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运用辩证唯物论改革训练方法
解放军某师副师长 朱尤林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都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都必须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辩证唯物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毛主席的这个教导,对于搞好部队军事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我们本着敢于实践、敢于革命的精神,以《实践论》为武器,对训练方法上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实战、脱离群众的倾向有所克服,对束缚领导与群众手脚的“框框”作了一些改革,破除了一些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使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扬,提高了训练质量,初步摸到了改革训练方法的门路。从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践论》和《矛盾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学会运用它,是工作上能否“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关键。
由从主观出发到从实际出发
以往,我们在机关训练上,存在着许多主观主义的“框框”。每进行一次演习,总是事先编好成套的想定、计划和方案,而后坐上汽车到野外去套地形,按部就班地推演情况,程式进行完了,训练也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年复一年地下去,演习变成了演“戏”,越演越死,越来越脱离实际,严重地影响了机关指挥水平的提高。在学习《实践论》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回顾了过去吃过的苦头,开始认识到:从主观出发和从实际出发,这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正确的演习计划、方案应该从实践中来,任何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的演习,对于机关的建设都是有害无益的。去年司令部演习的时候,我们一反往常的做法,事先不主观主义地坐在家里搞成套的想定和战斗文书,只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对打法设想个初步方案。接受战斗任务以后,在短时间内搞好组织准备,拉上就走,边走边出情况,边研究处理,不断发现新的情况,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充实计划、方案,使之完全适合山岳丛林地打运动战的要求,严格锻炼机关在战斗情况急速变化之下的组织指挥能力。这么一来,许多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客观实际迫使大家非去想办法改变那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和做法不可。这对机关的同志就是一个实际的提高。从前,坐着车子搞演习,步兵走到哪里,炮兵跟到哪里,地图上用铅笔一画,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离开公路行军,强渡江河,机械牵引的火炮走不动、过不了,就得想办法把它配置在能支援步兵作战的机动位置上,或作其他处理。过去,战斗方案一定下来,就按照计划一直推演到底。这次,在一切组织完善,准备对“敌人”实行分割截击的情况下,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调转头来首先歼灭孤立的“敌人”,所有的计划、方案就得在短时间内重新制定,人员就要重新分工,大家就得废寝忘食,吃大苦、耐大劳,急速行军,连续进行长时间的紧张复杂的战斗作业。这就使没有打过仗的同志开始懂得了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使打过仗的同志体会到了新条件下的新要求。许多同志反映:“这样的演习才象个打仗的样子!过去演习是套框框,老一套;这次演习是搞实战,新门道,思想作风都提高。”
打破“框框”以后,还大大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战斗文书,使机关的同志从文件中解放出来,真正投入到掌握分析情况、又参又谋的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司令机关的头脑作用。以往进行这样一次演习,一般要制作十四份战斗文书。这次只发了六个战斗文书,就完成了任务。
由空谈理论到亲自实践
经过实践,我们的认识有了提高。在组织连以上干部研究山岳丛林地行军作战指挥问题集训的时候,我们决定彻底改变过去空谈理论的做法,边实践边研究理论,干部完全按战士的要求,亲自当兵体验,从战士的实践中来研究干部如何组织指挥,使研究出来的意见真正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可靠基础上。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受到了旧习惯势力的抵制。有的同志反映:“这样做不行,太累了,学不到东西。”有的主张一天走二里路,坐下来好好研究理论。究竟要不要亲自实践?怎样实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大家带着问题去学习《实践论》,回想过去的战斗经验是怎样得来的,使每个同志明确:要不要亲自实践,是承认不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本源的问题;离开亲自实践,满足于抽象的理解,不可能真正掌握实际知识;听别人讲十次战斗经验,不如自己亲自打上一仗;坐在岸上研究渡江和亲自下水实践,骑马行军和背上背包行军,一天走二里路和走几十里路,是绝然不同的实践;离开战士的实际,就研究不出正确的指挥来;否认直接实践,就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这种学习鼓舞了大家敢于实践的勇气和信心。
