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 发展社会主义戏剧
华北话剧歌剧观摩演出闭幕会上,举行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工农兵生活动员大会
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号召文艺工作者改造世界观,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据新华社八日讯 历时一个多月的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五日在北京闭幕。
参加这次观摩演出的一千多名话剧、歌剧工作者,在五日闭幕的时候,举行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工农兵生活动员大会。
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第三书记林铁,书记处书记陶鲁笳、刘子厚、解学恭、廖汉生、苏谦益、池必卿,以及华北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出席了这次动员大会。
李雪峰在动员大会上讲了话。他说,这次观摩演出的剧目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斗争生活,塑造了许多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形象,题材比较丰富,艺术表演形式也打破了一些旧的“框框”,创造了比较新颖的风格。因此,它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这说明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戏剧工作者深入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作了相当的努力。
李雪峰强调指出:这次观摩演出会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只是一个开端。今后一方面要把这次的四十多个话剧、歌剧在继续演出过程中,不断修改,无论从内容上、表演形式上、语言上都要反复加工,千锤百炼;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创造新的,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创作题材方面也应该更广泛。他说,这次写革命战争的戏比较少,这一方面的戏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这次有不少的戏写了阶级斗争,并且写得不错,但是还要更深更广地去写这种题材。还有农村婚姻问题也是很值得写的重要题材,它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总之,应当写的事应当写的人还很多,创新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如果到群众中去,他们的要求就更多,还有许多新的领域我们没有去探索。在演出形式上要注意适合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到工矿、农村演出,同城市就不一样。
李雪峰在讲话中,特别赞扬了业余演员们的演出。他说,这些戏演得很成功,内容好,表演也好,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非常真实生动,业余戏剧活动是有远大前途的。他号召专业文艺工作者要好好向业余演员们学习。
李雪峰在谈到这次会演的主要经验时指出,第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深入生活。这次演出的比较成功的戏,都是剧作者、演员一直到舞台工作人员,在深入生活方面作了不同努力的结果。他强调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里充满了矛盾,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斗争。只有到生活中去观察、研究、分析和解决矛盾,才能抓住实际生活的灵魂,才能深刻地生动地反映出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避免作品一般化、概念化的缺点。他要求华北区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分批分期地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劳动锻炼,一方面也要组织一批人边下厂下乡演出,边深入生活。他特别强调指出,深入生活也好,解决矛盾也好,都必须学习毛主席著作,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挂帅。第二个经验是在创作中实行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李雪峰指出,这次会演的任何一个好戏都不是一下成功的,都经过多次修改。修改也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要改好一个剧本,就应该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研究、集中,并且经过作家的反复思考,然后再动手去改。
李雪峰最后强调指出,要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归根到底是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作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在动员大会上,参加这次观摩演出会的演员、业余演员、剧作者、剧团的代表贺玉森、韩玉芝、卫孟如、义若呼、刘厚明、范志芳、胡宗温等,先后介绍了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工农兵生活、坚持创作和演出现代戏以及“开门排戏”等方面的情况和经验。他们一致表示,这次观摩演出会使他们受到了很大鼓舞和教育。今后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红旗,更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无条件地深入工农兵群众,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做彻底革命化的文艺战士,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话剧、歌剧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闭幕前,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部长黄志刚作了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了这次观摩演出的重大收获,总结了一年来华北地区话剧歌剧创作取得很大成绩的主要经验,并且对戏剧创作中如何写矛盾冲突,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以及写革命历史题材等问题作了阐述。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林默涵在观摩演出期间分别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当前文艺战线上的大好形势和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任务,鼓励文艺工作者勇于创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
在观摩演出期间,大会还邀请了一些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分别就如何塑造英雄人物、歌剧创作、描写工业题材、导演表演、向业余文艺战士学习以及舞台美术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做了专题发言。
这次规模盛大的观摩演出,从二月二十五日举行以来,共演出了一百九十多场,观看演出的有二十五万多人次。其中,到工厂、农村、部队“送戏上门”演出二十多场,三万多工农兵群众观看了许多优秀剧目。人们认为这次演出大大长了工农兵的志气,大大鼓舞和激发了人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第2版()
专栏:

