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社论

多数人说不行,怎么办?
——论河北平乡田付村公社后营大队领导群众建设台田经验
在农业生产新高潮中,先进经验和新鲜事情不断出现。推广这些好经验,学习这些新事情,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壮大,有利于广大群众生活的改善。象这样的经验,应该尽快学,尽力学,好好学。河北平乡田付村公社后营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东刚就是从这样的想法出发,急于动员群众建设台田,改造盐碱地。可是,当他同队干部和社员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多数人摇头说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党的一切事业,都是群众的事业,都要靠群众自己动手来办。无论革命事业或是建设事业,只有做到群众真正自觉自愿了,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目的一致奋斗,才能取得胜利。建设台田这件事当然也不例外,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做好。
既要依靠群众,大多数人又说不行,我们就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如果是不该办或者不能办的事,当然应该听取群众的意见,坚决不办;如果是应该办而又能够办的事,就应当想办法说服群众去办。建设台田、改造盐碱地当然是该办而又能办的事,群众大多数不同意,又要办,这不是难办的事吗?是的,是难办的事。在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中,总要有一些难办的事。问题不在于事情的难办和好办,问题在于一个革命者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办。毛泽东同志说:“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还须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没有这样一种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要取得事情的成功,就得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就要象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的那样,做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做得好,做得透,真正地把群众发动起来了,难办的事就会变成好办的事;否则,好办的事也会变成难办的事。
要做好这样的工作,首先必须对所做的工作、对群众的思想状况,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某些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是别的地方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又适宜于在当地推广,为什么有许多人说不行?难道群众不愿意发展生产吗?不是。广大社员不怕困难,不辞劳苦,日日夜夜地辛勤劳动,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和壮大集体经济。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有些适宜于当地的先进经验却不能为当地群众所接受呢?我们必须了解:在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事情虽然是好事,是需要急办的事,可是,当群众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的时候,当做起来还感到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后营大队起初多数人不赞成建设台田,就因为这是一件新鲜事,过去没有做过,对于建设台田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还了解得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既不能退缩不前,消极等待;也不能莽撞从事,硬让大家去做。前一种态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是害了慢性病。本来经过努力就能够办得到的事,而不积极地领导群众来办,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种态度违反了启发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是害了急性病。群众思想不通,勉强地去做,是不会把事情办好的。在工作中无论是害慢性病或急性病,都要脱离群众,都不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
唯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深入地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针对群众的思想状况,积极进行工作。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当群众在客观上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是他们在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还没有决心实行的时候,领导者既要热情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又要耐心地等待。