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编者按:这里发表的几篇短文章,是一些担负实际工作的同志写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动、活泼、实际,能提出问题和说明问题。文章虽短,很有意思。作者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力求把学习理论同解决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起来。象这样的文章,使人爱读,费时又少,读后也能使人有所启发。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中,经常为我们撰写这样的文章。
胜勿骄,败勿馁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增产就是胜利,减产就是失败。这只能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相对性而言,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从生产斗争的长河中看,胜利中寓有失败,失败中也寓有胜利,两者是可以转化的。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教导我们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看来,决定两者关系是否能转化,就在于人们对胜利与失败所具有的辩证认识。
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一九六三年我县获得了空前大丰收,粮食比一九五七年增产一成多,棉花突破了皮棉百斤关。当时,全县干部和群众无不兴高采烈。展望来年时,都认为再增产“不在话下”。结果,去年不是比前年增产了,却是减产了,而尤以棉花减产最甚。于是,干部和群众的情绪又突然下降。这时,我们还未真正认识到胜利与失败的因果关系,只片面地归咎于去年特大的自然灾害这一客观原因。现在看来,去年的减产主要是胜利冲昏了头脑,自满松劲,故步自封,放松了主观努力。当前年丰收胜利之时,就埋下了去年减产失败的根子。
为了克服气馁情绪,我们发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大寨精神,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两年来的生产进行了总结,找出经验教训。通过总结,思想明亮了,方向明确了。在武装思想的基础上,全县又大抓农田基本建设的六条过硬功夫,为今年丰收打下了基础。
好事与坏事,也有它的辩证关系。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过去我们就是吃了形而上学的亏,不仅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而且往往把好事变成坏事。
搞农业生产,既要和不良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也要和人的不良思想倾向作斗争。自然灾害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自然灾害不是不可战胜的。风调雨顺固然是好事。然而从整个生产过程看,却要求我们始终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有利条件不放,变不利为有利,这样,我们就会永远处于主动地位。
(中共湖北广济县委副书记 常树声)


第5版()
专栏:

难和不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确是个真理。我们每次遇到一个新的训练科目,总是会感到很难的,可是,只要你勇敢地和困难作斗争,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你就会很快地熟悉那个事物,对于原来认为是困难的东西,也就会感到没什么了不起了。
去年,我们班接受了泅渡喷火训练的任务。这是个新课目,一没有教材作根据,二没有现成经验作参考,喷火器在陆地上就不易操纵,在水上就更难。开始,有些同志感到泅渡喷火难以成功,我自己更是认为不如把这点时间拿来学别的。领导上抓住了我们这个活思想,组织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上级有关泅渡喷火训练的指示,教导我们要树立“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实战中需要过硬的东西学到手。我们思想上有了提高,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就反复实践,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来三次。每实践一次,就分析研究有那些进步,是怎样进步的;并且找出不足之处。这样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终于摸到了泅渡喷火的规律。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难与不难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倒是人们思想上的障碍。
“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完全道出了困难的本性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我们能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把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那么,在我们面前,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什么攻不破的技术难关。
(解放军某部战士 李金伦)


第5版()
专栏:

要说服不能压服
今年三月,有一次,连里检查着装。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看看新战士打背包的熟练程度,以便进一步帮助他们掌握要领,学会打背包。我就有意识地分配一个老战士帮助一个新战士。唯有新战士田行杰不要帮助,他说要“自力更生”。结果,连的首长快要来检查了,田行杰的背包还没打好。我一看就火了,说:“你不会,就说不会嘛,还硬不虚心,要‘自力更生!’这不是明明要叫我们班丢人吗?”田行杰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又没说出口。开班务会时,我批评了田行杰。田行杰作了解释,他说:“我自己打背包,不让别人帮助,是为了锻炼锻炼,以后离开老战士能独立行动。”事后,我一想,田行杰背包虽然没有打好,但他想锻炼自己的精神却是很好的;没让老战士帮助打背包,表面上看是慢了,实际上却是快了。我只是看到了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过去自己还以为,批评了某个同志,他没有吭声,就是他服了,我的工作也算做好了。现在,我才觉察到那是一种误解。我找田行杰谈心,向他检讨了自己看问题不全面的缺点,表扬了他好的一面。田行杰看我态度诚恳,非常感动,也检查了自己的不足。后来,他工作很积极。
这件事教育了我,当班长,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能压服。要是压服,越压别人越不服;有时,表面上服了,内心却没服;暂时服了,以后还会不服。必须平等待人,从思想上教育和帮助同志。自己错了,就要向战士认错。有人怕向战士认错,怕丢了面子,其实,认了错,战士更加相信你,更加觉得你是好领导,更加尊重你。相反,自己错了,在战士面前又不肯认账,那才要丢面子呢!
(解放军某部班长 梁梦计)


