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日本话剧《郡上农民起义》的演出
刘厚生
第二次访华的日本话剧团,以大团结的精神,为我们首演了小林宏先生的作品《郡上农民起义》。这是中日人民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整个戏主题明确,气魄宏大,有着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是一出十分动人的戏。我们衷心祝贺演出的巨大成功!
《郡上农民起义》写的是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日本美浓国郡上地区(现歧阜县西北)的农民,不堪忍受藩主将按期定租改为估产定租以及其他残酷剥削,因而骚动起义的故事。日本农民的命运同中国农民的命运是如此地相象,思想感情是如此地相通。懂得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所受的深重苦难,经历过解放前农民被迫害压榨的生活的人,就完全能够理解《郡上农民起义》中所表现的日本古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及其斗争精神,并为之深深感动。
日本劳动人民是正直的,有着最大的容忍精神的,并且总以自己的善良的心去幻想地主官吏们的伪善行为。然而,一旦他们发觉容忍已到了底,善良已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如剧中农民以村长们为请愿代表,最终却被村长们出卖的时候,他们就会象剧中雷电劈裂神社巨树那样愤怒发威,他们的力量就会象奔腾的山洪瀑布那样不可阻挡。据说在整个德川幕府时代(一六○三——一八六七),有记录的农民起义竟达一千余次。在这些起义中,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英雄人物。这种面对反动统治者的强暴,不畏不惧,敢于斗争的日本农民的反抗精神,在《郡上农民起义》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第一次由村长们做代表的请愿失败了,农民就强迫村长们再去第二次;第二次村长们叛变了,农民就揭竿而起,把住路口,不许村长们回到郡内,并且不缴租米,再派农民自己的代表去上告;又失败,就再到江户去拦轿告状;告状被官府拖了两年,并以武力镇压农民,农民又复失败,但还是要再去直接向幕府控诉……尽管这种斗争还有着合法斗争的因素,但这种锲而不舍的反抗精神,特别是预计到向幕府告状必被枭首而仍然誓死献身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农民的顽强意志。
农民们在斗争中逐渐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而团结,不是无原则的团结,一定要在反抗封建剥削的共同基础上团结,一定是分清敌我、分清是非的团结,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团结。作者在剧中安排了农民队伍中的多次分裂和叛变:从上层的村长富农们、一般农民(勘助等)以至于农民起义领袖(半十郎等)。但每经一次叛变,起义队伍的力量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强了,更纯洁了,更团结了,思想上也得到教训,警惕性更高了。这样写,显示了农民起义的复杂性,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反对估产定租的斗争在反复几年之后终于失败了。作者在这一点上写得很好,他没有把观众引导到消沉无望的境地中去,而是以巨大的悲愤情绪激励着人们,以“还要干下去”的反抗精神鼓舞着人们。他还意味深长地留着一个问题给观众去思索:农民起义为什么总是失败呢?
《郡上农民起义》出色地塑造了定次郎和四郎左卫门两个农民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四郎左卫门在农民中原就有很高的威信,骚动一起来,自然地就成为群众领袖。而定次郎原先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是在斗争的风暴中成长起来的英雄,是整个斗争的脊梁骨。作者的笔风是很豪迈粗犷的,但在定次郎身上,又描写得十分细致。一方面写他为农民弟兄忘我地奔波,成败在所不计,生死置之度外,大刀阔斧,气魄宏伟;另一方面又通过他同自己的妻子、女儿、母亲以至弟弟的亲切关系,写出他感情的深厚诚挚。两方面相辅相成,把定次郎形象塑造得饱满厚实。作者在写这么大而又头绪纷繁的一场群众斗争的同时,清楚地突出了这两个英雄形象,使人印象深刻,长久难忘,这是很见功力的。
在这样的戏剧文学基础上,我们看到,树立起了非常精采的舞台艺术。日本古代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情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我们产生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演出是很完整的。使我佩服的是每一个演员都是这样严肃认真地进入了角色。甚至象第一幕第四场中的老女丐(伊藤巴子饰),出场不过一分钟,一句话也不说,弯腰低头,连脸都看不见,却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多么苦的农民啊!
