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把更多的小型革命现代戏送到农村去
——介绍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演出
编者按: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十四个小型革命现代戏和首都观众见面了,受到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它们是中南区戏剧观摩的优秀节目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大量产生的优秀小型革命现代戏的一部分。
这些小型革命现代戏来自中南区的各个剧种,来自文艺面向农村的第一线,它们是适应当前革命形势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从艺术团体面向农村的实践中而产生的。仅据湖南的六个专区的六十二个剧团的统计,从去年八月以来,花鼓戏《打铜锣》和《补锅》,在湖南乡间就上演过两三千场,这说明了广大农民群众是喜欢小型革命现代戏的。
这次汇报演出的十四个剧目,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广东山歌剧《彩虹》、湖南祁剧《送粮》、武汉部队胜利歌舞团的小歌剧《枪之歌》,是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生活,其余十一个剧目都是描写社会主义农村新生活的。有的热情地歌颂了维护集体的社会主义新人;有的揭露了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行为的危害;有的嘲笑了把劳动分成贵贱等级的陈腐观念;有的通过家庭生活的矛盾,表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小集体和大集体的关系;有的提出了培养红色接班人的时代主题,……总之,这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农村的生活图画。它显示了,小型革命现代戏在农村文化阵地上大有发展的广阔天地。
尽管其中某些剧目主题思想还开掘得不够深,人物形象还可以塑造得更丰满些,剧本结构还可以紧凑些,唱词还可以提炼加工,舞台设计、道具服装等还可以改进,但是,从大部分剧目来看,它们都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生动的人物形象,活泼的戏曲化了的语言和清新的艺术格调。而从这些小戏的内容来看,它们又是适应形式的特点,对生活矛盾进行了有特点的概括,往往是抓住一个生活侧面,把它写深写透,富有教育意义。
从艺术表演上来看,大多数演出都是有创造、有继承,显示了戏曲艺术的特色。人物虽少,情节虽单纯,但动作性很强,满台是戏,既为地方戏曲表演艺术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又创造性地继承了折子戏的优秀传统。
这次汇报演出表明:小型革命现代戏在向农村文化进军的战斗中,可以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了使社会主义文艺迅速地占领农村阵地,应当大力提倡编演小型革命现代戏!


第6版()
专栏:

可爱的新人
——看《烘房飘香》《打铜锣》《补锅》
余里
看了三出风格清新的湖南花鼓戏,思想上受到教育,艺术上得到享受。这三出戏,让人感到乡土的可爱,生活可爱,新人可爱,新人的先进思想更可爱!
《烘房飘香》里的林里香、萧翠林,维护集体利益,大胆试制高级茶,制服了自恃有技术而要挟集体的富裕中农宋乔贵。这两位年青姑娘勇于斗争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令人感动。《补锅》里的两位高中毕业生,巧计教育了刘大娘瞧不起补锅匠的旧思想,他们那种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业生产,坚决做红色接班人的革命行动,给人不少启发。特别是《打铜锣》里的蔡九,他那热爱集体的执着劲儿,更激动着观众的心,面对着那个自私自利,泼辣无比的林十娘,舞台上树立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大公无私的公社社员形象。这都是一些十分可爱的人物,他们崭新的思想,吸引、教育了广大观众,鼓动着人们向这些新人靠拢,学习他们那闪光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优秀的品质。
三出小戏的作者都着力在写新人。但是,正如生活里的新人、新思想,总是在跟旧思想、旧事物作斗争中生长、发展一样,三出小戏也相当生动地写出了新人的对立面——宋乔贵、林十娘,以及那位虽然热爱集体,却有旧思想残余的刘大娘。写不好这些人,就写不出新旧之间的斗争,就反映不出这两种思想斗争的意义,因此也就写不好新人,显示不出蔡九等新人的光芒和威力来。
从舞台上乍一看,《打铜锣》里的林十娘损公利己的办法多得很,有点憨厚的蔡九倒好象没得多少办法。然而,实际上作者更倾注心力地在写蔡九,终究是邪不压正,正面力量占了上风。就说蔡九的那一对锣槌吧,这个细节却正是对蔡九的精心刻划。蔡九一上场就交代了他那一对锣槌的来历,引得观众笑了起来。原来,去年队里让他打铜锣,督促各家关好鸡鸭,不要糟蹋集体粮食,结果他碍于情面,没有把好关,被林十娘捉弄了一番,让她占了集体的便宜,还丢了一个好锣槌,为此吃了批评。今年,为了接受去年的教训,蔡九“先把锣槌做两个,丢掉一个还打锣!”做两个锣槌,正是他下定决心要保卫集体利益,即使再遇到波折,林十娘的捣鬼,他也要坚持原则到底了。不要更多笔墨,这个极有风趣的细节,便把一心为公、憨厚朴实的蔡九的性格突出了。他多做的一个锣槌,果然在后面有了用场,这是编剧的巧妙构思。先是林十娘巧语夸蔡九,用计偷走了锣槌,让他打锣不成,揭了林十娘耍鬼名堂的底,点出了蔡九的机警;最后,林十娘在蔡九的教育下,终于承认错误,主动还他锣槌,蔡九却出人意外地:“送把你,挂在那鸡笼鸭埘[shí 时]上面,每天早晚看三遍,免得以后又犯错误!”这对锣槌在戏里简直用活了,不仅前后有贯穿,有呼应,更主要地是借此来刻划了人物。想想看,只要观众一看到蔡九,就不免让人想到他那有趣的锣槌的故事,一想到锣槌,蔡九这个可爱的新人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让人忘记了。
(附图片)
图片说明:由左至右为花鼓戏《打铜锣》、曲剧《游乡》、歌剧《红松店》、花鼓戏《补锅》、汉剧《借牛》、山歌剧《彩虹》、祁剧《送粮》、广东汉剧《一袋麦种》。


