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到工农兵中去

在山区锻炼思想感情
  中央乐团农村演出队 谢月明
  编者的话
从文化革命深入开展以来,在我们的文艺界出现了一派新气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许多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把到工农兵中去、为工农兵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在深入工农兵的过程中,许多同志逐渐端正了认识,初步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摸到一些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途径。有的同志说:“下乡三个月,胜读十年书”,这说明他们的确深有感受。今天我们发表的《在山区锻炼思想感情》,便是其中的一例。
许多文艺工作者已经到工农兵中去,还有许多同志正要或者将要下去。在这条促进革命化的大道上,大家一定会有不少心得、体会和感受。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甘有苦,有得有失。所有这些,对于共同前进的其他同志来说,都是会有所启发和教益。为此,我们开辟《到工农兵中去》这个专栏,为下厂、下乡、下连队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一个互相切磋、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地方。让我们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在这条革命大道上并肩前进吧!
我这次参加农村演出队到怀柔县为贫下中农服务,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导下,自己思想上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只能有两种人,要么是为无产阶级服务,要么是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服务,没有超阶级的文艺工作者。
我出身在资产阶级家庭,受了十几年教会学校的教育,长期脱离工农兵,轻视工农兵,害怕接近工农兵,认为他们脏,没有文化。我在乐团弹了十多年的钢琴,不正确地强调个人工作的特点,认为弹钢琴的只能弹钢琴,自己总想在大城市大剧场为少数人演出,穿的是讲究的礼服,弹的是大三角钢琴,满足于电台录音。政治上向低标准看齐,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因此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基本上是抱着资产阶级个人名利思想来工作的。这就根本谈不上为人民服务,更认识不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的道理:“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一九六四年,全国掀起大学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文艺界号召向“乌兰牧骑”学习,使我开始考虑到自己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问题。
当乐团组织首批“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时,我想到应该通过为贫下中农服务来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可是长期的娇气生活使自己身体变得很虚弱,农村的生活和演出条件都很艰苦,身体能支持得住吗?下乡不能带钢琴就得学拉手风琴,手风琴要比钢琴“低”很多,我拉它吗?思想里开始了剧烈的斗争。但又想到毛主席的教导: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我是在家休养还是下到农村,到火热的斗争中去锻炼呢?最后还是决定参加队伍到怀柔县,决心通过拉手风琴来放下长年的“钢琴伴奏家”的臭架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在怀柔县黄花城的第一场演出,就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当晚刮着七、八级的寒风,手指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但是看到观众中有老大爷、老大娘和怀中抱着孩子的母亲,他们带着渴望和激动的眼神在寒风中站了三个小时,社员们的热情鼓舞了我们,我当时就由怕风沙到不觉得台上有呛人的灰土,天气虽冷,却感到心里温暖;看到社员喜欢我们的节目,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愉快。
通过两个多月的“三同”,听山区的老八路和老游击队员讲述革命斗争事迹,听忆苦思甜会和各个公社介绍他们的生产情况等等,逐步认识到农民没文化,正象毛主席说的,是“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罪过不在农民,而在压迫他们的地主反动阶级。如二道关的韩殿朝大爷受尽地主的种种剥削,挨打受骂,他说:“过去地主不把穷人当人看,还不如他家的一条小狗。穷人说话不算话,地主说一句就是一句,村里受罪的人多得很,共产党来了把穷人给救活了,现在人家把我当人看,有说话的权利了。”桃峪大队的杜常好说:“家里五辈子没有甜过,从小跟着父亲到处讨饭,挨地主和反动派的毒打和狗咬,死了还好受些,是共产党毛主席给了我们活路”。听到他们的诉苦,我就反复琢磨他们的阶级感情,杜常好提到“地主老财”时是如此的咬牙切齿,可是提到党和毛主席却是这样的激动,爱憎是这么分明,这是为什么?正象广大贫下中农说的:“是共产党毛主席给了我们活命,要不是解放了,现在还不知道有我没我,现在我们是生活在天堂了。”我想,思想感情只能随着阶级立场的转移而起变化,自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又怎样能对党对毛主席产生热爱?自己没有站在党的立场又怎么去爱贫下中农,去向他们学习呢?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对党的忠诚,学习他们的辛勤劳动。
“三同”中的劳动关对我来说是不太好过的。比如第一次在二道关劳动后,我的身体就不舒服,于是产生了后退的思想,认为我这样的身体情况能下乡就不错,不一定要参加劳动。后来在一渡河的劳动期间,开始时又产生了怕生病、怕自己的慢性病加重的思想,想向组织上提出自己的困难。后来我想:我下乡是正视思想改造,向农民学习,还是老强调困难、躲避积极的锻炼呢?毛主席说:“知识分子要和群众结合,要为群众服务,需要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许多痛苦,许多磨擦,但是只要大家有决心,这些要求是能够达到的。”不就是对我说的吗?我生平第一回接连参加了几次的半天劳动,当手里拿着小铁铲弯下腰在地里薅苗时,弯下去就直不起腰来,站起来就蹲不下去,手也被铁铲磨出水泡了。但是短短的劳动,自己非但没有生病,而且饭量也大大地增加了。说明自己长期的身体虚弱并不是“工作太累了”,恰好说明是娇生惯养,缺乏锻炼的后果。从劳动中,我体会到一粒粮一棵菜来得是多么不容易啊!农民成年累月弯着腰在地里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收成时却把最好的农产品供应城市,难道我不应该从这些事实来考虑自己的问题吗?
怀柔县的老山区有不少军烈属,有的还是双烈属。他们一见到我们,就把我们当亲人看待,说:“毛主席没有忘记我们老山区的人民。”总是拿出最好的给我们吃,我往往在这种时候眼睛就湿了,喉咙也紧了,顿时想到毛主席的话:“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论联合政府》)我是不是称得起是“毛主席派来的人”呢?我是不是那么自觉自愿地抛弃个人主义的东西去为劳动人民服务、向劳动人民学习呢?对照一下自己,心情是无法平静的。
有两个多月没有碰钢琴了,每天行军、演出,条件差,也比较累,但是总有一个问题在提醒着自己:我来到山区的目的是为什么?我是为了甩掉资产阶级个人名利思想的包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能够符合党和毛主席的要求,能够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工作。今后要站在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上,把钢琴弹得更好,把手风琴拉得更好。想到这些,心情是舒畅的。只要听党的话,天天读毛主席的书,就能使自己的思想坚强起来,由不能下乡,到能下乡,以至能坚持到底。


