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5-09-14

1965-09-14新闻联播 文字版

从一支笔想到的——谈谈轻工业面向农村问题

第5版()<br/>专栏:<br/><br/> 从一支笔想到的<br/> ——谈谈轻工业面向农村问题<br/> 上海市轻工业局局长 陈克奇<br/> 上海许多轻工业工厂,最近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情况:广大农民不仅要求有比较多的生活日用品,而且希望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花色规格进一步改进,价格也能适应农村、特别是贫农下中农的消费水平。在这些日用品中,普通铱金笔便是一个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品种。上海制笔业的几家工厂,如华孚、金星、新华等自来水笔厂,目前已把为广大农民生产更多更好更便宜的铱金笔,作为他们今年组织生产高潮的重要内容之一。<br/> 农村大量需要铱金笔这件事情,使我们想到了不少问题:过去几年我们轻工业部门在面向农村的工作上做得怎么样?以后又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拿上海的轻工业来说,近几年来根据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在面向农村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恢复了许多农民喜爱的传统产品,试制和生产了一部分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需要的新品种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们对面向农村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上抓得不够有力,因此,还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农村市场的需要。在当前国民经济形势全面好转,农村市场日益活跃的新形势下,轻工业产品如何做到物美价廉,进一步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急迫的任务了。<br/> 轻工业要更好地面向农村,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在上海制笔业和其它一些日用品行业中,过去曾有不少人认为,上海轻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应当以面向出口、面向城市为主,至于面向农村,可以由兄弟地区去承担。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上海的轻工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关系,确实有它的特点和有利条件,积极扩大出口,争取更多的外汇,这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有利的,是必要的,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还要继续做更多的工作。但另一方面,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轻工业产品主要应当立足于国内广大的农村市场。轻工业要保障供给、积累资金,离开了广大的农村市场,都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上海轻工业在面向出口、面向城市的同时,应当把面向农村放在重要位置。正由于上海轻工业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在面向农村方面担负的责任就更大,就更应当做好面向农村的工作。如果认为上海轻工业有这些特点和有利条件,就可以不去面向农村,这是片面的观点。反过来,也不能认为面向农村以后,就可以忽视面向出口、面向城市的工作,这是另一个片面性。我们应当根据各个行业产品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这三方面的生产,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出口和城乡人民的需要。<br/> 还有一种和上面这种思想有关的看法,认为上海是全国轻工业的老基地之一,应当多创造一些名牌产品,生产普及产品会影响创名牌,会降低身份。就拿上海制笔工业来说,几家著名的笔厂,过去都希望能多生产一些象“英雄”、“金星”这些名牌的高档笔,对农民喜爱的普通铱金笔,因为价格低廉,兴趣不大,认为多做这种笔,不一定会出名。这种看法也是不恰当的。