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撰写理论文章
张平化
撰写理论文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好文章登在报刊上,可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通过写文章,还可以督促从事写作的同志深入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系统总结我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
理论文章不仅专业作家要写,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也要写。如果把范围搞得太窄,光是少数“秀才”写,写文章的人必定很少。过去所以理论文章不够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局限性太大了。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斗争经验,只要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对自己的经验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和研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可以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文章的。所以,今后组织写文章,不要光在专业队伍中打转转,要把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组织进来。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找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经验,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包括国际斗争的实践和国内斗争的实践),根据实践的经验来说明,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这样的文章才不是空文。有些人没有参加过国际斗争的实践,就要从国内斗争中积累资料,否则就只能搬弄书本子,正面的书本子加反面的书本子,这样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的九篇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和其他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文章,都是总结经验的,总结国际上的经验,苏联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的经验。这些是大文章,是概括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的;我们写的文章小一些,但也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例如写巴黎公社的关于工资制度的原则(注:向平化同志汇报时,曾说到有人准备写这个问题),也写一下我们的工资制度与高薪制有什么不同,这样才有意思。离开实践,离开总结经验来写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的,写来写去还是老调,象毛主席所指出的八股调。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就没有八股调了;运用活的辩证法分析具体的事物,就不是干巴巴、空空洞洞的东西了。
写文章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同时,写文章是为了斗争,所以要有的放矢,针锋相对,加强文章的战斗性,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去反对和批判错误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
如何写文章?一面工作、一面写作可以不可以?是不是一定要关在房子里写文章,在下边就不行?如果光关在家里能写,“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出门就不知了,那就永远不能参加运动。人的正确思想从那里来?回答是:唯一的来源是实践。好文章要有好思想,而好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如果真的相信这一条,就要考虑怎么写出好文章。比如:农村有没有两条道路的斗争?社会主义是否一建立就没有阶级斗争了,没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了?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比无产阶级力量大,小农经济随时随地都在产生资本主义,事实证明列宁正确。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把党中央、毛主席是怎样看的,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很好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到实际中去写更好。又如,企业革命化问题(注:向平化同志汇报时谈到省委工业办公室正在写这个题目),如果是参加过运动的人来写,可能写得更好。所以,写文章并不妨碍下乡下厂,作理论工作的,也要作实际工作。
理论研究小组的同志要分担一定的任务,一边工作,一边写。有的说:“下边工作忙,没有时间写文章”。没有时间就挤。不要说工作忙就不写文章了。为了斗争,非写不可。在一个工作队里,一个同志抽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一篇文章,不会影响工作队的工作。写文章的同志先在队里收集资料、构思,等准备好了,可以给一个星期的写作假,关起门来写文章。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读书,过去规定的每天一个钟头读书的制度要坚持。写文章的,多给一个钟头,每天两个小时。留在家里工作的同志,可翻翻资料,向写文章的同志提供一些。理论研究小组里给资料,又给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又有两个钟头读书,特别重要的文章写作时间还可以长一些,困难就解决了。
文章不应当用书本上的话凑成。为了帮助读者领会问题,可以引证。为了比较,也可以引一些反面的东西,但不要太多。引文太多,引号太多,是抄书,不是文章。反面的东西也不必引得太多,有时完全不引,也知道你针对什么。为了鲜明,引一两段也可以。只怕尽是抄书,那是文字游戏,不是写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发现矛盾,对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好文章。揭露一个矛盾,解决一个矛盾,就是好文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几千字就行了。当然,真正有内容的文章,长一些人家也愿看。但最好不超过一万字。除非是很好的文章,一般太长了人家不愿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非要那样多的话才说得清楚,硬缩短也不好。
我同意写文章要催逼一下,包括对领导同志。逼有好处,可以加速作者对文章的酝酿和写作过程。写文章,就要求作者对事物考虑得更周密。这对作者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写文章是加工,逼着你加工,变成产品嘛!所以,题目定了,还要和作者多联系,督促他们如期拿出东西来。
(本文是作者最近听取中共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小组汇报时的讲话,原载七月十三日《羊城晚报》)


第5版()
专栏:思想评论

“忙”和“乱”
邵华泽
要忙不要乱
革命,就要忙,要紧张快干,才能推倒罪恶的黑暗世界,建立一个无限光明的新世界。过去,我们无数革命前辈奋斗了几十年,诞生了个新中国;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跃进,都是由亿万人的忙、紧张的劳动促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我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也就是要忙,要紧张。
“忙乱忙乱,要忙就要乱”。这是一些人的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忙,并不是和乱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提倡的是忙而不乱。“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①革命,不仅要有战斗精神,还要有科学态度,不仅要勇于忙,乐于忙,而且要善于忙。一方面是情绪热烈,紧张快干,一方面又头脑冷静,秩序井然。越忙,越要防止乱,乱了,就忙不好,忙不长;越紧张,越要讲究秩序,没有秩序,紧张就无法坚持。只有把革命热情和科学精神、紧张和有秩序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群众的革命干劲持久不衰,使大家的工作热情常兴不败,使革命事业一浪高一浪地健康地跃进。
会不会忙,是不是忙而不乱,这是一项革命的艺术,我们都要努力学会它。
怎样才算是会忙呢?怎样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呢?
