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以农养牧以牧促农 自力更生自繁自养
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出现一批先进单位
全国畜牧工作会议号召各地认真学习它们的革命精神,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加速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新华社十三日讯 我国出现了一批自力更生发展畜牧生产的先进单位。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畜牧工作会议号召各地认真学习它们的革命精神,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加速我国畜牧事业发展。
这些先进单位,有的是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坚持自繁自养方针,由缺畜变为有余;有的是积极实行以农养牧,以牧保农,农牧并举,实现农牧双丰收;有的是大抓养猪事业,作到了猪多、肥多、粮多;有的是建立起大牲畜繁殖基地,外调牲畜支援缺畜区;有的是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发动群众防治疫病、革新饲养方法、改良牲畜品种有突出成绩。这批先进单位当中,比较突出的有:山西省永济县,河北省遵化县、围场县,四川省洪雅县、安岳县,福建省长泰县,浙江省嘉兴县、平湖县,上海市郊区,吉林省农安县万顺人民公社,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湖北省荆门县掇刀公社双喜大队,新疆尼勒克县红十月公社,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公社等。
晋南平原的永济县,是北方棉区自繁自养大牲畜解决畜力不足的一个先进单位。这个县实行“固定基本繁殖母畜”的办法,从适龄母畜中,挑选体型好、繁殖力强的母畜,减少使役,以繁殖为主。从一九六三年来,全县固定了基本繁殖母畜四千九百二十九头,占适龄母畜的百分之六十一。实行这种办法以后,繁殖率很高,两年半时间全县纯增牲畜五千八百九十三头。安岳县是南方水稻地区自力更生发展水牛的榜样。从一九五五年起,这个县就自繁自养水牛,到一九五八年就满足了本地的需要,一九六一年以来还陆续支援外地水牛一千六百多头。
长泰县、遵化县、吉林省农安县万顺公社,是认真贯彻农牧并举方针,实现农牧双丰收的样板。长泰县是个土地多、劳动力少的山区,原来耕作粗放、肥料不足、产量不高。为了改变山区生产的落后面貌,这个县认真地总结了有些地方畜牧生产和农业生产相互促进的经验,大抓养猪,大抓大牲畜繁殖,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的三年中,养的猪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耕牛也逐年增加,不仅耕牛负担的耕地面积减少,每年还向外地输出七百多头。同时,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六四年全县平均亩产达到七百三十七斤,比一九六一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六点四。遵化县通过总结典型经验,树立标兵,使广大社员认识了农牧结合的重要性,调动了他们发展农牧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全县平均每户养猪三头,大牲畜数量也超过了这个县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四百一十八斤。万顺公社在公社化以前牲畜少,土质薄,粮食产量低。当时农民中流行这样的话:万顺堡,碱巴拉,牲畜少,地势洼,三年庄稼两年瞎,吃饭、花钱靠国家。公社化以来,他们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一手抓农业,一手抓牧业,牛、马、驴、猪全面发展,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九六四年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二倍,还从畜牧业收益中提取公共积累七十五万元,社员收入也逐年增加,大部分社员有存款。
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成绩突出的川西平原上的洪雅县,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发展水牛。三年来,全县水牛增加百分之六十,近两年每年调出水牛四千多头。围场县是个半草原地区,根据本县特点,加强草原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地解决农、林、牧的关系,并且在牲畜饲养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大牲畜的发展。去年全县繁殖幼畜一万八千七百多头,比上一年提高百分之六点六,一年当中就输出商品牲畜一万多头。掇刀公社双喜大队为了发展水牛,长期坚持执行耕牛繁殖奖励政策,认真依靠贫农下中农社员,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饲养管理制度,十年来水牛繁殖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牛五十五头。
杭嘉湖平原上的嘉兴、平湖县,是两个猪多了还坚持多养猪的好典型。他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养猪的方针政策,持续地大抓养猪生产。现在,平湖县平均每户养猪达四头以上。嘉兴县去年在前两年养猪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多养猪,全年养猪量又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六,平均每户全年饲养猪四点八头多,猪多、肥多、粮多,一九六四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多斤。北京郊区的陈各庄大队,是养猪生产中作到私养公养双繁荣的典型。这个大队通过发展集体养猪,为社员提供猪仔,帮助社员解决饲养、防疫中的问题,多方面鼓励社员养猪,特别是注意扶持贫农下中农社员养猪。去年全大队集体和私人共养猪一千六百六十二头,比公社化前增加四倍,全年平均每户累积养猪十头多,出售了四点四头。上海郊区集体养猪支持了社员养猪。去年以来集体养猪场普遍推广了科学的饲养方法,加速了猪只的发展。
红十月公社和乌兰毛都公社是两个发展细毛羊的旗帜。红十月公社加强畜牧生产的基本建设,为改良品种创造条件,并积极改进放牧管理工作,全社现有的六万九千多只绵羊中,改良细毛羊占百分之八十六。乌兰毛都公社通过培训技术人员,健全劳动组织和有关制度,使改良绵羊占绵羊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羊毛收入占公社总收入百分之七十六多。
(附图片)
福建省长泰县陈巷公社夫坊大队认真贯彻农牧并举的方针,大力繁殖耕牛。在山上办起了养牛场,“以山养牛、以牛养田”。耕牛养得壮,繁殖快。目前全大队存栏耕牛达四百四十头,平均每户一头多。图为第四生产队的牛群从山上放牧归来 新华社记者 雷 普摄


