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破除迷信 尊重科学
——评广西中部和南部试种红花草成功的经验
本报评论员
广西中部和南部地区试种绿肥红花草(紫云英)成功,并且不少生产单位获得了大面积高产。这是当地人民群众提高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五岭以南地区农业发展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一向认为“红花草不能种在岭南”的成见,现在被完全打破了。绿肥作物的逐步发展,为我国南方许多地区较快地实现稳产高产,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从岭南试种红花草成功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到: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能够不断深化的;前人不了解也办不到的事情,在新的条件下经过反复的实践是可以办到的。当然,反复实践并不是瞎胡乱碰,而是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要创新就必须破除迷信,同时又必须尊重科学。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我们每前进一步,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我们对某些事情、某些问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在它们面前我们还不甚“自由”,或者没有“自由”。在岭南地区种红花草,早先,科学家曾经作过“行不通”的“结论”。应当怎样对待这个“结论”呢?是奉为金科玉律,丝毫不敢触犯吗?那就把科学变成了迷信。是简单从事,置之不理吗?那也不对。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室、试验场的实践经验和某些资料、数据所作的结论,应当受到尊重。不少事实证明,不少科学结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对过去的科学结论,绝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任意否定。但是,尊重科学家的结论,决不是无条件地盲目地顺从,任凭它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要知道,人的认识,包括科学家作的某些结论,都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的;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是正确的认识,在别的条件下就不一定完全正确。广西容县的同志既不盲从科学家的结论,也不随意否定它,而是采取同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一起反复试验的方法,去检验科学家的结论的正确与否和正确程度。结果说明,“红花草不能过五岭”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和通过试验的方法,帮助人们辨明什么是该办而又可以办好的事,从而坚定地不屈不挠地把它办好。
实践是重要的。但是,只有重视实践而又善于用辩证的方法总结经验,并且用总结起来的经验来指导新的实践,才可能把认识提高一步。广西容县第一次试种绿肥,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生长得不好。这是失败吗?持反对意见的人说,是失败了。他们反对得更加振振有辞:“历史结论联系现时的实践,容县不能种冬季绿肥是无可非议的了。”然而,容县的同志们并没有经过一次简单的试验就罢手。虽然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失败了,毕竟有百分之一点二生长得比较好,这百分之一点二可能就是希望之所在。他们总结了试种面积过大、钻研技术不够的教训,在技术人员和外地有经验的老农的帮助下,对生长不好和生长较好的红花草作了仔细的对比研究,从失败中找到了成功的因素。然后,吸取教训,改变方法,继续坚持进行科学实验。他们并不是失败了还要蛮干,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为某些现象迷着眼睛。百分之一,看来暂时是少数。如果用形而上学的眼光看事物,就会抹杀这百分之一存在的价值;用革命的辩证法的眼光看事物,就会懂得,这百分之一是极其可贵的,是代表了事物的本质、主流和发展方向的。
实践和总结一两次就行了吗?还不够。只有反复实践、反复总结,才能更正确更深刻更丰富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容县第二次试验,百分之七十的红花草生长得比较好。这算不算成功了呢?持反对意见的人说:不算。他们说:“这是‘撞彩’,靠老天爷帮忙。”容县县委的同志们也仍然没有急于下结论。一次成功了,的确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何况,还有百分之三十的红花草仍然长得不好呢。他们又一次总结,然后适当地扩大试验。第三次试验,成功的面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三。他们不是简单地证实了桂南能种绿肥作物就心满意足了,而是通过试验和总结,在绿肥老区(长江流域)增产经验的基础上,细心地摸索在本地条件下绿肥作物增产的比较系统、比较精确的办法。在成功的是少数的时候,要重视少数;在不成功的变成少数的时候,对少数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大面积推广以后,又会出现在较小面积的试验中碰不到的一些问题,更不可掉以轻心。如果用形而上学的眼光看事物,就会认为,已经成功了,可以高枕无忧了;用革命的辩证法的眼光看事物,就会懂得,已有的胜利只不过是新的斗争的起点。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让悲观的论点束缚我们的思想,也都不可让盲目乐观的论点束缚我们的思想。容县试种绿肥作物之初,有人这样想:“如果桂南能种红花草,解放前早就该有了;如果说旧社会受限制,那末解放已经十几年,也该有人种成功了。”这种悲观的论点是有害的。当然,解放以前没办的事,现在也可能有不少仍然是办不到的;但是,有很多确是已经办到了。解放后十几年没有办的事,有的可能现在也仍然办不到;但是,也有很多是可以办到而没有好好办的。容县试种绿肥作物成功之后,有人这样想:“反正红花草在容县种下去就能活”,就不注意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了。这种盲目乐观的论点同样是有害的。种下去就能活是真的;但是,如果种不好、管不好,就还是活不好、长不好。容县能种红花草是已经证实了;但是,要使它的品种不退化,要进一步提高肥效和发展综合利用,需要继续努力的事情还多得很。悲观的论点会使人停步不前,盲目乐观的论点同样会使人停步不前。在前人的成就和结论面前不可迷信,对自己的成就和经验也同样不可迷信。容县的同志们在试种绿肥作物前前后后不同情况下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对于我们做别的工作也可以有不少有益的启发。