轻工业产品应当有高中低不同档次和大中小不同规格,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适应消费者的不同的购买力水平,这是客观上决定了的,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我们应当去寻求适当的比例关系,而不能顾此失彼,只生产某一种牌号、某一种规格的产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消费水平目前还不很高,应当多搞一些普及产品,这是完全必要的。由于这种产品涉及面比较广,群众中影响较大,所以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当然,国内市场需要的高档产品,也要适当发展。至于是不是名牌,那要看产品的质量、品种和价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为消费者所乐用。决不是高档产品才出名牌,普及产品就没有名牌。上海过去生产的五花蛤蜊油、无敌牙粉、好学生铅笔、皇后铁包锁、长命牙刷、小白玉香皂、小号双妹花露水等等,由于质量、品种、规格适合广大人民需要,虽然都是普及产品,有的价格甚至只有几分钱,但都是人民喜爱的名牌产品。相反的,上海前几年也搞了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日用品,本来想创个名牌,结果是因为这些高档货没有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到现在有不少人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不仅要在高档产品中创名牌,更要在普及产品中创名牌。<br/> 各地农民不仅要求供应更多数量铱金笔,而且要求物美价廉。这说明轻工业要面向农村,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和价格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br/> 由于农村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不同,对产品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自来水笔,农民由于使用的习惯和修配的方便,喜欢用揿式皮管吸水装置和瓦爿笔尖。自行车,农村一般当作短途运输工具使用,加上道路比城市差,因此,要求能载重、结实耐用等等。为了符合农村消费者的爱好和使用习惯,就必须与商业部门结合起来,深入到农村去,深入到广大贫下中农中去,调查了解他们的需要,扩大视野,取得感性知识,掌握第一手资料,大力改进产品设计,做到产品对路适销。否则,愿望很好,热情很高,单凭主观想象去办事,也必然要碰钉子。<br/> 产品的价格也必须适应广大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人认为面向农村的产品,既要质量好,又要价格适合农民消费水平,两者有矛盾,难以兼顾。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近年来,上海轻工业部门生产了一部分普及的小号香皂、小号牙膏以及搪瓷制品、铱金笔和铅笔等产品,由于价格适合农民的消费水平,质量也较好,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的欢迎。事实证明:广大农村市场及广大城市人民都需要普及产品,同时只要工厂企业努力挖掘潜力,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降低成本,是可以做到价廉物美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广大贫下中农有没有深厚的阶级感情,是不是在降低成本方面真正下了苦功夫。<br/> 铱金笔这种文化用品,如何适应农村市场需要,是从它本身的特点出发的。其他行业、其他产品,也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去探索如何更好地面向农村的道路。<br/> 为了使轻工业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轻工业部门必须把面向农村放到主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强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制订具体的规划,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经验交流,不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要做好面向农村的工作,还涉及到商业经营管理上如何组织好农村商品推销网点,积极扩大推销以及税收、利润、价格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各有关部门需要共同配合,很好地进行调查研究,妥善地加以解决。<br/> (附图片)<br/> 农民用的铱金笔,质量一定要越做越好。上海华孚金笔厂生产的“新民”铱金笔正在作书写出水的试验。本报记者 周永康摄

要淘汰什么?