第2版()
专栏:

大小革新相互结合 充分挖掘生产潜力
沈阳风动工具厂在技术革新中,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也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既提高了当前的生产技术,又根据长远需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技术改造
本报讯 记者史越峩报道:沈阳风动工具厂在工业生产新高潮中,广泛发动群众,围绕当前的生产任务开展小改小革;同时又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钻研生产中的重要新技术,使技术革新做到大小兼顾,相得益彰。今年他们的生产任务虽然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三十四,仍然月月完成国家计划,还抽调出几十名工人支援新厂建设。
风动工具是目前国家建设事业中很需要的产品。去年年底,有关领导部门要求沈阳风动工具厂大幅度增加生产。但工厂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等条件都感到不足。工厂党委及时组织职工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认真分析了主客观条件,大家一致认为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满足国家需要的唯一出路。于是,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就在全厂广泛展开了。工人们干什么,就研究什么,改进什么。不论生产工人,辅助工人,老工人,青年工人,都参加了这一活动。
风动工具上的每个备用件和出厂的产品,在出厂前都要打印号码和商标。这种工作一向都是手工劳动。过去,人们一直把它看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改进,每年耗费了大量劳动力。这次,一车间钳工小组工人改制成功一台半自动打字机,使打字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六倍。这是一件较小的改进,但分布在全厂几十种零件上打字的工人,把它当作一件大事。他们到一车间来参观学习,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厂就出现了汽动、滚动等四、五种机械打字机,不仅零件平面可以打字,斜面、凹面上也能机械打字,没有花国家分文投资,全厂几百万件零部件的打字作业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
小改小革看起来不显眼,这里节省一分钟,那里减少一道工序,但集中起来却是笔大账,解决了大问题。从开展小建议、小革新、小改进和小创造活动之后,全厂生产车间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职工都能有所改进,有所革新,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发掘出了大量的生产潜力。例如,今年,工厂生产每台凿岩机的生产工时,从去年的二十五小时降低到二十一小时,这样全年等于增加了五万多个工时。这些工时可以增产二千三百八十台凿岩机。
沈阳风动工具厂的领导没有满足于群众性的小改小革。他们认为要使风动工具的生产与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还必须发展品种,采用各种新技术,从根本上对工业生产进行技术改造,而这个任务不是只靠群众性的小改小革所能完成的。因此,这个工厂又组织了一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技术队伍,集中力量专攻厂内带根本性的技术革新问题。他们一方面通过试验,有组织有计划地采纳和引进兄弟企业的革新成果和新技术;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动向和群众的生产实践,革新和独创新的生产技术;同时还从本厂工人小改小革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苗头,加以发展提高。例如,这个厂一向都用万能机床加工工序很短的小零件,工艺不合理,设备利用价值低、浪费大。今年年初,生产工人在万能机床上作了许多小革新,开始是采用一刀多刃,后来改为多刀多刃,原来要几次加工的零件可以一刀成。工厂的技术人员受工人小改小革的启发,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台65—1型液压半自动机床。这台机床有两个刀架,可以同时加工五、六道工序,单机生产效率提高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为我国风动工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
另外,他们在设计新品种,改革老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还进行了许多项目的技术革新。去年他们已经采用的如盐浴淬火、渗炭剂、防锈剂、氰化处理、电化学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有五十余种。今年以来,他们还根据生产和使用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和试制成十几种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适合我国需要的新型风动工具。
这些新技术的革新成功,虽然比较费时,见效也没有小改小革那样快,但一旦成功以后,就能使生产获得大幅度跃进。这个厂每年要为采掘、建筑工业生产大批凿岩机活塞备品备件,过去由于材料差,一个活塞只能使用四百小时就磨损了。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新的技术理论,采用了一种含钒的新材料,改革了铸造加工工艺,现在活塞的使用寿命已从四百小时提高到八百小时,使产品寿命延长一倍,一台能顶两台用。他们试制成功的一种YT25凿岩机,比同类型旧凿岩机重量要轻五公斤,操作工人由两人减为一人,效率比旧产品提高百分之五十。据煤炭工业部计算,如果煤矿掘进工人全部采用这种新凿岩机,一年中即可节约资金四百万元。目前,这一产品已经正式投入生产,供应采掘工业需要。
