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多想出智慧
——谈谈我们小组的工作
建筑工程部华北第二工程公司二三○一瓦工组组长 王俊起
经常开动脑筋
在日常生产中,有些问题需要动脑筋认真去想。不想,好象没问题;一想,里边就有名堂。
我们是瓦工组,瓦工天天砌墙,天天同砖打交道,按说对砖该是很熟悉的吧?我们也曾这样想,觉得自己对砖是熟悉的。后来认真一动脑筋,问题就来了。比如:过去我们认为砖是方方正正的,是一律的。机器造的砖嘛,怎么能不一律呢?可是仔细观察一道墙,就会发现砖并不是那么规矩,尺寸有薄有厚,表面有光有麻。当然,薄与厚、光与麻都不是很显眼的,不细看不易发现。砖的薄厚只差一二毫米,砖的光麻也只是粘着砂粒与不粘砂粒的区别。
砖是机器造的,为什么有这些不同?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们这些整天同砖“滚”在一起的人竟没了发言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谜解不开,影响着砌墙质量的提高。砖本身就薄厚不均,乱七八糟,怎么能把墙砌得平光整齐呢?这时,人就无能为力了吧?其实不然。有些事物看来乱七八糟,是因为还不认识它。只要动脑筋去认识它,功夫到了,就能从乱七八糟中引出规律。当我们研究了许多块砖,又研究了砖的生产过程之后,谜终于揭开了。
原来,刚制成的砖坯是方方正正一律化的。由于刚制成的砖坯是横着立放。受到自重和运动的影响,下边就墩厚了一二毫米;同时,为了防止粘底,砖坯的托盘上是垫着沙土的,这就造成了一块砖的两边不一般厚、不一般光的特点。了解到这些情形,我们高兴得一蹦。为什么?因为我们解开了一个谜:拿起一块砖两面一看,不用尺子量就可以断定带砂粒的那一面比平光的那一面稍厚。干活的时候,自觉地掌握这一点,让光的那一面一律冲外,砌出墙来就显得墙面光、砖缝齐了。这时,砖的尺寸在我们眼里就不是乱七八糟的了。
再比如起脚手架的问题。砌墙当中,砌多高的墙起一次脚手架?人们的习惯是一米二。为什么一米二高起一次架子?过去没有动脑筋想过,只是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咱也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咱也怎么做。后来动脑筋一想,觉得这个一米二并不合理。砌墙当中,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一段是从脚面以上二十厘米到一米一以下。二十厘米以下,瓦工大猫腰,费力不出活;一米一以上,瓦工要翘脚,也是费力不出活。有了这个实践体会,我们就改变了习惯做法,起架子的时候,不起到脚手板和墙面相平,而是比墙面矬二十厘米,砌到一米一高再起一次架子。这样,就等于总是砌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那一段。
有人说,你们起架子的次数多了,费了工。我们说,起架子次数多了,确实费了工。这是问题的一面;由于起架子合理了,干活又好又快,还有省工的一面。我们是做过多次试验的,起一次架子,一般超不过十分钟,可是活计干着顺手,砌三层砖就能把这十分钟捞回来。砌十三四层砖起一次架子,拿前三层去还起架子的“时间账”,剩下的就是赚头了。有失有得,得失相抵还是大有所得。
通过这样的一些事情,我们越发体会到经常开动脑筋的重要。有的事情看来熟悉,未必真熟悉,有些事情习以为常,未必是真理。怎么办?办法就是在实践中动脑筋,常问自己一些为什么,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努力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坚持这样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
想和干
想和干,想字很重要。自己的思想被一些东西拴得紧紧的,不能活跃,什么也干不成。
敢想很重要。许多技术革新成就,一开始都不过是一想。敢想,想到了再加上敢干,干中再加上科学态度,这就能有所作为了。回想我们小组一年多来的技术革新活动,就是这样过来的。
过去,我们不敢想。觉得泥瓦匠就是凭力气吃饭,革不了新,也无新可革。去年春天,领导上向我们讲形势,说杉杆、脚手板是国家比较缺乏的物资。说瓦工工具太笨重,瓦工组转移阵地的时候,要有十几辆卡车为它服务。说国家建设遍地开花,城市、乡村、平原、山里都在建设,工作的流动性很大,老是这么笨,赶不上需要,启发我们想办法搞技术革新,把工具搞得轻便灵活些。
能不能搞呢?当时有有信心的,有没信心的。为了鼓起大伙的劲,我们从总结历史经验做起。老瓦工们都知道,十几年前,盖房子还是人背砖,后来由背进化到挑,再后来又由挑进化到小车拉,使上小车,人们就觉得到了顶了。