第5版()<br/>专栏:<br/><br/> 要淘汰什么?<br/> 上海华孚金笔厂副厂长 李洪洲<br/> 最近三四年来,我们华孚金笔厂的干部有一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什么愿望?就是想淘汰过去大量生产过的普通铱金笔。为什么要淘汰这种产品?是不是没人要?不,这和我们厂里几年前提出“英雄赶派克”这个口号有关系。本来,“英雄”这种金笔要迎头赶上国外名牌的水平,完全是件好事。“华孚”,作为一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厂,解放后,国家又花了不少钱,迁厂扩建,增添设备,在国内同行中条件比较好,“赶派克”,这应该说是我们的责任。问题是我们抓了这头,丢了那头。农民要的普通铱金笔,慢慢地越来越不想干了。结果,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很多都达不到,去年被评为落后产品;笔的规格也越来越少,前几年本来有四五个,去年年底只剩了一个。而这一个,去年大家也是千方百计想把它淘汰掉,好集中精力去生产高档笔。<br/> 可是,谁知道,几年来淘汰来淘汰去,却一直淘汰不掉。不但如此,从去年年底开始,上级领导、商业部门和广大农民消费者,反而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可能多做一些,质量好一些,规格也要多几种。今年生产高潮一来,这个矛盾更尖锐。潜力挖出不少,可是,英雄金笔和高级铱金笔,商业部门只要我们保持一定数量,不能搞得太多;普通铱金笔呢,有销路,但是我们又没兴趣,不想多做。这情况,正象一个胃口很大的人,饭就在自己身边,可是不想去吃,而肚子又饿得哇哇叫。这时候,我们想,老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普通铱金笔在我们华孚厂里究竟应该占什么地位?生产不生产这种笔,和我们华孚厂究竟有什么利害关系?为什么我们一心一意想把它淘汰掉?<br/> 后来,在上级公司和商业部门的帮助下,今年年初组织下乡访问,自己好好地把华孚厂过去十几年的情况仔细地想了想,脑子里就慢慢地明朗起来了。在许多不可辩驳的事实面前,懂得了普通铱金笔的存在原来是客观需要的反映,它适合我国目前农村的消费水平,谁要是不想做这种笔,老是象我们这些“高档迷”、“英雄迷”一样尽想做高级金笔,就不行。我想,这里面就有一个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问题。主观愿望再好,要是违背了客观规律,事情一定办不好。前些时候,厂里有人去山东、河南、福建访问,各地反映的情况完全一致。山东省商业部门在一九六三年就提供了一份资料,内容是这个地区历年来高档笔和普通笔的销售数量概况,如以全部销量为一百,那就是:<br/> 年份 高档笔 普通笔<br/> 1959 20.2 79.8<br/> 1960 22.4 77.6<br/> 1961 24.4 75.6<br/> 1962 15.8 84.2<br/> 这完全可以说明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还是象普通铱金笔这种块把钱上下的自来水笔。过去是这样,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也是这样。这一点,可以用河南省灵宝县一个学校的调查材料来说明。这是所小学,学生很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我们厂里的干部调查的一个班级,共有四十个学生,每人有一支自来水笔。厂里的干部先看了一下他们用的四十支笔,又问了一下以后他们要买笔的话,要些什么笔。最后汇总的材料是这样:<br/> 高档笔 普通笔<br/> 现有的笔 27.5% 72.5%<br/> 将来要买的笔 22.5% 77.5%<br/> 看到这些具体材料,想想自己工厂过去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论是山东的材料,还是河南的材料,这两种笔之间的比例,大致上都在一比三上下,这就是说,普通笔的数量总是要比高档笔大两倍左右。这个比例,和我们厂里早几年的生产多相似、多接近呀!华孚厂有几年生产和销售情况比较正常,也是这个比例,每生产一支“英雄”高档金笔,也同时生产两支到三支“新民”普通铱金笔。可是,后来这个比例被我们人为地打破了,高档笔的比例象坐了直升飞机,直往上升,不仅超过了普通笔,前年还发展到了占“绝对优势”的地步,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普通铱金笔的产量只占百分之五,两者之间,十九比一。<br/> 有时我们想,多做些高档笔并不是坏事,不过是普通铱金笔少一些罢了。这样的比例关系,到底有些什么利害关系呢?这问题,现在我想,要从两方面去看。市场上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要求这一方面的情况,今天比过去清楚得多了。