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认真学习工农兵的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一九六五年第六期述评
《哲学研究》一九六五年第六期,发表了“工农兵哲学论文特辑”,选辑了解悦、黄华庭、王玉文、李素文等二十位同志的哲学论文,使我们能够集中地读到工农兵的哲学文章,更好地向他们学习。《哲学研究》编辑部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工农兵的哲学论文,写的是实际生活中的哲学,是内容丰富、思想新颖、生动活泼的好文章。他们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到哲学上进行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他们所作出的分析,是那些常年呆在书斋里啃书本的理论工作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些文章既有丰富的材料,又有新颖的观点;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的放矢,又论述得有根有据。读起来,吸引人,有说服力。比起那种无的放矢、无病呻吟的概念化的文章来,完全是两种味道。
过去有人说,工农兵文化低,不能学哲学。这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科学的理论,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回到实际中去改造世界的哲学。什么是理论?毛泽东同志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
(《整顿党的作风》)工农兵群众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活学活用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他们的这些哲学论文证明,工农兵不但可以学哲学、用哲学,而且比那些只会死啃书本的知识分子要高明得多。
在《哲学研究》所选辑的工农兵哲学论文中,我们看到,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年挡车工、山西的解悦,在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下,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接头法;只读几个月书的木工、广东的黄华庭,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在技术革命中做出了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只上过四年学的庄稼汉、山东的姚士昌,学习和运用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种花生的科学实验中有所创造;只读过一年初中的气象员、湖南的段春作,在毛主席的《实践论》的指导下,学会了“管天”,并写出了受读者欢迎的《民间测天法》一书;没有读过多少书的青年建筑工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青年突击队长李瑞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队员们一起在几年间搞了大小几百件技术革新,还写出了一本十万字的《木工简易计算法》的书,等等。他们都在自己的文章中,生动地论述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还有许多解放军战士的文章,商店售货员的文章等,也都是很好的哲学论文。
工农兵的哲学论文,都是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活学活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物,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心得体会,是他们在开机器、驾驶汽车、搞技术革新、练兵打仗、种庄稼、做生意、做人的思想工作等不同岗位上,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对自己的工作经验所做的理论概括。他们的哲学论文真正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他们的哲学论文,有力地证明,工农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对于提高认识、改造思想,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于培养一代共产主义的新人,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工农兵,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而一旦和实际结合,就会显示出它的生命力,迸发出鲜艳的光辉。广大工农兵群众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的直接的实践者。他们在革命实践中活学活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所写出来的论文,包含着许多新颖的思想,这是我们哲学研究工作的极其珍贵的矿藏。