回忆瓦工工具的进化,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的小车是发展来的,小车还要向前发展,认为小车到顶是不对的。还使我们认识到:现在用小车运砖、运灰,这个办法不是别人替我们想的,而是瓦工自己想出来的。小车要发展,不能等别人来给想办法,要靠瓦工自己。认识发展到这一步,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变化,相信事物是向前发展的,瓦工是可以改造落后工具的。这样看,胆子大了些,要干要革命。于是,我们就“穷鼓捣”开了。先把木小车改成铁的,又把平地上的小车改造成能在楼层上用的,再把盛灰浆的大桶由圆的改造成上大下小长方形的。改了这些以后,坐下来总结经验,思想上收获很大,那圆灰桶,过去运输很麻烦,装在车上骨骨碌碌,占地方挺大;这回改成长方的,走的时候摞在一起,一个大圆桶的地方现在能装七八个,优越性多大!这么一件好事为什么今天才办?没法子,过去不敢想嘛!大伙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力量。
一年多来,搞成一项革新,思想解放一步,迷信破除一层,越想越敢想,越干越敢干,越想越高,越干越大。终于搞成了一整套瓦工新工具——运砖的小铁车,运灰浆的铁斗小车,上料的龙门架,砌墙的三用脚手架等。这套新工具的特点是:以钢代木,轻便灵活。集中起来两辆卡车可以拉走。一群泥瓦匠为什么能取得这个成绩?我们想,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不断反复的过程。
优质和高产
优质和高产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整天跟着我们。只要拿起瓦刀来砌墙,就有个优质和高产的关系问题。过去常犯的毛病只是抓一头,不抓优质这一头就抓高产这一头。当生产任务完不成或领导上发动竞赛的时候,一想就是突击,往手上啐口唾沫,使劲搞超产,一个工日砌砖两千多块、三千块。当突击高产到工程质量太差劲的时候,不得不转手抓质量,一抓质量就慢工出细活,一个工日砌四五百块砖,上午干半天活,下午还得修理两个钟头。结果,生产定额又完不成了。就这样翻过来,掉过去,老是顾此失彼,老是被动。究竟怎样处理优质和高产的关系呢?经过反复地实践、学习、总结,我们摸索到了几条。
第一,搞基本建设讲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这个质量第一,不能忘掉。质量第一,不是质量唯一,有第一,还要有第二;没有第二,哪有第一?总路线的要求是多快好省。质量第一,就是那个“好”字,好又必须是多快好省当中的好,不是孤立的好。牢记质量第一,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好字当头;不忘第一后边还有第二,又使我们好中求多,求快,求省。
第二,一切按标准办事。工程质量的优劣要用标准去衡量。符合标准就是好。离开一定的标准就无所谓优劣了。工程有主要、次要,重点、一般的区别,国家对不同的工程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和定额。砌烟囱和砌楼房的标准就不同,在一幢楼房上,砌外墙和砌内墙的标准也不同。一般来说,标准较高的工程,生产定额就较低;标准较低的工程,生产定额就较高。这里的高、低,低、高,就是调整好和快的矛盾的。不能用天平的标准去要求大秤,也不能用外墙的标准去要求内墙。标准有高有低,但思想上对不同的标准要“一视同仁”。对高标准工程的标准要一丝不苟,对低标准工程的标准也要一丝不苟,不能因为那项工程是粗拉活,就马虎凑合。这样掌握,我们能在不同工程上都体现“好”字,又避免了脱离实际、随便推倒重来的偏向。
第三,工程标准也好,工程定额也好,国家根据技术发展情况有时做调整,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的。提高了标准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集中力量搞质量,如果暂时搞不上去,宁可亏些产量也得搞上去。但不是把产量丢在一边不管,在搞标准的同时也要力争产量少受影响。提高了定额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抓产量,完成国家计划。为了争取主动,平时我们从严从难练功,手头上积攒一点潜力。这点潜力在日常生产中灵活调动。根据需要,可以在完成定额的条件下质量上精益求精,把标准提高些;也可以在保证标准的条件下求多求快,使工程提前竣工。一旦国家修改了标准或定额,我们也能赶得上。
按以上这些认识处理优质和高产的关系,我们觉得有了一些自由。砌墙就是人摆弄砖。砖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本来可以占主动,过去的被动,主要是思想上的片面性造成的。