有了统一的认识,就有行动的一致。从师的领导同志到连长、指导员,人人按战士着装,编成一个步兵连,团长当排长,营长当班长,到山岳丛林地进行现地演练。大家亲自扛上竹筏去渡河,亲自背上行军锅行军,亲自穿林开路,搭棚做饭。严格按照战斗要求,连续进行了二十二天的演练。经过实践,每个人的感性知识增多了,头脑丰富了,过去的许多主观主义看法和作法,也改变了。以往泅渡江河,一个连要搞许多竹筏子。竹筏笨重,行动迟缓,干部只管下死命令,老埋怨战士动作慢,这次大家亲自扛上竹筏练一练,就尝到了味道,逼着去想办法改进渡河器材,减轻部队的负担,终于试验成功了十多种轻便器材,加快了渡河速度。过去干部打着空手或者骑马行军,对战士的疾苦体会不深,对掉队的同志批评多关心少。这次亲自当兵,就体会到了负重行军穿林的艰苦,懂得了要发扬官兵一致、团结友爱的精神,做好思想工作,搞好生活管理。正象同志们说的:“不入深山,不识猛虎。一切真正的经验只有从直接实践中才能得到。”
有了实践的感受,就有了研究组织指挥经验的基础。后来,通过群众性的民主讨论,把每个人的实践体会汇集起来,加以比较、鉴定,总结提高,便得出了一套步兵连在山岳丛林地行军作战和生活管理的训练经验。干部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由抓表面现象到摸客观规律
技术训练,几年来形成的“框框”也不少。搞射击,就是研究如何扣扳机,如何抵肩,手怎样握枪,脚怎么蹬地,经验各种各样,要领极其繁多,全在表面现象上作文章。因而,这里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到另外的地方就不灵。今年集训射击的时候,我们本着毛主席“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的教导,开始注意从实践中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对改进技术训练作了一些尝试。
学员集中以后,先学《实践论》、《矛盾论》,掌握唯物辩证法,而后由教员简要介绍射击基本要领和要求,让学员自己去摸索研究各种武器不同的射击规律,启发学员动脑筋、想问题,刻苦钻研试验,把射击训练搞得生动活泼。练动作和摸规律,得出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轻、重机枪连发射击,过去打得不好,不少人认为打连发枪会向前跑,主张把脚架固定死,身子支撑稳,抵肩抵死,不使枪运动。结果,老是打不准。这次经过大家反复试验,才摸到武器本身在射击中有正直、平正、自然前后运动的规律。人的操作必须适应这种规律,才能打得准。运用这个规律进行射击,不给枪任何约束力,命中率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从而使大家找到了过去射击过不了关的根本原因,接受了操作上犯主观主义的经验教训,更加体会到了摸武器规律的重要性。
从练动作到摸规律,训练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立姿射击,过去只在如何使枪不动上想点子,训练很长时间还打不准。现在通过摸规律,想出了以左右均匀移动来控制上下跳动的办法,只要掌握好击发时机,一般都脱不了靶,很快解决了问题。夜间射击,通过研究在视度不良情况下构成瞄准线的特殊规律,效果也很好。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武器也同样,人要掌握好武器,就要通过实践认识它的规律性。否则,一切违反武器规律的操作要领,在实践中都没有不失败的。
干部们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用到哪里哪里灵。他们说:过去认为毛泽东思想只能作政治动员,管不了打枪,现在经过实践,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任何事情都能管,就看会用不会用。
(原载六月二十一日《云南日报》,本报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

人工喉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生 杨仁中
一定要让失去喉头的阶级兄弟重新说话
一九五七年我在山东医学院毕业,留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当耳、鼻、喉科住院医生。初走上工作岗位,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我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工人家庭里,解放前父母在济宁市美帝国主义办的一所教会医院里做勤杂工人,终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了洋人的欺凌。我那时年幼,因为家庭生活贫困,不得不经常到垃圾堆里去拣煤渣,到运河岸上去拉纤和做一些零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弟弟妹妹生病无钱医治,被披着“慈善”外衣的美国大夫骗去搞试验而活活害死。解放后,由于党的培养,我这个受苦的穷孩子才能够大学毕业,并成了一个人民医生。我决心不忘本,不辜负党的培养,听毛主席的话,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民医生。
我刚开始临床工作不久,就接触到好几位喉癌患者,他们的痛苦给我印象很深。这些病人的喉头生了恶性肿瘤,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办法,是采取早期手术,割除喉头。喉头切除后,失去了发音器官,就会变成一个能听不能说的“哑人”。这种哑人比天生的哑人还痛苦。因此,有些病人怕失去语言能力,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这样就可能活活地憋死。有些病人,虽经反复动员,同意了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后即将失去说话能力,往往一再要求延期做手术,结果失掉治疗时机。失掉了喉头的阶级兄弟的痛苦是难以形容的。一天,一位手术后的病员,递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大夫,我是一个工人,解放前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我的亲人一个个都死在资本家的手中。解放后,党和毛主席把咱们工人从十八层地狱中救出来,工人阶级当了国家主人,我和我的全家过着幸福生活。我生了病又送我到医院治疗,党和毛主席又一次救了我的命,但是现在我连高呼一声毛主席万岁都不可能了……,大夫,我要工作,我要说话,我要高呼咱们的恩人毛主席万岁……。”他两眼看着我,泪如雨下,我禁不住也流下了眼泪。我们是阶级兄弟,作为一个人民医生,有责任去解除阶级兄弟的痛苦,不仅要把他们的病治好,而且还要关心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同志的手说:“我相信,党一定能想法让你重新说话!”