工农兵的哲学论文,对于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哲学工作者的革命化,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体现了哲学的大解放,体现了哲学走出书斋、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这些哲学论文,不仅内容丰富踏实、生动活泼、战斗性强,而且是用人民的语言写的,很少学生腔,读起来亲切感人。在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学风和文风方面,它们都给我们做出了活生生的榜样。理论工作者、哲学工作者,要彻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学风,使自己革命化,就必须到实际中去,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与工农兵相结合,虚心地向工农兵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理论工作者、哲学工作者,才能把哲学道理讲得实际、写得清楚,才能使我们的哲学得到改造。
我们认为,这一期《哲学研究》的
“工农兵哲学论文特辑”,很值得大家认真地读一读。
蒙登进


第5版()
专栏:

要骑在客观规律的马上
山西太原纺织厂细纱挡车工 解悦
很多同志要我谈谈在掌握细纱机的过程中,是如何从不自由变为自由的。要看好车,多纺纱,纺好纱,牵涉的因素很多,既要有过硬的思想,又得有过硬的技术。在技术方面,又包括接头、换纱、巡回和清洁工作等许多操作,有一项不过硬也不能把车看好。为了说得集中、清楚一些,我只介绍自己摸索接头规律的过程。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发展的,
只有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事情才能办好
接头,是细纱挡车工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为了使每个锭子都能不停地纺纱,必须最迅速地接好每根断头,同时要保证接头处条干均匀,没有圪?,否则,就无法驾驭机台,使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因此,挡车工首先得学会接头,而且,要很好地掌握接头技术。
因为接头很重要,所以车间经常测定每一个挡车工的接头技术。本来,这是一种检查挡车工技术过硬不过硬的好方法,但是有些人却感到“测定是个碰”;认为测定得好是“碰”对了,测定不好是没“碰”对。我刚入厂的时候,对于技术测定,就是这样一种认识。记得有一次测定,我考得很不好,在全车间四百多名挡车工中,几乎落了个倒数第一名。
一次碰不好,两次碰不好,三次碰不好,为什么我老是碰不好呢?为什么老工人们又总是次次都碰得好呢?面对着这些问题,使我对于“测定是个碰”的想法动摇了。不好,我不甘心,我不服气,我就不相信永远好不了。师傅们告诉我,“打铁先得本身硬”,接头的本事没有学到手,要想凭“碰”来测定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我一心钻到了操作法里,把接头那七个动作,记的牢靠,背的烂熟,一字不差地按照本本上的规定干。这一下虽然接下的头不象以前那样不好了,可是,又成了个摇摇摆摆的样子,质量很不稳定;有时一点圪?也没有,有时圪?就多,甚至有大圪?。更严重的是,接头的质量好了,自己不知道奥妙在哪里,得不到经验;接了大圪?头,也找不出原因来,吃了“堑”也长不了“智”。一句话,在操作当中还是盲目的,结果弄得自己有劲使不上。
自己不行,看着师傅们技术那样高,心里真羡慕。因此,一有空我就跑到她们的车上看个够。看着别人操作起来这样自由自在,质量那么高。自己一上车干,那么别别扭扭,一接一个大圪?,心里实在不服气,我一个劲寻找自己的毛病。开始,觉得是对操作法掌握得不好。后来,在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中,我才发现了自己的致命弱点:没有认识和掌握接头的规律。
毛病找到了,我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接头的规律摸到,把接头无白点的主观愿望变成客观现实!
要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就得不断从实
践中去总结经验
我刚进厂的时候,使用的是“单手解捻、从右向左平送”的接头法。这种接头法是这样的:当纺纱机上的细纱断了之后,先找出细纱管上的断头,把它捻开,然后从右向左平平地对着正在自上而下不停地流动着的须条(即将纺成细纱的棉花条)送过去,使细纱断头和须条自行捻合。
最初使用这种接头法的时候,总是出现圪?,而且,出了圪?还不知道为什么,实在不自由。后来,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提高了摸索客观规律的自觉性之后,我才注意研究自己操作上的问题,才发现了自己使用“单手解捻、从右向左平送”接头法当中第一个毛病:解捻出来的纱头,没有绒度;没有绒度,就不能使断头和须条的棉绒均匀地捻合,必然要出现圪?。
怎么才能把细纱断头解捻出绒度来呢?摆在我面前的办法有两个:第一,自己创造;第二,向群众学习。当时我想,这两个方法要双管齐下。于是,我一边琢磨,一边就在同志们当中寻找经验。找来找去,找到了:许淑嫒师傅解捻出来的细纱断头有绒度。
我立即向许师傅请教。她告诉我说:用拇指和食指松松地捏住纱以后,拇指轻轻把纱往后捻,把纱捻开,一崩断,绒度就出来了。许师傅一句话,把我点明了:原来我捻得太重,使劲太大,结果,把纱捻开之后,又反捻紧了。使用许师傅“轻”的经验的结果,我捻出了绒度,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过去,嘴里常说,要向群众学习。这回,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向群众学习的甜头。