泷泽修饰演的定次郎是令人难忘的。他在创造这个角色上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方面从农民生活的真实感上去刻划,不忽略任何细微之处,一方面又着重表现定次郎的深沉宽广的精神世界,显示出农民革命英雄的博大胸怀。在第一幕末一场中,定次郎、四郎左卫门和由藏三个农民领袖商讨,决定冒死去江户拦轿控诉,在四郎左卫门和由藏下场后,定次郎有一段很长的沉默。在远处的鼓声、歌声和舞蹈衬托下,他一个人由高台慢慢地、沉稳有力地走下来,走到低处平台,慢慢坐下,两手紧抱胸前,象一座雕象,沉静地思考着,思考着……这样长的停顿在舞台上是相当大胆的。他一言不发,但是谁都会感受到,他此时思潮是如何地起伏翻腾,农民弟兄的共同灾难和共同利益此时在他胸中形成一片浩瀚的感情海洋,而又凝聚成为崇高的献身精神。“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了丰富的内容。紧接着,他的妻子女儿上场,他同小女儿亲热地唱歌,但这完全不是简单的亲子之爱,家庭情趣,这个场面让我们想起鲁迅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通过对于妻女的深情挚爱的描绘,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对农民伙伴也必定是深深地充满了挚爱之情,他不会辜负他们的。
第二幕第一场,定次郎被装在囚笼里抬回村里,第三场在牢狱中,第五场越狱回家,是气氛越来越紧的三场重点戏。泷泽修在这些场景中,语言没有更激昂,动作没有更激烈,相反却是更沉静了。在囚笼中;只露一个脸,再无别的动作,在狱中,也不过方尺之地,一盏孤灯,但他的精神境界和英雄气概,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最后,在越狱回家,准备再上江户时,以深厚的感情反托出必死的决心,英雄形象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完整。妈妈痛哭失声,他说:“妈,不要哭啊!我都不哭,我唱着歌走。”他坚定地穿上草衣,颤声唱着这个土地上的民歌,腰间系着这个土地上的米酒,昂然迈步走上坡去,义无返顾地走向战斗的远方。我们看着他,人越走越远,形象却越来越高大,我们觉得,这个人物不是走向远方,而是走到我们心里来了,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内藤武敏饰演的四郎左卫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表演朴素洗炼,自然而不矫饰,有着农民领袖的风度。他头脑冷静,有智谋,但他的感情又是那么奔腾豪放。在故事里,他是起义总首领,但在舞台上,他又只能是定次郎的陪衬者。内藤武敏将这两者结合得十分妥贴恰当,这是难能可贵的。
清洲澄子饰演的定次郎妈妈,奈良冈朋子饰演的加代,菅贯太郎饰演的宇吉,牧田正嗣饰演的由藏,早川纯一饰演的庄作等等,作为围绕着两个中心人物的群众力量的代表,同时又都是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的人,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没有集体力量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有艺术的完整性的。
在反面人物中,东野英治郎饰的又左卫门演得很有特色。他是村长,是戏里露面的主要对立面,但在外表上他又不是村长中最坏的一个。农民对他进行斗争,但也还在争取他。第一次请愿回来被群众包围责备,他慑于农民威势,埋首不语,表现了他似乎还有比较老实的一面;而在斗争深入以后,他却又勾结村吏,背后捣鬼,说明他本质上仍然不是个好人。东野英治郎在这些地方演得很有分寸,把这样一个人塑造得栩栩如生。小夜福子饰演的村长妻,野野村洁饰演的村吏新左卫门,金井大饰演的商人才治郎等,各有长处,他们都是很有才能的演员,但他们在舞台上都很好地服从整体,完全没有突出个人的地方。
《郡上农民起义》的成功不能不提到导演的巨大作用。老戏剧家村山知义以高昂的战斗热情,熟练的艺术技巧,把这一台大戏组织得有条不紊,条理分明。这是不简单的。但更成功的地方,我以为还在于他同演员们、舞台美术家们一起,对于在舞台上创造出具有日本民族色彩的话剧所做的努力。
这首先表现在导演紧紧抓住了以表达日本劳动农民的思想感情为主这一基本要点。因为,群众多的戏往往会陷入安排场面、组织舞台调度的形式技巧中去,而忽略主题的表达,但《郡上农民起义》不是这样。导演游刃有余地安排了群众场面,让每一个有对话有动作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性格,但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安排,鲜明地让观众了解到农民们的所思所感,并且更以农民领袖们为代表,集中地体现出日本的民族性格、英雄性格。从生活出发,从内容出发,善用形式而不为形式所缚,这是现实主义的导演艺术。