而生产不生产普通铱金笔这种低档笔,对我们工厂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先看一张华孚厂在解放后十年自来水笔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以一九五○年的产量为一百,后几年的增长幅度是这样:<br/> 年份 高档笔 普通笔 总产量<br/> 1950 100——100<br/> 1951 141——139<br/> 1952 188——189<br/> 1953 306——306<br/> 1954 584——579<br/> 1955 400 100 543<br/> 1956 325 797 1508<br/> 1957 548 843 1797<br/> 1958 851 1450 2999<br/> 1959 1469 2276 4840<br/> 这张表上,说明在华孚厂,大量生产普通笔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的,所以以这一年为一百。而这一年前的五年和这一年起的后五年,情况就大不一样。前五年,看起来金笔的生产量增长得还不慢,实际上是因为原来的基础很差,产量稍稍多一些,上升幅度就显得比较大。从一九五四年以后的三年内,产量就一直没有上去。可是,因为从一九五五年开始,普通铱金笔等低价自来水笔大量生产,在短短五年内,增长近二十二倍,整个工厂的生产就因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第十个年头,比解放后第一年增长了四十七倍。如果没有普通的自来水笔,按高档笔的增长情况看,也不过增长了十三倍多。缩短一点时间来说,用一九五四年同一九五九年相比,要是没有普通笔,单单高档笔的产量,也只不过增长一倍半,但现在全厂产量实际上却增长七倍多。<br/> 上面这些情况说明,大量生产普通铱金笔这类普通自来水笔,对我们厂的发展有着休戚相关的关系。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这里还有一份“反面材料”。这是最近四年内工厂在普通铱金笔被一步步淘汰的情况下生产发展的情况。表上,也都以一九六一年的产量为一百。后三年是:<br/> 年份 高档笔 普通笔 总产量<br/> 1961 100 100 100<br/> 1962 206 48 92<br/> 1963 361 26 119<br/> 1964 291 48 115<br/> 这几年,应该说,高档笔增长得还是比较快的,四年增加了两倍左右。可是普通笔大大压缩,在去年下半年,因为我们抓了一抓,才算没有比一九六三年再继续下降,但也只保持着一九六二年的水平,比一九六一年整整砍掉了一半过头。正因为如此,四年内,全部自来水笔的产量增长的幅度始终没有突破过两成。<br/> 当然,这仅仅是一些数字,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去片面地追求数量,而且这些变化的出现,还有着其它的原因。但从这些材料中,确实可以看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很好地说明了我们过去搞生产,思想上的片面性没有很好克服。常常忘记了五亿农民这个有着无限广阔天地的国内市场,片面追求这些“高档货”。其实,要用高档笔的人,到底是少数。如果我国广大农民平均十个人买一支笔,就已经够我们忙的了,生产就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br/> 现在想想,这几年忘记了农民,确实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从这个教训中,还使我们思想上澄清了一个长期闹不清的糊涂观念,就是什么叫做名牌货。过去以为只有“英雄金笔”和后来生产的“上海牌金笔”才算名牌。其实不然,我们“新民”铱金笔,在农村中销售面这么广,如果质量搞得好一些,花色多一些,农民会更欢迎,它也会成为名牌货的。事物总是在演变和发展的,问题是我们的思想老是不变,往往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们要淘汰普通铱金笔这件事,也就是这样。过去总认为“农民不识字、农民不用笔”,看不到今天的农民和十多年前的农民早已大不相同了,而我们抱着这个老概念一直不肯丢掉。另外,我们办工厂也常常只从一个企业的利润呀等等方面去考虑,忘记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这最根本的一条。我们看不到这些,忘记了这些,这些客观上存在的规律却“强迫”我们去接受,“强迫”我们去大量生产普通铱金笔。现在看来,真正要淘汰的,倒不是什么普通铱金笔,而是从这支笔上反映出来的我们的种种资本主义经营思想。

谈谈铱金笔

第5版()<br/>专栏:小资料<br/><br/> 谈谈铱金笔<br/> 铱金笔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广大农民需要的文化用品。它和金笔、钢笔主要的区别是在笔尖上。金笔的笔尖是用黄金、白银、铜三种金属合成的,笔尖头上还点有一粒铱粒;钢笔的笔尖是用不锈钢做的,笔尖上没有铱粒。而铱金笔的笔尖,用的材料虽然也是不锈钢,但笔头上有一粒铱粒。因此,严格的说,这种笔不能叫“铱金笔”,应该叫“铱钢笔”。因为它有铱粒,所以能象金笔一样耐磨,使用寿命比钢笔大大延长。和金笔相比,铱金笔唯一的缺点,是笔尖的弹性稍稍差一些。但这种笔,价格要比金笔便宜得多,国家也因此可以节省大量黄金和其它贵重金属。<br/> 铱金笔现在分两档:一档是高级铱金笔,其结构和金笔完全一样。如笔套,有的用不锈钢,有的用电化铝,笔尖外面也有尖套,不仅式样十分美观,而且在实际使用上,质量和金笔几乎完全一样,价格却只及金笔的一半左右;另一档是售价一块多钱的普通铱金笔,这种笔的外型和过去老式金笔一样,笔尖露在外面,所不同的也是笔尖。过去这种笔的吸水,也是在笔尾,装上一个铜揿头,用手揿着吸水的;现在经过改进,有些笔的吸水结构也和高级铱金笔一样,把笔杆旋开,用手直接去捏那个夹着笔胆的弹簧,即可吸水。<br/> (永康)