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实践证明,把群众性的小改小革和专业人员的大改大革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是工厂企业开展技术革新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2版()
专栏: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凉山地区农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彝族社员同汉族社员亲密团结、互相协作,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力争农作物增产
据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是过去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要增产措施的大小凉山地区在今年农业生产新高潮中的新变化,它标志着凉山彝族人民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不久前来到这个一九五八年前还处在奴隶社会的地区时,看到了翻身彝族人民热火朝天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动人景象。当时许多地方正栽插水稻,但已进行了一个冬春的改土开田工作并没有停止。在昭觉河畔,在丛山之下,到处可以看到彝族社员正在赶修田埂和翻耕新辟的水田。有时,记者几天前经过的坡地甚至田间通道,在归来时已经变成水田,栽上秧苗,变得难以辨认了。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今年彝族社员已经把七千多亩坡地改造成为梯田,把四千多亩旱地改变成水田,新修、整修的中小型水利工程有二千一百多处,全州还新建电力提灌站、水轮泵站五十多处。据统计,全州扩大灌溉面积达一万四千多亩,改善灌溉面积三万多亩。在进行这些农田基本建设后,今年全州玉米、水稻两项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五万亩左右。
凉山彝族自治州解放前生产力十分落后,许多地方还实行刀耕火种。一九五八年这里完成了民主改革,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但是,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又缺乏精耕细作的经验,许多荒芜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这几年各农业社一般都采取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来发展生产。粮食亩产解放前不到一百斤,现已达到二百至三百斤,这样,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条件。
进一步改革落后的耕作习惯,学习并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凉山彝族人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彝族社员同各级干部一起,种植了各种试验田一千六百多亩,样板田二万六千多亩。昭觉、越西、金阳、普格等五个县以样板田为基地,试办了第一批共十四个政治技术文化推广站,组织青年学习和推广各种先进技术。今年全州各地还通过种样板田的方法,广泛推行了增施肥料、推广作物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中耕管理等关键措施,今年全州各地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作物施用的底肥,就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在改造自然、夺取高产的斗争中,大小凉山的农业社与农业社之间、彝族社员和汉族社员之间,亲密团结、互助协作的风气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一个农业社牛力不足,别的农业社立即牵上耕牛带上犁头前来支援;有的农业社缺乏种子,附近农业社立即调剂出多余的良种,有的彝族社员不会育秧,汉族社员就主动前去帮助。一些解放前隔阂很深的彝、汉族社员,在这次互相帮助中进一步消除了隔阂,加强了民族团结。
现在,广大彝族社员正力争今年农业生产有一个好收成。
(附图片)
孙传琪(左)、巫方安(中)是最先志愿到大凉山当农民的两位共青团员。她们从当了五十多年奴隶的曲比拉且(右)那里,了解到过去奴隶制度的黑暗,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她们决心把青春献给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凉山 新华社记者 金勖琪摄


第2版()
专栏:

伊克昭盟大力扩种优良牧草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十三日电 内蒙古伊克昭盟广大农牧民今春以来大种优良牧草。据最近统计,全盟已播种草木樨、苜蓿和苏丹草等四十一万亩,等于去年种草面积的四倍左右。
今年新种的牧草,普遍出苗良好。播种较早的地方,新草已经长高了。现在,各地正在加强对新草场的培育管理。
伊克昭盟地处荒漠草原,风大沙多,牧草普遍稀疏低矮,牲畜缺草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公社化以后,这里的农牧民除以植树、造林、种草等办法逐步治理沙漠外,开始种植优良牧草,为牲畜建立饲草基地。但在起初,不少人怕种的草牲畜不吃,怕影响放牧,怕与粮争地。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盟的领导机关一方面对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同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树立样板,总结经验,使群众逐步认识到种植牧草是改造自然、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一项重大措施。
经过思想教育和不断总结推广各地的实践经验,伊克昭盟种草工作逐步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盟几年来种植的牧草,累计面积已达一百三十多万亩。