要根据群众的思想状况,不怕费口舌、费工夫,用一切有效的适当的办法,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然后,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有组织有计划地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推广先进经验的号召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在这方面,王东刚同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没有害急性病,也没有害慢性病。他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对待先进经验和新鲜事物,也以高度的求实精神对待群众中间的思想问题。为了说服群众,使群众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先进经验和新鲜事物,他到处向有经验的社员请教,反复琢磨说服群众的道理。他到先进单位去参观,不仅认真地学习了那里建设台田的先进经验,还细心地搜集了有说服力的十七件“宝物”;回队以后,向干部和群众作了生动的介绍,终于说服了大多数过去不赞成建设台田的人。这样,原先认为难办的事,现在好办了;原先群众不愿办的事,现在积极赞成了。这样,推广建设台田的先进经验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全大队很快开展了建设台田的活动。
群众的思想状况不是同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对于党的某一项政策或某一件新鲜事物,有的人接受得快一些,觉悟得早一些;有些人接受得慢一些,觉悟得迟一些。通常的情况是,在党组织做了思想工作发动了群众,这项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以后,后一部分人只是少数人。尽管是少数人,对他们也不可忽视,而要更加耐心细致地对他们做工作,使少数人也觉悟起来,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促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王东刚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后营大队党支部委员李洪阁,开始建设台田时干劲不大,王东刚就向他讲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帮助李洪阁自觉地认识和检查了自己的缺点,李洪阁终于带头大干起来。第四生产队有些青年社员有畏难思想,王东刚向他们讲新旧社会的对比,讲大寨的革命精神,鼓起了大家的革命干劲。这样做,就使全大队的社员群众都齐心地行动起来了。
承认不承认群众觉悟程度和认识水平的不同,愿意不愿意耐心细致地做少数人的工作,对于一个革命干部来说,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工作态度问题,是要不要把工作认真做“透”,要不要对群众负责到底的问题。在任何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依靠和发动群众的大多数,同时,也要努力说服和教育群众中比较后进的少数。如果忽视了少数问题比较多的人,大家不完全齐心,就会对积极前进的人起扯后腿的作用,消极面还有扩大的可能。如果后进的也前进了,少数人也和多数人齐心了,大家互相鼓舞,热气就会越来越大,积极性就能不断提高。
在广大群众齐心行动起来以后,领导的责任是正确地指导群众的行动。要使指导正确,还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不论什么工作,尽管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和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发现原来的一些计划和措施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事情是群众动手做的,群众对于这些问题和情况,往往发现得比较早,也能提出正确的办法和意见。各种事物之间互相牵连,关系复杂,人们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了另外一部分,领导者有时候也会根据不全面的看法作出不正确的指导。群众人多见识广,常常有人会看到领导者忽略了的那一部分,对领导者的意见提出补充或纠正。这种同领导者的意见有所不同的意见,是很可贵的。领导者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更要特别注意倾听其中的不同的意见,从差别中发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和正确的解决办法。王东刚和后营大队的一些干部,在领导建设台田的过程中,出的一些主意,想的一些办法,有的就不适合实际情况;他们没有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一直干下去,而是虚心地听取来自群众的不同的意见,对于这些意见,哪怕是一句话,也要听清问明,这就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了缺点和错误。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来自群众的意见,不论是好话,坏话,正确的话,错误的话,都要听。特别是对那些反对的话,要耐心听,要让人把自己的话说完。要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好风气,使人们都乐意把各种不同的意见讲出来。有了这样的好风气,就有利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防止思想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实现正确的领导,保证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蓬勃地健康地发展。


第3版()
专栏:答读者

在学校中应该怎样对待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
