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个革命化的农业机械站
——介绍双城县农业机械站的办站经验
新华社记者 张广友 谭佩全
编者按:双城县农业机械站职工,发扬革命的独创精神,认真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办站方法。这套方法是:把机车固定到公社的生产大队,定任务,包成本,节约奖励,超过多收;还采取各种办法进一步密切农业机械站和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关系。这样,就从组织上和经济上把全民所有制的农业机械站和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业机械站和驾驶员关心机械作业的质量和生产成果,使社、队和社员关心机械作业效率和成本;农业机械站和人民公社由过去实行“合同制”时候的“两本账”变成“一本账”,站、社之间过去长期存在的许多矛盾得到了解决。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全县推广这套办站方法之后,大大提高了机车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彻底改变了农业机械站的亏损情况,为办好农业机械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这篇通讯具体地介绍了双城县农业机械站职工在思想革命的基础上实现办站革命化的过程,他们的作法值得重视。
全国农业机械化重点县之一的黑龙江省双城县,发扬革命的独创精神,打破旧框框,丢掉“洋拐棍”,摸索出适合我国人民公社大农业生产需要的办站经验,农业机械站越办越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打破“合同制”的旧框框
双城县农业机械站是一九五三年建立的。建站初期,由于没有使用和管理拖拉机的经验,照搬了外国的“合同制”。所谓“合同制”,就是以农业机械站作为甲方,以生产单位作为乙方,甲方在为乙方作业之前,双方要签订作业合同,农业机械站按照合同去给生产单位作业。这种合同常常受自然条件影响或因机具发生故障执行不通。因此,甲乙双方常常发生矛盾,机车不能将服务对象和地点固定下来,作业是“打游击”式的。这种经营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机械站和生产单位的两套计划不能结合起来。有时候,生产单位准备好了,拖拉机来不了,生产作业计划落空;有时候,拖拉机来了,生产单位没作准备,影响机车作业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拖拉机调动频繁,空转过多,便增加了作业成本;驾驶员也因为流动性大,不很关心作业效果,影响了作业质量提高。
一九六三年,双城县农业机械站改变了过去的经营方式,将机车固定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具体做法是:以人民公社为单位建立分站,把机车、机引农具、驾驶员固定到生产大队,由生产大队统一安排作业。为了使农业机械站和生产大队配合得好,双方互相提出保证条件:机车包车组保证作业质量,保证不误农时,保证完成机耕任务;生产大队保证机车有活干,保证人力畜力配合好,保证按时缴纳机耕费。拖拉机固定到生产大队以后,大队的社员和干部都把包车组看成是自己生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把拖拉机驾驶员看成是自己的人。大队管理委员会讨论生产的时候,请他们参加共同研究,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有的生产大队还帮助他们把家迁到本队来。驾驶人员也把生产队看成是自己的家,更加关心生产成果。
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生产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对机车管理的好坏、作业成本高低,还是不大关心。原因是包车组的成本核算和生产大队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双城县委作了深入调查和反复研究,又制定了“定任务、包成本、节约奖励、超过多收”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在年初,农业机械站和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协商,在田间作业期间,农业机械站把包车组分别固定到各生产大队作业。农业机械站根据每台机车作业能力和作业地区条件,规定每台机车作业量,根据任务算出作业成本,包给生产大队使用。如果工作做得好,实际成本低于所包成本,其节约部分奖给生产大队百分之五十,留给分站百分之三十,其余百分之二十上交县站;如果实际成本超过所包成本,农业机械站则适当多收机耕费,多收部分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百分之二。机车固定到生产大队以后,每台机车由国家配备两名驾驶员,农具手由生产队配备。这批农具手在机车作业的时候跟车作业,机车检修的时候回到生产队干活,他们的劳动报酬由生产大队付给。
进一步密切农机站和社队的关系
在实行机车固定到队,定任务,包成本,节约奖励,超过多收这一办法的同时,中共双城县委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机械站的领导,帮助农业机械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改变过去那种“农业机械站条条管”的领导方法,实行“生产块块抓,业务条条管,经济核算条块结合,政治工作双管齐下”,从领导方法上来密切农业机械站和公社生产队的关系。在具体的作法上是“四统一”:(一)统一计划。全年和每个季节的机耕作业计划和农业生产计划,由县、公社到生产大队,同县站、分站统一安排,不用农业机械站到生产大队去订合同了。(二)统一部署。县召开农业生产会议,公社和农业机械站的领导干部都参加;公社召开农业生产会议,生产大队长和机车包车组长都参加。公社、生产大队都有一个干部跟车劳动,抓机耕作业。有的公社干部还兼任包车组的政治组长,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调整包车组和生产大队的关系,检查作业质量,安排驾驶员生活。(三)统一检查评比。公社把农业机械站和公社的干部统一编组,对农业生产、机耕作业进行统一检查,并把机耕进度作为生产大队农业生产的评比条件;农业机械站评选的“五好”驾驶员,首先得被生产大队评为“五好”社员。(四)由公社和生产大队统一缴机耕费,改变了过去生产队分散付款的做法。
