来多是走马看花,而且也只限于看花,而不过问播种、栽培、生长和结果,更没有过问人的思想状况,所以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并没有能从好的领导方法里取得好的服务效果。这是个什么问题呢?提到高度来说,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很好解决,所以即使有了好的服务方法,也起不到好的服务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的思想,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
怎样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们正确的、有效的服务方法从何而来呢?许多来信都强调指出: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这是解决“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钥匙,也是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必由之路。
湖北黄梅县熊文政同志说:党的县委会,是一个县的战斗司令部,县委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工作方法是否对头,这关系到全县干部和群众的战斗意志,关系到一个县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成败。要树立革命的精神状态,要具备正确的工作方法,唯一的办法是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不学习主席著作,怎么谈得上用毛泽东思想挂帅呢?北京贺玉兰同志说:许多县委革命化的过程,就是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过程。山西盂县县委的同志们,首先是用主席思想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而掌握了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方法,从而改变了客观世界。这个县仅仅两年的时间,就改变了全县的生产面貌,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一个县学大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不少读者指出:一般来说,大家都有学习主席著作的愿望,因为忙,往往把学习挤掉了;有些同志则因为迷信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妨碍了自己去刻苦学习;有些同志还反映,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学习也不能坚持下去。归根到底,这里有一个是不是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一切工作首位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放在首位?则又是由于我们思想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掌握毛泽东思想,才能完全、彻底解决“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第2版()
专栏:

领导,是带头人。县委,是一个县的头。县委成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县委的革命思想、革命干劲和领导艺术,决定一个县工作的好坏。这几封信,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们深信:帅旗一旦高举,士气必能大振! 编者
不要空头领导
尖扎县地处高原山区,海拔二千多米,自然条件不好,产量比较低。
能不能改天换地,能不能把产量提高?这是长期摆在我们面前、也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去年,我们在县委领导核心里边,学了毛主席著作,主席思想给了我们巨大力量和信心。我们一定要把尖扎县搞好,同时制定了建设规划。而后,县委委员分头下去发动全县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学毛主席著作,大抓阶级斗争,大搞革命建设。
一年多来,县委同志除少数外,一律下到基层蹲点,帮助生产队想方设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嘴上喊得响,实际不出征的空头领导。抓的结果,全县出现了大幅度增产,粮食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一,油料比前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九点一。同时还出现了大批的稳产高产田。全县粮食作物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牲畜头数比前年净增百分之八点八四。
全县交通状况也有很大改变,造林获得以往未曾有过的成就。
这些新的成就,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县委领导思想要革命化,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加强思想改造,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树立为党为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勇当革命的闯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象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总之,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没有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革命事业就不可能大发展。
青海尖扎县委书记 马明文


第2版()
专栏:

领导变,就能打破陈规
荥阳县是个浅山丘陵,历来是十年九旱的地区。近几年雨水较多,年年丰收,对水利建设便没有多注意了。
前年,我们县委不少同志参观了大寨大队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林县的水利建设,大家口服心服。回来后,县委就开会对照自己的工作。论条件荥阳不比林县差,更比大寨强,论基础也比人家好,为什么荥阳的工作落后了呢?主要是县委领导精神不振,缺乏彻底改变荥阳面貌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缺乏高度地为人民负责的精神,而是满足于眼前的既得成绩,打不破老一套、旧框框的领导方法。几年来的工作,虽然也是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却犯了事务主义的错误。
思想支配行动。大家认为,大寨、林县人民能够办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够办到。去年麦收之后,县委领导同志扭转了过去那种跑跑转转,听听看看的工作作风,按水利灌区把全县划为三片,县委同志分工包片,蹲点到队,亲自指挥,负责到底。领导同志思想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带动了全党干部和广大群众,五个月来,办了过去许多年未曾办到的事。许多兴修的水利工程,在去年的抗旱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秋作物在大旱之下的丰收。去冬今春的水利建设、水利配套和水土保持的战斗,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这几个月的斗争实践,说明什么呢?说明县委领导的思想革命化,决定着一个县的工作好坏;县委领导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全县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河南荥阳县委书记 张兴钿


第2版()
专栏:

思想对头 方法就多
近几年来,舟曲县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县委思想革命化。
前几年,我们总觉得“差不多了”,因此满足现状,盲目乐观,结果是生产方法老一套,工作作风一般化,忙忙碌碌,成绩不大。一九六四年春天,根据省委会议精神,我们感到自己已经落后了,开始看到县委领导上的故步自封、骄傲自满情绪,特别是学习了外地经验后,觉得自己差距很大,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很远,下定决心要跟上去。
指导思想对头了,工作方法也跟着多了,坐机关摇电话的少了,深入基层蹲点调查的多了。前年
春天以来,一般只留一个常委在家主持工作,其余下到基层蹲点搞样板,有些会议也搬在点上召开,这样接近实际指导工作也有力了。县委的领导作风转变了,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精神状态也随着变化,掀起了挖潜力、争丰收的生产高潮。因此,在遭受了较大的旱、涝、雹、洪、病等灾害情况下,全县粮食单产仍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八,总产增长百分之八点二五。牧业、副业生产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甘肃舟曲县委书记 赵生鹏 副书记 王应国 符汉杰