第6版()
专栏:

小巧新深
——看《扒瓜园》《斗书场》《游乡》
艺兵
河南省演出团演出的越调《扒瓜园》、《斗书场》和曲剧《游乡》,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它们的共同特色是:新颖别致,剧短戏多,形象鲜明,调子高昂,气氛诙谐,乡土风味浓厚,时代精神强烈,在表演艺术的创造和继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扒瓜园》通过扒瓜园排水防涝这个简单情节,生动地刻划了大公无私、热爱集体的老社员宋老发,只算小账不算大账的宋大妈和识大局顾大体的妇女队长宋国英一家三口人的鲜明形象。宋老发为了保住队里的西瓜,放水冲了他自留地的芝麻,引起了跟宋大妈的一场激烈的冲突。后来女儿帮助爹爹说服了妈妈,矛盾解决,皆大欢喜,观众满以为小戏到此就要收场了,谁知国英又把队委会的决定提了出来:为支援邻队,挽救其四面被水淹的庄稼,要从瓜园中间挖沟排水。这又不能不引起宋老发的一番思想斗争。但在女儿的帮助下,在大妈的促进下,宋老发终于认识到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愉快地同意了扒瓜园,从而把戏的思想境界升华了一步。
《斗书场》以改造半职业曲艺艺人钱有声为线索,反映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同社会主义争夺农村文化阵地的阶级斗争。钱有声这个人物的创造和演出都是较成功的。钱有声也是一个受苦人,他身上至今还有被地主打的内伤,在党的领导下翻了身,因此对新社会是爱的,对地主阶级是恨的,但是他的脑子里还有旧思想,阶级觉悟不高,害怕艰苦,厌恶劳动,嗜闲贪利。他说的旧书在部分社员中还是有市场的,因而他自觉不自觉地散布了封建思想毒素,成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传播的对立面。共产党员、共青团支部书记大凤和文化室积极分子小巧等知识青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为了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决心以说新书代替说旧书,斗书场就是这样斗起来的。大凤他们经过勤学苦练,冲破重重障碍,终于掌握了说书本领,争得了听众和阵地,并团结钱有声一起歌唱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服务。在教育钱有声时戏里虽然也运用了回忆对比,但不落俗套。这个戏如果前两场再精炼一些,在批判说旧书的内容时斟酌得有分寸些,主题可能会更加完美。
更受观众欢迎的是《游乡》。《游乡》剧情并不复杂,只描写了供销社女售货员杜娟下乡送货时,发现联营组的姚三元——这个没有改造好的旧商贩借下乡之便,多收群众的钱,少给尺寸,从中渔利,便追赶姚三元,揭露并教育他的故事。这个戏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传统戏舞姿动作。它的妙处在于通过这些精采的表演,生动地刻划出杜娟这个姑娘对国家、对群众高度负责的崇高的精神气质;也较深刻地揭露了姚三元做贼心虚、狼狈不堪的丑态。
这个戏虽然小,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有着相当的容量。既反映了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商业与农业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售货员杜娟和社员王大嫂的关系生动地体现出来。
这几个小戏如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小、巧、新、深。即剧型小、构思巧、表演上有创新,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