第一个毛病克服后,我又发现了第二个毛病。即使把断头捻出了绒度,有时还是要接下大圪?。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又在同志们中间找经验,结果,又找到了:李桂英师傅从右向左平送断头的时候,非常稳,让断头和须条自然捻合在一起。李师傅稳的经验,一下子又把我点明了:原来,自己送得太猛;猛了,容易把流动着的须条猛然堵住,叫它堆成了个圆圪?。
群众的经验,就象是登上先进水平的梯子一样,只要你一个经验一个经验认真地去学习它,就会使你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提高自己认识客观规律的能力和驾驭客观规律的本领。
总结了群众的经验,还要从自己的实践
中考证这些经验,吸取用得着的东西,拒绝
用不着的东西,增加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在谈到要学习别人的战争经验的时候说:“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这是一件事。然而还有一件事,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在毛主席这个教导的鼓舞下,我在学习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同时,大着胆子进行了试验,加进了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我在使用“单手解捻、从右向左平送”接头法的过程中,当着我用许淑嫒师傅的“轻”来克服我的“重”、用李桂英师傅的“稳”来克服了我的“猛”之后,接头质量由百分之六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即接一百根头,保证了八十五根没圪?。但是,这个已经达到的质量标准,并不能使我满意。因为,车间的指标是百分之九十,我还没有达到;离我自己的指标,即接头无白点(圪?),更差得远。
当时,在车间里,只有个别人偶尔一两次达到车间要求的指标。面对着这个事实,我怀疑是接头法本身有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从外地传来了一种“单手崩头、从右向左上方送”接头法。我把这种新的接头法与原来的“单手解捻、从右向左平送”接头法作了比较。从比较中,我发现这种新方法的第一个优点是,不解捻就直接接崩头,减少了一道手续,节省了时间;第二个优点是,崩头垂直,便于接头时定位。
在实践过程中,我又发现这种新的接头法,有三个弱点:第一,向上送纱头时,要求纱头与须条相隔一根纱的距离,这一根纱的距离不好掌握;第二,向左上方送的角度小,容易变成平送,回到头一种接头法的缺点上;第三,送上去,送多高,送到什么位置,不好掌握,弄不好,纱头要碰住须条,一碰就是一个圪?。
在这两种接头法都有优点、也都有各自的缺点的情况下,我一心想要摸索出一种比较好的、能够保证接头质量的接头法出来。
“练兵”当中,我开始在送纱的方向上进行试验,每次试验,从右送、左送、平送、正送这四个方向顺次进行,一个方向接十根头。对每一个方向的每一个接头,进行仔细的观察。
从观察中,我发现用前三种方向接下的头,圪?较多,即使没有圪?的,也能清楚地看出纱与纱之间的接口。只有用正送这个方向接下头出奇:要有圪?,就是大圪?,没有圪?的,连纱与纱之间的接口也看不出来。经过许多次的反复试验,都是这样一个结果。于是,我对正送发生了兴趣,把精力集中到了正送上头。
每次“练兵”,我都连着从正送这个方向接许多头。接好后,把有圪?的都解捻开,进行解剖分析。这么一解剖,在有圪?的接头里,发现了两种情况:一种,圪?出在接头的上端,很明显,这是由于纱头送得太低,往上一碰,把须条碰折回来以后形成的;另一种,圪?是在接头的下端,也很明显,这是由于送纱太猛,把纱头碰折回来以后形成的。
我想,要是不使须条折回去,也不叫纱头折回来,不就可以完全保证接头质量了吗!果然,解剖开看不见接口的接头来一看,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这样,在我的心目中,肯定了从正送这个方向接头的方法。
但是,要使用它,得解决前面说的那两个问题,即既不使须条碰回去,也不让纱头折回来。
不使须条碰回去,这就要求纱头不要送得太低。怎么才能把纱头送到合适的位置上呢?我吸取了外地传来的接头法里定位在罗拉中上部这一个保证位置准确的单项动作,解决了纱头位置不准的问题。
不让纱头折回来,这就要求送纱头时不要太猛。我吸取了原来使用的接头法里,接头时稳稳平送这一个单项动作,克服了猛的毛病。
在吸取新旧两种接头法优点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另一种接头法——“对准须条正送”接头法。
这种接头法出现后,我又吸取了落纱能手史玉珍轻放纱头的优点,并且作了发展,总结出“对准须条正送向上轻扶”接头法。跟着,我又吸取了张利香师傅崩头垂直的优点,并且作了发展,把她的崩头长改成了崩头短。
使用这种接头法的结果,接头质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新接头法总结出来之后,还要不断从群
众的实践和自己的实践中去检验它、丰富它
“对准须条正送向上轻扶”接头法出现后,领导上很重视。很快就在全省各纺织厂传开了。晋华纺织厂的同志们要我去表演,表演之后,我发现檀英梅师傅在接头时,崩头、绕虾米螺丝同时动作,速度很快。而我自己绕完虾米螺丝之后,提起线来才崩头,浪费了时间。表演回来后,我就把这一经验,加进自己的接头法里,使每分钟的接头数由十四根上升到十七根。
全省纺织业的劳动模范来我们厂表演时,我又发现晋生纺织厂弓彩变师傅是斜拿纱管。纱管的下端正对纱锭,所以插管时很准、很快。而我自己却是直拿纱管,纱管下端不正对纱锭,插管时不准、也不快。于是,我又把弓师傅的斜拿纱管动作,加进了自己的接头法里。接头的速度又由每分钟十七根上升到了十九根。
从“单手解捻、从右向左平送”接头法开始,到
“单手崩头、从右向左上方送”接头法,再到“对准须条正送向上轻扶”接头法,一直到现在进一步丰富为“对准须条轻扶”接头法,这就是我摸索接头规律的过程。今天,这个过程还没有完结,因为,我才实现了“接头基本无白点”,而还没有使接头无白点的主观愿望完全变成客观现实。