第3版()
专栏:

坚持科学实验突破绿肥作物“禁区”
广西大面积种植紫云英苕子成功
为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种植绿肥作物树立了样板,为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本报讯 历来被认为是紫云英、苕子绿肥作物“禁区”的广西中部和南部等广大地区,现在红花绿苗满田垌。整个自治区的绿肥生产,已经从小量试种阶段,进入大面积种植成功、大面积获得高产阶段,成为我国南方绿肥新区发展绿肥生产的样板。
广西历史上只有桂北几个县种植过小量的绿肥作物。自从一九六○年冬季,自治区有关部门在桂南的容县等地试种紫云英以来,到今年春天,全区已经发展到种植紫云英、苕子等专用绿肥作物四百零七万亩,冬豆等兼用绿肥作物八十五万亩。全自治区已有三分之二的生产队种植了绿肥作物。已有十多个县绿肥作物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自治区绿肥作物面积已达到早稻和中稻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这里虽然是绿肥作物的新区,然而单位面积产量却比较高。紫云英鲜草的亩产量一般在两千斤以上,高的亩产七八千斤,甚至超过万斤。产种子量同某些老区比较起来也称得上是后起之秀。一九六四年容县的八千八百多亩留种紫云英,平均亩产种子四十二斤半,最多的达到一百多斤。
采用绿肥作物作稻田基肥的地区,一般每千斤绿肥可以增产稻谷五十多斤到一百多斤,土壤的有机质也显著增加。此外,绿肥还是一种优质饲料,有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全区农村的干部和社员对于种植绿肥作物的积极性很高。在最近召开的自治区绿肥工作会议上决定今年冬天种紫云英和苕子的面积扩大到八百万亩,加上豆类等兼用绿肥要达到一千万亩,约占全区耕地面积三分之一,迅速发展绿肥生产,对于促进今后粮食增产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所以能够高速度地发展绿肥生产,主要是这里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在生产上敢于革命,敢于实践。他们不为“紫云英一般冬性较重”,必须经过三十五天以上的摄氏零度到八度的春化条件才能生长的“定论”所束缚,坚信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群众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总是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一九六○年容县初次试种紫云英时,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点二。他们没有丧失信心,继续坚持试种。到一九六三年百分之九十几都成功了。一九六四年冬天,这个县紫云英和苕子的种植面积就从一万一千多亩的基础上跃进到十六万多亩。全自治区也从一百多万亩扩大到四百多万亩。目前绝大部分绿肥生长良好,从而推翻了桂南不能种紫云英的论断,为我国绿肥发展史写下了新的一页。
广西发展绿肥作物的另一条经验是,既认真学习老区的经验,又因地制宜加以发展。紫云英和苕子的老家是长江流域。那里的自然条件确实和华南亚热带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们就在保留长江流域种绿肥作物时适当留高禾秆和开好排水沟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广西冬旱、新区土壤缺少根瘤菌和磷素、气温偏高易发生病虫害等特殊条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从而创造出一套适合华南地区条件的绿肥作物栽培技术规程,丰富了我国的绿肥栽培学说。
坚持自力更生,千方百计解决种子不足和技术人员缺少的困难,是广西能够高速度发展绿肥生产的第三个经验。我国的绿肥种子主要来自长江流域的老产区。由于近几年来种植绿肥作物的新区大幅度地发展,老区也在扩大种植面积,于是绿肥种子就供不应求。广西对此采取了两个对策:一是尽量节约用种量;一是加快种子繁殖速度。有些老区一亩地播五斤种子,广西就减少到两斤。他们从认真提高播种技术入手,播稀、播匀、播好,使茎苗粗壮,同样获得高产。他们还想方设法安排好劳力、畜力,在不影响早稻插秧季节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留种子。容县一九六三年种了九千亩紫云英,就有八千八百多亩留了种子。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依赖外地供应种子的局面。全自治区今年已做到绿肥作物种子自给,并且有余种支援其他新区。在技术力量方面,各地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进行培训。一九六○年广西初次试种紫云英时,曾从江西聘请老农来传授栽培技术。经过几年实践,现在自治区各地种植绿肥作物的技术人材大批成长起来。今年,广西还派出二百多名栽培能手支援广东发展绿肥作物。
广西发展绿肥生产的经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具有普遍意义,最近农业部邀集安徽、湖北、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到广西容县参加自治区在这里召开的绿肥工作会议,交流和推广种植绿肥作物的先进经验。


