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学习毛泽东思想是根本
我们在设计一种新产品的曲折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实行产品设计革命必先进行思想革命,而思想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不久前,我们几个才出学校校门的青年人,同工人们一起,完成了一种客车上使用的车电装置的设计,使这个原来只有二十年代初期的水平的产品,一跃而达到了六十年代水平。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实行产品设计革命,首先必须思想革命,而思想革命的根本关键,就是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我国现有客车使用的L型车电装置,是一九一三年从英国进入我国的。以后经过日本改进定型,几十年来再没有改动过。这种车电装置的机组结构复杂,重量大,功率小,电压低,使用不可靠,检修保养困难,供应的电能只有二至三瓩,远远不能满足近代客车发展的需要。
前年,领导上决定要克服这个薄弱环节,设计一种新的车电装置。当时,我们虽然有为祖国争口气的劲头,但思想没有解放,认为我们几个是学车辆专业的,又是初出茅庐,缺乏经验,怕力不能及,搞不出名堂。思想上怕了,行动上就不敢闯,也就踢不开原来的框框。开始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老车电装置中摸索一些改进的方案。结果作了两个多月的试验,随车跑了一万五千多公里,还是毫无眉目。
正想寻找新出路的时候,听说铁道部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新式的车电装置。当时,我们真是如获至宝,认为是进口货,一定错不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既不了解装置的性能,也不结合国内情况,一听说兄弟单位正要组织仿制,我们就参加了这项工作。经过一番努力,造出了两台样机。在试制试验的过程中,我们才察觉这套装置太复杂,一个控制箱就有上千个零件,调整非常困难,零件不耐震,容易损坏。同时试验又证明,这套装置不能适应我国地区广、线路长、气温气候骤变的应用环境。连从国外进口的原装置,也经不起从满洲里到广州长途运行考验。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一年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次失败之后不久,我们从科学技术情报上,逐渐了解到许多国家正在研究采用无触点整交流车电装置。这是一种六十年代水平的新技术,电机是无触点交流的,重量轻,功率大,构造简单,制造容易,采用半导体整流供车内用电,整个供电系统没有一个触点,因而工作非常可靠,作为近代客车的车电装置,是比较理想的。怎样作设计呢?我们虽然跳出了迷信外国的框框,却又钻进了本本的框框。一年多时间,我们读遍了电机学、电机设计等书籍,确实增加了不少知识,但无触点整交流车电装置还是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现。
怎么办呢?打退堂鼓吗?当然不能,这口气一定要争。但怎么争呢?直到这时候,形势才逼着我们去向毛主席的著作请教。毛主席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段话一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振作起精神,总结了前一阶段的教训,决心下楼出院,到生产实践中去学习,向工人去请教。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与长春客车工厂和长春市电机厂密切配合,边摸索、边设计、边试验。现场设计人员的丰富实践知识,大大补充了我们的不足。工人师傅们也提出了二十多条建议,帮助我们改进了装置的结构和性能。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我们与长春客车工厂一起,就设计出了第一套无触点整交流车电装置。
产品很快试制出来了,但是试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想的要求,当转速为每分钟七百五十转的时候,发出的电能还不到一瓩,仅为要求的七分之一。我们兴奋的心情,顿时又冷了下来。这时我们记起了毛主席的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对,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这还是第一次试验,已经发出电来了,这就是胜利。工人同志们也鼓励我们说:“搞新玩艺儿,哪有个不失败的,失败了再来嘛!”毛主席的教导和工人们的鼓励,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我们不断总结,不断修改设计,反复进行试验。这样经过大约四次修改设计,二十余次反复试验,十六个月的艰苦工作,新型无触点整交流车电装置终于获得了基本成功。
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 杨士文


第2版()
专栏:

要打破对外国原材料的迷信
在产品设计革命里,打破对外国原材料的迷信是一个很重要的
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自己的资源条件,设计出优良的产品。
走自己的技术道路,这是进行产品设计革命的方向。什么叫走自己的技术道路呢?对这一点,我们在改革焊条配方设计过程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从一九六○年开始生产低碳钢焊条。焊条的生产从配方到工艺,基本上都是仿照外国设计的。当时,焊条是比较顺利地制造出来了,但却产生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根据国外设计,焊药配方要用钛白粉、金红石、菱苦土、白泥、大理石和长石六种材料合成。其中钛白粉和金红石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而且不能充分及时供应,限制了焊条生产的发展。
能不能用我国自己的资源生产出优良的焊条呢?开始,我们总觉得“不能”。有人认为:“外国材料靠得住”;有的说:“国外配方设计有科学根据,改动了不就违反科学了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些人甚至以为进口材料用得越多越好。因此,当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时候,就盲目增加用料。有一个时期,每吨焊条用钛白粉的比重从三十公斤增加到三十六公斤,可是产品质量仍不稳定。由于迷信国外原材料的思想框框没有打破,焊条生产技术也就长期停滞不前。
去年,沈阳市的一些焊接老工人在研究提高焊接质量的时候,对我们生产的焊条脱渣情况不良提出了意见,要求改进。我们向专家和老焊工去请教,他们认为钛白粉用得太多可能是一个原因。于是,我们就修改配方,试制了几种新焊条,有的每吨降低钛白粉六公斤,有的降低八公斤,请老焊工试用鉴定。焊工们经过对比试用,一致认为新焊条比过去好。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方面对焊条的需要越来越多。有关领导部门根据我国自力更生的方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敢于闯出一条新路来。当时我们议论说:我厂要走自己的技术道路,首先就要克服依赖外国的思想,用自己的资源生产出先进的焊条来。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有些人在事实面前还在犹疑不定的时候,几个年轻的技术员在党的教育和工人老师傅的支持下,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技术试验。过去,我们仿照外国配方,基本上是“囫囵吞枣”,没有很好消化。这次技术员孙承荣和工人一起,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打破老框框,探索新的技术途径。他们通过不同成分配方设计的对比和反复试验,明白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比较自由地掌握了降钛焊条的配方规律。今年一季度,孙承荣同志设计了一种降钛十二公斤的新焊条,不但没有降低产品质量,焊缝的延伸冲击、冷弯等机械性能反而提高。这种焊条经过鉴定,已正式投入生产。单是减低钛白粉用量一项,从今年五月到年底,就可以节约十八万九千元。
这一配方设计革命的初步成功,使我们解放了思想,打开了焊条生产的禁区。最近,我们在尽量利用我国资源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我国拥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的具体情况,又设计成功一种直接用钛铁矿代替钛白粉的低碳钢焊条,以及不用进口金红石的焊条。这两种焊条虽然还有缺点,但受到有关领导部门和工人的支持。我们相信,只要不骄不躁,坚持试验研究,这两种焊条的质量一定可以进一步提高。
通过焊条配方设计改革,我们认识到:在产品设计革命中,打破对外国原材料的迷信是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国资源条件,设计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优良产品。
沈阳市焊条厂 李克文


第2版()
专栏:

“步行”赛过了“骑马”
有人说:照搬现成的外国资料作设计,就好比骑马,既快又省劲,很快就可以奔到目的地。自己进行独创设计,好比是步行,一步步的摸索,必然又慢又费事。事实真是这样么?
去年初,我们在接受一项新设计任务的时候,曾经展开过一场有意思的争论。争论的题目是:产品设计工作究竟是“骑马”好,还是“步行”好?
争论是这样引起来的:上级交下了一个任务,要我们设计一种淬火起重机的遥控设备。淬火起重机是一些机械工厂里给一些大部件进行热处理时用的,它在高温环境里操作,起重机的司机室设在距离地面三十多米的高空,油槽正好在它下面,淬火的时候,油水飞溅,温度高达四、五十度,不但损害工人的健康,而且很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人身事故。上级要我们设计遥控设备,用来操纵淬火起重机,以便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不安全的生产状况。
起重机遥控设备是一种新技术,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我们是第一次接受这种设计任务,何况我们几个人学的是电机专业,对设计遥控设备又是外行,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是很多的。应该怎样着手来设计呢?当时,在我们设计人员中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按照国外已有的技术方案如法炮制。他们找来了两个国外起重机遥控设备的设计方案,说这两个外国设计方案,就好比一匹现成的马,骑上它既快又省力,很快就可以奔到目的地。
我们绝大多数人反对这种坐享其成的“骑马论”。我们对这种论点作了分析,认为“骑马”看起来好象是又快又省事,实际上完全不是那末一回事。因为外国设计方案的许多方面,都不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例如,它要采用大量的半导体三极管、磁环、触发器、滤波器等高级元件,技术要求很高,而其中不少元件国内还没有生产,需要向国外进口;另外,国外设计的线路结构复杂,操作不灵便。那些高级元件也比较娇嫩,很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的可靠性。而工业上采用遥控设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可靠性强。根据分析,我们认为这匹“洋马”不能骑。决定还是走自行设计的道路。
我们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进行了遥控设备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国外设计的一些合理部分。但在几个主要方面,我们都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作了完全新的设计。例如,我们分析了起重机的特点,发现起重机与工作面的距离较近,最远不超过一公里,因此遥控设备的线路也很近,这样设计就可以简单些。起重机遥控设备的设计共进行了三个多月,在实验室内作了几百次试验,最后终于设计出一个同外国完全不同的新方案。后来,我们带着这个方案到了制造工厂,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和工人们一起试制,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就把这台设备试制出来了。这台新设备,原理简单,所有元件都是国内生产的。它操作灵活,使用和维修保养很方便,灵敏度也比国外的设计高。司机的劳动条件也改善了,不再受到热气流和油烟的威胁;在成本方面,仅以一个环节来比较,外国需要的元件费是二千元,而我们只需要三百五十元。这台设备已安装在一个机械厂的淬火起重机上,运转情况良好,用户感到满意。
这台起重机遥控设备,我们原定计划用三年时间设计试制成功。那些“骑马”论者看到我们一步步地摸索,还担心我们不能如期完成呢。但结果却提前一年半时间就试制成功。我们用事实证明了,独立设计的道路,才是真正多快好省的道路。
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淬火起重机遥控课题组