有几位读者来信问:在学校里应该怎样看待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女?能不能吸收他们担任工作?能不能吸收他们入团入党?对这个问题,我们答复如下:
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生长在剥削阶级家庭,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剥削阶级的影响。其中有些人受父母的影响很深,迄今还坚持反动立场,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中,绝大部分人没有直接参加过剥削,他们不是剥削分子。他们年纪较轻,十多年来在党、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下,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有进步,不能把他们同地主、富农、资本家一样看待。
判断一个学生政治上是不是进步的,主要应该看他本人的实际表现,不能以他的家庭出身作为主要的根据。大家知道,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政治道路。
因此,我们对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律采取歧视的态度。对待绝大多数表现好的和表现一般的,都应当热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帮助他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至于那些极少数受家庭影响很深、本人表现很坏的,对他们的反动言行,应当给予必要的批判,而批判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他们改造思想,争取他们转变过来。
在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中,有些人积极接受革命教育,政治思想表现比较好,对于这些人,可以吸收他们参加学校的各项工作。他们当中,有些人进步很大,决心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可以根据他们的觉悟程度,吸收他们参加共青团或共产党组织。
工人、贫农下中农和革命干部的子女,由于家庭出身好,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有一定的阶级觉悟的。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出身好而骄傲自满,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克服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革命接班人。同时,他们还应当在学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努力做好团结和帮助地主、富农、资本家子女的工作。
 编者


第3版()
专栏:

从摇头不干到齐心来办
——记后营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东刚发动群众建设台田的经过
陈泽民 吕永江 王连杰
河北平乡县田付村公社有个后营大队。过去这里是老碱窝,现在大变了样,村西北碱性最严重的狼窝地,建成了一块块整齐的台田。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说:这是党支部书记王东刚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大伙,把群众的心给拨亮了,才变成这个样的。下面就谈谈党支部和王东刚是怎样领导群众建设台田的。
多数人不愿意干怎么办
一九六二年七月,中共平乡县委根据王东刚的申请和后营大队党员、群众的要求,批准他从刘庄粮站回本村去。大队党支部选他当了支部书记。
王东刚回村后,便下决心领导群众改造盐碱地,改变自然面貌。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公社党委号召建设台田,王东刚心里很高兴。过去他为改造碱地花费了不少心血,很多治碱办法都用过了,虽然拿住了苗,但沥涝问题解决不了。这次听公社党委说,建设台田既能治碱又能防涝,他恨不得一下子建成。可是,他把建设台田的事向干部、社员一说,多数人摇头说不行。有的说:“水往低处流,在地里挖一条一条的沟,就把地挖坏了。”有的说:“建设台田咱这里不适合,还是打土埂,平整土地吧!”大多数干部和群众都不同意建设台田,怎么办呢?多数人不同意就不建了吗?不,不能。建设台田是关系到改变低洼盐碱面貌,争取农业丰收的重大措施,一定得把台田建设起来。那么群众思想不通,怎么办呢?王东刚想:应该耐心地说服,促使群众觉悟。正在这时,报纸上介绍了佟家花园建设台田的经验,他象得了什么宝似的,把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
说服群众的十七件宝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公社党委通知王东刚到佟家花园去参观,他真是高兴。他来到佟家花园一看,人家的碱地变成了好地,台田里长出好庄稼,顿时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心想:我是个共产党员,佟家花园能把碱地改造好,我为啥不能领着群众办到呢?于是他就琢磨起打通群众思想的方法来。他见人家台田种的大青豆,就拣了十六个粒包了起来;见人家收回来的大棒子象个牛犄角,就拣起一个大棒子皮,装在口袋里。还有改造前的碱土、盐土和改造后的土,还在碱地里拣起长了一层硝的小瓦碴,他都用纸包起来。台田上长的杏树、桃树、苹果树,他也要掐一个叶带回来,就连碱地里长的盐蓬、碱蓬、狗蹄子棵、节节草等也都拔一两棵。他一共搜集了十七种样品。王东刚管叫这些东西是说服群众的十七件宝。