(原载《山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是工人阶级力量的源泉
——创造发明63—101型电动夯墙机的体会
广东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木工 黄华庭
63—101型夯墙机,是我们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斗争中,在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光辉思想的指导下的产物。在创造发明夯墙机的十年过程中,我们特别深刻地体会到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是我们工人阶级获得无穷智慧、获得战胜困难、有所作为的力量的源泉。
104号图纸的诞生
我不是工程师,不是机械工人,也不是夯墙工人,而只是一个读了几个月书的木工。那么,我是怎样想起要创造夯墙机来呢?这得从头说起。
夯墙是潮汕地区建筑工程中最笨重的一个工种。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占整个建筑工程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夯墙的主要优点是:所用的贝灰砂这种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价格较为低廉,生产工艺简单,质量较好。因此,夯墙在当前为解决民用建筑、包括农村广大农民的住房问题方面,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是,由于人工夯墙的操作技术非常落后,一个工人站在墙板上,持着笨重的墙槌,工作八个小时,弄得精疲力竭,一般只能夯半立方左右。因此夯墙工序常常拖着整个建筑工程进度的后腿。这就存在着当前生产的需要和夯墙工序操作方法落后、生产效率很低的矛盾,与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所以要充分发挥夯墙的优越性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改革操作技术,实行技术革命。
还在一九五三年,一位领导同志就要我创造出一部夯墙的机器来。可是我却不敢想到由我来创造这种机器。等到了一九五四年,我到北京参观鞍钢技术改革展览会,听了许多创造发明的故事,并知道许多先进人物也都是普通工人,有的也只读过几年书,小学还没有毕业。我想起那位领导同志对我说过的创造夯墙机的事情,心开始动起来。回来时路过武汉,又参观了电动砌砖机,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我就开始进行夯墙机的设计。可是我原是个木工,连图都不会画,加上许多人都说,机器夯墙是办不到的,党委连年“出榜招贤”,也都没人敢来接受这个任务。我就不敢公开的搞,只在暗地里“练基本功”,一方面学画图,一方面进行设计。一直画到一九五七年,房子里堆满了图纸,可就是没有一张可以见人,不免动摇起来。
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形势下,党号召工人阶级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搞技术革新。在党委的支持下,我又继续进行夯墙机的设计工作。到这时,一共画了七十多张图纸。因为都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全都报废了。但是,我还是决心干下去。同时,由于夯墙工的缺乏,任务又紧,也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不久,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组织先进工人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我就带着解决创造夯墙机的问题去学习《实践论》。当我读到“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段话时,感到好象毛主席站在我的面前,对症下药地批评我过去
“闭门造车”的错误。我还发现过去画了许多图纸都失败,主要的原因正是自己还不懂得夯墙工序的规律性。我接受这个批评,就背起包袱,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怀着从实践中去找寻夯墙的规律性的目的,到当时正在施工的潮阳华侨大厦工地去,和夯墙工人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有时和他们一样拿起墙槌,站在墙头夯墙。工人知道我们要研究用机器代替人工夯墙,大家热情支持。他们讲了许多夯墙操作的特点,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之后,我总结出夯墙的两大特点和三大要求。两大特点是:一、操作场地有极大的限制;二、高空作业要绝对保证安全。三大要求是:一、冲程必须一致;二、必须一槌压半槌;三、冲击必须均匀密实。
这些特点和要求,就成为我以后设计夯墙机的主要依据。不过,只是摸到了这些规律,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结,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已经认识了的规律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这些规律来进行夯墙机的设计。因此,我在总结了夯墙的两大特点和三大要求之后,就把夯墙机的设计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夯机造型问题;(二)夯机锤击问题;(三)夯机移行问题。