第2版()
专栏:编后

把问题挖得深一些
今天发表的这三封来信,继续围绕着产品设计革命中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这个题目,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学习毛泽东思想是根本”。问题提得对。学习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保证。产品设计革命要取得最大的成就,自然也离不开这一条。人们只有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中,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革命实践中,才有可能逐渐地懂得这个道理,逐步地运用好这个思想武器。今天的这封来信,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欢迎读者结合自己的产品设计工作,继续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 × ×
沈阳焊条厂的来信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在产品设计工作中,迷信和依赖外国的思想,不但表现在对待外国产品、外国设计图纸方面,还表现在对待外国原材料方面。这种迷信和依赖思想,同样地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束缚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沈阳焊条厂有些人过去迷信外国材料,认为“外国材料靠得住”,“国外配方设计有科学根据,改动了就是违反科学”,甚至认为外国材料用得越多越好。进口材料价格昂贵,又不能得到充分供应,生产发展受到限制,生产技术也长期停滞不前。在这次产品设计革命里,他们纠正了过去的不正确看法,修改了过去被认为是改不得的配方设计,开始走上了用我国自己的原材料生产焊条的道路。
可见,迷信和依赖外国的思想,是渗透在产品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要彻底清除这种思想,就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进行发掘,挖掘得愈深,问题也就可能解决得越彻底。我们希望读者在这方面能够继续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第2版()
专栏:社论

让小秋收大丰收
当前正是野生植物成熟的季节。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在搞好大秋收的同时,积极搞好小秋收,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特别是国家和市场迫切需要的野生植物采集起来,这对推动工农业生产高潮的发展,对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地区辽阔,无论平原、山区、草地,野生植物资源都很丰富。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国可供大量采集利用的野生植物有数千种,年产量可达千万吨。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宝贵财富,是发展工农业生产、供应市场、出口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有用物资。这些资源,只要采集利用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就可以为国家增添不少财富。拿橡子来说,它含有大量淀粉,可以用来造酒精、制粉条、喂猪,每年只要采集利用十分之一,就等于为国家增产二亿斤粮食。又如苍耳籽是一种野生油料植物,一斤苍耳籽的出油量,接近一斤大豆的出油量。据有关部门匡算,数以千计的野生植物品种,已经利用的只有数百种;已经利用的近百种比较重要的野生植物,利用率还不到十分之一。开展小秋收活动,潜力是很大的。
小秋收是农村副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秋收的收入,在农村副业生产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吉林省统计,近几年来,全省小秋收的收入,占农村副业生产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开展小秋收,一般不需要投资,也不必添制工具,只要安排一部分劳动力,抓紧野生植物成熟的季节,突击采集,就可以得到大批收入,为生产队积累资金;为家畜饲养业、农村加工工业、编织业提供饲料和原料,就是说,为发展农副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开展小秋收,可以大量使用辅助劳力,为辅助劳力较多的贫农下中农社员,开辟一条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门路。
近几年来,不少地区很重视开展小秋收,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全国来说,这一项很有意义的经济工作,还远没有引起各地有关领导部门足够的重视。有些人认为野生植物资源零零星星,用处不大;有些人把开展小秋收活动看作一种临时应急的措施,由于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很好,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都有增加,对小秋收就不那么注意了;还有人认为开展小秋收只是供销部门的事情,实际上放弃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这显然都是错误的。
这些想法作法所以不对,是因为把事情弄颠倒了。当前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形势确实很好,城乡市场一片繁荣。但是,生产形势越好,需要的物资就越多;要进一步发展生产,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原料,而且需要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原料。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植物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大,可能利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说有些野生植物资源是分散的,这恰恰说明应该有计划地开展小秋收,以便把分散的物资集中起来,聚少成多,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可见不论从需要来说,或者从可能来说,小秋收都不应该小搞,而是应该大搞。
小秋收是一项广泛群众性的活动,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活动。各地领导部门应该十分重视这件事情,深入发动和组织群众,妥善安排劳力。除了必要的有经验的人员带头参加以外,可以大量发动辅助劳力参加。对于哪些野生植物资源应由集体采集,作为集体副业收入;哪些可以由社员个人采集,作为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应该作出适当的规定。对于参加集体采集的人员,必须给予合理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广大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小秋收获得大丰收。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小秋收,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不能为了一时的收获而破坏资源,以免给今后的农副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小秋收产品绝大部分是商品,产品能否及时收购,对小秋收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关系。各地供销系统和有关商业部门,要根据国家和市场的需要,及时制订收购计划,同有关社队签订收购合同,加强基层收购力量,号召广大职工发扬“一条扁担”的革命精神,上山下乡进草原,加强对小秋收产品的收购,力求做到随采随收。各地有关工业部门要加强对小秋收产品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小秋收活动的广泛开展。
当前生产形势是很好的,许多地区多种经营有了新的发展,同时积累了开展小秋收活动的经验,国家和市场对小秋收产品的需要有了增加,这些都是今年开展小秋收活动的有利条件。各地领导机关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抓住野生植物的成熟季节,加强领导,使今年的小秋收取得更大的收获。