第5版()
专栏:

怎样看待先进和后进
去年,领导上调我到九班当班长时,我想:九班是个四好班,可不能在我手里把“四好牌子”弄丢了。因此,我就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加强管理;对先进的同志采取多表扬,多鼓励,帮助他树立威信,带动后进;对缺点多些的同志则严加管教,多指点。我满以为这一下子可以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上先进。那知事与愿违,有的先进同志渐渐地翘了尾巴,产生了骄气;后进的同志反而越来越消极,灰心丧气。全班创四好,争五好的劲头就象戳破了的皮球一样,慢慢地全泄了气。全班就象一把砂子,怎么捏不到一块来;结果,年终也没有评上四好。我思想上也很苦闷。
正在这时,我学习了毛主席有关“一分为二”的论述,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还告诫我们看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使我想起,我对先进的同志光表扬鼓励,不指出薄弱环节,使他们飘飘然起来;对缺点多些的同志,看不到他们一点一滴的微小进步和成绩,一味批评,施加“压力”,结果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从此,我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对班里同志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考察。老战士刘相宽,平时作风有些拖拉,以前我总觉得他毛病多,不顺眼,动不动就批评;经过观察了解,发现他有很多优点,在工作中积极肯干,肯钻研,勇于负责;平时也乐于帮助别人。于是,我就对他这些好的、积极的因素,进行了表扬,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缺点,并帮助他克服。新同志刘永正,聪明能干,好学上进,事事主动,样样听话,训练中各科成绩数他最好。但是,小刘平时动作不够紧张。因此,我在表扬他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就这样,我对全班其他同志也采取同样的方法,全面地分析,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因人制宜地加强管理教育。全班同志也都个个心情舒畅,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打这以后,班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团结增强了,任务完成得很好。去年失去了四好班荣誉,今年初评又被评上了四好班。
(解放军某部高射机枪班班长 郑交国)


第5版()
专栏:

教书,要教人
教书和教人是个什么关系呢?现在我懂得了:教书是手段不是目的,教书的目的是为了教人。过去,我不懂这个道理。认为政治课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我讲,你听,目中无人,不愿做人的工作。当领导上提出管教管导,教书教人时,我还有些想不通。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才逐渐揭开了思想上的盖子。
毛主席在许多文章里谈到人和物的关系,总是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我在教课中,为什么总是见物不见人呢?有许多原因,主要的还是我缺乏阶级斗争观念,缺乏革命的思想。我班有个学生,过去他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讲吃比穿,不愿劳动。开始,我对他也缺乏信心,学习毛主席著作后,认识提高了,觉得应该帮助他提高觉悟,这是教师的责任。于是,我详细研究了他的思想情况,帮助他带着思想上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启发他划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放下包袱,勇敢前进。结合学习,我多次找他个别谈话,又指定一名同学经常帮助他。现在,这个学生进步十分显著,学习态度已有所端正,关心集体,帮助同学,积极劳动,拾金不昧,做了很多好事。到底是只教书不教人好呢?还是既教书又教人好呢?当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再想想过去,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目中无人,上课乱讲一通,考试时,有些学生分数挺高,但思想落后。这说明我过去的立足点就不对,不是站在改造人的立场上,研究如何由书到人的问题,而是单纯站在传授知识的立场上,只想由书到书。这样的政治课教学,又有什么用处呢!只有在这时候,我才真正领会到毛主席说的“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含义。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教政治课非常重要。我就不再迷信条条,眼里有人了,思想上就有了阶级斗争观念和革命观念。就能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政治课教学了。把教政治课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联系起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教师 侯显廷)