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双城县农业机械站的这一整套办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机车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过去合同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组织上和经济上把全民所有制的农业机械站和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了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既办好了农业机械站,又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机车固定到队以后,生产大队在安排农业生产计划的时候,为便利拖拉机作业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他们按机耕的要求规划土地,串换插花地,把耕地联成大片;有的大队把拖拉机安排在大块地、长垄地作业,把零星地留下来,用畜力耕作;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按照土地成片排号,安排拖拉机的作业顺序,减少远距离调车。在拖拉机作业紧张的时候,生产队给包车组送油、送水、送饭到田,尽力帮助包车组减少停车和机车空转的时间。不少生产大队还为包车组修建了简易的机车库、油料库和农具停放场,为保护机具、节约油料做了很多工作。
机车固定到队的做法,也进一步调动了拖拉机手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更加关心生产效果,作业质量有很大提高。社员们反映,机车固定到队以后,翻地墒沟少,趟地不压苗,播种时重播和漏播地大大减少。这里的农民爱在粮田的地头种麻,保护庄稼;过去拖拉机中耕到地头转弯时,常常把麻轧得稀烂,现在地头上的麻保下来了。这些,都受到公社的社员和干部欢迎。
双城县农业机械站的这一整套办法,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九六三年以前,这个县的拖拉机是半年作业半年闲,农业机械站连年亏损。一九六四年,全县平均每台(标准台)拖拉机完成田间作业(包括脱粒)六千零七十六标准亩,比一九六二年提高百分之三十八;每标准亩作业成本比国家收费标准低百分之十二点七,比一九六二年实际作业成本降低百分之四十一点九。全县二十个分站中有十九个盈利,实际盈余二十万零七千元。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加上其他因素,使得过去两年双城县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过去这个县一般年景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一亿斤左右,而一九六三年全县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一亿八千五百多万斤。一九六四年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又超过一九六三年。在农业机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全县节约出许多劳动力和畜力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精耕细作,开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全面发展。一九六四年,全县集体经济总收入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
关键在于全站职工思想革命化
双城县的农业机械化事业,是在思想革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九六二年秋天,国家确定双城县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点县。可是,当时双城县的机耕成本高,质量差,还不如使用畜力。因此,有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办农业机械站是“权宜之计”,在耕畜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少办些;将来马多的时候就不用拖拉机了。他们说:“马瘦地荒,拖拉机吃香;马肥地净,拖拉机无用。”另一部分人认为农业机械站是个新东西,大家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前进路上可能有很多困难,有点胆怯。
为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中共双城县委组织干部,学习党中央和毛主席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指示,使大家认识到:实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农业生产的大革命,是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不论马多马少,都要坚定不移地把农机站办好。同时,他们还分析了当时双城县的具体情况:全县有劳动力十万多个,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三十多亩;有耕畜三万多头,平均每头负担耕地一百多亩。由于耕地多,人力畜力少,无霜期短,长期以来,耕作粗放,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最多不过一百五十斤。而另一种情况是,双城县地势平坦,适宜机耕。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可以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学习和讨论,人们得出结论:应当坚定不移地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人是决定的因素,机械是人使的。只要勇于革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从实际情况出发,农业机械站就一定能够办好。
他们认真总结了以往十年的办站经验,解放了思想,坚决改变了那种搬用外国经验、孤立地办农业机械站和单纯追求盈利的做法。全县干部和广大社员发扬独创精神,从实际出发,在两年多的实践中,终于办出了一个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新式的农业机械站。(附图片)
黑龙江省双城农业机械站幸福公社分站的拖拉机手,正在大豆地里进行中耕。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第2版()
专栏:

