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革命回忆录

毛主席视察南泥湾
董庭恒
一九四三年七月,南泥湾遍地是一番丰收的景象。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一片片玉米、大豆,在微风中摇动。山上的海棠、红枫、栗子树,衬托着山下的田园,使得美丽的南泥湾更加可爱。一天中午,我们正冒着炎热,在玉米地里锄草,从旅部跑来了个通信员,老远就喘吁吁地喊着:“快点,旅长叫你们回去几个人!”我插上锄,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问他:“什么事?”他说:“我也不知道,快走吧!”
这时我在三五九旅旅部当四科长。听说旅长叫快点回去,心想:一定有紧要的事,不然旅长怎么会叫人跑二十多里路来叫我们。我们几乎象长了翅膀,一气就“飞”到了旅部驻地——金盆湾。
王震旅长象是刚刮过脸。我们一进窑洞,他就说:“你们回来了。快准备,明天毛主席要来!”我一听,简直要跳起来,生怕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又问了一句:“是毛主席要来吗?”
“是毛主席!”王震旅长笑了,“怎么?高兴吧!”
真的太高兴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了。接受了旅长的吩咐,我们忘了吃饭,愉快地忙起来。有同志去打扫窑洞,有的去收拾新盖的房子。炊事房的同志,更是个个乐得闭不上嘴。这个说:“咱们要把生产的每一样东西,都拿出来一点,让主席看看。”那个说:“那怎么行?凡是生产的都拿一点,一间窑洞也放不下啊!”
我们三五九旅,原是八路军一支主力部队。三年以前,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从华北抗日前线返回到陕甘宁边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三十万大军包围着边区,军事进攻,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毛主席给我们任务: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我们来到南泥湾后,一手拿枪,一手拿镢,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养羊喂牛,自办工厂,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地方。毛主席亲自来看看这光景,该多高兴啊!
这晚上,我们不由得又谈起三年前的情形!那时候,南泥湾遍地是荒草,晚上睡到树枝搭的小窝棚里,直担心豹子和野狼钻进来。夜晚没有油点灯,开会也是摸黑。粮食不够吃,只好上山挖野菜。每顿饭里都掺和着野菜、黑豆、红薯和南瓜。冬天的棉衣,大都是羊毛捻成的线织的,比麻袋还粗,一个小孔,一个小孔,里头的棉絮是牛毛和羊绒。刚做起来还象个样,穿过几天就往下掉,裤腿软软囊囊,活象条没装满的布袋。夏天,每人只有一条裤子,许多同志没裤子换,洗裤子的时候,蹲在河里,等晒干了才爬上岸来重新穿上它。没有袜子,弄块破布包上脚用绳子一捆。没有牙刷牙膏,洗脸时在手巾上放点盐擦擦牙……说真的,当时有不少同志曾怀疑:南泥湾这块穷地方,我们能搞出个名堂来吗?想想过去,再看看今天,嘿!那还能比!吃的,穿的,用的,一切都有了。牛羊成群,肥猪满圈。除此以外,还开办了纺织厂、铁工厂、木工厂、农具厂、酱菜厂,真是百行百业,无所不有。我们“大光纺织厂”出的布匹,毛巾厂织的毛巾,肥皂厂制的肥皂,除了自己部队使用外,还拿到市场销售。如今的南泥湾,真象那支动听的歌: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毛主席啊,毛主席,这都是您指示我们走出的一条康庄大道啊!有了您,我们什么都不怕。要什么,就有什么。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任何凶恶的敌人我们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窑洞外刚刚放明,我们就起来了。心里跳着,脸上笑着,一个劲向通往延安的路上看。从延安到我们这儿,大约六十华里。我们计算着:毛主席吃过早饭出发,要是骑马,三个多钟点就到了;要是乘汽车,只要一个钟点就到了。
等啊,等啊,一直到快开午饭的时候,还是不见主席来。有的同志说:“主席工作太忙,可能又给什么大事耽误了,不会来了!”有的说:“你别瞎参谋,主席说今天来就一定来!”其实就是说这话的同志,也暗暗担心:可不要真有事耽误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汽车驶来,毛主席微笑着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不禁欢呼起来。主席挨个和欢迎的人握手,并向王震旅长说:“庄稼生长得满好啊!”