但是,如何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我不是一开始就敢想敢做的,认为有知识有经验的专家多得很,数一千数一万也数不着我。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全国各个战线大跃进的形势鼓舞了我,打开了我的眼界。当时,我们学校和医院也正在大搞技术革新。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证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青年,应该向艰苦创业的革命前辈学习,应该向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学习,应该听毛主席的教导,敢想敢干。阶级的委托,大跃进形势的鼓舞,党的教导,鞭策着我立即行动起来。从此,我就思考、研究哑人怎样才能重新说话的问题。
科里大多数同志知道了我的打算后,都满腔热情地表示要尽力帮助我。我把想法向党委汇报后,党委更是大力支持我,使我感到无限温暖,增添了勇气。我是党培养和教育出来的青年,既不怕失败了“丢人”,也不想成功了个人能得到什么,唯一的念头就是让失去喉头的阶级兄弟重新说话。
毛主席的著作是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
怎么干呢?我在大学念书时,看见有的老师搞科学研究总是看文献,翻资料。开始我不自觉地也走上了这条路子。收集了很多有关发音讲话的书籍,如物理声学、发音生理学、语言学等等,弄了一大堆,读来读去,有时从晚上读到天亮。读了两个月,从理论到理论,从这个本本到那个本本,看过的书可真不少,被书压得头昏脑胀,却没有头绪,也没有结果。
正在我苦恼于不知道把干劲用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医院党组织给了我很大关怀,并指示我读毛主席的书。听到党委的这一指示,我嘴上虽然说“好!好!”思想上却有一个问号:干革命,进行阶级斗争,培养青年一代是离不开毛主席著作的,但是毛主席著作能指导我研究人工喉吗?那上面有一个药方能告诉我病人如何说话吗?有这样的想法读毛主席的书,当然也就学不进去。而认为前一段搞不出结果来,是因为自己读的业务书太少。因此,再收集文献,再读。结果,仍然找不到答案。
因割除喉头变成“哑巴”的阶级弟兄,听说我们在研究使他们重新说话的问题,高兴得不可形容。有一位工人同志交给我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大夫,为了让其他同志能够重新说话,我愿意忍受一切痛苦来协助你们搞好实验。阶级弟兄这种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动。他们多么渴望能够早一天重新说话呀!作为一个人民医生,应该痛病人之所痛,急病人之所急,我怎么能等下去呢?更不能打退堂鼓。我必须坚持下去,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前进,决不后退。
这时党委书记再一次指示我说,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在毛主席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科学实验也一定能在毛主席思想指导下取得胜利,你们还是应当认真读读毛主席的书,特别是读《实践论》和《矛盾论》,清醒一下头脑。带着吃够了苦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反复地学习了《实践论》。毛主席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毛主席的话一针见血地刺中了问题的要害,我研究人工喉的工作,就是离开了实践,所以问题无法解决。听听毛主席说的,看看我自己做的,大吃一惊:我走到哪里去了?
