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灾区生产自救防灾抗灾的一个重要门路
青县根据本地自然特点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全县一千七百多个生产队积极发展副业,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社员生活
本报讯 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地势低洼的河北省青县,在连续两年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农副业生产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夏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单产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九,较亩产量最高的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十五。大秋作物长势良好。全县一千七百多个生产队都搞起了不同项目的副业生产,其中一千六百多个生产队已建立起一至三项常年集体骨干副业,经济作物和水生作物如荆条、桑柳、苇、藕等,已发展到四万多亩,比上年增加了三倍。社员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改善。
为什么青县在连续两年重灾之后,农业生产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社员生活水平能够提高?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普遍发展了多种经营。这个县由于广泛发展了多种经营,不仅直接支持了生产自救,而且为农业生产积累了资金,使群众增加了收入,大大活跃了农村经济。从去年七月到今年六月,全县的多种经营平均每户收入一百六十元零七角,做到了重灾年不仅有吃有穿,而且手中有钱花。另外,各社队利用多种经营收入购买牲畜、肥料、饲草和各种农具等生产资料,总值达六十多万元,为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青县本是一个老灾区,过去十六年来,就遇到了十个灾年,经常需要国家供应大批粮食。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县社队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发展粮食生产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因为经常受到灾害袭击,粮食产量很不稳定。虽然有部分社、队有经营副业的传统习惯,但多数是把副业生产当作权宜之计,当作度荒的临时措施,缺乏长期打算。对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更是顾虑重重,怕占了耕地影响粮食生产,怕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过去几年的多种经营,不能常年持续发展,而农业生产缺少资金支持,抗灾能力也相对减弱。
这种情况,促使县委重新考虑如何在青县解决抗御灾害、发展生产的问题。他们从陈缺屯公社何老营大队受到了启发。何老营大队一贯比较重视多种经营,他们利用大洼地培养起苇田一千二百亩,坑塘种藕十一亩,同时综合利用当地原料,开展打苇帘、苇箔和织席等副业生产。一九六三年这个大队虽然受到洪涝灾害,仍然收苇三十万斤,编席打箔,加上藕田,多种经营收入平均每户达二百多元。不仅保障了生活需要,而且购买了化肥、种子等,解决了生产资金,促进了粮食生产。
何老营大队的事实对广大干部社员启示很大,人们纷纷议论:何老营依靠多种经营,自力更生战胜了灾荒,难道咱就只能躺在国家身上?县委抓住这个典型教育群众,使大家认识到,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抗灾度荒,而且有助于为农业积累资金,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能力。县委分析了全县的自然特点:盐碱地约占三分之一,较大的洼淀有二十多个,坑塘一千七百多个,发展林木果树和水生作物大有可为。只要根据当地自然特点,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扎下常年骨干副业的根子,就能摆脱领导的被动局面。
有了这种明确的指导思想,县委就对这个县的各种多种经营项目确定了示范点,有计划地培养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例如:砖瓦生产以流河和孙楼公社为示范点,各种草编生产以小牛庄和陈缺屯公社为示范点,桑柳杈的培植生产以丰台堡和崇仙两个大队为示范点。从去年七月到今年六月,这个县共培养建立了三十个副业生产和多种经济的典型。以这些典型为样板,先后召开了草编、刺绣和种植枣树、席苇、桑柳杈等不同项目的副业和多种经济现场会,解放思想,传播技术,交流经验,推动了全县的多种经营生产。城关公社靳刘庄大队本来有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但是干部社员担心影响粮食生产,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多种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经过蹲点干部深入进行政策教育,并帮助进行了全面规划,很快栽植了枣树、席苇和藕二百六十多亩,成为多种经营发展最快的一个样板。附近的社队看了靳刘庄大队多种经营的发展,受到很大启示。鲍咀大队的干部学习靳刘庄大队,和社员一起讨论制订了发展多种经营的计划,社员们只用两天时间,就因地制宜栽植了枣树一千多棵。
在发展多种经营中,县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供销社、商业局、物资局和工业局等部门,分别负责土特产品、小百货、工业品的原料调剂供应,以及技术传授和产品收购推销等工作。同时,从县到生产队,层层建立了多种经营专管组织,层层有人领导,队队有人专管,形成一条专线。全县并抽调了二百八十名干部,深入社队进行具体组织发动工作,帮助社队安排多种经营规划。
县委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领导灾区生产,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发展适应本地特点的多种经营。这个县已经制订了发展多种经济的长期规划,有灾无灾都要坚持贯彻执行。本着不依赖、不伸手的精神,重点发展能为国家增加财富的种植、养殖等业,建立多种经营的生产基地,为抗灾防灾、全面发展农副业生产打好基础。


