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荷塘——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
本报记者 刘光辉 王 毅
江西荷塘垦殖场是全国农垦战线上的一面自力更生、勤俭办场的旗帜。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把它称作“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
荷塘原是波阳县的一个荒僻山区,革命烈士方志敏曾在这里领导红军闹革命;红军走后,反动派的匪兵开进山来,二十六个山村都遭烧杀,二千多人口只留下一千多。
一九五七年,波阳县的二百零四名干部响应中共江西省委开发山区、建设革命老根据地的号召,来到荷塘创业。他们与山区人民结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国营垦殖场,走当年南泥湾“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山区。七年间,他们把一万三千多亩荒芜的油茶和竹林全部垦复了过来,并营造了一万多亩用材林,封育松林杉林四万多亩。同时,把二千多亩过去只能种一季水稻的冷浆低产田改造成了双季稻丰产田,使单位面积产量由建场前的三百九十四斤提高到七百七十二斤,总产量上升了一倍。与一九五七年比较,现在饲养的猪增加了三倍,耕牛增加了两成。渔业和其他副业也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了。
七年来,这个场先后上调给国家六千立方米木材、十一万根毛竹、七万五千斤茶油、一百二十四万六千斤粮食,还有大量的其他林农副产品。
随着生产的发展,荷塘修起了公路、电站,办起了学校、医院,设立了商店,过去的穷山区成了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山区。
荷塘垦殖场建立以来,国家先后拨给了四十二万元的投资。职工们把这些投资主要用在生产建设上,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到一九六四年,共积累了资金一百零五万元,投资回收率达百分之二百五十,在全国国营农场中排在前列。
安 家
一九五七年冬季,二百多名机关干部刚来到荷塘,遇到重重困难:无住房,无菜吃,缺用具,缺资金。他们当时手里总共只有国家拨给的三千元贷款。
怎么办?有人说:“三千元贷款还不够每人买张床,怎能办场?国营农场要靠国家办,国家应当多投些资嘛。”有人却说:“三千元贷款不算少,把它用到生产上去,安家的困难自己克服。”就这样,在场党委的组织下,一场争论展开了:
“国家派我们来办国营垦殖场,是要给一些投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依赖国家。”
“依靠钱办不到的事,依靠群众可以办到;依靠钱不能很快办到的事,依靠群众可以很快办到。我们办场,要依靠群众,自己动手。”
讨论后的一天,场党委请来一位革命老人,带着大家来到场部前面的一棵白果树下。老人说: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就在这棵树下杀害了五位红军战士,白狗子还把烈士们的头挂在树上“示众”……。许多人听了流出热泪,激动地说:“革命前辈为山区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也要把山区建设好!”
于是,一个“自己动手、安家立业,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建设方案制定下来了。
没有住房,上山砍竹割茅草盖棚子,借住群众存草木灰的小屋,住旧祠堂。没有床,用木棍和红藤扎成铺,四角钉下木桩支成床。没有菜吃,用盐水拌饭,利用工余时间开荒种菜,不久就吃到了自己种植的青菜。没有生活用具,砍下竹筒当碗,劈下竹枝当筷。吃粮要到山下去挑,没有箩筐,就把自己的裤子扎成口袋背粮上山。没有生产工具,又舍不得花钱买,便来了个“技术登记”。这一来,木匠、铁匠、篾匠都有了。只用少量的资金买来废铁,大家上山砍来木竹,做过木工的陈春泉和打过铁的王炳炎,带着几个助手打打锤锤,砍砍编编,柴刀、铁铲、锄头、箩筐等日常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有了。