要忙到点子上
“好钢要用在刀口上,力量要使到点子上。”一个单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问题总有主要次要,工作总有轻重缓急,不会是绝对平衡的。什么该先解决,什么该后解决,什么事要急办,什么事可缓办,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都要通过分析、比较、排队,确实弄清,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情况,分配力量,该多用则多用,该少用则少用,该不用就不用,缓的给急的让路,轻的给重的让路。时间就是那么多,力量就是那么大,不管轻重缓急,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都花一样的力量,费一样的工夫,结果头绪繁多,秩序凌乱,效果还不好,丢了西瓜,芝麻也没有拣着。
抓主要矛盾,抓中心工作,这是能不能忙到点子上的一个根本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做好了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就能带动起来。对那些有决定意义的工作,集中力量打好歼灭仗,对那些一般的工作,也适当给以照顾,象弹钢琴那样,有主音,有和音,就能和谐悦耳。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轻才有所重。安排工作没有重心,百废俱兴,什么也不舍得放,结果领导和群众都不明确主攻方向,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失掉自主能力,采取应付主义,东放一枪,西放一枪,力量消耗很大,获得成效却很少,主观上想多得,实际上是大失。毛泽东同志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②指挥打仗是这样,领导工作也是这样,要使工作卓有成效,要忙而不乱,就要反对平均主义,把力量确确实实用到刀口上去。
要忙得得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事要有计划、有准备。有计划才能主动,乱,正是被动的表现。干什么工作,事先都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情况,做什么,怎么做,都有个预计。想到什么抓什么,抓到什么算什么,工作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步骤,必然是乱忙一气,吃力不讨好。当然,有了计划,也不是万事大吉了。工作过程中,必然会有新任务、新问题。计划就要适时修改,重新部署,务求适合新的情况,使工作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把计划看作一成不变的,不根据新的情况及时改变,是不对的;新的情况一来,就完全乱了脚步,任其自流,也是不对的。
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的,忙了这个,又要忙那个,不断革命,不断地忙。但是,忙完一阵以后,要休整,要“练兵”。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加以分析提高。这既为上一段作总结,又为下一步作准备。不断总结,就会逐步摸清工作的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取得工作的主动权。打一仗或几仗,休整一下,再打一仗或几仗,再休整,有节奏地进行,就能打一仗提高一步,一仗比一仗打得好。干一件丢一件,不检查,不总结,干好了不知为什么好,干坏了不知为什么坏,学费付了一大笔,知识长了一点点,这种忙法,是最不合算的。
忙,不是不顾实际条件的忙。干工作不能只看需要,不顾可能。只忙那些必须忙而又可以忙好的事情,不去忙那些不该忙的事情,根本办不到的事情。担子都要拣重的挑,但是能够挑多少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能依主观愿望而定,指标不要太高,要求不能过急,才能做到忙而不乱。指标太高,满打满算,要求过急,超过可能,随之而来的不但要加班加点,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往往会把那些必须忙而又可以忙好的工作也冲击了。
忙,也不是不要逸。忙,紧张,是指的在工作作风上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工作时间里要精神饱满,干一样是一样,速度快,效率高。忙,不是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忙个不停,不能总是“起床就是上班,睡觉就是下班。”紧张,也不能总是把弓弦绷得那么紧紧的。要有劳有逸,有张有弛,该突击则突击,该休息则休息。逸是为了更好地忙,有忙有逸,忙起来就能精力集中,生动活泼,老忙不逸,该忙的时候也会精神不振,疲疲沓沓。一张一弛,有忙有逸,既抓工作,又抓生活,这是聪明的工作方法,也是群众观点问题。广大群众在思想上体会到了领导的关怀,干劲会更足,会忙得更加自觉;在体力上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精力会更充沛,忙得会更有成效。
要忙得有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忙好忙坏,都要看是不是突出了政治,收到了效果。不是为忙而忙,做表面文章,而要好字当头,忙得好。