强和弱
评论一个人,一个组,常常听到谁谁强,谁谁弱的说法。其实强和弱不能绝对地看,要从思想、技术、体力等各方面去看。强手有弱的一面,不是什么都强,弱手有强的一面,不是什么都弱,我们体会到,强中有弱,弱中有强。
我们组里有十多个技工,这些人有强有弱。我们也常排队说谁谁是第一把手,谁谁是第二把手,……可是离开一定的具体问题,强弱的次序就有很大变化。第一把手去砌内墙,不如第六把手快。也就是说,在砌内墙这一点上,第一把手就由强变弱,第六把手就由弱变强。可是,在勾缝这项工作上,第九把手又超过了第一、第六把手。正确认识每个人的强点、弱点,干活当中很好地安排,使大家各施所长。调动好了,大伙都能成为强手,调动不好又可以都成为弱手。
这样认识人的强弱,不仅是为了调动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使每个人心明眼亮,全面估计自己的所长所短,以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就我们这个小组来说,情况也是这样。有人说二三○一是个强组。我们强不强呢?也强也不强,有的地方强,有的地方不强。比如做零活,我们就不如二三一○瓦工组。可是二三一○瓦工组过去被认为是个弱组。这不是强中有弱,弱中有强吗?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确信多么强的组或人必有其弱的一面,多么弱的组或人必有其强的一面。这样看自己的组和组里的人,大家心平气和。当别人说自己强的时候,能自觉地找差距,不全盘肯定自己;当别人说自己弱的时候,也能冷静对待,不全盘否定自己。
这样认识强和弱的关系,不是给自己找安慰,不是不承认强弱之分。强和弱做为一对矛盾存在于每个人、每个集体之中。矛盾双方有一方是主要的,是决定性质的。当强的一面占主要地位的时候,总体上就可以说是强的。这时候,自觉地承认自己的弱点,克服自己的弱点,正是为了保持自己总体上总是强的。
批评和表扬
批评和表扬所针对的问题性质不同。批评指的是缺点,表扬指的是优点。我们小组受表扬多一些,听了高兴。听到批评心里挺别扭,有时甚至反感。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
我们公司党委的领导同志曾经告诉我们说:批评对要求进步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不要怕批评,应该欢迎批评,真正的英雄是批评不倒的,不能正确对待表扬却能使人倒下去。党的这个教导我们牢牢地记下了。
仔细想来,事实正是这样。哪一个英雄是批评倒的?没有。接受批评,改正缺点,只能是一个结果——进步。对批评意见反感,不承认,不改正,那叫不虚心,不虚心就是骄傲。骄傲使人落后。毛主席早就做出这个结论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对批评和表扬有了一些新的看法:表扬是肯定成绩,也是往肩上加担子,让你发扬优点,继续进步;批评是提出缺点,也是往肩上加担子,让你克服缺点,继续进步。两者针对的问题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激励你进步,应该起同样的作用。因此,对批评和表扬要抱“一视同仁”的态度,甚至把批评意见看得更宝贵些也是必要的。按我们体会,表扬的话好出口,看到些优点就可以表扬,分寸上往往不认真推敲。批评就慎重多了,这样批评对吗?根据足吗?第一句话该怎么说?总是要斟酌许久才去给人家提。应该说,凡是批评都是经提意见的人费了许多脑筋,才到了我们耳里。所以说,批评意见得来不易,要加倍珍视。
不久前,很多兄弟单位到我们工地来参观,有本省的,有外省的。巧了,正这时候我们出了返工活。活干得不好,自然听到了一些批评,这时,组里有人丧气了,说倒霉,怎么会赶得这么巧。有人说:“这下算砸了锅了,八百年的道行臭了,名扬四海了。”可是,经过我们按前边说的那些认识一研究,大伙的思想又回来了。觉得这次挨批评挨得好,组里有人技术不过硬,这是事实,不承认怎能进步?于是,大练基本功的劲头更足了。我们想,这次挨批评起到的作用,是受表扬所难起到的。       (赵言、久华整理)
编后
唯物辩证法神秘不神秘?好学不好学?读了本版的几篇文章,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王俊起,一个普通的瓦工组长,由于工作中经常开动脑筋,分析问题,对小组日常遇到的矛盾,有了深切的认识。张永清,一个普通的汽车司机,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安全运输的规律。这就证明了哲学并不神秘,是可以学到手的。