随同主席来的警卫员同志告诉我们,主席一路来,一路察看了庄稼。还和在田里生产的同志谈了话。因此,整整走了一个上午。
已经是开午饭的时候了。旅首长请主席到新盖的房子里休息。嘱咐我去厨房准备饭。主席笑着说:“刚刚来到就开饭,可见你们的粮食很多啰!”说着也没进房休息,同旅长、政委、副旅长等首长去看新盖的房子,看新开的窑洞。
我顾不得跟主席去走,赶忙往厨房跑去。大师傅已喜气洋洋地忙开了。不论是炒的、煎的、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开饭的时候,把饭菜送到主席休息的房里。我走到主席身边,问还要些什么菜,主席爱吃什么,我们全有。主席笑笑说:“这么多的菜,我尝都尝不过来了。”
我向主席说:“这些菜,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其实这话是多余的。旅首长正向主席讲着生产情况哩!
主席问:“每人每天多少油?多少菜?”
“平均五钱油。”王震旅长说,“菜随便吃。”
主席问:“星期天要改善生活吗?”
“午饭,多半是吃大米、白面。”王恩茂副政委回答,“有时杀口猪,有时宰只羊,几个单位分着吃。”
主席问:“有没有发生柳拐病?”
“没有,一个也没有。”
主席很有风趣地说:“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你们越胖了。看,困得同志们连柳拐病都消灭了。”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旅首长一面陪主席吃饭,一面讲着部队的生产情况。告诉主席:刚来的那年,平均每人种三亩地,今年每人平均种三十亩。去年的口号是:“不要公家一粒粮、一寸布、一文钱”,今年的口号:“耕二余一”。每人生产的指标是六石一斗细粮,六斤皮棉……
主席听着,不时点头微笑。主席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不能象国民党,他们连棉布都靠外国人。”
如果说主席在吃饭,倒不如说在谈工作。
主席吃过饭,又和王震旅长、王恩茂副政委、苏进副旅长、李信主任谈了一阵话,然后就走出窑洞到金盆湾附近视察。主席一边走一边说:他在来的路上,就下车看了玉米、豆子、瓜菜、庄稼都长得很好,只是有的豆子秧上有虫子,要注意灭虫保苗。
主席来到了通信连,见一座座新开的窑洞刷得雪白,问石灰从哪里来的。王震旅长说是从山里取石头自己烧的。主席又问窑洞里的桌子是不是战士们自己做的。王震旅长说,全是自己做的。主席拿起桌上一个学习本,看了上面写的字,摸摸“纸”的厚度,高兴地说:
“这是桦树皮吧?看,倒真象纸哩!”
王震旅长说:“同志们都叫它不花钱的油光纸。”
“你们这里什么都不花钱。”主席微笑着说,“同志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
王震旅长对主席说,桦树皮用处可不小,不光能写字,同志们还用它做饭盆,做斗笠。说着从墙上取过一顶桦树皮斗笠给主席看。主席接过去,看了又看,称赞做得好。
主席走到厨房,李金山老头正在切菜,两只湿漉漉的手紧紧握住主席的手,激动得嘴上的胡子直抖,不知说什么好了。
主席问:“做的什么菜?”
“炒北瓜片!”李金山连忙回答,“还熬个萝卜汤。”
主席又问:“你一个人做多少人的饭菜?”
“不算多,四十几个人。”
“辛苦啰!”主席勉励他说。
李金山回答主席说,同志们每天下地,手都磨了泡,比他辛苦的多。主席又鼓励他说:大师傅的工作很重要,同志们吃得好,营养好,才有劲生产。
主席从厨房出来,又到养猪的地方去看。老杜头正在圈里收拾什么,看见旅长陪着一个人走来,只是笑了笑。他不认识毛主席,也想不到毛主席会有空到他工作的地方来。主席站在栏外,看着那懒洋洋的一大群肥猪和一窝乱拱乱跳的小猪,向老杜头说:
“老同志,你养的这些猪好肥啊!”
老杜头只顾挖猪圈,没听见主席夸他,这时王震旅长说:“老杜同志,毛主席说你养的猪肥呢!”
老杜头这才知道毛主席站在旁边,他连手里的铁锹也忘了放,赶忙向主席敬礼,同时回答主席说:“过去没养过猪,养得不肥。”
主席和他握手,问他多大岁数,家乡是什么地方,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养猪的工作。
老杜头回答主席说他干这工作才两年,经验不多,摸索着干的。主席说:
“老同志,你的工作很光荣。把猪养得肥肥的,好给同志们改善生活,你说对吧?”