第2版()
专栏:

淮南制成新型运输机械
淮南煤矿最近制成了一种新的运输机械——绳架式皮带运输机。
经过淮南煤矿地面和开滦煤矿井下生产试用证明,这种绳架式皮带运输机的性能良好。它用的皮带宽八百毫米,在三百米的运距,每小时能运三百五十吨煤,比目前我国煤矿靠近采煤工作面的中间巷道普遍使用的运输机,运输能力有显著提高。
这批绳架式皮带运输机是由北京矿业学院、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煤矿机械研究所和淮南煤矿机械厂,实行三结合,以厂为主设计、制造出来的。


第2版()
专栏:

武汉制成新农药青虫菌
一种新的农作物杀虫剂——青虫菌,在武汉试制成功。青虫菌是一种细菌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农业、林业部门在湖北、广东、新疆、辽宁等省、区进行了大面积试验,证明这种杀虫剂对水稻稻苞虫、棉花红铃虫、蔬菜菜青虫、菜螟、松林松毛虫等的防治效果都很好。
青虫菌杀虫剂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武汉抗菌素厂等单位研究试制成功的。


第2版()
专栏:

山东制成环道形孵化缸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最近试制成功了一种孵化淡水鱼苗的工具——环道形孵化缸;经在所内应用,效果良好,鱼苗孵化下塘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环道形鱼苗孵化缸,是根据环道流水孵化的原理,利用普通的瓷缸设计改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只要有一定高度水位的地方都可以安装使用。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短评

一台新机床的启示
沈阳风动工具厂在技术革新当中,设计和制成了65—1型的液压半自动机床。这种新机床可以同时加工五六道工序,为我国风动工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
这台新机床的诞生,是从微小的改革开始的。最初,工人们为了改进加工方法,作了一种一刀多刃的小改革。后来把它发展为多刀多刃,使原来要几次加工的零件,一刀可以完成。工厂的技术人员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设计制成这台新机床,使这项革新实现了一次飞跃。
世界上一切新技术,本来都是在生产实践中,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起来的。生产实践是发现和发展一切新技术的基础。因此,在技术革新中,要十分重视工人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革新和创造,认真加以研究总结。沈阳风动工具厂的技术革新所以搞得比较好,就好在重视了这一点。他们广泛发动工人,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使生产车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职工都有所创造,有所革新,这样,就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技术萌芽。这台新机床,就是在这样的沃土上成长的。
工人们提出来的许多有价值的革新创造,最初常常是“小”的,如果不注意发现它,它们就有可能夭折。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同志们善于小中见大。一个刀具的改革,看来是很小的,可是他们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最后终于搞出了一台大机床。
评论这台新机床的诞生,还应当充分估价技术人员的劳动。没有工人们最初的实践和小革新,人们固然不可能凭空设想出这样的机床,但是没有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新机床也不可能得到成功。
在技术革新活动里,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工厂企业技术革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既要解决当前生产上的一些问题,又要根据企业的长远需要,进行一些更根本的技术建设。例如发展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试制新材料等等,有计划地在这些方面进行革新,对发展一个工厂的生产力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工作,有很大部分需要技术人员积极参加。
沈阳风动工具厂的技术革新所以搞得比较好,就好在他们既发动了工人,又发动了技术人员;并且把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新机床就是这两方面相结合的产物。