万事万物有它的规律性,各行各业有它的辩证法。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探索实际工作中的规律性,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把工作作得更好。只要我们善于活学活用哲学,事物的规律性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毛主席告诉我们,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响应主席的号召,学哲学,用哲学,把工作作得更好。


第5版()
专栏:

三准三稳一加强
天津市汽车运输六场司机 张永清
我从解放就开汽车。到今年六月底共计安全行车五十七万三千六百公里,经常超额完成运输任务。毛主席著作,启发了我的阶级觉悟。解放前我是个拣煤渣的穷孩子,现在我知道开车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在搞革命。所以我努力钻研技术,一定要把车开好。下面就是我多年来开车的体会。
要想开好汽车,出色地完成运输任务,就要解决许多关系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市内运输,经常在比较繁华的道路上行驶,要接触各种车辆和行人,因此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就必须处理好和这些车辆、行人的关系,才能保证安全行车。一切经验都来自实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一方面在工作中注意细心观察,点滴积累;另一方面,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访问公共汽车站、电车站、交通队、三轮社、马车队等部门的同志。我根据毛主席的教导,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一些安全运输的规律;在安全操作方面,也有了一些体会。我把它总结为七个字,即“三准、三稳、一加强”。
三准。就是准确地判断车马行人动态,准确地辩别民警指挥信号,准确地倒车调窝。为了做到三准,还必须知人、知路、知车。
知人。马路上的行人,各有特点。农村来的人,不熟悉交通规则,遇车乱跑;上学下学的小学生,急于到校或回家,见空就钻;在马路上玩的小孩,猛追猛跑不顾前后;老年人手脚迟钝,眼力不好,躲闪不便……。针对这些特点,我都相应地采取了安全措施。
知车。既要知道自己的车辆性能和技术状况,特别是方向盘和手、脚刹车的灵敏度,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有效停车距离;又要调查研究其他车辆的特点,体贴对方。例如:消防车、救护车、小轿车和摩托车一般执行的任务较急,必须礼让当先,既让路又减速。公共汽车和电车都跑定时,在有条件的路上也要尽量让。农村马车,车工对交通规则生疏,牲畜不习惯城市环境,超越时应减速,不宜多响喇叭,防止马惊;同时车工一般都坐在车上行驶,当临近路口或交通民警时,又往往跳下车来牵行,所以与马车并行时要随时做好停车准备。三轮车好抢行高速线,车工又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工人,负重量大,劳动强度高,躲闪不便,我们要耐心等着让道,要以阶级感情对待阶级弟兄的困难。对骑自行车的人,除了应该注意骑车不熟练和农村自行车灯闸铃设备不齐全外,还要特别注意青年人骑车好并行、好抢行、好竞行、好玩俏等特点。
知路。就是要知道路面等级。哪儿有胡同、路口,以及桥梁、涵洞的坡度,等等。并要知道各种路面、各种车速的有效停车距离。
三稳。就是起步行车稳,中途拐弯稳,马路停车稳。为了做到“三稳”,就必须正确认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我们只有做到安全行车,才能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如果发生了行车事故,完不成任务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给国家造成损失。因此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无数的实践证明,一切行车事故都是人为的,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常想:人是活的,车是死的,只要人听党的话,车就听人的话。人,既然能够制造汽车,就能掌握汽车。在战略上,我藐视“敌人”,同时,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我在驾驶汽车时,总是多从坏处想,多往好处作,充分估计客观困难,不打无准备的仗。行车中,有刹车当没刹车开,空车当重车开,单车当拖车开,宽路当窄路,郊区当市区行,拐弯无民警当有民警,对马路上的障碍,把死物当成活物。有一次运砖,中途行至建国门码头时,本来是平坦大道,路静人稀,路旁只有一垛一垛的红砖,可突然有两个青年打打闹闹地从两垛砖的空子里跑出来,停车后吓了我一身汗。此后,我联想到电线杆后面,停着的电车、汽车后面,都可能跑出人来。因此,我就增加了一条:对马路上的障碍,要把死物当成活物看待。