第6版()
专栏:书评

  农村新诗动地来
  ——农民歌手诗抄《公社铺云我下雨》读后
  刘岚山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农民歌手诗抄《公社铺云我下雨》,收入全国各地二十三位汉族农民歌手的八十几首诗歌。这二十三位歌手中,有六十多岁的老农民,更多的是青壮年。在旧社会里,他们有的是贫雇农、小牧童、小学徒,有的是童养媳。他们在封建地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安的痛苦生活,毫无政治权利,更谈不上读书识字。他们心里有爱有仇有苦要表达,就口编山歌唱起来。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他们翻了身,也掌握了文化武器,学习了党的政策,毛主席的书,意气风发,写出了大量的诗篇。这是世界诗歌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浇灌出来的新花。
去年,我曾和一位农民歌手同住几天,问他爱唱山歌的原因,他说:“只因公社春光好,一天到晚唱不赢。”这公社春光来自党和毛主席,是党和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国家,创造了幸福生活,还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此,在农民歌手的作品中,歌颂党、歌颂毛主席便很自然地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他们怀着最热诚的感情,或从现实生活出发,或就眼前景物取譬,放声高歌,出口成章,朴素自然,大多具有深厚的感人力量。这些作品,仿佛新开的盘盘葵花,生气勃勃,金色灿灿,是我们诗歌创作中难得的佳作。
同样,歌颂人民公社的作品很多,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就我国广大贫下中农的切身经验来说,旧社会就是火坑;单干就是独木桥,就是“年年如过鬼门关”;而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则是“拔掉穷根栽富源”、“糖碗跳到蜜碗里”、“幸福填满心坎坎”。因此,我们的农民与公社,就象婴儿与母亲一样,“婴儿离母难得活”,是雷打不散、火烧不开、天破地裂也割不断的!他们欢唱:且听听我们社员怎样歌颂自己的公社吧:
金银万斗会用尽,米谷成山能吃空,长江也
有浅水日,唯有公社不受穷。
——巫承镇
不少诗歌颂了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农村贫下中农的力量。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党指到哪,我做到哪,公社铺云,我就下雨,气势雄大,感情豪迈!这里的“我”,不是“小我”,而是“大我”,是五亿人民公社社员。他们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劳动在山沟田坝,感受到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呼吸;从眼前的斗争,想到远大的目标;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得很好。
农民歌手的诗歌天地广阔,有丰富的革命内容,浓厚的生活气息,多样的艺术风格和朴素清新的群众语言,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广大的群众性。因为作者们都是会劳动又会写诗唱歌的劳动者,他们之中有的是生产队长、妇女队长,有的是五好社员、积极分子和党的宣传员,他们和周围群众同劳动、同呼吸,共甘苦、共命运,是群众的知心人、学生,又是群众的先生、代言人,他们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愿望要求,熟悉群众的语言艺术,表现方式。农民歌手会劳动又会写诗唱歌的这个特色非常鲜明、突出,形成崭新的风气,他们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如朱昭仲的《歌从劳动来》所写的:
人不劳动把歌唱,
自己唱起也觉脏,
哪怕唱得石点头,
也不好听也不香。脱离不脱离劳动,这是农民歌手评价诗歌的根本标准。带着阶级感情去看问题,一针见血,毫不含糊!
农民歌手们业余写作的时间并不很宽裕,因而大部分写的是短诗;但他们同样会写长诗。就说李永鸿的《白洋淀渔歌》吧,这是一首三四百行的抒情诗,通过苦歌、战歌、甜歌的抒唱,真实地描绘了白洋淀渔民的革命斗争生活,表现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光辉胜利,歌颂了伟大的党的领导;内容充实,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化的语言相当精干;作者如能以此为基础,加以展开,结构情节,刻划人物,不失为写叙事长诗的好材料。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刻发展、劳动人民逐步知识化、知识分子逐步劳动化的大好新形势下,我们革命的、群众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诗歌,必将出现气象万千、鲜艳夺目的新面貌。从这本诗抄中可以听到一些消息。