创 业
干部们一安下家,就把全副精力集中到生产上去。
这里有大片荒芜了的油茶林。垦修油茶林,从长远看,可增产油料,眼前又可结合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当时场党委书记叶犀牛带领全场人马一齐开上山,日战山岗,夜宿茅棚。油茶行间,荆棘、杂树丛生。人们一个个钻进杂树丛,挥舞柴刀,左劈右砍。冬天,树丛中积雪重重,大家脚踩积雪砍树丛,头上冒汗,脚下冰凉;夜晚躺在棚子里,双脚怪痛奇痒,
但是谁也不说一声苦。热天,人钻进树丛,密不通风,闷热得很,大家全身衣服湿透,汗水从头上流到脚下,但是谁也不叫一声累。
干部们白天垦修油茶山,收工时把砍下的竹梢、枝丫木棍挑回棚子,晚上大家围坐一团,把这些“废料”加工成犁把、锄柄、扁担、扫帚、笔杆等各种各样小商品出卖。一些不能加工小商品的树枝,就锯成柴,烧成炭出售。无用变有用,积累日日增。
大家看到满山的杨梅、橡子可以用来酿酒,准备办个酿酒厂。派人去县酒厂合计,要花五千元资金,怎能办得起?看着杨梅就要成熟,心里焦急,党委发动群众采杨梅,有几个干部向群众租借一栋灰屋做厂房,用水缸做酒缸,用糖榨代酒榨,用床单做过滤布,用竹子制成冷却器,买了几个榨包和油灯,只花了一百元资金办起了酒厂,当年就获得一万多元的收入。
用一百元资金办起了一个一年有一万元收入的酒厂,这使大家又一次看到了自力更生的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力更生创业的信心。他们接着又依靠这种力量,只用几百元资金,办起了每年有几万元收入的木竹加工厂、纸浆厂、石灰厂……。
艰苦创业的第一年过去了,不仅把茅棚变成了瓦房,做到了经费自给,而且为下一年发展生产积累了三万三千元资金。
垦殖场创建的第一年,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它的声誉便很快传遍四方。这时候,山上的生活虽然还很艰苦,但是人们看到了它的远大前程。山外人向往,山里人喜爱,奔走相告,说是“社会主义上山啦!”一九五八年秋季,附近三个高级农业社、近两千人口,集体加入了垦殖场,城镇和山外也有几百人参加了垦殖场的建设。
开 路
人员增加,场子扩大,职工们建设山区的劲儿更大了。他们一心想加快建设的速度。可是,粮食不足,山道难行,拖着他们的后腿。
这里,进出只有一条“挑担换不过肩、牵牛转不过身”的羊肠小道。路陡路窄,产品难下山,积累难增加,自力更生建设山区就难办到。场党委决定:修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
一九五九年春节一过,全场一千多名职工便涌上工地,抢修公路。这时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和大自然搏斗的职工们,却人人浑身流汗。他们吃在工地,住在棚里,每天天亮出工,断黑收工。
工程进展到“摩天岭”和“铁石关”两座山岭。大家在杂柴丛里走,芭茅丛里钻,劈荆挖土,削平了山顶。再往下挖,尽是岩石,锄头挖不下,铁锹铲不动。破岩石,要买炸药;买炸药要花钱。有没有少花钱、不花钱的办法?懂得熬土硝技术的老职工吴广厚,带领几个人在工地架起炉灶,利用老陈土熬土硝,利用土硝做炸药。坚硬的岩石,钢针打下去直冒火星,一个人一天打一个眼,再装上土硝猛放一炮,也只崩下几块来。共产党员杨生枝打眼放炮是先锋,整天锤打,两臂痠痛,仍然坚持不歇;石块把他的两只麻木了的手碰破了,血一点点地滴在岩石上,他眼都不眨一眨。共青团员邓荣洲见了,恨不得自己使出两个人的劲来,冷北风夹着雪和雨吹打到脸上、身上,又冷又痛,他一声不吭,继续坚持干。职工们就这样把岩石一块一块地炸下来,又一块一块地搬到路外去。
工程进展到一条一里多长的污泥沟,共产党员彭园妹、张水荣两人带领一支妇女突击队征服它。她们把沟上的茅草烧光后,一个个跳下没膝的污泥沟里,把污泥一担一担挑上来,又从山上一担担挑来硬土乱石填到沟里。几天突击,有的人肩膀红肿了,一沾扁担,就象针扎那样痛。然而,在这创业的艰辛时刻,她们一咬牙,就把泥担挑起来飞快走了。