第3版()
专栏:

紫云英怎样过了五岭?
本报记者 柳梆 黄绍进
书本和现实
我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工作者,根据外国生物学权威的学说,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的特性,认为:“紫云英一般冬性较重,以平湖紫云英为例,春化条件为摄氏零度到八度,需三十五天以上。”
我国华南一带冬季的最低温度大体上是:柳州,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九点八度;南宁,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十三度;广州,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十三点七度……
这就是说,根据这位学者的意见,我国华南广大地区都不存在种植紫云英(又叫红花草)的条件。
这是见之于书本上的理论。还有更多在口头流传着的:在广东有人说“红花草不能过岭南”;在广西有人说“红花草不能种在桂南”;甚至在紫云英的老家江西,也有人说“红花草不能到赣南”。如此等等。总之,到处有禁忌。
对于这类“科学定论”,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态度,而是人云亦云,久而久之,就会把人们的思想束缚住,就不能有所作为,有所前进。
还是让我们走向广阔的田野吧!
时间正是三月艳阳天,岭南春浓,田间的景色是多采的。红艳艳的紫云英,淡蓝色的苕子花,金光灿烂的油菜花,雪白一片的茹菜花……这一切把大地织成一幅锦绣。这些花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彩色斑斓以外,还因为它有新的意义。往年,这些种植绿肥作物的土地,大多数是犁冬晒白的冬闲田。但在去冬今春,这些冬闲田就新种植了绿肥作物上千万亩。许多过去被认为紫云英和苕子禁区的地方,现在已是遍地红花了。
书本上的“科学定论”是怎样被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推翻的呢?让我们从一个斑纹来窥视全豹吧!
两种不同的态度
我们介绍的是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的容县。这个县,三十六万人口只有二十八万亩稻田。这些稻田种的是双季稻,每年冬季又有三分之一种植越冬粮食作物,复种指数相当高。因此,肥料严重不足。农业合作化以来,县的领导为了解决用肥问题,曾经想了许多办法,例如发动群众挖泥炭土,筑田头氹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畜牧业多积粪肥和发展化学肥料吧,一方面是一时不能完全解决肥料问题,一方面饲料和投资都有限度。那末,出路何在呢?
一九六○年农业部召开南方绿肥会议,容县派人参加,回来后说:看来种植绿肥作物是解决缺肥问题的一条宽广的道路。
正当中共容县县委酝酿要在容县种植紫云英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障碍就是“科学定论”。有人摇头说:“桂南不能种植红花草,早有科学定论”。
中共容县县委书记张达明,极力主张并支持试种绿肥作物。于是这年冬天,容县就历史上第一次种植了六千九百多亩紫云英。
不能轻信某些“科学定论”,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对待“桂南不能种红花草”的论断。一九六一年春天,全县百分之九十几的绿肥作物果然都生长得不好,连施了许多肥料的县委试验田,也正象人们所说的那样“名声挺大,红花草长得很小”。从江西请来帮助种植绿肥作物的农民技术员林源泉,一时也摸不着“底”,他拔出一些叶片发红长不起来的紫云英株苗,对着根部端详了半天说:“咦,真怪,在江西种的红花草根须上都结有薯(根瘤菌),为什么到广西来就不结薯呢?”
第一次试验没有取得成功,反对种紫云英的人也更多了。他们说:“历史结论联系现时的实际,容县不能种冬季绿肥是无可非议的了。”两个从上级机关派来作调查研究的技术干部也说:“如果桂南能种红花草,解放前早就该有了;如果说旧社会受限制,那末解放已经十几年,也该有人种成功了。”在县委成员中,也有人不赞成再搞试验。县委书记张达明和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丁绍岚,却主张继续搞试验。他们认为干革命就要有一种敢于尝试、经受得起失败的风格。现在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试种面积应当缩小,试种却应当坚持下去。最后,他们还是在县委领导成员中取得一致的意见:继续试种紫云英。
两种不同的方法
既然付出了学费,就要学到知识。
容县县委认真地总结了一九六○年冬种绿肥作物失败的教训:第一、思想上急于求成,贪多贪大。违反一切必须要经过试验,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第二、在技术上钻研不够,还没有过“关”。