为农民生产新笔

第5版()<br/>专栏:<br/><br/> 为农民生产新笔<br/> 为什么铱金笔都是三类的<br/> 一九六四年的夏末。<br/> 全国自来水笔的质量大评比,不久就要在鸭绿江畔的丹东市举行了。生产著名的“英雄金笔”的上海华孚金笔厂里,许多人又正在兴高采烈地为迎接这一年一度的评比忙碌着。可是,凝聚在副厂长李洪洲心头的那团疑云,却始终没有消散。<br/> 前几天,他一接到轻工业部发来的通知,心里就有点困惑不解。通知上说,各地笔厂生产的产品,不论是金笔、高级铱金笔,还是价格低廉的普通铱金笔,每一档产品,这次全要评比。李洪洲把通知给了坐在对面的副厂长陈书根。陈书根有点弄不明白。过去历次评比,主要是评金笔;普通铱金笔有时也评,但参加不参加,由工厂自己决定。这一次为什么部里抓得这么紧呢?既然如此,那只好让“502新民”这种普通铱金笔去参加评比吧。但是这种笔的质量,自己心里有数。<br/> 去东北参加评比的唐副厂长要动身了。临走以前,李洪洲特地和他谈了一次:“老唐,你这次去,一定要找个机会,向大家声明一下,说这种‘普铱’,我们马上就要下马不做了。质量好不好,不能代表‘华孚’的水平。”参加评比的几个人走了,李洪洲和厂里的干部们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次,“502新民”十之八九会评为“三类”(落后)产品,这也无所谓,反正它的日子不长了。<br/> 事情正如厂里干部所预料的那样。二十支“502新民”拿到丹东,果然评了个“三类”。评比结束,消息一传到上海,李洪洲虽有思想准备,但华孚厂有了一个“三类”产品,心里终究不是个滋味。<br/> 老唐回来以后告诉他:“各地生产的铱金笔全是三类,大家都被批评得够呛。部里一位局长在总结报告中说,‘普铱’的销路最广,在群众中影响最大。只重视金笔,忽视‘普铱’,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最广大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表现。”<br/> “噢!——”李洪洲不禁微微一惊。他再一转念,这些话又不是专门批评“华孚”的,好在以后也不做了。于是,心里似乎又不那么紧张了。<br/> 谁知道,事隔不久,接连又发生的一些事情,使李洪洲不能不紧张起来了。快到年底的时候,厂里为了安排一九六五年的生产,计划科长去征求商业部门的意见以后,带回来了一个非同小可的重要消息:金笔目前还有些库存,数量要适当控制一下,做多了,上海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一律不收;高级铱金笔的产量,增加得也不要太多;现在要得最多的,恰恰是“502新民”这种普通铱金笔。采购供应站的干部还把一些来自农村的意见转了过来,说许多地区的农民不但要“502新民”,还希望华孚厂能增加一些新花色的普通铱金笔;同时,对“502新民”这个老产品的质量,也提了不少意见……<br/> 这真是变幻莫测的风云!李洪洲简直有点摸不清风向了。<br/> 原来是头脑里没有农民<br/> 原来准备要“下马”的产品,怎么现在反而要“上马”?这个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很自然地成为大家经常议论的话题。李洪洲自己过去也没很好想过,但他今天深深觉得,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楚,普通铱金笔尽管“上马”,将来还会“下马”,对生产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br/> 有一天,李洪洲和几个干部在一起闲谈,大家回顾了一下华孚厂这几年走过的道路,都觉得跨的步子不大。为什么干部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呢?李洪洲仔细一想,问题恐怕就出在“华孚”这块招牌上。前几年,厂里提出“英雄金笔”要追赶国外先进产品的口号后,全厂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在这种高级金笔上献策出力,产品的质量也确有很大提高,并且增加了“上海牌”这种新的名牌笔,华孚厂也就为更多的人所熟悉,有了名。这一切,都完全应该肯定,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还相当艰巨。一个社会主义企业,能为国家争光,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在上上下下,全力以赴提高“英雄金笔”声誉的时候,却对普通铱金笔没有兴趣了,把它忘记了。李洪洲来华孚厂虽只短短三年,平常听到的议论却不少。