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定的形式,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练为战,不是练为看”,这是解放军练兵的一句口号。我们做一切工作,也都要扎扎实实,从“实战”出发,讲究实际效果,不要搞工作中的“花架子”。不要不管大事小事,不论需要不需要,都要那么多的步骤,那么大的场面,那么多的人。凡是少数人可以做好的事,就不要很多人去做;凡是几个人可以开好的会,就不要很多人去陪会;半个钟头可以讲完的话,不要拖一个钟头;几百字可以讲清楚的文件,不要搞洋洋数千言。办任何事都要抓住要领,又少又精,既可节省人力,又有实际效果。当然,做工作总要花一定的时间,费一定的力量。但检验工作质量,主要不是看花多少时间,用多大的力量。开会不是看次数多少,场面多大,而主要看是不是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学习不是看花了多少时间,写了多少笔记,而主要看是不是提高了思想,改进了工作。
革命是群众的事,要靠群众来忙。群众积极性越高,工作成效就越大,而越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越要善于爱护群众的积极性。形式主义的空忙,搞无效劳动,不但要造成秩序混乱,而且浪费了群众的精力,结果必然会挫伤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忙到点子上,忙得有计划有步骤,忙得有效果,反对平均主义、事务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是我们革命家的忙,也是做到忙而不乱的秘诀。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九六至一九七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六九页


第5版()
专栏:

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生 殷长存
毛主席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又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我在厂里的劳动中,在学技术当中,对于这一点,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
当我刚来到机床跟前的时候,反映到脑子里的只是机床上许多的手柄、摇轮,看到师傅一扳这个手柄,工作台就向这边移动;一按那个手柄,工作台就向那边“走去”。这么一动,主轴就转得快,那么一来,主轴又转得慢。这一切,我只是看了个“热闹”,而看不出“门道”。那时我的脑子里也象马达一样轰隆隆在响,也象主轴一样在旋转,真有点眼花缭乱。
通过一天天的观察,对机床越来越熟悉,看着师傅操作,我慢慢地对手柄和机床运转、进刀的关系也能看出一点“门道”来了。后来师傅又给我讲了各个手柄的作用,讲了摇轮的作用,我算提高了一点认识。按着师傅讲的,我再来观察师傅的操作动作,就觉得心里更清楚了。我根据师傅的操作动作,把开车的动作总结成几个字:变(速)、扳、摇、按,把关车的动作也总结成几个字:扳、推、打、摇,而且心里数着一、二、三、四,把它当成口诀来记。对师傅的操作动作,我好象都看懂了,并且干着这一步,我就知道他的下一步。同时也知道了钻头钻到什么地方退出来,镗刀进到什么地方关车。我觉得自己好象已经尝到了“梨子的滋味”,甚至觉得让我上去操作的话,问题也不会太大了。
后来师傅真让我上去练习操作了。谁知上去之后,眼前的一切好象都变了,车头好象一下子变得特别庞大起来,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出什么“门道”了。也不知道到底该扳哪个手柄好,想停止进刀也停不住,该退刀了也忘了摇摇轮,结果把铰刀插到了孔里。总之,顾了上顾不了下,顾了东忘了西。我的口诀也背不上来了,无情的机床几乎完全剥夺了我的自由,我操作起来真是拙手笨脚,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心里想,这梨子的滋味可真不好尝啊!我在下边看得挺清楚的,怎么上来就一下子糊涂了呢。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原因在于我在此以前并没有实践于操作之中,并没有参加到变革活件的实践之中。虽然也看到别人吃梨子了,也听到别人向我介绍梨子是什么滋味了,可是我还没有亲口吃一吃。即使我咬了一口,也还没来得及好好品一品它的滋味。虽然我总结的几个字也是一点认识,但还没有亲身的体验,还没有自由。
经过几次的练习——反复实践,我真正参加了变革现实,真正去操作机床加工活件了,通过动脑子,想着一步步的动作该如何做,想着该扳哪个手柄而使机床这样运转或那样运转,并且每做一步就由实践来证明一下,检查一下,看自己想得对不对。这样,我就慢慢地有了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的口诀也就起作用了,它有了实在的力量,它能指导我的行动了。经过反复的练习,干起来就比较顺手了,甚至也可以听切削的声音而决定进刀还是退刀了。通过这个过程,我亲口吃了梨子,体会了一下梨子的滋味,我比较地认识了这个机床的操作规律,比较地有了自由了。
只有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只有亲口吃一吃梨子,才能获得真知。不管其它的办法想了多少,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看书也好,听别人讲也好,但只要离开实践这一条,是不能获得真知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不去开机器,就不知道机器的运转规律;不去种庄稼,就不知道庄稼生长的规律,不从事战争,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不参加革命,就不懂得革命的道理。要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必须从实践开始。