他们在自治区农业厅技师朱汝培和江西老农林源泉的帮助下,从一九六○年只占总面积百分之一点二的生长较好的紫云英中,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这些长得青绿秀茂的紫云英,根部大都结有根瘤菌。原来,紫云英和苕子等豆科作物同根瘤菌是共生的。根瘤菌从豆科作物中吸收养分和水分来生活,同时又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供豆科作物生长发育。紫云英和苕子如果没有根瘤菌,即使多施肥也长不好。而紫云英的根瘤菌是单一菌族,其他根瘤菌不能代替。在容县这种新种植的地区,土壤中缺少这种根瘤菌,第一年试种中百分之九十八点八的紫云英长得不好,原因就在这里。
就这样,他们从失败中找到了成功的因素。
一九六一年冬天,他们改变方法,从头做起,缩小种植面积,试种了五百多亩。县委的试验田也从一百五十三亩缩小为两亩半。县委书记、副书记、农业局长和技术人员等,整个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绿肥试验田里,劳动,观察,议论,思索……
为了解决新区土壤缺乏根瘤菌种的问题,开初他们打算用笨办法,把江西老区的泥土运来加到紫云英试验田里;后来得到湖南菌肥厂的援助,买了一百瓶紫云英专用根瘤菌种,进行接菌。
一九六二年春天,百分之七十的绿肥作物长得较好,低的亩产鲜苗二千斤,一般的亩产六七千斤,高的突破万斤大关。
这样,在容县试种紫云英算不算成功了呢?
认为“桂南不能种红花草”的人说:不算!去冬雨水气候特别好,这是“撞彩”,靠老天爷帮忙。
县委也认为:一次成功也许有偶然因素,不应该轻易下结论。重要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找出新区种植紫云英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通过长期探索,他们终于在长江流域绿肥老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找到一套适合广西条件的种植紫云英和苕子的技术规程。简要地说就是:防止冬旱,接根瘤菌,施用磷肥,防病虫害。
一九六二年冬天,全县种的三千多亩紫云英和苕子都严格执行栽培技术规程。这一个冬春,紫云英在容县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五六十天的干旱,五次霜冻,十几天的寒潮。但是春暖以后,绿苗红花满田垌。这一年,成功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三。平均亩产鲜苗四千斤。东光公社一千八百亩水田,一九六二年冬种五百五十八亩绿肥作物,一九六三年有一半稻田用绿肥压青作基肥,全社水稻亩产量由上一年的八百七十一斤上升到一千零九十三斤。县委就组织大家参观评比,社员们说:“绿肥不是草,绿肥是个宝。”从此,红花开在试验田里,红花也开在群众的心窝里。
两种不同的眼光
一九六二年春天,容县第一次试种成功的紫云英和苕子,只有三百多亩。当时县委曾经计划,用十五年时间推广到八万或十万亩。现在,全县已经发展到十六万多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百分之五十七,大大地提前和超额实现了当时的计划。
去冬以来,外省和外县到容县来“看花”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县还有二百多名绿肥栽培能手被聘请到外省传授经验。“桂南不能种红花草”的议论没有了。在大好形势下,一种新的思想的苗头出现了:有的人对于田间管理采取掉以轻心的态度,认为“反正红花草在容县种下去就能活”。在播种量上,前几年为了自力更生解决缺种困难,曾经提倡过节约用种,从提高栽培技术上获取高产。现在有的社员没有看到大面积种植以后的新情况,认为少用种也能长好,就过分地稀播。至于随着大面积发展后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例如品种退化、病虫灾害等,就更少有人去认真探讨。县委认为: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道路上,既不应该停止于前人的“科学定论”,也不应该停止于自己的既有经验。
县委及时向全县干部和社员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反对故步自封,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验,同时认真学习外地的经验。
于是,容县发展绿肥生产的新里程展开在全县人民面前:
防治病虫害、复壮种子、改进根瘤菌种的研究开始了。
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生产根瘤菌的工厂,正在积极筹建。
从浙江嘉兴绿肥老区请来的技术能手,正在这里传授留种的先进技术。
江西绿肥老区紫云英和油菜混播的成功经验今年将要普遍推广。
紫云英、苕子的综合利用(养猪、养牛、养蜂)也在试验中。
滋养稻禾的红花,开遍全县耕地。滋养思想的红花,也开始栽进干部和社员的心田。这就是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的: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第3版()
专栏:工人来信