第2版()
专栏:

云南财贸部门帮生产队办粉坊
云南财贸部门在最近几个月内又扶持生产队新办了六百多座粉坊。现在全省农村加工粉丝的作坊已经增加到将近三千个了。
这些粉坊使用的原料都是蚕豆。
云南许多地区盛产蚕豆。用蚕豆加工粉丝,是云南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今年上半年,云南商业部门委托生产队加工的粉丝共达四百多万斤,生产队除了收取加工费之外,还得到粉渣、粉水等饲料约两千五百多万斤,用这些饲料喂养了两万多头猪。
为了从各方面扶持生产队发展粉丝加工副业,云南粮食、商业、银行等部门都做了很多工作。粮食部门今年供应给生产队的蚕豆,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商业部门还派出大批干部帮助生产队的粉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加工技术。银行也发放了大批贷款,帮助生产队购买了许多马匹和磨盘。


第2版()
专栏:

贵州利用稻田养鱼
贵州省今年有六十万亩稻田养了鱼,稻田养鱼面积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往年很少利用稻田养鱼的安顺、遵义、贵阳、毕节等地区,今年有不少社队都发展了稻田养鱼。
据省内许多地区试验证明,稻田养鱼可以提高稻田肥力,增加水稻产量。同时,稻田养鱼投资少,收益大,简单易行,只要有水源保证的稻田,都可以养鱼。为了帮助社队发展稻田养鱼,花溪、遵义、凯里等鱼种场,今年的鱼苗生产都成倍地增加,大量供应了新发展稻田养鱼的社队。


第2版()
专栏:

河南草帽辫增产
河南清丰、南乐县草帽辫增产。到八月上旬,这两个县共生产草帽辫一万多包,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四十七。
草帽辫是清丰、南乐两县的传统副业产品,利用草帽辫不仅可以生产草帽,还可以编织提篮、手提包、草席等多种多样产品。


第2版()
专栏:

宁夏在灰钙土上种枸杞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贺兰山下灰钙土上新建了大片枸杞园。
目前,正是枸杞子红熟季节。芦花台园林试验场已经采摘十七遍,共收鲜枸杞子五万多斤。
灰钙土,土层较薄,含砂量大,有机质和水分的含量少,呈碱性反应,表土下面就是钙积层。在贺兰山下,有灰钙土一百多万亩。一九六一年,自治区芦花台园林试验场在这里利用灰钙土试种枸杞成功,以后每年都扩大种植面积,现在已种了三百八十多亩。
枸杞,是一种多年生的蔓生灌木。根皮和果实都是药材。


第2版()
专栏:

福建海带丰收
我国南方海带新产区——福建沿海今年放养的五千七百多亩海带普遍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七十以上。
解决“北带南移”的一系列科学难题,是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养殖海带的一项重要科学成果。福建沿海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由旅大移来带种放养后,海带生产不断有所发展。但是福建大部分季节水温高,不适宜海带“度夏”。因此,每年放养的带种要由几千里外的旅大运来,这对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福建省水产部门经过一系列试验,终于解决了海带“度夏”的难题。(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玉溪县冯井公社收摘烤烟
新华社记者 朱于湖摄