第5版()
专栏:

谈谈财务工作中的几对矛盾
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后勤部财务处长 田信家
我是做军队财务工作的。过去我没有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工作中一碰到问题就感到头疼,总想避开它。学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以后,我才明白,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才有进步。做工作,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做矛盾的转化工作。这样,我就从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变为正视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逐步认识了工作中的一些规律性。
需要与可能
在财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就是编制预算、落实与平衡预算的工作。毛主席说过:“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我们的预算里,如何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如何正确地规定我们的活动范围与方向呢?这里经常遇到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一方面是需要的,有的暂时还不可能,即使订入预算,到头还是落空,结果积压浪费了国家资金。另一方面是可能的,有时又不一定需要,处理不好,又会积压浪费了国家物资。这都不利于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
有几年,我们的预决算就很不平衡,一面是大批款子花不出去,一面是部队所需要的物资又拿不到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我们在制定和执行预算上,对需要与可能缺乏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没有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过去我们编造预算,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单凭各业务部门提计划,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打算盘、造表报。对部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是急需,哪些是缓需;哪些是重点需要、哪些是一般需要都心中无数。在可能性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哪些东西工厂能生产,能生产多少;哪些东西还不能生产,或正在试制,生产动向又如何;订货计划能落实多少,各种产品的价格和价格变动情况又怎样等等,更是了解不多。这样的预算,就只能是不落实的预算。
这件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预算管理呢?是继续坐在办公室里拨算盘珠子,使我们的预算和实际脱节,既不能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又不能正确规定我们的活动范围与方向,造成经费的积压浪费呢?还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开支现场、认真调查研究,使主观计划与客观情况一致起来,使需要与可能统一起来,做对国家经费极端负责的革命管家人呢?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提高了认识。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发展路线,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这就是党在财政经济工作中的两条战线上的斗争。”毛主席还说:“从事经济和财政业务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克服存在着的有些还是很严重的官僚主义”。这些话正中我们的要害。我们又根据毛主席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两篇文章中的教导,认识到正确的预算,必须从调查研究中来。我们就下定决心,改变作风,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去研究制定预算,及时平衡预算,把有限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近几年来预算执行情况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订货任务完成良好,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局面。
需要与可能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可能又受着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而在一定条件下,轻与重,缓与急,可能与不可能等等都可以相互转化。