其次在艺术手法上,导演在剧本的基础上,又充分地运用了日本民间的谣曲舞踊,使整个戏浓浓地涂上了民间的光彩。而且,高明的是,导演不是把这些歌舞作为简单的插曲表演,而是当作人民深厚的内心感情的外在形象来运用的。定次郎同妻子在狱中唱起两人在青年时唱的歌谣,令人产生多少联想;四郎左卫门的每次击鼓,给人增添了多少力量!“无雨天气衣裳湿,原来泪水沾衣衫……”这几句歌谣反复多遍,感染着观众的心灵,这都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的情趣浓郁,艺术的想象也就更广阔。
全剧最末一场达到了震撼人心的高潮。定次郎、四郎左卫门、由藏三人已经牺牲,三颗首级回乡示众。宇吉一人默坐台前,加代带着女儿喜代默默走上,一个人镇静地、一字一字地朗诵示众布告,朗读声中,群众慢慢走上,匍伏跪坐。不知不觉中,加代一人轻轻地但也是沉重地无言起舞,接着,定次郎的妈妈和女儿、四郎左卫门的妻子和女儿也随之起舞,用舞来祭饗死者,于是群众也逐渐地参加进来,忽然,鼓声大振,象四郎左卫门在呼喊;歌声四起,象定次郎在控诉,群众的满腔悲愤在歌舞中一下子倾泻而出。这是在抒反抗强暴反抗剥削之情,这是在抒农民革命之情!这时,台上农民的情绪汹涌澎湃,不可抑止,我们在台下也同样地心潮逐浪,翻腾震荡。日本的农民兄弟,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你们的愤怒就是我们的愤怒,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歌吧,舞吧,黑暗的日子不会长了。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好。你们会有一天扬眉欢笑的。
毛泽东主席曾用鲁迅诗书赠日本朋友。请允许我在这里再复述一遍吧:“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附图片)
愤怒的农民要求村长们去官府交涉,废除“估产定租”这个不合理的制度。


第6版()
专栏:

热烈祝贺日本话剧团访华演出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中岛健藏
日本话剧团的访华演出,这是继一九六○年之后的第二次。
日本话剧团通过上次访华演出,在艺术上和思想上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不用说,团员们回国之后,为日本话剧工作者的进步和团结起了核心作用。
这次访问中国的日本话剧团,比起上次更为广泛,是由十五个剧团、八十一人组成的。这不仅是日本艺术界的一件划时代的事情,而且是日中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罕见的规模。
近几年来,日本话剧工作者在复杂和困难的环境里,毫不屈服于反动势力的阻碍和诱惑,为使艺术活动有助于日本的独立、和平和人类的幸福,做了不懈的努力。这种艺术创作活动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爱和高度评价。
目前,美帝国主义愈加穷凶极恶地侵略越南,甚至不顾日本人民的反对和抗拒,把日本的美军基地作为重要侵略据点。在这时刻,日本话剧团实现了访华演出。我确信,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
这次同中国观众见面的剧目都是反映日本人民过去和当前历史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并不是没有缺点。我希望中国朋友们接受日本话剧工作者的深厚友谊和热情,并给予不客气的批评。
在这里,我感谢为使这次访华演出成功,中国人民所给予的支持和两国有关人员的协助,祝愿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并向敬爱的中国人民致意。


第6版()
专栏:

十月革命的儿女是不可战胜的
——重看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有感
江之水
十几年前看过苏联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今天重看这部影片,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强盗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光辉的战斗业绩,仍然激动着我们,一样地令人难以忘记。
希特勒曾经大言不惭地狂吼:“斯大林格勒对于我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骄傲地宣称:“我们要控制住它”,并计划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占领斯大林格勒。于是他集中了五十个师和大量的战斗机,向这个英雄的城市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这一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苦战开始了。一切反动派都是如此,他们向人民进攻的开始,也正是他们失败的开始。今天,美帝国主义的形象正似当年的希特勒,它的末日也不远了。当年,英雄的斯大林格勒人民和红军战士取得的最后胜利,向人们证明了正义的战争必胜,非正义的战争必败。今天,英雄的越南人民和一切遭受美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人民,也正在向世界人民证实着这个真理。