用边角料生产出好产品
我们工厂是生产打火机的,用的材料是马口铁皮。一九六三年,工厂的领导干部和我们老工人商量,打算利用长沙建湘搪瓷热水瓶厂的边角余料生产打火机。开始,遇到不少困难。搪瓷热水瓶厂的边角料,都只有茶杯那么大一块,用起来很麻烦,工效低,破损也多,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但是大家认为,为了给国家节省好料,就得多想办法,我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工厂党支部书记和厂长同我们老工人一道,组织大家开展技术练兵,革新技术,还修改了操作规程,改进了模具,结果把难关突破了,产品质量和工效同使用好料一个样。
去年,我们工厂有人听说上海、天津一些地方的钢厂,都在生产马口铁皮。有人就说:“这就好了,我们可以不再用边角余料啦!”不久,本市有些原来也用建湘搪瓷热水瓶厂边角余料加工产品的小工厂,在使用整块的马口铁皮生产了,我们工厂也调进了一批整块整块的马口铁皮。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讲话了:“有了鱼还要吃虾?还要找麻烦?”也有人说:“废料工厂这块牌几时摘掉?”有人还找管理员要领好料用。
这时,我们工厂一些老工人和积极分子,觉得这种思想不对头。难道国家生产的东西多了,就不要节约了吗?现在看来物资比过去是多了,可是从国家建设的长远需要看,还差得很多,应该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才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用边角余料生产,是要麻烦一些,但是,我们是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要象个当家作主的样子,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就应当不怕麻烦。长沙建湘搪瓷热水瓶厂每个月有十几吨边角余料,我们不去利用它,就变成了废物,多可惜呀!
我们把这些道理,耐心地讲给不愿用边角余料生产的人听。接着,工厂领导也向大伙算了几笔账:利用边角余料生产打火机,每年至少为国家要节省两万五千多元材料费,降低生产成本百分之十五,产品出厂价降低百分之三十多,过去工厂是亏本的,现在月月有盈余。
鼓不打不响,理不说不明,这么一说,大伙的思想都通了,都乐意用边角余料了。有的工人还说:“勤俭节约,是我们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日子富了,也决不能丢掉这个传统。”从一九六三年上半年起到现在,我们一直坚持用长沙建湘搪瓷热水瓶厂的边角余料生产打火机,产品的质量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前些日子,国家分配给我们工厂的一批马口铁皮,现在也上交给国家,支援其他兄弟工厂了。
长沙市岳麓打火机厂老工人
徐厚成(易凯林代笔)


第3版()
专栏:工人来信

“废物”里大有油水
我们化工工业合作社,有一项业务是煮洗炼制废油棉纱,从中回收再生机油和干净棉纱。近七年来,我们从废油棉纱中共提炼出再生机油二十二万八千斤,回收出洗净晒干仍可作擦洗机器的旧棉纱七百九十八万二千斤,价值八十七万多元。
一九五八年我们响应了上级提出的回收废油增产节约的号召,和工人们一起寻找能轧油的废料。我们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些机械厂丢掉的擦洗过机器的废油棉纱,拾起来用手一挤,便渗出了一些机油。我们就找了些废油棉纱试着轧油,经过多次试验,一百斤棉纱能炼出二十多斤再生机油、回收三十多斤旧棉纱,于是我们就开展了这项业务。
最初,大家对这件事认识不一致。有些人觉得我们是个工厂,就该生产个象样的产品,整天煮废油棉纱,洗废油棉纱,不象样子。于是,我们就组织全体职工讨论:什么叫做象样子?工人要象个什么样子?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为不论干什么活,只要对国家有利,就是好样的工厂、好样的工人。当大家看到一堆堆废油棉纱,经过自己的双手,制出机油和擦洗机器的棉纱,废材料又变成了工业生产上的好材料。
我们利用的废油棉纱是来自西安各机械厂的,我们经常主动到各厂和他们联系,给他们介绍废油棉纱的用途。可是他们常常回答说:“我们没有人专管这项业务。”使我们在回收废油棉纱方面遇到了困难。据我们了解,有人认为这些“废物”没有什么油水,因之就把废油棉当作垃圾烧掉或丢掉了。我们希望所有使用棉纱擦洗机器的单位,不要随便丢掉废油棉纱,不要只用纱不用油。
西安勤俭化工社
党支部书记 汪文彦
社主任 刘星春