“对,对!”老杜头快活地回答说。
主席最后向老杜头挥挥手,向营地西边田里走去。不远处山坡上,是成群的牛羊,山川里茁壮的谷子,玉米,豆子,在微风中摇摆着;流动的小河边生长着一片片绿油油的稻苗,还有一块块绿色的菜田,万物在生长,万物都象是在歌唱。
主席走了许多地方,仍是毫无倦意,在旅首长的陪同下,沿着田边的小路,边谈边走,视察着战斗的南泥湾,美丽的南泥湾。…… 
(《星火燎原》编辑部供稿)


第5版()
专栏:

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伊田助男
李延禄
伊田助男,这是一位异国战友的名字。它象金子铸成的,在我心中永远闪烁着光辉!但是,至今除了知道他是侵华日军鳖刚村一旅团的一个士兵外,关于他,我竟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那时候,东满几十万旧军队改称的自卫军、救国军,经不起日寇的“讨伐”,跑的跑了,垮的垮了。一九三三年春,为了挽救东满的抗日局面,党指示我们,迅速将我党掌握的一千多救国军残部,转移到当时的红区中心马家大屯,改称“抗日救国游击军”。敌人毫不放松,迅速把搜剿救国军的主力调了过来,又纠合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四县的三千多日本军,由鳖刚村一指挥,直咬着我们追来。三月三十日,战斗在马家大屯一带打响了。
从拂晓到黄昏,敌人一直用飞机大炮猛攻孤独山。被困在孤独山上的我军一部,弹药消耗殆尽了,但敌人仍不断地向他们冲击。烟雾弥漫中,孤独山上不停地向我们打着请求补充弹药的旗语。哪里有弹药!我们真是心急如火。
敌人的最后一次攻击被打退了,黄昏,撤离了孤独山。我们当即命令各部队趁这个机会,赶快到战场上去收拾子弹。
午夜过后,前面送来一份报告,说:别动队在嘎牙河下游大肚子川沟打扫战场,在一片极隐蔽的松林里,发现一辆日军的汽车,车上满载着步枪子弹。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子弹!我们什么时候想过能得到这样多的子弹啊!
弹药迅速地抬了回来,分发到每一个战士的手里。有了足够的子弹,我们沉重的心也落了下来。拂晓,我到各个阵地去察看,战士们正把牺牲的战友从阵地上抬下来,准备掩埋。我站在烈士们的遗体面前,默默地辨认着。有游击军的同志,也有红区的群众。看着看着,我不由得一楞:在烈士遗体中,竟躺着一具日本兵的尸体!
“为什么把他抬来了?”我问别动队的同志。
别动队队长李光同志说:“军长,他是我们的同志。这一车子弹,就是他送给我们的!”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递给我。看着那上面写的密密麻麻的日本字,我就更加迷惑起来。
李光同志说,他带领别动队,在松林里发现那辆汽车时,见汽车的发动机被破坏了。当时,他也是迷惑不解:为什么敌人不把它拉走,却破坏了?当他们离开松林又向前搜索的时候,便在嘎牙河边发现了这一具日本士兵尸体。离这具尸体不过十几步远,有一块石头,压着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小纸。哦!就是这张纸条。
我连忙找来一个懂日文的同志,一看:纸上写的是: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的十万发子弹赠送给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我虽身死,但革命精神长存。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
日本共产党员 伊田助男
一九三三年三月三十
一股巨大的崇敬的感情,冲击在我的心头。周围游击军的战士们,也都向伊田助男同志的遗体围拢过来。一颗颗眼泪从人们脸上流下。我伏下身,挨近伊田助男同志的遗体:他安详地闭着眼睛,漆黑的眉毛舒展着,满脸的鲜血和泥土,丝毫也没有能改变他凛然的平静。我们挨个地去握他的手,轻轻地呼唤着:
“伊田助男同志!……”
他平静地躺着。我感到他似乎没有死。他的心仍然在跳动——那是一颗国际主义的心,它宣告中日两国人民永远在一起!
我们把伊田助男同志的遗体和游击军的烈士埋在一起,埋在一片幽静的青山翠谷中。让他和中国的抗日英雄们一起,长眠在这块土地上吧!