看了这部影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是他领导着苏联人民取得了战胜法西斯德国的胜利。他坚定沉着,指挥若定,他的正确的战略思想,把敌人引向了红军的包围圈,置希特勒于插翅难逃的死地。他日夜和前线共呼吸,他在静夜里展读着前线军民寄来的表示决心的信件,他为苏联人民立下了功勋,他和苏联人民在一起。
看了这部影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当时红军的处境是极端困难的。但是,革命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精神,却充溢在每一个战士的心头。他们在一座座楼房里和敌人苦战,炮火考验着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仅仅剩下了一个人,也不给敌人一寸土地。一个坦克兵战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毫不畏惧,更不向敌人乞求什么,而是高声呼喊:
“让伏尔加河大草原成为希特勒军队的葬身之地吧!”这是充满了胜利信念的呼声,这是列宁、斯大林教导下的优秀的苏联儿女,这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苏联人民的尊严,为人类历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看了这部影片,我们不会忘记英勇不屈的斯大林格勒的人民。不错,战争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灾难,战争也夺去了一部分家庭里的亲人,但是,这战争是敌人强加于他们的,是法西斯强盗闯进了他们的家门犯下的罪恶。他们不要战争,但是也并不害怕战争!瞧,那个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孩子佇立在街头,她很痛苦,但她并没有被敌人的炸弹吓坏,明亮的双眼掩不住她对敌人的仇恨,嘴角边挂着对敌人的卑视,这是不屈服的人民的缩影!请看,就在整个城市被轰炸以后四处还冒着浓烟的时候,在那断墙残垣的大街上,英雄的斯大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们,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汇成了一股人流。他们拿起了武器,保卫祖国,保卫城市,决不准敌人践踏自己的土地。在最初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一位“红十月”工厂的斯达哈诺夫工作者,她称得上是苏联工人阶级的代表。当她最后愤怒地扑向敌人的时刻,她高呼着:“保卫亲爱的斯大林格勒!”就是依靠着这样千千万万个革命的苏联人民和红军战士,才保卫了斯大林格勒,终于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敌人。这位英雄女工的声音,是苏联人民的骄傲。
正当斯大林格勒战争进行当中,中国人民也正英勇地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密切地关注着苏联红军的胜利。毛主席说:“这个城市每天的胜负消息,紧系着无数千万、万万人民的呼吸,使他们忧愁,使他们欢乐。”战斗的情谊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联系着我们两国人民的心,鼓舞着我们共同战胜敌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过去二十三年了,反映这一壮丽而伟大战争的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仍然会鼓舞着我们向世界上最蛮横的法西斯强盗——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而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伟大的苏联红军战士们则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曾经赞誉过这些英雄:“斯大林格勒的红军战士做出了有关全人类命运的英雄事业。他们是十月革命的儿女。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法西斯势力则必归于消灭。”在战胜法西斯强盗的战争中,苏联人民是付出了代价的,战争虽然给他们带来损失,甚至夺去了一部分人的生命,但是他们保卫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祖国,保卫和发扬了十月革命的光荣传统。十月革命的儿女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向十月革命的儿女们致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