经过反复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好预算,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把为国家负责和为部队负责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全局观点。局部服从整体,需要服从可能。我们必须在上级规定的经费指标范围内,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象毛主席讲的那样:“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要有战争观念。每花一分钱都要为着战争的需要和部队战斗力的建设着想。条件可能时,要积极解决,条件暂时不可能时,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以解决。而要把需要与可能很好地统一起来,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到开支现场去,亲自问一问,看一看,算一算,切实掌握需要与可能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矛盾,加以调整,达到预算的相对平衡。
合理与合法
在工作中,还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矛盾:就是有的开支从实际需要来看是必须花、应该花的,但在制度上确无规定;有时还有另一种情形,有的开支虽然符合制度规定,但花得又不尽合理。这就是合法与合理的矛盾。“法”就是财务规章、制度,标准开支范围。“理”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有利于革命事业,有利于部队建设,有利于工作任务完成。这两者是统一的,又常常是矛盾的。
有个时期,有的单位用器材专业费购买了不少白玉牙膏。当时我们想,白玉牙膏是生活日用品,怎么能在专业费用内开支呢?不仅不能报销,还要给予批评。可是一了解,我们的看法就变了,不仅应该准予报销,还应该给予表扬。原来,有一种装备需要用“磨光膏”磨光,当时,这种“磨光膏”价钱昂贵,而且市场上供不应求。大家就想方设法寻找代用品,发现白玉牙膏洁白细腻,有一定磨光作用,经过试用,效果不错,价格又便宜,这样,白玉牙膏这个一般的日用品,变成了特殊的“专用器材”。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是死守着白玉牙膏是日用品,不能在专业费内开支这个陈旧的概念呢?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承认白玉牙膏在特定的条件下,已经具有了“专用器材”的性质,同意在专业费内报销呢?我们根据毛主席的教导,采取了后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就支持和帮助部队解决了一个难题。
又一次,某仓库储存保管了大批航空器材,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油封车间,每年都有大量的油封期满的器材,送往各工厂油封,不仅要支出大批的油封加工费用,而且繁杂的包装,往返的运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更严重的是,有些周转器材,刚发到部队,由于油封期满不能使用,又要往回送。如果花少量的钱,仓库扩建个适用的油封间,自己进行油封工作,就可以节省很多器材送厂油封的开支,还能及时油封,提高器材保管维护质量。扩建油封间,按规定,土建部分是工程或营房部门的事,他们一时受经费、器材所限,不能马上解决。而业务费按开支范围规定,用于器材送厂包装、运输和付油封费,花的再多也可以,用于扩建油封间,就不合制度。器材部门觉得这样下去,既不利于工作,又不符合节约原则,就建议用业务费扩建油封间。我们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呢?支持这项开支,就违反财务制度规定,不合“法”。不支持,是眼看着工作受影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明摆着不合“理”。我们研究以后想,“法”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理”立起来的。当“法”与“理”发生矛盾的时候,总要“以理当先”,首先要想到的是:对国家、对人民、对部队、对未来战争的胜利极端负责这个大理大法。小法一定要服从大法,死法一定要活卡。如果片面死卡小法,往往就要违犯大法。于是,我们就积极支持器材部门的建议,请示批准了这项开支。一年多来,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和油封费。
再一次,机场勘测队提出要买气灯纱罩、煤油、草帽和雨伞等,花钱虽不多,但不属业务费开支范围,不能报销,我们也没有简单地加以拒绝。就去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需要情况。知道他们经常活动在深山旷野之中,白天测量,夜晚绘图,翻山越水,风雨无阻。不帮助他们解决照明和雨伞的问题确实不合理。这时我就想:我们财务工作人员,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是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还是冷淡地加以拒绝,不仅是几个灯罩、几把雨伞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当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条件下,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的时候,我们是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减少困难、战胜困难、做好工作呢?还是眼看着困难不解决,影响他们的工作呢?我们又认真地研究了他们的要求,认为这不是一般的办公需要,而是特殊业务工作的特殊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业务费里开支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我们就给予了合理的解决。