第6版()
专栏:

  山村舞台
  王寅明太阳落山月出崖,队部门前搭戏台。锣鼓喧天震山响,簇簇火把四面来。笑声掀起层层浪,台下一片人的海。支书是演员兼导演,自编自演自己排;才子佳人成过去,帝王将相踢下台。山村舞台换主角,时代英雄放光彩!斗天斗地斗风浪,敢把山水另安排;好人好事说不尽,似曾相识眼看呆。看新戏,受教育,掌声震得月儿歪……忽然一阵雷声响,暴雨眼看要下来。台上台下齐出动,龙口夺食进稻海。待等下次再演戏,又加一出好题材!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两张饼
  内蒙古金河林业局工人 周万发
一个星期天,我拿起放在宿舍里几天的两张白面饼,打算扔掉它。
“小周!”和我一个屋住的工会主席、共产党员王秋林说:“别扔!别扔!放在炉子上烤烤我吃。”当时,我把饼烤好,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俩把它吃了。
吃完饼,王秋林让我坐在他的床上,抚摸着我的头说:“小周啊,你回家问问你的父母,他们在旧社会都吃些啥,穿些啥?能吃到这样好的白面饼吗?你再想一想,红军在长征路上,吃些啥?吃的竟是草根、皮带。平时,你也许会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的血汗,要珍惜;但在具体问题上,你大概忘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了吧!对吗?”
听了他的一席话,我的脸上热辣辣地难
受,不由得想起了爸爸告诉我的一段往事:
在旧社会里,我祖父给本屯大地主扛了一辈子大活,吃不饱饭,还得起五更熬半夜地干活。父亲八岁就给地主放羊。有一次,在风雪交加的夜里,丢了两只羊,被地主揍了一顿皮鞭子,三天没给饭吃。到年底一算账,白干了一年不算,还欠了地主的债。数九寒天,家中缺穿少吃,奶奶一上火就去世了。
我想到这里,又比比今天幸福的生活,不禁热泪盈眶。我对他说:“你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阶级教育课,我永远不会忘本!” 〔选自《东北林业报》〕


第6版()
专栏:

  电话员姑娘忙不暇
  辽宁朝阳车站 郭凤桐夜静,灯光下,姑娘忙不暇:一手掐着塞子线,一手紧扳闸。眼盯交换台,台上牌儿直跳达。“啊!啊!您好,要哪?接通啦,请说话。”繁忙的调车场上,紧张的调度台旁,飞驰的列车……哪条命令
不由这里来传达!姑娘刚刚把牌推上,未等撒手,牌儿又跳达;不是牌儿不听用,是生产高潮鼓得它停不下。
〔选自《锦铁消息》〕


第6版()
专栏:

  晨歌
  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人 刘文伦我站在高高的操纵台上,机床的转速随着干劲增长,如潮的产品涌上总装配线,厂门外传来清脆的笛响。此刻,我仿佛看到祖国,每条道路都振起跃进的翅膀,辆辆汽车是根根羽毛,搧动着大时代的气浪。我飞快地摇起手柄,热血在胸膛里激荡,让我们生产的汽车,和春燕一起飞翔。
〔选自《汽车工人》〕


第6版()
专栏:

  电影队到山村〔中国画〕 吴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