到实践中去寻找正确答案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到实践中去。首先到病人中去,实地观察病人。我认识到,要使病人重新讲话,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割除了喉头,病人不能用嘴和鼻子呼吸,靠颈部开的洞来呼吸,因此必须想办法把气流送到嘴里去;第二,病人割掉了喉头,失掉了发音器官,必须找到代替喉头发音的方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互相联系的,首先必须解决气流进路问题,才可能解决发声和讲话问题。
气流进路到底如何合适,我决定亲自体验一下。我把皮管插到鼻腔里,然后用皮球打气,同时作说话动作,结果在说话时,气流并不能很好地进入口腔。而且皮管一接触鼻腔的粘膜,就直流眼泪,打喷嚏,很不好受。实验失败了,但是它说明了气流不能从鼻腔进去,而要另找出路。为了研究口腔的固定问题,我把做好的模型放到自己口腔内做说话动作,结果弄得满口流血。证明了现有模型的气路太大,不好固定,影响口腔的协调动作。经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的材料,对研究工作很有好处。
气流的进路问题解决以后,就得着手解决发音的问题。病人已经失去了喉头,发不出声音。找什么办法来代替喉头发音呢?我决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研究那些能够发出声响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物体。前后解剖了许多人体和动物的喉头,每一次解剖中观察到的现象都仔细地记录了下来。经过综合研究,我了解到喉头的大小、结构与发音、呼吸、共鸣的关系。
为了研究能够发出声音的器械,我和科里的王有祥同志还到百货商店玩具部去观察有声的玩具,到乐器店去摆弄各种中西乐器,我们也曾访问过制造乐器的工人同志和乐器演奏人员。有一次,我看见能发出各种声音的泥娃娃,买了几个反复吹,又拆开来反复看,我发现软的物体发音比硬的物体发音好听,这就为发音共鸣的质量和大小问题的解决找到了门路。我们还从吹火用的风箱的构造得到启发,解决了进气门的结构的问题。
在人工喉的整个试制过程中,每一个关键性问题的解决,都是同有关工厂工人同志的积极帮助分不开的。很多器械的制作,我在研究中都有些考虑。但是我不会绘图,大体描出来,工人同志也看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就把工人请进病房,说明什么部位需要什么。工人一看就知道如何作,大体上要多大尺度和弯度,然后回到车间,边商议边制作。做出模型来再请病人试,提意见改进。
工人同志不仅能根据我的意图制造出模型,而且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使研究工作和器械性能得到改进和提高。第一型的共鸣腔照我原来的设想是用金属,可是工人同志则认为可用另一种材料代替,结果做出来效果的确很好,既轻便又好看,声音也好听。做发音膜,在我的实验中,一直是用乳胶膜,结果很不理想,可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后来工人同志提出改用另一种材料,做出来的发音膜,达到了耐酸、耐碱、耐温、耐湿,物理性能稳定的要求。
通过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认识由不正确到正确,逐渐提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由一条简单的橡皮管开始,找到了一个把肺部呼出的气流送到口腔的进路,解决了气流进路问题。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研究出来了一种特殊的发音器。在一九五八年底,使切除喉头的病人重新说话的工具——“人工喉”成功了。
通过“人工喉”的研究和试制成功,我深深体会到:毛主席著作不仅是指导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无往不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
反复实践,不断提高
由于人工喉第一型的研究成功,临床病人能够发音讲话了,病人和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但是“松一口气”、“差不多”的情绪也随之而来了,第一型不够理想的地方也就看得不怎么重要,认为改进和提高是今后长期的任务,得慢慢来。因此,在人工喉性能的继续研究中,就显得办法少了,困难大了。我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毛主席说:“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照自己,所谓“差不多”的思想不正是骄傲情绪吗?冷静想想第一型的成功,虽然使我国有了自己的人工喉,使切除喉头的病人不再“哑”了,但是第一型毕竟是比较粗糙的,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这说明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思想认识提高了,对于人工喉的要求标准也就提高了,以后工作的进展也就比较快一些。
每一型的出现,都是在前一型临床实用的过程中总结提高出来的。第三型出现后,病人说话的声音比以前好听,发音器有了外部调节,结构也比较精巧。但是仍有不少缺点,尤其是它还需要两手持托。病人能讲话了,就很自然地想到工作,迫切要求把两手解放出来。这就为下一型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在三型以后,人工喉的性能有较快的提高。
在人工喉的试制和不断提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失败的记录是很多的。我们用了相当长时间搞出来的一个发音器,实验时,声音好听,其他性能也好。可是把它用到病人身上时,不是发不出音来,就是声音难听。实验失败了,但是使我们想到了很多原来没考虑到的问题,为下一步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反复实践使我们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败,在失败后灰心丧气,站不起来。失败是认识客观规律过程中免不了的,从多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就可以积累最后成功的因素。“失败者成功之母”是一条真理,它会使我们在失败面前永远保持主动。