第6版()
专栏:

色彩绚丽的艺术花朵
——谈《彩虹》《一袋麦种》和《三朵小红花》
蒋芷
广东山歌剧《彩虹》、广东汉剧《一袋麦种》、广西彩调《三朵小红花》,以它们革命的内容,浓郁的地方色彩,丰富多采的唱腔和表演形式,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深山狭谷,惊雷闪电,凄风夜雨,《彩虹》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一九三五年。戏通过革命烈士的后代彩虹机智巧妙地掩护地下交通员雁姐,在紧要关头大义灭亲,砍死自己的丈夫——叛徒胡标的故事,塑造了一位革命女儿的光采形象,歌颂了她为革命而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这出戏为了突出彩虹的形象,在艺术处理上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场面的调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穿插,氛围的烘托,无不是为了深化彩虹的性格。戏一开始,深山夜雨中彩虹对丈夫深情的思念,和结尾彩虹得知丈夫是叛徒、因而大义灭亲的场面遥相呼应,两相对照,鲜明地突出了这个革命后代壁垒分明的阶级爱憎。在掩护雁姐的场面中,通过她与白匪军周旋,始而沉着应付,继而抡起劈刀、准备舍身救护同志,终而情急生智,砍刀自伤,骗过敌人的三个跌宕起伏的场景,层次分明地突现了她沉着、勇敢、机智的性格。再如雁姐和彩虹久别相识,回忆革命史、畅叙革命情那一场,看来无关紧要,其实是整个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戏利用这一机会,介绍了彩虹这位革命后代的身世和经历,表现了彩虹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这就为以后彩虹的崇高行为提供了基础、埋下了伏线,使得彩虹的形象,光采熠熠而又真实可信。
广东汉剧《一袋麦种》和广西彩调《三朵小红花》反映的是现实的斗争生活。《一袋麦种》通过志洪和春梅这对青年夫妇为一袋麦种而引起的喜剧性的纷争,歌颂了志洪和他的岳父兴伯的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描写了春梅在父亲和爱人影响下思想的转变。《三朵小红花》通过书贩王得利如何用物质引诱,教唆小图去为他“推销”有害的小人书,少先队员陈小英和朱雷又如何在工人陈老爷爷的支持下,热心帮助小图认识错误,并与王得利展开积极斗争的故事,揭露和批判了王得利的资产阶级思想,为那些用物质鼓励子女的父母敲起了警钟,同时也表现了我们革命下一代生气蓬勃、天天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是反映现实生活,这两出戏又各有特色。《一袋麦种》是一支妙趣横生的生活小插曲。这出戏的谐趣幽默,是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根据主题的需要提炼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主题、游离人物性格制造出来的庸俗笑料。譬如春梅和志洪喜剧性矛盾的第一场,春梅为了把麦种捎回娘家给父亲过生日,在丈夫面前撒了谎,志洪为了扩大队里的冬种面积,又悄悄地拿走了麦种。两人都担心对方揭开竹篮,妻子怕撒谎露馅,丈夫怕拿走露馅,观众不禁为他们不同的心理而感到好笑,但是我们在笑里,却感到了志洪心向集体的可爱,感到了春梅那种担惊受怕的可笑。社会主义新喜剧如何反映现实的斗争生活,培养观众健康的审美趣味,给以有益的思想教育,我们觉得《一袋麦种》在这方面是有所探索的。《三朵小红花》的风格明快,表现儿童心理比较细腻,有些象征性的动作意味也比较深长。近年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剧目不多,我们期望在这方面出现更多更好的剧目。


第6版()
专栏:

革命前辈的召唤
——《红松店》《枪之歌》观后
杨眉
“红松店外大雪飞,红松店中英雄会,三十年闻名初相见;三十年,血雨腥风气节在,和平年月色不褪。千变万变红军作风没有变,毛主席的战士一身是光辉。”广州部队战士歌剧团正在北京演出的歌剧《红松店》就是通过这样一首首的英雄赞歌,给观众展现出两位红军老英雄的动人故事的。
这两位英雄,一个是当年在敌人刺刀下威武不屈的红军宣传员冯松,如今,他已年近七十,但还不愿意养老,仍然利用政府给他居住的木屋,办个不收房钱的旅店,热心为过往行人服务。一个是当年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红军女炊事员韩梅,现在,她已两鬓花白,但仍是一派“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气质,风尘仆仆地奔走在湘赣路上,带着女儿从北京到井冈山去办农场。这两位革命先辈,在一向娇生惯养的青年采购员李辉想来,他们当年是生得逢时,遇上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而在今天,他们也许可以向革命伸手要些什么了……,然而,我们永不褪色的老红军,却用他们的行为给李辉和与李辉有类似思想的人一个响亮的回答:无论是在战争的年代中,还是在和平的岁月里,只有一颗红心为革命的人,才能干出一番对人民有益的事业来。
歌剧作者以诗人特有的激情,为观众描绘出一幅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寓有深刻革命哲理的优美画卷。画卷上两位主人公的事迹,大部分是通过动听的歌声叙述出来的。这样处理,不但艺术上新颖别致,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拖沓场面,而且能以诗和音乐的语言,动人以情,发人深思,激励人们向永不褪色的老红军学习!
如果说《红松店》是以淡抹的笔法和抒情叙事诗的形式,委婉地向革命后来人道出了一条革命哲理——永远保持革命的豪情壮志,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么武汉部队胜利歌舞团的歌剧《枪之歌》,则向观众展示了另一个革命真理——永远跟着党,紧握手中枪,同阶级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枪之歌》通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几个历史片断场面,叙述了黄河岸边柳庄民兵英勇战斗的故事,从而教育人们:革命先辈用枪向旧世界开火,为我们夺得了江山,我们也要用枪,永远保住这红色的江山!
无论是《红松店》还是《枪之歌》,无论是烈士的鲜血还是革命先辈的表率行为,都是前人以革命的榜样向后人召唤。后来人呀,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革命的召唤!


第6版()
专栏:

新的思想 新的艺术
——看《双教子》《借牛》和《送粮》
萧苗
祁剧、汉剧、楚剧是产生和流传于我国湖南、湖北地区的古老剧种。过去,它们曾经赢得了当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大演革命现代戏以后,这些剧种已经面貌一新,《双教子》等这几个内容新颖、风格朴实的小戏已很好地说明,它们已经获得了新的生命,真正开始了它风华正茂的时代。
戏剧艺术是否具有生命力、能否获得观众的喜爱,首先在于内容,在于它是否提出并正确地解答了生活中的问题,是否符合现实的需要、对人们有无教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双教子》、《借牛》和《送粮》都是应该肯定的。楚剧《双教子》通过如何处理孩子在麦收季节捡的麦子归谁所有这件“小事”,提出了做父母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去教育子女的问题。观众从这场矛盾冲突中,深深感到,象桃生的妈妈那样用自私自利的思想和物质鼓励的方法教育孩子,一定会把孩子引入歧途,只有象杏姑的妈春梅那样,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去教育年青的一代,才能真正培养出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尽管这出戏在艺术处理上还有可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但我们觉得,剧情的发展是真实可信的,它通过桃生这个人物活生生地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中,防微杜渐是多么重要!戏的教育意义也正在这里。和《双教子》一样,汉剧《借牛》也是从个人与集体关系这个角度提出问题的。虽然整个戏洋溢着喜剧的气氛,人物之间也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却是非常严肃的,斗争也不能说不尖锐。饲养员刘大伯一心爱护集体、坚持原则,坚决拒绝女儿春花借生产队的牛去耕自留地,表现了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贫下中农的本色。他的大公无私坚持原则的行动,教育了因私忘公的老伴和女儿,同样也能教育千百万观众。祁剧《送粮》是写革命斗争历史的一出小戏。从贺大嫂带着独生子冒着危险给游击队送粮这件事,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的革命觉悟和英雄气概。它所描写的生活,距现在虽然已经三十年了,但是,这种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从他们身上找到鼓舞力量。
在剧场上,观众们流露出那种活跃喜悦的心情,除了由于这几出戏发人深思的内容引起他们的兴趣之外,我想与演员们的精采表演是分不开的。拿《借牛》来说,表演者都是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老演员,他们把长期积累起来的汉剧表演艺术经验,经过改造、融化,运用在表现现代生活的艺术创造之中。如剧中人刘大伯的牵牛动作,追牛时赶路的动作,既符合生活的实际,又有艺术的美,使人们看了耳目一新。年青演员的艺术表演水平也在提高。《双教子》在唱方面有不少特色。《送粮》中饰红七的演员只有十五岁,而他却能相当准确地把人物性格体现出来,演得那样富有感情,是难能可贵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