杭州生产新规格汽轮机
杭州最近试制成功一种能自动调节的一千瓩背压式汽轮机,并且已经开始小批生产。
这种规格的汽轮机我国过去没有生产过。它的结构紧凑,自动调节灵敏度高,电负荷调节可以远距离控制,同相应的锅炉和发电机配套以后,可供需要电力和蒸汽的中小型轻工、化工等企业作动力设备或自备电站用,既经济又方便。
这种汽轮机是杭州透平机械厂职工在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轮机研究所帮助下试制成功的。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制成新型加热炉
哈尔滨最近采用了一种既不冒烟又不喷火的反射式锻造加热炉。工人夸奖它是“烧煤的电炉”。
新型加热炉是由哈尔滨松江拖拉机制造厂职工改革试验成功的。
在采用旧式加热炉的锻工车间里,一般是又脏又黑,夏天闷热。可是在采用了新式加热炉的松江拖拉机制造厂锻工车间里,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窗明几净,去年粉刷的墙壁,如今仍然洁白如故。去年用银粉涂的一座座炉罩,至今还是银亮银亮的。
由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采用“三结合”办法改造而成的这种新型加热炉,叫做无烟高温反射锻造加热炉。它是在吸取各地先进锻造加热炉的优点的基础上改革成功的。
经过半年多的使用时间证明,这种新型加热炉同旧式炉相比,有较多的优点:炉内温度高而均匀,部件加热时间缩短一半,单位时间耗煤量减少一半多。用这种炉加热的部件,氧化皮也减少了。这种加热炉彻底改变了旧式炉子从炉门向外喷火、冒烟的缺点,把锻工从烟熏火烤的吃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天不降雨人造雨 天上无雨地下取
龙溪人民再创旱天不旱地的奇迹
成千上万的社员挖山塘、凿水井、拦江截流、筑坝挖沟,使大片受干旱的稻田得到灌溉,全专区已经完成早稻播种育秧和溶田计划,部分地区开始栽插早稻
新华社福州八日电 福建省水稻产区龙溪专区,目前正在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旱斗争,再一次创造了天旱地不旱的奇迹,使大片原来受旱的稻田出现了春水融融、秧绿满畦的动人景象。
龙溪专区是我国东南沿海气候多变、易旱易涝地区之一。从一九六三年以来,连续两年发生过严重的干旱。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连续两年夺得了旱年大丰收。今年又遇到了第三个旱年。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全区没有下过透雨,六个月的降雨量,比干旱严重的前两年还少。
春旱一露头,这个专区的干部和社员就迎着困难而上,展开了一场规模比前两年更大的抗旱斗争。早在今年二月间,中共龙溪地委就提出:“争取主动,抢先一步,把旱象消灭在春耕之前”的响亮口号。社员们也提出:“天不降雨人造雨,天上无雨地下要!”东山县抢在旱象蔓延之前,动员成千上万社员挖山塘,大凿水井,修建了许多“小井群”“小塘群”等抗旱水利工程。云霄县在二月下旬就发动社员横堵漳江,引江水灌溉了六七千亩稻田。接着,漳浦、南靖、长泰等县也集中力量,拦江截流、筑坝挖沟、引水灌田。到三月下旬,龙海县又集中了二万三千多个强壮劳力,在十多天内连续围堵九龙江南溪、西溪和北溪,使江水倒流,保证了全县三分之二稻田适时溶田和插秧。
在溪河很少的地方,夺水之战更为激烈。没有地面水,人们就打井开塘,挖掘地下水,据最近统计,这个专区今年以来光大井就打了六千七百多口,还有四千多口正在施工。漳浦县从三月中旬以来,每天出动十万人抗旱,每天挖井二百口,池塘一百个,现在,这些新修的水利工程,已蓄水灌田十二万多亩。
在今年的抗旱斗争中,“榜山风格”又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让水溶田、让地挖港开渠、借地育秧、主动协作等动人事迹,到处涌现。龙海县抢筑九龙江西溪拦江工程时,曾在一九六三年抗旱斗争中以“丢卒保车”精神,作出很大贡献的榜山公社和玉枕大队,这次主动派出大批有筑坝经验的干部和社员,到工地帮助建筑合拢工程。
这个专区的工业、交通等部门也积极支援抗旱斗争。截至目前,这些部门运往农村的各种机具比去年同期多一倍以上,其中仅柴油机、水泵就有五百多台。许多县的水电、工业、物资部门还联合成立了机械排灌设备检修组,到田头巡回,保证各种抗旱机具正常运转。
经过广大社员和各行各业职工的协力抗旱,现在全专区的早稻播种育秧和溶田计划已经完成,部分地区已开始栽插早稻。三月下旬,这个专区下了一场雨,但雨量较小,旱情尚未解除,各地社员还在继续抗旱,力争在少雨的情况下按时完成早稻栽插任务。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南部九龙江、漳江一带经受过多次“抗天”斗争考验的干部和群众,展开了堵江截流同天争水的斗争。云霄县东厦、莆美、城关三个公社的社员和机关、工厂、学校的干部、职工、师生等一万二千多人,用四天时间,在漳江上修筑了一条三百二十米长的临时大坝,堵截江水,灌溉稻田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摄