第5版()
专栏:

一人负责和大家管理
一九五九年,大家选我当组长,我怕出差错不愿干。党支部便引导我学习《纪念白求恩》等文章,使我认识到自己怕受批评,怕负责任,连个组长都不愿当,这和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革命精神,是相差太远了。但是,这个思想问题解决了,就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事不经手不放心,总怕出差错,形成样样都管,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因而,有的同志说:“上班进柜台,下班回家转,管理有组长,差错轮不到咱组员。”结果差错不仅没有杜绝,反而有所增加。
我带着这个问题去从毛主席著作中找答案。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工作是人民群众的工作,不是少数人能包办得了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是不能取得胜利的。我想,小组的工作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全体同志的努力,也是不可能搞好的。从此,我就抓住这个问题,发动大家参加管理,共同负责。组里五位同志,实行了五员管理责任制,分别负责核算、物价、服务质量、陈列卫生、技术指导等工作,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小组任务、价格变更、经济核算等公开化,作到人人心中有数,个个关心核算。去年五月份,我们购进上海产的花巾五十打,有的说:“上海货正规,不用查细数”。为了慎重,还是一打一打查了细数,结果发现多三条,随即退给了批发部。去年十一月,有一天结账后短了两分钱,全组同志一直找到夜里十一点,结果在柜台下边找到了,才安心回去休息。这样,由一人负责变为大家管理,就使小组管理逐步走上正规,保持了五年来无差错事故。
一人负责和大家管理,实质上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问题,也是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能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参加管理;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形成个人包办代替,妨碍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这就要求组长,既要出好主意,想好办法,又要大胆放手,依靠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路百货商店 满秀清)


第5版()
专栏:

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行列
——下乡蹲点的一些体会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 张根生
去年十月初,我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历时八、九个月。在这几个月中,大部分时间是住在生产队,和贫下中农兄弟同吃、同住,还一同参加了一些集体劳动。这几个月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收获极大。我们亲眼看到了,农村面貌所起的巨大变化,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组织上都进行了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迅速提高,揭露和清除了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建立起了革命的领导核心,重新组织了坚强的贫下中农阶级队伍,涌现出大批新的贫下中农积极分子,新的年青一代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具有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大公无私的道德品质,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他们能够抵制敌人的收买利诱、糖衣炮弹,敢于向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进行坚决的斗争,农村中弥漫着强烈的革命精神和民主气氛,这是社会主义新的精神面貌。我们也亲眼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正在向前发展,广大农民表现了空前高涨的集体生产积极性,披星戴月,忘我劳动,在改造大自然斗争中,表现了非凡的英雄气概,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取得了过去好多年都未曾取得的成绩。我们也亲眼看到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生产高潮,带来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高潮。办耕读学校,普及教育,使绝大多数贫下中农的子女能够入学校;办文化室、广播站、读报组,使社会主义的革命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建立科学技术网,办技术夜校,开展群众性的科学试验活动。这一切都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广大农村正在实现一个新的革命飞跃,伟大的农村人民公社,正象东方初升的太阳,它的巨大无比的优越性,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
为什么能在几个月里,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广大农村中,既出现了一个深刻的革命高潮,又出现了一个广阔的生产高潮和文化高潮。这首先是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的无比英明和正确,党的各种方针、政策,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已经是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是广大贫下中农发动起来了,组织起来了。广大贫下中农,在实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运动中,首先响应党的号召,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他们坚决响应党的号召,重新组织起了自己的阶级队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敌人一切和平演变阴谋,并且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改变一穷二白面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再次,是成千上万的干部,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贫下中农的意见,按照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意见办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我们大批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背上背包,卷起裤腿,脱下鞋袜,掮上锄头,吃住到贫下中农家里,放下架子,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做群众的小学生,立即赢得了群众赞誉,他们说:“这真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干部。”很快便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贫下中农结成了知心的朋友;比较深刻地了解了农村各方面的情况。由于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贫下中农比过去更加热爱党,愿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蕴藏在群众之中的革命热情被解放出来了,于是广大农村中,迅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政治局面。
几个月的斗争实践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不仅了解到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一般概况,而且了解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具体细节;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汲取了在书本上无法汲取的丰富知识,更加明确了革命方向,增强了革命信心,得到了新的锻炼和改造。在这几个月生活和斗争中,使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要把革命进行到底,防止“和平演变”,保证江山永不变色,在我国建成完全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每一个革命者,首先是各级领导人员都应当自觉地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行列,时刻不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自觉地在立场、观点、作风方面,不断进行改造和斗争。
永远保持和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一边,和他们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革命者最根本的立场、观点。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灭一切剥削,使广大劳动人民获得彻底解放,这就是我们革命的根本目的。只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从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革命者必须明确的立场观点。
几个月的蹲点生活,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我们要有为广大劳动人民求解放的坚定立场,依靠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来取得胜利;在全国胜利以后,要巩固胜利,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粉碎敌人一切和平演变阴谋,更要强调全心全意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坚决依靠群众,联系群众。这次蹲点,使我们看到大多数农村工作干部,特别是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大批干部,都表现得很好,有明确的立场、观点,保持了和贫下中农的密切联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革命传统,取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些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了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那时候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时刻有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他们都站稳了坚定的立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战斗。可是在胜利以后,他们产生了资产阶级功臣自居、贪图享乐的思想,把个人利益摆在了不恰当的位置,追逐个人的或少数特权者的利益,资产阶级思想就乘虚而入,逐步掉到个人主义的泥坑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行列,这是一个革命者最根本的立场。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有多大的功劳,有多高的职位,你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你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你就必须把自己个人的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起来,个人的物质利益,必须是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改善而改善。
这次下乡蹲点中,还看到了各方面工作中,都有大批青年干部成长起来。到农村蹲点的干部中就有很多新参加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有的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有的是文化艺术工作者,他们大多数人有高涨的革命热情,积极劳动,努力工作,愿意和贫下中农劳动人民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新的年青一代人,有良好的品质,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但是,也有些人对于为谁革命,如何与工农劳动人民结合一起,打成一片,认识还比较模糊。这是一个根本的人生观问题。“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五四页)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青年干部一定要明确为工农劳动人民服务,革命就是为工农劳苦大众求解放,革命一定和工农劳动人民相结合,这是划分革命和不革命的根本界限。这是所有青年干部,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都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革命立场问题。只有明确树立了全心全意为广大工农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很好地改造自己,建立起真正的革命人生观,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使自己保持和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一边。因而每一个革命者,坚定不移地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行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观点,并且以此去教育青年一代,在今天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