我在驾驶操作上具体措施是:实行起步行车稳、中途拐弯稳、马路停车稳。起步前先检查车辆周围情况;起步后不强行进入高速线;行车中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速行车,安全礼让”的原则;中途拐弯经常做到三件事:减速、鸣号、靠右行;马路停车做到向右看,有车让过,再停车,绝不生切硬抹。我就是这样连续十几年保持安全行车的。
一加强。就是加强与保修、装卸工人的团结协作,共同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每逢车辆维修保养,我都做到:车修人进厂,主动介绍汽车的行驶情况,共同分析机件磨损的规律。使修理工人“对症下药”,做到预防保养。同时,从前年开始,我还积极学习技术理论知识。现在我已经初步掌握了汽车内燃机的基本技术原理,并且能运用这些技术知识,进行小修理。几年来,我认真执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三检制度,苦练基本功,经常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我就是象解放军战士爱护自己的武器那样,经常爱护汽车。
与装卸工人团结协作也很重要。装卸工人主要是为汽车运输服务的,但有时也有矛盾。有一次我从福星面粉厂往东郊区运面粉,装卸队只派了三个人卸车,因为人少卸车时间占的多,与完成当天的计划发生了矛盾。我想:“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于我。要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装卸工人一起卸面粉,一方面增加了一个人,另一方面也鼓舞了装卸工人的干劲,不就更快了吗。”我这样做了。我们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卸完了二百多袋面粉。我就是这样在装卸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运输计划的。


第5版()
专栏:

储蓄工作和辩证法
河南永城县人民银行红旗储蓄所 龚身修
存款与取款
银行储蓄工作中的存款与取款,是统一物中两个矛盾着的对立面。表面上看,存款是储蓄的增加,取款是储蓄的减少,两者是对立的。但是,没有存款就不会有取款,没有取款也就不会有存款。存款是取款的前提,取款是存款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的。取款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储户存款的积极性;反之,取款工作做的好,就会促进存款人踊跃地把钱存入银行。存和取的辩证关系,我们体会得比较深刻。过去,我们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喜存厌取”的思想,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存款者总是热诚接待,对待取款者却是另眼看待。这样,越是厌取,储户越是支取,甚至有的干脆不存了。后来,我们从毛主席著作中得到了教益,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存与取的关系。当存款者支取存款时,我们就尽可能方便支取,使储户欢喜而来,满意而去。这样,客观上就给存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次,一位储户到储蓄所取款一百二十五元,我们热诚地接待了他,一个小时以后,这位储户又拿了二十五元,连同刚刚取走的存款,一并存入了储蓄所,他说:“存钱取钱一个样,我把节余的钱都存起来。”
大额储蓄与小额储蓄