有的人认为,金笔厂嘛,当然做金笔,铱金笔的笔尖是不锈钢做的,生产这种笔,不如叫钢笔厂干脆!有的说:“普通铱金笔,这还不简单,何必叫上海工厂来做呢,外地的小工厂做做倒还差不多。”有人甚至还补充:“再退一步说,即使是上海要做这种笔,也不是我们‘华孚’的事。”李洪洲听了,也觉得有点不太对头,但又觉得多少有点道理。<br/>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这话可一点不假。几年来,为了改进“英雄金笔”这类高档笔的质量,厂里常常设计一些新规格的金笔。试验室做出一批样笔,到外面去找的试用对象,都是教授、医生、作家、记者,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怎样去设计一支新花色的普通铱金笔,请农民试用试用。有时,出去征求用户对普通铱金笔的意见,多半是找些战士、学生。到农村去,至多也是同公社、生产队的干部聊聊,贫下中农社员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于是,就在英雄金笔花色不断改进,质量精益求精的同时,普通铱金笔的质量却长期停滞不前,有的消费者甚至反映说,这种笔正在“粗益加粗”。前几年,这种笔还有四五个品种,到去年下半年全国评比的时候,只留下了“502新民”这最后一种笔,而又几几乎被送上“绝路”。<br/> 李洪洲再想想车间里近年出现的种种情况,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头。平时,车间里的不少干部都把普通铱金笔叫做“柴爿笔”,做得越少越好;实在要生产,都让一些年老体衰的工人“上阵”。他们一天能做多少,就算多少。一些科室干部,也有类似情况,常常从做普通铱金笔的小组里,把技术好一点的工人抽出来,而且只见调出,不见调进;好一点的设备,也都分配给做高级笔的小组。<br/> 干部和工人中这种重“英雄”,轻“普铱”的思想,有它的历史根源。但李洪洲想到最后,归根到底在于领导。他回想起三年前,自己在制笔公司当计划科长的时候,每次安排上海各家笔厂的生产任务,有时也考虑到华孚厂设备技术条件比较好,产品比较受人欢迎,常常多安排一些英雄金笔的任务,让“华孚”少做些普通铱金笔。当时,自己也已经多少有点看不起普通铱金笔。到这里当了厂长,每次公司安排任务以前,总是事先关照厂里计划干部尽量向公司多“争取”一些高档笔。有几次,计划科长回来说,公司要厂里多做些“502新民”,自己的眉头就皱得紧紧的,面色也不大好看。普通铱金笔发生了什么质量问题,就临时处理一下,几年来,从没有专门为这种笔开过一次会。李洪洲想,自己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普通铱金笔,车间里的干部和工人中有那些片面的想法和作法,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br/> 一个长期钻在人们思想深处的“怪物”,终于被抓出来了。经过多次交谈思想,李洪洲和许多干部弄清楚了:瞧不起普通铱金笔,难道不正是过去那种“农民不识字、农民不用笔”瞧不起农民的旧思想的反映?这个根子多深呀!李洪洲刚来华孚厂不久,就听到过商业部门的干部说,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要“50<br/> 2新民”,这种笔在各地商店都是一到就卖光,有的店要货计划提了几十打,拿到的常常只有二三打。但在自己厂里,总觉得这种笔产值低,利润少,劳动生产率提不高,做得再多也不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是一种什么经营思想呀!<br/> 层层阴云被吹散了。普通铱金笔被放上重要位置了。干部研究的结果,决定把这种笔的产量比去年增加将近一倍。<br/> 下乡访问明确努力方向<br/> 大量增产农民用笔的方向是确定下来了。在李洪洲脑子里,还有一片疑云在飘动着。一天下午,他走过试验室,遇到了赵定玉主任,两个人又谈了起来。<br/> “老赵,你看今年‘普铱’这档笔,能不能搞得好一些?”<br/> 赵定玉是厂里工人出身的工程师,专门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工作。李洪洲前来找他,就是想来谈谈厂里增加产品花色的问题。因为在厂里,近来又有了一些不同的传闻。有人说,做普通铱金笔,这还不简单,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数量问题。也有人说,既然农民要“502新民”这种笔,何必再去多花力气,搞什么新玩意儿,大量生产不就得了。李洪洲听到这些,一直在想:农民说我们的“502新民”好,这句话可要一分为二。这支笔确是个老牌子,群众印象比较深。可是厂里现在只生产这一种笔,农民因为买不到别的质量比它好的笔,没有个比较,当然只能说它不错。而我们,怎么能因为农民说过这句话,就躺在“502”上,来个清一色,全部生产这个老牌号的普通铱金笔呢?真要是这样做,那当然比较省力,但是农民会不会完全满意呢?赵定玉近来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一天,两个人一商量,马上想出了一个好办法。