高山总是在人脚下,大浪总是在船底下。职工们终于攻下了岩石,填平了污泥沟,到一九五九年秋季,建成了一条十一公里长的公路,与山外的公路相连。原计划工程一年完成,实际只用了一百八十天;按规定标准国家要投资十六万元,实际上只用了三万一千元。
山道变公路,看着过去难运下山的产品,源源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职工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办 粮
修路是为开发山区敞开大门,办粮是为建设山区奠定基础。荷塘过去每年要买进几万斤口粮,建立垦殖场后,增加了上千人口,粮食更加不足。创业的第一年,吃粮靠国家,买粮花了一万多元,运粮花了几千个工。粮不自给,既增加国家负担又费钱费工,不利于自力更生地建设山区。职工们形容说:“建设山区不办粮,好比吃奶的孩子没有娘。”
一九五九年秋,场党委组织职工们讨论怎样解决粮食问题。这时,全场只有二千八百来亩田,绝大部分是冷浆烂泥低产田。人们说:“这种田,象是掉在粪坑里的糯米糖,拣起来脏手,丢掉又可惜。”有人看到田少地薄,改造又很困难,便说:“荷塘历史上就要国家供应口粮,现在办的是国营垦殖场,又主要是搞林业,吃粮还是靠国家吧!”
然而,大多数人从修建“自力更生之路”中更加开阔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到了集体的智慧、群众的力量,看到了自力更生方针的无往不胜。他们振奋地说:“我们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办的是前人没有办过的事。荷塘历史上年年缺粮,我们一定要改变成为今后年年有余粮。”
“粮要自己办,出路就是改造低产田。这田,地瘦土瘠,潜力却很大,改造过来,就是‘金饭碗’!”
“没有治服不了的山,没有改造不了的田。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五年,低产还不变高产!”
场党委把职工群众的经验和建议集中起来,制定了改造低产田的措施:围田做沟,沿山做圳,排除冷水山泉;逢沟做坝,逢垅建库,蓄洪、灌溉相结合。
一九五九年冬季,改造低产田的战斗大规模开始了。党委书记、场长带领职工脱下鞋袜,下田挖排水沟,筑引水圳。山区的冬天,分外寒冷。职工们在田边烧起一团团火,烤一下干一阵,干一阵烤一下。山外人见了,感慨地说:“你们真是火热的心,铁打的人!”职工们顶着雨雪,迎着寒风,一条一条沟地挖,一坵一坵田地治,连续三个冬春,都是“干到腊月二十九,过了初三又动手。”他们就是这样顽强地艰苦奋斗,终于挖成了一千七百多条排水沟和引水圳,使一垅垅稻田里出现了纵横交错的沟和圳,排除了冷泉锈水。同时,还建起了五十五座水库和山塘,七十四个坝和堰,基本根治了山洪和旱害。
把水控制住了,这是个很大的成功。但是,冷浆田泥深泥烂,过去没有深耕,田泥粘糊糊的,“外熟里生”;排除冷泉后,还要深耕翻晒,使田泥干松,禾苗才会旺盛生长。于是,职工们又深耕改土。泥稍浅些的田,用大水牛深犁;泥深些的田,牛下不去,人下去深挖;泥很深的田,人也下不去,便铺上木板,人站在木板上挖。田泥被翻晒后,逐渐由软变硬,干松了。接着,职工们又细心试验、逐步推广,在全部田里播种了绿肥,推广了良种,把双季稻田从几十亩扩大到几百亩、几千亩。到一九六二年,全部田都种上了双季稻。到一九六四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建场的一九五七年提高了百分之九十六。他们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只花了国家一万九千元的农业投资,就“革”了全部低产田的“命”,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造 林
山地占总面积百分之九十七的荷塘垦殖场,它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建成林业生产基地。