想把储蓄工作越做越活,路子越走越宽,就得既抓大额储蓄,又抓小额储蓄。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小与大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小可以转化大。任何大数都是从一开始的,没有一就不会有百、千、万、亿。许多储蓄人员在口头上承认这一点,在具体工作中却“喜大厌小”,只抓大额储蓄,不抓小额储蓄,把大额储蓄与小额储蓄对立起来。前一时期,我们对这个问题有过议论。有的认为,储蓄工作是为国家积累资金的,大额储户的一存一取对存款的增减影响很大,应当多抓大额储蓄。有的认为,储蓄工作既为国家积累资金,又为广大劳动人民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服务。目前广大劳动人民在银行存款虽然多是小额,但是这些小额储户都是储蓄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重视不重视小额储蓄,是有没有群众观点问题。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小额储蓄从每一户来看存款不多,但是他们的户数多,集中起来就是一笔大额储蓄。一户大额储蓄虽然能顶多户小额储蓄,但是他们的户数少,与总的存款比较,它又成了小额储蓄。懂得了大与小的关系后,我们既抓大额储蓄又抓小额储蓄,一元两元都开户,三角五角也支取。几个月来,储户越来越多,存款逐月上升。
储蓄员与储户
储蓄工作的规律是:存款——取款——再存款——再取款,循环往复,一直如此。党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储蓄政策,就是建筑在这个存取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的。所谓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就是什么时候存款,什么时候取款,提取多少,用途如何,完全是存款人的自由,一概不受干涉。正确地执行这项政策,储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然而,贯彻执行储蓄政策,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宣传,放松服务,不做工作,坐等存取。相反地,每个储蓄员,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宣传,加强服务。通过深入细致地宣传,启发群众参加储蓄的自觉性,同时采取各种服务措施,方便群众存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愿原则的切实贯彻,使储蓄和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推动储蓄工作不断开展。有一位储户,我们第一次动员他存款时,他拍拍口袋说:“有的是钱,就是不存。”经过了解,原来是害怕取款不方便。针对活的思想,我们一面对他进行了解释,一面加强了服务工作,使这位储户从亲身体验中,逐渐提高了对存款的认识,最近他有钱就存,用时才取,成了一个储蓄积极分子。事实证明,发挥储户的自觉能动性,就能积极参加储蓄,而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又能更好地调动储户的自觉能动性。
原则性与灵活性
在储蓄工作中,必须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原则里边有灵活,灵活当中必须坚持原则。如果不能因时、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措施,灵活掌握,政策就不能顺利的贯彻。但是,首要的问题是坚持原则,千方百计地实现政策的要求。工作中的灵活性,正是为了贯彻政策,而不是抛弃政策,如果抛弃了政策原则,灵活性本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在工作中掌握了它,运用了它,储蓄工作的经济效果和政治效果都较显著。今年八月,一位农民拿了一张不到期的定期储蓄存单,要求提前支取,说是来县城给孩子治病。为了保障储户的权益,按照规定,支取不到期的定期储蓄,必须持有关证明才能取款。可是,这位储户一无所有。让他回去索取证明吧,往返三十多里,孩子又有病,确实困难。我们为了照顾这位储户的实际困难,在储户提供可靠证明的情况下,及时办理了付款手续,使他顺利地给孩子治了病。这样做,不仅执行了制度,而且照顾了储户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体现了群众观点的加强。
(李文华整理)


第5版()
专栏:

农村巡回医疗两题
江西省卫生厅 谢钧
治和防