我们制造的人工喉目前已从第一型发展到第六型,虽然不断有所改进,但仍有很多地方还需继续提高。现在第七型正在研究制造中。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把人工喉改进得更完善,使失去了喉头的阶级兄弟有可能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第5版()
专栏:

在生产斗争中学习和运用辩证法
大连第一塑料厂工人 陈刚运
我想谈谈我和我们生产小组的同志在边学《矛盾论》、边解决生产问题中的几点体会。
思想和技术
熟练的技术,对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也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来。
去年十月份,我们车间接受了生产塑料方板的任务,当时,我们小组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这个小组的技术力量很强,一定能胜利完成任务。可是,结果任务完成得很不好。从质量标准来看,我们小组的产品质量,是全车间最低的。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只看到技术力量强的一面,忽视了政治思想工作,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针对这个问题,全组工人,反复地学习了《纪念白求恩》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文章。过去认为自己技术不错的人,进一步树立了精益求精的思想。发泡工刘德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用木板压方板时,都要用手摸一摸木板上有没有毛刺,虽然她的手被划破了几次,但仍然坚持做下去。看锅工姜世林等,认真地研究了跑料的原因,针对铅垫垫得不平、胎装得不正和蒸锅合得不严等三个问题,找出了解决办法,这样一做,质量就提高了。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看出,当时小组产品质量低,虽然有技术问题,但主要还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这就使我体会到,我是小组长,在领导小组生产中,不仅要不断地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以思想带技术,以政治带业务,不这样做,就是技术再高,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质量和产量
质量与产量,这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去年十二月份,领导上要求我们小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争取每班产八次方板。我们为了追求“次数”,曾经达到过每班产九次。经过检查,产量虽比别的组多,但是合格品却比别的组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的同志就进行了讨论。有些同志自觉地检查了“总想在产量上冒个尖”、“竞赛就是看谁干得多”等忽视质量的思想,并结合生产算了一笔账:一月下旬我们小组共生产了六百三十一块方板,合格品二百五十块,二月下旬我们生产了六百七十块,合格品是五百八十八块,这两个月的生产从数量上看差不多,但是,二月下旬的合格产品,等于一月下旬的二倍还多。经过算细账,质量第一的思想进一步树立起来,责任感也增强了。又进一步摸到忽视质量的几种情况,并根据这个情况,采取了新的措施。这样做以后,合格品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四,逐步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五。
质量虽然是个根本问题,但也不能在“质量第一”的借口下,小手小脚不敢争取更多的数量。有一次,有人提出由一锅压三块改为一锅压四块。这是一个革新,如果能够实现,就能提高效率百分之三十三。在做了充分准备以后,大胆地进行了试验,结果一锅压四块压出来了,质量达到了规定标准。从这里我们体会到,只求数量不顾质量是不对的,但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积极地去提高数量也是不对的。必须是多快好省,全面提高,这样才是体现了总路线的精神。
主角和配角
我们搞生产就象演戏一样,“主角”演不好,生产就搞不好;同样,“配角”当不好,生产也上不去。
我们原来片面地认为,“主角”(看锅、配料)重要,“配角”(抹胎、垫垫)不重要。可是通过我们走过的道路来看,觉得这种想法是形而上学的。“主角”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配角”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我们在生产塑料方板的初期,由于“主角”工序的技术没有过关,常常影响产品质量,这时,“主角”工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主角”大练了基本功,技术过了关之后,“配角”工序就成为提高生产的主要方面了。当时,“配角”工序有些工人认为,自己是“跑龙套的”,“打小旗的”,因此,胎抹的不干净,垫垫的不平,影响了产品质量。为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我们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大家都有责任。“配角”认识到,“配角”当不好,提高质量这场戏是演不好的。这样,大家的责任感都增强了。有的同志发现胎上有水或有杂质时,来不及就用自己的衣服抹,有的用自己的围巾抹。他们说:“衣服破了可以补,围巾脏了可以洗,如果方板坏了,就给国家造成了损失。”由于“主角”和“配角”密切配合,又使生产前进了一步。
工艺规程和特殊情况