第2版()
专栏:短评

自觉和主动
“发展多种经营不过是救灾度荒的临时措施。”——这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多种经营的又一种说法。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在灾区或其他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怎样贯彻执行多种经营方针?青县提供的一些经验,值得参考。
青县是个老灾区。当地领导机关安排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领导人民度过灾荒上,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用什么办法度过灾荒?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和作法。一种是只抓粮食,丢掉多种经营;或者把多种经营当作度荒的权宜之计,情况好转了,也就放下了;另一种是研究当地自然灾害的规律,分析当地的自然特点,正确地坚决地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找寻抗灾防灾的根本出路。青县县委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前一种到后一种的转变过程。
起初,对于如何从实际出发,抗灾防灾,领导思想并不是很自觉的。一个活的事例启发了他们:遭受了同样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什么何老营大队却是有灾无荒?这个大队的抗灾能力是哪里来的?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认识到何老营所以能自力更生、抗灾度荒,主要是因为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根据低洼地的特点,发展了适合当地条件的多种经营。除了粮食作物以外,积极植苇种藕,织席打箔,粮食作物遭了灾,副业收入能弥补。多种经营的发展,不仅支援了救灾工作,而且充实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有利于在灾后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
青县地势低洼,涝洼地容易发生水患,在不能根治水患以前,多种旱地作物,确实难以保收。可是,如果多种水生作物,发展适合多水的自然条件的多种经营,收成不就保险了么?青县县委掌握了当地的自然规律,找到了对付自然灾害的办法,领导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灾区,有些人的眼光常常被眼前困难所蒙蔽,看不到更大更远的地方。但是,“穷则思变”,灾区人民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革命干劲更大。只要领导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善于把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些不利的条件就会转化为有利的因素,当前的困难就会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青县的多种经营,由点扩展到面,由临时的发展为常年的,就是人们的思想适应了当地客观情况的结果。过去人们的眼光只望着粮食,只看到涝洼地不利于粮食生产的一面,看不到涝洼地有利于发展水生作物的一面。经过反复的教育,人们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本地的自然条件,看待农业、副业的关系,多种经营发展了,反过来推动了粮食的增产。
由此可见,发展多种经营,不是救灾度荒的临时措施。多种经营确实可以救灾度荒;然而如果把它作为权宜之计,求一时之利,救一时之急,灾荒过后,丢弃一旁,那就永远不能摆脱灾荒的控制,新的灾害到来,仍然穷于应付,处于被动局面。任何地区都应该发展多种经营,灾区更应该把多种经营当作常年的、长远的生产项目。多种经营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生产资金充实了,农田水利等等基本建设搞起来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就有可能逐步把大灾变为小灾,使小灾化为无灾,以至有灾无荒,照样发展生产。这是一条长治久安的大计,由被动变主动的大计,而不是临时性措施。
老灾区青县在生产自救中逐步全面贯彻多种经营方针的过程,表明了县委领导思想由不够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变过程。有了这种自觉,就能处于主动地位,精神就会变成物质,达到预期的成功。


第2版()
专栏:

把闲置的农机配件用到当前生产上去
二十八省(区)、市农业机械部门开会交流农业机械配件
据新华社上海二十一日电 七百多万件农业机械配件,通过最近在上海召开的一次会上交流后,将在全国各地的“三秋”生产和农业机械冬修中发挥作用。
在今年的农业生产新高潮中,各地需要农机配件的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当前,各地正积极检修“三秋”需用的农业机械,对农机配件的需要更加迫切,同时,各地又都有些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农机配件。为了沟通有无,挖掘物资潜力,华东农业机械经营部门最近在上海召开了一次农业机械配件交流会。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被邀请参加了这次交流会。
通过这次交流,很多本来闲置在各地的农机配件,被调动出来用于当前的农业生产,解决了一些急需问题。有十多个省需要的拖拉机配件,原来由国家分配和地方供应的数量都不完全够用,这次交流会上得到了一大部分。东方红拖拉机的各种齿轮,是全国各地需要量较大的重要配件,经过调剂,今年的需要已基本得到了满足。
江苏、安徽部分地区,七月初以来,雨量比较集中,有些农田积水,需要一批水泵和传动胶带帮助排除积水;江西部分地区也需要水泵抗旱。而华北、东北一些省份,却积余了一批排灌设备。通过这次交流,各地调出调进了近千台水泵和大批传动带。目前这些物资正陆续运往上述需要地区。
地处边远的西北和西南的一些省份,今年农机数量都有增加,需要大量配件。因为这些地区生产农机和配件较少,各地优先调剂给它们许多重要物资。


第2版()
专栏:

在全国农用杂粮碾米机试验选型会议上
八机部向全国推荐四种杂粮碾米机
这些碾米机结构简单,性能好,效率高,体积小,碾米时米、糠能够自动分离,操作维修方便,适合生产队使用
据新华社沈阳二十一日电 第八机械工业部最近在沈阳召开的全国农用杂粮碾米机试验选型会议上,向全国推荐了四种适合农村生产队用的杂粮碾米机械。
这四种碾米机是:NL—130型螺旋式铁辊碾米机,NSL—2·8型立式砂辊碾米机,NM—150型冷风式碾米机,MNZ—C型立式砂辊碾米机。
这几种碾米机跟国内已经生产的同类型碾米机比较,结构简单,性能好,效率高,体积小,碾米的时候,米和糠能够自动分离,操作维修都很方便,专、县一级小型农业机械厂都能大量生产。
近几年,我国杂粮碾米机械生产有很大发展,各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碾米机。其中有适合城镇粮食加工厂用的大型碾米机,也有适合农村社队用的中小型碾米机。决定在全国推广的四种碾米机,就是从各地生产的三十多种杂粮碾米机中,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比较,挑选出来的。
这四种碾米机中,河北省高邑县农机修造厂生产的NL—130型螺旋式铁辊碾米机,是机体最小、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因而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每台重量只有三十五公斤,成本只有五十多元,一个人操作,每小时可以加工谷子三百三十多斤,比同类碾米机效率高一倍多。农民看了以后,都称赞这种机器便宜好用。
山东省菏泽机械厂今年制成的NSL—2·8型立式砂辊碾米机,加工谷子的出米率比同类碾米机高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碎米率也低,一个生产队如果有这样一台碾米机,每年可以节约很多粮食。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力机械厂制造的NM—150型冷风式碾米机,能加工高粱、谷子、玉米渣等多品种杂粮,加工效率也比较高。它每小时可以加工高粱六百斤,谷子四百多斤,出米率等技术指标也很先进。
黑龙江省绥化综合机械厂生产的MNZ—C型立式砂辊碾米机,比同类碾米机重量减轻了四十多公斤,机体紧凑,装料方便。
高粱、谷子和玉米等杂粮是东北和华北等地区广大农民的主要食粮,加工量很大。大力推广经济实用的杂粮碾米机械之后,每年可以使大量从事杂粮加工的人力、畜力解脱出来,用于生产。


第2版()
专栏:

湖北三工厂为棉农赶制锯齿轧花机
新华社武汉二十一日电 湖北有三家工厂正在为省内产棉区赶制三种新规格的中小型锯齿轧花机。它们是湖北农业机械工业部门最近刚试制成功的新产品。
同省内原来使用的旧轧花机比较,正在成批生产的新产品有更多的优点。过去省内产棉区生产队普遍使用的是皮辊轧花机,轧花质量较低。正在生产的锯齿轧花机,自动化程度较高,轧制出来的皮棉杂质少、断绒少、色泽好,皮棉品级一般比老式皮辊轧花机轧制的要提高一级到两级。


第2版()
专栏:

欢腾的雅鲁藏布江
新华社记者 宗子度 王洪志
雅鲁藏布江江水浩荡,滔滔东流。在八月的季节里,西藏高原上这条最大的河流两岸,一派大好风光。
没有雅鲁藏布江,哪来的农田和村庄……多少年来,西藏人民就这样激情高歌,赞美这条从高原西部巍峨的冈仁波青大雪山奔流而来,疾驰两千余公里,给西藏人民孕育着财富的浩浩大江。
大江流经二十多个县,两岸有一百多万克(一克相当一亩)农田。这些农田每年出产的粮食要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八以上。特别是中下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青稞、小麦、豌豆和油菜等农作物,素有“西藏粮仓”之称。中游山南专区的泽当平原,是高原农业生产的发源地,那里至今还保存着西藏最古老的第一块耕地。
可是,在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黑暗岁月里,两岸数十万藏族劳动人民却受尽了贫困和苦难,他们每年只能从这些肥沃的土地上得到比种籽多两三倍的微薄收成,而劳动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又被农奴主所掠夺。广大农奴过着悲惨的生活。江水带着农奴们的血泪,呜咽东去!
今天,西藏的河山变色了。高原半壁疆域到处都是农奴的欢笑,欢腾的雅鲁藏布江为百万翻身农奴的伟大革命和建设事业高唱凯歌。农奴一旦砸碎了封建镣铐,主宰了江山,被压抑已久的革命热情就如奔腾的江水,势不可挡。
记者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农业区拉孜县访问时,中共拉孜县委书记对我们说:“仔细看看吧,今天的雅鲁藏布江可有看头啦!”看什么呢?他说:“看人,看生产,看生活。”
人、生产和生活,这的确是雅鲁藏布江流域今天变化最大的三个方面。生产上举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拉孜县一九五九年民主改革时,全县粮食总产量只有一千二百一十多万斤,去年已增加到一千六百九十多万斤。下游朗县的粮食增产更为突出,六年中总产量增加近一倍。去年,在中游的山南专区已经有乃东、穷结和隆子等五个县每克平均产量超过了三百斤,几年时间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
古老的泽当平原,变得更加富饶美丽。这里组织起来的农民,正在使“农业八字宪法”日益显示威力。据调查,泽当平原上平均每家农户已有锄、锨、镰等铁质农具十来件。每年秋后,这里的农民,驱牛扬鞭,普遍使用新式步犁深耕土地。如今,经过新式步犁的深耕,田里庄稼葱绿茂盛,很少看到野草。秋耕、冬灌、条播和选用良种等增产措施正在普遍推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高。记者访问了原是叛乱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的一个封建庄园——克松乡,乡长阿旺告诉我们说,去年克松乡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由六年前的六克提高到了十一克半(一克约二十八斤)。现在,克松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翻身农民,家有余粮,丰衣足食。
提到人,使记者感触尤深。在三大领主统治大江两岸的时候,记者曾到过雅鲁藏布江边,接触过一些苦难深重的农奴和奴隶。那时,沉重的负担和神权的麻醉,使他们奄奄一息。今天旧地重游,看到昔日农奴和奴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贡堆,雅鲁藏布江边的拉孜县达道乡乡长,这个过去被卑视的奴隶,在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革命斗争中象一团烈火,勇敢地同反动的贵族进行了斗争。在以后的生产斗争中,又带领群众战胜江边大片低洼盐碱地,使粮食不断增产。过去,尽管江边的草坪上堆积着大量的淤泥好土,可是这个乡却有上千克土地被盐碱侵蚀,每克地产量只有一百斤左右。民主改革后,贡堆带领全乡人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盐碱地。他们一块一块地挖掉盐碱土,再从另外的地方运来好土填上。每年冬天,贡堆都冒着凛冽的寒风,在低产地里辛勤劳动,改良土壤。贫苦农民们缺少肥料,贡堆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到卡宿拉山的牧场上去驮运牛羊肥粪,施到低产田里。现在,达道乡已经有五百多克盐碱地得到了改良,提高了粮食产量。贡堆还在过去的低产田里创造了一克产粮五百多斤的高额丰产纪录。
民主改革前,西藏劳动妇女生活在人间地狱的最底层。扎西冈乡妇女委员布姆已将近三十岁了,竟连个名字也没有,人们只是按其性别叫她女人(藏话布姆就是女人的意思)。如今,这位没有名字的女人却成了她居住的扎西林村几十户翻身农奴的好当家人。扎西林村虽然紧靠雅鲁藏布江边,但由于地处倾斜山坡,只能靠山水灌溉,大部分土地干旱缺水。布姆带动大家在山谷间修起了五个蓄水库和十一条水渠。一九六三年初春修建“曲可圣玛”大水库时,布姆整天站在刺骨的冰水里挖土运石,手脚都冻麻木了,也不肯休息。辛勤的劳动终于改变了这个山村的贫困面貌。一九六○年还靠政府救济的三十多户贫苦农民,去年已有二十四户成了余粮户。