农村巡回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广大农民防病治病。防和治是对立的统一。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有防有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只防不治,农民眼前有病,不去积极治疗,而片面地谈防,势必脱离实际,使群众难于接受,达不到防的目的。只治不防,不去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不把卫生知识交给群众,不组织农民自己起来同疾病作斗争,一味去搞治疗,靠医疗队的“恩赐”。这样,医疗队在时,农民的疾病治疗问题得到解决,医疗队走了后,农村的卫生面貌没有改观,卫生工作没有在农村真正扎下根来。医疗队防病治病的任务实际只完成一半还不到。
有的同志说,在农村治病的任务都忙不过来,那有功夫去抓防啊!这些同志只看到防和治有矛盾的一面,忽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另一面。防和治在时间和人力安排上是存在着矛盾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巧作安排,解决矛盾,发挥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农民群众需要解决疾病治疗问题的时候,医疗队首先应集中力量解决治疗问题,打开局面。治疗中应有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随时宣传卫生预防知识,群众就乐于接受。当大量的疾病治疗问题基本解决的时候,医疗队就应集中主力,去调查研究当地多发病的发病因素,找出防治对策,从加强管水管粪,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入手,大做宣传,大树样板,从而改变农村的卫生面貌。在防的同时,也不排斥治,发现病人同样要积极治疗。但只有抓好了防,疾病自然减少了,医务人员就能腾出手来,去做更大量、更艰巨的农村卫生建设的工作。农村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如果只埋头治疗,不去抓预防的工作,那是治不胜治的,纵使医务人员累得满头大汗,也难望做出大的成绩来。因此,对防病治病的安排,必须是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防中有治,治为了防,防治结合。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完成防病治病的任务,才能使农村卫生工作有所前进。
好和省
广大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对医疗队的要求是,看病要好,还要花钱少。许多医务人员通过同贫下中农的接触,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劳动果实是来之不易的。根据农民现在的经济情况,他们要拿出许多钱来治病,还是有一定困难。这种情况,就要求医疗队的同志,要诊惜农民的每一厘钱,要大大发扬“一厘钱”的精神,处处精打细算,寻找最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法,使用最经济有效的药品,把农民的每一厘钱都用在治疗的“刀刃”上,做到花最少的钱治好疾病。
通过巡回医疗队的实践,随着医务人员思想感情的变化,过去那些大医院只顾处方,不问药价,治疗上大手大脚的作风;认为要治好病非有贵重药品、非要“四素上阵”不可,要好就不能省的思想,开始受到冲击。现在许多医务人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好和省不是绝对排斥的。只要医务人员对贫下中农有深厚的阶级感情,能够为他操一分心,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在治疗上,做到既好又省,好中求省是完全可能的。江西医学院妇产科孙明教授,在临川县长山晏公社巡回医疗时,看到子宫脱垂对农村妇女健康是个不小的威胁。出于对阶级姐妹的深厚感情,教授创造性地采用子宫腹壁固定术,以治疗严重的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外翻的病例。观察的结果:这种适合农村的新方法,比目前城市医院通用的手术方法,有切口小,出血少、时间短、愈合快、安全性大、花钱少的明显优点,真正做到了既好又省。许多医疗队在农村工作中,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打破旧框框的束缚,做手术时认真细致,手术前后不搞预防性抗菌素治疗,外科手术同样是一期愈合;不搞常规化验检查,按医生的科学分析作出准确诊断;用几分钱、几角钱就治好了农民多年不治的疾病等等。这些都证明,有了阶级感情,有了打破陈规陋习的革命精神,就能做到既好又省,也只有做到又好又省,医疗队才能真正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