在实践中,夯机造型是关键中的关键。我过去的设计所以一事无成,所以感到困难,也就是这个造型问题没有摸到门路。过去老是想着“墙路”只有二十厘米宽,而要用机器夯,就得有动力,即使是用一点七瓩的马达,宽度也超过三十厘米,“墙路”放不下马达,也就谈不到机器夯墙了。当我从参加夯墙劳动的实践中摸到了夯墙的规律之后,便初步解决了造型的设计了。因为我想人既然可以站在墙板上操作,不受“墙路”的限制,夯墙机自然也可以站在墙板上,就象人的两只脚那样,给夯机装四个轮子,利用墙板作为轨道,岂不是机器就可以不受“墙路”的限制,而且有了轨道,机器不就可以在墙上移行了吗?现在制成的夯墙机的动作有点象人,造型有点象小拖拉机的样子,就是这个缘故。造型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夯机锤击,也是一道难关。自一九五四年想创造夯墙机以后,我常常到外面参观,一有机会就研究各种各样的锤,画各种各样的锤。但这道关还是闯不过去。因为夯墙机的锤要求夯下去要与机身脱离关系,才能保证安全。如果锤不与机身分开,夯下去就要震动机身,使机器象蛤蟆一样在墙板上跳,就不能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至于皮带锤虽然可以使机身不受震动,但没有管正,夯下去要摆动。其他象击轴锤、弹簧锤等等也都不合用。夯墙机的锤还要保证不论起点在什么高度,夯下去冲程要一致,不然每次加灰砂,墙渐渐夯高起来,冲程就要渐渐变短。以上考虑过的所有这些锤都不能适应夯墙的这一要求。后来还是在木工小组参加劳动时,看到组里革新的刨板机,受到了启发。因为木板的推进是由两个相夹的滚筒轮卷过去的,我设想把木板改为直竖,下面装上大锤,用滚筒轮卷动木板,再在木板被卷上去之后,两个滚筒自动移开一个,木板就自动落下来了,因为滚筒在任何时候转数都一样,木板被卷上去的行程也一样,夯下去的冲程就一致了。这样,既可以保证夯击时不震动机身,也保证了任何时候夯击的冲程一致。
为了解决夯机移行这个问题,我研究了汽车、摩托车、三轮车、脚踏车、拖拉机……,后来还看了车床、刨床等机械运转的原理,都没有结果。按照夯墙的特点,夯机的移行必须是:(一)机器不能连续移动,必须跑一下,停一下,一直跑,锤夯下去就要在墙板中间拖着,机器就要损坏,锤击也就无力;(二)要保证一锤压半锤,形成鱼鳞状的夯面,每次移动的距离就不能超过锤的宽度八厘米,而必须保证一停一夯,停时落锤,跑时起锤。这样,才能保证机器的稳定前进,保证安全,达到一锤压半锤,夯击有力,锤不拉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做过几十次试验,做了好多设想,请教了好多有关人员。这中间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最后才从活动吊车的棘轮的原理得到启发,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阶段的实践证明,人们如果不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是休想使工作能得到预想的结果的。我就是在《实践论》的思想指导下,坚持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才初步总结出夯墙的特点和要求,克服了闭门造车的主观主义错误,经过了一百零三次的失败,才画出了第104号图纸,摸到了夯墙机创制的窍门,设计出夯墙机来。
技 术 革 命 的 灵 魂
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充满着斗争的。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既有科学实验的斗争,也有思想领域上的斗争。就我个人的思想来说,几乎是从立志要创造夯墙机那一天开始,就有两种思想在斗争。一种是:工人阶级的革命责任感,促使我立下雄心壮志,不创造出夯墙机,誓不罢休;另一种是,总觉得象我这样一个只读过七个月书、从来没有摸过机器的普通木工,能够闯过这道关吗?特别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心里就不免犹豫起来。这两种思想的斗争,有时还是很剧烈的。实在说来,只是靠着毛泽东思想,靠着党委和群众的支持,我才真正树立起工人阶级的雄心壮志,才有力量闯过这一道一道的难关。
一九五九年五月,我画出了第104号图纸,同年七月一日才做成了夯墙机的模型。就在这时,又展开了另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夯墙机模型和图纸送到了公司的党委会和经理室,受到了党和行政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当时,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热情支持我们的创造发明,表示同意试制夯墙机。但也有个别工程技术人员,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出发,不愿意承认工人的发明创造,再三反对试制,经过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他才算勉强同意试制。
在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工人同志苦战了两个月,终于把第一部夯墙机制造出来了。