象贡堆和布姆这样胸怀革命,关心群众的藏族干部,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是很多的,正是他们带领着翻身农奴,改变着西藏高原的落后面貌,把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雅鲁藏布江水流呀流呀,流逝了不知多少年。从前勤劳智慧的藏族农民也曾在江边修过渠道,但由于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丰富的水利资源很少得到利用。大江的水滚滚滔滔,而它旁边的田地里却常常旱死禾苗。旧制度推翻以后,翻身农奴们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战胜困难,把江水引向农田,滋养庄稼。今年,中游贡噶县利用江水灌溉的农田已经达到三万三千多克。吉雄区沿江的吉雄、红星、俄拉和郎吉岭四个乡的翻身农奴从一九六○年起,每年初春,土地刚刚解冻,他们就联合起来,每天出动六百多人和两百多头驮畜,抢修原有的那条狭小残破的引水渠。过去是农奴的次仁塔杰,在抢修水渠中吃住都在工地上,哪里有困难就奔向哪里,被人们称为“铁人”。他所在的第六互助组缺少驮畜,他每天天亮就奔上日鲁拉山,把那些连一头小毛驴都驮不走的大石头一块一块地背到江边,然后又跳进飘浮着冰凌的江水里修砌拦河堤基。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怕累,不怕冷?他说:“过去,领主强迫我们这些农奴抛洒血汗修成了水渠,自己要灌水还得给领主献哈达,送鸡蛋、牛肉。今天修渠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自己。”六年来,这四个乡的藏族农民用了几十万块石头,把进水口的拦江大堤加高了一两米,堤基扩展了五六米,人们又挖掉大量的砂石、泥土,把渠身较前加宽了三倍多。现在,这条沿江灌溉渠就象一条纵流二十多公里的小河,灌溉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多,四个乡的一万二千多克庄稼有了用不完的江水。去年,这里虽然遭受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干旱,但庄稼仍然饱饮江水,再次获得丰收。
觉醒了的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农民们,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就这样坚决地战斗着,忘我地劳动着,他们为西藏新历史写出了许多感人的篇章,逐步建设起了美好的生活。
七十二岁的老铁匠普拉是喝雅鲁藏布江水长大的,他和所有的铁匠一样被农奴主视为比乞丐还低贱的人。在翻身解放前,他曾经十一次露宿风餐,历尽艰辛,朝拜过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冈仁波青大雪山,向这座雪山的神灵祈求幸福。他的头发白了,身子衰老了,可是无穷无尽的苦难仍然死死地缠绕着他。他带着羊皮风箱走遍大江两岸,看见的是无数农奴的尸体,听见的是农奴们一声声哀号。
记者在这次访问中跟老铁匠在一起度过了一个中午和一个傍晚。现在的普拉已经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园。房屋对着大江,院子里拴着奶牛,他的儿子当上了人民代表。普拉如今尽管年纪老了,身体却很健壮,来找他打农具的人很多,他和他的儿子简直忙不过来。今年春耕期间,他和儿子就为当地农民们打制和修理了两百多件农具。谈话中,老人一再满怀深情地说:“有了党和毛主席,我们一家人才得到了真正的幸福。”普拉老铁匠的话正是雅鲁藏布江两岸广大翻身农奴共同的心声。
沿着雅鲁藏布江旅行,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可以看见新的生活在沸腾。许多乡都有供销社,绝大多数人家都饲养了一两头奶牛,纺织氆氇的机杼声彼此相闻,到处呈现出丰衣足食、幸福安乐的景象,跟封建农奴制度下那种啼饥号寒,流离失所的状况相比,是多么鲜明的一幅历史对照!在旧社会,农奴要修间新房,买头奶牛,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而如今,这却成了相当普遍的事情。拉孜县翻身农民去年就盖起了一千二百多间新房,贡噶县贫苦农民的奶牛,几年来已增加了二千二百多头。记者在错布乡齐觉村参观了翻身贫苦农奴郎杰的新居。这户过去一无所有、晚上挤在领主的畜棚里或靠着墙根过夜的人家,现在已经住上了三间向阳的新房,旁边还修了一个棚圈,拴着奶牛和毛驴等牲畜。郎杰说:“直到革命以后,我们一家人晚上睡觉才跟牲畜告别了。”
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翻身农奴革命的步伐越走越健。党和毛主席啊,高原大江两岸的几十万翻身农奴决心永远朝着您指引的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大道上,象江水一样,滚滚前进。


第2版()
专栏:

董必武副主席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
晓白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