三天以后,游击军的同志和马家大屯的群众,在伊田助男同志的坟前,举行了追悼会,并且把马家大屯小学校改为“伊田小学”,永远纪念这个为了中华民族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日本共产党员。
伊田助男事件发生以后,日本特务机关曾在鳖刚旅团内部进行大搜捕。不久,这个部队便被调往延吉全部解散,官兵被送到各地“矫正思想”,鳖刚村一本人也被撤职了。十万发子弹,使我们由困境中解脱出来。我们永远纪念着伊田助男同志,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党。后来,伊田助男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直传诵到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会场上。
感谢伟大的日本共产党——你培育了这样伟大的儿子!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
“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展览”巡礼
新华社记者
八月二十日,“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展览”开幕了。
这个展览,设在雄伟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入口处,红旗簇拥,正中央是毛主席的半身塑象。红色的屏风上,缀着毛主席的语录:“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展览厅里,布置了许多放大照片、剪报、油画和实物。
一张战争前夕日寇侵华示意图,吸引了不少观众。图上,十个箭头从日本指向中国的黄河、长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谁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只有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手写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巨幅横标,高高悬挂在墙上。下边一张张照片,记录了长江南北各地主力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取得了抗日前进阵地的情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京学生,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遭到水龙、木棒镇压的情景。还有一张照片,记录的是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被迫放弃了内战政策,从而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向北京附近芦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全国规模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了。中国共产党在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就向全国发表宣言,号召全民抗战。展览厅里,有一张这篇宣言的放大照片,上面写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接着这篇宣言的几张照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慷慨高歌,浩浩荡荡开上抗日前线,迎击敌寇的情景;平型关大捷!黄土岭大捷!捷报频频传来。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军队却不战而逃,一溃千里。
一张延安全景的大型照片呈现在观众眼前。那巍峨的宝塔山,滔滔的延河水啊,当年曾使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神往,多少革命志士从四面八方,奔赴到这党中央、毛主席所在的革命圣地来寻求真理!
毛主席在窑洞前向延安干部作报告的巨幅照片下面,站立着许多参观的人。大家静静地仰望着毛主席,轻轻诵读着墙上的毛主席简明有力的语录:“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旁边的一个玻璃柜里,放着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著作:《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些著作,大多是当年解放区出版的,从那磨破的麻纸上,从那发黄的书页上,使人想到,这些书不知经过了多少读者之手,不知武装了多少抗日战士的头脑!
接着,大批图片和文物,反映了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挺进敌后,奋勇抗战的情景。他们一面英勇地打击日寇,一面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珠江两岸,建立了一块又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且广泛发动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这里有许多照片,记录了当年敌后伟大人民战争的情景:在华北平原,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华南丛林,男女老幼,千千万万争取民族解放的人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了大刀、长矛、红缨枪、土炮,在青纱帐里,在山岳地带,在铁路两旁,在港汊河湖的芦苇丛中,到处打击敌人。
墙上几行耀眼的金字,是毛主席指导人民战争的名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墙上挂着当年敌后人民同日寇作战的几杆红缨枪、几把大刀和一杆洋枪。红缨枪的木杆,已被手磨成酱黑色。大刀的刀口上还残留着豁痕。当年,不知多少英雄,手执这些陈旧的武器,在民族解放的战场上,威风凛凛,杀得侵略者胆颤心惊!
一个玻璃柜里,存放着抗日战争时期民兵们用过的各式各样的地雷。有一个陶瓷瓦罐,涂有黑色彩釉,边耳上还拴着一根麻绳,看去完全是一个水罐,侵略军拿去提水,它便立刻爆炸!还有一个酱油瓶,上面还贴有“天津同聚兴酱园”的松亭商标,当饥饿的鬼子,庆幸自己找到一瓶美味酱油时,他也很快就被这个酱油瓶地雷炸死!
在陈列地雷的玻璃柜对面,有一条破旧的渔船,这是当年活跃在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的战船。上面放着两根抬枪,抬枪上插有作为战斗标志的雁翎,还有一个用牛皮做的火药袋。这是一只英雄的战船,在那抗日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它出没于浓密的芦苇丛中,划行在宽广的湖面上,使许多日寇在这两根抬枪下丧了命。
一条长案上放着冀中人民与敌人进行地道战的模型。一个平静的村庄,下面挖成了无数条相通的地道。敌人来进攻,地道里的民兵们可以从炕下,井下,石碾下,牲口槽下,枯树下,四面八方,伸出枪口,打击敌人。
还有一些照片,动人地刻划了这场人民战争:母亲送子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人民正在破坏敌人的铁路;民兵在高粱地里伏击;武工队在围攻敌人的碉堡;群众在给人民的军队送粮,做军鞋,抬担架,送子弹;儿童团员们在要道路口检查行人的路条……。
广大群众,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向敌人展开了麻雀战、破击战、地雷战、围困战、地道战……,这场人民战争,是如此的深刻、壮阔!