第2版()
专栏:来信

我制服了铣床上的“小老虎”
我们车间有一台万能铣床,是加工凿岩机上的小零件的。在高速切削时,刀口下要飞溅出大量铁末,这些铁末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多度,它常常蹦到人身上,烧坏衣服或皮肤。有时又落在机床导轨面上,机器一开动,就研磨损坏了机床精度。更严重的是,在距离万能铣床两米外,有一台电动机,曾经有几次铁末落到电动机里,烧坏了里面的线圈,造成了事故。多年来,厂里的工程技术人员想过不少办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再没有人敢去碰它。
过去,我也曾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一转念: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还有什么办法呢?就在去年下半年,我们车间里来了一位新学徒,正在旁边的车床上干活时,铁末蹦到她的眼睛上,把眼皮烧伤了。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徒工进厂头一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故,这是多么糟糕啊!我想,为什么在这些碎铁末面前,人们竟这样无能为力呢?从此,我憋了一股劲,决心要排除困难,对付这个难题目。
一个星期天,我和爱人到公园去玩。看见铁笼里关着一只老虎,这只高山野林里的猛兽,如今被关在笼子里,供人们观赏。我看了这个情景,头脑一下开了窍:老虎是要伤人、吃人的,看来挺厉害。如果人怕它,躲它,不敢碰它,就有被它吃掉的危险;可是你不怕它,找出它的弱点,想办法捉住它,用铁笼子把它关住,它有多么大的能耐,也使不出来了。我那台铣床,不也象一只“小老虎”么?刀口下飞溅出的铁末,又伤人,又损机器,看来也挺厉害。如果你怕它,躲它,不敢碰,不敢摸,当然就步步被动,免不了受害。如果我也象对付这只老虎一样,找出它的弱点,把它捉住,用一个铁罩子罩起来,不是就可以降服它了吗?回厂以后,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给车间里的同志们,大伙支持我,要我试试看。
我做了个铁罩子,经过试验,果然铁末不再乱飞乱蹦了。但是还有两个缺点,一是刀在罩内转,铁末落在工件表面上,工件表面不光滑,会影响产品质量;一个是铁末本身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出去,热度增高,容易出事故。我就研究了铁末飞出的方向,改变了阻挡铁末的挡板的角度,使铁末顺着挡板落在床面上。又在罩子上钻了许多小孔,让罩内的热量能很快散发出来。这样,“小老虎”终于被制服了。
看来只是一件很简单的小改革,却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以后,我干活时不用再躲躲闪闪,夏天也不用穿很厚的衣服挡铁末了。由于减少了躲避铁末来回奔走的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久前,昆明、天津等风动工具厂的工人同志来我厂参观时,看到这个小改革很感兴趣,当场就画了图,准备回去也制服自己铣床上的“小老虎”。
沈阳风动工具厂一车间工人 孙鸿义


第2版()
专栏:来信

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谋方便
我们车间,过去在技术革新方面有不少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们提出一个小改进,小革新,都要经过小组、车间、科室、厂部等六、七道关卡批准、审查和登记,手续繁多,工人们把这叫做“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关”,最后才由工艺科统一计划,指派技术人员来作试验。结果,技术革新就成了多数人提建议,少数人干。技术人员人数少,忙不过来,工人们的建议往往被压在办公桌上,长期不能兑现。
在这次生产高潮中,我厂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取消了过去不合理的烦琐制度,实行了工人与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新办法。工人自己提建议,自己制作,自己试验;厂部技术人员帮助工人研究、帮助工人画图,帮工人实现革新。这个办法得到了工人们的普遍欢迎。工人反映,过去提个合理建议,费好大的劲,老是在上面转圈子批不下来,干着急也没有用,现在的新办法正合了咱工人的脾性。这个办法实行以来,技术革新比过去进展快得多,好些过去拖了很久不能解决的老问题也解决了。例如我们车间有一种产品上的零件,叫螺旋棒,由于卡具不好使,螺旋棒的长短不好掌握,质量保证不了。工人在一年多以前就提过一个改革机床的建议,一直在各部门“旅行”,没有批下来。后来工人憋不住了,就想自己动手试验。可是制度又规定技术革新只能由工艺科统一安排技术人员来做,不准工人自己干,这项建议就没有实现。这一次,工人又把这个老问题提出来了,因为工程技术人员下到了车间,和工人一起动手革新,终于得到成功。改革后的机床,操作起来方便,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个新办法,大大调动了工人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挖掘出了大量的生产潜力。到六月十五日前后,全车间大的和小的革新项目已达到一百二十多项,其中有不少的项目已经及时纳入了工艺。我们把所有的革新项目,都编成了号,登记下来,使它不至于被丢掉。过去,我们有些革新项目,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往往做了一阵就被丢掉了,没有巩固下来。象第七生产小组在加工凿岩机上的连杆护筒部件中,去年工人曾经进行了一项革新,消灭了大量出废品的现象,但这项革新干了一阵以后就丢掉了,人们又照老办法进行生产。直到这次技术革新中,我们才重新把那条丢掉了的革新项目查了出来,作了正式的技术鉴定,列入了工艺,这样就再也不会被“丢掉”了。
沈阳风动工具厂一车间主任
张宏勋 王世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