包钢焦化厂的先进经验在各地开花结果
许多炼焦厂以肥煤气煤为主炼出好焦炭
这一成就打破了国际上炼焦配煤传统理论的束缚,对于我国炼焦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据新华社二十七日讯 我国许多炼焦厂都用肥煤或气煤为主要原料炼出了好焦炭。这是我国炼焦工业继包钢焦化厂用百分之七十的肥煤和气煤炼出好焦炭之后进一步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进一步打破了国际上炼焦配煤传统理论对我国炼焦工业的束缚。
按照国际上传统的炼焦配煤理论,只有用焦煤为主要原料才能炼出焦炭。但是,武钢焦化厂、鞍钢焦化厂用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五十的气煤炼成的焦炭,质量良好,适合大型高炉使用,灰分比过去的焦炭还低。
石钢焦化厂和太钢焦化厂,除用肥煤为主要原料以外,还掺用了一部分过去认为根本不能用来炼焦的弱粘结性煤。炼出的焦炭,强度比过去提高,灰分也比过去的焦炭低。
我国炼焦配煤的技术成就对于我国炼焦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据初步估计,如果以肥煤、气煤为主要原料来炼焦,我国可以用来炼焦的煤,按现已查明的储量计算,就比过去增加一倍。如果再加上用一部分非炼焦煤,那么,我国炼焦工业的原料资源将大为增加。
我国炼焦工业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沿用外国的配煤理论。这种理论规定炼焦必须用焦、肥、气、瘦四种煤,而且要以焦煤为主(焦煤至少须占百分之三十)。但是在我国已经探明的炼焦煤中气煤贮量最大,焦煤则比较少。同时各种煤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因此许多焦化厂过去不得不长途跋涉,从外地大量调进炼焦用煤,在全国造成了南煤北调、北煤南调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占用了国家运输力量,还增加了焦炭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使我国煤炭资源不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采用以肥煤、气煤为主要原料炼焦以后,由于肥煤、气煤许多地方都有,就改变了许多焦化厂过去舍近求远运煤的现象,因而使运输费用减少,焦炭成本降低。目前包钢焦化厂运煤距离比过去平均缩短百分之二十四,减少运输量一亿三千万吨公里。由此而降低的生产费用达一百四十多万元。
新配煤方法还提高了煤的挥发分比例,增加了化学工业产品,因而也增强了焦化厂支援农业的力量。
目前,全国一些重要的炼焦厂如包钢、石钢、重钢和武钢的炼焦厂都建立了配煤试验站,继续大搞炼焦配煤科学试验,为进一步扩大使用新煤种创造了条件。(附图片)
包头钢铁公司焦化厂职工用肥煤和气煤炼出好焦炭。这是他们正在准备出焦。         萧松煜摄(《冶金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黄河首次洪峰安全入海
新华社郑州二十七日电 今年,黄河首次洪峰安全入海。
这次洪峰是最近黄河中游普降大雨形成的。二十二日十九时,河南花园口出现六千六百秒立方米的洪峰。二十六日上午六时,洪峰已通过山东利津安全入海。
洪峰出现以前,黄河河务局和河南、山东两省的不少领导干部,都上堤检查堤防和防汛准备情况,沿河两岸的防汛队伍,也都上堤,日夜防守,并加强了险工地段的防汛力量。
目前,黄河河水已下降到正常水位。防汛队伍仍以有备无患的精神,注意水情变化,随时战胜可能到来的更大洪水。