第2版()
专栏:

支援抗旱斗争 胜利完成春播
山东甘肃抗旱抢墒播种速度快质量好
据新华社济南八日电 山东各地抗旱播种早秋作物。季节较早的济宁、枣庄、临沂、昌潍等地抢墒播种的高粱、谷子、玉米已达二十多万亩。
从去冬以来,山东省雨雪稀少,气温偏高,目前许多地方发生了干旱,对春播有一定影响。各地普遍采用耙、压、耪等办法保墒。全省经过翻耕的五千多万亩春播地,已耙过两遍到五遍,其中很大一部分还进行了镇压。很多地区合理安排劳力修建水库、打井挖泉,扩大灌溉面积,使受旱的春播地适时进行播种。
这个省的财贸、工业部门也采取各种措施,支援社员抗旱。省水利厅、供销社已决定将库存的五百多台排灌机械和六百部水车,供应给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莒县、泰安等县的供销部门把大批库存的抗旱物资,运到社队支援社员抗旱。
据新华社兰州八日电 甘肃抗旱播种春小麦,已完成春小麦播种计划百分之七十多。
这个省去冬今春雨雪少,干旱情况严重。广大社员和农场职工为了种好春小麦,都积极参加防旱抗旱斗争。春小麦主要产区河西走廊地区,对春播地普遍打碾耙耱保墒,多施底肥。兰州市郊区和永靖等地区,为使春小麦增强抗旱能力,还新铺了一些抗旱的“砂田”。
已种完的地区在兴修水利,继续进行防旱抗旱、保墒等活动,促使春小麦出全苗。


第2版()
专栏:

商品要适应农村的购买力水平
关于脸盆滞销的各种议论
一年多以前,我们开始听到商业部门反映:目前市场白脸盆多了,花脸盆不够。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我们就让工厂多生产花脸盆,少生产白脸盆。过了一个时期,商业部门又说花脸盆也多了,据说是消费者对花色不满意。因此,有些搪瓷厂就在套色上下功夫,最多有套到十三至十四色的;可是,销路仍然不好。这时,又有些同志认为是脸盆的数量多了。他们说脸盆是不易损坏的耐用消费品,前几年,产量增加很快,社会保有量已经饱和,只能逐年添补一些,很难再继续发展。总之,各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大家却都心中没有底,摸不着边际。
不是脸盆多了而是价格高了
这时,北京日用搪瓷厂正在远郊区农村搞试销工作。据他们介绍,农村很需要脸盆,只是嫌价钱贵。这个反映有没有代表性呢?我们和商业部一起,在北京市百货公司召集了一个远郊区公司经理和业务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他们认为,如果中号白脸盆的零售价格不超过二元钱,中号花脸盆零售价格不超过二元五角,销路就可以大大打开。至于质量,只要保证结实耐用就行。开了这个座谈会,我们算是初步摸到了一点门路。
工厂试产保质低价的新脸盆
我们根据座谈会上得出的初步结论,给北京日用搪瓷厂出了一个题目:有没有可能降低成本,同时又要保证结实耐用?搪瓷厂厂长找财务科长一核计,说明要达到这样一个要求,工厂成本就要降低百分之三十左右。这行不行呢?我们又找工程师来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改变配方和工艺,仍旧可以保证结实耐用。我们请示了领导,同意工厂试制。
一个星期以后,试制的产品出来了。通过检验,证明耐冲击、耐碱、耐热等关系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指标,完全合乎现行的日用搪瓷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成本平均比原来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产品外观质量也不错。
滞销的脸盆变成畅销的脸盆
接着,我们在工商两部分别搞了一个新老产品比质比价展览。会上,多数同志认为,新产品肯定比老产品受欢迎,特别是在农村,并认为这是轻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有一些同志对新产品究竟是不是能受到欢迎表示怀疑;个别同志则认为这是偷工减料,要不得。看来,坐在大楼里是争不出结果来的,最后领导上认为应该让消费者去鉴定。三月二十九日,我们组织了一个试销小组,携带新老产品到房山县农村试销,听取消费者的反映。三十日,我们在房山县窦店镇赶了一个集,销出八十三个脸盆。三十一日,我们在芦村摆了一次摊,又销出四十一个。在销出的四十一个脸盆中,新产品占四十个,老产品只销了一个,这说明新产品是比较受农民欢迎的。
只要经济实惠脸盆大有销路
四月一日,我们又在芦村调查访问了两个生产队,证实不论是原来有脸盆的户,或者是没有脸盆的户,都很需要脸盆,如果价格和质量合适,需要的数量还很大。原来,在农村脸盆的用途很广:扣锅、洗脸、和面、蒸饭、醃咸菜都用得着;用破了的脸盆,还可以做饲料盆、火盆;最后留下一个圈圈,还可以做炉圈。这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在农村扩大脸盆销路的信心。为了了解比较全面的情况,四月二日,我们又在县城搞了一个新老产品比质比价展览,邀请附近七个批发门市部的采购人员来提意见,他们一次就定了二千四百多个新脸盆,并且要求尽快供给现货。
两点体会
通过这次新产品脸盆的试产和试销,我们有两点体会:
一、我们工厂听取商业人员的反映,主要是商业部门派驻工厂的驻厂员和采购员。这些同志整年累月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熟悉,可是,他们的话很有“权威”,工业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跟着他们跑的。从这里,我们感到,直接负责对工厂进货或者从事验收的驻厂人员和采购人员,一定要既熟悉城市市场情况,也要熟悉农村市场情况,才能促进企业生产出品种规格对路,价格合理的产品。
二、过去我们有时候也根据农民的需要,搞一些新产品到农村去试销,虽然品种对了路,质量也很好,但农民却不能接受。现在看来,道理很简单,就是不适应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因此,品种质量对路,一定要和价格水平相联系,对农村来说,关键在于是不是经济实惠。在这一方面,工业和商业两方面都有责任,都需要有新的认识。
第一轻工业部轻工业局 戎文佐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普通铅笔少,橡皮头铅笔多?
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商业是有什么就卖什么,消费者只能有什么就买什么,这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观点。
目前市场上不带橡皮头的普通铅笔少,带橡皮头的铅笔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由于商业部门前几年盲目促进生产的结果。早在一九六二年,市场上曾一度出现橡皮头铅笔不足的现象,我们只在北京市作了调查,就认为橡皮头铅笔应当尽可能多生产。结果,一九六三年橡皮头铅笔的计划生产比重,就由过去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四十,而一九六四年,橡皮头铅笔计划生产比重更高达百分之五十三,到了一九六四年的下半年,有些地区已经反映橡皮头铅笔多了,但在一九六五年的生产计划安排上,橡皮头铅笔的比重仍达百分之五十左右。
铅笔主要是供应小学生使用的,他们本来需要价格便宜的二、三分钱一枝的普通铅笔,我们硬给他们供应价格七、八分钱一枝的橡皮头铅笔,而他们在买不到便宜的铅笔的情况下,就必须买贵的,这就等于强迫小学生去用价格高的铅笔。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呢?主要是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上有主观片面性。我们把一时多卖了一些橡皮头铅笔的表面现象,看成是本质的东西,对各地反映橡皮头铅笔不足的情况,缺乏具体分析研究;虽然也作了调查,但那是带着“橡皮头铅笔不足”的框框去作调查,而且只看到城市,没有看到农村,更没有具体分析这个商品的消费对象、特点等情况。甚至当时还有人认为,橡皮头铅笔同普通铅笔的价格一枝只相差几分钱,问题不大,只要有铅笔供应,即使品种不适合市场需要,也不会成为问题。其实,买一枝铅笔多几分钱或少几分钱,对广大贫下中农和城市劳动人民来说,是一个需要经常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商业是有什么卖什么,而消费者只是卖什么就买什么,这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观点。
目前应当采取慎重措施,改变橡皮头铅笔多,普通铅笔少的状况,更好地适应城乡市场的需要。
中国百货公司 王浚泉


第2版()
专栏:编后

脸盆价格的启示
“商品要适应农村的购买力水平”这封来信,提出了如何降低商品成本、降低价格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脸盆为什么滞销?开始人们有各种议论,总之是说脸盆多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北京日用搪瓷厂试产和试销保质低价的新脸盆以后,多了变成少了,滞销变成畅销,这证明脸盆滞销的根本原因是个价格问题。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购买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如果生产和销售商品不考虑这种情况,就是最大的脱离实际,也是最大的脱离群众。
价格问题,不仅关系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如果脸盆不降低成本,不降低售价,广大的农民不愿买,消费者的需要能满足吗?大批的脸盆卖不出去,脸盆的生产能发展吗?
脸盆存在着这个价格问题,其他商品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呢?这是值得各个企业和商业单位认真考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