经常保持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直接联系,是使我们改变作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措施。几个月的蹲点生活,使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做为一个革命干部,如何经常保持住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直接联系,能经常直接听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意见和呼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回顾几年来的情况,我们许多同志也是经常下乡和深入基层的,可是,有些人却了解不到什么情况,即使了解一些,往往又不那么实在,甚至和真实情况有很大距离,原因究竟何在呢?不是也下去了吗?可是许多人只下到了下一级机关中,而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没有亲自深入到群众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一个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的人,怎么能够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呢?
看来,深入群众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要使一个领导人员,真正了解实际情况,能直接听到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首先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七九○页)能不能深入下去,就看是不是自觉自愿地“眼睛向下”,“放下臭架子”。真正的“下”是不容易的。要“下”到哪里才算“下”呢?只是由上一级下到下一级,这还不够,要一直下到基层,下到第一线,下到田间,下到贫下中农群众的队伍里面。只有身子下去了还不行,还要真心实意地下去。这就要如毛主席所要求的那样,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以平等的态度待人。
为什么由上一级下到下一级还不行呢?这里面有一个依靠群众和依靠干部,听干部的话和听群众的话的关系问题。干部和群众既是一致的,又是不完全一致的。说他们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干部是来自群众的,他们是群众的代表,他们工作中所遵循的是党的方针政策,所以干部和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说来,联系群众和联系干部,听群众的话和听干部的话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干部和群众仍然是有区别的。这首先是他们所站的位置不同,一个是领导者,一个是被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尽管根本立场、根本利益一致,但是,由于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也就会有矛盾的方面。有时候干部和群众的矛盾,反映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矛盾;但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干部不能正确地执行党的政策时,便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而和群众的意见发生矛盾。这种现象也是经常存在的。因此,各级领导人员,要做到真正了解实际情况,便必须深入下去,既要联系干部,又要联系人民群众,既要听干部的话,又要听人民群众的话,而且应当直接联系人民群众和听人民群众的话。因此我们下乡就不能只下到干部中去,还要经常地直接深入到社员中去,直接找贫下中农社员和其他劳动人民社员去谈话,了解情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掌握全面的、真实的情况,直接地听到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才能保持住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真正依靠到代表群众利益的优秀干部。
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
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是和广大劳动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我们几个月蹲点的一项重要体会。我们在下边看到了,有许多地方的干部,在联系群众、发扬民主方面做得很好,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干部和群众团结,政治局面生动活泼,生产和工作都搞得很好。但是,也有些地方的干部,虽然自己愿意为群众服务,想把工作做好,但是由于民主作风不好,而得不到群众拥护,调动不起群众积极性,工作的效果就不好。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一切事业,不论在政治斗争方面和生产建设方面,都是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加,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产上都要充分发扬民主,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政治上,要让广大群众经常知道和参与国家大事,实行民主选举,让群众挑选自己拥护的干部;在经济上,要财政公开,定期公布账目,发动群众起来监督财务开支;在生产上,要让广大社员讨论制定集体生产的方针和计划,根据自己地方条件,定出先进的增产措施。只有使广大劳动人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才能发挥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为什么有的地方民主作风好,又有些地方民主作风不好呢?这不仅是一个作风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都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人,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所以,一切工作都要充分发扬民主,组织群众来参加管理,并且经常发动群众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批评和监督,这样才能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才能永远保持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建立经常的群众监督,向人民群众报告各种工作情况,发动群众向干部进行批评,定期民主选举干部,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不但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且是我们反对“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因此,要经常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干部的社会主义觉悟,建立起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象洗脸扫地一样,不断地清除各种灰尘和微生物,以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同时要教育干部,经常发动贫下中农劳动人民,来批评和监督自己。我们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有了缺点,就不但不怕人民进行批评,而且应该欢迎批评和坚决改正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使我们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粉碎敌人的和平演变阴谋,使我们保持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保证永不变质。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新的重要意义。
发扬艰苦深入的作风,坚持实行三同
发扬艰苦深入的作风,是取得广大劳动人民信任的重要条件。通过这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还使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各级干部定期到基层去蹲点,与贫下中农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是使我们保持和不断发展同贫下中农息息相关的阶级感情,取得广大劳动人民信任的重要条件。
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艰苦深入的革命作风,长期和工人、农民、战士生活在一起,战斗、工作、劳动在一起,这是联系群众,官兵一致,上下团结的重要保证。在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我们又进一步发扬了这种艰苦深入的作风,对于取得群众信任,沟通思想感情,仍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同志都说,各级领导干部,大批下来蹲点,艰苦深入,实行“三同”,对于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的人,就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提高一步说,这不仅是取得运动胜利的保证,而且是使我们干部永不变质的重要措施。尽管我们各级干部是从群众中来的,是代表群众利益的,可是在目前的条件下,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和农村、机关干部和一部分工农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我们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想办法去克服它和防止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地和群众在思想感情上疏远起来。的确,较为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使有些人产生了贪图享受思想,害怕农村艰苦,不愿下乡去,更不愿住到贫下中农家里去,嫌脏、嫌吃不好,忘掉了广大贫下中农与我们血肉关联的阶级感情。虽然这只是少数人,但这是一种十分值得注意的苗头。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如果失掉了和群众的联系,失掉了群众的支持,那就要使革命事业失败。为了保证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时刻不忘阶级兄弟的疾苦,我们就要保持和发扬过去的革命传统作风,各级干部要定期到农村去,和贫下中农实行同吃、同住,并且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才能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才能深刻地了解群众的疾苦。
因此,各级干部定期到农村去蹲点和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自我改造的机会,通过与贫下中农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激发广大干部的阶级感情,唤起革命精神,使我们永远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行列,和广大劳动人民保持直接的亲密联系,与他们同阶级,共感情,同命运,共呼吸,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永远保持的革命品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