第3版()
专栏:工人来信

做“垃圾专家”是光荣的
我是一个车间的辅助工。当我们国家正掀起工农业生产高潮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每一个工人,在生产上如何更好地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非常重要。
我原来是一个三轮车工人,一九五八年转到上海彭浦机器厂工作。进厂后,我曾经做过烘模炉工、车间值班员,现在在型砂组负责掏碳灰水工作。由于党的教育,在工作中,使我懂得了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处处注意节约。我在烧烘模炉时,发现炉温达不到要求,煤炭损耗量大,就积极建议领导改进炉子,并把别人用来铺路的碎焦屑筛起来利用,结果一年多节约了煤四万多斤。平时,我看到厂里有扔掉的旧木料、旧棉纱、散焦炭屑、元钉、垫圈、废铁、稻草等,就利用业余时间拉着劳动车到处收集,仅两年时间,我收集的废旧料有二百七十吨,其中有许多已用到生产上了。在我拣破烂时,个别人曾叫我是“垃圾专家”,可是我觉得我为国家、为革命做“垃圾专家”是光荣的,我感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呢。
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以后,我看到有些人认为东西多了,节约不节约也无所谓了。我觉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勤俭建国的方针是个长期的方针,在形势好转的时候同样要注意节约。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就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革命事业。所以,我们不能放松一点一滴的节约。俗话说:“积沙成塔”,一点一滴的东西加起来就不少了。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我们工人搞生产就是干革命。我们的生产不仅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且也为了全世界人民的解放。我们在生产工作上能不能勤俭节约,也就是对革命的态度问题。我觉得我们每一个工人应该把节约每一个钉子、一滴油、一度电,与世界革命事业联系起来。过去,我收集废旧料时,有些青年说我“不象样,简直象个拾垃圾的”。我并不感到不光彩,相反觉得很光荣,因为我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近我发动小组里一个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洗旧棉纱。那个同志一开始就觉得这样做很难为情。有人说:“节约一些旧棉纱有啥搞头”。我就同他们讲明意义,自己和他们一起搞,这样我们小组就为国家节约了十五斤棉纱。我们每个工人如果都能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培养无产阶级的好风气、好思想,可以使我们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腐败作风对我们的侵蚀,就更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彭浦机器厂老工人 钱普祥


第3版()
专栏:工人来信

从剪刀口上节约原材料
我是一个被服厂的裁剪工人,专门给大家裁衣服。如果我们在每一件衣服上浪费一厘米料,一年下来就要浪费很多布。
剪刀口上的学问很大。我们是裁剪长毛绒大衣的,在比学赶帮运动中,曾几次降低消耗量。这是不是就到顶了呢?并没有到顶。
为了节约一根纬纱,我时常都在琢磨办法。原来,我们漏版样是反漏一次,正漏一次,两次版样的边对不齐,中间有一厘米的缺口,就得浪费材料。我想改成正漏两次,反漏两次,这样就可以减少了一半缺口。接着我又想,一个剪口就要浪费一厘米材料,如果把两件一次漏版和开剪,改成四件一次漏版和开剪,这样既可以减少剪口,又可以把下角料利用进去,消耗就一定可以再一次降低。用这个办法需要进行改版,会给技术科、裁剪工人带来不少麻烦,这个办法到底是不是可行的呢?自己没有底。我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懂得了新事物一出现,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大家认识,我觉得我的方法能够减少边角料,降低消耗,既然是正确的意见就应该坚持。我向厂长、车间主任谈了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支持我试验,在领导的帮助下,动员了全小组同志利用星期天和业余时间把版改完。经过试验,每件衣料的消耗又降低了一厘米,超过了先进水平。使用这个办法,一年节约了长毛绒三百四十米。两年来,我从节约一根纬纱、少下一个剪口上想办法,连续五次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长毛绒数千米。
今年,我要把勤俭办企业的精神永远坚持下去,进一步努力降低材料消耗。
呼和浩特被服厂裁剪工人 齐佐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