第2版()
专栏:

切实做出一番事业
呼玛县处于祖国北极——黑龙江南岸的边疆。十多年来,这里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了发展,但是和党的要求与兄弟地区比较,我们的工作相差很远。根本问题是县委领导缺乏无产阶级的革命气派,长期以来,限于消极守摊子的状态。
共产党人搞革命,目的是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而这必须要有革命的雄心大志,并且用这种精神去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县是地广人稀的山区,资源丰富,有大片荒源可供开发,适于发展畜牧业,耕作潜力很大。面对这些有利条件,如果我们能振作革命精神,充分发动群众,那么就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可以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建设积极性大为高涨,全县秋收脱谷都比之往年质量好,还提前半月完成。在秋收的同时,许多公社都兴修了水利工程。三卡公社三卡大队结束打场以后,就在雪深半尺的严寒下,出动大批劳力钻石刨土,整修十四华里长的堤坝。呼玛镇职工居民一齐动手,把全城横竖十来条长街整修得笔直,还栽满了松树和白杨,面貌焕然一新。这些事实说明,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我们这里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广阔前途,关键就在于县委领导的革命化。我深信,帅旗高举,士气必然大振。县委领导的彻底革命化,首先是常委同志要批判自己思想上的旧的思想意识,树立起一心为革命的精神;要真正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群众中去,亲身参加劳动,切切实实地去做出一番事业来。
黑龙江呼玛县委副书记 奚敬三


第2版()
专栏:

依靠谁来挑重担?
——天门县委思想革命化获得粮棉双丰收
一向以产棉著称的湖北天门县,去年粮棉双丰收。棉花大幅度增产,粮食做到了自给有余。这个双丰收的“双”字来之不易,它是中共天门县委彻底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实现思想革命化的结果。
原因在领导,还是在群众?
天门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县,二百万亩耕地中,棉花占七十多万亩,粮田面积也不少,但口粮一直不能自给。一九六二年以前,天门县委争论着一个问题,象天门这样一个大县,地处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粮棉的面积都很大,究竟应当以棉为主?还是以粮为主?其实,争论的焦点,不在以什么为主,而是敢不敢争取粮棉双丰收。
为什么天门县不敢争取粮棉双丰收?县委书记孙连清说:“天门县从互助合作时期起,工作就比较好,对国家贡献的棉花一年比一年多。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恢复得也比较快。但是县委没有正确地对待历史经验,没有看清客观形势向前发展,特别是没有看到群众新的革命要求。由此而形成了既不落后、也不冒尖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就是对粮和棉的关系,认为只能抓一手,二者不能得兼。
前冬去春,天门县进行了初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县委带着指导思想上的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把尽多地对国家作出贡献这个担子承担起来了。对国家有贡献,有低标准,也有高标准。低标准,就是按照一般常规搞生产,能交售给国家多少产品就交售多少,同时,尽多地要求国家供应自己东西;高标准,就是眼看全世界革命,心怀六亿人民,尽一切可能,把棉花和粮食双双搞上去,对国家能挑多重的担子,就挑多重的担子。
每年粮食丰收,棉农高兴;棉花长得好,粮区人民也高兴,说明粮棉双丰收是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粮棉能否双丰收?江苏启东县提供了这方面经验,天门县在一九五八年也出现过这样的苗头,只是县委抓抓又放了,没有坚持下来。为什么做做又不做了?据县委同志说,这主要是县委没有投身群众的革命斗争中,看不到群众中蕴藏着很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而不敢起来领导群众。
领导敢挑,群众也敢挑
怎样使粮棉都上去?一年来天门县革命化的实践证明,关键是依靠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要依靠群众,怎样看群众?这是前提。一九六三年以前,天门县委对于跳一跳,跃一跃,不敢做,也不敢想,别个地方做出样子来了,也不相信。当时有一些生产队,棉花亩产量已经达到高产水平。群众的创造已经摆在面前,有的干部还说:“小面积高产么好说,要大面积难说。”
天门县委在三年自然灾害以前,革命干劲很大,搞水利建设、办科学实验,县委对群众的积极性有足够的估计,领导群众,支持群众,创造了一些全国闻名的先进经验。时隔不久,为什么有些该办的、能办的,而且群众已经办成功了的事,县委就看不准,抓不狠呢?据县委同志说,这主要是县委指导思想上有了问题,也证明了他们在坚决信任人民群众这个根本观点上并不那么牢靠。有些同志不敢领导群众,还有这样一种借口:农民的事情么,莫抓狠了,要根据“觉悟”办事!
现在,一当县委初步改变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敢于挑重担子,把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放在第一位,天门县的百万群众也跟着起来了。去年一开春,县委就做了两件事:一是讨论了粮棉并举,全面发展的三年计划;二是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把绝大多数贫下中农,都组织到生产革命斗争中去。结果是,县委指到那儿,群众就打到那儿,而且每战必胜。以推广棉花良种来说,前年只有几万亩,去年七十四万亩棉田要全部推广,工作量之大,要求之高,是过去无法比的。这一难,没有难住天门县委,也没有难住天门县的群众,全县干部和群众三学《愚公移山》,战胜重重困难,为棉花生产打了第一个胜仗。去年四五月,天门县发生了多年未见的蜗牛虫害,有四十八万亩棉田缺苗,严重的缺苗百分之七十以上。县委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披风顶雨,从棉田里把一个个蜗牛拾起来。缺苗的重新补苗,使百分之九十的受害棉田,达到了全苗。去年水利建设也是一个飞跃,修成了天南水渠等水利工程。去年四月到八月全县没有下过透雨,由于县委发动群众抗旱,引汉水灌溉,仍然保证了粮、棉双双丰收。
用毛泽东思想看群众
要保证全县粮棉双丰收,就要把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里有一个对落后社、队群众的看法问题。
天门县委过去对后进的社、队,总认为一切都是落后的。因此,到这些地方蹲点的干部,不是满腔热情地从思想政治上进行鼓励,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而是往往从老框框出发,包办代替,或是单纯从物质上给以扶持。群众把这种领导概括为“六抓六不抓”,即:只抓工作,不抓学习;只抓技术,不抓政治;只抓支援,不抓自力更生;只抓死制度,不抓活思想;只抓当前生产,不抓长远基本建设;只抓批评,不抓表扬。一句话,他们没有看到这些社、队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不相信他们,不依靠他们,这怎么能够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
天门县小庙区有一个黑流公社,是个后进单位,这里干部有过这样的论调:“黑流是‘四死’:群众死落后,干部死吃亏,工作死被动,上级死不相信。红干部调到黑流也会无所作为。”从前年冬天起,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这个公社的干部变了,他们决心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如何改变呢?还是要依靠这里的群众。他们运用主席两分法的观点,总结了过去的工作,检查了自己不信任群众的思想,发现黑流并不是一切都落后。区委副书记汤宗璠说:“不是黑流死落后,而是我们死眼看活物,把黑流看死了。”这个转变说明,一旦用毛泽东思想去看人、看地、看物,就看出了积极因素,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从而找到了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所在。
让群众来给领导打“分数”
天门县委的同志,在夺取粮棉双丰收的斗争中,采取了完全与过去不同的态度。遇到比较难以推广的新技术,县委领导干部先去蹲点,办三结合试验田。坚决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有一次,一位县委书记和群众一起治虫,他的技术操作错了,群众立刻提意见,他马上改正了。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有意识地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这样,就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说,这样的试验田是阶级路线的“样板田”,改变了过去“我说,你做”和光说不做的状况。接受监督不是一句空话,天门县委的同志让贫下中农来给领导打“分数”。这样,群众和干部一心一意办试验田,大家动手,新技术也就容易推广了。去年天门县推广新技术,比过去任何一年的成果都大。“让群众来检验”,是天门县委决心革命化的证明。
当然,群众中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只要领导工作做到家了,对待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坚持典型示范,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如何对待群众?是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前进,还是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这是一个县委革命化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天门县委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又真正做了许多工作,因此在去年的生产斗争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本报记者 汪琦、郭万里


第2版()
专栏:

统一思想 深入群众
泸西县常处于同自然灾害搏斗之中,冰雹未落,洪灾又起,旱、虫相继而来。在这种情况面前,党的县委会怎么办?我们首先在县委内部学习《愚公移山》,大家开展激烈争论,终于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县委深入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立即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小春大生产高潮。桃笑公社各项工作领先,县委又及时在这个公社召开现场会,各级干部感受很深,回去都修改原订计划,种植面积成倍增加。
泸西县蓄水量占红河自治州的三分之一,但是我们县的水利设施名列全州末位,最近我们才找到了这一差距。县委承认了落后,下定决心在三、五年内把泸西的水田面积,从现在的九万六千亩扩大到二十万亩。这项决定已经贯彻到群众中去,目前,一个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在全县已形成高潮。
我深深感到,一个县委必须首先自己革命化,立下雄心壮志,才能领导群众前进。
云南泸西县委代理书记 郭仁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