办场的头几年,缺粮缺钱,职工们着手于农业副业,先抓粮抓钱,为自力更生建设林业基地奠定基础。因此,那几年在林业上只能以管好现有山林为重点。
起初,有人指着森林说:“这树砍下便是钱!我们砍一批树办场,也是自力更生嘛!”大家经过讨论,认为这决不是自力更生的路,而是走“山穷水尽”的绝路。他们批判了“砍”字当头的思想,实行了“管”字当头,使珍惜一竹一木成为山里的一种新风尚。
后来,粮食逐步自给了,钱有余了,公路修通了,山林管理也走上正轨了,职工们便腾出手来大力造林,实行“造”字当头。
天不见亮,当时的场党委副书记朱长福,便带领一百多名职工来到了刀口山。大雪刚停,山上积雪重重。大家刨开积雪,插条造林。岭高、坡陡、路滑,没有立稳脚根之地,职工们就从山脚到山顶挖出一层层梯级,然后沿梯级往上造林。山高风更大,风雨天造林,人站在梯级上穿不得蓑衣、撑不得伞,可是大家淋着雨仍在比工效、赛质量,干的更欢。火热的革命干劲,融化了冰雪,顶住了风雨,职工们只用几天时间就把刀口山绿化了。
烂泥坞山上,荆棘环生,芭茅丛丛。由生产队副队长胡元银率领的一支十三人组成的突击队,来到山上。他们用锋利的柴刀把荆棘、芭茅砍倒,放火烧净,然后用五斤重的尖锄条垦打洞,栽杉造林。柴兜茅根多,遍地又是硬土乱石,使出全身的劲,挥舞大尖锄猛挖一阵,也只能垦出一块巴掌大的地,可是却震得虎口发肿,手腕痠痛,手掌磨起血泡。大家好象没那回事,仍然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虽然北风呼呼嘶叫,寒冷袭人,但是职工们脱下棉衣,还是遍身淌汗。在这里,真是一株树一身汗,创业有如针挑土。经过一冬又一春的艰辛劳动,他们便把烂泥坞绿化了。几年来,他们一共绿化了一万一千多亩荒山,已经使荷塘地区的自然面貌大为改观。
传 统
跟建场时比较,荷塘已经大变样:瘦田变成了肥田,荒山变成了青山,小路变成了公路,穷场变成了富场!但是,有一样东西始终没有变,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荷塘,“能自己办到的,就坚决不向国家伸手”的老传统还继承着。去年,一场狂风暴雨过去,一些房屋塌了,一些庄稼毁了。县里派人来看了看说:“你们的灾情不轻,赶快打个报告,给你们拨几千元救灾款。”可是,职工们说:“自己能走过的路,就不让人扶;能克服的困难,就不向国家伸手。县里把钱给兄弟单位吧,我们能够克服困难!”他们终于运用自己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重建了倒塌的房屋,克服了生产上的困难。
在荷塘,“自己动手,少花钱、多办事”的老传统继承不断。前年,场里准备办个较大的养猪场,国家答应给八千元投资。可是职工们议了议,说:“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该少用国家的钱,多给国家积累些资金。修猪栏还是自己动手吧!”于是大家收工时顺便带回木料、运回石块,又自己烧砖制瓦,自盖自造,结果只花一千五百元资金,就把猪场办起来了。
在荷塘,“先生产、后生活,先基层、后机关”的老传统也继承着。高峰分场的办公房是租借群众的旧民房,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雨住了,里面还在滴滴答答。总场拨给他们六千元资金盖办公房。恰好这时候分场新建了金龙山生产队,十几户职工没有房子住。分场党总支便把这笔钱给金龙山生产队建了宿舍。一年后,这个分场又得到二千元办公房基建费。当时,新建立的徐湾林业队职工还没有住房,于是分场又把这笔钱给林业工人盖了住房。去年,为了把租住的民房归还给群众,才由总场拨三千元盖了一幢办公室。
七年来,荷塘垦殖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筑了各种用房一万二千平方米。原来住茅棚的职工先后搬进了新瓦房;可是,场部的干部,大部分还住在旧房子里。场长吴水财和副场长程绍裘的住房,过去是兔房。场党委委员黄国华从上山到现在一直住祠堂。现任场党委书记朱长福一家几口,场里分配给他两间房子,他只要一间,把另一间让给了工人。有的职工看到自己住新房,场长、书记住旧房,有些过意不去,便建议盖栋干部宿舍。场部的干部却笑笑说:“现在住的房子,上不漏雨,旁不透风,比起上山时住茅棚已经好多了呀!”