队干部一听说东刚从佟家花园带回来十七件宝物,都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抢着看。当人们打开那些小包,见到不是碱土,就是野草、树叶之类的东西,就哄堂大笑了。有的说:“东刚你带的这算啥稀奇玩艺,这些咱这里有的是,跑这么远带它干啥?”东刚接过话头说:“我带来的这些东西,有的是咱村地里有的,也有没有的。象盐蓬、碱蓬、狗蹄子棵、碱土咱村有;可是这尺数长的大棒子,崩圆的大青豆,咱村里就长不出来。”他又拿起一片桃树叶接着说:“过去咱村在碱地种树就没活过,人家佟家花园把碱地改成台田后,栽上这些果木树都活了。过去咱村长不起大棒子来,人家那里长的大棒子象个牛犄角。人家靠什么长出这样的好树木、好庄稼?就靠两只手。他们能够把碱地变成良田,咱为什么就办不到呢?”这时,原来思想不通的队干部听东刚说的话在理,又看到碱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便说:“东刚,你别攥着拳头让我们猜了,你就说咋办吧。”也有的干部仍然半信半疑地说:“也许他们那里碱性小。”东刚拿起那满挂白霜的瓦碴说:“这个瓦碴就是在人家没有改造的碱地里拾来的,还有这些碱土。”有的生产队长还伸出舌头尝了尝,白色的土是凉的,红色的土是咸的。就说:“嘿,这是碱土,那是盐土,和咱地里的土一个样。”这时,大家说,佟家花园能把碱地改成台田,咱也能做到。社员们听说了,也纷纷跑去看东刚带回来的十七件宝物,听东刚介绍佟家花园建设台田的经验。就这样,王东刚就把多数干部、社员认为碱地里不能建设台田的思想说通了。
少数人还是不通又该怎么办
大多数干部、社员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后,仍有少部分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为了把每个社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王东刚对这些人又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工作。
开始建设台田时,大队党支部委员李洪阁不能和社员一起摽着膀子干。东刚见了后,没有直接批评他。却向他讲解了毛主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为人民服务》,一篇是《纪念白求恩》。东刚说:“咱是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怎样才算为人民服务?从当前来说,群众要求改变自然面貌,咱们就应该带头实干。这就是革命,可不能把它看轻了……”“东刚你别说了,我明白了。”李洪阁惭愧地说:“今后你看吧,我保证不怕困难,带头建设台田,谁不坚持我也坚持,谁不干我也干!”从此以后,李洪阁起早恋晚参加建设台田的劳动。他一天能挖二丈七尺长的台田沟,成了全队出活最多的一个。
建设台田的第三天,别队的社员增多了,唯有第四生产队的社员却减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东刚考虑到:这个队青年社员多,他们是在新社会里长大的,没吃过苦,遇到困难容易怯阵。他就向这些人讲大寨自力更生的精神,讲新旧社会对比,从旧社会灾年的悲惨情景,说到一九六三年受灾后党和国家的支援。新旧社会一对比,激发了大家建设台田战胜灾害的积极性。东刚还针对一部分干部怕困难的思想,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鼓起了大家的干劲。
越是不同的意见越要耐心听
王东刚很注意听取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建设台田将要结束的时候,东刚经过和多数干部商量,计划用汽车路沟里的水冬灌台田,想压一压碱。可是正当他们赶修排灌机器、规划渠道的时候,党支部委员李庆林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汽车路沟里的水是从碱地流进去的,含碱很多,用碱水浇台田,不能下淋,还不把台田弄得更碱了?”东刚一细琢磨,觉得庆林说得对,经过和大伙商量,就改变了原来用沟水浇台田的计划。
此后,东刚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更加注意了,哪怕是一句话,他也要听清问明。在平整台面时,社员们把坷垃砸得碎,搂得平,一台台象桌面,个个看了很高兴,东刚也觉得不错。这时,种了多半辈子碱地的老贫农社员王殿魁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这样看起来是好,可是不能忘了咱这是碱地,常说‘碱地的坷垃,庄稼的妈妈;碱地没坷垃,休想长庄稼’,咱平打得这么碎,又踩了一地脚印子,以后准得泛碱。建设台田也不能丢了治碱的老办法,最好用犁犁开,晒地养坷垃。”东刚把这个意见拿到干部会上进行了讨论,大伙都说王殿魁提的意见对,决定:对还没平整的台面要注意松土养坷垃;对已经平整好的台田,随即用犁串了串。
群众齐心,旗开得胜
群众齐心了,就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后营大队建设台田的事实正是如此。当群众不认识建设台田的重大意义时,全大队六个生产队一个队也没有动手干;当王东刚用事实说服了群众,使他们认识到建设台田的重要意义,并找到经验以后,社员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干得欢。他们起早恋晚,中午在地就餐,争分夺秒地干。二十多天的时间,全大队就建成了一百一十五亩台田,经过验收,合乎标准。也就在这短短二十多天内,有名的老碱窝——狼窝地焕然一新,白茫茫的碱地变成了一块块的台田。社员们说,今后再不愁狼窝地不打粮了。
现在,后营大队的干部、社员都朝着一个目标进军——彻底改变自然面貌,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原载《河北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技术员应该同工人一起试制新产品
北京无线电电容器厂的技术员,改变了坐办公室设计产品的老办法,同工人一起劳动,共同设计,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提高了试制新产品的进度和质量
据新华社三日讯 北京无线电电容器厂的技术人员走下办公楼,长期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指导生产。
这个工厂的四十个技术人员中,除三人留在厂部担任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六人参加检验、化验方面的劳动以外,其余的三十一个技术员,从一九六三年底开始和工人一起试制新产品。之后,就留在生产小组工作,有的当了组长。