夯墙机的创造基本成功了,这时,省委拍来了贺电,市委送来了贺信,全国好几种报纸和刊物发表了报道,登了照片,全国各兄弟单位也纷纷来信祝贺,有的单位还要求定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认为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以后的发展是别人的事了,劝我休息。在这些议论面前,我也觉得有些话不是味道,但头脑也真的有点昏昏然。这时候我又重读毛主席的著作,在《实践论》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又读到:“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重温毛主席的话,我更加清醒了,认识到这些议论都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能创造出夯墙机来?是党和毛主席教导的,现在只在工专建筑工地试产,大规模生产能不能适应还不知道,怎么就能说完成了历史任务?即使夯墙机在生产实践中经得起考验,推广开去了,也不能因为这一点成就,就自满自足起来。如果说这样就完成了历史任务,岂不是就会躺在荣誉上面,再也不能前进了么!这怎么能算是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么一想,头脑也就冷静了,认识到得了荣誉并不是目的,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
在这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中,也就特别深刻体会到要技术革命,必须先有思想革命,要思想革命,就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是技术革命的灵魂。
我们还在不断革命中
在毛主席《实践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建立了一个机械夯墙队,一九六一年秋天带着机器到大南山华侨农场工地去实际施工,在实践中检验这刚刚出世的夯墙机。施工第一天,六部机器就搞坏了五部。当时工期很紧,工地个别技术干部就大挑毛病,说机器夯墙“咳嗽多过唱曲”。在这紧要关头,还是毛主席思想的力量使我坚持下来。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写道:“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有了这种思想,我就懂得“失败者成功之母”的道理。我一方面争取干部的支持,一方面以毛主席的思想鼓励机夯队的工人,说明技术革命必定有复杂曲折的斗争,说明我们现在即使失败了,能找出失败的原因,也就是成绩,坚定了机夯队同志的信心;同时又一手抓生产,为了完成工程任务,白天机器坏了,夜里赶修赶夯,以弥补工程的损失。通过这场施工,我们不仅提前七天完成整个工程任务,更重要的是肯定用机器夯墙是好的,也总结出试制的夯墙机的缺点:笨、重、粗、贵。笨就是机身太大;重就是每部机重二百多公斤,上下墙板要用起重机;粗是设计时理论分析还不足,用的是车床牙轮,加上操作不善,常要碰坏;贵是每部机的造价很高,影响将来推广。
施工回来,我就根据工地再实践中发现的新矛盾,提出了巧、轻、精、廉,与机器的缺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斗争是尖锐的。因为从笨、重、粗、贵变为巧、轻、精、廉,要解决一大堆矛盾,特别是在解决重的问题上,更加困难。在这困难的时刻,我又联系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毛主席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主席给我指出了解决的办法啦,但要如何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呢?我想,机身这样大,这样重,除了马达和夯锤不能改轻之外,就剩下马达的转数问题了。马达是高速的,夯锤的夹轮是低速的,要把马达的转数变小几十倍,就不得不大轮套小轮,一个套一个,齿轮多,轴心等零件也就多,机身装不下,就不得不用链拉到座后。机身大,机座和外壳也就随着大了。我这样一步一步的分析,一步一步的追寻。终于发现了重是主要矛盾,而重又是从变速系统来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我就请教工人,请教书本,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到一九六三年,我就画出新的图纸来,把过去变速系统中的几十个齿轮和机件改变成只有几个。这样,齿轮少,轴承也少,机座小,外壳也小,达到了巧、轻、精、廉。因为精了,机器更耐用;因为巧了,机身就小了,这样机重也就轻了,从原来的二百二十六公斤,减轻为一百一十五公斤,体积也比过去的缩小了三分之一;而且也便宜了,每部机的造价才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左右。应当说,夯墙机的真正成功还是在一九六三年的十月一日,因此,夯墙机也就命名为63—101型。机器经过初步科学鉴定,效果很好。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矛盾总是不断产生的。现在,我们碰到的新矛盾是夯墙机带来的整个工序的革新问题,正如夯墙工人说的,我们有了夯墙机,但整个工序却是“穿西装,戴竹笠。”为了使配套设备完整起来,我们现在还在不断革命,不断解决矛盾之中。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党委的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支持以及技术人员的协助下,现在真正使夯墙工人兄弟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我们还必须不断实践,不断革命。我做的和学的都很少,更没有什么可骄傲自满。我一定永远听毛主席的话,戒骄戒躁,努力学习,继续前进。我一定要干一辈子革命,学一辈子毛主席著作。
(原载《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第二期,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