<br/> 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春节,有些职工要回乡探亲,他们按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区,选了二十个职工,每人带上六支牌号不同的笔,其中三支是高级铱金笔,另外三支普通铱金笔,除了“502新民”,其它两支是厂里过去生产过的老式笔,随笔还带去表格,提了一些问题,直接请农民发表意见。<br/> 春节一过,回乡职工都回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带来了一个赵定玉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新问题。原来,带到乡下去的三支高级铱金笔中,有一支牌号是“440”的新品种,不仅式样十分漂亮,而且笔身非常牢固。好多农民左看右看,试了又试,爱不释手。可是这支高级铱金笔,价格要比老式的“502新民”高出一倍多。几个回乡职工告诉赵定玉说:“我家乡的社员说,他们要的是象‘440’那样好看的花色,象‘502’那样便宜的价格。”<br/> 赵定玉把这第一次真正直接来自农民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厂部作了汇报。几个领导干部的思想都豁然开朗,感到启发很大:“要做好普通铱金笔,看来还不简单哪!”李洪洲说:“过去大家一直以为农民用的笔粗粗糙糙,没啥学问,现在甚至可以这样说,做这种笔比高级笔还难。普通铱金笔利润本来就很少,还要做到又好又便宜,难就难在这里。我们不但要数量多,还要认真去增加花色品种,不断提高普通铱金笔的质量,这样,才算真正满足农民的要求。”<br/> 思想上的疑云完全消失了。<br/> 积极想法满足农民要求<br/> 一番风云过后,思想大为开朗。华孚厂的干部们今年四月份以来,又接连为普通铱金笔专门开了四次会,全面研究和布置这种笔的生产。干部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工人们火热的干劲也激发出来了。全厂上下,气象万千。<br/> 笔尖车间毛坯一组的工人们,首先行动起来,找到了不少过去造成笔尖出水不匀、书写间断等缺点的原因,增加了必要仪器,加强了半成品检验,笔尖毛坯的质量大大提高。车间干部还把一个技术上过得硬的“尖刀排”,——过去一直生产高级铱金笔笔尖的三二九小组拉了上去。这个小组的工人感到能为更多的农民服务,情绪都很高,操作仍象做高级笔尖一样认真细心,磨出来的笔尖,十分圆滑流利。<br/> 大批过去因为普通铱金笔“下马”而被打进“冷宫”、睡了几年大觉的机器,都重新搬出来了。有些机器已经被拆得“五脏不全”,工人们马上自己动手,想办法配齐补全。有的机床无处可放,车间干部马上把办公室挤一挤,腾出空地。<br/> 压塑车间改装了三部压笔杆用的机床以后,还缺少一批模具,可是做模具的人手不够。正在这当口,英雄金笔车间唯有的两个刻模具的老工人,马上前来帮忙。本来要三个星期才能完成的新模具,在十天内就全部解决。<br/> 素来十分安静的试验室,也沸腾起来了。那天,赵定玉听李厂长那么一说,回来就组织设计人员,投入了一场为农民设计新笔的战斗。不久,一张张图纸出来了,一支支样笔出来了。现在,最新式的“504新民”、“505新民”,都已经先后投入生产,不久就要装配出厂。这些新式普通铱金笔外观十分漂亮,结构又牢固、简单;而价格,也象“502新民”一样适合目前农村的购买水平。<br/> 就在各个车间都在为普通铱金笔大动脑筋、大显身手的时候,英雄金笔车间也同样在为一场登高的战斗作准备。他们埋头学习了徐寅生关于打乒乓球的文章,讨论得十分热烈。大家说,我们厂里的普通铱金笔要在农村中“扎根”,我们英雄金笔也要在国际上“扎根”,而且要扎得深深的。最近,工人们重新排了一下质量指标,发现如按国家标准要求,都已经达到,但他们为了要在实际使用上再提高一步,又从笔尖、结构、装配、标准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奋斗目标。…………<br/> 今年四月下旬,又一次自来水笔质量评比在安徽合肥举行了。这次华东地区测定的方法,和去年全国评比完全一样,但华孚厂的普通铱金笔已经大不一样了。去年被评为“三类”产品的“502新民”,这一次被评为“一类”好产品。在评比正在进行期间,上级又向华孚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因为半农半读、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逐步推行,普通铱金笔要得更多了。华孚厂的产量提高一倍还不够,下半年还要大大增加。任务下达到厂,副厂长李洪洲这次心里却很高兴。他想:“幸亏思想扭转得早,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这次才算赢得了主动。”<br/> 华孚金笔厂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思想障碍,树立了为农民服务的全面观点,今天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充满着灿烂阳光的、更加广阔的大道。<br/> 本报记者 周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