第2版()
专栏:

李宗仁先生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天安门广场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并献了花圈。程思远先生和夫人石泓女士一同瞻仰。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金城陪同前往。


第2版()
专栏: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百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成为新型农民
许多昔日找不到“读书人”的偏僻农村和山区,都有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当社员和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知识和力量
据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在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中逐渐形成一个革命浪潮。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月到八月,全国又有二十五万多名城市知识青年,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荣岗位。
自从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向知识青年们发出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以来,全国已有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各地农村落户。他们和广大回乡知识青年一起,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和农民群众相结合,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革命化、劳动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今天,在我国许多昔日找不到“读书人”的偏僻农村和山区,都有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加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当社员,当农业、林业、牧业工人,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山东、四川等地到新疆参加农垦建设的知识青年,几年来和那里的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们一起,垦荒造田,开路建场,办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农场、新工厂。到江西山区革命老根据地落户的八万名知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的支援下,和当地人民公社社员一起,共在山区办起了两百零五个垦殖场,建设了许多新村。参加建设大巴山区的七千名重庆市的知识青年到当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参加生产,配合当地公社社员,在山上办起了四百三十多个小型林场、牧场,发展了山区林业、牧业、农业和药材等生产。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城镇的一万七千多名知识青年,和三万多名农村知识青年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三千多个耕山队,占领了武夷山的大量山头,他们开垦荒地,营山育林,垦荒种田,发展多种经营,加快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广东省有三千多名城市知识青年,参加海南岛等地的水产养殖工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也有不少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知识青年们在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农民,活跃了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和民兵等工作。
下乡上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青年在党、国家和劳动人民的关怀、哺育下,正在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有许多人被选为优秀社员、五好工人;许多人参加了共青团和共产党;有些人还被选拔为基层干部。山西省几年来下乡上山的九千五百名知识青年,有半数以上被评为“五好”社员、“五好”工人、“五好”青年、“五好”民兵,有两千多人担任了记工员、会计、保管员和生产队的干部,有近千名优秀青年参加了共青团,还有一些人参加了共产党。
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运动,正在各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它是推行党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大事;它为我国知识青年开创了一条最广阔的革命化道路。


第2版()
专栏:

吉林黑龙江抓紧时机开展小秋收
吉林小秋收丰收,各地收购的产品已达四百四十八万多元
黑龙江有人上深山,有人进草原;采山货,打饲草,一片繁忙
据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各地农村人民公社,从八月初以来,在做好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的同时,抓住各种野生植物陆续成熟的大好时机,适时地、广泛地开展了小秋收活动。据八月末统计,全省已收割羊草两千多吨;各地收购部门收购的小秋收产品山梨、榛子、蜂蜜、山蔘及其它中药材、野生油料、树木种子等,总值达四百四十八万多元,比去年同期的收购总值增加百分之十五。
各地在小秋收活动中,本着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有利于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划分了经营范围。各地在处理收益分配问题上,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并采取多种计酬办法,充分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
各地供销社千方百计扩大小秋收产品销路。吉林地区供销部门先后派出五十多名推销人员到外地为小秋收产品寻找销路。白城专区历年销路不畅的蒲草、蒲绒、菱角、贝壳等,今年由于供销社推销工作抓得早、抓得实,也有了很好的销路。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正抓紧挂锄的空闲期间,广泛开展“小秋收”活动。
目前,尚志、肇东、五常等十四个县各公社生产队派到小兴安岭和完达山等山区的社员,已经采集了不少蘑菇、木耳等山货和药材。富裕、双城等县的公社和农牧场,还出动二万多人,到草原打饲草。
现在,社员们一面加紧采集,一面向国家收购部门交售产品。各地供销社也增设了一些收购网点,就地收购“小秋收”产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