在工作中,通过处理这些问题,逐步认识到,处理好合法与合理的关系,是我们工作上如何正确执行财务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合法与合理在财务工作上既是统一的,又是有矛盾的。矛盾的不断发现与解决,就使财务制度不断地发展和更正确地被执行,成为推动我们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有效工具。在处理这一对矛盾的时候,因为“法”总是根据革命实践中的“理”制订的,一般地说“法”是反映了“理”的,所以,我们在财务工作上总强调遵守制度,照章办事,有原则性。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不守“法”,就要犯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的错误。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事物总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因此,再好的“法”,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完全反映了“理”。所以,在按“法”办事的时候,又总要有灵活性,考虑“理”,服从“理”。合理的,不合法的,应有创新的精神,建议创新“法”;合法的,不合理的,应有去旧精神,建议改变旧“法”。使合理与合法统一起来,让“法”更好地为革命战争和革命事业的胜利服务。
节约与实效
做财务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做节约工作。毛主席说过,“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在财务工作上,如何全面而又正确地贯彻节约原则,我们经常碰到节约与实效的矛盾。
有的单位在花钱时,只重实效,不重节约,认为“钱多才能办好事”,结果办事时大手大脚,造成浪费;有的单位在花钱时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只重节约,不重实效,少花钱办坏了事,不花钱也不办事,主观愿望是想节约,最后还是落得个“浪费”的结果。前一种情形,往往是比较明显的浪费,容易引人注目,加以抵制;后一种情形是形式上的节约,实质上的浪费,假节约,真浪费,常常不易被人们认识,在这类事情上吃苦就更多,吃亏也更大。
有一次,我因公去某机场就便看了看仓库,发现他们修得好好的航空器材仓库里放的都是一些副油箱等一般器材,而把价值贵重的飞机发动机,却放在库房门口露天地里,用蒙布盖着,任凭风吹雨淋。我看了很心疼,也很奇怪。我想如果库房放不下,怎么也得把发动机放进去,把副油箱搬出来放在外边呀。一了解,这里面却有一段原委。原来在建库时,有关建筑部门建好了库房,未将库房门口几十平方米的卸货台铺上水泥,台面凹凸不平,结果沉重的发动机卸下来,推不进库。只好让发动机在库房外露宿。以后,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再想铺水泥卸货台时,又没有那笔钱了,就这样把问题拖了下来。当时我们想,一个卸货台面没有修好,就“瞎”了一个库。卸货台加铺水泥,也不过千元,而淋坏一台发动机就会造成上百倍的损失。这种省钱法,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小节约,造成大浪费。我们便主动与有关部门研究,请示上级及时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又一次,器材部门建议用事业费为某仓库增设暖气和通风设备。开始我们想,一个仓库还修什么暖气?这不是浪费吗?了解了具体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再算一算账,我们才明白,修暖气才是节约,不修才是浪费。这个仓库储存的都是贵重、精密的航空器材,对空气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过去由于缺乏经验,修库房时没有修暖气和通风设备,去年有一段时间长期阴雨,库房里湿度太大,不合保管要求,又无法烘干,眼看着不少器材长霉生锈。听业务部门一算由于没有修暖气和通风设备所引起的损失账,使我们吃了一惊。我们想,从表面看,马上修暖气和通风设备是要多花一些钱,好象有点“浪费”,舍不得。但今天舍不得这个“小失”,就会有大失。而豁上这个“小失”,就会换来大得。这正是少花钱,为了大节约。我们就积极支持这个建议,经上级批准,现已准备安装暖气和通风设备。
从这类具体问题的反复处理中,使我们逐渐体会到,要在财务工作上正确地执行节约原则,就必须自觉地处理好节约与实效的关系。节约与实效是统一的(就是要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效果),但又是矛盾的(省得不当就要影响实效,强调实效不当,又容易造成浪费),只有通过这两个对立面的不断斗争,才能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统一。实效要受节约的制约,节约又要服从实效,多省一点钱,总是好事,但也不是绝对的好事,就看有没有省在地方;多花一点钱,总不太好,但也不是绝对的不好,就要看是不是花到点子上。我们必须是该省则省,该花则花,每花一个钱都要出好效果,每省一个钱也要出好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