荷塘垦殖场去年在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先进单位以后,名声更大了。在荣誉和赞扬面前,荷塘垦殖场的职工们谦逊而又坚定地表示:如果说,在过去创业的时日里,我们举起了自力更生、勤俭办场的旗帜;那么,在今后兴业的新里程上,我们要把这面旗帜举得更高!


第2版()
专栏:

提供商品耕畜支援农业生产
各省区积极办好大牲畜繁殖基地
新华社十日讯 我国各农业地区建立的一批大牲畜繁殖基地,几年来以大批牲畜支援了缺牲畜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从这些基地外调的各类大牲畜有五十多万头,今年春季以来,仍有大批牲畜外调。
为了加速发展大牲畜,支援农业生产,近几年来,很多省区在组织缺畜地区以自力更生精神,自繁自养的同时,还选择有条件的县和社、队,建立了一批繁殖基地,担负提供商品耕畜的任务。据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四川等二十三个省区统计,目前已建立了三百多个大牲畜繁殖基地县和许多繁殖基地社、队。这些大牲畜繁殖基地,一般都有广阔的草原草坡,水草丰茂,饲料充足,群众又有繁殖饲养大牲畜的经验,因此,繁殖率高,大牲畜发展较快,提供商品牲畜多。山西省二十六个基地县,由于繁殖率高,一九六三、一九六四两年,除各县共纯增大牲畜七万多头外,还支援外地六万七千多头。吉林省白城专区是东北马匹的主要产地之一,一九六二年确定全区各县都为大牲畜繁殖基地后,去年全区繁殖的以马为主的大牲畜,比建立基地前一年增加两倍多。
为对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工作加强领导,建立基地地区的各级党委,都把畜牧业列为中心工作之一,自上而下建立了领导畜牧生产的专业班子。这些地区的干部在领导畜牧生产中,都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带头搞样板,并且积极发动群众改进大牲畜的饲养管理方法。许多基地县都建立和健全了配种站、兽医站,形成了配种网和防疫网。山西、河北、陕西、安徽等省许多繁殖基地县和基地社、队,还采取固定基地繁殖母畜,建立繁殖母畜专槽的办法,加速牲畜繁殖。这个办法就是把比较好的适龄母畜,专槽喂养,专人管理,以繁殖为主,减轻使役。陕西省礼泉县各公社,按生产队固定基本繁殖母畜群以后,去年大牲畜净增百分之八点六。
很多繁殖基地还重视繁殖良种牲畜,进行大牲畜品种改良工作。著名的南阳牛、泌阳驴的产地河南省泌阳县,全县南阳黄牛占大牲畜总头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去年外调的四千多头耕畜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南阳黄牛。山西晋南黄牛、陕西秦川牛、关中驴、山东鲁西大黄牛,近几年来都有很大发展。吉林、黑龙江等马匹主要产区,还大力进行马匹改良工作。吉林省白城专区全区已有改良马八万多匹,这种马的挽力比当地未经改良的土种马要高好几倍。
许多繁殖基地由于在饲养管理方法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先进措施,成为周围地区繁殖大牲畜的样板。山东省烟台专区大牲畜繁殖基地掖县,几年来大牲畜年年增长,繁殖率很高,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专区就以这个县为样板,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个县的经验,使今年春季大牲畜配种工作有所提高,全区母畜配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十以上。
(附图片)
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公社白音图门大队,加强牲畜放牧管理,保证牲畜膘肥体壮。图为大队的畜群正在牧场放牧 岳
 枫摄(内蒙古《哲里木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财政部发布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一九六五年还本付息公告
新华社十日讯 财政部今天发表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还本付息的公告。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
根据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还本抽签大会,关于各年公债一次抽签分期还本付息的规定,现将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八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应在一九六五年还本付息的中签号码公布如下:
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62 81 72 35 98 60 27 17 03
78 37 00 34 40 09 73 06 63
32 91
一九五六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39 54 55 82 99 78 19 92 14
30 21 22 29 45 60
一九五七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23 48 92 82 71 30 59 60 08
61 50 12 85 14 09
一九五八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98 61 57 34 83 44 01 48 88
80