正如墙上悬挂的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一段话:“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疯狂的敌人不甘心死亡,对敌后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日寇调集了半数以上的侵华兵力,向华北、华中、华南各个根据地进行“扫荡”、“清乡”、“蚕食”。一张放大的照片,是冀东丰润县潘家峪的一个村庄,日寇曾在这里屠杀我抗日群众一千多人。照片上,村庄已成废墟。还有一张我军从日寇手里缴获的河北兴隆县地图,上面盖有红色圆形的“密”章,标着“康德十一年九月制”的字样。这是日寇在兴隆县制造无人区的设计图纸,图上划着要在全县实行“三光”,造成十二个无人区。旁边一张无人区的照片显示:村庄里残垣颓壁,枯枝败叶,一片惨相。
人民是吓不倒的!各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在人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壮烈的一页。
许多参观展览的人,在一座玻璃柜前站下来。在这个柜子里,有一支普通的驳壳枪,枪柄上的绿色挂绳已经褪色了,这是山东马鞍山岗战斗的遗物。一九四二年,日寇三千多人包围了山东博山县东部险要的马鞍山岗,八路军的二十八个勇士,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在这里坚守了两天两夜,大量杀伤了敌人。后来弹药用完,就用山顶的石头打击敌人;石头用完以后,二十八勇士全部携枪跳崖,壮烈殉国。这支驳壳枪,是勇士们牺牲之后,群众在崖下一棵松树旁发现的。几个红领巾静静地站在玻璃柜前,凝视着先烈的遗物。
在这个玻璃柜子里,还有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同志的一枚铜制的五星奖章,上面刻有抗日战士同日寇搏斗的英雄形象,铸有“坚决顽强”四个闪光的大字。此外,还有一件蓝布大褂,一副墨色眼镜。这是冀中武工队员当年的化装用具。他们曾在敌人的碉堡群里,神出鬼没,同敌人周旋。
在另一个玻璃柜里,展出了人民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当年护理伤员用的碗、勺。这是一个农村里常见的白碗,一个普通的铁勺。这碗,曾端在戎大娘的手中,这勺,曾贴近战士的嘴唇。在那艰难的日子里,许多象戎大娘这样的人,曾帮助治好人民战士的创伤,使他们能重返前线英勇杀敌。
在展览厅里,还有许许多多照片展示了在那抗日战争困难的时期,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动人画面。民兵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实行劳武结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根据地的兵工厂,生产了炮弹、枪弹、手枪、地雷、手榴弹……。
一面是庄严的激烈战斗;一面是无耻的妥协投降,反共反人民。一张放大照片表明,在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就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这是一张油印品,上面规定了限制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各项细则。旁边有两行毛笔的字批:“此系极密件,共党执此为口实,请注意保存为荷!”在这个遗臭万年的罪证旁的许多图片,还记载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实行投降妥协政策,扼杀抗日力量,对新四军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皖南事变,屠杀了新四军军部所属九千余人。打击人民的武装就是准备投降敌人。一张图表记载,从一九三七年十月到一九四四年,国民党党政要员六十二人、高级将领六十七人,国民党军五十余万,先后投降了日寇。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全景照片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这次大会,确定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总结了八年抗日战争的经验,规定了和提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具体步骤和具体纲领。不久,苏联红军对日宣战,解放区军民大举反攻,歼灭了大量的敌伪军。当年延安总部连续发布的七道反攻命令的第二、三两号命令的复制品,就陈列在这里。它是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手写,由毛主席批改的。旁边有一张敌后我军反攻示意图,无数箭头,指向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日寇占领的城市,人民的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日寇展开了大反攻。图片表明,曾经在中国国土上逞凶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向人民军队投降缴枪。而今,那些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望远镜、战刀、皮包,已经成了记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证件,摆在人们的面前。
展品的最后部分展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要求,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向解放区进攻。解放区军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又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初期——一九三八年就曾经说过:“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毛主席这一论断的正确和英明。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
(附图片)
观众参观抗日战争部分。 新华社记者 王新著摄
观众参观解放战争部分。 新华社记者 王新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