第2版()
专栏:来信

鸡泽辣椒恢复生产
近销全国、远销国外的鸡泽辣椒,这几年来由于放松了领导,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下降。一九六四年仅种了一千多亩,只有一九五六年栽培面积的几十分之一。
河北省鸡泽县栽培辣椒至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在一九五二年以后到一九五七年合作化时期,辣椒种植面积二、三万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很不稳定,有时一万多亩,有时几千亩,一九六四年仅种植一千多亩。
鸡泽县辣椒种植面积减少了,确实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是影响了国家收购计划的完成。第二是大大减少了公社、生产队收入。鸡泽共有六个公社、七百四十八个生产队产辣椒。以一九六四年的生产收入粗算,农业总收入三百三十九万多元,其中种植辣椒收入十万元,辣椒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二点九。如果恢复种植五千亩,共可收入五十万元,大体相当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今年鸡泽县已注意了这项生产,已落实了种植面积二千四百多亩,其中一半以上是生产队集体种植的。这项一度被人忽视的生产,又纳入了当地生产计划。
邯文
按:鸡泽辣椒,多年来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国外称为中国邯郸辣椒。国内外消费者对它的评价是:肉厚、籽香、油性大。


第2版()
专栏:编后

重视特产
辣椒是一种调味品,是人们习惯吃的“四辣”(葱、蒜、姜、辣椒)之一。调味的东西嘛,多种一些,少种一些,关系似乎不大。看了《鸡泽辣椒恢复生产》这封来信,使人不能不重新考虑这种看法。
鸡泽辣椒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中国邯郸辣椒”。我国各地栽培的特产作物很多,每种特产作物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它们都是人民生活需要的东西,有些又是重要出口商品。有人把我国的特产称为“国宝”,看来并不过奖。
特产,当然不是大量的普遍的生产。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在人民经济生活中,它可能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辣椒是鸡泽的特产,鸡泽种少了,它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国家收购任务完不成;公社、生产队的集体收入减少了,这就不能不使生产队的扩大再生产和社员生活的改善受到一些影响。看来无足轻重的辣椒,在这里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一种土特产品能不能得到恢复发展,关键在于产区领导者在领导农业生产中,能否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生产项目来抓。 鸡泽辣椒今年种植面积有所恢复发展,正说明这个道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特产作物种类繁多,每个栽培特产作物的产区,都应当重视它的特殊价值。


第2版()
专栏:

临猗农业机械站职工积极改革工具
试制成功“一条龙”大型复式作业机具
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临猗县国营农业机械站,今年夏天用自己试制成功的机引“耕、耙、播、耱”一条龙的大型复式作业机具,给一些公社生产队播种晚秋作物,提高了耕作质量,加快了播种进度,很受社员欢迎。
“耕、耙、播、耱”一条龙的大型复式作业机具,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操作。它主要由四铧犁、农家耙、播种耧和农家耱四个部件组成。这四个部件由牵引架顺序连接,在机车牵引下同时进行作业,一次就可以完成深耕、耙地、播种、耱地四道工序。过去在一亩地上完成这四道工序,需要一个人力和两个畜力干一天,现在使用这种机具一天就可以完成八十到九十亩地的播种任务。
临猗县每到夏播季节,劳畜力十分紧张,历年都来不及除掉麦茬,便在麦茬地里浅耕下种,对产量影响很大。为使晚秋作物达到稳产高产,去年春天临猗县的国营农业机械站采取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老农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耕作习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适合当地播种需要的“耕、耙、播、耱”一条龙的大型复式作业机具。这种机具试制成功后,去年已经开始使用,效果很好。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工效,而且也提高了耕作和播种质量,对增产有促进作用。据典型调查,去年使用这种机具播种的几个生产队,一般比用牲口播种每亩可增产百分之二十左右。同时这种机具下籽均匀,比人工播种一般可节省一半左右的种籽。
山西省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认为,这种农具效果很好,可在全省推广使用。华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经验巡回调查组的人员,今春对这种机具鉴定后,也表示了肯定的意见,目前,临猗农业机械站已制成这种机具二十六台,为全县夏播服务。


第2版()
专栏:

春风杨柳万千条
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疫区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同血吸虫病展开顽强的斗争,送走了“瘟神”。现在,这里到处是人寿年丰的兴旺景象
余江县血吸虫病疫区,包括四个公社、两个农场和一个镇,方圆五十里。相传,这里血吸虫病流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中解放前五十年最为严重。在那些年,死于疫病的不计其数,大批农民被迫离乡外逃,大批农田无人耕种。根据当地群众的回忆,在那五十年间,这一带有二十多个村庄,毁灭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和血吸虫病的猖獗蔓延。
今天,这样的时代连同它带来的穷困、衰败,已经一去不返了。从疾病重压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依靠人民公社的优越制度,以迸发出的无穷精力,重新绘制自己家乡的图画。荒芜的田地被开发出来,连河滩也被辟为良田;滋生血吸虫的死水塘、污泥沟,也被填平、挖净。解放前这里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只有一两百斤,最高也只有三百斤,解放后逐年增长,有些生产队近年来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千斤队”。最近记者访问这一带的许多村庄时,只见渠道纵横,清水畅流,田园处处好庄稼。人们高兴地说:早稻丰收眼看又要到手了。
人民生活的变化更是明显。记者到平定公社兰田大队张家滩生产队贫农社员张进贤家的那天,张进贤的六十多岁老妈妈,正欢天喜地地为全家人张罗缝制新衣,请来的裁缝师傅,在堂屋里踏动缝纫机嘀嘀哒哒响个不停。张进贤原来是兄弟三人,到快解放时只剩下他一人,也患了血吸虫病,十七八岁了,还只有桌子高,跟随妈妈沿街讨饭。解放后,他两次住进人民医院,只花了六元钱就治好了病。现在的张进贤成了强壮的劳动力,担任着生产队的作业组长,已经结婚了。谈起这些,老妈妈欢喜得放大嗓门说:“现今就是好哩,毛主席救了一方人,救了我们一家。我端起白米饭碗,就想起毛主席。”她很有兴致地让我们看给媳妇做的府绸花小衫,向我们数道着几年来添置的帐子、被子等家当。
张进贤一家的变化,只不过是这一带成千上万户贫苦农民家庭变化的缩影。走进这里每一处村庄,都可以看到用方整红石新建的房屋,新木壁板还在散发着清香;走进社员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添置的农具和家具。
一些解放前濒于灭绝的村庄,现在人口兴旺,老年人也健康长寿。解放前夕只剩下八户二十四人的邓埠公社西畈大队建头生产队,现在是二十三户一百零三人。随你走进哪个村,总有些活泼的孩子追随着你,他们面色红润,身体健康,满庄里都可以听到他们嬉戏和喧笑的声浪。经过人民医院的治疗,恢复了健康的老年人,也是越活越硬朗。在这一带村庄里,经常可以听到老年人热爱集体,把余生贡献给社会主义事业的佳话。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为扑灭严重危害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血吸虫病,领导人民开展了群众性的防治血吸虫病的斗争。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清除血吸虫病寄生钉螺生存的污水死塘;一九五六年又调集大批医疗防治人员,设置专门的防治指挥部、站,为当地四千多患者治疗。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到一九五八年,现有血吸虫病人基本治愈,并在这一地区彻底清除了血吸虫寄生钉螺,根除了血吸虫病,送走了瘟神。这以后,人们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人们深深地懂得新生活是怎样来的。他们说: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们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记者最近在疫区访问的时候,走到每个社员家里,都可以看到迎门高贴的毛主席象,有的还贴着用各种笔迹抄录的毛主席为余江人民消灭血吸虫病而写的诗:《送瘟神》。人们决心用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的革命的精神,来回答毛主席、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平定公社兰田大队蔡家生产队贫农社员蔡钦行的话,道出了当地人民的心意和抱负。他说:“我们种田人的责任,就是把田种好,对国家多作贡献。不能有了白米饭,忘了党,忘了国家,忘了革命。”记者参加过张家滩生产队的一次社员会,会上讨论的是积肥的问题、匀田质量的问题。但是不论大小事,他们都拿到“革命态度”上论一论,看看合不合“革命态度”。正是这样一个一心为革命的态度,推动着这个队几年来生产连年跃进。一九六三年全队平均亩产粮食一千零四十八斤,一九六四年跃到一千二百零一斤,今年社员们决心再上一层楼。
现在,这一带人民正是以坚定的革命意志,热火朝天地开展着三大革命运动。贫农生产队长姜季万说得好:“革命是不能停顿的。国家不停地前进,我们也要不停地前进。”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