各年发行的各种面额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券,它的号码末尾两字,凡和上列号码相同的,就是今年中签还本付息的公债券。应当还付的本金和利息,自九月一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兑付。
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七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未中签公债券的利息,亦自九月一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兑付。一九五八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未中签公债券的利息,按规定在偿还本金时一次付给。
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兑付期,按规定到一九六二年已经期满。但是,为了保证持券人的利益,凡是没有兑付的,在今年公债的兑付期内,仍可继续办理兑付。
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券,都是旧币面额,兑付本息时,应当按法定比价折合新币计算。
特此公告
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日


第2版()
专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六期学员举行结业典礼
新华社十日讯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六期学员,十日举行了结业典礼。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吴玉章、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平杰三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代表出席了结业典礼。
参加这一期学习的有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文教科技界、工商界、宗教界、少数民族、归国华侨等四百多人,是历届学员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吴玉章在结业典礼上报告了这一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之后,对学员提出了四点希望:(一)要坚持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自我改造的最好途径,是提高认识、作好工作的根本保证。(二)要坚持学习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提高自我改造的自觉性。(三)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中改造自己。(四)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接受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作到:“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陈叔通在会上讲话,祝贺大家学习取得收获,希望学员们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平杰三和各民主党派及全国工商联的代表胡子昂也在结业典礼上讲了话。最后,复旦大学副校长谈家桢代表结业的学员致答词,感谢党对他们的教育,表示回到工作岗位以后,一定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接受改造,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第2版()
专栏:

在培育良种工作中不断有所创造
农民育种家陆财改进“陆财号”良种
据新华社福州十日电 著名农民育种家、早稻良种“陆财号”的培育人陆财,近年来在培育良种方面又取得了不少新成就。
陆财是福建省仙游县赖店公社上尾大队的社员,今年六十九岁。他在十年前培育的早稻良种“陆财号”,已经在全国各双季稻产区大量推广,对促进各地早稻增产起了不小的作用。
今年,上尾大队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他积极参加学习,经常请一个青年把毛主席的著作读给他听。学了毛主席著作之后,革命干劲更大了。不久前,他生病住进了医院。出院的第二天,就下田观察,并选了十四串优良的稻穗,作了标记,以便继续观察。
“陆财号”是良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但是,它也有缺点:秆高,易倒伏和掉粒。为克服这些缺点,去年,他曾把“陆财号”和“矮脚南特号”作杂交试验,做了十多穗,只交成七穗;今年又进一步扩大试验。早季杂交的一亩二分地,已取得良好效果,稻秆比原来“陆财号”矮了一些,穗长粒饱,增产大有希望。他还用去年单粒选的良种单本繁育了八分半地,来进一步提高“陆财号”的纯度。
今年,“陆财号”在省内外许多地方推广的面积更大了。各地求教的人也多起来。陆财总是详尽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陆财对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也很重视。今年,他从外地引进试验的良种,共达二十六个。据观察,其中五个表现较好,可以在当地推广。
陆财老人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之后,他想:革命要革到共产主义实现,自己年纪大了,育种的经验要代代相传才好。他吸收青年参加的育种科学实验小组,已由去年的七人扩大到了十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