我们生产方板有工艺规程,规程上怎样规定就怎样干,一般说这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个工人来说,光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天,一锅三块方板都裂了。看到这种情况,大家感到很意外,是不是看锅的同志没有按规程办事呢?一打听,是按规程办事的。既然是按规程办事的,那为什么方板报废了呢?昨天这样干能生产出好方板,今天为什么就生产不出来了呢?第二锅又废了,这更使我大吃一惊。经过分析才明白了,昨天用的是水道水,今天用的是大井水。水道水压力大、流速快、冷却快,大井水压力小、流速慢、冷却慢,昨天冷却得合适,没有废,今天没冷却好,所以出了废品。这些变化着的情况,工艺规程上都没有,也不可能有。
我们体会到,一个操作工人,不仅要在规定的情况下生产出好产品,还要有应付各种特殊情况的本事。工艺规程只能对生产操作做一个大概的规定,它不可能预料到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切特殊情况,如设备什么时候发生故障,原料什么时候有变化,天气什么时候潮湿,什么时候干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靠我们自己去识别、处理。如果对这些问题“一问三不知”,那就保证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有了成绩不能自满
要想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就得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打了胜仗找缺点,有了缺点就改进。
今年一月份,我们小组的产量和质量都高于兄弟小组,小组里就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认为“差不多了”,“到顶”了,有的工人还主动把我们的产品拿给厂长看,向厂长介绍我们组的产品如何好。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们觉得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阻力。为了克服这些思想,召开了小组会,学习了毛主席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一方面研究生产是否好“到顶”了,另一方面就找差距,研究解决办法。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生产永远不会“到顶”,同时找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有的同志检讨说,我很早就发现二组有铅垫垫得牢、垫得平的经验,但是我不肯虚心向人家请教,就在交接班时偷着学,这种做法太不对头了,以后一定虚心学人家的经验。后来,我们几天内就学到了兄弟组的三项先进经验,使我们又前进了一步。


第5版()
专栏:

拧螺丝也大有学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一年级学生 李从富
对于一个工人来说,拧螺丝可算是最简单、最平常的事。然而就是干这极简单平常的活儿,我却吃了不少苦头,出了几次洋相。
我在刨床上工作,一般加工的都是小机件,上活卸活的次数频繁,有时半小时之内就上卸几次,因此拧螺丝的活儿就比较多。
刚到工厂,我看到师傅拧螺丝敏捷利索。心想:这活儿用的倒是死劲,谁都干得了。哪知自己干起来,不仅方向反顺弄不清,而且我拧的不是松了,就是紧了,十次有八次要返工,要由师傅重加调整。起初,我觉得师傅有意和我过不去。螺丝拧紧,把加工的活件固定在胎具上,不就得了。为什么我明明拧得紧紧的,却偏要重新拧一次呢?我问师傅:“难道拧螺丝也有那么大的学问吗?”他微微一笑,说:“谈不上什么学问,可拧的松紧得看情况,钢的和铁的不同,大的和小的不同,厚的与薄的不同,安在两头的和安在两侧的不同,粗刨时和精刨时不同,……总之,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些话,我仍然似懂非懂的,我怪师傅未免故弄玄虚,叫人捉摸不定。
第二周学习《矛盾论》。当我读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心头豁然开朗了,原来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的内在矛盾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螺丝和固定物之间的松紧组成了一对矛盾。用螺丝来固定机件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因为各种机件的内在根据不同,和螺丝与机件联系的部位不同,而固定的松紧程度也不同,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这时,我才开始懂得师傅的话的深刻含义。
从这里,我懂得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道理,懂得了不同质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
从道理上懂得到具体的运用,这中间还有一个艰苦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此后,我就留心看师傅拧螺丝的动作,他拧一下,就用塞尺去探一探,用深浅尺去量一量,比比划划,然后定其松紧。上活以前,我就向师傅请教这个活件的脾性,和安在胎具上的部位,依据材料的本质和它的大小厚薄以及与胎具固定方式,预先琢磨一番,决定哪个该松哪个该紧;同时在拧的时候,要统观全局,不仅要看到拧的松紧,而且要看到由于松紧产生的其他现象,最后拧定。有时,自己拧好了,也让师傅“验收”一下。这样,返工率一天天下降了。师傅说:“你找到门道儿了!”听他这么一讲,我心里热乎乎的,我想:“可能差不多了!”
可是,旧问题解决了,又冒出新的问题来。
不久,我们突击加工主轴箱,这是我来厂第一次干大活件。我把螺丝死命拧住,这下子满以为拧到了“顶”。师傅问我:“拧好了吗?”我说:“紧到‘顶’了!”当师傅看我手上拿的是个普通扳子时,马上去找来一个套筒,套在扳子上,笑着说:“毕竟没有过门!”他又把螺丝拧了几圈,说:“到‘顶’了吗?”我脸热辣辣地接过扳子,把其余的几个再拧一遍。这时我才知道,拧螺丝的自由,还不属于我,我还要进一步去探索,去掌握它的规律。
这件事,使我懂得:任何事情都有规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用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才能把事情做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