采取这个革命化的措施以后,这个厂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这个厂只能生产普通电子管收音机上的几种电容器,质量还不好。去年,即技术人员到小组的第一年,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试制成功并大量生产了八管和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用的四种小型和超小型电容器。其中包括用涤纶作主要材料的涤纶电容器,填补了我国以前不能生产这种产品的空白点。
这个厂的技术人员,以前大部分集中在一个二层小楼上的技术股办公。从小楼到生产车间,不过十几米。这十几米的距离可大着呢!除非车间有问题找上门,技术人员很少主动到车间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结果,就免不了“瞎指挥”。有一回车间生产的纸介电容器,一通电就被烧坏,大家不敢再生产,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容易从楼上请来技术员给解决问题,没想到,回答是一口一个“可能性”,“可能是操作工人手汗多的缘故吧”,“可能是卷绕时卷偏了”,“可能是切纸切得不干净或切偏了”,“可能是粘贴剂抹得太多了”,“可能是浸渍料不干净”等等,这么多猜出来的可能性,当然不解决问题。一些技术人员也说,过去纸介电容器因为火漆不牢影响电容量的问题,先后在小楼上研究了两年,直到最后停止生产这种产品,也没有彻底解决。
现在,主管产品的技术员都分散在有关的生产小组里参加生产劳动,自己有实践经验,工人怎么操作,机器怎么转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有了问题,张嘴就能同身边的工人商量,所以问题抓得准,出的主意比较正确。有一次电介电容器废品率突然大幅度上升,在小组参加劳动的有关技术人员由于掌握了生产这种产品的操作技术,马上就和工人一道解剖产品,分析原因,两三天就解决了问题。
过去,生产上有了问题,往往要从工人起,经过组长、车间、技术股,一层层报上去,再一层层批下来,解决问题很慢。现在技术人员在小组里,能解决的问题当场就可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会立即研究解决的办法。
试制新产品是无线电工业经常的重要任务。电容器厂的技术人员下放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对完成这方面任务所表现的好处也最突出。过去试制新产品,是靠技术人员的嘴,工人的手,手脑分家。技术人员在办公室里设计出产品方案,就交给工人去试制。一次试制一批,不合格,再来一批。究竟为什么不合格?工人不知道技术人员的意图,技术人员也不知道工人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前年开始试制的几种大路货,有的试制了一年多才基本过关。
技术人员到小组和工人一起试制,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技术人员动脑也动手,工人动手也动脑,去年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厂里就试制成功四种小型和超小型的电容器新产品。
技术人员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还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有一位技术员一年前刚由厂部调到小组参加生产时,由于对这件事的意义认识不足,曾错误地认为这是不体面的事,经领导耐心解释才下到小组。三个月以前,厂部决定把这位技术员调到厂部办公室,协助厂长管理生产技术工作。没想到,这次领导上又要做他的思想工作,因为这位技术员已在生产劳动中尝到了技术人员同工人结合、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结合、理论同实际结合的甜头,说什么也不愿再离开小组。领导上说服了半天,他才同意离开生产小组。
过去,有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是搞技术的,把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看得比提高工厂的生产还重要,认为生产任务完成得好坏,是领导和工人的事。现在他们成了生产小组的成员,生产的责任感大大加强了,有的技术员在家里养病,还直惦着小组的生产。在厂里的光荣榜上有八个技术人员的名字,其中两个被评为全厂的标兵,六个被评为生产能手。
这些技术人员参加劳动,是结合解决生产问题和技术上的研究试验工作进行的,没有固定死生产岗位。工作需要时,他们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去参观学习,搜集资料。他们的工资仍然按技术人员标准发。


第3版()
专栏:

根据各方面观众的不同需要,选映不同题材的科教片
北京上海等八城市将举办科学教育电影周
新华社三日讯 科学教育电影宣传周三日起在北京开始举行。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武汉、天津、成都七个城市也将在最近期间陆续开始举办科学教育电影宣传周。
这次科学教育电影宣传周期间选映的许多优秀影片,是我国近年来科学教育电影的新成果。这些影片的题材广泛,形式比较多样,除了直接配合工农业生产、推广新技术的以外,还有一些是普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气象、教育、卫生、体育等基本科学知识的影片;其中不仅有适合工农兵成年观众看的,也有一些是采取动画、讲故事等方式,针对儿童特点而拍摄的。
各地在这次电影宣传周期间,将根据各方面观众的不同需要,“对口对路”地选映不同题材的科教片。同时,通过宣传周征求广大观众对于科教片的意见和要求,以便进一步改进科教片的摄制和发行放映工作。
北京市在这次电影宣传周期间选映的影片中,有不少是工农业生产方面迫切需要的新题材,例如《麦类黑穗病》、《塑料薄膜育秧》、《小地老虎》、《猪囊虫》、《冲裁模》、《木头变衣料》、《化学纤维纺织品》等,其中有些影片不仅受到工人农民的广泛欢迎,也受到一些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在电影周期间,北京将有十三家影院同时上映六十一个科教片,不少影院有些场次的入场券,在电影周开始前一天就被观众购买完了。


返回顶部